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绪论

合集下载

《运动生物化学》PPT课件

《运动生物化学》PPT课件

2、运动时肝糖原的释放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肝糖原的分解占90%,但肝
糖原排空很少。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当大强度运动
40分钟后,肝糖原的分解逐步减小,肝糖原接近排空
是不同的。这与专项训练特点、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
的合理性关。
磷酸原系统中,ATP供能的效率为49%,CP再合成
ATP的效率为85%;糖酵解供能的效率为24%;糖的有
氧氧化供能的为29.5%。
作业
1、人体有哪三大供能系统?其主要的供能特点有哪
些?运动训练对磷酸原系统供能的影响。
2、试述糖、脂肪、蛋白质有氧分解及能量生成的简
第四节、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人体内各系统的供能能力,参与供能的程度以及能
量的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运动能力。
而代谢过程又是决定运动完整能版课力件pp的t 主要因素。
17
一、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供能能力 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供能能力取决于以下三 方面:1)能源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如ATP、CP和肌 糖原在骨骼肌中的数量;2)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 如神经、激素、酶、内环境及各器官之间的协调等; 3)运动后代谢供能能力的迅速恢复。 1、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供能功率。 磷酸原﹥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脂肪酸有氧氧化。 并且,最大输出功率呈50%的递度下降。 2、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供能的数量及维持运 动的时间限度
不同的能源物质通过不同代谢途径可提供ATP的数 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脂肪的有氧氧化﹥肌糖原 的有氧氧化﹥肌糖原酵解﹥磷酸原系统 二、运动时有氧代放和无完整氧版课代件pp谢t 的能量利用效率 18
运动时能量利用效率是指人体内代谢过程提供的输
出功率转变为实际运动时功率的多少。

最新00运动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最新00运动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阳离子 K+、Na+、Ca2+ Mg2+ Fe2+
阴离子Cl-、HCO3-、 H2PO4- 、SO4 =
Your company slogan
3、运动对人体化学组成的影响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磷酸肌酸
肌糖原
肌肉蛋白质
体脂
LOGO
一般人 运动员
Your company slogan
• 力量训练使肌肉壮大——蛋白质增加。 • 耐力训练减肥——体脂下降 • 力量、速度训练使骨骼肌CK(肌酸激酶)活性
提高。 • 耐力训练使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提高。 运动训练生化分析——“扬长避短”、解释现象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人体运动时 能量来源
无氧代谢过程 有氧代谢过程
00运动生物化学绪论
LOGO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绪论
❖ 一、运动生物化学的定义 ❖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 ❖ 三、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 ❖ 四、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 ❖ 五、运动训练生化分析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 六、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的方法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 生物的定义: ❖ 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即为生物。 ❖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 ❖ 生命现象的特征: ❖ 新陈代谢 ❖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 稳态 ❖ 应激性 ❖ 生长发育 ❖ 遗传变异等
LOGO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 生物化学的定义: ❖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化学变化特
LOGO
基本化学成分的影响: ❖ 运动可使人体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加等,使身体

运动生物化学绪论

运动生物化学绪论
1962年瑞典学者Begerstrom将组织活检技术运用到运动 生化的研究中。
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国际运动和体育联合协 会的倡议下,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有几十个国家 代表参加的第1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并成立国际运动生化 研究组织,标志着学科进入成熟时期。以后每三年召开一 次国际运动生物化学科学报告会。
平 在急性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脱水、酸碱平衡破坏等不适
应的变化。
功能性物质的适应
运动可改善体内代谢调节功能,提高运动 能力,促进健康,酶、激素、神经递质都 可适应运动对机体的要求。
运动对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人体运动时 能量来源
无氧代谢过程 有氧代谢过程
磷酸原系统 糖酵解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机能评定与 训练监控
运动生物化学
Sports Biochemistry
任课教师:黄徐根 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必修课,是 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从分子水平研究运动人 体的变化规律。与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 养学等课程关系密切。
运动生物化学是人们从事锻炼健身和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的重要科学基础。在全民健身中为健康促 进,防治某些疾病和增强体质提供理论基础,在竞 技运动中为运动员选材、训练监控中训练方法和负 荷监控,机能监控、加速运动疲劳消除、合理营养 和兴奋剂检测等提供科学依据,是体育科学中的重 要应用基础学科。
诠释与论证各种锻炼、训练方法的原理,从而阐 明长期、系统的运动对于改善人体健康水平、提 高竞技能力的机制。
运动与机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
运动能改变机体的化学组成,而机体化学组成(体成分、酶活 性、激素调节)的适应性变化是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健康、增 强体质的基础。

