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以及命运的含义

合集下载

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的定义

探寻自我:自我概念的定义与意义在人的一生中,自我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关于自己认知、感受和评价的总和。

通俗来讲,自我概念就是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理解和感知。

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对其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个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对待自己的标准、对待自己的行为都会是高标准、严格要求。

相反,一个自卑、自怨、自弱、自闭的人对待自己的标准就会低下,对待自己的行为就不太注重。

其次,自我概念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高度认同自己、喜爱自己、认为自己能力出众的人更容易有积极的心态,更有动力去面对生活、工作中的挑战。

相反,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贬低、自我批评的人更容易被压抑、焦虑、无助,对待生活、工作就没有那么积极的心态。

自我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在周围环境和社会评价的作用下进行的,而环境的变化和社会评价的不同也会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

例如,一个在家庭、学校、工作中都受到肯定的人对自己的自我概念就会更积极正面;相反,一个经常被打压、被否定的人对自己的自我概念就会更自卑、消极。

那么,如何提高和发展自我概念呢?首先,应该认识到自我概念是一个可以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不应将自己局限于现有的自我概念中。

其次,应在熟悉和接受自己的基础上,更多地挖掘自身的价值和优点。

其三,积极接受生活中的挑战,在挑战中不断超越和成长,以强化自信和自我肯定的能力。

总之,自我概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心态和情绪,而且与我们的社会适应性、未来的发展和成就息息相关。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积极发展和提升自我概念,成为更自信、自爱、自尊的人。

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的定义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于自我本身的认知和理解,即对自己个性、特点、能力、价值观、意愿和行为的内外反思和评价。

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他人、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是个体认识自我的基础,也是个体建构自我认同和建立自尊感的关键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自我概念受到个体的内在特质和能力的影响。

个体的遗传因素、性格特点和天赋能力等,会对其自我认知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天生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在自我概念中可能会认识到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才能和潜力。

其次,自我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塑造。

家庭、学校、工作环境、朋友圈等社会群体对于个体的评价和期望,会对个体形成自我认知的框架和依据。

例如,一个在家庭中受到鼓励和支持的人,在自我概念中往往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此外,自我概念还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密切相关。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和竞争,不断获得来自他人的反馈和评价,进而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评估。

正面的反馈和评价会强化个体对于自己积极特点和能力的认知,进而提高自尊感和自信心;而负面的反馈和评价则可能使个体对自己产生疑虑和不安,降低自尊感和自信心。

个体的自我概念可以包括多个维度。

首先,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特质和能力的认知。

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性格、外貌、才能和技能的认知。

其次,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身份和角色的认同和接纳。

个体会根据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认同,形成对自己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认知。

最后,自尊感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评价。

它是个体的主观情感体验,对个体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个体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会不断塑造和调整自我概念。

个体会从自己的行为和互动中不断获得自我认识和反思,并根据自身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调整和改变自我概念。

个体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过程,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自我概念,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发挥自身优势。

自我概念的发展概述

自我概念的发展概述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 赐。。2 2.3.232 2.3.230 6:23:06 06:23:0 6March 23, 2022

发展和维护他们的家;至于女子呢?则 是努力 维护家 庭的秩 序,家 庭的安 适和家 庭的可 爱。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汉朝经学家。 2022年 3月23 日上午6 时23分 22.3.23 22.3.23

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 。2022 年3月23 日星期 三6时2 3分6秒 06:23:0 623 March 202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 石可镂 。。上 午6时23 分6秒 上午6时 23分06 :23:062 2.3.23

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美妙的乐曲 。。22. 3.2322. 3.2306: 2306:23 :0606:2 3:06M ar-22
罗杰斯观点
四、理论发展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青少年群体相关研究 4. 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不足
国外研究现状
总体趋势 自我概念的含义 自我概念的结构 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量表
含义类
詹姆斯:“主体我”和“客体我” 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 《心理学原理》 库利:提出“镜中我”自我概念是通过与他人的人际交 往而产生的。
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较高
马斯:数学成绩和数学自我概念有很大的相关性,与其它 领域相关性较小,与四个非学业领域不存在相关。
宋剑辉、郭德俊(1998 年):语文成绩与语文自我概念高 相关,数学成绩与数学自我概念高相关。
学生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和理解。

