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苏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梅 陆游
试谈谈这首词怎样表达词人的志向和情操? 全词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词句写出了梅 的风格神韵,写出梅花的高风亮节。其实这正 是作者的自我写照,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 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谄毁、坚贞自守的傲 骨。
以下四首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请分析苏轼在这五首词中的内心情感以及发展变化的过程。
读完诗词,谈谈你对这首词最初的情感体验? 结合你的情感体验,尝试用白话翻译这首诗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 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 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1、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中你觉得哪些字最 能打动你?这几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西江月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 眉头鬓上。 影。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凄凉北望。 冷。 定风波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 生。 子规啼。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 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 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也无晴。 唱黄鸡。
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84)
时间 1080 1080 1082 1082 1083 词作
《卜算子》 《西江月》
诗句
思想感情
拣尽寒枝不肯栖, 幽独凄清 失意自伤 寂寞沙洲冷。 中秋谁与共孤光, 人生空幻 壮志难酬 把盏凄凉北望。 时运不济 超脱旷达
《念奴娇》 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明月。 《定风波》 《浣溪沙》 一蓑烟雨任平生
“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寞(凄冷、孤 寂亦可)的氛围。
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中的“幽人”, 注释中有两种解释。你倾向于哪一种?为什么?
3、有人认为写孤鸿就是写作者自己,你认同这种看 法吗?为什么?通过“孤鸿”传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本词托物言志(或托物寓人、 以物写人),借写缥缈孤鸿的 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 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 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 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 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 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 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洁身自 好、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 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 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 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 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 实写照。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 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 来。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 和清高。
• 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此词还有一 序如下: •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 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 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 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 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 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不畏坎坷 笑看风雨
百度文库
门前流水尚能西,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
中期
后期
乐观豪迈
前期
失意自伤 低沉苦闷
随遇而安
积极向上
洒脱旷达
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 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 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 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 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 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 人。
4.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 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
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
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
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总结: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贬湖北黄州 贬广东惠州 贬海南儋州 1080年 44岁 1094年 58岁 1101年 61岁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 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 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 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 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 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 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 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 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 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 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 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 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 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 与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