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距关于判断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距关于判断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问题
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尽管多项研究对临床病例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但实际上对于具体的病例,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还是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往往很难做出决定。此时,一些影像学指标对于指导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手术预后就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最近,瑞士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的Georg Osterhoff等通过一项临床病例观察研究,考察了肱骨距(内侧外科颈)粉碎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临床及影像学效果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论文被发表在近期出版的Injury杂志上。
2001至2008年间因肱骨近端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7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性46例,男性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0±15.9岁。术前通过X线片对所有患者的骨折形态以及肱骨距粉碎进行进行评估记录。术后随访时间至少为2年,随访中通过Constant 评分,主观肩关节评价表(SSV),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简明量表-36 (SF-36)对患者的功能效果进行评估;另外,还通过X线片对患者手术的影像学效果进行评价。
图1.(A + B)患者,47岁,Neer 2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距粉碎。(C)患者,69岁,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D)患者,80岁,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E + F)患者,66岁,Neer 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G + H) 患者,49岁,Neer 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这些患者中,只有最后这位患者发生肱骨头坏死。箭头所指为肱骨距的粉碎性骨块。
74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0.8±20.6个月。患者最终的绝对Constant评分、性别及年龄校正的Constant评分、DASH、SSV以及VAS分别为72.4±14.5, 85.2±17.3%, 15.7±17.3, 80.3±19.6%和2.1±2.2。在并发症方面,1.3%的病例出现骨折不愈合,5.4%的病例出现螺钉切出,内固定失败率为1.3%;12.2%的病例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3例发生于初次创伤24个月之后。存在肱骨距粉碎的病例其在Constant评分及其校长评分、SSV以及SF-36等临床疗效方面受到显著影响,这些患者其绝对Constant评分<65的优势比为4.4(95%的可信区间:1.4–13.7)。
图2.患者,55岁,创伤致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距粉碎(A + B)。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C)。术后由于出现内固定物处夜间疼痛而在术后18个月时却出内固定物。该患者在术后24个月随访时的绝对Constant评分为72(E)。
图3.患者、女性,64岁,创伤后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距完整,内侧合页未破坏,内侧干骺端-头延伸区<8 mm(A)。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B)。术后6周(C)及3个月(D)的影像学表现。术后39个月随访时的绝对Constant评分为85,无肱骨头坏死征象(E)。
根据数据结果,作者最终认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中期临床效果。肱骨距粉碎与患者的功能及主观疗效预后有关,其作为一项简便的评估方法可用于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