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7)

合集下载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精心整理)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精心整理)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精心整理)外科学无菌术一.无菌术的基本概念与常用办法1.基本概念外科疾病大致分为: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性质的疾病五类。

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是临床医学的一具基本操作规范,其要紧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治理制度。

(1)灭菌法: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物理办法和化学办法。

物理办法:高温--常用;紫外线---用于空气的灭菌;电离辐射----用于药品、抗生素等的灭菌化学办法:应用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溶液举行灭菌,课杀灭一切微生物(2)消毒法:又称抗菌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别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是灭菌法(20-30min可杀死所有微生物)高压蒸汽灭菌物品可保留2周。

3.手术人员的术前预备;普通预备,手臂的消毒和穿无菌衣及戴无菌帽的办法。

A.手臂消毒包括清洁和消毒两个步骤:先是用蘸有胖皂液的消毒刷对手及手臂作刷洗,清除皮肤上的各种污渍;然后用消毒剂做皮肤消毒(最经典的皮肤消毒剂是:70%的酒精)B.刷手办法、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3)戴手套的原则尚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别能碰到手套外头。

(4)接台手术怎么样洗手穿衣?1.应先做相对无菌手术,再做相对有菌手术。

2.如前一次为污染手术,则连接施行手术时,应重新洗手。

3.如前一台为无菌手术,手术完毕时手套已破,则需重新洗手。

4.如无菌手术完毕,手套未破,延续施行另一手术时,可别重新刷手,仅需用酒精或新洁尔灭菌溶液浸泡5min;或灭菌王涂擦手及前臂,再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办法1.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繁殖器等部位,别能用碘酊消毒,应选用刺激性小的0.75%吡咯烷酮碘。

2.在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可用70%酒精摩擦2-3次。

3.涂擦皮肤时消毒剂时,普通由手术中心部向外周涂擦。

如为感染性伤口、肛门部、结肠造瘘口等部位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向切口部涂擦。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1)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1)

神经系统症状学颅外痛敏结构:头皮、头皮动脉和颅骨骨膜颅内痛敏结构1.硬脑膜2.血管:(1)硬脑膜中动脉(2)大脑静脉和静脉窦3.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偏头痛一、定义无先兆偏头痛:自发、复发性头痛有先兆偏头痛(典型偏头痛):青春期发病,头痛之前有先兆以搏动性头痛、恶心和畏光为特点。

二、临床表现(一)典型偏头痛前驱症状——先兆——头痛(二)无先兆偏头痛占80%,先兆不明显【前驱症状】情绪反应:疲劳感、烦躁、激动、抑郁【先兆】1.视觉先兆:闪光、暗点、黑蒙、偏盲2.躯体感觉先兆,运动障碍先兆3.特点:头痛前1小时出现【头痛特点】1.搏动性2.恶心、呕吐3.畏光、畏声等位发作:反复出现的恶心、呕吐、眩晕、上腹部疼痛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半侧——搏动性、恶心、畏光——无体征有先兆偏头痛:至少2次发作,至少1种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大于4分钟,小于60分钟,头痛间隔少于60分钟。

排除症状性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至少5次发作,4选2(单侧、搏动、中或重度、活动加重),2选1(恶心呕吐、畏光畏声)。

排除症状性头痛。

四、治疗1.发作期治疗——终止发作吲哚美辛麦角胺舒马普坦轻中重2.间歇期治疗——预防发作(1)药物:苯噻啶心得安阿米替林紧张性头痛一、一般特点1.20~50岁,女性多见2.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3.病因:头颈部肌肉紧张性收缩精神紧张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二、临床表现1.部位:弥漫性,后头部及颈部2.性质:压迫感、沉重感、紧箍感3.诱因:紧张、疲劳、愤怒4.伴随症状:焦虑抑郁三、诊断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正常四、治疗1.个体化治疗镇静药、抗抑郁药心理治疗2.预防发作避免长久工作保持心情舒畅丛集性头痛(组织胺性头痛)一、临床表现1.青年发病,男性多见2.夜间发作,丛集性,持续4-8周3.眼周——同侧——全头4.剧烈跳痛或钻痛,伴眼鼻充血,流泪流涕二、治疗治疗和预防方法同偏头痛颅内占位病变引起的头痛一、临床表现颅内占位——颅高压——头痛特点:跳动性、夜间和卧位明显、咳嗽或用力加重伴随恶心、呕吐二、诊断要点颅内占位多为全头痛,局部头痛可定位病变三、治疗方法1.采取外科措施2.颅内压增高者可降颅压减轻头痛【首选】20%甘露醇【总结】眼眶半侧跳着疼,麦角普坦才能治。