生物化学 绪论(共46张)

生物化学  绪论(共46张)

• 德国Neuberg (1877-1951) 于1903年 提出“生物化学”这个名词生物化学 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此之前, 分别由有机化学和生理学分别研究。
德国有机 化学家
Emil Fischer
‘‘生化之 父’
二十世纪的30年代--五十年代
30年代, 1933~1936年Krebs提出了著 名的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1940年德国科学家Embden 和 Meyerhof提出的糖酵解途径。
What is life science? 环境与生态 能源与资源 斯坦利(美)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二 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 一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功能 1997年, 首例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的诞生 米尔斯坦(英国)
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 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 生命科学领域显示无限广阔的发 1940年德国科学家Embden 和 Meyerhof提出的糖酵解途径。 抗体化学结构和机能
Out of 19,813,086, 19,568,394 sites were identical to their human
counterparts for a mean percent
Fujiyama et al, 2002, Science, 295: 131-134
What is life science?
生命的基本特征:
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正常的生物都具有从生到死的完整生命 过程, 即生活史。
生物个体不断繁衍后代, 无数个体失活史 串联起来就构成了生物的进化史, 遗传和 变异结合的后果。
What is life science?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第一章.生物化学绪论1.生命的生物化学定义:生命系统包含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

但是已知某种病毒生物却无核酸(朊病毒)。

2.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

( 2 ) 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基本功能。

( 3 )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 5 )生物对外界可产生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对环境有适应性。

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

4.生物化学: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而深入揭示生命活动的化学本质的一门科学。

5.生命体的元素组成:在地球上存在的92种天然元素中,只有28种元素在生物体内被发现。

第一类元素:包括C、H、O和N四种元素,是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元素。

这四种元素约占了生物体总质量的99%以上。

第二类元素:包括S、P、Cl、Ca、K、Na和Mg。

这类元素也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第三类元素:包括Fe、Cu、Co、Mn和Zn。

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主要少量元素。

第四类元素:包括Al、As、B、Br、Cr、F、Ga、I、Mo、Se、Si等。

偶然存在的元素。

6.生命分子是碳的化合物:生命有机体的化学是围绕着碳骨架组织起来的。

生物分子中共价连接的碳原子可以形成线状的、分支的或环状的结构。

7.生物(生命)分子是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基础,是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生物分子的主要类型包括:多糖、聚脂、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维生素、辅酶、激素、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小分子。

8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代表了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方向。

9.生物化学的内容:静态生物化学:研究生物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

动态生物化学:研究生命现象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

引言概述: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结构、组织和生命活动的科学,它承接了有机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析生物体内的复杂化学反应。

本文将围绕生物化学第一章的绪论部分展开叙述,重点介绍生命的起源、生物大分子、生命的能量转化、生物膜和细胞器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生命的起源1.生命的化学基础:讲述有机分子在地球早期的环境下的合成过程,以及如何形成简单有机分子的实验模拟研究。

2.生命的起源理论:介绍了地球早期环境和过渡环境中生命起源的几种理论,如原生生命体说、RNA世界假说等,并对比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3.生命的进化:阐述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在生命进化中的作用。

二、生物大分子1.蛋白质:描述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氨基酸的基本性质和反应、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以及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2.核酸:介绍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核苷酸的组成、碱基配对的规则、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复制等重要过程。

3.多糖:讲述多糖的种类和结构,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途径。

三、生命的能量转化1.糖代谢:详细阐述糖的有氧和无氧代谢途径,包括糖解、糖酵解、异源糖母嗣和糖异生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调控机制。

