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兼爱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兼爱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兼爱》者,墨子之篇也。

墨子,鲁之贤人也,学于子夏,问于齐太公,博学多才,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为四教,而以兼爱为尤重。

夫兼爱,所以利天下之民也。

夫天下之民,皆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人与人不相害,而天下大治矣。

注释:《兼爱》者,墨子之篇也。

《兼爱》:指墨子的著作之一,主张兼爱之道。

墨子,鲁之贤人也。

墨子:名翟,鲁国(今山东境内)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学于子夏,问于齐太公。

学于子夏:子夏是孔子弟子,此处指墨子曾向孔子弟子子夏学习。

问于齐太公:齐太公即姜太公,周朝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墨子曾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博学多才,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为四教,而以兼爱为尤重。

博学多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墨子的四大主张,即主张兼爱所有人、反对无差别攻击、提倡节约使用资源、崇尚贤能之人。

而以兼爱为尤重:其中,兼爱被墨子视为最为重要的教义。

夫兼爱,所以利天下之民也。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引起下文。

所以:表示原因。

利天下之民:对天下的人民都有益处。

夫天下之民,皆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人与人不相害,而天下大治矣。

天下之民:指天下所有的人民。

相爱:相互爱护、关爱。

不相攻、不相乱、不相害:表示国家之间、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都不互相攻击、侵扰、伤害。

大治:社会秩序井然,国家治理得很好。

翻译:《兼爱》是墨子的著作之一。

墨子是鲁国的贤人,曾向孔子的弟子子夏学习,并向齐国的太公请教,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他提倡兼爱、非攻、节用、尚贤这四种教义,其中特别重视兼爱。

兼爱之道,是为了让天下的人民得到利益。

如果天下的人民都能相互爱护,那么国家之间就不会相互攻击,家庭之间就不会相互侵扰,人与人之间就不会相互伤害,这样天下就能达到大治之境。

在墨子的思想中,兼爱是一种普遍的爱,不分贵贱、亲疏,是墨子哲学的核心。

他认为,只有通过兼爱,才能消除战争、混乱和仇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兼爱》翻译

《兼爱》翻译

《兼爱》翻译圣人以治理天下做为事业,必须知道动乱从何处产生,才能治理它。

如果不知道动乱从何产生,就不能治理它。

比如医生给人治病,必须知道病的起因,才能治疗,不知道病的起因,就不能治疗一样。

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定要知道乱从何起,才能治理好,不知道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好。

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就不得不考察乱的起因了。

尝考察过产生混乱的起因?起因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臣对君不忠,子对父不孝,这就是乱。

子自爱而不爱父,所以损害父亲而自得利益。

弟自爱而不爱兄,所以损害兄而自得利益。

臣自爱而不爱君,所以损害君而自得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乱!反之,父对子不慈,兄对弟不慈,君对臣不慈,这也就是所谓天下之乱了:父自爱而不爱子,所以损害了子而自得利益。

兄自爱而不爱弟,所以损害了弟而自得利益。

君自爱而不爱臣,所以损害了臣而自得利益。

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因为不相爱。

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

盗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而自得利益。

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

所以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

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打其国也是这样的。

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得利。

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

天下各种乱事,全是这些了,细察它们的起因,都起于不相爱。

假使天下人都能相爱,爱他人如爱自己,还有不孝的吗?把父兄和君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施行不孝?还会有不慈?把子弟和臣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行不慈?因此,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吗?把别人的家看作是自己的家,谁还去偷?把别人身上的东西看作和自己身上东西一样,谁还去抢?所以偷抢的盗贼没有了,还会有大夫相乱其家,相攻其国的事吗?把别人的家看做和自己的家一样,谁还去扰乱?把别国看作与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去攻打?所以象大夫相乱其家,诸侯相攻其国的事都没有了。

