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基因作用机理及克隆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基因作用机理及克隆研究进展袁亮1,2,张伟彬1,2(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河南商丘476000;2.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安徽合肥230069)摘要 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作用机理及抗病蛋白的类别,介绍了克隆植物抗病基因的不同方法,同时对植物抗病基因克隆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抗病基因;作用机理;同源结构域;克隆中图分类号 S43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04-01513-03Functi onalM echanis m a nd Cloni ng of P l ant D isease resi stance Gene YUAN L i ang et al (D epart ment ofA gronomy ,Shangqiu Vocati 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Shangqiu ,H enan 476000)Abstract The f uncti ona lmechanis m and cl asses of pl ant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were s u m up .The vari ed clone methods of p l ant di sease resistance genes were i ntroduced and the outl ook o f cl one pl ant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was put for ward .K ey words P lant d i sease resi st ance gene ;Functi ona lmechanis m;Conservati ve doma i n ;C l one作者简介 袁亮(1982-),男,安徽涡阳人,在读硕士,助教,从事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08 11 12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粮食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在感染病原体时表现出的抵抗力。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1. 植物抗病性的基因调控研究发现,植物抗病性往往与特定基因的调控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例如,通过转录因子的调控,可以激活植物的防御基因,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2.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植物免疫系统是植物对抗病原体的重要防御机制。
科学家们对植物免疫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与植物免疫相关的重要蛋白质。
研究表明,激活这些蛋白质可以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抗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病原体通过分泌毒素来削弱植物免疫系统的机制,这为研发新的抗病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
3.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改良为了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科学家们利用遗传改良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他们选择具有抗病性的物种或品种进行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和选择,培育出了更具抗病性的新品种。
这种遗传改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还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
4. 生物技术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具有抗病性基因的外源DNA导入到目标植物中,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此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还可以对植物基因进行精确编辑,从而改变其抗病性。
这些生物技术方法为培育具有高抗病性的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
5. 抗病性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植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控抗病性反应。
科学家们对这些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
研究表明,通过调控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总结起来,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通过对植物基因的调控、免疫系统的研究、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成功地培育出了更具抗病性的农作物品种。
植物抗病研究
植物抗病研究植物疾病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植物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植物抗病的机制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当前植物抗病研究的进展和相关成果。
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对病原体入侵的防御能力。
一些植物天然具有抗病性,而其他植物则需要通过遗传改良和研究来增强其抗病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植物天然具有的抗病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转移到其他植物中,从而增强其抗病性。
例如,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常受到稻瘟病的侵害。
通过将水稻抗病基因转移到其他品种中,科学家们成功地培育出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从而提高了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其次,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植物产生的抗病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体的生长,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疾病的侵害。
例如,茶树产生的茶多酚是一种强效的抗菌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
因此,科学家研究了提高茶树茶多酚含量的方法,以增强其抗病性。
除了传统的遗传改良和转基因技术,研究人员还正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植物天然的免疫系统。
植物免疫系统包括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和抗病基因,可以识别和消除入侵植物的病原体。
通过研究植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新的抗病方法,例如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修饰植物的抗病基因。
此外,研究人员还致力于研究植物与益生菌之间的关系。
益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促进植物的健康并增强其抗病性。
通过了解植物与益生菌的相互作用机制,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利用益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综上所述,植物抗病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领域。
通过研究植物天然的抗病基因、抗病化合物以及植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植物抗病研究将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病理学中的抗病基因与病害抗性机制
植物病理学中的抗病基因与病害抗性机制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抗病基因和病害抗性机制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理学中的抗病基因和病害抗性机制,旨在加深对这些方面的理解。
一、抗病基因的概念与分类抗病基因是指植物基因组中能够使植物对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或耐受性的基因。
根据基因的作用机制和表达方式,抗病基因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抗病基因和间接抗病基因。
1. 直接抗病基因直接抗病基因是指通过抗病效应蛋白(effector proteins)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基因。
这些蛋白质可以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成分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触发一系列的反应,最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染。
直接抗病基因通常通过编码特定的蛋白质来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
2. 间接抗病基因间接抗病基因是指通过调节植物的信号通路和固有免疫系统来增强抗病能力的基因。
这类基因通常与植物的免疫反应相关,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间接抗病基因包括调控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分子等。