(完整版)外科学整理笔记

(完整版)外科学整理笔记

创伤1.依据伤后皮肤完好性分类闭合伤:皮肤保持完好无开放性伤口者,如伤害,挤压伤,扭伤等。

开放伤:有皮肤损坏者,如擦伤,扯破伤等。

又依据伤道种类再分为贯穿伤,盲管伤,切线伤,反跳伤。

按伤情轻重分类:小伤:局部软组织伤害,但仍可坚持工作,无生命危险,或只要小手术。

中等伤:丧失作业能力和生活能力,需手术,但一般无生命危险。

重伤: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者。

2.组织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重生增殖 .充填 .连结或代替伤害后的缺损组织。

完好修复:组织缺损完好由本来性质的细胞来修复,恢还原有的构造和功能,为理想的恢复。

不完好修复,常见,组织伤害不可以由本来性质的细胞修复,而是由其余性质的细胞增生取代来达成。

3.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①局部炎症反响阶段:主假如血管和细胞反响、免疫应答,血液凝结和纤维蛋白的溶解②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增殖、分化、迁徙,分别合成分泌组织基质和形成重生毛细血管,并共同构成肉芽组织。

③组织塑形阶段:胶原纤维交联增添、强度增添;剩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过分丰富的毛吸血管网减退和伤口的粘蛋白及水分减少等。

4.创伤愈合的种类: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本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许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重生修复过程快速,构造和功能修复优秀。

二期愈合: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不一样程度的影响构造和功能恢复,常见于伤害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初期外科办理的伤口。

5.创伤并发症:感染、休克、脂肪栓塞综合症、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阻碍、器官功能阻碍。

6.造成呼吸道堵塞的原由:①颌面、颈部伤害后,血液、血凝块、骨碎片、软组织块、呕出物和分泌物及异物堵塞气道;颈部血管伤形成血肿压迫,或气管直接受损等也可造成气道堵塞。

②重型颅脑伤致伤员深度昏倒,下颌及舌根后坠,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或堵塞气道,③吸入性伤害时,喉及气道粘膜水肿,④肺部爆震伤造成的肺出血或气管伤害。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概述2.急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应激性溃疡5.急性肝衰竭一、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各种严重急症1.严重损伤如创伤、烧伤、大手术等,失血过多并发休克或感染。

2.严重的急腹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及急性腹膜炎。

3.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脓毒血症。

4.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术后。

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预防与治疗原则回忆:(基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那么:①全身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或加重的器官功能障碍才诊断MODS②更重视器官功能障碍而不是衰竭,因为前者可逆1.重视病人的循环和呼吸,尽可能及早纠正低血容量,组织低灌注和缺氧;2.防治感染:预防MODS极为重要的措施。

3.及早处理最先发生的器官衰竭,阻断其连锁反应。

4.尽可能改善全身情况,如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状态等。

5.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创伤和休克早期在pHi指引下快速有效的输液和应用血管活性药,减轻黏膜缺血。

6.免疫调理治疗:阻断介质的释放或削弱其作用。

二、急性肾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及由此所致的氮质血症、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特点:尿量突然减少①正常成人尿量:1000~2000ml/d②少尿:<400ml/d③无尿:<100ml/d(一)病因1.肾前性:血容量急剧减少,肾脏灌注不足(最常见)2.肾性:肾实质损伤(肾小管坏死最常见、原因主要是中毒如:庆大霉素,重金属,脓毒血症等)3.肾后性: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从肾盂-尿道的任意水平)最不常见基本发病机制:(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重新分布,髓质缺血,滤过减少。

(2)肾小管功能障碍。

(3)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细胞水肿、细胞内高钙、细胞内酸中毒及细胞损害,最终引起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

(二)临床表现1.少尿或无尿期:一般为7~14日,尿比重低而固定,尿中常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1水电解质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3细胞外液:男、女各占20%,可分为血浆液5%,组织间液占15%4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故可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如结缔组织液和所谓的透细胞液如:脑脊液、关节腔液、和消化液5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阳离子:Na+;阴离子Cl-、HCO3 –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K+和Mg2+,阴离子:HPO42-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人体正常的酸碱度环境为pH=(7.40±0.05);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来完成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血液缓冲系统主要为HCO3-/H2CO3最为重要6体液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肾素-醛固酮系统7体液失衡的三种类型:容量失调、浓度失调、成分失调8低渗性脱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病因: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反复呕吐、慢性肠梗阻)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3.等渗性缺水补水过多9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

10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即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11.是指由于水分摄入超过排出造成体液,主要是细胞外液的容量过多又称水中毒12高钾血症降低血钾的措施有哪些?答:(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和食物;(2)降低血清钾浓度:①促使钾暂时转移到细胞内:5%碳酸氢钠液、高糖及胰岛素静脉滴注。

(完整版)外科学重点-外科学笔记-(考试用)

(完整版)外科学重点-外科学笔记-(考试用)

[外科学总论复习重点1.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常用灭菌法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手术用品灭菌最常用最可靠是方法;②煮沸灭菌法,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橡胶类物品;③火烧法,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器械。

