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与波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特征

类别
键和官能团
C=O R-CHO C=O

1750-1680 2720

(cm-1)


醛、酮
羧酸
1770-1750(缔合时在1710) 气相在3550,液固缔合时在 3000-2500(宽峰) 1800 1860-1800 1735 1690-1650 3520,3380(游离)缔合降低100 2260-2210 1800-1750
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缩写为IR)、核磁共振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缩写为NMR)和质谱 (mass spectroscopy 缩写为MS). §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吸收光谱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
波动性:可用波长( )、频率(v )和波数( v )来描述。
+
Ev
振动能
+
Er
转动能
紫外光谱 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所需能量较低,波长较长
§4-2 红外光谱 一、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是研究波数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同 波长的红外光通过化合物后被吸收的谱图。谱图以波 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透光度为纵坐标而形成。 透光度以下式表示:
I T % 100 % I0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前 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定) —— 从分子水平
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需要的样品量大。例
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 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
按量子力学,其关系为:
v
c

cv
式中: ν 为频率,单位为 Hz 10 c 为光速,其量值 = 3 × 10 cm.s-1 λ 为波长 (cm), 也用nm作单位(1nm=10-7 cm) _ v 1cm长度中波的数目,单位cm-1
微粒性:可用光量子的能量来描述:
E hv
hc

式中: E 为光量子能量,单位为 J h 为Planck 常数,其量值为 6.63 × 10-34 J s-1
式中:Ω —代表不饱和度;n1、n3、n4分别代表分
子中一价、三价和四价原子的数目。
双键和饱和环状结构的Ω 为1、三键为2、苯环为4。 2.按鉴定已知化合物的程序解析谱图。 谱图解析示例:
1.烷烃:
1. 2853~2962cm-1 C—H 伸缩振动; 2. 1460cm-1、1380cm-1 C—H(—CH3、—CH2)面内弯曲振动 3. 723cm-1 C—H[—(CH2)n—, n ≥ 4]平面摇摆振动;若n<4 吸 收峰将出现在734~743cm-1处。
C
C H ~3300
2. 诱导效应: 由于邻近原子或基团的诱导效应的影响使基团中电 荷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键的力常数,使振动频率发生变化. 例如:
O R C R 1715 cm-1
O R C Cl 1780 cm-1
3. 共轭效应 由于邻近原子或基团的共轭效应使原来基团中双键性质减弱,从 而使力常数减小,使吸收频率降低.
弯曲振动也能发生耦合。 7. 物态变化的影响 通常同种物质气态的特征频率较高,液态和固态较低。例 如丙酮vC=O(气)=1738 cm-1, vC=O(液)=1715 cm-1。溶剂也会影 响吸收频率。
四、红外谱图解析
红外谱图解析的基本步骤: 鉴定已知化合物: 1.观察特征频率区:判断官能团,以确定所属 化合物的类型。
结论:
产生红外光谱的必要条件是: 1. 红外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能 满足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而产生吸收光谱。 2. 必须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 外吸收光谱。 三、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频率 总结大量红外光谱资料后,发现具有同一类型化 学键或官能团的不同化合物,其红外吸收频率总是出 现在一定的波数范围内,我们把这种能代表某基团, 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称为该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又 称官能团吸收峰)。
19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 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 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 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 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 理学奖。
1946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布洛赫和珀塞尔发现,将具有奇数个核 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于磁场中,再施加以特定频率的 射频场,就会发生原子核吸收射频场能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最初 对核磁共振现象的认识。为此他们两人获得了1952年度诺贝尔物理 学奖。
OH
C=O C=O C=O C=O NH2 CN
酰卤 酸酐 酯 酰胺 腈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影响峰位置变化的因素
分子内基团的红外吸收会受到邻近基团及整个分子其他部 分的影响,也会因测定条件及样品的物理状态而改变.所以同一基 团的特征吸收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 成键轨道类型
例如:
C C H 2850-3000 C C H 3100-3000
I:表示透过光的强度; I0:表示入射光的强度。
横坐标:波数(v )400~4000 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 纵坐标:透过率(T %),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吸 收的越好,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
二、分子振动与红外光谱 1.分子的振动方式 (1)伸缩振动:
沿轴振动,只改变键长,不改变键角
2.观察指纹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
3.对照标准谱图验证。 测定未知化合物: 1.准备性工作:
了解试样的来源、纯度、熔点、沸点等;
经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 有条件时可有MS谱测定相对分子量,确定分子式; 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其经验公式为: Ω = 1 + n4 + 1 / 2(n3 – n1)
例如:
O R C R 1715 cm-1
C C
O C R
1665-1685
4. 键张力的影响 主要是环状化合物环的大小不同影响键的力常数,使环内或环上 基团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具体变化在不同体系也有不同. 例如: *环丙烷的C-H伸缩频率在3030 cm-1,而开链烷烃的C-H伸缩频 率在3000 cm-1以下。
1670(弱-无)