2.脂肪代谢:解析脂肪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和降解途径,包括脂肪酸的合成、三酰甘油的降解和胆固醇的合成等重要过程。

3.氨基酸代谢:探讨氨基酸的合成和降解途径,以及转氨酶和脱氨酶在这些过程中的作用。

四、生物膜1.生物膜的结构:介绍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磷脂双分子层的构成、蛋白质和其他分子在生物膜中的分布以及生物膜的流动性等特点。

2.生物膜的功能:阐述生物膜在细胞内外界物质交换、信号传导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并介绍生物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膜蛋白:探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通道蛋白、离子泵和受体蛋白,以及它们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和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
1953及 1975年, Sanger分别研究出蛋白质序列和 核酸序列的测定方法 1961年,Jacob & Monod 提出了操纵子学说
1965年, Holly 排出酵母tRNAAla 的一级结构 1966年,Nirenberg & Khorana 破译了遗传密码 1970 年, Temin和 Baltimore 几乎同时发现逆向转录酶,证 实了 Temin 1964 年提出的“前病毒假说”,阐明在劳氏肉 瘤病毒(RSV)感染以后,首先产生含RNA病毒基因组全部 遗传信息的 DNA 前病毒,而子代病毒的 RNA 则是以前病毒 的DNA为模板进行合成。 1972 年~1973年, Berg 等成功地进行了 DNA 体外重组; Cohen创建了分子克隆技术,在体外构建成具有生物学功能 的细菌质粒,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在此同时,Boyer等 在 E.coli 中成功表达了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基 因
后发现维生素
1926年,美国化学家J. B. Sumner首次得到脲酶结晶 1912-1933,生物氧化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30 年代,陆续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 蛋白酶,从而进一步证明酶是蛋白质
30年代,英国生化学家A.Krebs提出尿素循环和三羧 酸循环 40年代,能量代谢的提出为生物能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此外,糖酵解途径、光合碳代谢途径得到证明,发 现了维生素和激素、血红素、叶绿素等
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农作物抗性和耐贮 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
这一代的转基因食品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 初,是以转入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 以及延迟成熟基因等为主要特点。
转基因抗虫水稻
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

《生物化学》(第三版)精要速览

《生物化学》(第三版)精要速览

《生物化学》精要速览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氨基酸: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 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O-NH-)。

运动生物化学绪论

运动生物化学绪论

• 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 (1)运动对人体化学组成的影响;
➢ 组成生命体的物质是极其复杂的。但在地球上存在的92种 天然元素中,只有28种元素在生物体内被发现
➢ 第一类元素:包括C、H、O和N四种元素,是组成生命体 最基本的元素。这四种元素约占了生物体总质量的99%以 上。
➢ 第二类元素:包括S、P、Cl、Ca、K、Na和Mg。这类 元素也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 Fletcher和Hohkins(1907),Meyerhof(1920),Hill (1923-1925)对肌肉收缩时乳酸的生成,乳酸生成和缺 氧的关系,糖原是乳酸生成的前体物质作了大量的研究报 道。
• Lohmann(1928)在肌肉的浸出物中发现了ATP,不久又 提出了ATP和CP之间可以互相补充高能磷酸酸基团的 Lohmann反应。
3、长期体育锻炼也对体内蛋白质、脂类、糖类、 1 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 • 2 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 3 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生物化学的研究始于18世纪,运动生物化学研
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的20年代。1968年在比利时 布鲁塞尔召开了第 1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报告会,
➢ 第三类元素:包括Fe、Cu、Co、Mn和Zn。是生物体内 存在的主要少量元素。
➢ 第四类元素:包括Al(铝)、As(砷)、B(硼)、Br (溴)、Cr(铬)、F(氟)、Ga(镓)、I(碘)、Mo (钼)、Se(硒)、Si(硅)等。
生命体的化学组成
无酸物组 机、质成 盐糖有有 和类蛋机 水、白体 等脂质的
• 1.了解身体基本化学组成。 • 2.掌握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营养原理及训练监控方法。 • 3.掌握运动与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物化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绪论1.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阶段:叙述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和机能生物化学。

