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神经后支疼痛治疗方法
脊神经后支症状及体征
谢 谢!
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脊神经后支自身解剖结构的影响,此 神经卡压在诊断上较难判断,辅助检查很难观察到, 所以症状和体征在诊断中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最终确 诊仍需要行诊断性治疗--------即射线下行神经阻滞, 病人症状改善,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可 明确该节段脊神经后支卡压。 封闭治疗是最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内侧支较细,紧贴横突根部骨纤维孔下行,并沿 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外缘向下进入乳突与附突之间长约 3mm的骨纤维管。出管后即发出细小分枝支配同位 及下位下关节、棘肌、回旋肌、棘间韧带及棘突。由 于后内侧支在走行过程中紧邻椎间关节及横突间韧带, 故腰椎椎间的关节病变、韧带损伤或骨纤维孔内径的 改变,均可能刺激、压迫该神经而引起后正中旁一侧 疼痛和压痛,疼痛还可放射至椎间关节、多裂肌、黄 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等部位。
鉴别诊断
臀上皮神经炎 鉴别要点:疼痛区域不同,无腰部症状
鉴别诊断
髋关节疾病 常见有股骨头坏死,髋臼撞击综合征,髋关节滑膜 炎等,这类疾病也会引起臀部及大腿的疼痛,鉴别 点主要在于:一,髋关节疾病有明显的髋部压痛, 大转子叩击痛 ,特别是腹股沟处压痛。二,此类疾 病大多伴随髋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无法下蹲。三, 影像学检查,X线,MRI等示:髋部有影像学改变。
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的症状及体征
河南省骨科医院 耿端
引起腰腿痛的椎管外伤害性刺激,脊神经
后支是其主要的传入中枢通路。近年来,随着 对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腿痛的研究不断深入, 源于脊神经后支的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类疼痛发病率高,约占非特异性腰腿痛的80 %,并且疼痛性质、分布区域通常不象脊神经 前支那样明显,常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常规 疗法效果较差,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如何正 确认识此类疾病,对临床疼痛治疗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
腰神经后支乙醇阻滞治疗顽固性腰痛26例
维普资讯
中 国疼 痛 医 学 杂 志 C i ̄ Ju l fPi dcn 0 2 8 ( hn oma o anMeile 0 2 2
体胖 患 者难 以准确触 及棘 突 , 最好在 x光 透视 引 导下 进行 治 疗 。 由于腰 神 经前 支在 横 突腹 侧 下 行 , 穿 刺时勿将 针尖 深刺 越过横 突 , 以免损 伤腰 神经前 支选 成下肢 感觉 、 运动 障碍 。本 文中 2例一过 性下 肢乏力 患 者 , 当 日恢 复正 常 , 能系局 麻药 经组织 间 隙流到前 根所 致 。 于 可
(河北 医科大学第 四医院 ,石家庄市桥东区医院 , 石家庄 0 0 1 ) 5 0 1
腰 痛是 门诊最 常 见的疼 痛性疾病 , 经药 物 、 多 理疗 、 经 阻滞而缓解 。少 数患 者 的腰 痛 异常顽 固 , 反复 神 经
局部注射治疗 , 甚至硬膜外腔注药治疗仍不缓解 , 称为顽固性腰痛。作者采用腰神经后支乙醇阻滞治疗顽固 性腰痛 2 6例 , 获得 较好 疗效 , 报告 如下 。
免延误诊 断 。应仅用 于那些 经各 种非 手术 治疗无 效 的顽 固性 腰痛 患者 治疗 前应 充分 向患者及 家 属介绍 可 能发生 的并发 症 。
乙醇阻滞神经 后所引起 的感觉异常一般持续较长时间, 而本组 中5例可能与腰神经的重叠分布, 部分感觉功能被代偿有关。注射乙醇前须进行局麻 药试验
资 料与 方法
1一般资料 : . 2 6例中 , 男性 1 7例, 女性 9 , 例 年龄 3 6 4~ 7岁。病程 8 个月 ~ 5年 , 1 均为顽固性腰 痛, 其 中腰椎手术后腰痛 1 , 3例 退行性椎 间关节炎 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4例, 外伤后腰痛 1 例。1 例为单侧腰 6 痛, 1 0例为双侧腰痛。患者均有较 固定的主诉 痛点或痛区, 疼痛侧腰椎旁有明显 的压痛点 。患者均经历理 疗、 按摩、 神经阻滞等治疗, 其中 9 例接受过硬膜外腔注射治疗 , 疗效均不佳或不持久。治疗前 向患者及家属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痛,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痛,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herniated disc)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通常指腰部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和其他神经功能异常。
而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疼痛最常发生在腿部,因此又被称为坐骨神经痛(sciatica)。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注意事项则包括疼痛区域的保护、姿势调整等。
一、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剂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镇痛剂可以缓解疼痛,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NSAIDs则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出血、肠胃问题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剂量和时间的要求服用。
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针灸、理疗、按摩等。
这些治疗方法能够缓解疼痛、恢复神经功能和增强肌肉的力量。
其中针灸可以刺激神经和淋巴,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理疗可以利用热、冷、电流等物理手段对患处进行温和的治疗和锻炼。
按摩可以缓解肌肉和神经的紧张,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神经的压力。
手术有很多种,包括小手术和大手术。
小手术一般是通过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en)或经皮(percutaneous)进行的,不需要切割皮肤。