墨子兼爱中译文

墨子兼爱中译文

• 【译】: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旳原则, 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 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旳利是什么 呢?天下旳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目 前假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 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 臣之间不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慈爱、 孝敬,弟兄之间不融洽、协调,这些都是
• 第四段:然而今日下之士君子曰:“然,
乃若(假如)兼则善(好旳)矣。虽 然,天下之难物于(对于…来说)故 (迂腐)也。
• 【译】:然而目前天下旳士 君子们说:“对!假如能兼 爱当然是好旳。 虽然如此,
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 旳事。
• 第四段:
•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只是)不识其(指兼 爱)利(益处),辩其害故(缘故)也。昔者晋文公好 (喜欢)士之恶(è破旧或粗劣之衣)衣,故文公之臣皆牂 (zāng母羊)羊之裘,韦(熟牛皮,此指围着牛皮 带)以(用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省略“之”, 以:凭借)见于(到)君,出以践(行走)于(在) 朝。是(这)其故何也?君说(同“悦”,喜欢)之,故 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把)一饭 为(看成)节,胁息(屏住气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等到)期年(一年),朝有黧黑(面容焦黑)之色,
• (补)今日下之君子,忠(内心)实(确实)欲 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 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大治) 道(途径)也,不可不务(努力)为(做)也。”
• 【译】: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破衣、 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旳事。假如 君主喜欢这么,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彼此相 爱、交互得利是与此不同旳(好事)。爱别人旳 人,别人也跟着爱他;有利于别人旳人,别人也 跟着做有利于他旳事;憎恶别人旳人,别人也跟 着憎恶他;损害别人旳人,别人也跟着损害他。 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但是是君王不用这么旳措施 施政而士人不用这么旳措施行事旳缘故。

墨子《兼爱》 译文

墨子《兼爱》  译文

墨子《兼爱》(上)译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译文:圣人以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必须知道动乱从何处产生,才能治理它。

如果不知道动乱从何产生,就不能治理它。

比如医生给人治病,必须知道病的起因,才能治疗,不知道病的起因,就不能治疗一样。

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定要知道乱从何处产生,才能治理好,不知道乱从何处产生,就不能治理好。

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就不得不考察乱的起因了。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译文:我考察过产生混乱的起因?起因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臣对君不忠,子对父不孝,这就是乱。

儿子自爱而不爱父亲,所以损害父亲而自得利益。

弟弟自爱而不爱兄长,所以损害兄长而自得利益;臣子自爱而不爱君主,所以损害君主而自得利益。

这就是所谓的乱!反之,父亲对儿子不慈祥,兄长对弟弟不慈祥,君主对臣子不慈祥,这也是所谓天下之乱的原因。

父亲自爱,不爱儿子,所以损害了儿子而自得利益;兄长自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了弟弟而自得利益;君主自爱,不爱臣子,所以损害了臣子而自得利益。

这是什么原因呢?都是因为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墨子之16章兼爱(下)》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墨子之16章兼爱(下)》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16章兼爱(下)》原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

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

”必曰:“从恶人、贼人生。

”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

”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

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譬之犹以水救水也,其说将必无可矣。

”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

”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由为己也。

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

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

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

”必曰:“从爱人利人生。

”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

”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鼻蚁缥岜狙栽唬喝嗜酥 抡撸 匚袂笮颂煜之利,除天下之害。

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今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

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

”出乎若方也。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

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

曰:“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子墨子曰:“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

兼爱译文言文翻译

兼爱译文言文翻译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鄙者,士大夫之不相爱,则必甚矣。

何故?今若夫天下之士,皆曰:‘吾攻其所爱,以害其所不爱,非禹汤文武之所为也。

’此岂不悖于圣人之法哉?”墨子曰:“昔者圣王尧舜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亲之。

是以圣人利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利之。

是以圣人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爱之。

是以圣人交相利,是以天下之百姓交相利。

是以圣人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墨子曰:“夫爱人者,人亦爱之;利人者,人亦利之。

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大利也。

”墨子曰:“然则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至治也。

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天下之财也;义者,天下之正也;礼者,天下之序也。

是以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夫天下既治,庖厨之事,交相爱则得,交相利则得,此圣王之法也。

”兼爱译文言文翻译:墨翟曰:“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纵是在农工商之人,以及鄙陋之辈,士大夫之间不相爱,其情形必然更为严重。

何故?现今天下之士,皆言:‘吾攻其所爱,以害其所不爱,非禹汤文武之所为也。

’此岂不违背圣人之法哉?”墨翟曰:“昔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皆兼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亲附之。

是以圣人利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得利。

是以圣人爱天下之百姓,是以天下之百姓得爱。

是以圣人交相利,是以天下之百姓交相利。

是以圣人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也。

”墨翟曰:“爱人者,人亦爱之;利人者,人亦利之。

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爱人者,其身亦安;以利人者,其身亦利。

是以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大利也。

”墨翟曰:“然则兼相爱,交相利,此天下之至治也。

若天下之人,皆相爱,强者不欺弱者,众者不夺寡者,富者不侮贫者,贵者不傲贱者,智者不欺愚者。

文言文兼爱原文翻译

文言文兼爱原文翻译

墨子曰:“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将何哉?则曰:‘兼爱尚贤而不足以治天下者,何也?’盖天下所以乱,生于无兼爱也。