2.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①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及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②代谢及其调节③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第二章糖类化学1.糖类通常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情况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

2.单糖的分类:①按所含C原子的数目分为:丙糖、丁糖......②按所含羰基的特点分为:醛糖和酮糖。

3.葡萄糖既是生物体内最丰富的单糖,又是许多寡糖和多糖的组成成分。

4.甘油醛是最简单的单糖。

5.两种环式结构的葡萄糖:6.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环式结构:(见下图)7.单糖的重要反应有成苷反应、成酯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异构反应。

8.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二糖。

9.多糖根据成分为:同多糖和杂多糖。

同多糖又称均多糖,重要的同多糖有淀粉、糖原、纤维素等;杂多糖以糖胺聚糖最为重要。

10.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11.糖胺聚糖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肝素。

第三章脂类化学1. 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是维持人和动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必需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

2. 类花生酸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包括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

3.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

下图是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的结构式:1. 皂化值:水解1克脂肪所消耗KOH的毫克数。

皂化值越大,表示脂肪中脂肪酸的平均分子量越小。

6.磷脂根据所含醇的不同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7.糖脂包括甘油糖脂和鞘糖脂。

8.类固醇是胆固醇及其衍生物,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维生素D、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等。

9.胆汁酸有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两种形式。

10.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皮质酮和皮质醇)和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11.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和促进肾脏保钠排钾的作用。

其中皮质醇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较强,而对肾脏保钠排钾的作用很弱,所以称为糖皮质激素;醛固酮对水盐平衡的调节作用较强,所以称为盐皮质激素。

《生物化学》绪论 第1章 蛋白质化学

《生物化学》绪论  第1章 蛋白质化学

定的蛋白质肽键断裂,各自得到一系列大小不同 的肽段。
⑷分离提纯所得的肽,并测定它们的序列。
⑸从有重叠结构的各个肽的序列中推断出蛋白质
中全部氨基酸排列顺序。
一级结构确定的原则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战略原则是将大化小,逐
段分析,先后采用不同方法制成两套肽片断,并 对照两段肽段,找出重叠片断,排出肽的前后位 臵,最后确定蛋白质的完整序列。
α-螺旋结构
每个氨基酸残基的-NH
-与间隔三个氨基酸残 基的=C=0形成氢键。每 个 肽 键 的 =C=0 与 - NH -都参加氢键形成,因 此 保 持 了 α- 螺 旋 的 最 大 稳定性。
绝大多数蛋白质以右手
右手α螺旋
α- 螺 旋 形 式 存 在 。 1978 年发现蛋白质结构中也 有 左 手 α- 螺 旋 结 构 。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蛋白质是由不同的 α-氨基酸按一定
的序列通过酰胺键(蛋白质化学中专 称为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较稳定 的构像并具有一定生物功能的生物大 分子。
1.1 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
蛋白质是一切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的主要组成成
分,也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物质基础,使生命活 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分子巨大、结构复杂,使得蛋白质的理论 研究及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在重组DNA技术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蛋白质工程为解决这方面的问 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蛋白质工程可改变蛋白 质的生物活性,改变蛋白质的稳定性,改变受体 蛋白质的特性。通过蛋白质工程可深入地研究蛋 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1.2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经元素分析,蛋白质一般含碳50%~55%,氢
6%~8% , 氧 20%~23% , 氮 15%~18% , 硫 0%~4%。 有的蛋白质还含有微量的磷、铁、锌、铜、钼、 碘等元素。 氮含量在各种蛋白质中比较接近,平均为16%。 因此,一般可由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氮,粗略的 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1g的氮≈ 6.25 g的蛋 白质)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库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库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运动生物化学二.是非判断题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

f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

f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理论。

t4、《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

f三.填空题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_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系统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运动生物化学概论》____。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_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___。

四.单项选择题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a )。

A. 1955年B. 1968年C. 1966年D. 1979年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c )。

A. 细胞学B. 遗传学C. 生物化学D. 化学3.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a )。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C. 研究物质的代谢D. 营养的补充4.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A. 人体B. 植物体C. 生物体D. 微生物五.问答题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1)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40-50年代有较大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的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到60年代,该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至今,运动生物化学已经成为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课件PPT

