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1 )

1、10 个一是(),10 个十是(),十个百是(),

10 个千是()。

2、数数:

1)从689 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

2)从420 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 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 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2 )

1、读出下面的数 305 读作: 300 读作: 53500 读作: 2879 读作:

4 、123456789 是一个( )位数,4 在( )位上,表示 4 个

( )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4 )

1.填空。

101010 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 左起第二位是

( )位, 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 ○1010 601 ○564

687 ○678

3. 我会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万级包括的数位是( )、( )、( )、( )

3、个级的记数单位有( )、( )、( )、( );万级的记数单 位有( )、( )、( )、( )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6 )

1、万级的计数单位有()、()、()、()。

2、3 个万是()万,()个万是20 万。

3、阅读教材14 、15 页内容。

课题:数的产生

1、我知道古时候人们记数方法有()、()、刻道记数。

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

2、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 、11 、12 、()。

3、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0 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1 、90023600 是个含有()级的数,9 在()位上,表示(

个数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略是()。

2、写数

三百三十万九千写作:三千零五十万零八百写作:

3 、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九位是()位,它属于()级,亿级都

包括()位、()位、()位、()位。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看教材23-25 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

的计算工具。大约14 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

代表()。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 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20 世

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后

来,

),),这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1、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计算:先输入数字键(),再输入运算符号键(),又输入数字键(),最后输入()就显示出了结果()。

(2)、26×39= 312 ÷8=

(3)、36+228-179= 26 ×39-349=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1、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

(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注意射线的端点、方

向,长度

(2)、直线(电视画面上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注意直线的端点、方向,长度

(3)、要求学生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4)、线段(注意线段的端点、方向,长度)

课题: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 1 ).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思考: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是个半圆),从0 开始到180 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 1 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 °”来表示,此为“ 1 度”,

(2) .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a 把半圆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是 1 °,。

b 请观察,量角器上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 °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c 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o°刻度线起? 组内找出10°、30°、90°、120 °、180 °,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 °的刻度线,找出90°的刻度线?找出外圈125 °的刻度线?

d 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

线?45 °80 °?90°

2.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

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

1、画出 3 个角,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2、认识直角的度数。

(1) 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

(2)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

3、认识平角。画法: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1 平角等于几个直角?(1 平角=

2 直角) 4、认识锐角和钝角。5.认识周角。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画图)说明:周角是360 。

6、自学p42 页角的画法

课题:口算乘法

自主学习p46 页例 1 及相应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说出划线两题的算法。

30×4=700 ×8=6×50=5×800 =25×4=

7×300 =80×6=12×3=60 ×40 =130 ×30 =

2、请同学们看书P45 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3、对比16 ×3= 和160 ×3= ,从16 和160 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课题:笔算乘法

1、自学p49 例 1

2、请估一估145 ×12 的大致范围

3、尝试算出145 ×12 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

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4、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

复习

1、笔算题:

134 ×16 246 ×34

2、口

算:

14 ×7 25 ×3 160 ×5

23 ×100

60 ×70 21 ×300 18 ×50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 的乘法

1、问题: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 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

行106 千米它们30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

4、① 、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 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 千米,也可以这样写: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 千米/ 时

2、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

3、总结:可以用所走的路程/ 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4、练习: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1、口算p47 练习六第 4 题

2、综合练习

1、完成第 5 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

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友情提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倍数。

积也扩大相同的

课题:乘法估算

1、知识准备:

19×18 ≈32×53 ≈41×30 ≈

42 ×21 ≈28 ×40 ≈12 ×9≈

2、自学p60 页例 5

(1)列式:49 ×104 ≈

(2)自己写出估算方法

课题:练习课

1、课文第62 页的第7 题

2、课文第63 页的第8 题

6 4 0 × 1 2

1 2 8 6 4 7 6 8 0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

的边是互 相平行的?

2、自己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3、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填空。

( 1)在( )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线的( )叫垂足。

1)独立笔算

2)

如: 7 0 8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生( )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

课题二:垂线的画法

回忆垂直的含义

什么叫垂直?两条线垂直时,会产生什么角?