夫兼爱非兼利也,兼爱之谓兼相爱,交相利也。

今吾不识天下之所以兼相爱交相利也,而独视爱吾亲如一,而不爱异于吾亲者,吾谓大乱。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以爱亲为上者,人亦从而爱之;以利亲为上者,人亦从而利之。

此天下之常然也。

而以易天下,此天下之大利也。

故圣人以兼爱为本,而以尚贤为用。

”《兼爱》原文翻译:墨子说:“天下之所以混乱,其理由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实行兼爱、崇尚贤能却不足以治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大抵天下之所以混乱,是因为缺乏兼爱。

所谓兼爱,并非兼得利益,兼爱就是相互爱护,相互得利。

现在我不明白天下人为什么能够相互爱护、相互得利,却只把爱自己的亲人当作唯一,而不爱那些不同于自己的亲人,我认为这是极大的混乱。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随之爱他;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随之帮助他。

把爱亲人放在首位的人,别人也会随之爱他;把利亲人放在首位的人,别人也会随之利他。

这是天下常有的道理。

如果能用这种方法来改变天下,这就是天下的大利。

因此,圣人以兼爱作为根本,以崇尚贤能作为应用。

”墨子认为,天下的混乱源于缺乏兼爱。

兼爱并非仅仅指个人利益的追求,而是指人们能够相互爱护、相互得利。

他主张,如果人们能够像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护他人,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天下也会因此而得到治理。

墨子强调,兼爱是圣人的根本原则,而崇尚贤能则是这一原则的实际应用。

通过兼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

战国鲁国-墨子《兼爱》原文、译文及注释

战国鲁国-墨子《兼爱》原文、译文及注释

战国鲁国-墨子《兼爱》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兼爱战国鲁国-墨子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身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翻译: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墨子兼爱译文

墨子兼爱译文

墨子兼爱译文《墨子·兼爱》原文有好多章节呢,咱就先从比较经典的部分开始翻译哈。

原文:“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翻译过来就是这么个意思哈。

要是让全天下的人都互相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那还能有不孝顺的人吗?你要是把父亲、兄长和君主都看成和自己一样(重要),怎么会做出不孝顺的事呢?还能有不慈祥的人吗?把弟弟、儿子和臣子都看成和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祥的事呢?所以啊,不孝顺和不慈祥的人就不会有了。

那还会有小偷和强盗吗?要是把别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一样,谁还会去偷呢?把别人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一样,谁还会去伤害呢?所以小偷和强盗也就不会有了。

那还会有大夫互相扰乱家族、诸侯互相攻打别的国家这种事吗?要是把别人的家族看成自己的家族,谁还会去扰乱呢?把别人的国家看成自己的国家,谁还会去攻打呢?所以大夫互相扰乱家族、诸侯互相攻打的这种事也就不会有了。

出处呢,就是《墨子·兼爱》。

你看啊,墨子的这个想法其实挺实在的。

他就像是在跟大家唠家常一样,说你看啊,大家要是都互相友爱,就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那这个世界上好多糟心事就都没了。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说的,大家都互相体谅,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那哪还有那么多矛盾呢?就像在一个小区里,如果每家每户都把邻居当成自己家人一样对待,还会有因为占个楼道空间就吵架的事吗?或者在公司里,如果同事之间都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那还会有因为抢个项目就互相使绊子的情况吗?墨子这思想虽然是老早以前的,但拿到现在来说,也还是很有道理的,就像我们长辈经常念叨的,大家互相包容,这个世界就和谐了。

兼爱翻译文言文

兼爱翻译文言文

原文:墨子曰:“兼爱者,天下之大利也。

夫诸侯所以不兼爱者,以其自爱也。

自爱,故为欲。

欲,故为非义。

非义,故伤人。

伤人,故起争。

起争,故为乱。

乱,故灭。

灭,故无后。

诸侯者,自爱者也。

诸侯之自爱,犹犹其自爱也。

诸侯之自爱,犹犹其自爱也。

诸侯之自爱,犹犹其自爱也。

兼爱者,天下之大利也。

”翻译:墨子说:“兼爱是天下的大利益。

诸侯之所以不实行兼爱,是因为他们只爱自己。

只爱自己,就会产生欲望。

产生欲望,就会做出不义之事。

做出不义之事,就会伤害他人。

伤害他人,就会引起争斗。

引起争斗,就会导致混乱。

导致混乱,就会灭亡。

灭亡,就没有后代。

诸侯,都是只爱自己的人。

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

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

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

实行兼爱,是天下的大利益。

”墨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兼爱的意义和作用。

他认为,兼爱是天下的大利益,因为兼爱可以消除诸侯之间的争斗和混乱,避免国家灭亡,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而诸侯之所以不实行兼爱,是因为他们只爱自己,导致欲望的产生,进而做出不义之事,伤害他人,最终引起争斗和混乱。