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包括了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个体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自我评价来实现的。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会不断地接收来自他人的反馈和评价,这些反馈和评价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了同事的赞扬和认可,他就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一个积极的评价;而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他人的批评和责备,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负面评价。

此外,个体的自我概念还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个体的自我概念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比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独立,倾向于鼓励个体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发展;而东方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倾向于强调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角色的扮演。

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儿童时期,个体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来形成的。

儿童会通过与父母、老师和同伴的互动来建立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自我概念会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多维。

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社会地位和性别角色等方面的认知,这些认知对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还与自尊心密切相关。

自尊心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价。

个体的自尊心会受到自我概念的影响,而自尊心的高低又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绪。

一个对自己有积极评价的人通常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情绪,而一个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人则可能表现出消极、自卑的行为和情绪。

自我概念还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身份的认同和接纳。

个体的自我认同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它可以是基于性别、种族、国家或其他身份特征的。

自我认同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社会互动方式。

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个体对自身特征、能力、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

它是人类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自我概念的构成1.身份认同: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或社会角色的认同感,如性别、职业、国籍等。

2.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在各方面表现的评价,包括外貌、智力、能力和道德品质等。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于完成某项任务时所具有的信心和能力感。

4.自我知觉:个体对于自身内在特质和情绪状态的认知和感受。

二、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1.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个体形成自我概念。

2.社会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了个体形成的自我概念。

3.社交经验:与他人的互动和反馈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

4.个体内在特质:个体的性格、智力水平、情绪状态等都会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

三、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1.自尊心:良好的自我概念能够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增强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2.抑郁症:低自尊心和负面的自我评价是抑郁症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因素。

3.人格障碍:一些人格障碍与不健康或扭曲的自我概念相关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

四、如何提高良好的自我概念1.接受反馈:接受他人给出的正面反馈可以增强个体对于自身优点和长处的认识。

2.关注内在特质:关注个体内在特质,培养积极向上且有意义的爱好可以提高个体对于自身价值感和满足感。

3.避免比较陷阱: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比较,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行动能力。

4.积极应对挑战:积极面对挑战,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五、结语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概念,它涉及到个体对于自身特征、能力、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良好的自我概念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自我概念,学会接受反馈、关注内在特质、避免比较陷阱并积极应对挑战。

自我概念2010-2011I

自我概念2010-2011I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

”(“There are three things extremely hard,Steel,A Diamond,and to know one’s self.”)――本杰明·富兰克林自我概念的定义♪自我概念(Self -Concept)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要领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one’s perceptions of one’s unique attributes or traits♪自我概念(self-concept)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总之,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巴纳姆效应♪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自我概念的结构主观的我I 客观的我Me物质的我社会的我精神的我自我概念的结构追求自己能力以及智慧的发展,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追求宗教信仰等由此产生自豪感与自卑感o 追求自己的名誉、地位、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由此由此产生自豪感与自卑感o追求自己的身体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由此产生自豪感与自卑o 自我追求自我体验对自己的智力、性格与人格特点以及自己的道德、宗教信仰等的认识与评价。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总称,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特点、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健康的自我概念有助于个体建立自信、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效应对挑战和困难。

而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会互动、教育经历等等。

本文将探讨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种因素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婴幼儿期开始逐步建立。

在个体不断的经历和成长中,通过感知、认知、比较和反思,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以下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几个重要阶段:1. 婴幼儿期在婴幼儿期,个体对于自我的认知主要是建立在感官经验上。

包括对自身身体特征的认知,以及通过亲子互动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一阶段奠定了个体对于自我的基本认知框架。

2. 儿童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开始通过比较与他人的不同来建立起对自我的评价。

在学校、家庭等环境中,儿童会逐渐形成对自己外貌、智力、性格等方面的认知,并通过与同龄人相互比较来调整自己的自我认知。

3. 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青少年逐渐具备思维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和内省。