运动生物化学课件PPT
运动对蛋白质分解的影响
运动可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促进氨基酸释放、增加蛋 白酶活性等方面。同时,运动还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来影响蛋白质代谢。
04 运动与脂肪代谢
脂肪的分类与功能
脂肪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组成,脂肪可分为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和糖 脂等。
脂肪的功能
05 运动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功能
01
02
03
简单糖类
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 糖等,是体内主要的供能 物质。
复杂糖类
如淀粉和糖原,主要存在 于植物和动物体内,是体 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功能性多糖
如纤维素和果胶等,具有 多种生物活性,如调节肠 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运动时碳水化合物代谢特点
运动损伤与康复
研究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预防 措施及其康复过程,为运动员提 供有效的康复指导。
02 运动与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基本概念
能量代谢定义
能量代谢速率
指生物体内能量的产生、传递、转化 和利用的过程。
指单位时间内生物体内产生的能量,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ATP 数量来表示。
能量代谢途径
包括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 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和三磷酸腺 苷(ATP)的合成代谢。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 脂肪还具有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参与细胞膜构成等作 用。
运动时脂肪代谢特点
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01
在长时间有氧运动中,脂肪供能比例逐渐增加,以满足机体对
能量的需求。
运动强度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02
在低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较高;而在高强度运动时,脂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完整版)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完整版)
作是最早的一部生物化学著作。 1864 Ernst Hoppe-Seyler分离血红蛋白并制成结晶。 1865 Johann Gregor Mendel提出“遗传因子”概念。 1868 Friedrick Miescher发现“核素”(核酸早期命名)。 1877 Ernst Hoppe-Seyler创立《生理化学杂志》。
1953 James D. Watson和Francis H. Crick提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Maurice H.F.Wilkins和Rosalind Franklin发现 DNA螺旋结构。
Frederick Sanger完成胰岛素序列分析。
生化发展大事记
1955 Arthur Kornberg发现E. coli DNA聚合酶。 Mahlon Hoagland证明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前需要 被活化。
➢ “燃烧”学说(Justus Von Liebig,19世纪20年 代) —动物通过呼吸获取空气中的O2,氧化分解摄 取的食物,产生水和CO2,并且释放热量,保持体 温,维持活力。
➢ 物质代谢概念的产生 —比希将食物分为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类主要
成分,并提出物质,生物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 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领头学科。
一、概念:
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 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 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 代谢与调节、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基础和调控作用的科学。
生化的初级阶段:生物体内的物质,如糖类、
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等,它们的组成、结构、 性质、功能等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
生物:有生命现象 的物体 —— 新陈 代谢,遗传与繁殖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复试)运动生物化学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复试)运动生物化学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物化学一、考试内容及要点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2)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3)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第二章人体的化学组成1、糖类(1)糖类的元素组成及分类(2)糖类的生物学功能2、脂(1)脂类的概念和分类(2)脂肪、复合脂、类固醇及其衍生物(3)脂肪的生物学功能3、蛋白质(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2)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4、水和无机盐(1)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2)水需要量的各种因素以及饮水量和饮水方式(3)与运动关系密切的无机盐5、维生素(1)维生素的分类和功能(2)维生素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第三章代谢的调节物质:酶和激素1、酶(1)酶促反应的特点及酶的化学组成(2)酶的命名和分类及运动训练对酶活性的影响2、激素(1)激素的概念及主要功能(2)运动时能源物质利用的激素调节第四章运动和糖代谢1、糖的分解代谢及能量的生成(1)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途径和意义(2)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和意义2、糖的异生作用和生理意义(1)维持血糖相对恒定的因素(2)糖异生作用有利于乳酸的再利用(3)糖异生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供能和氨基酸代谢3、糖代谢的调节(1)对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调节(2)糖异生作用的调节因素4、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2)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及ATP的重要作用5、运动对糖代谢的影响(1)运动对肝糖原的影响(2)运动和肌糖原的关系(3)运动与血糖、运动与乳酸的关系第五章运动和脂类代谢1、脂肪的分解代谢(1)脂肪组织中贮存脂肪的水解和动员(2)血浆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水解(3)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水解2、血浆自由脂肪酸(FFA)3、脂肪酸得分解代谢(1)脂酰辅酶A的生成(2)脂酰辅酶A通过线粒体内膜(3)脂酰辅酶A的β-氧化作用(4)脂肪酸氧化时能量的生成4、甘油的代谢(1)甘油氧化时的能量生成(2)运动时甘油代谢的意义5、酮体的生成和利用(1)酮体的生成方式(2)酮体的利用方式(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6、运动对人体脂代谢的影响(1)人体适宜体重体脂百分率和健康的关系(2)长时间耐力运动对血脂的急性影响(3)耐力运动训练对血脂的影响(4)耐力训练引起血浆脂蛋白浓度变化的机制(5)耐力运动训练对体脂百分率和脂代谢影响第六章运动和蛋白质代谢1、氨基酸代谢的基本途径(1)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2)氨基酸代谢的主要途径(3)蛋白质与糖类、脂类代谢关系2、运动时氨基酸代谢(1)运动对骨骼肌代谢的影响(2)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和支链氨基酸代谢在运动中意义(3)运动与骨骼肌的氨代谢第七章年龄、性别的生物化学特点和体育运动1、青少年的运动能力特点及老年人的体育锻炼2、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化学组成变化和体育锻炼,衰老的生物化学特点、生物学原因,衰老和体育锻炼的关系第八章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化学基础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生物化学机理、不同运动时间疲劳特点2、掌握提高运动能力的营养补充品3、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及营养方法,兴奋剂的概念和分类、兴奋剂的害处第九章体育锻炼效果的生物化学评定1、评定运动后身体机能状态的指标Hb、血尿素、尿蛋白、尿胆原及体育锻炼效果、人体运动耐力的生物化学评定、血脂的评定2、Hb、血糖、血乳酸、尿蛋白的测定方法要点1、系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了解生物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理解生物体尤其是运动的人体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与生理机能关系;3、基本掌握生物化学在实际运用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以便科学地指导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提高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绪论

