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第二章)读书笔记(共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第二章)读书笔记(共5
篇)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第二章)读书笔记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天性是非理性的,人的行为取决于无意识的需求和欲望;而行为主义者由于不研究人头脑内部的事件,因而认为人是否具有理性无关紧要,在他们看来,只要对环境中各种刺激进行精心的安排,引出有机体的反应并加以及时的强化,就可以控制和塑造人的行为。
(29)
2、皮亚杰认为,人总是积极地、理性地试图学习。
他把儿童看作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会主动地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
(29)
3、他认为“发生认识论就是企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赖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起源,去解释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的一门学科”(Piaget,1970)。
也就是说,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它要解决人(群体和个体)的智慧是通过何种机制,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这类问题。
总之,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主题是,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以及认识是如何逐渐发展的。
(29)
4、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被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
他认为,人们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
(30)
5、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呢?其理由是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事物如何运作的好奇心,即人具有一种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
(30)
6、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当个体面临环境中新的刺激,总是先试图去同化,如同化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原有图式无法同化新刺激,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即调节原有的图式甚至重建新图式,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31)
7、个体后天建构的图式最初源于动作,这种主体和周围环境相互
作用的观点构成了皮亚杰理论的核心。
具体地说,主体主动地组织图式去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如同化成功,图式得到丰富;如同化失败,则原有图式得到改造或建构新的图式。
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进行,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31-32)
8、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类: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32)
9、教育的关键在于,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提出恰当、不超出儿童的同化能力,又能促进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中问题”。
(32)
10、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32)
1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主要特征是: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
(33)
12、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及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34)
13、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34)
14、在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维阶段,儿童已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但儿童运用的概念与成人运用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
(34)
15、在直觉思维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思维直接受到知觉到的事物表面显著特征的影响。
(35)
16、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
11、12岁)的儿童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
他们只能对具体事物、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如果在纯粹语言叙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儿童就会感到困难。
(37)
17、处于形式运算(11、12岁以上)阶段的儿童,倾向于从可能性开始,然后进展到现实;当面临问题时,他们会细致考察问题情境,并试图确定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再来系统地检验哪一种方法才是现实的。
(39)
18、在维果斯基看来,由于儿童自出生以来就处在其周围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他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文字符号的学习,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的过程中,他以其所掌握的心理工具为中介,他的高级心理机能逐步从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在整个认知发展过程中,对高级心理机能而言,主要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42)
19、儿童的心理机能发展的原因何在?维果斯基强调以下三点:其一,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规律制约的结果。
其二,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了能对高级心理机能起中介作用的工具——语言、符号——的结果。
其三,高级心理机能本身不断内化的结果。
(43)
20、语言与发展:语言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语言是儿童用以认识与理解世界的一种中介工具,也即一种思维工具。
语言在发展中还有一种功能,即使得儿童能与他人进行交往,从而开始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或观念交换。
“活动”这一概念也是维果斯基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在“做”中学,即通过与更有能力的人一起进行有意义活动来学习。
活动提供了使对话可能发生的情境。
语言在发展中还有第三个作用,即为人们提供了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与调控的工具。
个人言语是引导个体思维与行为的自我谈话。
个人言语,最初是大声咕哝出来的,然后逐渐被内化,进而
成为复杂认知技能的基础,这些技能包括保持注意、记忆新信息和问题解决。
(44-45)
21、学习与发展:维果斯基认为,至少应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根据这两个发展水平的界说,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其意指认知发展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47)
22、教学与发展:维果斯基认为,发展和教学相互影响,甚至教
学要先于发展。
教学支架就是然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在操作上,教学支架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当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时,教师就进一步提供“支架”;当学生需要较少的帮助时,教师就撤销“支架”,以便学生能独自完成任务。
(48)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第一章)读书笔记第一章主要讲什么是专家型教师和优秀学生?以及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培养专家型教师和优秀学生。
光看目录就吸引了我。
因为我想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也想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所以虽然刚开始看有些难度,但我坚持下去了;而且发现静下心来看后竟然收获不少:
一、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必须掌握内容知识,即有关所授学科内容的知识。
可以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课程和学校外的经验来提高你的内容知识水平。
(比如我的内容知识来自我学过的英语课程,还有在校外运用英语、阅读和讨论有关英语问题的经验。
从现在起我得多阅读英语资料或是有关于英语教学的书籍。
因为我缺少这方面的知识。
)
二、“反省式教学实践”对成为专家型教师具有重要性。
重视反省式教学实践,不断地从经验中学习。
专家型教师会对具体情形进行反省思考并加以利用。
这跟我们时常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是一样的,但是专家型教师更善于在反思过后想出好的解决方法,从而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难题。
(今后在反思过后,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
三、熟练掌握技能使其达到自动化对成为专家型教师具有重要性。
熟练掌握技能(即技能自动化)就可以用同样或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比新手更多的事情,这样,专家型教师就可以凭借他们所拥有的丰富经验的优势,不费什么力气便可以表现得很出色,而新手(教师)则要花费巨大的努力来完成工作。
(必须努力学习所教的英语学科内容、教学方法和讲授英语的特定教学方法,且使其达到自动化)
四、懂得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一起工作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部分,这一点和有关教学的知识同样重要。
因为与其他教师和上级领导
友好往来相处,可以期待在今后得到回报。
这些回报包括同事的忠诚依赖、许诺,在需要时提供帮助。
这种实践性的能力或者称之为智慧是教学技能的重要部分。
(不要“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或者是排挤同事,怕他们超过自己,这种做法都是不利于进步的,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绊脚石)
第三篇:读《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有感
读《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有感
盐城市北龙港初中
陶建春
假期中,匆匆拜读了吴庆麟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吴教授以其精深的专业知识、典型生动的教学案例、轻松活泼的文字,为我们解读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使我对教学心理学的内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枯燥乏味的假期生活因而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吴教授从我国心理学发展观念百花齐放但又缺乏整合的现状,结合教育实践编撰了该专著,意在切实解决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21世纪初我国教育心理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该专著分为绪论和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三个部分,条理清晰、思维严密。
绪论部分又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心理学角度对教育现象的种种探索、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等章节。