大手术则是需要开胸或开腹的手术,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的风险。
四、注意事项1. 保护腰部患者应该避免过度活动和重物,特别是在疼痛发作期间。
正确地抬重和保持腰部的自然曲度是非常重要的。
2. 调整姿势有些姿势会使疼痛加剧,如坐姿、弯腰、站立,这时候需要调整姿势,保持舒适。
3.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对于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让腰椎受到更好的支撑。
4. 停止烟草和饮酒吸烟和饮酒都可以损害神经和血管,加剧疼痛和炎症。
因此,要尽量避免或停止这些不良习惯。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临床疗效分析
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治疗腰小关节源性源性腰痛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通过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间本院临床诊断为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射频组82例,保守组84例;评价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优良率,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或治疗顺利,患者的VAS及ODI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 ) ,射频组优良率高于保守组。
结论: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射频消融术引言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椎退化性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加重,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对本院2016年9月-2020年9月本院住院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腰痛168名患者,分别采取了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术和保守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取本院2016年9月-2020年9月确诊为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患者168人,其中男性68名,女性100名,年龄25-80岁,平均59.6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9.73年。
随组机分为两组:A组为射频消融治疗组共83名患者,B组为保守治疗组共85名患者。
保守治疗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针灸及针刀、脊神经后支阻滞等治疗。
纳入标准:①急慢性腰痛,可伴臀部和大腿痛,痛不过膝;②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③脊柱x线、CT、MRI检查正常;④下腰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柱节段的横突根部有压痛点。
排除标准:( 1 ) 恶性肿瘤;( 2 ) 精神障碍;( 3 ) 腰部手术史;( 4 ) 腰椎肿瘤、外伤、感染以及先天性畸形;( 5 ) 合并颈痛或胸背痛;( 6 )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神经源性腰腿痛;( 7 ) 妊娠或哺乳期;( 8 ) 糖尿病;( 9 )严重心肺疾病;( 10 ) 凝血功能异常;( 11 ) 对局麻药过敏。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治疗方法一、疾病概述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椎疾病之一,也叫做腰椎间盘脱出或腰椎间盘突出症。
它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的损伤或退行性变造成的,导致椎间盘组织向后外移,压迫椎间孔的神经根或腰骶神经丛,引起神经症状,使疼痛、麻木、乏力等感觉从腰部放射到腿部。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类常见的腰背部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
二、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轻度或中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静心休息、针灸推拿、物理疗法、运动等非手术方式。
具体包括:(1)密切休息:减轻腰部运动,诊断后及早开始积极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
(2)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紧张和炎症,包括超声波、热敷、冷敷、短波治疗和局部红外线射线照射等。
(3)运动治疗:建立恰当的体育锻炼计划,以减少其部位疼痛和提高肌肉持久度为基础的活动治疗是寻求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4)药物治疗:如果疼痛十分剧烈,就必须通过药物治疗降低疼痛,从而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包括镇痛、松弛肌肉、消炎、神经营养等。
2.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甚至无法进行保守治疗,或者已经开始出现腰椎间歇性跛行等严重的症状,就必须选择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1)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切口较大,术后痛苦大,而且需要长时间卧床恢复。
现代微创手术方案,可以减少对椎间盘的损伤,在术后恢复期间可以比较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2)开放手术治疗: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具有明显神经根或椎管受压的病人,同时需要对脊椎进行重建或脊柱融合术的病人。
三、注意事项1.患者需要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着凉,尤其是当气温变化较大时更要注意保暖。
2.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避免发胖,以减轻脊柱压力。
3.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腰部的保护,减轻腰部的负担。