绪论

绪论一. 判断题注:在对的在其前点击单选按钮作答1. 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

正确错误2. 人体内的物质组成不包括维生素。

正确错误3. 尽管运动项目不同,但运动时的供能特点是相同的。

正确错误4. 运动时的供能系统可分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三个供能系统。

正确错误5. 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运动时机体生物化学变化本质的一门科学。

正确错误[GO TOP]二. 单选择注:在对的在其前点击单选按钮作答1. 运动生物化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 化学的B. 物理的C. 医学的D. 解剖的2. 运动生化研究的任务之一是研究运动对机体化学组分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机体对运动产生的()变化。

A. 适应性B. 生理性C. 遗传性D. 心理性3.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探索及论证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特点和规律与()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学科。

A. 身体健康B. 运动员训练效果C. 身体健康、运动机能和运动能力D. 比赛成绩4. 运动生物化学从发展动向来看,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是()。

A. 生理学B. 药剂学C. 医学D. 分子生物学5. 电泳法是分离和提纯体液()的一种方法。

A. 糖B. 脂肪C. 蛋白质D. 无机盐6.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B. 1968年C. 1966年D. 1979年7.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C. 研究物质的代谢D. 营养的补充8.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A. 细胞学B. 遗传学C. 生物化学D. 化学9.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B. 植物体C. 生物体D. 微生物[GO TOP]三. 多选择注:对的打勾、错的不要打勾1. 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基础。