二、病害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除了抗病基因的分类,病害抗性机制的研究也是植物病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个领域,研究者们通过揭示植物对病原微生物反应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了解病害的发生和防控。
1. PAMP-PRR互作模式PAMPs(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病原联想分子模式)是病原微生物分子结构的一部分,PRRs(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模式识别受体)是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可以识别和结合PAMPs。
当PRRs与PAMPs结合时,会激活一系列的防御反应,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2. R蛋白介导的免疫反应R蛋白(Resistance proteins)是植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效应物质,并触发免疫反应。
R蛋白介导的免疫反应被称为特异性(异种)免疫反应,能够防御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并引发快速而持久的抗病反应。
植物抗病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种植模式的改变,植物病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控制植物病害,研究植物的抗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探讨植物抗病性的机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 探讨植物抗病性的遗传规律。
2. 分析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
3. 研究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机制。
4. 评估植物抗病育种技术的应用效果。
三、实验方法1. 抗病性遗传规律研究:采用自交、回交、测交等方法,对植物抗病性进行遗传分析,确定抗病性状的遗传方式。
2. 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等技术,检测植物抗病相关基因在不同抗病性品种和病原菌侵染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3.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研究:通过电生理技术、免疫荧光技术等,观察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细胞信号传导、物质运输等过程。
4. 抗病育种技术评估:采用基因转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对植物抗病育种效果进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病性遗传规律研究:通过自交、回交等实验,发现植物抗病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存在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的相互作用。
2. 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抗病性强的品种中,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抗病性弱的品种。
此外,在病原菌侵染条件下,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
3.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研究:实验表明,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细胞信号传导和物质运输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植物细胞壁蛋白与病原菌效应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等。
4. 抗病育种技术评估:通过基因转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的植物品种,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五、结论与展望1. 植物抗病性受多基因控制,存在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的相互作用。
2. 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摘要简要介绍了植物病毒病害及植物的抗病机制,综述了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病毒基因、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干扰素基因、抗体基因和多基因策略等,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病毒;抗病机制;基因工程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主要病害,目前约有1 000多种植物病毒病已被世人所认识。
每年全世界的农作物因病毒侵害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早已是农业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现在已发展了多种防治策略来控制这类病害,例如培育抗病品种、施用化学杀菌剂、切断病毒的感染途径、组织脱毒、农业防治等,但都无法从根本上减轻病毒病的危害。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先导的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生命过程和本质的认识,开辟了植物抗病育种的新途径。
1利用病毒基因1.1外壳蛋白基因该策略主要是将病毒的衣壳蛋白(CP)基因进行体外克隆,体外重组及构建表达盒,然后将重组的CP基因转化到植物细胞内,使CP基因在植物体内得以表达,从而使转基因植物获得抗病毒或相关病毒侵染的能力。
1986年Powell 等首次将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基因(CP基因)导入烟草植株,开创了抗病毒育种的新纪元。
这一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众多的转基因植物,关于CP基因所介导的抗性机理主要有4种:①认为抗性的产生是由于CP的表达抑制了病毒的脱壳;②认为抗性的产生是CP干扰了病毒RNA的复制;③认为抗性的产生是由于CP限制了病毒粒体的扩展与转运;④认为抗性的产生是由于CP基因所表达的mRNA与侵入病毒RNA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事实上,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抗性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都是研究者对于不同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抗性机制提出的不同假设。
1.2移动蛋白基因植物病毒系统侵染寄主经过2个明显的过程:病毒通过胞间连丝在细胞间的移动和通过维管束系统在器官间的转移。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标题: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摘要:植物抗病性基因对于农作物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首先介绍了目前已经鉴定出的一些重要植物抗病性基因的研究背景和鉴定方法。
其次,针对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研究,从抗病机制和功能验证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最后,探讨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植物抗病性基因、鉴定、功能研究、抗病机制、功能验证1. 引言植物病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
因此,研究农作物的抗病性机制以及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对于农作物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2.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2.1 重要植物抗病性基因的研究背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抗病性基因在农作物抗病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一些重要的植物抗病性基因,如R基因、PR基因等,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R基因主要参与植物的特异性抗病反应,而PR基因则参与植物的非特异性抗病反应。
2.2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方法有基于遗传学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两种。
基于遗传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遗传分析来确定抗病性基因的位置和功能;而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则是通过克隆和表达抗病性基因来验证其抗病性功能。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
3.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研究3.1 抗病机制的研究植物抗病性基因参与了多种抗病机制的调控,包括植物自身抗病机制和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的互作机制。
通过研究抗病性基因在这些机制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3.2 抗病性基因的功能验证功能验证是植物抗病性基因研究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功能验证方法包括遗传转化、病原体感染模型、互作蛋白筛选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验证抗病性基因的抗病性功能,并进一步研究其在抗病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常常面临着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然而,植物并非毫无抵抗之力,它们拥有一系列的抗病机制,其中抗病性基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植物抗病性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为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多种多样。