4.患者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劳累,并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5.如果感到疼痛加重或者肢体麻木严重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腿痛83例
维普资讯
・1 ・ 2
疼痛
20 0 2年
第 1 O卷
第 3期
2 临 床 资 料 2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8 . 3例 ,男 4 8例 ,女 3 5 例 。年 龄 2 ~ 6 1 8岁 ,平 均 4 . 6 8岁 ,5 0岁 以 上
适 ,其 疼 痛 考 虑 是 来 自窦 椎 神 经 脊 膜 支 的 刺 激 ,与 交 感 神 经 相 关 。从 可 与 差 的 2 6例 患 者
0 3 ~ 1 之 问n 。本 组 治 疗 虽 未 出 现 ,但 .7 9 J
1 李 仲 廉 ,主编 .临 床疼痛 治疗学 .第 2版 .天津 。 天津 科学 技 术 出 版 社 .1 9 . 9  ̄ 2 4 9 915 3 2 宋 文 阁 ,等 主 编 .疼 痛 诊 疗 手 册 .第 1版 . 济 南 t 东 科 学 山 技 术 出版 社 ,1 9 . 2  ̄ 3 9 93 38 2 3 郑 光 亮 .主 编 . 痛 症 的 诊 断 与 治 疗 .第 1版 .北 京 t 民 军 人
能 恢 复 ,能 收 到 显 著 的 临 床 效 果 ,本 组 多 数 患 者 阻 滞 结 束 时 症 状 即 明 显 减 轻 。在 治 疗 中 ,我 们 发 现 损 伤 面 积 小 者 临 床 效 果 好 ,治 疗 次 数 少 ;另 外 ,本 组 中 9例 伴 咳 嗽 患 者 ,在 咳 嗽 未
愈 前 胸 痛 始 终 得 不 到 完 全 控 制 ,可 见 ,是 否 伴
我 认 为 谨 慎 操作 仍 应 予 以 高度 重 视 。
参 考 文 献
有 咳 嗽 是 影 响 本 病 治 愈 的 重 要 因 素 。肋 问 神 经
临床脊神经后支解剖特点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重点评价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基本原
临床脊神经后支解剖特点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重点评价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疗效总结概述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与脊柱退变和/或椎旁肌肉韧带等急慢性损伤相关。
根据病变位置不同(颈、胸、腰、舐段脊柱),表现为头面部、颈肩背、腰能臀部的疼痛及围绕脊柱区的放射痛/牵涉痛。
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椎小关节病变引起相关疼痛的发病率:腰部10%〜15%,胸背部40%〜5096,颈部45%〜55%,但未查阅到整体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发病率的文献报道。
微创治疗技术已成为慢性疼痛常用的有效临床治疗手段。
脊神经后支解剖学特点脊神经后支共31对,属于混合性神经纤维。
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由脊神经分出后,绕上关节突外侧后行,至相邻横突间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CKS4〜5及尾神经除外)。
通常后内侧支走行于小关节连线与后正中线之间,后外侧支走行于小关节连线外侧。
因脊神经后支多走行于脊柱后方的骨骼、肌肉、韧带和筋膜之间的骨纤维管中,这是其容易受到刺激、卡压/损伤,进而产生脊神经后支相关性疼痛的解剖学基础。
1.颈脊神经后支分布至颈项区、顶枕部皮肤和深层肌。
C2后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分布于上项线至颅顶部的皮肤。
如图1所示,枕大神经在其分出起始处、走行中及穿出上项线时,均易受到痉挛的肌肉或腱膜卡压,此为C2后支相关性疼痛的解剖学基础。
2.胸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由胸脊神经分出后,绕上关节突外侧后行,经上下两横突之间、肋横突前韧带及横突间肌之间,分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支配椎旁肌群的运动和背部皮肤的感觉在胸段,脊神经后支分支及走行解剖变化较多,后内侧支不但支配该神经所在的小关节,还支配它下方的一个小关节。
但是后内侧支在胸椎椎板中点偏外侧处位置较为固定,可以作为治疗靶点。
3.腰脊神经后支分布至腰区、臀区的皮肤和深层肌,1.1~1.3后外侧支参与组成臀上皮神经,跨越潞靖后部达臀区上部;舐、尾脊神经后支分布至能骨背面和臀区的皮肤。
腰神经后支性腰腿痛
2、腰神经后支性腰腿痛腰神经后支区域(范围)的腰腿痛原因有二:(1)由于小关节增生肥大、骨纤维管狭窄、肌肉韧带创伤、劳损等刺激或卡压出现的症状——直接原因;(2)由于椎间盘退变、不稳等原因,刺激椎窦神经,经过腰神经后支反射性地引起腰腿痛——间接原因。
2种原因所致症状基本相似。
据作者观察,临床上以间接原因最多见。
症状是持续下腰痛,痛区可以是后中线、腰骶部、髂嵴部或臀部,有的可串到大腿后外侧,腘平面,甚至小腿上外方。
腰椎向某一方向活动可引起疼痛加重,严重者不能站立行走。
主诉区有压痛。
如系直接原因,受累后支发出平面(内/外侧支)的棘突、小关节突、横突有压痛或肌痉挛。
间接原因者在骶棘肌止点处(髂后上棘)、臀部多有明显压痛。
而腰部叩击无疼痛或放射痛。
如行CT/MRI检查,除椎间盘退变外,有一部分病人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于是,有的医生就给于手术。
作者在2003年1~7月内,就遇到26例后支症病人,由于CT/MRI显示LDH,医生诊断为LDH,其中9人接受手术而结果不佳。
典型病例,男,46岁。
主诉右侧腰痛2年,右腿痛半年。
于2003年4月在某医院行CT扫描,诊断为LDH。
同月手术,结果症状同前。
7月11日来本门诊,仔细询问右腿痛位于右臀部、大腿后外侧到腘窝平面。
膝以下不痛。
检查:右髂后上棘、臀缘中部(相当于臀上皮神区)和外侧有明显压痛。
右侧直腿抬高(-),伸?母肌力,跟腱反射对称,无痛觉区。
院外CT示L4、5右后方确有明显髓核突出。
分析本例临床表现为典型的腰神经后支症。
其腿痛沿臀部大腿后外侧到腘窝平面,膝以下不痛。
如果是L4、5LDH,压迫L5神经根,属坐骨神经,疼痛应到小腿下端或足背外侧。
伸?母肌力↓(已半年)。
而实际上本例神经根症状(-)。
大腿外侧痛应想到股神经受压迫,那么同时应用膝反射↓、CT/MRI 示L4以上突出。
其手术依据推测是CT。
这种例子太多。
值得强调,如CT/MRI示腰椎有LDH,应作仔细物理检查,如无相应体征,不要冒然手术。
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
方法:选取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局部阻滞治疗。
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周、6个月时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优39例(68.42%),良10例(17.54%),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优25例(43.86%),良14例(24.56%),有效率为85.96%,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