探究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自己学习课本66 页第(1)

(1)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图

1)

课题三:平行线的画法

1、自己读一遍平行线的概念,课本65 页。

2 自己说一说平行线的概念。

3、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自学课本67 页平行线的画法。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题一: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自学71 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并从概念中找出平行四边的特征。

2、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而梯形则只有()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画 1 个后,观察它们分别都有哪些边平行?(1)独立画图后,找出各自平行的对边。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它们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

(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课题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1、认识平行四边、梯形的底和高。

(1)自己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本72 页,底和高的内容。

(2)自己指出你了解到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画出高

(1)独立完成课本72 页“做一做第 2 题

(2)独立完成课本第73 页,第 1 题。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课题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树(商一位数)1 课

1.3×8= 24 ÷8= 12×8= 96÷8=

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看看图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来列式并写出来。

3.自主探究并写出计算方法.

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得出整十数除整十数口算方法.试着写一写。

5.,独立练习看你最少能用多少时间,把时间记录下来并把方法理解。

60÷20= 90 ÷30=

6.知识延伸

试算 :83÷20 ≈ 80 ÷ 19

你是怎样算的,你的方法是

7.知识运用

62 ÷20 ≈ 120 ÷20= 85÷34

课题 用整十除几百几十(口算除法) 2 课时

80 ÷40=

93 ÷30 ≈

79 ÷20 ≈ 9÷31≈ 70 ÷9≈

59 ÷22≈

2.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有 120 面彩旗 ,每班 30 面,每班分得几面 ?列式 :( ) 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 想:方法一

方法二

3.试说 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数 口算方法

5 自我挑战

1 80 ÷40= 60 ÷30= 50 ×30= 80 ×2= 4.知识应用

150

900 ÷100= 480 ÷60=

122 ÷30 ≈ 240 ÷37 ≈ 120 ÷28≈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商是一位数) 3 课时

1. 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0÷4

120÷9

35÷8

290 ÷7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是: (

课题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商是一位数) 4 课时

1.你是怎样计算的

30×( )<94

40×( )<270

60 ×( )<418

×( )<

30×( )<200

×( )<

122 ÷30 ≈240 ÷37 ≈120 ÷28≈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4、6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 2、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习难点:对平行四边形概念及特征的理解。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二、自主学习: 1、自学64页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找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_____________ ,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用纸剪两个完成一样的任意形状的三角形,上课时用)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________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 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画1个后,观察它们分别都有哪些边平行? (1)独立画图后,找出各自平行的对边。 (2)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它们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三、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1、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征以外还有哪些特征呢?用刻度尺和量角器分别测量平行四边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和每个角的度数,标在图上。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并且________。平行四边形对角____________ 。 2、利用学具材料中的平行四边形框,学习例2。 3、思考并操作,完成65页做一做第1题。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能确定吗?答: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________,这种性质也叫做不稳定性。 四、过关检测: 1、完成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2。 2、完成课本67页第1题。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3、完成课本第67页第2题。两个同学一组拼一拼。 4、判断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几个角,如果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动手剪一剪,把示意图画下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习差距较大,我班学习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习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 总复习 导学案

9 总复习 本单元复习的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 总复习的内容基本是按照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通过总复习,正确地读写多位数,熟练地对多位数进行改写和省略尾数。 2.通过总复习,正确、熟练地进行乘、除法的口算和笔算。 3.通过总复习,会画角、垂线和平行线,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4.通过总复习,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1.大数的认识。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4.角的度量。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1.大数的改写。 2.周角的认识。

3.积和商的变化规律。 4.画垂线、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1)多位数的认识(1课时) (2)乘法和除法(1课时) (3)空间与图形(1课时) (4)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融汇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复习的能力。学生主动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准确把握本学期所学知识。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 2.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大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的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复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渗透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大数读、写的方法;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1单元四则运算 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2、3页例1,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应用。 学习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导学流程 定向自学 1、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2、自学例1理解加法的意义。 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加法的意义。 3、理解减法的意义。 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减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减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和=()+()加数=()-()】 【被减数=()+()减数=()-()】 展示反馈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1~5题拓展提升 猜猜我是几?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学习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推理、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学习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导学流程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定向自学 1、乘法的意义:结合例2插图和第(1)题写出乘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乘法的意义。 2、理解除法的意义 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并写出除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除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我加上89得243。600减去我得309.。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 班级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更多免费资源下载 课件|视频|试卷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 1.(自学课本P2---P3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13 + 13 + 13 +1 3 =( )×( )表示( )个( )相加。 自主学习 1.看图填空。(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推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 我发现: (1)以上两个加法算式的特点是( )。 (2)几个相同( )数的和,可以改写成( )算式。 合作探究(自学课本第2页后,仔细观察示义图,列出算式,认真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再 尝试算一算,最后在组内讲解计算过程并探讨出计算的方法)