消毒法包括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甲醛蒸汽熏蒸法。

正确进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十要点)要求一般了解即可。

参见应试教程P509页。

2.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各型缺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钾(低血钾、高钾血症)、钙、镁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内的[HCO3-]减少所致;临床突出表现为深快呼吸,呼气时有时带有酮味。

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脉搏增快,CO2—CP<40%,尿液呈酸性。

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深快呼吸,血PH值及[HCO3-]明显下降等特征。

治疗方法一是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二是根据[HCO3-]浓度来决定是否补碱,三是防止低钾血症,及时补K+。

(3)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防治原则。

呼酸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 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呼碱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CO2排出过多,以致P 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值升高。

3.输血的适应证包括出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凝血异常。

注意事项是①严密查对,②关于保密时间,③血液预热,④不加药物,⑤加强观察,尤其是T、P、BP及尿色。

要注意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改变、内脏器官继发损害)、临床表现(休克前期、休克期)、诊断要点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扩容补充血容量、应用心血管药物、应用强心剂、纠正酸中毒、应用激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处理无尿者)。

外科学笔记整理(全)

外科学笔记整理(全)

外科学笔记整理(全)一. 概述外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外科手术和治疗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通过手术干预来治疗体内疾病和损伤,并恢复患者的健康状况。

二. 外科手术分类外科手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择期手术:这种手术是计划在特定时间进行的,例如修复骨折或拆除肿瘤等。

择期手术:这种手术是计划在特定时间进行的,例如修复骨折或拆除肿瘤等。

2. 紧急手术:这种手术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例如处理严重创伤或阻塞的血管。

紧急手术:这种手术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例如处理严重创伤或阻塞的血管。

3. 微创手术:这种手术使用微小的切口或导管来进行,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微创手术:这种手术使用微小的切口或导管来进行,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4. 开放手术:这种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以获得更好的可视性和操作空间。

开放手术:这种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以获得更好的可视性和操作空间。

三. 常见外科手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科手术类型:1. 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病,例如心脏搭桥手术和心脏瓣膜修复。

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病,例如心脏搭桥手术和心脏瓣膜修复。

2. 胃肠道手术: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例如胃溃疡修复和结肠切除。

胃肠道手术: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例如胃溃疡修复和结肠切除。

3. 骨科手术:用于治疗骨折、骨肿瘤和关节疾病,例如骨折复位和人工关节置换术。

骨科手术:用于治疗骨折、骨肿瘤和关节疾病,例如骨折复位和人工关节置换术。

4. 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例如脑肿瘤切除和脊椎融合术。

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例如脑肿瘤切除和脊椎融合术。

四.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外科手术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恢复。

术前准备包括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手术场所。

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适当的药物和治疗,并确保患者做好伤口护理和康复训练。

五. 心理影响和风险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主治医师外科知识点总结

主治医师外科知识点总结

主治医师外科知识点总结一、外科学基本概念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疾病、畸形、创伤以及其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直接干预病变部位,通过手术操作来修复或切除异常组织,并以此来治愈或改善疾病。

外科学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多个学科,不同的学科针对不同的器官和组织疾病进行治疗。

外科医师需要掌握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以及手术技能和临床经验,才能胜任外科工作。

二、外科手术常规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包括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正确认识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手术适应症、评估手术风险和制定手术计划等。

术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治疗效果。

2. 术中操作术中操作是外科手术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消毒、麻醉、切口、止血、解剖、切除病变组织、缝合等一系列操作。

外科医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手术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3.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环节,包括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给予必要的护理、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等。

外科医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及时处理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常见疾病1. 肝胆胰疾病肝胆胰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包括肝脏肿瘤、胆囊结石、胰腺炎等。

肝脏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等,其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化疗等。

胆囊结石是胆囊疾病的主要表现,可以引起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胆囊切除术。

胰腺炎是胰腺疾病的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引起胰腺坏死和脓肿形成,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炎、营养支持和镇痛,部分病例需要手术干预。

2. 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包括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消化道肿瘤等。

消化道出血是指胃肠道黏膜或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静脉曲张等,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知识点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知识点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知识点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知识点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概论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种类繁多,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狭窄、闭塞、扩张、破裂及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等。

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一些关键主诉和体征,可提示诊断、判断病情。

(一)疼痛肢体疼痛是常见的症状,通常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1.间歇性疼痛血管疾病引起的间歇性疼痛有下列三种类型。

( 1 )间歇性跛行(daudication ) :慢性动脉阻塞或静脉功能不全时,步行时可以出现小腿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因此又称为“间歇性跛行”。

疼痛程度不一,表现为沉重、乏力、胀痛、钝痛、痉挛痛或锐痛。

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时间,称为跛行时间,其行程称为跛行距离。

如行走速度恒定,跛行时间和距离愈短,提示血管阻塞的程度愈严重。

( 2 )体位性疼痛:肢体所处的体位与心脏平面的关系,可以影响血流状况、激发或缓解疼痛。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抬高患肢因供血减少而加重症状,伴有肢体远端皮肤苍白;患肢下垂则可增加血供而缓解疼痛,但浅静脉充盈延迟。