治疗6个月后,发现治疗组优42例(73.68%),良9例(15.79%),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优21例(36.84%),良11例(19.30%),有效率为78.95%,亦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
结论: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能够获得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且治疗方法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推拿治疗康复训练资料与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114例,其中男50例,女64例;左侧患病39例,右侧39例,双侧39例。
患者入选标准如下:①患急慢性腰痛,可伴有臀部和大腿痛,但腿痛范围的超过膝关节;②无下肢感觉、反射及肌力异常;③脊柱X线、CT、MRI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④排除内脏疾患所致腰痛;⑤下背主诉正上方2~3个椎体节段棘突或椎旁附近有压痛点[1,2]。
患者排除标准如下: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②患有腰椎退行性疾病;③患腰肌劳损、腰臀肌筋膜炎;④内源性腰痛,如:肾炎、肾结石等;⑤患关节炎、腰椎关节肿瘤、结核等[3]。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57例,其中男24例,女33例;年龄49±12岁;病程34.4±8.6个月;病情分级参照文献[4]介绍的标准:重度12例,中度32例,轻度13例。
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腰部软组织疼痛的疗效
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腰部软组织疼痛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腰部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腰部软组织疼痛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n=90),b组(对照组,n=90);。
a组患者在ct 直视下行疼痛区域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
b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口服止痛药物及针灸理疗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两周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程度测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结果:a组在治疗后有81例疼痛消失,9例疼痛缓解。
b组疼痛消失的有45例,疼痛缓解的有24例,无效的有21例。
治疗后vas评分,a组显著优于b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组患者在ct监视下行疼痛支配区域的脊神经后者穿插,穿插成功后行射频热凝治疗(射频仪为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r-2000b型射频控温热凝器)。
具体方法:①患者俯卧位于ct 检查床,腹部垫薄枕;ct做正位平扫。
②选择支配疼痛区的脊神经后支为靶点射频支;其对应的椎体横突基底部上缘在体表的投影即为穿插点,作体表标记。
③常规消毒:以1%的利多卡因作局部侵润麻醉后,用10 cm的射频穿插针由穿插点垂直进针至横突和上关节突结合处。
④逐步调整针的方向至横突上缘,同时滑过横突再向前进针2~3 cm。
⑤ct扫描,确认针尖位置在椎间孔的后下方,即为靶点位置。
⑥拔出针芯,用空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置入射频电极进行穿插针进行穿插,穿插成功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即可置入射频电极进行电刺激试验。
⑦用50 hz、0.5 v电刺激能复制出相应部位疼痛或者窜麻感,用2 hz、1.0 v电刺激能诱导局部竖脊肌等肌肉收缩,说明针尖位置良好。
若出现有下肢放射痛或肌肉抽动,则说明针尖过于向前,影响到脊神经前支,则应将针尖稍退后少许再行电刺激。
⑧测试无误后调节射频参数为75~80℃、60s,进行射频热凝两个周期。
腰脊神经后支痛
腰脊神经后支痛
第13页
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在行走过程中,均分别经过 各自骨纤维孔、骨纤维管或穿约胸腰筋膜间隙。在生 理情况下,这些通道结构含有保护其内神经、血管作 用机制。但因为这些通道结构本身比较窄小,而相邻 组织坚韧缺乏弹性,再加上腰部负重程度及活动度较 大,很轻易因腰椎退行性变使得上述通道结构发生变 形、变窄、粘连等改变,影响其中神经血管而造成腰 腿痛。脊神经后支不但支配脊柱后侧韧带、肌肉和椎 间关节,维持脊柱正常活动,还可将韧带神经传导、 韧带本体感觉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引发肌肉收缩,以 保持脊柱稳定及预防损伤。另外腰神经后支尚能经过 神经反射调整腰骶部肌肉担心度,与腹直肌保持平衡。 因为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之间形成极为复杂神经网络, 相互吻合,故可将其视为腰后丛,所以单个后支分支 神经纤维,常含有附近2~3个脊髓节成份,使疼痛定 位诊疗更为困难。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脊神经后外侧支 脊神经后内侧支
第12页
外侧支较粗,沿横突后面下行,也向同位及
下位小关节发出分支,并于骶棘肌深面向下、 外、背侧穿行。外侧支主干于骶棘肌中间束和 外侧束之间出筋膜,并在骶棘肌外侧束表面继 续下降两个锥体平面至皮下。外侧支皮下行程 较内侧支长,供给广泛。L1~3、4后外侧支 与T12后外侧支组成臀上皮神经,越过髂嵴抵 过臀部皮肤,有时可达股骨大转子平面。
2、症状:常有急、慢性腰痛,无神经根症状。 急性腰痛发作症状重,翻身、行走困难,体位 改变加重,尤其是晨起时疼痛猛烈,疼痛区域 局限或含糊不清;可伴有髋部、臀部及股后外 侧放散痛,疼痛不超出膝关节。
腰脊神经后支痛
第17页
3、体征:
(1)腰部活动受限,有时向某一个或两个方向运 动时可使疼痛加重。
1. 腰部脊神经后支阻滞术 完善脊神经后支阻滞既可直接缓解疼痛,又能松
腰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疼,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疼,治疗方法腰椎间盘脱出是指椎间盘向后或向侧发生突出或膨出,压迫或刺激周围的神经或脊髓,导致腰疼或下肢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针灸、推拿以及药物治疗等都属于保守治疗范畴。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药物治疗1. 选择正确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解痉剂、止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等。