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2 9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 )的简便运算 想一想: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怎样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2 1桶水有12升。3桶共有多少升 ?12 是多少升?1 4 是多少升? 想一想: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吗? 我发现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 ) 学以致用 1.填空 (1)4 15 ×4 表示( )或表示( ) (2)4个1 5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式为( )。 2.计算 215 ×4= 3×59 = 8 ×5 18 = 3.列式计算 (1)6个718 相加的和是多少? (2)3 7 的5倍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每分钟行6 5 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用12个边长分别是3 4 dm 的正方形卡片可以拼成多少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 多少? 整理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全册)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拨计数器,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知道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并能熟练掌握“个级”和“万级”各个数位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 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 借助计数器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自学互助】 (一)课前自学 1、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数数: (1)从213一个一个的数到235。 (2)从320一十一十的数到440。 (3)从1500一百一百的数到2000。 3、5673中的5表示(),6表示(),7表示(),3表示()。 4、收集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见过较大数并记录下来。 (二)课中自学 1、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小精灵提示:计数器上哪一位上的珠子满10颗,就要向前一位进1。) (1)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出500和1000。 (2)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独立阅读教材第3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都是()。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级,()位、()位、()位和()位是万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 (4)75620003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展示互导】 大家把自学互助的结果展示给小组同学或者全班同学。(可以交流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 【质疑互究】 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 1、完成第四页的“做一做”。 2、填空: (1)10个一万是();100个十万是();10个()是一亿。 (2)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六位是()位,第八位是()位,第()位是亿位。*(3)65300060中从左边数的第一个“6”比第二个“6”多()。 【总结提升】 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亿以内数的读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难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学法指导】 通过类比个级数的读法得出万级数的读法。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自学互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练习-工程问题 通用版(无答案)

学生姓名 性别 年级 小六 学科 数学 教学课题 工程问题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中数量关系。 (2)掌握工程问题的应用,能解答相关的题型。 教学重点 与难点 理解工程问题中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应用,能解答相关的题型。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工程问题的初步认识 顾名思义,工程问题指的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数学问题。其实,这类题目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也括行路、水管注水等许多内容。 在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1表示,也可以是部分工程量,常用分 数表示,例如:工程的一半表示成21,工程的三分之一表示成3 1 工作效率指的是干工作的快慢,其意义是单位时间里所干的工作量。单位时间的选取,根据题目需要,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时、分、秒等。 工作效率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成“工作量/天”,或“工作量/时”等。但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一般不写工作效率的单位。 例题1:一件工作,甲做10天可完成,乙做15天可完成.问两人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一件工作看成1个整体,因此可以把工作量算作1.所谓工作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我们用的时间单位是“天”,1天就是一个单位, 再根据基本数量关系式,得到

=6(天) 两人合作需要6天. 这是工程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这一讲介绍的许多例子都是从这一问题发展产生的. 例题2:一件工程,甲独做10天完工,乙独做15天完工,二人合做几天完工? 例题3:一批零件,王师傅单独做要15小时完成,李师傅单独做要20小时完成,两人合做,几小 时能加工完这批零件的3 4 ? 变式练习: 1.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合做几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的80%? 2.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2天完成,乙独做要18天完成,二人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这件工程的2/3? 3.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8天,乙独做要15天,二人合做6天后,其余的由乙独做,还要几天做 完?

