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考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点小升初考试形式多样,考察的内容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全方面的能力。
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提供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一)正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 s=2(ab+ah+bh) V=sh V=abh(二)正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2、计算公式 S表=6a?? v=a??(三)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 s侧=ch s表=s侧+s底×2 v=sh/3(四)圆锥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 v= sh/3(五)球1、认识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 计算公式 d=2r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点,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小升初几何形体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几何形体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几何形体是指由点、线、面组成的图形,是几何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体有:点、线、面、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等。
下面我们来逐个介绍几何形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 点、线和面1.1 点点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没有长度、宽度、高度,用点来表示位置。
1.2 线线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构成,没有宽度。
可以延伸到无限远。
1.3 面面是由一系列线相互连接而成,有宽度,可以用平面或者曲面来表示。
2. 多边形多边形是一个由若干条线段首尾相接而构成的封闭图形。
3. 三角形三角形是一个三边的多边形,其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 四边形四边形是一个四边的多边形,常见的有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5. 圆圆是一个平面上所有边到一个固定点(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二、基本性质1. 点、线、面点没有长度、宽度、高度;线没有宽度,有长度,可以延伸到无限远;面有宽度和长度,可以用平面或者曲面来表示。
2. 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和顶点数相同,任意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之和等于360度。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 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相邻内角之和为180度,对角和为360度。
5. 圆圆的直径是其两个相对的边界上的最长的线段,它同时也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个点的距离。
圆的面积公式为πR^2,其中R为半径。
三、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空间图形,常见的有: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和圆锥等。
1. 正方体正方体是六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每个顶点拥有三个面。
2. 长方体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拥有八个顶点、12条棱和六个面。
3. 棱柱棱柱是由两个并排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顶面和底面平行。
4. 棱锥棱锥是由一个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面和一个顶点组成的立体图形,顶面和底面不平行。
5. 圆柱圆柱是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立体图形。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立体图形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立体图形(一)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①等底等高:体积1︰3②等底等体积:高1︰3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
九、立体图形公式推导:【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⑤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一种立体图形(近似的)进行推导的,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与圆柱体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①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②将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的沙子倒入圆锥中,发现三次正好倒完。
③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教育资料】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学习精品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一)长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s=2(ab+ah+bh)V=shV=abh(二)正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2计算公式S表=6a2v=a3(三)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s侧=chs表=s侧+s底2v=sh/3(四)圆锥1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v=sh/3(五)球1认识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上文是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之立体图形解析
(一)长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 条棱相对的 4 条棱长度相等。 有 8 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外表积。 2、计算公式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之立体图形解析
最新小升初数学学问点复习之立体图形解析 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息息相关。为大家共享的小升初数学学 问点复习之立体图形 ,供大家参考!
s=2(ab+ah+bh) V=sh V=abh (二)正方体 1、特征
s 侧=ch
都相等。
s 表=s 侧+s 底×2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 d 表示,每
v=sh/3
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 2 倍,即 d=2r。
(四)圆锥
2、计算公式 d=2r
1、圆锥的.认识
以上是为大家共享的小升初数学学问点复习之立体图形 ,盼望对大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家有所关心!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最新小升初数学学问点复习之立体图形解析】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
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第2页共2页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五)球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
1、认识
小升初 第三节立体图形(讲义)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节 立体图形小学梳理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研究了各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对物体的实际观察,使我们了解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一、立体图形的特征 1、 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相对的2个面是正方形),长方体每一组相对的2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每一组互相平行的4 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作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 正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面积相等。
正方体有8个顶点、l2条棱,12 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时我们也把正方体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 圆柱圆柱由两个底面和一个曲面组成。
上、下两个底面是相等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4、 圆锥圆锥有一个顶点、一个曲面和一个圆形的底面。