他们对未来有更多期许和展望,在社会互动中塑造出更为复杂和完整的自我认知。

4. 成年期随着个体进入成年期,他们已经建立起相对稳定和全面的自我认知结构。

在工作、社交、家庭生活等方面,个体会不断验证和修正自己对于自我形象的看法,逐步形成对自己能力、角色和责任等方面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知。

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对孩子给予的关爱、支持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自我概念。

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父母对孩子是否支持肯定、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对于自我的看法。

2. 社会互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他人反馈是形成自我概念重要的来源之一。

自我概念的概念界定是什么

自我概念的概念界定是什么

自我概念的概念界定是什么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内在特质、能力、社会角色和身份意义的认知和理解。

它是个体对自己形象和身份的主观感知和心理投射,是人们对自己的整体认知和评价。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包括个体的特质、能力、兴趣、价值观、角色和身份等方面。

它是一个人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连接,决定了一个人如何感受、思考、判断和行动。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和复合的过程,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形成始于婴儿期,通过与母亲和其他重要他人的互动建立起最初的自我感。

在此基础上,随着个体不断经历和认知发展,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变化。

自我概念一方面来源于个体的内在体验,如感受、情绪和思维;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个体对他人的观察和评价,如他人的回应、评价和反馈。

自我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自我概念是主观的、个体内心的体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心理感受。

第二,自我概念是多维的,包括物质、精神、情感、能力、社会角色等多个方面。

第三,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起着一个相对恒定的心理框架和指导个体行为的作用。

然而,自我概念也是可塑的,会随着个体的经历和认知水平的改变而发生调整和更新。

第四,自我概念是社会性的,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比较来形成和调整。

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当个体形成积极和稳定的自我概念时,他们会更加自信、满足,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自主性。

相反,当个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时,他们会感到自卑、焦虑,并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因此,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概念的发展和塑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首先,他人的审美和赞美可以增强个体对自己的认同和自尊,从而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

其次,个体的社会角色和身份扮演也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认同和评价。

个体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如学生、员工、父母等,这些社会角色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的发展

(一)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关键期
周国韬等学者:U 字型自我概念(五~七年级显著下降,七~ 九年级逐年显著上升,) 具体表现: (1)七年级是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性别上没有显著差 异,而男生的同伴自我概念的发展滞后一年,最低点在初二。 身体自我概念没有年级差异,但初一、初二期间女生显著低 于男生。学业自我概念变化幅度要大于非学业自我概念。 (2)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其 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也没达到显著水平。 总结: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关键期在七年级-13岁左右,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存在提前 和推迟。
(2)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先驱)提出“统我”概 念,即“自我统一体”的概念用来代替自我概念, 将自我的各个方面(自我感觉、自我统一、自我扩 展、自尊等理性自我意识)都归到了“统我”的概 念中。 (3)詹姆士从自我概念的内容出发,采用元素分析 的方法,根据自我概念的不同来源划分经验自我和 纯粹自我. (4)库利从自我概念的形成形式用“镜像我”代替 自我。
(二)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性别不平衡性
身体自我:呈现波动性,在青春早期和中期呈下降 趋势,后期上升。相貌、性、负面特征方面都存在 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更满意) 学业自我:男女差异较大,男生的数学自我强于女 生,而女生的语文自我强于男生。 同伴自我:男生的同伴自我概念比女生滞后一年, 最低点在八年级。 小结: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造 成性别发展不平衡。
国内: 林崇德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 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 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 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识结构。
小结: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自我概念提出的方法 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实质却又共通性,都是个体 对自我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形成对自我的整体印象。 自我概念都是人对其自身的认识,包括生理和心理 的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现实和理想的我; 自己理解的和通过他人理解的我;表层的我、中层 的我和深层的我;隐性的自我和显性的自我。

自我概念(非常好)

自我概念(非常好)

自我概念(非常好)自我概念(什么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编辑]自我概念的内容[1]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1、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

如果年轻的时候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

如果这种评价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

例如,在学期开始时,如果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行,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