首先,它们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的特定分子,也就是所谓的“效应因子”。
这些抗病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与效应因子结合,从而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
例如,一些抗病性基因编码的受体蛋白能够感知病原体分泌的毒素或酶,一旦检测到这些外来物质,就会迅速启动防御信号通路,激活植物体内的一系列抗病机制。
其次,抗病性基因还参与调控植物的生理和代谢过程,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它们可以影响植物细胞壁的合成和修饰,使细胞壁更加坚固,从而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同时,这些基因还能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传导,例如水杨酸、茉莉酸等,这些激素在植物的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此外,一些抗病性基因还具有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功能。
当植物受到病原体严重感染时,通过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以限制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从而保护周围健康的组织和器官。
在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应用方面,基因工程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通过将特定的抗病性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可以培育出具有增强抗病能力的新品种。
例如,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将一些来自野生植物的抗病性基因转入到重要的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中,显著提高了这些作物对常见病虫害的抵抗力。
然而,基因工程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导入的抗病性基因可能会对植物的其他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或者由于病原体的进化而逐渐失去抗性。
此外,公众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基因组学已经成为了现代生物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了现代农业、生态研究、生物医药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一、手段技术的迅速提高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需要精细的实验手段和技术支持。
近几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持续的快速发展和不断降低的成本,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可以掌握这一技术并进行高效的基因组学研究。
在植物基因组学领域,“基因组广度测序”、“转录组测序”、“CHiP测序”、“基因识别”与“基因组注释”等方法被广泛运用,从基因组层面精细地分析不同植物品种的遗传差异,解析该物种是否存在相关基因的组合变化等信息,对植物的性状、适应、进化等方面提供了深入探究的手段。
二、植物抗病基因的挖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病虫害的威胁日益严峻。
植物病害抗性作为植物生长发育及特异功能的关键,一直是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基于“去捕食者假说”,研究人员最初提出了植物共同存在着抗病基因的理论。
随着技术的提高,科研人员不断发现新的植物抗病基因,并根据基因特点进行定位,从而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抗病农作物转基因技术。
例如利用叶点菌毒毒素所激活的基因抵抗青枯病菌。
三、作物栽培及育种作为人们食物中重要来源的植物,栽培、育种一直是植物基因组学关注的主要问题。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研究人员首先可以发现、确定以往未知的作物特征,然后可以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对基因进行优化、设计、重建等操作。
例如,在水稻的育种中,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控制分子水平增强谷氨酸的转运,从而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进而改善水稻的产量和生长状态。
这样的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为人类食物安全和环境改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四、生态系统保护在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问题中,植物基因组学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植物抗病性状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植物抗病性状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植物的抗病性状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的免疫响应与特定的基因有关。
在最近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克隆了一些植物抗病性状的关键基因,并对它们进行了功能分析。
本文将探讨这些研究的进展和意义。
一、克隆关键基因研究人员通过利用系统发育学、转录组学等手段,克隆了许多与植物抗病性状相关的基因。
例如,研究人员克隆了拟南芥的RPS5基因,它是拟南芥抗菌性的主要基因之一。
当拟南芥感染革兰氏阴性菌Pseudomonas syringae时,RPS5基因会激活拟南芥的免疫反应,使其产生一种叫做PAMPs的抗病物质。
具有RPS5基因的拟南芥在受到Pseudomonas syringae的侵染时能够快速抵抗病原体,从而减少了植物的损失。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关键基因被克隆了出来。
如拟南芥的EDS1和PAD4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EDS1和PAD4在植物免疫反应的前线,调控着植物抗病反应中的许多关键基因,从而增强了植物的免疫能力。
二、功能分析研究人员通过功能分析揭示了植物抗病基因在免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
例如,在拟南芥的抗病性中,RPS5基因的激活能够诱导许多免疫反应的基因,促进植物产生抗病物质。
这些抗病物质可以诱导一系列转录因子的激活,从而增强植物免疫反应。
此外,在MOI1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 MOI1 参与调控 E3 Ligase RING-BOX1(RBX1) 的 Ub 结合活性及其对 PAD4和EDS1的泛素化,从而激活 PAD4 和 EDS1 的活性。
这表明了 MOI1 在调节植物抗病性中的重要作用。
三、意义与展望研究植物抗病基因的意义在于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损失。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植物抗病性状的分子机制,同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组学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出更具抗病性的作物品种,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摘要:植物抗病基因在植物抗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R-基因;克隆方法;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S432.2+3;Q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08)05-0598-03 Advance on Plant Resistance Gene ResearchSUN Wen-li1,2,3,LIU Yu-hui2,3,WU Yuan-hua1,FU Jun-fan1(1. Plant Pathology Department,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1,China;2.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3. Important Scientific Engineerings of Gene Resources and Gene Improvement of China's Crops,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R gen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ending the diseas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gene cloning,structure characteristic,function mechanism and the foreground of R gene.Key words:R gene,gene cloning,structure characteristic,function mechanism R基因在植物的病害防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剖析
抗病基因和防卫基因的关系
诱导防卫反应是由植物特异抗病基因介导完成, 从目前来看至少有四种不同机制
1)抗病基因产物钝化病原菌侵染时产生的毒素进而抑制病原 菌的繁殖,往往出现局部坏死症状eg.Johal 和Briggs克隆 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抗病基因Hml,该基因能编码依赖于 NADPH的HC毒素还原酶,该酶能使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1所 产生的毒素失活,从而使玉米获得抗性。
(一)植物方面
抗病基因的类型:
基因产物皆含有两个结构域,亮氨酸重复序列( leucinerich repeats, LRRs) 和核苷酸结合位点( nucleotidebingding site, NBS).NBS- LRR 型R 基因又可分为两个亚 类,一类在编码产物的末端具有1 个TIR结构域 ( drosophila toll and mammalian interleukin- 1受体的 同源物)另一类其基因产物不含TIR 结构域,在靠近N末端具 有螺旋- 螺旋结构,一些时候以亮氨酸拉链的形式存在.其他 3个类型R基因,其编码产物分别包含1个LRR或一个激酶结构 域,或者LRR和激酶结构域.
