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1.2 《樵夫,别砍那棵树》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1.1.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课文讲述了一个樵夫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如何作出抉择的故事。

2.1.2 樵夫在面临砍树与保护树木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出了高尚的品质。

2.1.3 课文通过樵夫的故事,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3.1.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1.2 分析樵夫的人物形象,体会其高尚品质。

3.1.3 领悟课文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熟读并理解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

4.1.2 分析樵夫的人物形象,概括其品质。

4.1.3 领会课文所传达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樵夫在面临困境时,为何选择保护树木。

5.1.2 深刻领会课文所传达的环保理念。

5.1.3 分析并概括樵夫的人物形象。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请您提供相关要求,以便我继续为您服务。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6.1.2 课文原文打印稿6.1.3 樵夫故事背景资料6.2 学具:6.2.1 笔记本6.2.2 参考书6.2.3 学习工具(如词典)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1.1 利用课件展示樵夫的形象,引发学生兴趣。

7.1.2 提问:“你们对樵夫有什么印象?”7.1.3 引导学生思考樵夫与树木之间的关系。

7.2 自主学习:7.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7.2.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樵夫的人物形象。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范文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范文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体会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内容:樵夫在山里砍柴,发现一棵巨大的树,准备砍伐。

但在树的旁边,他发现了一只小鸟巢,里面有即将孵化的鸟蛋。

樵夫为了保护小鸟,决定放弃砍伐这棵树。

几天后,他在树旁边发现了一窝珍贵的草药,让他意识到保护这棵树的重要性。

从此,樵夫珍惜自然资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2. 生词:樵夫、砍柴、巨大、鸟巢、孵化的、珍贵的、草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 难点:生词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增强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感知。

2. 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 读故事: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3. 理解故事:学生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讨论故事主题。

4. 学习生词:教师讲解生词,学生跟读、练习使用。

5. 情景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强调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7. 作业:让学生课后绘制一幅关于保护环境的主题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

2.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评价学生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实践。

【教学设计】《樵夫,别砍那棵树》(八下)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樵夫,别砍那棵树》(八下)精品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二)体会诗歌中反复修辞方法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直来看看。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19世纪20年代,作者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

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

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三)教师示范朗读1.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一棵老橡树怀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四)初步赏析诗歌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2.自由发表对这首诗的主题的理解。

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不必拘泥于一种理解。

3.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明确并板书: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根树枝也别碰) ――平和劝说樵夫,别砍了 (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真诚恳求樵夫,离开那地方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作者对老橡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硬。

(五)深入赏析诗歌1.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明确:老橡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2.作者对老橡树感情的表达是自然而直白的,质朴中见真诚,通俗中见深情,注意诗歌的这种语文特点。

学生可自由发表对诗歌表现形式和语言特色的见解。

3.关于诗歌主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多角度思维,开展讨论研究,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谈感受。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

(3)学会通过故事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2)分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掌握。

(2)人物形象和特点的分析。

(3)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护一棵树?”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基本情节。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分角色扮演:(1)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2)教师指导学生深入体验人物情感,理解故事内涵。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樵夫为什么不要砍那棵树?四、作业布置2. 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文。

3. 家庭作业:观看一部环保题材的电影,与同学分享观后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物形象和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环保短文质量和观后感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故事背后的意义。

2. 利用情境教学,通过分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3. 运用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实际例子中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5. 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樵夫与树木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樵夫别砍那棵树2. 教学重点:词汇、语法和表达技巧3. 教学难点:词汇理解和语法运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树木的作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环保的看法。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樵夫别砍那棵树,回答相关问题。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现象。

3. 词汇和语法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

(2)举例说明词汇和语法的用法。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樵夫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情景教学:(1)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寓言故事《樵夫,别砍那棵树》为主线,通过讲述樵夫与大树之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第二章:故事导入2.1 教师讲述故事《樵夫,别砍那棵树》樵夫每天经过一颗大树,他喜欢在大树下休息、遮荫。

