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摘要:学生只有形成有关的心智技能,才能在获得知识经验的同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关键词:心智技能物质活动物质化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使他们掌握有关的概念、原理,同时要教授心智技能,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策略,形成有关的心智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能力,才能在获得知识经验的同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心智技能的含义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一)心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
(二)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一种心智活动方式。
(1)对象具有观念性。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知识,是信息。
(2)执行具有内潜性。心智活动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
(3)结构具有简缩性。心智活动不像外部言语那样必须把每个字词一一说出,而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三)心智技能是合法则的活动方式。所谓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是指心智活动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要求应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而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从外部的操作活动向内部的心智活动转化的过程。一般要经历这样的五个阶段(根据加里培林心智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活动的定向阶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对象、内容,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任务,并形成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
(2)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学生通过实物的运用进行心智活动而言。物质化活动是指学生运用实物的模型、图片等进行心智活动而言。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是以实物、实物模型、图片等为支柱进行的心智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指不依赖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活动的阶段。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的心智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即心智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心智活动的阶段。
心智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思维活动表现
出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深刻性、广阔性等特点,外部言语的进行需要意志的努力较少,表现为心智活动的熟练化。如某个问题,对于心智技能不熟练的人来说,可能是很困难、很伤脑筋的事,而对于心智活动熟练的人来说,解决此问题不费吹灰之力。这就意味着心智技能已经形成。
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心智技能在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应重视心智技能的培养,心智技能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的技能是心智技能的核心,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思维技能形成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养成善于思考和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他们心智技能的形成和提高。相反,如果教师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就会死记硬背,影响心智技能的形成与提高。
(二)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由于心智技能主要表现为在头脑内部以一定程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的方式,因此,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解答各类课题,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是促进心智技能形成的重要方面。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解答各种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审题;第二步分析题目,找出与解题相关的各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步确定解题的步骤和方式;第四步解答;第五步检验。经
过反复练习,学生就会形成按一定步骤分析事物的技能和习惯,产生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三)使学生有应用技能的广泛机会,培养他们技能迁移的能力。教师在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上,要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机会。只有在不同情境运用原理,才能真正把原理搞懂。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各种情境,以便使技能有更广泛的迁移机会。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仅要有一般的不带具体情节的课题,也要有内容比较具体和接近实际的课题;不仅要有文字作业,还要有操作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联系实际,形成并发展心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