墨子进一步指出,诸侯的自爱就像他们自己的自爱一样,都是出于私欲。

这种私欲导致他们无法看到兼爱的好处,反而陷入了争斗和混乱的泥潭。

因此,墨子呼吁诸侯们放弃自爱,实行兼爱,以实现天下的大利益。

在墨子的思想中,兼爱是一种道德观念,它要求人们无私地关爱他人,不因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歧视他人。

墨子认为,只有实行兼爱,才能消除社会的不公和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总之,《兼爱》一文阐述了墨子关于兼爱的思想,强调了兼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墨子的兼爱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新高二语文课文兼爱原文及翻译

新高二语文课文兼爱原文及翻译

新高二语文课文兼爱原文及翻译
高二兼爱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翻译: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

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

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

《墨子之14章兼爱(上)》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墨子之14章兼爱(上)》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14章兼爱(上)》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斯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巳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14章兼爱(上)》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

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

墨子兼爱中翻译译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译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译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班,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昔者楚屡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士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译文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

”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

墨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墨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墨子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天下虽治,必笃于其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曰:‘非攻’。

当此之时,天下大治也。

”翻译:墨子说:“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互爱护,那么社会就会安定;如果相互仇恨,那么社会就会混乱。

因此,墨子说:‘即使天下已经安定,也一定要坚定地实行爱。

’天下的人们如果都相互爱护,那么强大的不会欺凌弱小的,多数的不会掠夺少数的,富有的不会羞辱贫穷的,贵族不会傲视卑贱的,欺诈的不会欺骗愚昧的。

所有天下发生的祸乱、篡夺、怨恨,它们的起因,都是由于不相爱而产生的。

因此,仁爱的人称赞这种行为为‘非攻’。

在这个时候,天下就会达到大治。

”原文:“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

有义则富,无义则贫。

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然则天下之大义,将奈何哉?天下之世,相攻相篡相贼,久矣。

天子有善,不称其仁;暴虐,不称其不仁。

举天下以非之,谓之‘义’。

是故天下之所以乱,其说将奈何哉?”翻译:“天下有了正义就会生存,没有正义就会灭亡。

有了正义就会富裕,没有正义就会贫穷。

有了正义就会安定,没有正义就会混乱。

那么,天下的大义,究竟应该怎么办呢?天下的世界,相互攻伐、相互篡夺、相互偷盗,已经很久了。

天子有善行,不称颂他的仁慈;残暴,不称颂他的不仁。

把整个天下的人都用来指责他,称他为‘义’。

那么,天下之所以混乱,其理由又应该怎么解释呢?”。

兼爱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

兼爱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

兼爱上原文及翻译注释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1],必知乱之所自起[2],焉能治之[3];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4],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5]。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注释:[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是说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作为自己事业的人。

[2]所自:由特殊代词“所”与介词“自”组成的名词性结构,一般附于动词之上,表示来由。

自,由。

[3]焉:乃,于是。

[4]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是说好比医生给人治病那样。

攻,治。

然,如此。

[5]弗:不。

此章论述“以治天下为事”的圣人治理乱局,必须首先知道“乱之所自起”,才能对症下药。

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1]?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2],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3];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4],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5],盗爱其室,不爱异室[6],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7]。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8]。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注释:[1]当:通“尝”。

尝,尝试。

[2]孝:指事亲、事君和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证。

[3]亏:损,毁坏。

[4]虽父之不慈子:是说假若父亲不慈爱孩子。

虽,若,用为假设连词。

慈,上爱下。

[5]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是说即使推而至于天下做窃贼强盗的人也是这样。

墨子《兼爱》原文和译文(全篇)

墨子《兼爱》原文和译文(全篇)

原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1]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1)?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2),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行者非之(3)。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4)。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若君说之(5),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6),韦以带剑(7),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墨子兼爱中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兼爱中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兼爱中文言文及翻译原文兼爱中作者:墨者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1)?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2),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行者非之(3)。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4)。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若君说之(5),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6),韦以带剑(7),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墨子兼爱中 翻译 译文