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适应症、病情轻重、患者年龄等因素。
2.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等问题。
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用药期限要严格控制。
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等。
1. 针灸治疗。
针灸能够刺激神经、调整全身的机能,调节人体内分泌等机制,对缓解腰疼和下肢疼痛有一定效果。
2. 推拿治疗。
推拿能够通过调整脊柱、缓解肌肉紧张、恢复脊柱间隙等作用,有效的缓解腰椎间盘脱出的疼痛。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 饮食均衡。
腰椎间盘脱出与肥胖有一定关系,所以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2. 卧室环境。
睡觉时不要使用高枕头,不要过分抬高脚枕,保证睡眠环境的整洁、安静。
3.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腰椎间盘脱出,因此要有规律地活动身体,避免久坐、久站等。
四、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时,手术治疗可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缝合术和置换术。
在手术治疗前需要做好手术准备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手术操作规范,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等。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脱出疼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而且效果也各有千秋,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过度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
腰椎间盘突出,变性,增生,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发病率较高。
该疾病主要指椎间盘因疲劳、长期的过度使用或受损而导致椎间盘外缘韧带撕裂,从而导致椎间盘向前或向后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或神经根,引起排尿障碍、大腿腰部疼痛等症状。
腰骶部疼痛与脊神经后支卡压
要 :目的 : 探讨松解脊神 经后 支治疗腰骶部疼痛的效果 。 方法 : 通过影像 学定位 , 以针
刀松解为主 , 以手法复正 , 辅 火针走罐 , 激能 电按摩等方法治疗腰骶部疼 痛。结果 :8 16例 病人 , 治愈 10例 , 效 5 , 2 有 3例 无效 1 例 , 3 有效率 9 %。结论 : 刀松解为主的综合方法 3 针
觉 冲动向中枢传导的神经元 ,它不可能担负传 出神经元传出冲 动的任务 , 但通过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 , 引起初级传人神经纤 维 逆向传出冲动 , 并引致外周终末释放递质 , 从而引起 外周 神经元 性炎症反应 , 通过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的联系 , 对解说脊柱相关 疾病及其 它内脏疾病与内脏疾病的外在表现 提供 了说理依 据 , 脊髓前角主运 动 , 后角主感觉 , 当患者 出现感觉 异常如局部 的冷 热痛痒等感觉 反应 , 我们通过对局部施术诸 如火针 、 走罐 、 激能 电按摩 等起到效果 , 说理依据亦是背根反射学说 , 其 仅供同道参
可贴保护针孑 , L令患者侧卧 , 行王氏侧板手法f I 】 即可。 () 2 脊神经后外侧支的治疗 , 以患者 X 线腰椎正位片 , 定位于 病患相关横突尖及竖脊肌与髂脊骨交接外侧缘明显压 痛或酸胀 感 处 , 臀 中肌 , 或 髂胫 束 明显 压痛点 , 常规消毒 , 3号针 刀施 用 术, 在横 突尖部的针刀治疗 同腰三横 突综合症 , 在髂 嵴外缘 用针 刀松解骨性纤维管 , 以刺切及挑拨 为主 , 在臀中肌髂胫 束采 用针
1 临床 资料
男 6 , 10 , 龄最大 7 , 小 2 6例 女 2 例 年 6岁 最 4岁 , 以更 年期 女性 患者居多; 程 1 病 月至 1 0年不 等。 症状与体征 : () 1 以腰椎脊柱为 中心 的腰 骶部疼痛 , 时轻 时重 , 亦有 顽 固 持续性酸胀痛 , 腰部僵硬 , 局部喜热怕冷 , 喜按摩捶打 , 每因劳累 或天气变化时症 状加 重, 个别 患者可伴有大腿部定位不准 , 描述 不 清的不适 感 , 但不过 膝关 节 以下 ; 棘间或棘旁有深 在压 痛( 以 上为脊神经后支内侧支配区 ) X 。 线片示 :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侧 弯, 多伴椎体增生性改变。 () 2 以腰椎横突尖外侧 , 伴臀部及大腿外侧酸 痛 , 抽痛 , 部 腰 有时可明显看到一侧肌 肉隆起 ,臀部触诊有条索状感 ,压 痛明 显; 病人站立位双手下垂 , 中指尖所指处有 明显压痛 , 与热冷气 候等变化关系不大 ( 以上为脊神经后支外侧支支配区 ) 。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侧方压迫神经根怎么恢复,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椎管侧方压迫神经根怎么恢复,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之间的椎间盘突出并压迫到神经根或髓,导致腰背疼痛、肌肉无力等病症。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是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
下面将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物理治疗1.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穿透人体组织,通过振动和热效应作用于椎间盘,促进血液循环、代谢和物质交换,加速伤口愈合和神经恢复。
2. 电疗:包括电针、电磁波治疗、转疗等。
电疗能够改善肌肉松弛,减轻神经痛和痉挛。
3. 拉伸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手动牵引或者床上牵引。
通过牵引和拉伸椎间盘,可以减轻压迫和痛苦,增加神经根和椎间盘间的空间,促进椎间盘的再生和修复。
4. 热敷和冷敷:用热水袋或者冰袋对患者腰部进行热敷或者冷敷。
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分解炎症和肌肉痉挛,保护神经根;冷敷则能够减轻疼痛、肿胀,促进恢复。