有一天,樵夫想砍倒这颗大树做家具,但在关键时刻,大树向他诉说了自己的故事,使他改变了主意。

2.2 学生分享感受让学生谈谈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第三章:讨论与思考3.1 小组讨论(1)故事中的大树为什么要向樵夫诉说自己的故事?(2)樵夫在听到大树的故事后,为什么改变了砍树的主意?(3)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3.2 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制定保护环境行动计划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制定一个简单的环保行动计划。

4.2 签订环保承诺学生将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写在纸上,签名承诺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师总结回顾课程内容,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学生在课程中的收获。

5.2 学生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程中的感悟,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选取典型案例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环境破坏案例,如森林砍伐、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6.2 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分组分析这些案例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理解。

6.3 分享与总结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并总结出有效的环保策略。

第七章:角色扮演7.1 分组扮演角色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的相关角色,如环保专家、企业代表、政府官员等。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2)运用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体会课文的丰富内涵。

(3)学会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懂得感恩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渗透环保意识和情感教育。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樵夫,别砍那棵树》。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细节。

3. 内容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环保、亲情、友情等。

(2)分析课文中所展现的深层次含义。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如樵夫与树的情感。

(2)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友情,关爱自然。

(3)学生谈自己的亲情、友情经历,分享感悟。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珍惜情感的重要性。

(2)学生表示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复述课文内容,巩固记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或环保的作文。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述《樵夫,别砍那棵树》的故事,使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1.2 故事简介《樵夫,别砍那棵树》讲述了一个樵夫砍树的故事。

他砍倒了一棵看起来没有任何价值的树,却不知这棵树是神灵的庇佑,它的倒下带来了灾难。

在故事中,樵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学会了保护环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樵夫与树学习故事中的第一节,让学生理解樵夫与树的关系,讨论樵夫为什么要砍树。

2.2 第二节:神灵的庇佑学习故事中的第二节,让学生了解这棵树是神灵的庇佑,它的倒下会带来什么后果。

2.3 第三节:灾难降临学习故事中的第三节,让学生了解樵夫砍倒神灵的庇佑后,村庄发生了哪些灾难。

2.4 第四节:樵夫的悔悟学习故事中的第四节,让学生理解樵夫是如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定保护环境。

2.5 第五节:保护环境学习故事中的第五节,让学生了解樵夫是如何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 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物。

3.4 小组分享:教师鼓励学生向小组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是否积极投入学习。

4.2 学生表达:评估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和分享中的表达能力。

4.3 学生理解: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环保意识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故事文本:《樵夫,别砍那棵树》的文本,用于教学。

5.2 图片资料: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5.3 视频资料:与故事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5.4 教学道具:用于角色扮演等活动的道具。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片森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森林的看法,引出故事主题。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会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环境教育的渗透。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讨论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引发学生对环境的思考。

2. 故事讲述:讲述《樵夫,别砍那棵树》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 故事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以及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4.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小文章,或者画一幅关于环境保护的画。

7.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行动,评价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八、教学参考资料:1. 《樵夫,别砍那棵树》故事原文。

2. 环境保护相关的文章、视频、图片等。

3. 教学讨论卡片。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感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从而理解故事的主题。

2. 在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行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真正将环保意识融入到生活中。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一些成语和俗语的理解。

(2)课文中所表达的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提问学生对环保的看法,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查找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成语和俗语。

3. 合作交流:(1)小组内讨论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心得体会。

(2)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俗语造句。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环保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自然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教师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述《樵夫,别砍那棵树》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适用范围1.3 教学材料《樵夫,别砍那棵树》故事文本PPT投影片小组讨论卡片第二章:故事内容概述2.1 故事背景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有一片绿树成荫的森林。

村民们的生活与森林息息相关,他们对森林充满了敬意。

2.2 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个樵夫砍伐树木的过程。

在砍伐过程中,樵夫逐渐认识到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最终决定保护森林。

2.3 故事启示通过故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要珍惜自然资源。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保护环境的启示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行动力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步骤4.1 教学方法讲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4.2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讲述故事: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环保主题,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5.2 学生理解度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学生实践行动评价观察学生在参与环保活动后的行动变化,评估学生的实践效果。