四种不同机制
2)显性基因能编码病原菌致病性的靶标物。若植物缺乏该靶标 物就会产生抗性。 这方面的例子是玉米线粒体基因T-urfl3, 该基因不仅能编码与雄性不育有关的蛋白,也能编码与病原 菌Bipolaris maydis生理小种T分泌毒素亲和的产物,导致 玉米与病原菌发生亲和性互作,即植株感病。而缺乏该基因 的玉米品种则抗该种病原物(Braun等,1989)。
(一)植物方面
抗病基因的类型:
eg. 马铃薯Hcr9基因家族的编码蛋白包含一个跨膜LRR 的结构域, Hcr家族成员分别对不同小种的Cladospor ium fulvum具有 抗性 马铃薯Pto基因具有一个丝氨酸- 羟丁氨酸激酶结构域, 它表 现对Pseudomonas syr ingae的抗性. 水稻的Xa21基因蛋白包括一个LRR和一个激酶结构域, 该基因 控制对Xanthomonas oryzae的抗性
文心兰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三明农业科技》2011年第1期(119)3文心兰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叶炜李永清江金兰罗庆国三明市农科所文心兰(Oncidiinae )是兰科(Orchidaceae )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
虽然文心兰较其他热带兰花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但因其切花高峰期集中于高温高湿的季节等特点,病害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阻碍了文心兰产业的发展。
因此,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性的文心兰品种是文心兰育种工作的研究热点之一。
文心兰可以进行广泛的属内杂交和属间杂交,但无论属内杂交还是属间杂交其亲和力都差,在自然条件下结果较为罕见,因此文心兰在新品种的登录上远较其它兰科植物少。
此外,文心兰自交不亲和,育种周期长,难以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改变某些品种的单一性状,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是快速提升文心兰经济栽培性状的重要手段。
1文心兰转基因研究文心兰转基因报道稍晚于万代兰(1990)、石斛兰(1992)和蝴蝶兰(1996),Knapp 等(2000)利用基因枪技术首次获得了文心兰近缘属蜘蛛兰属转基因植株。
基因枪技术最大优点是不受物种及组织器官的限制,操作简便,避免了复杂的组织培养操作,可以迅速直观地看到效果。
但该技术需要昂贵的设备及后续费用,还存在多基因拷贝导致的基因沉默以及转化效率不稳定等影响。
目前文心兰转基因研究的最主要方法是农杆菌介导法,Liau 等(2003)首次报道利用该方法成功转化文心兰,目前,转化文心兰的基因有甜椒类铁氧还原蛋白pflp 、乙烯受体突变基因etul-1、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 及ACS 反义基因,但多停留于研究阶段,未见商业化的转基因品种报道。
2R 基因1998年,研究者发现线虫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ed -4、ced -9于NCBI 进行Blast 比对,能匹配到大量同源性高达50%的植物抗性(R )基因,如拟南芥RPP4等,而其序列重叠区多在NBS 区段,二者都有类似的NBS 保守结构。
这些抗性基因还与哺乳动物的免疫相关基因NOD-LRR 有高度的相似性(Inohara N 2005),即N 端有一个核结合位点,其后常连接一个高度不保守的富亮氨酸重复LRR (leucien-rich repeat )区域。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61025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366);湖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5F 35) [第一作者简介]杲修杰(),男,山东潍坊市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读硕士生 [通讯作者]曹孟良(65),男,湖南长沙市人,农学博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杲修杰,王正华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曹孟良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摘要]目前人们已经克隆了50多个植物抗病基因,大部分植物抗病基因结构中存在高度保守的区域。
对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结构特征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简述了生物信息学在植物抗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抗病基因;保守序列;克隆;生物信息学[中图分类号]S432;Q789;Q81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06)04020506植物病虫害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病虫害损失的粮食高达4000万t ,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8%,其它农作物如棉花损失24%,蔬菜和水果损失20~30%[1]。
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因病害损失10%,因虫害损失14%,因草害损失11%。
农作物病虫害除造成产量损失外,还可以直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出现腐烂、霉变、营养及口感变异,甚至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1]。
目前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和培育抗病品种两种途径。
虽然化学农药防治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但同时也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如化学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既危害人体健康又污染环境;化学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是非特异性的,可危及多种生物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病原体逐步产生抗性等[2]。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够将多种抗植物病虫害的基因转入目的植物中,从而避免了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于农药的使用,但长期以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的生物对抗植物病害的一种方法。
不同于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方法采取的是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
以下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的一些进展:首先,病原微生物的利用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或产生抗生素等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例如,一些拮抗性细菌可以分泌抗生素来控制特定的植物病原真菌。
此外,一些细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根际菌根,把植物病原物质与根际的微生物菌落相隔离,从而降低植物感染的机会。