相反,静脉疾病时,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而减轻症状;患肢下垂则因加重淤血而诱发或加重胀痛。

( 3 )温度差性疼痛:疼痛与环境温度相关。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热环境能舒张血管并促进组织代谢,减轻症状;如果后者超过了血管舒张所能提供的血液循环,则疼痛加剧。

血管痉挛性疾病,在热环境下血管舒张、疼痛减轻,寒冷刺激则使血管痉挛及疼痛加重;血管扩张性疾病则在热环境下症状加重。

2.持续性疼痛严重的血管疾病,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疼痛,又称静息痛(rest pain)。

( 1 )动脉性静息痛:无论急性或慢性动脉阻塞,都可因组织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引起持续性疼痛。

外科主治常见知识点总结

外科主治常见知识点总结

外科主治常见知识点总结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各种外科疾病的治疗和手术技术。

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外伤、肿瘤、器官功能障碍和先天性畸形等。

外科医生通常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以及对各种手术的熟练掌握。

下面,我们将针对外科主治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外科常见疾病1. 外伤:外伤是外科医生最常见的治疗对象之一,包括各种意外事故导致的创伤,如挫伤、骨折、脑震荡、内脏损伤等。

外科医生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外伤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处理,以尽快恢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2. 肿瘤:外科医生还需要处理各种肿瘤和肿块的切除手术,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肿瘤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手术和化疗放疗等方法,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 器官功能障碍:外科医生还需要处理各种器官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如心脏搭桥手术、肝脏移植手术、胰岛素细胞移植手术等。

这些手术需要外科医生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术中经验。

4. 先天性畸形:外科医生还需要处理各种先天性畸形的手术治疗,如唇裂、腭裂、胸廓畸形等。

这些手术对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二、外科主治知识点1. 外伤急救: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外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对各种创伤的初步估计和处理,如止血、固定、急诊手术等。

外科医生还需要对多发伤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 手术技术:外科医生需要具备各种手术技术,如切割缝合、腔镜手术、微创手术、血管吻合术等。

外科医生还需要对各种手术设备和器械有较深的了解和掌握,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3. 术前评估:外科主治医生需要对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术前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和术后护理计划。

4. 术后护理:外科主治医生需要对手术患者进行周密的术后护理,包括对手术切口和伤口的处理、对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等。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外科学(Surgery)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的手术治疗方法。

外科学的知识点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还包括手术技术、手术器械的使用和手术操作等实践技能。

以下是外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解剖学知识:外科医生需要对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了解,包括肌肉、骨骼、神经、血管、器官等。

掌握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手术部位,减少手术风险。

2.病理学知识: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类型,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常见疾病包括癌症、感染、损伤、疝气等。

3.生理学知识: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对外科手术非常重要。

比如,了解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等生理的正常功能,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4.临床技巧: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技巧,能够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包括剖腹手术、切除术、缝合术、手术止血等。

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有效。

5.术前准备:外科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风险评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6.麻醉管理:外科手术需要麻醉师进行麻醉管理,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同时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麻醉方式和药物的使用,以便与麻醉师密切合作。

7.术后护理: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术后护理。

外科医生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术后伤口护理、药物使用、疼痛管理等。

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恢复和效果。

8.沟通技巧:作为外科医生,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外科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能够解释疾病情况、让患者和家属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9.创新意识:外科医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最新的科研发展和技术进展。

外科学备考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

外科学备考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

外科学备考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外科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涵盖了众多外科手术和治疗技术。

对于准备参加外科学考试的学生或医学从业者来说,了解并掌握外科学的重点知识点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不同的外科学领域中整理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供备考参考。

一、普外科学1. 体表解剖学: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

此外,还应掌握常见体表标志点以及皮肤病学的基本知识。

2. 腹壁和腹腔解剖学:腹膜后解剖结构、器官间隙与血管分布等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3. 普通外科手术:对各类常见外科手术的理论知识应有所了解,如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等。

4.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应掌握。

5. 心血管系统疾病:了解与外科手术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动脉瘤等,并掌握相应的手术技术。

6. 泌尿系统疾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手术治疗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

7. 外科感染与创伤:了解外科感染的病原学、预防与治疗措施,以及外科创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二、骨科学1. 骨生物学:了解骨的组成、生长发育和病理生理学,包括骨折愈合、骨肿瘤等。

2. 骨外科常见疾病:了解骨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疾病等常见骨科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3. 骨折与骨创伤:掌握骨折分类、诊断和治疗,了解肢体创伤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4. 骨盆与髋关节疾病:包括骨盆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等,需要掌握相应的手术技巧与后续处理。

5. 脊柱外科:了解脊柱解剖学、脊柱手术手段以及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神经外科学1. 颅内损伤与脑外伤:了解颅骨骨折分类与治疗、脑震荡等颅内损伤的处理。