二、康复锻炼1. 压缩床:靠背仰面平卧,膝部屈曲,双脚放在床上,患者用双手将膝盖向前提拉,使两个膝盖贴近胸部,停留5-10秒钟,放松,再重复20次。
2. 腹式呼吸法:靠背仰面平卧,慢慢吸气,同时收缩腹肌,让肚子被吸入,停留3秒钟,再慢慢呼气,放松腹肌,让肚子上升。
重复10-15次。
3. 下蹲腰部抬升:双脚张开与肩膀同宽,两手叉腰合上双拳,轻轻下蹲,然后用腰部力量抬升上身至站立,重复15-20次。
4. 腰背肌肉训练:仰卧位或俯卧位,双脚或双手抓住固定物,通过提拱腰部,鼓起肩胛骨使腰背部肌肉充分伸展和收缩,达到锻炼的目的。
三、注意事项1. 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过久,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2.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量吃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蔬菜和肉类,禁忌烟酒、辛辣食物。
3. 睡觉时应保持舒适的枕头和睡姿,以保证腰部不受压迫,同时避免睡姿歪斜导致腰部过度扭转。
4. 在锻炼和康复期间应注意适量休息和保证充足睡眠。
手法复位及局部注射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脊神经后支卡压是非特异性腰背痛 的重要原因
6 3例 ,对 照组 6 0例 。两 组患者 的年龄 、性别、病
之一,是长期困扰 临床 医生 的难题 ,该病起病隐匿, 疼痛程度较剧烈 ,常呈 持续性 ,严重影 响患者的 日
脊神经后支卡压 综合征在临床工作 中也较为常见 , 可能是 因为特殊 的解 剖学关系 ,对胸脊神经 后支卡
在患者身后,双手 穿过 患者腋下搭放在患者手背上 , 让 患者 缓慢深呼吸并使胸椎 随深 呼吸作前屈 、后伸
运 动,使肩背部充分放松 ,反复几次后 ,趁患者不 注 意于深呼气末 时突然端抬 忠者双上肢 ,往往听到
方 法
背部轻 微 “ 咯 ”一声 ,或感觉到肋 椎关节附近有弹 响感 ,即告复位成功 ,患者即时觉得 背痛程度大大
减轻或 消失,一般只进行一 次治疗即可 。约 1 周后
酌情在相应脊神经受压区域行局部阻滞 。 ( 2 )局 部 阻滞 :① 忠者 体 位 :取 俯 卧位 ,胸
部垫枕 ,双手放置舒适 ;②注射 定位 :结合疼痛所
3 .疗效判 断标准 所有 患者均通过 电话 或返 回医院进 行随访 ,随 访 时间为 1 周~ 6 个 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 拟评 分法 ( V A S )进行评 定 ( 0 分 为无痛 ,1 0分为疼 痛
最强 )。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P a i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 1 9( 1 0
1 . 一 般 资料
属胸脊 神 经节 段 ,参照 胸椎 x 线做 体表 定位 ,于
胸椎 所 属棘 突 为 中心 上下 2个节 段 共计 5个注 射 点 ,以上下棘 突连 线为 中心, 向外约 2~ 3 c m作
闪腰的处理
闪腰的处理人们常说的闪了腰其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急性腰痛,疼痛学上称之为腰脊神经后支痛,还有人称为“非特异性腰痛”、“小关节综合征”、“腰肌劳损”等。
这种毛病多发生在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的工人、农民、久坐的办公人员等人身上。
而且“闪腰”会反复发作,发作时腰骶部疼痛剧烈,并可能影响到大腿,但做腰椎X线检查却常不能发现明显的异常。
但对患者来说,却因此而行动不便,甚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那么“闪腰”了的人们究竟该怎么办呢?在疼痛发作的急性期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切不可盲目矫正,配合消炎镇痛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另外,物理治疗(如激光或超激光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腰部僵硬感,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药物过敏的患者使用。
如果经常反复发作或者疼痛持续时间长者,可考虑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据悉完善的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既可以直接缓解疼痛,又能松弛腰部过于紧张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特别适合由于肌肉紧张等原因造成的疼痛。
如果患者存在非常明确的痛点,还可以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直接作用于病灶“闪腰岔气”:多预防常锻炼我们平常所说的“闪腰”或“岔气”,是一种急性腰扭伤,常常是由于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腰部突然发生动作所引起的,如搬一箱啤酒时起身过猛,身体没有走稳而失去平衡,使腰部肌肉受损,从而引起的急性腰背痛疼。
受伤时病人常有“腰断”的感觉,有时甚至听到“喀嚓”的响声,随时感到腰部痛得厉害,用不上劲。
这种有明显原因的腰扭伤,俗称“闪腰”。
容易闪腰的人,不是那些经常负重、不停走动工作的人,而是长时间以固定姿势保持不动,整天坐在电脑前面的伏案坐班一族。
因为他们长期持续保持一种姿势,腰肌长时间集中负荷,在这种状态下,突然做相反方向动作,处在疲劳状态的肌肉力不可支,就容易被拉伤,甚至扭伤关节。
比如,到了下班时间突然起立,这正是闪腰最容易发生的时候。
因此,在写字楼里经常伏案工作的人,参加体育活动活动或锻炼身体时更要多加小心,动作应轻缓一些,这样可以预防闪腰。
神经外科疼痛外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疼痛外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三叉神经痛(一)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三叉神经痛神经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适应证】1.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
2 .药物或经皮穿刺封闭治疗失败者。
3 .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后出现面部麻木者。
4 .病人一般状况好,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严重器质性病变,可耐受手术。
5 .排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继发三叉神经痛者。
【禁忌证】1.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者应慎重考虑。
6 .多次MVD手术失败者。
【术前准备】1.术前行头颅CT或MR1.扫描,以便显示未能发现的肿瘤、脱髓鞘病变和动静脉畸形。