A. 运动医学B. 临床医学C. 运动营养学D. 运动训练学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哪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 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
我国生物化学的开拓者——吴宪教授
蛋白质研究领域内国际上最具有权 威性的综述性丛书《Advances in Protein Chemistry》第47卷(1995年) 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蛋白质研究 的老前辈J. T. Eddsall的文章“吴宪与 第一个蛋白质变性理论(1931)”,对 吴宪教授的学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该卷还重新刊登了吴宪教授六十四年前 关于蛋白质变性的论文。
运动生物化学是在生物化学、生理学等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运动生物化学是运动医学的基础 运动生物化学又是运动营养学的基础 运动生物化学已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实践中,是
运动训练的基础。
思考题
学习运动生物化学有何意义? 下次课:糖代谢与运动
第一类元素:包括C、H、O、N4种,是组成什么体最 基本的元素,约占生命体总质量的99%以上。
第二类元素:包括S、P、Cl、Ca、K、Na、Mg,是组 成生命体的7种基本元素。
第三类元素:包括Fe、Cu、Co、Mn、Zn,是生命体 内存在的主要5种少量元素。
第四类元素:包括Al(铝)、As(砷)、B(硼 )、Br (溴)、Cr(鉻)、F、Ga(镓)、I、Mo(钼)、 Se(硒)、Si(硅)等11种微量元素。
(二) 运动时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特点和规律
物质代谢的同时,必须伴随着能量的转变 运动时能量代谢变化
例如:人体在1~2分钟激烈运动时,肌肉能需 求比安静时增加约120倍; 运动强度不同,代谢类型也不同,对身体的有 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要求不同。
(三) 为体育锻炼科学化,运动训练科学化服务
动物模拟不同运动:小白鼠游泳、爬杆、跑车轮 1955年苏联雅科巴耶夫编写的《运动生物化学概
论》,是运动生物化学第一本专著 1962年J.Bergstrom——肌肉活检法 1968年 “国际运动生物化学研究组织” 1979年成立中国体育科学会和运动医学会——“运
动生化营养”组
五、 运动生物化学与其它有关学科的关系
2000年
6月26 日
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 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 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四、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开始于二十世纪的20年代 二十世纪40~5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 二十世纪60年代成熟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消耗特点和运动性疲劳的机理 加速身体的恢复过程 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 运动处方 膳食平衡
三、人体的化学构成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 构单元
非细胞形态:细胞间质
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体都由三类物质组成: 水、无机离子和生物大分子。
生命体的元素组成
在地球上存在的92种天然元素中,有27~28种元素在 生命体中被发现。
世纪的20年代
糖酵解、肌肉收缩和生物氧化等研究取得了进 展
Meyerhof 、Lohamann等研究了对肌肉收缩蛋 白、肌肉中高能碳水化合物、糖原分解和乳酸 的生成等
德国的Snepper——血、尿、汗的分析
二十世纪50年代后
技术和方法 如:同位素示踪法、电泳、层析法、超速离心法 比较生物化学的方法——雅科巴耶夫
生物大分子
生物分子中最重要的是糖、酯、核酸和蛋白质 四类物质,分子量一般都很大,所以又称为生 物大分子。
H3N+— Gly
Ile
Val
Cys
Glu
Gln Ala
S
Ser
S
Leu
Val Pro
Cys
Arg
Asp
Asn —COO-
Lys
Phe
Tyr
Thr
Leu
Lys His
研究内容
• 生物体的化学变化(动态生化)
运动生物化学
绪论
一、什么是运动生物化学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 三、人体的化学构成 四、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五、运动生物化学与其它有关学科的关系
一、什么是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 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影响的 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运动实践服务的一门 科学。
一篇在1931年发表的论文居然在 1995年仍然值得在第一流的丛书上重新 全文刊登,不能不说是国际科学界的一 件极为罕见的大事。
进入分子、原子领域
“看不见了” 如何研究呢? 化学、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分离、纯化、化学物理分析(分子量、元素组
成)
二、 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
(一) 运动对机体化学组成的影响 人体的化学组成 稳定——运动——变化 如 酶——(耐力训练、速度和力量训练) 较新的研究方向 对免疫机能的研究 对基因表达的研究
新陈代谢:生物分子合成和分解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心法则):
复制
DNA
复制
转录
RNA
逆转录
翻译
蛋白质
1953年,Watson 和Crick提出了 DNA双螺旋模型, 奠定了现代分子生 物学的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973年,Cohn 和Boyer分别完 成了DNA体外重 组,基因工程诞 生。
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