第六章:课堂讲授技巧6.1 讲述方式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表情、动作,讲述故事《樵夫,别砍那棵树》。

6.2 讲解方法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6.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讲述了一个樵夫在山中砍柴的过程中,遇到了一棵神奇的树,树中住着一位仙女。

仙女告诉樵夫这棵树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保佑整个村庄。

樵夫在仙女的要求下,决定不再砍伐这棵树,而是保护它,最终村庄果然得到了福佑。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关系的把握。

3. 教学难点:对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樵夫的行为,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教育。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故事梗概、人物关系、故事主题等。

2. 教学素材:相关文章、图片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樵夫的行为,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教育。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环节:提供相关文章、图片等素材,供学生课后自学,拓展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掌握。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提问回答等,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自然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语文版八下《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5篇

语文版八下《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5篇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吴群飞福建省石狮蚶江中学一、教学目标:1、体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二、重、难点:1、重点: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难点:品味诗句。

三、课时划分一课时四、教学设计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遮蔽(zhē bì)参天(cān)心弦(xián) 拯救(zhěng)2、解释下列词语:遮蔽:掩藏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之心。

拯救:救。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3、教学程序把教学过程分成五个栏目1)写作背景简介2)配乐朗诵通过配乐朗诵、自由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等方式,品味强烈的思想感情。

3)学海泛舟学生讨论品味诗句,体会感情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

“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

男儿有泪不累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

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1、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

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

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愿望?诗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实话实说我为绿化做什么?(由学生即兴演讲)书海拾贝1、由学生小结本节课自己学习心得(回顾本课中接触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收获)2、根据课文内容,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按行为、品质、心理等类型加以归类积累,并要求同学选取课后练习中五个词语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樵夫最终没有砍倒大树的原因。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理解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环保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理解并体会到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 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樵夫别砍那棵树》故事文本。

2. 教具:投影仪、电脑、教学课件。

3. 参考资料:与故事相关的环保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关于大自然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樵夫别砍那棵树》,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 实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环保行动中。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植树、清洁环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

3. 开展环保主题的绘画、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环保理念。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明白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2. 生词:樵夫、砍树、森林、小鸟、河水、鱼儿、蘑菇、小动物等。

3. 语法点: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朗读,生词的记忆与应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难点: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与运用英语。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有关大自然的话题,如天气、动物、植物等。

2. 引入新课(10分钟):讲述樵夫砍树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课文(15分钟):分组朗读课文,讨论生词的含义,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4. 语法讲解(10分钟):讲解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并掌握。

5. 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练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运用。

6.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5分钟):抄写生词,编写一个小故事,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8. 课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运用情况。

3.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抄写生词的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如参观公园或森林,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增强环保意识。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 作者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课文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和分析。

(2)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5. 练习与巩固(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8. 板书设计樵夫别砍那棵树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版语文八下樵夫,别砍那棵树word教案

语文版语文八下樵夫,别砍那棵树word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八中学陈凤梅教学目标:l、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品味作者的感情。

2、根据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3、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味。

教学设想:l、一课时2、通过听读,自由朗读的方法品味诗歌的感情,理清诗歌的感情,脉络;通过诗歌意象把握诗歌的主题。

3、以本诗为基点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赏析和认识。

教学步骤:导入:同学们初中三年我们学了不下百首的诗歌,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或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诗歌,你能吟诵其中的一首么? (学生朗诵)。

其实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有其特有的韵味。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别具特色的抒情诗《樵夫,别砍那棵树》,作者是美国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

这首诗发表于1864年,至今广为流传。

一、读并品味L、老师初读,学生听读。

要求:整体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想想诗人为什么要阻止樵夫砍那棵树?(学生谈初步的感受,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不必拘泥)2、学生自由朗读,品味诗人的感情;用笔把自己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句子画出来。