其次,昆虫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一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可以食用植物病原菌或其传播媒介,从而控制植物病害的传播。
例如,以上十字花科蔬菜为宿主的病害黑腹果蝇在中国黄山地区广为发生。
研究发现,寄生蜂可以寄生在黑腹果蝇体内,从而控制黑腹果蝇种群的爆发,从而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第三,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性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另一种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植物具有天然的抗病性,可以抵御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发掘这些抗病性基因,研究人员可以培育出具有抗病性的新品种。
例如,青霉菌(Drechslera graminea)是水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发掘水稻的抗病性基因,成功培育出了具有对抗青霉菌的新品种。
此外,利用生物农药也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生物农药是利用天然产生的抗病物质,例如细菌发酵液和植物提取物等,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相对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
目前,已有很多种类的生物农药投入了市场,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总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物、寄生昆虫、植物自身的抗病性以及生物农药等方式,成功地降低了植物病害的发生。
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的变化,农作物病害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学领域的热门课题,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一、植物抗病性的研究方法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主要包括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揭示植物抗病性的形成机制。
在遗传学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植物种质资源和家族群体的表现型差异,挖掘富有抗病性的基因。
利用分子标记和连锁图谱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和克隆这些关键基因,为培育抗病性品种提供有力的基础。
生物化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抗病性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调控网络。
通过分析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揭示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分子生物学是植物抗病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向植物中导入外源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此外,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植物基因进行精确修饰,进一步改善作物的抗病性。
二、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1. 抗病基因的发现与应用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学和逆向遗传学等手段,成功克隆了许多植物抗病基因,并鉴定了它们的功能。
这些抗病基因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方法导入到重要的农作物中,提高其抗病性。
通过精准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对这些基因进行精确修饰,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
2. 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控,而这些途径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植物抗病性的形成机理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RNA测序和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技术,揭示了许多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组成和调控机制,拓宽了我们对植物抗病性的认识。
3. 仿生农药的开发传统的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研发替代品成为了迫切需求。
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为仿生农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植物的抗病机制,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抗病活性的化合物,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抗病机制是指植物为了对抗各类病原体侵害,通过调节自身内部生理与遗传机制而形成的一系列防御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植物抗病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
本文将就目前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植物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揭示了一些植物的抗病基因。
这些抗病基因的发现使得植物抗病机制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研究人员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将从其他物种中获得的抗病基因导入目标植物中,取得了一定的抗病效果。
同时,还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对植物自身的抗病基因进行基因编辑,提高了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二、植物免疫系统的启动与信号传导机制植物感知到病原体侵入后,会通过启动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主要包括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两种免疫响应机制。
PTI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类植物中的抗病机制,通过感知病原体的AMPs(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来触发免疫反应。
而ETI是一种特异性的抗病机制,通过感知病原体效应蛋白(Effector protein)来触发免疫反应。