2019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 1.(自学课本P2---P3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表示()个()相加。 (2)1.2+1.2+1.2+1.2+1.2=()×()表示()个()相加。 (3)1 3 + 1 3 + 1 3 + 1 3 =()×()表示()个()相加。 自主学习 1.看图填空。(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推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1) ()+ ()+ ()= ()×()=()(2)

( )+ ( )+ ( )+( )= ( )×( )=( ) 我发现: (1)以上两个加法算式的特点是( )。 (2)几个相同( )数的和,可以改写成( )算式。 合作探究(自学课本第2页后,仔细观察示意图,列出算式,认真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再尝试算一算,最后在组内讲解计算过程并探讨出计算的方法) 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2 9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 )的简便运算 想一想: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怎样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2 1桶水有12升。3桶共有多少升 ?12 是多少升?1 4 是多少升? 想一想: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吗? 我发现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 ) 学以致用 1.填空 (1) 4 15 ×4 表示( )或表示( ) (2)4个1 5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式为( )。 2.计算 215 ×4= 3×59 = 8 ×5 18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2017—2018年度上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班级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0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学生优秀生增加不多,学困生减少的也不多,整体提升不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二),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4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导学案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数一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数较大数的过程,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借助方块图和计数器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计数单位的数学模型。 3、在认知活动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类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难点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区别。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数一数P2页上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教材助读 预习自测。 一、填空 1、从个位起第第五位是()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位。 2、一亿里面有10个(),十万里面有()个一万。 3、是()位数,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表示()个()。 4、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从右边数第()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二、仔细观察,然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97 () 999 ()

2、5080 5090 () ( ) 3、()() 8100 8200 4、()8000 9000 ()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你能数一数P2页下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1、找规律,数一数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说一说: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探究点二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因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倍的关系,所以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几个间隔,进率就是几个() 探究点三根据P4页中表格,你是怎样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的 什么是数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 数位顺序表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当堂检测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6解决问题(5)

全新修订版教学设计 (学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 老师的必备资料 家长的帮教助手 学生的课堂再现 人教版

第6单元百分数(一) 第6课时解决问题(5)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4、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比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理解先降低百分之几后又提高百分之几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分析解答。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沟通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应的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难点:单位“1”前后不一致时,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用投影仪显示下列一组信息: (1)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 (2)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2.学生口述上述信息,并根据这两条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与上述两条信息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2)学生独立解答此题,解答后订正,并提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3)教师:“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屏幕上闪动这句话) 学生回答后,屏幕上将变为12%。 (4)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自主探究 1.投影出示例4。 (1)学生完整读题,获取信息。 (2)讨论:这道题与刚才的复习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如何解 这道题?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a.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b.数量关系变了吗? c.12%是谁的12%? (4)先自己独立解答,再和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适时 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解法一:400+1400×12%解法二:1400×(1+12%)=1400+168=1400×112% =1568(册)=1568(册)(5)比较归纳: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2.补充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 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练习一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题。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 61+6 2 +63= 103+103+103= 计算10 3 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 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 2 个,3人一共吃多 少个? (1)、分析演示: ●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 2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 整个蛋糕的9 2 ) ● 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9 2 ,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