7 .术前进行3D-T0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8 .同一般颅后窝常规开颅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全身麻醉,侧卧位,患侧向上,头向对侧旋转10°并前屈。
2 .做直径3~4cm骨窗,上缘达横窦,前缘达乙状窦边缘,硬脑膜“十”字剪开,显露桥小脑角池,认清面、听神经,小心保护,不过多解剖。
3 .向内侧分离至三叉神经根近脑桥处,显露三叉神经根。
4 .仔细辨认和确定责任血管,发现动脉襟或异常血管压迫神经根后,用TefIOn棉片或垫片隔离。
5 .对静脉压迫的病例,将静脉自神经根表面游离分开,双极电凝后切断。
6 .彻底止血后缝合硬脑膜,常规关颅。
【注意事项】1 .要充分显露三叉神经根,尤其是神经根进入脑十处。
2 .仔细辨认责任血管,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 .减压材料的放置位置和数量应恰当,不要因材料的置入形成新的压迫。
4 .三叉神经根减压的手术要点是整个脑池段全程减压。
【手术后并发症】1.术后颅内出血、脑水肿,严重时导致死亡。
5 .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或基底动脉损伤,导致脑梗死。
6 .后组脑神经损伤会引起声嘶、呛咳和吞咽困难。
7 .硬脑膜和肌肉缝合不严导致脑脊液漏、感染或假性囊肿。
(二)三叉神经痛半月节射频热凝术【适应证】1.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无效,均可进行射频热凝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神经后支疼痛的治疗引起腰腿痛的椎管外伤害性刺激,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入中枢通路。
近年来,随着对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腿痛的研究不断深入,源于脊神经后支的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类疼痛发病率高,约占非特异性腰腿痛的80%,并且疼痛性质、分布区域通常不象脊神经前支那样明显,常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常规疗法效果较差,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如何正确认识此类疾病,对临床疼痛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解剖脊神经共有31对,出椎间孔后,迅速分为前支、后支、脊膜返支及交通支。
脊膜返支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布于脊膜,交通支连接脊神经与交感干。
一般来讲脊神经前支较粗而后支较细,后支穿过横突间隙向后行,分布于项部、背部、腰部及骶尾部的肌肉和皮肤,很多邻近脊神经的前后支相互交通成网,有利于脊柱活动的协调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但同时也因其较为复杂的神经网络分布,造成了脊神经后支性疼痛主诉定位的不精确,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临床上可根据解剖结合疼痛区域,大体确定脊神经后支受损范围。
腰部脊神经后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该后支较细,上腰段约在椎间孔外侧1.5cm、下腰段约在椎间孔外侧2cm处从脊神经分出,其主干长约0.5~1cm。
后支主干从下位椎体横突的上缘、上关节突的外侧向后下走行,以60°角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内侧支较细,紧贴横突根部骨纤维孔下行,并沿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外缘向下进入乳突与附突之间长约3mm的骨纤维管。
出管后即发出细小分枝支配同位及下位下关节、棘肌、迴旋肌、棘间韧带及棘突。
内侧支主干则继续向下、内、背侧行走,下行3个椎体平面后在后正中线附近穿深筋膜至皮下。
由于后内侧支前段恒定行于下位椎骨上关节突外侧,使该处成为阻滞及术中探查后内侧支的理想部位。
临床上多选择L2~4棘突向外侧2~3cm处进行穿刺,阻滞L1~3后支内侧支。
在L5棘突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附近穿刺,阻滞L4~5后支内侧支。
由于后内侧支在走行过程中紧邻椎间关节及横突间韧带,又要通过骨纤维管,故腰椎椎间的关节病变、韧带损伤或骨纤维孔内径的改变,均可能刺激、压迫该神经而引起后正中旁一侧疼痛和压痛,疼痛还可放射至椎间关节、多裂肌、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等部位。
外侧支较粗,沿横突背面下行,也向同位及下位小关节发出分支,并于骶棘肌深面向下、外、背侧穿行。
外侧支主干于骶棘肌中间束和外侧束之间出筋膜,并在骶棘肌外侧束表面继续下降两个锥体平面至皮下。
外侧支皮下行程较内侧支长,供应广泛。
L1~3、4后外侧支与T12后外侧支组成臀上皮神经,越过髂嵴抵过臀部皮肤,有时可达股骨大转子平面。
临床上出现的臀上皮神经痛与如下因素有关:①臀上皮神经行程较长、曲折较多,行程过程中相对固定于筋膜鞘及骨纤维管和臀部浅筋膜的神经鞘及骨纤维管和臀部浅筋膜的神经鞘中。
当沿途肌肉受损伤和痉挛时,该神经很容易受牵连,特别是在髂嵴处,由于躯干的屈伸、转动幅度及受力较大,极易损伤。
故此处是临床上多数臀上皮神经损伤的发生地。
②臀上皮神经的骨纤维管部,在慢性损伤发生过程中,可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如无菌性炎症、管内光滑程度降低(或变形、缩窄)等,导致神经纤维在管内运动时,受到刺激而产生顽固性疼痛或异感。
③腰后三角大部被脂肪组织所填充,臀部的脂肪被较大的纤维隔所固定,臀上皮神经出骨纤维管后,在浅筋膜层行走于神经纤维鞘内。
当和神经相邻的脂肪因外力作用被挤出脂肪纤维格,或由于老年性退行性皮下脂肪萎缩发生结构改变时,容易造成脂肪球嵌顿、压迫神经而产生疼痛。
④腰背筋膜后层大多数由横行纤维组成,少量纵行纤维止于髂嵴后缘和竖脊肌腱膜。
因此能承受横行的力较大,承受纵行的力小。
当暴力作用时,筋膜在髂嵴的止点处易撕裂。
而臀上皮神经恰在此筋膜和髂嵴缘之间穿过。
神经可在这些撕裂处移位而受到卡压。
⑤当出现顽固性臀上皮神经痛,经腰椎及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不应忽视下位胸椎病变的可能,特别要注意检查T1~2。
臀上皮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脊神经后支痛,了解上述解剖关系,对其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L2~5棘突外侧3.5~4cm处可阻滞L1~4后支外侧支。
进针深度约为4~5cm。
紧贴髂后上棘内侧面扇形刺入3~4cm,可阻滞L3后支的外侧支。
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在行走过程中,均分别通过各自的骨纤维孔、骨纤维管或穿约胸腰筋膜间隙。
在生理状况下,这些通道结构具有保护其内神经、血管的作用机制。
但由于这些通道结构本身比较窄小,而相邻组织坚韧缺乏弹性,再加上腰部负重程度及活动度较大,很容易因腰椎退行性变使得上述通道结构发生变形、变窄、粘连等改变,影响其中的神经血管而导致腰腿痛。