这两种免疫反应机制都需要植物内部信号传导途径的参与,目前,人们对于植物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认识还相对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病作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以及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中,一些次生代谢物被证实能够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例如,茉莉酸、水杨酸等物质能够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因此,对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病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植物抗病机制的深入理解。
四、植物与益生菌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植物与益生菌的相互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植物广谱抗病基因NPR1的研究进展
的参考 。
关 键 词 :NP R 用
中图分类号 :¥ 4 3 2 . 4 1
文 献标识码 :A
植物在生其 自 身 的 自然生态系统和发育过程中 ,总是在所 N P R 6 。其 中 N P R 3编码 一个 N P R 1直系 同源 物 ,在 抵抗 细菌
核定位功 能位点 ;N 一端具有 一个 B T B / P O Z结构域 ,此结构域 物种 中以提 高其抗病 性成 为基 因工程关 注的焦点 。罗雪梅 等将
可能参与蛋 白互作 。 转 录因子 T G A是系统获得性抗性 ( S A R)
A t N P R 1 基 因转入不 同水稻株系 中 ,转基 因株 系对 水稻 白叶枯
WR K Y转 录 因子 ( 如 WR K Y 6 2 、WR K Y 7 0 等 )的表 达依 赖 于 3应用情况
蛋 白分子量 约为 6 6 k D,编码 5 9 3 个氨基酸 ,其 中包 括 1 7 个半 N P R 1同源基 因被克隆 ,遗传 转化技术 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通
胱氨 酸。N P R 1 蛋 白c 一端具 有一 个锚 蛋 白重 复结 构域 和一个 过遗传 转化的方法把广谱抗病性基 因 N P R 1 转化 到 ( 另) 一个
的激活剂 ,N P R1 与T G A互作能够共 同协调对 防卫反应基 因的 病 表现 出高抗水 平 ,抗 病能力 增强 9 0 % 以上 口 】 。冯玉杰 [ 4 1 等 表达和抗性 的调控 。只有在受病 原物诱导 的条件下 ,N P R1 蛋 将 N P R1 转入新疆甜瓜 中 ,得到的转基因甜瓜对枯萎病菌 的抗 白才 能调控下游防卫基因表达 ;在没有被诱 导物或病 原体激活 性 明显 ,抗病性试验结果显示 ,转基 因甜瓜对真 菌和细菌性病 时,相关病程基 因的表达并 没有提高。 2 NP R1基因的来源与种类
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育种的意义
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育种的意义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一样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威胁。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科学家们对植物的免疫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植物免疫学的发展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
本文将探讨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抗病育种方面的意义。
一、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植物免疫学是研究植物对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反应的科学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免疫系统,科学家们发现,植物可以通过两种免疫反应来应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PAMP-AMP免疫和特异性(R基因介导)免疫。
PAMP-AMP免疫又被称为植物的基本免疫反应。
当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时,植物会感知到病原微生物特定的结构组分(即PAMPs),如细菌的脂多糖和真菌的低聚果糖。
这些PAMPs能够结合到植物细胞表面的PAMP受体上,从而启动一系列基因表达变化,进而诱导植物产生抗菌物质,如抗菌酶和抗菌肽,以及其他一些防御反应。
特异性免疫是植物对抗特定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是通过植物特殊的免疫分子R蛋白对病原微生物蛋白质产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来实现的。
R蛋白通过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激活植物免疫反应。
这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于植物对抗致命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重要的免疫分子和信号通路,如植物激素介导的免疫反应、植物转录因子的调控网络以及蛋白激酶通路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免疫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抗病育种的意义植物病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抗病育种一直是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物免疫学的研究成果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首先,植物免疫学的研究使育种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在经典育种中选择和筛选出更具抗性的品种。
通过对植物抗病基因的解析和功能研究,育种者可以利用传统育种和分子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具抗病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整体抗病能力。
植物抗病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工程改良
植物抗病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工程改良植物抗病性状是指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对病原微生物抵抗能力的表现。
这些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决定植物抵抗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植物抗病性状的遗传规律,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然而,传统育种手段受限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基因工程技术的引入为改良植物的抗病性状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植物抗病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工程改良的相关研究进展。
一、植物抗病性状的遗传机制1.1 单基因遗传性状有些植物抗病性状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表现为明显的对立性状。
例如,豌豆的绿色与黄色种子的遗传性状就是一个经典的单基因遗传性状。