2. 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脓肿等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脊柱与神经亚专科:掌握脊柱手术与神经外科手术的常用技术和处理原则。

四、血管外科学1. 血管解剖学:掌握全身的血管系统与淋巴系统的解剖学,包括主要血管和淋巴结的分布情况。

外科学精华笔记 全章节

外科学精华笔记 全章节

外科学精华笔记★第一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缺水程度:缺水占体重百分比低渗性缺水补液计算:补Na= (142-测量值) *Kg*0.6 (女为0.5) /17得到单位为“克”,当天先补一半,再加上每日需要量4.5g第二天补另一半★第二章休克1.休克:实质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减少20%有症状),不论哪种类型的休克,救治原则都为补充血容量休克分度:收缩压休克的检测指标: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0.5 无休克; 1-1.5有休克; >2严重休克)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为5-10cmH2O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正常值为6-15mmHg,↓血容量不足;↑左房压力增高动脉血乳酸盐测定:正常值1-1. 5mmol/L,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治疗:体位一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补充血容量一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应用血管收缩剂(多巴胺)补液: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2.感染性休克:多为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感染,补液以平衡盐溶液为主,糖皮质激索早期大剂量使用,剂量为正常的10-20倍,不得超过48小时★第三章围术期处理1.术前准备:非胃肠手术一-8-12 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胃肠道手术一术前2-3天口服肠道制菌剂、前1天、当天清晨灌肠脑血管病一推迟到6周高血压一160/100mmHg 以下不做特殊准备心脏病一急性心梗6个月以后再做心衰3-4周以后再做糖尿病一术前控制血糖在 5.6-11.2mmol/L.尿糖(+-++)切口分类:清洁切口(Ⅰ类):缝合的无菌切口eg:甲状腺、腹股沟疝可能污染切口(Ⅱ类) eg:胃大切、6小时内伤口清创缝合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愈合:甲级---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处有炎症,但未化脓丙级---切口已化脓,需要切开引流3.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热一最常见切口裂开一淡红色液体流出★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治疗1.推荐摄入量20 -25kcal/(kg*d)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机体代谢变化特征为:增强静息消耗能REE可增加20-30%大面积烧伤REE可增加50-100%择期手术REE可增加10%应激状态下:对糖的利用率↓,从而造成高血糖、尿糖蛋白质分解个,尿氮排出↑.出现负氮平衡脂肪分解↑2.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理想体重、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周径、握力测定、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浆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一反应机体蛋白营养状况指标氮平衡实验一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第五章外科感染1.外科感染的特点:常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化脓坏死而需要外科处理分类: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条件性感染、二重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亚急性感染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脓液特点:大肠杆菌---稠厚、有恶臭或粪臭铜绿假单胞菌---淡绿色、有特殊腥臭味溶血性链球菌---稀薄、淡红色、量多金黄色葡萄球菌---稠厚、黄色、无臭味无芽胞厌氧菌---有恶臭局部治疗时患部不可以适当活动以促进循环,这样也可以使病灶扩散 切开引流时,切口线应该超过病变皮肤边缘4.全身性外科感染脓毒症的表现:骤起寒战高热,或低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神志淡漠、或烦躁、谵妄、昏迷;呼吸急促或困难等★第六章创伤与烧伤1.创伤概论创伤分类闭合伤: 皮肤保持完整无开放性性创口者开放伤:又可分为一贯通伤、盲管伤、反跳伤、切线伤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心跳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休克止血:止血带用于四肢大出血,每隔--小时放松1-2分钟,一般不超过4小时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开放性创伤的处理:伤后6-8小时内进行清创,-般可达到一-期愈合如果伤口污染较重,或处理时间已超过8-12小时,但尚未发生明显感染,皮肤的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外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众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对于医学生和外科医生来说,掌握外科的重点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外科笔记重点的总结。

一、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一)切开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需要注意切口的选择、持刀方式和切开技巧。

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并遵循皮肤的纹理和张力线。

持刀方式有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和反挑式,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

切开时要用力均匀,逐层切开,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组织撕裂。

(二)分离分离是为了显露手术部位的组织结构,常用的分离方法有锐性分离和钝性分离。

锐性分离使用手术刀、手术剪等器械,对组织的损伤小,但操作要求高。

钝性分离使用手指、纱布、刀柄等,适用于疏松结缔组织的分离,但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和出血。

(三)止血止血是手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止血、结扎止血、电凝止血和药物止血。

压迫止血适用于小的出血点,通过纱布或手指压迫一段时间即可止血。

结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方法,对较大的血管进行结扎。

电凝止血适用于小血管的止血,通过高频电流使血管凝固闭合。

药物止血可用于辅助止血,如使用止血剂、凝血酶等。

(四)缝合缝合是将切开或分离的组织重新连接起来,促进伤口愈合。

缝合的基本要求是对合整齐、松紧适度、不留死腔。

常用的缝合方法有单纯缝合、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根据不同的组织和部位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缝合材料有线、针和吻合器等,要选择合适的规格和材质。