墨子兼爱中 翻译 译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译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认为事者,必兴世界之利,除去世界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世界之利何也?世界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班,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和气调,此由世界之害也.“既以非之,何故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若何如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世界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世界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然而今世界之士正人曰:“然,乃若兼则善矣.固然,世界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世界之士正人,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屡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掉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逝世者阁下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世界苍生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认为政而士不认为行故也.今世界之正人,忠诚欲世界之富而恶其贫,欲世界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世界之治道也,不成不务为也.”译文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必定是为世界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斯,那么世界的利是什么,而世界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如今如国与国之间互相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互相抢夺,人与人之间互相摧残,君臣之间不互相施惠.尽忠,父子之间不互相慈爱.孝顺,兄弟之间不互相融洽.调和,这就都是世界之害.”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合错误,那用什么去转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办法去转变它.”既然如许,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当如何做呢?墨子说道:“对待他人国度就象本身的国度,对待他人的家族就象本身的家族,对待他人之身就象本身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产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产生抢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互相摧残;君臣之间相爱,就会互相施惠.尽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互相慈爱.孝顺;兄弟之间相爱,就会互相融洽.调和.世界的人都相爱,壮大者就不会掌握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制人少者,充裕者就不会欺负贫苦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猾者就不会诱骗愚蠢者.举凡世界的祸殃.抢夺.抱怨.恼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临盆的.所以仁者赞扬它.然而如今世界的士正人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斯,它也是世界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墨子说道:“世界的士正人们,只是不克不及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故.从前晋文公爱好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拜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爱好如许,所以臣下就如许做.从前楚灵王爱好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爱好如许,所以臣下能做到如许.从前越王句践爱好士兵英勇,练习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聚集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进步.将士听到鼓声,(抢先恐后),打乱了部队,蹈火而逝世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所以墨子说道:“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世界苍生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爱好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况且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合的(功德).爱他人的人,他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他人的人,他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他人的人,他人也随即憎恶他;伤害他人的人,他人也随即伤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施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必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必它实之于行的缘故.如今世界的正人,(假如)心坎确切愿望世界充裕,而厌恶其富裕;愿望世界治理好,而厌恶其凌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世界的治道,不成不尽力去做.”。

兼爱文言文翻译

兼爱文言文翻译

兼爱文言文翻译兼爱文言文翻译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

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以下是兼爱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兼爱作者:墨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1)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
墨子名翟,是宋国人,从小喜欢讲学。

有一天,他的弟子禽滑厘和他辩论起来,互相批评对方的学说不正确,又都很固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们争吵到深夜,互不相让,难以结束,墨子就把它记下来,写成《非命》篇,作为自己的著作,从此,墨子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原文:今人主之患,不在于人臣之不信,在于人主之不明;不明则赏罚不信矣。

故人主必有鉴也,必有见也,有以自知。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矣。

夫赏罚不信,禁令不行,此乱之所由生也。

君上,一国之本也。

国将亡,必先亡其君上。

何谓爱民?曰:必知其所利,必知其所恶。

二者,知而爱之,利而知之,可谓爱民矣。

爱民者,能得其利也;得其利者,能用其力也;用其力者,能爱其民也;爱其民者,能用其威也。

何谓恶民?曰:必知其所害,必知其所利。

二者,知而恶之,恶而知之,可谓恶民矣。

恶民者,能除其害也;除其害者,能用其力也;用其力者,能恶其民也;恶其民者,能用其威也。

及其身死国亡而后悔之,可谓晚已!爱民之道:务在博爱,必得其志。

博爱之人,谓之好善。

好善者,必以其道还诸天。

天之爱民,何厚于君上?凡兼相爱,交相利,必得其利,爱利之交,天下无不爱者。

爱民之道,在兼相爱;交相利。

利人者爱己,利己者利人。

此天之道,人之行也。

若夫爱人利人之义,未尽行也,天下之事有不可者三,可以言者一,可以行者二,而不可言者三。

古者圣王以为天下,
非利之也;以为民,非害之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故圣王之立法度,设赏罚,所以利人也;所以利己也;所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非以害人也。

故圣王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而天下治;不敢专为天下之大利,而天下大害。

故曰:“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此之谓也。

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而天下治;不敢专为天下之大利,而天下大害。

故曰:“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此之谓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也,必无信也,此物奚宜至哉?自反而忠矣,自反而有信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孝也,必无义也,此物奚宜至哉?自反而孝矣,自反而有义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弟也,必无勇也,此物奚宜至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