这位学生听了以后一定会以好好学习作为回应;如果老师说你以后没有什么发展。

你可能对此消极起来,反正自己不行,懒惰一点也无所谓。

2、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例如在学校时,考试卷子下来,就问一下自己的同桌是多少分数,自己的朋友是多少分数;走到社会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钱,比自己生活的好;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是别人的孩子好;当担任领导管理一个单位时,就和其他单位比等等。

无论什么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都是在社会比较中发展和充实自我概念。

3、自我感觉,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

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你开始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称为自我感觉。

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

例如,你通过自己的能力安装调试好一台电脑,你的自我感觉就非常好,也就是你的成功能改进你的自我感觉。

[编辑]自我概念的代表威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用Self(自我)来表示自我概念,而且这种做法也沿袭至今。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自我概念及其发展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于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是对自我存在的主观感受和认知。

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个体对于自己特点、价值、身份和能力等方面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受到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和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形成始于早期童年,从婴幼儿期开始,个体开始对自我产生模糊的认知。

随着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孩子逐渐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并逐渐形成对自己的基本认知。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概念主要是建立在外界的反馈和家庭环境的塑造中。

例如,父母和其他重要的成年人对孩子的评价和互动会对孩子的自我概念产生重要影响。

儿童进入学龄阶段后,他们的自我概念更加具体和个体化。

他们开始通过比较和评价自己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来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

通过与同伴的相互比较和互动,他们逐渐了解自己的特点、能力和价值,并对外界的评价作出反应。

这个阶段,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交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

青少年面临身份认同和角色转变的挑战,他们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目标,形成更为稳定的自我认同。

此时,青少年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等问题,他们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复杂和完善。

随着成年的到来,自我概念逐渐稳定下来。

成年人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角色和身份,他们对自己的特点、能力和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时,个体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个人经验和自省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

自我概念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

个体的经历、环境和社会因素会不断地对自我概念进行调整和重塑。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接受来自多元文化和多重身份的信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同时,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会影响其行为和心理状态。

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积极和健康的自我概念有助于个体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实现。

相反,一个消极和不健康的自我概念会限制个体的潜力和发展。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自我概念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自我概念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理解和评价的集合,即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

心理学通过研究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了人们对自己的认知情况、自尊与自信等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角度解释人的自我概念。

1. 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受到社会化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比较,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知。

此外,自我概念的发展也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自我概念也会随之演变。

2. 自我概念的内容自我概念包含了个体的身份认同、特质与能力、价值观和身体形象等多个方面。

个体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自我概念的核心,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

个体还会评价自己的特质与能力,比如自己是否聪明、勇敢和善良等。

此外,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是自我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与变化性自我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相对一致。

然而,自我概念也可以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个体所处的环境和社交关系、个人经历和成就等都可能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经历一次重大失败后,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

4. 自我概念的心理效应个体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状况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自我概念积极稳定的个体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具有较高的自尊和自信。

相反,自我概念消极不稳定的个体更容易感受到焦虑和抑郁,对自己的评价持否定态度。

因此,培养积极稳定的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5. 自我概念的改变与干预自我概念的改变和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其中,自我认知和反思是提高自我概念的有效方法,个体可以通过思考自己的价值观、特质和经历,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此外,积极肯定和支持个体的环境和他人互动也能够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总结起来,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它包含了个体的身份认同、特质与能力、价值观和身体形象等多个方面。

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什么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理解的总和。

它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份、特点和价值的认知,并且会影响个体的思考、情感和行为。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外貌、能力、性格、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形成1. 感知和观察自我概念的形成始于个体对自己的感知和观察。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外貌和表现,个体开始构建对自己的认知。

这可以是通过反思和注意自己的表现,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取信息,或是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观察等方式。

2. 比较和反思个体往往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特点和能力,个体可以评估自己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这种比较可以使个体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3. 反馈和评价他人的反馈和评价对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而消极的反馈可能会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负面影响。

自我概念的组成个体的自我概念由多个方面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份认知身份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社会角色和文化身份的认知。