二、外科感染(一)病因外科感染的病因主要有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

感染的发生与病原体的毒力、数量、侵入途径以及机体的抵抗力有关。

(二)临床表现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因感染的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常见的症状有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三)诊断诊断外科感染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医师考试外科学全部考点速记

医师考试外科学全部考点速记

1、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

2、逆行性嵌顿疝(Maydl疝):嵌顿的内容物通常多为一段肠管,有时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袢,形如W,疝囊内各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可隐藏在腹腔内。

3、毕I式:远端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4、毕II式:切除远端胃后,缝合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和上端空肠端侧吻合。

5、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上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6、残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

7、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

8、进展期胃癌:癌组织超出粘膜下层侵入胃壁肌层为中期胃癌,病变达浆膜下层或是超出浆膜向外侵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转移为晚期胃癌。

9、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10、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的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的增高。

临床上表现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

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成为门静脉高压症。

11、胆石病: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

12、肝外胆管结石: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包括肝总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

13、肝内胆管结石: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

14动脉栓塞:动脉腔被进入血管内的栓子堵塞,造成血流阻塞,引起急性缺血的临床表现。

来源微信号vom12015、雷诺综合征: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受累部位程序性出现苍白及发冷、青紫及疼痛、潮红后复原的典型症状。

16、胆源性胰腺炎:进入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可引起损伤或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

17、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在消化道畸形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有家族性发生倾向。

18、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外科学重点 外科学笔记 (考试专用)

外科学重点 外科学笔记 (考试专用)

外科学重点外科学笔记 (考试专用)1. 手术手法与原则手术手法是指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手术操作和技术,手术原则是指手术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下是外科手术手法与原则的笔记:1.1 手术手法•消毒技术:在手术时严格执行消毒操作,保障手术的无菌操作环境。

•切口的制作:手术切口的制作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因此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目的选用适当的切口。

•手术器械的选择和运用:不同手术需要使用不同的手术器械,手术器械需要在操作前进行清洗消毒和检查。

•凝血止血技术:手术过程中需要重视出血控制,采用凝血止血技术,避免不必要的出血损伤。

•缝合技术:手术后的伤口缝合需要整齐美观,采用合适的缝合技术可以减少愈合时间,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1.2 手术原则•正确的手术指征:对于手术患者应该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明确手术的必要性。

•安全性和有效性:手术需要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有效性,避免术中并发症和手术失败。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差异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前备皮: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避免手术感染。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包括休息、饮食、药物治疗等。

2. 常见外科疾病外科疾病常见的有手术性和非手术性疾病,以下是常见的外科疾病的笔记:2.1 手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结石需要通过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操作难度较小,常日间手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腹疝:腹疝需要手术治疗,多采用网片植入术、腹腔镜手术等治疗方法。

手术后注意休息、饮食等,一般可以在一周后出院。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包括整个甲状腺切除和半个甲状腺切除两种方法。

手术后注意休息、饮食等,可以缩短恢复时间。

•肠梗阻:肠梗阻需要通过手术清除肠道物质进行治疗。

手术后需要注意肠道恢复和营养摄入。

2.2 非手术性疾病•静脉曲张:静脉曲张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保守治疗进行,包括静脉曲张袜、草本治疗等。

•痔疮:痔疮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管理。

执业医师外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外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外科学知识点外科是医学领域中关于外科手术和治疗的分支,主要涉及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疾病、伤害和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作为执业医师,掌握外科学知识点对于提供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一些执业医师需要了解的外科学知识点。

一、骨科学1. 骨折与骨折治疗:包括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如肿胀压迫绷带、石膏固定和手术复位内固定等。

2. 脱位与脱位复位:介绍常见关节的脱位类型及复位方法,如肩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和踝关节脱位等。

3. 骨肿瘤与骨肿瘤手术:了解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包括其病因、诊断和手术治疗等。

二、普外科学1. 腹部外科:包括腹腔器官的疾病和手术治疗,如阑尾炎、胆囊炎和胃溃疡等。

2. 神经外科: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脑出血、脊髓损伤和脑肿瘤等。

3. 血管外科:了解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动脉瘤、静脉曲张和动脉硬化等。

三、胸外科学1. 肺部疾病:了解肺结核、肺癌和肺脓肿等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等。

2. 心脏疾病:介绍心脏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脏瓣膜病等。

四、整形外科学1. 整形手术:包括整形外科的手术治疗方法,如隆胸手术、隆鼻手术和吸脂手术等。

2. 烧伤与创面修复:了解烧伤的分类和急救措施,以及创面修复的方法,如皮瓣移植和自体组织修复等。

以上仅仅是执业医师外科学知识点的一部分,执业医师还需了解更多专业知识以应对不同外科疾病和手术挑战。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执业医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外科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卫生资格考试《外科主治医师》知识点