共轭烯烃
与烯烃同
向低波数位移,变宽
与烯烃同
吸收峰 振

化合物
C=C,CC,C=C-C=C C-H拉伸 (或伸缩) 苯环 3310-3300 一取代 对称 2140-2100弱 无
C-H弯析
炔烃
较强
非对称二取代2260-2190弱
700-600 强
芳烃
取代芳烃
3110-3010中
1600中 1500强
1580弱 1450弱-无
670弱 倍频 2000-1650 一取代770-730, 710-690强 二取代
同芳烃
同芳烃
邻- 770-735强 间- 810-750强 710-690中 对- 833-810强
泛频 2000-1660
类 别
键和官能团
C-F C-Cl C-Br C-I
该式表明:分子吸收电磁波,从低能级跃迁到高 能级,其吸收光的频率与吸收能量的关系。由此可见,
与E,v 成反比,即 ↓,v↑(每秒的振动次数↑),E↑。
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 ()划分为几
个不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分子的总能量由以下几种能量组成:
电子自旋 微波波谱 E总 = Ee
电子能
2003年,保罗· 劳特伯尔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 曼斯菲尔因为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 术方面的贡献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 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 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 做核磁共振成像。
2.烯烃
1. 3030cm-1 =C—H伸缩振动; 2. C—H 伸缩振动; 3. 1625cm-1 C=C伸缩振动; 4. C—H(—CH3、— CH2)面内弯曲振动;
早期核磁共振主要用于对核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如测量核磁矩、电四极距、及核自旋等, 后来广泛应用于分子组成和结构分析,生物组织与活体组织分析,病理分析、医疗诊断、 产品无损监测等方面。 20世纪70年代,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出现了,它使C13谱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用 核磁共振法进行材料成分和结构分析有精度高、对样品限制少、不破坏样品等优点。
5. 氢键的影响 形成氢键后基团的伸缩频率都会下降。例如:乙醇的自由 羟基的伸缩振动频率是3640 cm-1,而其缔合物的振动频率是 3350 cm-1。形成氢键还使伸缩振动谱带变宽。
6. 振动的耦合 若分子内的两个基团位置很近,振动频率也相近,就可能 发生振动耦合,使谱带分成两个,在原谱带高频和低频一侧各 出现一个谱带。例如乙酸酐的两个羰基间隔一个氧原子,它们 发生耦合。羰基的频率分裂为1818和1750 cm-1。(预期如果没 有耦合其羰基振动将出现在约1760 cm-1)。
19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 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 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 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 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 理学奖。
1946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布洛赫和珀塞尔发现,将具有奇数个核 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于磁场中,再施加以特定频率的 射频场,就会发生原子核吸收射频场能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最初 对核磁共振现象的认识。为此他们两人获得了1952年度诺贝尔物理 学奖。
C-H弯曲
-CH2-, 1460cm-1
烷烃 2960-2850cm-1
-CH3 , 1380cm-1
异丙基,两个等强度的峰 三级丁基,两个不等强度的峰
吸收 峰 化合物
振 动
C-H拉伸 (或伸缩)
C=C,CC,C=C-C=C 苯环(拉伸或伸缩) 1680-1620 强
C-H弯曲
1000-800 995-985强
>3000 (中)
RCH=CH2 R2C=CH2 顺RCH=CHR 反RCH=CHR 三取代
1645(中) 910-905强 1653(中) 1650(中) 1675(弱) 1680(中-弱)
烯烃
3100-3010
895-885强 730-650弱且宽 980-965强 840-790强
四取代

四取代
C
对称伸缩振动(νs) -1 (2853 cm )
C
不对称伸缩振动 (vas) -1 (2926 cm )
(2)弯曲振动:
+ + + +
C
剪式振动(δ s) 面 内
C
面内摇摆振动 (ρ )
C
面外摇摆振动 (ω ) 面 外
C
扭式振动 (τ )
弯曲振动只改变键角,不改变键长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 只有偶极矩(μ )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H2、O2、N2 电荷分布均匀,振动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H―C≡C―H、R―C≡C―R,其C≡C(三键)振动 也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OH




R-X
1350-1100强 750-700 中 700-500 中 610-685 中 游离 3650-3500 缔合3400-3200宽峰
1200-1000 3500-3300(游离)缔合降低100 3500-3400(游离)缔合降低100
不明显
醇、酚、 醚
C-O RNH2 R2NH
红外光谱的八个峰区
4000-1400cm-1区域又叫官能团区. 该区域出现的吸
收峰,较为稀疏,容易辨认.
1400-400cm-1区域又叫指纹区. 这一区域主要是:
C-C、C-N、C-O 等单键和各种弯曲振动的 吸收峰,其特点是谱带密集、难以辨认。
重要官能团的红外特征吸收
振 动
吸收 峰 化合物
C-H拉伸(或伸缩)
OH O HO NCH3 吗 啡 碱
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其 优点是:省时、省力、省钱、快速、准确,样品消耗 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更少。它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 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 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 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紫 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缩写为UV)、红外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