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SCI写作指南——Discuss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a分析SCI写作指南——Discussion

讨论几乎是所有SCI写作初学者最头疼的一部分了,不是不知从哪里下手就是写的没有深度。其实讨论没有固定的模式,看看大牛们写的文章讨论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如果你不能像大牛们一样讨论起来得心应手的话,还是乖乖按部就班来写吧,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几个meta分析讨论写作的几个小技巧,看看能不能对您有所帮助呢?

第一,第一段不要再大段介绍背景了,可以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注意区分Discussion与Introduction的区别,关于背景的描述放在Introduction里就好了。

第二,总结完本文的主要结果后可以紧跟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这个原因可以通过阅读纳入文献来分析,比较纳入文献之间方法、研究人群等因素有何差异。很多时候在纳入文献的讨论部分已经体现出来了,不需要我们再仔细一点一点去挖掘。

第三,可以与已经发表的meta分析比较,但是不能与纳入文献的结果作对比。这一点是很多初学者都会碰到的误区,但想想其实并不难理解。一个课题之所以能做meta分析,那说明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议性,那么我们的纳入文献必定都有正反两方面的结果,而且我们的目的就是合并这些结果,meta分析的结果已经包含了纳入文献的结果,所以再与纳入文献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四,可以从机制入手讨论。这是大部分文章讨论为了增加研究深度一贯采用的办法,例如,吸烟导致肺癌,可能的机制是吸烟使得人体内一种被称为DNA修复酶(OGG1)的化合物活动能力下降,而OGG1活性降低导致DNA受损加快,修复变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meta分析都适合讨论机制,这一条还要视情况而定,不可盲从。

第五,不要忽略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等的结果。初写meta,我们往往只讨论到了总的结果,却忽略了亚组分析等结果。这些内容也是很值得讨论的,例如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后结果发生了逆转,我们可以讨论下逆转的原因。

第六,局限性的讨论要委婉。描述局限性的数量时,一般不要用many、a number of这样的词,可以用a few、several等。另外,每描述完一个局限性,应该要讲为了减小这种局限性我们做了哪些工作,或者是对临床试验设计有什么启示。例如异质性很大,后面可以讲我们做了亚组分析来减少异质性;再如,纳入文献研究质量不高,提示以后临床试验设计应该更加严格,来提高研究的质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