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 表面积的意义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作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的和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ab+ah+b)×2(2) 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的和就是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S =6a²(3)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与一个侧面面积的和就是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S 底=S N +S 底×2(其中 S N =Cℎ)进一法: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在保留得数的时候,即使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
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立体图形(一)长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s=2(ab+ah+bh)V=shV=abh(二)正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2、计算公式S表=6a2v=a3(三)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s侧=chs表=s侧+s底×2v=sh/3(四)圆锥1、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 v=sh/3(五)球1、认识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计算公式 d=2r。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立体图形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立体图形
2019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立体图形编者小语:小升初的压力始终贯穿于六年级的学习生活,为了成功升学,准备好每一门科目的考验势在必行!2019年小升初备考已经开始,小编整理了2019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归纳:立体图形,帮助大家梳理数学知识点,供大家在数学备考复习时使用,祝同学们顺利考入理想学校。
(一)长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
s=2(ab+ah+bh)
V=sh
V=abh
(二)正方体
1特征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
v=sh/3
(五)球
1认识
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计算公式
d=2r。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大全:立体图形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大全:立体图形(一)长方体1特点六个面差不多上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运算公式s=2(ab+ah+bh)V=shV=abh(二)正方体1特点六个面差不多上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能够看作专门的长方体2运算公式S表=6a2v=a3(三)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运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运算公式s侧=chs表=s侧+s底×2v=sh/3(四)圆锥1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运算公式v=sh/3(五)球1认识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那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同时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小升初立体图形知识点
小升初立体图形篇1、立体图形的分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2、棱长公式:长方体棱长之和=正方体棱长之和=3、表面积公式:长方体表面积=S=(a×b+a×c+b×c)×2正方体表面积=S=a×a×6=6a²圆柱表面积=S=πr²×2+2πr 圆柱体的侧面积=S=2πRh圆柱底面积=侧面积=4、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V=a×b×h=S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³圆柱体积=底面积×高V=Sh=πr²h 圆锥体积=31×底面积×高V=31×Sh 常见的题型:一、圆柱压路机:1.前进的路程:底面周长2.压路的面积:圆柱侧面积二、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知识索引:画出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写出这四个侧面的特点,写出这个长方形长、宽、高的特点。
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四个侧面:长方体的长=宽=正方形周长÷4三、、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相等的若干小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特性:(1)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2)长方体的宽相当于圆柱的;(3)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4)长方体比圆柱增加了部分的表面积。
四、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增加问题(1)圆柱切割后增加的面积:1刀2段:增加个面2刀3段:增加个面(2)长方体、正方体切割后增加的面积:1刀2段:增加个面2刀3段:增加个面(3)一个立体图形底面大小不变,高增加,则会跟着增加。
五、圆柱与圆锥之间的比较,可以用比的方法解决(1)底面圆:周长之比等于半径之比;面积之比等于半径的平方之比。
(2)体积之比:锥锥柱柱锥柱::h s V V 31h s =(3)高之比:)3()S V (h 锥锥柱柱锥柱::S V h ÷÷=(4)面积之比:)3()h V (S 锥锥柱柱锥柱::h V S ÷÷=六、往水中放入物体,使水面上升专题解析:抓住浸没问题的关键:水面上升(下降)的体积=物体浸没部分的体积即: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下降)的高度=物体底面积×高情形一:往容器里放物体(淹没或半淹没),水面上升,浸末增加V V =情形二:从容器里取出物体(淹没或半淹没),水面下降,浸末减少V V =七、展开图问题例题讲解1、将一块长方形铁皮,利用图中阴影的部分,刚好制成一个油桶,求这个油桶的体积。
北师大版小升初小学数学毕业考试重难点突破《立体图形》
北师大版小升初小学数学毕业考试重难点突破《立体图形》一、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2、立体图形的分类常见立体图形有柱体(圆柱、棱柱),锥体(圆锥、棱锥),台体(圆台、棱台),球体(球)。
1.把图形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长方体有( )正方体有( )圆柱有( )球有( )【答案】⑦⑪⑦⑦⑦⑦⑦⑦⑦⑦⑦【解析】略2.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答案】2547【解析】【详解】略3.看图回答问题.(1)球有_______ 个,圆柱体有_______ 个;(2)长方体比球多_______ 个,正方体比圆柱体少_______【答案】4312【解析】略4.用下面的物体能画出哪些图形呢?圈一圈。
【答案】【解析】略5.(1)一共有()个物体,其中正方体有()个、长方体有()个,圆柱有()个、球有()个。
(2)如果排第一,排第()。
如果排第一,排第()。
(3)左边有()个物体,右边有()个物体。
(4)把右边的3个图形圈在一起,把左边的第2个图形圈起来。
【答案】(1)82231(2)45(3)34(4)【解析】略二、立体图形的特征1、长方体特征(1)长方体有6个面,有三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这四个面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按长度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3)长方体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三条棱,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垂直。
2、正方体特征(1)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面积相等(2)8个顶点(3)12条棱长度都相等3、圆柱的特征(1)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相等的两个圆(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个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这个圆柱的高。
(3)同一个圆柱两底面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圆柱有无数条高。
4、圆锥的特征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一个顶点、一条高、无数条母线,且底面为一圆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是曲面。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归类精讲-第二章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和测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全国通用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课标要求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和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综合性问题。