这可以包括性别、种族、国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认知。

身份认知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它们塑造了个体认识自己和被他人接受的方式。

2. 特质和能力个体对自己的特质和能力的认知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个体对自己性格特点、智力、才能和技能的认知。

这些认知会直接影响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估。

3. 外貌和身体意识个体对自己外貌和身体的认知也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这包括个体对自己外貌特征、身体状态和健康状况的认知。

外貌和身体意识可以对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4. 关系和社交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交能力的认知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对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交环境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知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

自我概念的作用个体的自我概念对其思考、情感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知识:如何理解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知识:如何理解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知识:如何理解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等方面。

自我概念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价值和定位,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的认知和理解。

自我概念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绪,还影响个体在社会中的交往和互动。

本文将从自我概念的来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自我概念。

一、自我概念的来源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经验等。

其中,家庭环境是个体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家庭中,个体通过与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的交往和互动,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亲密程度和家庭成员的态度等都会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

在社会文化方面,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会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和评价标准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方文化中,个体更注重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而在东方文化中,个体更注重社会关系和集体利益。

此外,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和个体的经验也会对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

二、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个体在不同阶段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的变化。

爱婴期和幼儿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和交往,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形成对自己的独立认知和评价,开始构建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成年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最后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更为成熟和稳定,个体的自我概念也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三、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对个体的行为和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一何谓自我概念

一何谓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
(1)自我評估
自我評價
直接由我們主觀對 本身特質的體會或從 自己的情緒反應、行 為舉止而得來的自我 概念
自我評價
他人反應
社會比較
圖 2-1 自我概念的來源
(2)他人反應 生活中最具影響力的重要他人,對我們行為、能力的反應、 回饋,學習到自我能力的高低
(3)社會比較 藉由與他人的比較,可以瞭解我們在團體中能力的好壞, 進而建立自己的自我概念
• 每個人隱藏自我的大小,也有所差異。一 般人都屬於選擇性揭露者(selective discloser),會透露一些訊息,也會隱藏一 些祕密,也會因不同的互動對象,而調整 自己隱藏自我的大小
• 隨關係的發展與親密
開放

自我



隱藏 自我
盲目 自我
未知 自我
經由自我揭露, 圖 2-5 開放自我變大,
隱藏自我變小
回饋
開放 自我
隱藏 自我
盲目 自我
未知 自我
經由回饋, 圖 2-6 開放自我變大,
盲目自我變小
• (6) 關係的發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不親密 的話題
自 我 揭 露 的 深 度
很親密 的話題
自我揭露的廣度
陌生人:深度淺,廣度窄 認識的人:深度較深,廣度較寬 親密朋友:深度很深,廣度很寬
• 這些積壓在內心深處的訊息﹐可以透過一些方式, 挖掘探索這些未知的自我,如︰透過心理治療、 催眠、夢的解析、創傷經驗、投射測驗,意外事 故或頓悟,可能使「自己不知道」的部份,轉變 為「自己知道」的部份
• (4)隱藏自我
• 這個部份是有關自己的訊息,自己知道, 別人不知道的部份,包括個人有意隱藏的 祕密或想法

心理学派别知识:自我概念——你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影响你的行为和情绪

心理学派别知识:自我概念——你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影响你的行为和情绪

心理学派别知识:自我概念——你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影响你的行为和情绪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价值、能力和个性方面的总和。

人们的自我概念对其行为和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概念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种,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自我概念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或者具体的事情发生改变。

本文将会探讨自我概念的内涵以及其对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并提出改善自我概念的几个方法。

一、自我概念的内涵1.认知层面在认知层面上,自我概念主要是人们对自己的认知。

比如说,对自己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认知。

这种认知可能会来源于个人的经历、社会环境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它们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心以及对自己的看法。

2.价值层面在价值层面上,自我概念主要是对自己的评价。

人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和特征与他人以及社会标准进行比较,并给自己打分。

如果这些评价都是正面的,那么这个人就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反之,如果这些评价都是负面的,那么这个人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