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92+92+9 2 (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392?。再启发学生说出392?表示求3个9 2 相加的和。 (3)比较39 2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 2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9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板书:92+92+92 。学生计 算,教师板书: 9 2 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2 9693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9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9 2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9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9 2 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9 2 ?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92?是用分数9 2 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全集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案”使用说明 “学案”教学是我旗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翁旗特色的教学模式。“学案”是学案教学的载体,是师生研讨的平台,它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现将学案的使用作简要说明。 一、“学案”的设计理念。 “学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1、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学案”的基础环节及设计意图。 “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120页)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共120页) 目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 第3课时小数乘分数 第4课时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第5课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第6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第1单元达标测评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1) 第2课时位置与方向(2) 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 第3单元分数除法 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 第2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第3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第4课时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1) 第6课时解决问题(2) 第7课时解决问题(3) 第8课时解决问题(4) 第3单元综合实力评价 第4单元比 第1课时比的意义 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第3课时比的应用 第4单元综合实力评价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 1.(自学课本P2---P3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13 + 13 + 13 +1 3 =( )×( )表示( )个( )相加。 自主学习 1.看图填空。(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推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1)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编写教师 授课 时间 总第 1课时审核人学习 内容 教材第2、3和4页。 学习目标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及相邻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及读数方法。 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学习流程 学案导案 一、复习导入 下面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北京:19612368人西藏:3002166人 四川:80418200人河南:94023567人 新疆:21813334人黑龙江:38312224人 我国总人口:1339724852人 这些数你会读吗? 二、合作学习 1.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⑴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 千位满十要怎样? 10个一千是多少? 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一万是多少? 九十万再加十万是多少? 十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十万是多少? 九百万再加一百万是多少? 百万位满十要怎样?10个百万是多少? 九千万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千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千万是多少? ⑵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⑴叫做数位。 ⑵根据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第五位是,…第九位 是。 一、创悦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 学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 产中,我们还经常 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 你会读吗?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 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 吗? 二、释悦疑 1. 同学们,拿出 你们的计数器一 起拨数,认识万、 十万、百万、千万、 亿等计数单位。 2. 两个相邻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10,即十进 关系。 3. 在用数字表示 数的时候,这些计 数单位要按照一 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占的位 置叫做数位。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主课人 小主人: 小组: 学校审核: 课题 一1分数乘整数 课型 自学探究课+巩固展示课 课时 1 时间 目标我明确: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数学美。 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学习流程: 自学探究课: 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尝试练习-达标检测 巩固展示课: 明确目标-自主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检测 复习提升课: 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 师生随笔 【温故知新我热身】 一.1、 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 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 13 + 13 + 13 +13 =( )×( )表示( )个( )相加。 我发现:(1)几个相同( )数的和,可以改写成( )算式。 (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 ) 4、算一算:① 61+62+6 3= ②110 +110 +1 10 = 5、想一想: 第②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自主学习我能行】 二.(一)、利用第②题学习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_________ ;表示_____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______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110 +110 =10 3,那么110 +110 +110 =110 ×3,所以1 10 ×3=__________= 10 3 2、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 ,就是 简便运算。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分数乘分数(一) 目标呈现: 1.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究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链接: 35 × 4 = 715 ×5= 9 20 ×8= 思索探究: 一、自主学习课本3页的例3,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1.动手操作 ①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图表示出2 1公顷。 ②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图表示出21公顷的1 5。 2.探究算理 根据图可得出2 1×51= 101 ,由此推导出计算方法:2 1 ×51=5211??=101 3.求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 1 2 公顷的3 5是多少,列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动手画一画,再结合图算一算。 3.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 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完善: 基础练习 1.一根铁丝长3 5 米。 (1)2根长多少米? 画图: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就是求3 5 米的( )倍是多

少。 (2)2 1 根长多少米? 画图: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就是求3 5 米的( )是多少。 2. 把下面的算式在途中用阴影表示出来 35 ×14 35 ×23 能力提升: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 2 米,宽是 长的1 4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 少米?(画图表示) 反思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困惑( )。 2.我在本节课中,做到了( )参 与,还需努力的地方是( )

六年级数学上册学案最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案(最新人教版) 6.1.1分数乘整数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 1.下面各 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 个70是多少? 2.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二、自主探究(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9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2.读题,跟同位说题意,并根据题意列式计算。方法一: 方法二: 3.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区别:小结:分 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加数和的 简便运算。(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整数怎么计算?分母(),()和()相乘,所得的积做分子。(三)练一练。出示P2做一做第1题。一袋面包重310 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出示P2做一做第2题。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约分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先约后 乘的简便:分数乘整数,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四)探 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例2(出示情景图)独立思考,然后在课本上完成。三、课堂达标 1.想一想,填一填。 58 +58 +58 +58 =()×();27 ×4=()×()()=()(); 5个56 列式为(),213 的4倍列式为()。 2.计算。215 ×3 14×421 1217 ×34 42×712 3.爸爸和小红都感冒了,妈妈要给他们买3天的药。(1)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要吃多少袋?(2)妈妈需要买多少袋药?四、知识拓展。一袋糖果共有63块,笑笑每天吃这袋糖果221 ,吃了 一个星期。剩下这袋糖果的几分之几?【学习评价】自评师评 6.1.2 分数乘分数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认识到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2.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 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 1.

4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亿以内数的认识导学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年级备课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重点难点计数单位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数级、数位、计数单位间的区别以及“位值”的区别。 学习 用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习过 学案导案 设 疑 预 习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 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 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 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 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 内数的读法。 展 示 互 动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 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 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 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 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 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 千万、亿。 九千再加上一 千是多少?千 位满十要怎 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