3、合作讨论,作为一首抒情诗,诗人的感情是否有变化,理出脉络。

(老师在此期间做适当引导)二、主题的把握1、诗人为什么要阻止樵夫砍那棵树?一一因为这棵树寄托了诗人对先祖的追念,有儿时美好的回忆,有对亲情的向往和对往事的追忆2、诗人如此多的情感是通过那些事物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对诗中“樵夫”“先祖种下的树”“妈妈的吻”等意象的体会和理解。

3、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64年,至今仍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是在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吗?——目的是唤醒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视,加强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答案不拘泥于一种,鼓励学生多元的思维和答案。

)三、品味语言特点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或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举诗歌中的句子加以体会说明。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内容理解和主旨把握。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分析。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环保观念的传达。

学生对课文中的例子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课文的主旨。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2. 选择一个自然景物,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描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旨?是否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否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的。

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需要进行关注和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利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1.3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2学会通过课文分析,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3.2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树立绿色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课文结构。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2深入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樵夫砍树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樵夫为什么要砍树?砍树有什么后果?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做好笔记。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讲解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态保护主题。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生态保护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讲解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

附:课文《樵夫,别砍那棵树》樵夫,别砍那棵树,它在山谷里生长了千年。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樵夫,别砍那棵树》这个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物品质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樵夫,别砍那棵树》讲述了一个樵夫在一次砍柴的过程中,遇到了一棵神奇的树,这棵树给他带来了好运。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经常来到这棵树下休息,享受树给他带来的快乐。

有一天,他为了贪图方便,决定砍倒这棵树。

在他的斧头即将落下之际,一道神奇的光芒出现了,告诉他这棵树的来历和它给他带来的好运。

樵夫悔过自新,从此保护这棵树,并传递给后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人物分析:樵夫、神奇树。

3. 主题思想: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主题思想的提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梗概,分析人物形象,阐述主题思想。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故事梗概。

2.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樵夫的悔过自新精神。

3. 阐述主题思想,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组织学生讨论故事情节,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故事《樵夫,别砍那棵树》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小短文,可以是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倡议书。

3. 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可以是手抄报,也可以是演讲比赛,还可以是环保知识竞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提升。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樵夫,别砍那棵树》教课方案
一、教课目的:
1、领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品尝感情激烈的诗句。

二、重、难点:
1、要点: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难点:品尝诗句。

三、课时区分
一课时
四、教课方案
预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遮盖( zhēbì)参天( cān)心弦( xi án)挽救( zhěng)
2、解说以下词语:
遮盖:遮蔽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人而起共识之心。

挽救:救。

无所作为: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3、教课程序
把教课过程分红五个栏目
1)写作背景简介
2)配乐朗读
经过配乐朗读、自由朗读、集体朗读、个人朗读等方式,品尝激烈的思想感情。

3)学海泛舟
学生议论品尝诗句,领会感情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义正言辞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准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同意任何人损害
它,毁坏它。

2、谅解我愚笨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作者用近乎请求的口吻恳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

“我”能够不管自尊哭泣恳求,能够看出对老橡树的深沉感情。


儿有泪不累弹,不过未到悲伤处,在他人看来“愚笨”的眼
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切感觉。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同样与
你连在一同!
称老橡树为“老朋友” ,时辰惦念着老朋友的安危。


里用了一个特别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可以伸手挽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表示了只需“我”还在,就要誓死捍卫那棵树,与它共生死的信心。

1、谈谈诗人为何会对这棵老橡树有这样深沉的感
情?
由于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想。

它是我先人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玩耍,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

全部美好的回想都与它相关,因此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沉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梦想?
诗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和对自然的珍
视。

真话实说
我为绿化做什么?(由学生即兴演讲)
书海拾贝
1、由学生小结本节课自己学习心得(回首本课中接触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收获)
2、依据课文内容,把自己以为优美的词语按行为、品质、心理等种类加以归类累积,并要求同学选用课后练习中五个词语写一段100 字左右的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