卫生资格考试《外科主治医师》知识点

卫生资格考试《外科主治医师》知识点2015卫生资格考试《外科主治医师》必备知识点外科手术学考试重点菌术:指在外科范围内防止伤口(包括手术创)发生感染的综合预防性技术。

主要包括灭菌术和抗菌术,后者又可称谓消毒。

灭菌术—用高热等物理方法彻底杀灭包括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抗菌术/消毒法—用适宜的化学药剂消灭细菌或抑制其生长繁殖达到无菌目的。

麻醉:手术时能够安全有效消除手术对疼痛的感觉,使病畜对手术不加反抗的方法局部麻醉:利用某些药物有选择性的暂时阻断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使其分布或支配的相应局部组织暂时丧失痛觉。

全身麻醉:应用全身麻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动物的意识、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暂时的抑制或消失,但生命中枢的功能仍然保持。

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部麻药物注射到皮下或深部组织内,从而使局部失去痛觉。

表面麻醉:将局部麻药物涂抹或喷洒于粘膜或浆膜的表面,使潜在的神经末稍受到抑制,从而使局部失去痛觉。

传导麻醉:将局部麻药物注射到神经干周围,使期支配的区域失去痛觉。

硬膜外麻醉法:将局部麻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内,阻断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支配的区域失去痛觉。

常用的硬膜外腔麻醉是腰荐硬膜外腔麻醉和荐尾硬膜外腔麻醉吸入麻醉:系指采用气态麻药物,经过呼吸由肺泡毛细血管进入循环并达到中枢,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缝合是将已切开、切断或因外伤而分离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操作技术方结:又称平结,是手术中最常用的一种,用于接扎较小的血管和各种缝合时的打结,不易滑落三叠结:又称加强结,是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结,共3个结,用于有张力部位的缝合,大血管和肠线的结扎。

包扎法:利用敷料、卷轴绷带、复绷带、夹板绷带、支架绷带及石膏绷带等材料包扎止血,保护创面,防止自我损伤,吸收创液,限制活动,使创伤保持安静,促进受伤组织的愈合复绷带:按畜体一定部位的形状而缝制,具有一定结构、大小的双层(或多层)盖布,在盖布上缝合若干布条以便打结固定。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9)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159)

传染病概论传染病学特点:总论考什么?(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2)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3)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4)影响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5)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6)传染病的诊断、治疗、预防【重点内容】(1)传染病流行过程中3个基本条件(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3)传染病的诊断(4)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概念】一、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例题】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最常见的表现是隐性感染,最不常见的表现是显性感染。

【例题】潜伏性感染意义A.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症状B.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C.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永久平衡,不引起症状D.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E.病原体侵入人体不引起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为潜伏性感染。

【例题】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A.不典型病例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隐性感染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有特异性免疫反应。

二、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条件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地理、气象、生态等。

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均可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发生及流行有决定性的影响。

四、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有流行病学特征(四)有感染后免疫力五、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依据A.临床症状,体检及生化检查B.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C.临床资料,疫苗注射情况,实验室检查D.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E.流行病学的检查,病原学检查【正确答案】B六、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护理和消毒隔离治疗方法:1.一般及支持疗法:包括隔离、消毒、护理、心理治疗;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等2.病原(特效)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疗法5.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七、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1.传染病报告 2.传染病患者的隔离(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神经疾病
概论
由感染、中毒、外伤,或代谢障碍等病因所引起的周围神经变性为周围神经病。

分为:髓鞘病变和轴索病变
感染——面神经炎
物理压迫——三叉神经痛
免疫——吉兰巴雷综合征、CIDP
代谢——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中毒——中毒性远端轴索病、中毒性髓鞘病
遗传——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面神经炎
一、定义
又叫贝尔(Bell)麻痹
1.病毒感染,最常见单纯疱疹病毒
2.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水肿、脱髓鞘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48小时达高峰,单侧受累多见
2.初期患侧耳后疼痛耳后、耳内及乳突区
3.患侧表情肌瘫痪——嘴歪
4.大多预后良好
患侧表情肌瘫痪(从上到下记忆):
额——额纹变浅,不能皱额;
眼——闭合不全,Bell现象;
鼻——鼻唇沟变浅;
口——口角下垂,示齿偏向对侧,鼓气、吹口哨漏气。

特殊体征【重点】
Bell征:闭露征(闭合不全)+(露眼白)
Hunt征:膝状神经节受累
【四个T】
味觉障碍(Taste)
听觉过敏(Ting)
乳突疼痛(Tong)
外耳道疱疹及感觉减退(Tui)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双侧面瘫、四肢软瘫
2.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3.颅后窝病变
四、治疗
神经炎症的针对性治疗:三素
1.激素——减轻水肿
2.阿昔洛韦——抗病毒
3.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
辅助性治疗
1.改善局部循环:局部红外线照射
2.护理眼裂:眼罩、涂眼药膏
3.康复治疗:针灸、按摩、训练
【重点回顾2+3】
2个体征
Bell征——闭露征
Hunt征——四个T(taste、ting、tong、tui)
3个素
激素、抗病毒(阿昔洛韦)、B族维生素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的解剖
三叉神经半月节,分出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一、定义
1.原因未明
2.三叉神经分布区
3.剧痛(短暂、突发、反复发作)
二、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种原因导致压迫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
三、临床表现(重点)
1.好发人群:中老年,女性
2.疼痛分布:三、二、一
3.症状:
(1)剧烈疼痛: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
发作时患者常按患侧面部或用力擦面部减轻疼痛,导致局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
(2)触发点或扳机点
患者面部某个区域可能特别敏感,易触发疼痛,如上下唇、鼻翼外侧、舌侧缘。

