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 表— 皮毛、肌腠、经络 里— 脏腑、气血、骨髓
表里具有相对性
(二)何谓表里辨证 辨别病位内外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 1、辨别病位内外浅深 表证— 病位较浅 里证— 病位较深
2、辨别病势的进退
病邪由表入里—— 病渐深重,为病进 病邪由里出表—— 病渐减轻,为病退
恶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 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
4.病机要点:
寒为阴邪
实——阻遏阳气 虚——温煦无能
形体失于温煦——恶寒,畏冷,肢冷
寒性凝滞 收引
气血凝滞→不通则痛 经脉不通
头身脘腹肢节冷痛, 脉紧或迟,舌青
机体温运功能减退——分泌物、排泄物清稀淡冷,苔白润 寒不消水,津液不伤——口不渴 寒得温则行——喜暖
(二)里证
1.定义:泛指病变部位在里,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成因: (1)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
损伤脏腑气血 脏腑气血功能紊乱
3.里证特点:
(1)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病。 (2)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均属里证范畴,里证范 围广泛。 (3)基本证候特点: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4)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相对于表证较重,病程较长。 (5)治法复杂,不如表证易取效。
病位由浅入深 病势发展
2、里邪出表:指在里的病邪有向外透达之势,是邪有出路的趋势, 对疾病向愈有利。
正气尚强 里证
治疗及时
护理得当
邪向外透达
麻毒外透 高热汗出,热退身凉 热入营血,出斑疹,热退身凉
(二)寒热转化 1、寒证化热: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的证候。
成因: ①外感寒邪未及时消散,机体阳气偏盛,寒邪从阳化热 ②寒证使用温燥之品太过
六淫邪气 疫疠
侵犯→正气奋起→病理反应亢奋剧烈 人体 抗邪
(2)脏腑功能失调→气化障碍,气机阻滞→有形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 (痰饮,水湿,瘀血,宿食)
3.实证特点:
(1) 多见于体质壮实之人。 (2) 起病多较急,病情剧烈,病程较短。 (3) 以有余、盛实、不通的症状为主,如寒热显著,疼痛剧烈,
呕吐咳嗽明显,二便不通,脉实等。
(三)表里证鉴别要点
表证
里证
寒热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
常见症状 头身疼痛,鼻塞喷嚏,
内脏证候不明显
舌象
舌象变化不明显
但寒不热或 但热不寒 内脏证候为主
舌象多有变化
脉象
浮脉
沉脉
其他
起病急,病情 较轻,病程短
起病可急可缓,病 情较重,病程较长
二、寒热辨证
概述
(一)何谓寒热辨证
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二)寒热辨证的意义
临床表现:
外有假寒症状
恶寒或寒战 四肢凉甚至厥冷 神识昏沉,面色紫暗
脉沉
内有真热症状
身发高热 胸腹灼热 口鼻气灼,口臭息粗 脉数有力
内有真热症状
口渴引饮 小便短黄 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而干
2、真寒假热证——里虚寒重证 含义:指内有真寒,外见某些假热的证候——阴盛格阳证
病因病机:久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
临床意义:人体正气尚强,阳气较为旺盛;提示正气尚能抗御邪气。
2、热证转寒:原为热证,后出现寒证,而热证随之消失的证候。
成因:
邪热毒气严重 耗伤正气 机能衰败 虚寒证——渐变 热证失治、误治 正不胜邪 阳气散失 亡阳证——突变
临床意义:邪盛正虚,阳气耗伤处于衰惫的状态,提示正不胜 邪,病情险恶。
总之:寒热转化,是邪正力量对比所决定,关键在于机体阳气盛衰。
病案分析:
患者,男,27岁,农民。今日上午急诊,昨晨起感恶寒, 头身痛,无汗,继之发热,口渴,胸痛,咳嗽,至夜间热势无 减,烦躁不眠,咳喘加重,现发热40℃ ,咳痰黄量少,胸闷 痛,口渴,汗不多,小便黄,起病未解大便,四肢不温,唇紫 暗,神识欠清,烦躁谵语,舌红苔黄,脉沉实。
运用八纲辨证方法进行辨证,分析病机。
第五章 八纲辨证
概述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 综合四诊所获 得的病情资料, 以辨别
病位浅深——表里 疾病性质——寒热 邪正盛衰——虚实 病证类别——阴阳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二、八纲辨证的源流
《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张景岳《景岳全书》——“二纲六变”。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三)虚实辨证的意义 了解病体邪正盛衰,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提供治疗依据
(一)虚证
1.定义:对人体正气虚弱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反映 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并不明显。
2.病因病机:
(1)失天禀赋不足
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
(2)后天失调
思虑太过 劳倦过度 房室不节→耗损肾中精气
耗伤 阴阳 气血
临床表现 :
外有假热症状
发热或欲脱衣揭被 面色泛红如妆 口渴 脉大
内有真寒症状
胸腹无灼热 底色苍白 但不欲饮 重按无力
内有真寒症状
四肢厥冷 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 舌淡嫩
三、虚实辨证
概述
(一)何谓虚实 实——邪气盛实——“邪气盛则实” 虚——正气虚弱——“精气夺则虚”
(二)何谓虚实辨证 用以概括和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一)表证
1、定义: 六淫 疫毒
皮毛
正气
等邪气 口鼻 侵入机体
抗邪
——主要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恶寒发热,苔薄,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病机要点:
外邪客于 皮毛肌腠
卫气受遏,不得宣发——恶寒
卫气郁而化热 发热 正气奋起抗邪 邪阻经络,气血不行——头身疼痛 正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气内通于肺,肺失宣发 肺气上逆—咳嗽 病未入里——苔薄白 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痛