这种情况下,植物品种选择时只需考虑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侵染与幼苗的生长情况,通过简单的后代观察和筛选,即可选育出抗病品种。
1.2 多基因遗传性状另一方面,许多植物抗病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所控制的,表现为一系列连续性状。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育种需要更复杂的研究手段。
通过构建连锁遗传图谱,科学家可以逐渐缩小位点的范围,并挖掘和筛选关键基因。
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基因工程改良植物抗病性状传统的育种方法受到时间和成本的限制,难以对复杂抗病性状进行快速、精确的改良。
而基因工程技术则可以直接将目标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以实现抗病性状的快速改良。
2.1 抗病基因的导入通过基因克隆和转化技术,可以将源自其他物种的抗病基因导入到目标植物中。
例如,拟南芥中与赤霉病抗性相关的基因AtNap1,经过转化后成功导入番茄,使其获得了抗赤霉病的性状。
2.2 基因信号转导除了直接导入抗病基因,基因工程还可以通过改变植物基因信号转导途径,来增强植物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例如,植物的抗病防御机制与SA(水杨酸)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调节SA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三、基因工程改良植物抗病性状的前景基因工程技术在改良植物抗病性状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摘要: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是目前植物病理学科的热点及难点之一。
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毒植物已经成为抵抗植物病毒的有效手段。
本文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方法策略, 并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了简介。
关键词植物病毒、抗病基因、基因工程、前景一、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原理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指的是用基因工程(遗传转化)的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以此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主要包括:抗病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与合适的载体及标记基因构成适于转化的重组质粒、用不同的转化方法向受体植物导入重组质粒、筛选转化因子并鉴定转基因植株。
此外,还有一种可以获得抗病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即把具有抗病能力的植物或微生物的DNA 直接导入受体植物,从后代中筛选具有抗病能力的个体,经过稳定转化得到转基因抗病植株。
植物病毒每年给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每年全世界的农作物因病毒侵害的损失数百亿美元,传统的防治方法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
病毒侵染之所以复杂,在于一方面病毒的高突变率所致的植物抗病品种抗性丧失速度远高于常规植物抗病育种速度;另一方面病毒在隐症野生植物中的储存;第三,无亲缘关系的病毒复合侵染以及病毒侵染的持久性,特别是以线虫和真菌传播的植物病毒能在土壤中存活许多年。
因此,在适宜病毒介体生长的温度条件下,大面积连作缺乏抗病基因的植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更高。
Hamilton[1]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基因工程保护的设想,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病毒基因组序列可能是防御病毒侵染的途径之一。
近 20 多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为防治病毒病开辟了新途径。
二、利用非病毒来源的基因策略1.植物自身基因介导的病毒抗性一些植物在病毒侵染的时会启动主动防御机制,最普遍最常见的主动防御机制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敏反应,也就是那些最初被病原侵染点周围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最终在病原最初侵染点周围形成坏死斑。
如番茄中的 Tm-1 或 Tm-2 和Tm-22基因,马铃薯的 Rx,Ry,烟草中的 N 基因等等[2]。
这类基因通常称为 R 基因。
根据其抗性水平的不同还分为:真实免疫指病毒复制完全不能发生、阈下侵染指病毒的复制仅局限于受侵染的细胞。
不管 R 基因是在模式植物还是在不同的作物品种中,所有的 R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别具有富亮氨酸重复结构或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3]。
这些植物基因如何识别病原物或病原物的基因产物,以及因此而产生抗性的机理仍不清楚。
姜国勇[4]研究小组通过对 Tm-22基因转化体在不同启动子的调控下,对 ToMV-2a 毒株感染所表现的症状不同,说明启动子在 Tm-22基因的抗病反应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只有当携带无毒基因的病原携抗性基因的寄主互作是,二者才表现不亲和性,既寄主表现抗病;其他情况下,二者均表现亲和,即寄主感病。
基因对基因的观点已在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植物病害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证明。
利用植物自身编码的抗病毒基因策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病品种能克服常规育种周期长的特点。
但由于在自然条件下许多植物不存在抗性基因或者目的基因的分离和鉴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自然界中病毒的繁殖突变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只要其某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就能使病毒克服植物抗病毒基因的抗性。
所以由于其复杂性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的策略在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中还不是主要的。
2. PR 蛋白基因病程相关基因介导的抗性这是一类当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其他因子的刺激、胁迫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PR 蛋白根据分子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关系可分为5组,( PR1-PR5),其中 PR-1 与病毒抗性关系密切,其抗病机理可能是它们参与植物细胞壁抗侵染的作用,还有的认为这组PR蛋白可能是靠协调作用才能抵抗病毒。
但至今,转PR蛋白基因的植物其抗性水平并不理想。
3.潜在自杀基因将植物来源的毒素蛋白(如抗病毒蛋白等) 基因克隆到某种病毒的启动子下游,再将这一重组体以反义形式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中并转化植物。