3.能力层面在能力层面上,自我概念主要是对自己的能力的判断。

这些能力包括心理方面和物质方面两方面的因素。

在心理方面,包括自信心、自律性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在物质方面,包括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二、自我概念对行为和情绪的影响1.自我概念的负面影响如果自我概念较为负面,那么个人的行为和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1)自尊心低自尊心低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感到迷茫,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单、无助和沮丧,并且可能很难与人沟通。

(2)拒绝尝试新事物在自我概念较为负面的情况下,个人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无助。

这会导致他们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这样会很难取得成功。

(3)回避挑战如果自我概念较为负面,个人可能会感到很难挑战自己,担忧失败,从而放弃了尝试成功的机会。

2.自我概念的积极影响如果个人的自我概念较为积极,那么个人的行为和情绪也会受到积极影响。

(1)自信心强自信心强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成功。

自我概念及其功能

自我概念及其功能


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
人格特征
早期生活经历 社会阶层
成熟
自我概念
健康状况
文化、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经济状况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二、自我概念的形成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人生有八个阶段的危机
(1)婴儿期(18个月左右)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 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 的行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2)童年期(18个月-4岁)
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 这一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父母如允许其 在安全条件下自由活动,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 功,对发展自主感有帮助。限制过多、包办代替, 使孩子产生失败体验,会造成羞怯和怀疑。
也有人对不同人的定义,总结成四种类型的自我概念。
第一种是综合的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能力、角色、和自 我价值的知觉
第二种是短暂的自我概念。例如,由于成功或失败引起的 短时影响 第三种是社会的自我概念,是个体觉察别人如何看到他的 有关社会能力。
第四种是理想的自我概念,表述了个体对于理想的自我的 看法。例如,它可能是现实的,准确地反映了能力,也可 能是不现实的,反映对能力的评价异乎寻常的高或低。过 高可能导致挫折,过低会导致自我贬低而不愿去争取达到 个体能力所及的目标。
解释经验
决定期望
四、自我概念的特点
自我概念有四个特点: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知觉,它遵循知觉的一般原理。
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 自我不是指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另一个人,而是能表征的 自我经验。 自我虽然也包括潜意识的东西,但主要是由有意识的或 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构成的,它通常可以为人所觉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 以及命运的含义
1、自我的界定(一)
1、现象学理论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构成了他们的“现象领域”,包括对自然、 社会以及自己的认识。人们对外界的反应主要是由他们的“现象 领域”决定的,而不是由客观世界决定的。尽管“现象领域”对 客观世界的反映不一定准确。因此,尽管只有一个客观世界,但 在每个人的眼中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现象领域”都是不同 的。 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世界。 人们是一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的。 人们遵循“知觉”规律形成自己的“现象领域”
2、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三)
3、接受客观自我的困难
“ 价值条件”与“积极关注” 从产生自我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希望得到别人的积极关注。但 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的,只有符合人们的期望和标准,才会受 到这种关注 不管你是否愿意,社会所关注的人都有特定的标准,不符合 标准的,就得不到关注(价值条件) 为了得到积极关注,人们都希望自己符合价值条件 自尊心 有时人们接受自己的实际表现,就意味着自己不如别人
每个人的欲望很多,但固然能自由支配的时间、空间、事物 却有限。 不如意时就归结为“命” 有时努力与成就并不成正比。 是否冥冥中强大无比的力 量的控制?心理学中的“内外控”的概念 外控者:失败时不自责自贬,保持内心的平静; • 不会难过也不会反省,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内控者:找出失败的原因; • 易于严责自己不聪明、不努力,自贬、痛苦