二、证的错杂 含义:性质相反的两纲证候同时存在。
类型: (一)表里同病 (二)寒热错杂 (三)虚实夹杂
三、证的转化
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一纲的证候向相反的另一纲转化,原来的证候 随之消失。
(一)表里出入
1、表邪入里:指先有表证,而后出现里证,同时表证随之消失。
邪盛或正虚
表证
病邪入里→里证
失治、误治
第二节 八纲证之间的关系
一、证的相兼
含义:两纲或两纲以上的证候同时存在(广义)。 八纲中无论表里病位的同或异,而其寒热、虚实病性相同的
证候相兼存在(狭义)。
兼寒——里寒证—— 兼实——里实寒证 兼热——里热证—— 兼虚——里虚热证 里 兼实——里实证—— 兼热——里实热证 兼虚——里虚证—— 兼寒——里虚寒证
(3)疾病耗损
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
吐下太过 出血,失精
阴精气血耗损
脏腑 功能 减退
3.虚证特点:
(1)多见于年老、体弱、久病之人。 (2)起病相对较缓,病程相对较长。 (3)症状:以虚羸、不足、衰退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二)实证 1.定义:邪气亢盛,正气不虚所表现的证候。
2.病因病机:
(1)外邪侵 袭
5.寒证证型 : (1)表寒证:
(2)里实寒证: 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痛拒按,肠鸣泄泻,
或痰鸣喘嗽,小便清,舌淡(青)苔白而润,脉迟或紧。
(3)里虚寒证:
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按,大便溏薄 (完谷不化,下利清谷,五更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 舌淡嫩,苔白润滑,脉沉迟无力。
1.分析病邪属阴属阳
2.分析机体阴阳盛衰
3.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法提供依 据
(一)寒证 1.定义:感受寒邪或机体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为寒证。 2.成因:
感受寒邪 实寒证 过服生冷寒凉
起病急骤 体质壮实
表寒证 里实寒证
虚寒证——内伤久病,阳气耗伤——病程长,体质虚弱
3.临床表现:
(二)热证 1.定义:是感受热邪或机体阳盛、阴虚所表现的证候。 2.成因:
实热证
火热阳邪侵袭 过服辛辣温热 体内阳热之气过盛
表热证 病势急而形体壮实 里实热证
ຫໍສະໝຸດ Baidu
虚热证——内伤久病→阴液耗损→病势缓,形体虚弱——里虚热证
3.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 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
(三)虚实转化 1、实证转虚
失治、误治 实证
病程迁延
病邪耗伤正气
虚证
2、因虚致实
素有虚证 本为虚证
新感外邪 伤食,外伤
正气不足 气化失常
当前以实证为主 虚证暂时不显著
病理产物积于体内
因虚致实 (属虚实夹杂)
思考题
1、表证与里证如何鉴别? 2、如何区别寒证与热证? 3、如何区别虚证与实证? 4、名词解释:真寒假热证、真热假寒证、真实假虚证、真虚假实证
(3)里虚热证:形体消瘦,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咽干口燥,溲短赤,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四肢 口渴
二便 面色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暖 冷
口不渴
大便稀溏 白 舌淡苔白 迟、紧 小便清长
热证 恶热喜凉 热 口渴喜冷饮 大便干结 赤 舌红苔黄 数、滑
小便短赤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四)虚证与实证的真假辨别 1、真实假虚证:指本质为实证,反见某些虚羸的症状。
① 病因病机
热结胃肠 痰食壅积 湿热内蕴 瘀血停蓄
大积大聚→经脉阻滞→气血不能畅达
② 临床表现


神情默默
倦怠懒言
身体羸瘦
脉象沉、迟


语时声高、气粗
动之觉舒
胸腹硬满拒按
按之有力
2、真虚假实证: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的现象
(四)寒证与热证的真假辨别
含义:疾病在严重阶段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 寒热真假
疾病发展 寒极 有时会出现一些与病的本质 寒极似热—真寒假热
热极 相反假象(症状,体征)
热极似寒—真热假寒
1、真热假寒证——里实热重证 含义:指内有真热,外见假寒的证候——阳盛格阴证 病因病机: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所致
4.病机要点: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发热,面红目赤,舌红苔黄 火热内扰心神——烦躁不宁
易伤津耗气
消烁津液——口渴欲饮,小溲短黄,大便干结 迫津外泄——出汗 气随津伤——日久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神疲
津液损伤,筋脉失养——动风 易生风动血
迫血妄行——出血
5.热证证型: (1)表热证:
(2)里实热证:壮热喜冷,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神昏 谵语,便秘,小溲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滑、数。
① 病因病机 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② 临床表现
假实
腹部胀满 呼吸喘促 二便闭涩
真虚
时有缓解,喜按 气短息弱
腹部不硬满
其他虚证
舌体淡胖 脉虚无力 疲乏,面色萎黄或苍白
3、虚实真假的鉴别:
① 病人体质强弱,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 ② 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 ③ 舌质的嫩胖与苍老。 ④ 脉象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
4、表证特点:
(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 (2)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 (3)病位在表,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如外邪不解,可内传。
5、常见证型:
(1)表寒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表热证 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