植物体内转录出包含病毒启动子与该病毒蛋白在内的复合物,但不会翻译表达有功能的活性毒素蛋白。
然而,一旦该种病毒侵染植物,其体内已经转录出的反义 RNA 会利用病毒酶系统转录出正义链的 mRNA ,mRNA 再翻译表达则产生有功能的活性毒素蛋白,结果,病毒侵染了的细胞死亡而邻近的细胞不受影响。
4.α、β干扰素基因它是一种小分子量蛋白,是脊椎动物在受病毒感染后分泌的一种蛋白,能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抗病毒结构,它具有广谱抗性。
三、利用病毒起源的基因介导的抗性策略1.利用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病毒抗性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病毒抗性是研究最早也是目前比较成功的抗病毒手段,该策略主要是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进行体外克隆体外重组及构建表达载体然后将重组的基因转化到植物细胞内并得以表达从而使转基因植物获得抗病毒的能力。
自从 1986 年美国华盛顿大学 R.Beachy[5]研究小组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将烟草花叶病毒( TMV)的 CP 基因导入烟草,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抗 TMV 烟草植株,开创了植物抗病育种的新领域。
迄今为止,科学者们已经克隆了至少15 个病毒组中 30 种病毒的 CP 基因并成功转化了 20多种植物有些株系已进入田间试验并显示了与实验室一致的抗病效果[6]。
目前关于 CP 基因介导的抗性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a、CP 的表达抑制了病毒的脱壳转基因植物细胞内大量游离的衣壳蛋白亚基的存在使病毒基因组的 5’端难以释放阻碍了病毒的脱壳。
b、CP 干扰病毒 RNA 的复制,当入侵病毒的裸露核酸进入植物细胞后,它们立即被植物细胞中的自由 CP 所重新包裹,阻止了核酸的复制。
c、CP 限制了病毒粒子的扩展和转运:Wisniewski[7]等人证明在转 TMV-CP 基因的植株中,在接种 TMV 后,不仅阻碍了TMV 在接种叶上的扩展速率,而且也降低了TMV 从接种到上部叶的系统转运。
d、抗性的产生是由于 CP 基因表达的mRNA 与病毒 RNA 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复制酶介导的保护作用复制酶是指由病毒编码的能特异合成病毒正负链RNA 的 RNA 聚合酶其核心功能是合成全长的病毒基因组RNA。
该策略就是通过在植物中表达完整的复制酶、复制酶亚基基因后者是突变或缺失的复制酶基因序列从而使转基因植物获得病毒抗性。
关于复制酶的抗性机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大家推测,其介导的抗性既可以在蛋白质水平上也可以在 RNA 水平上。
在 RNA 水平上,Lomonosslf[8]等认为转入的 mRNA 与病毒的复制酶进行无效结合抑制了复制酶的正常功能,或者是 mRNA 诱导了植物的自然抗病性。
在蛋白质水平上,Suzuki[9]等认为复制酶基因在蛋白质水平上介导的抗性包含两种作用模型:模型 1: 转基因植物表达的完整复制酶蛋白在病毒的自然侵染过程中作为一种调节蛋白发挥正常的功能, 从而打破了病毒正链和负链复制的平衡, 或者扰乱了控制复制酶活性的反馈抑制途径。
模型 2: 转基因植物表达的突变型或缺损型的复制酶蛋白, 在复制酶复合体的装配过程中, 与野生型复制酶竞争由寄主或病毒编码的复制酶复合体的其它成分, 或者竞争其它寄主因子或底物, 从而使野生型复制酶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 干扰病毒的复制。
复制酶介导的抗性还涉及到其它机制, 显示了抗性机理的复杂性。
3.利用病毒运动蛋白基因介导的病毒抗性植物病毒侵染宿主植物后在体内的运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植物维管组织进行的系统转移,二是通过胞间连丝在细胞之间的移动。
病毒在细胞间的移动是一主动的过程,需要病毒编码的蛋白参与,这种蛋白称移动蛋白。
移动蛋白基因介导的抗性机理:主要是利用编码失去活性的病毒移动蛋白的基因干扰病毒的扩散和移动。
4.利用卫星 RNA 介导的抗性病毒卫星 RNA 是一类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复制的低分子量 RNA,它不能编码外壳蛋白,只装配于辅助病毒的外壳蛋白中,其复制必须依靠辅助病毒进行。
卫星 RNA 的抗性机理现在一般认为是卫星 RNA与病毒基因组 RNA 争夺病毒复制酶位置,最终以数量优势抑制了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卫星 RNA 介导抗性具有以下的优点和不足,一方面卫星 RNA 只需很低的表达,就能使植株获得高抗,而且这种抗性并不产生特异蛋白,这样提高了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
另一方面,对转化植株起保护作用的卫星 RNA 一旦被病毒包装传播到其他植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症状。
还有卫星 RNA 有可能变成毒性卫星 RNA,从而失去对病毒的防治作用,加重病毒症状。
5.利用核酶基因介导的抗性策略核酶是一类具有特殊二级结构, 能特异性催化切割自身以及其它 RNA 分子的小分子 RNA,其结构可以分为锤头型和发夹型两类。
锤头型核酶较为普遍,其专一切割靶 RNA 内紧邻该切割位点下游的磷酸二酯键。
任何生物的 RNA 都可以作为核酶的底物,而且核酶对底物作用位点的碱基序列要求不严格。
根据这一特性, 人们可以设计成用来切割已知序列的病原性RNA 的人工核酶。
王苏燕等人利用核酶等策略在转基因油菜中产生了对花椰菜花叶病毒 CaMV 的高度抗性[10]。
另一方面因为任何生物的 RNA 都可以作为核酶的底物所以我们也要注意其可能将生物体内有用的RNA 作为靶进行切割,破坏正常细胞的生理功能。
四、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前景展望植物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其最大优点是能地利用人们所感兴趣的外源基因使工作更具目的性,给植物抗病育种提供了一条有用的途径。
但是抗病基因所介导的抗病性具有高度专化性,只针对一种病害的一个或几个小种,抗病谱范围比较窄;而导入防卫反应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大多表现出部分抗性。
因此,多数转单基因的抗病植物,抗病机制单一,抗多病害或抗多小种的能力低,一旦病原菌群体发生变化,抗病性就可能被克服。
因此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趋势是创建持久、广谱的抗病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的抗病毒策略不断涌现,如利用病毒弱毒株的全长cDNA、植物的自杀基因等.目前,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植株的抗病性,人们多采用复合基因策略,即转多种抗性基因控制一种病毒,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性强度和抗病的持久性;转多种抗性基因控制病毒的复合侵染,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抗病的广谱性,这是转基因抗病毒育种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因为一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常受多种病毒的侵染,只有抗多种病毒的转基因植物,才能达到控制病毒病害的目的。
综上所述,植物抗病基因工程要获得深入发展,加强相应的基础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病原菌致病手段多种多样,植物的防卫机制也是多方面的,随着植物抗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抗菌基因工程的策略和手段也会得到不断拓宽,必将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