考点1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1.判断(1)棱长是6d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2)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三个长方体,一共增加了9个面。
()(3)棱长是4cm的正方体,可以加工成4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
()2.选择。
(1)如下图,长方体沿虚线切开,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
A.54B.88C.100(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cm,那么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cm2。
A.64B.96C.128(3)一个内部长6dm,宽3dm的长方体鱼缸内养了10条金鱼,水面高2.5dm。
强强把金鱼捞出来准备清洗鱼缸,发现水的高度降低到了2.4dm。
10条金鱼的体积约是()立方厘米。
A.1800B.180C.45 D1.5(4)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是正方形,盛水高1分米,放入6个质量一样的鸡蛋后,水面升高2厘米,要求一个鸡蛋的体积,只需要在知道下面()这一条信息。
A.6个鸡蛋的表面积是多少 B.长方体容器的表面积是多少C.长方体容器的高是多少的D.长方体的底面周长是多少(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h米,如果长宽不变,高增加3米,那么新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立方米。
A.3abB.3abhC.(3+h)ab(6)把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切成8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A.8B.16C.24D.323.王芳在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容器内摆了一些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如左下图),做这个玻璃容器至少要用玻璃()平方米,它的容器是()立方分米(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升初数学平面立体图形复习要点
小升初数学平面立体图形复习要点小孩的教育始终是家长关怀的头等大事,所有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小孩能够同意最好的教育,有更好的以后。
为此查字典数学网为大伙儿提供平面立体图形复习要点,期望能够真正的关心到家长和小学生们!2021年小升初数学平面立体图形复习要点1长方形(1)特点对边相等,4个角差不多上直角的四边形。
有两条对称轴。
(2)运算公式c=2(a+b)s=ab2正方形(1)特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差不多上直角的四边形。
有4条对称轴。
(2)运算公式c=4as=a23三角形(1)特点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三角形有三条高。
(2)运算公式s=ah/2(3) 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差不多上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差不多上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1) 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 运算公式s=ah5 梯形(1)特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2) 公式s=(a+b)h/2=mh6 圆(1) 圆的认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一样用字母o表示。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样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许多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同时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样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许多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有许多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立体图形
2019年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立体图形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立体图形(一)长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s=2(ab+ah+bh)V=shV=abh(二)正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2计算公式S表=6a2v=a3(三)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s侧=chs表=s侧+s底×2v=sh/3(四)圆锥1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v=sh/3(五)球1认识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计算公式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总结平面与立体形的性质与计算
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总结平面与立体形的性质与计算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总结:平面与立体形的性质与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平面与立体形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是基础知识,还是后续学习的基石。
本文将对平面与立体形的性质与计算进行总结。
一、平面的性质与计算1. 平面的定义:平面是一个没有厚度、无限扩展的二维几何图形。
2. 平面的要素:一个平面由无数个直线和点组成。
3. 平面的特点:- 平面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用一条直线段连接。
- 平面上的任意三点不共线。
- 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最多只有一个公共点。
- 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直线不会相交。
4. 平面的计算:- 面积计算:平面上的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 周长计算:平面上的图形的周长可以通过边长或弧长进行计算。
例如,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
二、立体形的性质与计算1. 立体形的定义:立体形是一个有厚度、有长度和宽度的三维几何图形。
2. 立体形的要素:一个立体形由多个平面组成,可以包括表面、边和顶点。
3. 立体形的特点:- 立体形有体积,可以通过体积公式计算。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
- 立体形有表面积,可以通过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6倍的边长的平方。
- 立体形可以进行展开,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称为展开图。
4. 立体形的计算:- 体积计算:立体形的体积可以通过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 表面积计算:立体形的表面积可以通过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球的表面积等于4πr的平方。
5. 不同形状的立体形:- 三棱柱:由两个平行的底面和三个连接底面对应顶点的棱所组成。
- 正四面体:由四个全等的三角形面和四个连接面对应顶点的棱所组成。
- 圆台:由一个圆形底面和连接底面和顶点的曲面所组成。
总结:小升初数学中,平面与立体形的性质与计算是基础中的基础。
掌握了平面与立体形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
2019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立体图形,以供大家参考。
(一)长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s=2(ab+ah+bh)V=shV=abh(二)正方体1、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2、计算公式S表=6a2v=a3(三)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s侧=chs表=s侧+s底2v=sh/3(四)圆锥1、圆锥的认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v=sh/3(五)球1、认识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考点总结临考前我们更要以几倍于他人的努力去复习,去认真对待。
保证会的不失分,尽可能避免太多的遗憾。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考点,供大家参考。
(一)长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
s=2(ab+ah+bh)
V=sh
V=abh
(二)正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12条棱,棱长都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2、计算公式
S表=6a2
v=a3
(三)圆柱
1、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
s侧=ch
s表=s侧+s底×2
v=sh/3
(四)圆锥
1、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v=sh/3
(五)球
1、认识
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计算公式d=2r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小升初数学立体图形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
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