第一部分:学生心理,包括认知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智力与创造力、特殊学生等章节;第二部分:学习心理,涵盖学习的行为主义观、学习的认知观、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复杂的认知过程等章节;第三部分:教学心理,包括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动机、有效课堂教学、学习结果的测评等章节。
皇皇巨著得以面世,不仅包含了吴教授的智慧和心血,也凝聚着教育心理学教研组工作者的汗水。
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由吴庆麟教授总负责。
初稿分别由胡谊(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刘明波和张振新(第二章、第四章)、陈云儿和胡谊(第三章、第八章)、谢立波(第五章)、杜伟宇(第六章)、张振新(第七章第一、二、三
节)、郝宁和余建华(第九章、第十章)、李同吉和胡谊(第七章第四节、第十二章)、袁薇薇(第十三章)等撰写;后经吴庆麟、钱文、汪航等审阅并修改;最后由吴庆麟、胡谊定稿。
本教材的试教,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第二专业(2001级学员)和网络学院“教育学”专业(2002级学员)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完成。
本教材一个显著亮点就是在每部分教育心理学知识专业讲解之后,都编排了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总结、重要概念、参考文献等内容。
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由浅入深、由理性学习到经验总结的系统的阐述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便于学者自学和研究,是教育心理学专著中的典范。
例如在《绪论》第一章节“教师与教育心理学”中,就在“引言”、“教学设疑”(第一节: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二节:从心理学角度对教育现象的种种探索、第三节: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等)专业讲解之后,设计了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总结、重要概念、参考文献等环节。
“绪论”中引言部分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如果你是师范生,你认为今后择业,特别是应聘中小学教师时,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如果你是物理系学生,与数学系学生相比,教授中学物理是否具有明显优势?如果你已经是教师,是否感觉自己从事这一职业很艰苦?如果你是小有成就的青年教师,可否总结几条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教师教育过程中师范生和教师面临的问题。
独特情景的设计,一下子勾起了读者阅读欲望,急切从中寻找答案。
再如在“教学反思”这个环节,编者设计了:
1、优秀教师具有什么特征?你是否达到了?如否,差距在哪里?
2、造成优秀新教师与优秀教师之间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3、成为优秀教师,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4、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对你有何启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促使读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样的例子贯穿整本教材,构成了本教材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本教材有别于其他专业性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独特之处。
读完整本书,我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有了自
己的一些思考。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表扬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却泛泛表扬,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造成表扬的无效性原因在于,表扬学生的方式,决定表扬能否激发学生的动机。
教师给予的表扬基本上都没有说明学生的什么行为值得表扬;表扬的表述方式可能空洞、重复、信息性不强(入“做得好”;“不错”“好…好…好”等)。
有时候,受到表扬的行为实际上根本就不值得表扬,例如,许多教师仅仅表扬参与(如“我很高兴你参与了”),而不是表扬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参与(如“你的确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因此,有效的表扬应该:
1、发生在校生做出某种适宜、良好的行为后;
2、是有目的地,不应该是为了表扬而表扬;
3、应指出学生值得表扬的行为,即将注意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表扬的行为上;
4、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能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所获得的成就的关注;
5、隐含着学生如果付出努力,在将来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等这样的信息。
著名学者吴志标就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都不同,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事物也不同。
所以,我觉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要因人而异。
特别是那些成绩差、且因为成绩差而更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就更需要老师去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了。
……知识的生活化是很重要的。
脱离生活的知识会让学生不知所云,根本不会有什么动机去学习。
总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灵活运用本教材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而充盈,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2017年2月7日
第四篇:读书笔记教育心理学
今年暑假闲暇之余,潜心阅读了一本对教育工作,甚至于生活十
分有意义的一本书――斯滕伯格的《教育心理学》。
本书开篇从如何使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这一问题出发,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服务教育。
通过阅读本书,学习到了大量全体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同时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育心理学对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知识。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
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
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他们提出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们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
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
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
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
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
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
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小学高年级儿童和中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智力的测量。
对于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量表进行量化,对神奇的智力进行测量,这让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和教育融为一体,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中来,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
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也让我有很深的感触。
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似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创造力水平则比较低。
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让我获益匪浅。
例如:知识迁移的学习定势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可以知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善于运用已有的学习定势,因势利导,促进新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学习定势对问题解决带来的干扰。
、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
二、教育心理学的存在价值
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也不例外。
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牵涉到整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比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构成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智力系统。
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与学习相关的动力系统。
其中的动机则是学习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的学生,
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掌握某学科的知识就能胜任、驾驭的。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并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来实施教育教学策略。
比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情绪、意志品质和最佳的学习时机,都要求教师采用最佳的手段以优化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
这时,就需要了解学生赖以进行信息加工一些主要心理过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规律,以及相关非智力因素情况。
有助于我们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学习过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
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利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通过引入难度适宜,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学生心理上的不协调,激发其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目标体系和积极地学习期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自尊心、好胜心、信念、理想等”。
作为老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内部动机”的作用,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某些外部条件如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合理利用奖励和惩罚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边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预期。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