4、命运(四)
3、中国人的“命”、“运”观(二)
“运”:两个“命”(个人之命与环境之命)相互作用的结 果 “改运”:“盖运”(将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密封在罐子 里, 命就会停止运作, 过一段时间打开, 与环境 “和谐”了。 什么是“命”:
Everybody knows,but nobody can tell!
2、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二)
2、自我的逐渐成熟
当人们的自我与其实际表现不相符时,会促使人们调整对自己 的看法,从而使自我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这是自我逐渐成熟 的标志,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调整其自我概念,是自我成长的最重要的 途径。包括: 接受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实际表现); 调整自我,使其能够包容新的经验。 但这样做有许多的困难!
社会规范:社会上一般的规范通过对父母的影响而起作用
疼爱、接纳 提供清楚、坚定的行为准则
其他因素:父母以外的个人和团体,相对间接
3、自我与经验的关系(一)
1、三个区域
自我与经验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
自我与经验一致的区域:自己的表现与自我概念是一致的。这 一区域所占比例越大,个体的自我就越成熟(区域 II) 自我中尚未被证实的部分:这一部分可能来源于“万能的自 我”,或者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人的看重或轻看) (区域 I) 与自我不相符的实际表现:自己的作为,但与实际不一致(区 域 III)
4、命运(五)
4、命运说的功与过
功: • 安慰自己和别人:遭遇失败时,发泄对象是“命”时,情绪 会平静下来; • “命运”之说越畅行。 过: 迷信于命运的结果,可能会失去自我几可贵的奋斗精神。
4、命运(六)
5、“命”的学术定义
与生俱来的命: • 生辰八字 / 性别 • 外貌 / 父母 • 体质 / 家庭 后天获得的条件: • 社会地位 / 名誉 • 性格 / 常识 • 专长 / 技能 • 各种习惯
4、命运(三)
3、中国人的“命”、“运”观(一)
部分中国人认为,个人的命是由生辰八字决定的。世界也 有命。 两者和谐,好运;不和,歹运 孔子:“知命论” 知道有“命运”这个东西,但不要太 在意它; 墨子:“命不好,不能安命,要反抗,争取好命”; 孟子:“立命”,类似与墨子。 命是一种力量,它会限制、控制我们的一切;我们的走 向和极限都会被命运所注定; 知命之后,时时提醒自己,不被所限,还要超越它。 民间:“改命” “克夫命”(与亡灵结婚,直到不在克)
现象领域
1、自我的界定(三)
2、自我
自我是现象领域中的一部分,包括: 自己作为观察主体时,对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我是~~”) 自己作为被观察的主体时,对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在别人 看来,“我是~~”) 自我是人们对自己的主观认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 自我可以分为: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 公我 ( public self )、私我 ( private self )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4、命运(二)
2、到底有没有命运?
命运是一种“惯性的思考”:来自于对人生、对自我的看法; 你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及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受 到影响; 命运不过是惯性思考下所绘制的蓝图,如果把惯性思考改 掉, 理论上就等于改掉了自己的命运; Ellis:“有没有命运”的答案取决于问者自己对“命运”的 看法,如果相信有命运,这种相信就有影响的力量。
2、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一)
1、“万能的自我”
婴儿最初受到的良好的照顾会使他们形成“mighty-self and/or mighty-parent”因为他们的任何需要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 当他们的需要不能每次都得到及时、全面的满足时,他们的 “万能自我”开始动摇。在不断修正对自我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 同时,“万能的自我”仍保留很长时间(甚至毕生都存有) 到青少年时期,“万能的自我”仍很强,但同时感受到最大限 度的外界约束和压力,自我经常经受挫折和打击。此时其行为 表现最不可琢磨(急风暴雨时期)
2、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四)
4、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顺从实现倾向,承认自己的“独特性” 树立独立的自信心,从自己的角度,而不 是 社会的角度评价自己 允许自己有一个逐渐改善、改变的过程
2、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五)
5、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
父母的影响:亲子间的互动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
“无条件积极关注”; 以与儿童的自我评价相一致的方式对待儿童; 严厉、不尊重、“爱的剥夺”
自我与经验的关系示意图
3、自我与经验的关系(三)
2、当自我与经验不一致时
接受经验,调整自我:以包容下新的经验为准,不是自我的全 面调整 接受经验,自我解体:因为某一方面的问题,彻底打破原有的 自我结构 自卑 对经验的歪曲和否认:以维持刻板的自我 防御机制
4、命运(一)
1、为什么会对命运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