脊神经后支不仅支配脊柱后侧的韧带、肌肉和椎间关节,维持脊柱正常活动,还可将韧带的神经传导、韧带的本体感觉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肌肉收缩,以保持脊柱稳定及防止损伤。
另外腰神经后支尚能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腰骶部肌肉的紧张度,与腹直肌保持平衡。
由于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之间形成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互相吻合,故可将其视为腰后丛,所以单个后支的分支的神经纤维,常含有附近2~3个脊髓节的成分,使疼痛的定位诊断更为困难。
大体上讲,可沿上下腰椎小关节左右各做一条连线,发生于两线中间区域的疼痛,多考虑为来源于后支内侧支,而连线外侧区域的疼痛则多为后支外侧支痛。
内侧支在上关节突的外侧面或其内下方,外侧支在横突背面,后支总干则位于椎间孔处。
最近几年来有关腰神经后支性疼痛的研究很多,如采用外科切断、神经阻滞、化学毁损、激光、高频电凝及冷冻术方法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诊断急、慢性发作的腰骶部疼痛,可伴有臀部及下肢痛,但下肢痛局限于大腿,向下不超过膝关节。
无下肢感觉、反射及肌力异常。
腰椎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有时可见生理弯曲改变及椎体旋转现象。
可有或无腰部受伤史。
有时继发于腰椎间盘术后、椎体压缩性骨折。
排外内脏性疾病导致腰痛的因素。
在主诉痛区上方2~3脊椎处存在棘突及椎旁压痛。
其特征为该椎体棘突、痛侧小关节、痛侧横突部位压痛,疼痛向主诉区放散。
横突根压痛点(邵氏点)有特殊诊断意义,该点为脊神经后支主干跨过下位椎体横突的体表投影点。
临床上主要应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弓峡部裂、椎体滑脱、关节炎、骨质疏松、内脏源性腰痛、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三、治疗1. 腰部脊神经后支阻滞术完善的脊神经后支阻滞既可直接缓解疼痛,又能松弛腰部过于紧张的肌肉,改善其血液循环,特别对由肌肉紧张、小关节病变等引起的后支卡压症状,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常用神经阻滞消炎镇痛液组成:0.5%~1%利多卡因5~10ml,内含维生素B12 0.5~1mg、糖皮质激素如氢化泼尼松25mg或得宝松7mg等,如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可将上述配方中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用赖氨酸阿司匹林复盐(来比林0.9或阿沙吉尔0.9)替代。
穿刺前应仔细阅读腰部正位、侧位及斜位X线片(要求等大X线片),精确测量、定位横突根部的各项参数,以确定后支位臵及体表投影。
如前所述,大体上在横突背面可以找到外侧支,在上关节突的外侧面或其内下方可找到内侧支,在椎间孔处可以找到后支主干。
临床上定位方法如下:平L2~4棘突向外2~5cm,可分别阻滞L1~3后支的内侧支。
在L5棘突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附近,可分别阻滞L4~5后支的内侧支。
平L2~5棘突向外3.5~4cm,可分别阻滞L1~4后支的外侧支。
进行上述阻滞时,深度为4~5cm。
紧贴髂后上棘内侧面扇形刺入3~4cm,可阻滞L5后支的外侧支。
选用7号10cm长穿刺针,垂直于皮肤穿刺,针到位时,患者常主诉在疼痛区域内有放散痛感或酸胀感,有时形容有水流流过。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缓慢注入消炎镇痛液5~10ml。
注药后患者多立即感到病侧腰骶部轻松,局部肌肉明显较治疗前放松。
若穿刺困难,应在放射线引导下进行,避免反复穿刺造成副损伤。
一般消炎镇痛液治疗,每周一次,经过1~3次治疗后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2. 椎间孔脊神经后支主干阻滞术脊神经后支主干长约0.5~1cm,L1~3脊神经后支主干约从距椎间孔外侧1.5cm处、L1~3脊神经后支主干约从距椎间孔外侧2cm处的从脊神经根分出。
主干的体表定位为:下位椎体横突的上缘、上关节突的外侧,椎间孔的背侧浅层。
若患者脊神经后支病变累及内、外侧支,或后支主干本身受到刺激,此时应选择后支主干阻滞术。
患者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腰椎棘突比较平坦且无明显的倾斜,棘突与同位椎间孔基本上处于相同水平面上。
精确测量等大腰椎正侧位X片,以确定后支主干体表定位。
一般穿刺点可定在腰椎棘突间隙中点外侧3~3.5cm处。
常规皮肤消毒后,用7号10cm长带管芯穿刺针垂直穿刺,缓慢进针直达所拟阻滞阶段横突背面。
通常从皮肤到横突的距离约为3~4cm,针尖抵达横突后,可退针少许更改进针方向,向上25°、向内20°继续进针,寻找横突根部上缘。
穿刺到位时,患者常诉说轻度相应后支区域放射痛,此时穿刺针尖应位于所拟阻滞神经阶段的下位椎体横突根部上缘、上关节突外侧。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可缓慢注入消炎镇痛液8~10ml。
每周一次,2~3次为一疗程。
穿刺及注药时,穿刺针针尖斜面应向内而不可向外,可减少神经血管的损伤,并有利于药物向后支主干扩散。
注意:一旦针尖抵达横突根部上缘,即停止进针。
若针尖滑过横突上缘继续进针超过1~1.5cm时,则形成脊神经根(包括前、后支)阻滞。
如要阻滞多个阶段的后支主干,可用同样方法进行穿刺。
如果病灶在侧隐窝部位则脊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多出现前、后支区域疼痛,但有时也可仅表现为后支痛。
此时可行侧隐窝穿刺进行神经阻滞,通常5ml消炎镇痛液即可阻滞3~5个阶段的单侧脊神经根。
3. 神经毁损或切除术对于一些顽固性的腰神经后支疼痛患者,经常规消炎镇痛液神经阻滞疗效不明显或短期内复发者,可考虑进行神经毁损或切除术。
常用的方法有:应用酚甘油、无水乙醇、冷冻、高频热凝等手段毁损或手术切除病变脊神经后支,多可取得较为稳定的镇痛效果。
神经破坏性治疗应在X-线或CT引导下进行,严防破坏性治疗侵及脊神经前支而造成下肢运动麻痹等严重后果。
4. 局部痛点阻滞可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及疼痛,有时可收到显著效果。
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注射到位,多数病人可具体讲出“病变”的具体地方,此为注射之靶位,可引出较强的“针感”。
可进行多处注射,消炎镇痛液配方中的局部麻醉药宜用低浓度,如用0.25%~0.5%的利多卡因即可。
本方法常需反复注射,除疼痛急性发作期并用糖皮质激素外,在疼痛慢性期治疗,可单用局麻药加维生素B12,也可合并应用来比林等。
5. 物理治疗适当的物理疗法对脊神经后支性疼痛有效。
可有效改善腰部僵硬感,解除局部肌肉及末梢血管痉挛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病灶炎性代谢产物的清除。
有些治疗如激光或超激光,照射神经根干时可产生部分神经阻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