说话、进食、洗脸、剃须、刷牙、打呵欠等均可诱发疼痛。

(3)痛性抽搐
严重者可伴有同侧面部的反射性抽搐
(4)没有阳性体征
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相鉴别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口诀:中老年,三二一,扳机一扣,闪电痛
鉴别诊断:
*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阳性体征
* 牙痛:持续钝痛,冷热刺激,X线片
* 鼻窦炎:局部钝痛,发热、压痛、流涕
* 颞颌关节病、舌咽神经痛、非典型面痛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异常放电——发作性症状——抗癫痫药物
(1)卡马西平【首选】
(2)奥卡西平
(3)苯妥英钠
(4)加巴喷丁
(5)氯硝西泮
2.其他治疗
(1)局部无水酒精封闭
(2)射频电凝
(3)手术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
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
【知识点小结】
中老年人三二一,扳机一扣闪电痛
体征阳性继发痛,舌咽牙痛要鉴别
异常放电抗癫痫,卡马西平是首选
局部封闭加热凝,减压切断能手术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
1.定义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周围神经脱髓鞘
2.临床表现
1)夏秋季多见、儿童多见
2)病前1-2周,前驱感染史(胃肠道、呼吸道、疫苗接种)3)急性起病,2周内达高峰
4)运动、感觉、脑神经、自主神经
运动症状——最重
(四肢对称,从下往上,从外往里)
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软瘫)
从下肢逐渐上升,严重累及呼吸肌
肢体远端重于近端
感觉症状
从外往里,重运动,轻感觉
手套袜套样感觉缺失、感觉异常
脑神经症状
成人:面神经(双侧)
儿童:球麻痹最多见,累及舌咽及迷走神经(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动眼、外展、舌下和三叉神经也可受累
自主神经症状
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出汗增多、皮肤潮红
症状小结
吉兰巴雷四主征,
运动感觉脑神经,
下向上,外往里,
重运动,轻感觉,
总是双侧总出汗。

5)辅助检查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蛋白升高)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下降,F波或H反射消失
【不典型的变异型】
ler-Fisher综合征:共济失调、腱反射减退、眼外肌麻痹。

轴索和髓鞘同时受损。

B.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空肠弯曲菌感染。

运动受累明显,呼吸肌受累。

轴索受累,运动电位降低。

3.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脊髓灰质炎:仅影响运动,节段性,不对称
2)重症肌无力:四肢软瘫,晨轻暮重,疲劳试验阳性
3)周期性麻痹:四肢软瘫,低钾,心电图异常
4.治疗(对症、支持疗法和针对病因)
1)血浆置换
2)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用5天
【注意】
呼吸肌麻痹!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人工辅助,降低死亡率。

【小结】
吉兰巴雷起病快,
前驱感染要重视,
运动感觉脑神经,
总是双侧总出汗。

蛋白细胞常分离,
神经传导会减慢,
血浆置换球蛋白,
及早使用好得快。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IDP)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一、发病机制
1.代谢紊乱学说
2.微循环障碍学说
3.免疫功能异常
二、临床表现——两大组(对称性/非对称性)
1.对称性周围神经病
(1)远端原发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2)自主神经病
(3)慢性进行性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慢性进行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病
2.非对称性神经病
(1)急性或亚急性近端型运动神经病
(2)脑神经单神经病
(3)单神经病和多发性单神经病
股神经、坐骨神经、臂丛神经和正中神经
(4)嵌压性神经病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符合糖尿病的标准+周围神经损害证据
(周围神经损害证据: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幅下降)
四、治疗
1.病因治疗:控制糖尿病
2.对症治疗
3.营养神经治疗:B族维生素中毒性神经病
一、中毒性远端轴索病
二、中毒性髓鞘病
三、诊断
临床表现+毒物接触史+电生理
四、治疗
停止接触毒物,给予B族维生素,康复治疗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一、共同点
二、不同点
小结
由感染、中毒、外伤,或代谢障碍等病因所引起的周围神经变性为周围神经病。

分为:髓鞘病变和轴索病变
感染——面神经炎
物理压迫——三叉神经痛
免疫——吉兰巴雷综合征、CIDP
代谢——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中毒——中毒性远端轴索病、中毒性髓鞘病遗传——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治疗
病因治疗,营养神经治疗,康复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