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的动态变化
原理: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1、培养酵母菌(温度、氧气、培养液):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2、计数: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培养液厚0.1mm)
3、推导计算
4、讨论:根据7天所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推测影响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探究原理: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

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闻、pH、温度等因素有关。

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以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

探究步骤:
(1)将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

(3)将试管放在25℃条件下培养。

4.2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4.2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4、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
① 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 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 后才能进行计数。
② 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 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 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 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 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 养液可用滤纸吸去。
随机取样,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如何计数?
血球计数板
1、血球计数板的结构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 微生物数量的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 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 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 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大方格
中 方 格
小 方 格
例1
2×108
例2 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 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 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 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 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 5 蓝藻 5n×10 个/mL。
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 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 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 菌数量误差小。
②.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 论说明怎样设计;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不需要。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的自身对照
第1天
第4天
第6天
第 7天
③.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需要。尽量减少误差。对每个样品计数三 次,取其平均值。

4.2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4.2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5)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 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 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 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 (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6)当遇到位于大格线上的酵母菌,一般只计数大方 格的上方和右方线上的酵母细胞(或只计数下方和左 方线上的酵母细胞). (7)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 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浓度等都能影响酵母菌数量。调查酵母菌的数量 时,可采用抽样检测法;不可用普通载玻片,应用 血细胞计数板。
(3)设计实验: A组为实验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 环境温度28℃。 B组装培养液10 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 5℃,与A组形成温度条件对照。 C组不装培养液,只装无菌水10mL,酵母菌母液 0.1mL,环境温度28℃,与A组形成营养条件对照。
室条件下,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可以观察酵母菌种群数 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
2、步骤
l 培养液配制: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葡萄糖20g,1000 mL水),分装到5个锥形瓶中 (200mL/锥形瓶) l 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将培养液和取样、计 数时所用的滴管分别灭菌。贴标签。
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 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Ⅰ 10 10 Ⅱ 5 5 ) Ⅲ 10 5 Ⅳ 数(103个)

10 10

5 5

10 5

5 10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专题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专题实验)
分析: 实验的因变量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密度),实验自变量可以是外 界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溶氧量等,也可以是酵母菌自身内在因 素,如菌种的差异、接种时间、接种量的多少等。从另一角度看,实验 过程中“时间”是一个隐藏的变量,但不管哪种因素对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影响,都是通过不同时间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所以除建构种 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这一个目标外,(1)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是人教版 在此探究活动中的另一个侧重面。
其实计数室还有另一种规格:16×25型,即大方格内 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 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 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16×25型计数板的酵母菌量计算问题: 抽样时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 小方格)计数。将每一中格放大,可见25个小格。计数重 复3次,取其平均值。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
深度 25×16型的计 数板 大方格规格 1mm×1mm×0.1mm 400小格
计数器大方格规格: 2mm×2mm×0.1mm 或 1mm×1mm×0.1mm
25×16
浙科版默认第一种Biblioteka 关于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 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 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 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 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 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 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 的酵母菌总数。每个小方格内含有细 胞数不宜超过10个。(人教版)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 科学探究能力,喜欢动手实验,渴望在探究过程中获 得成功,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及解读图表的能力还 需提高,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培养。

第二节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二节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演练.提升
1.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 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 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个。 5×400×10000×10=2×108 2、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 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 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 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多少个。
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设计探究思路:
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①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② 种类: 25个中格 25 X 16=400小格 16个小格
16个中格 16 X 25=400小格 25个小格
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设计探究思路:
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①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 ② 种类: ③ 计数室的规格:计数室有长×宽:1mm×1mm, 2mm×2mm 3mm×3mm等 深度均为0.1mm。 如果以1mm×1mm来计算:每个计数室共有400小格,总容积为 0.1mm3
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n/ 80×400×10000×10=5n×105
三、演练.提升
3.(2008江苏高考)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 了A、B、C和D 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 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 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培养液体积/mL A 4.0 200 B 4.0 800 C 0.8 200 D 0.8 800

实验13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版)

实验13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版)

实验13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核心知识回顾1、实验原理(1)用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曲线增长。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的方法。

2、实验设计(1)变量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培养液的体积等。

(2)步骤:先将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吸去多余的培养液→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显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

3、结果分析(1)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型曲线增长模型。

(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随着消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4、实验注意事项及分析①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②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减小误差。

③本实验(“需要”或“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需要”或“不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尽量减小误差,应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④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培养液重新计数。

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

⑥若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每个计数室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将样液稀释100倍后计数,发现计数室四个角及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2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个/mL。

⑦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一定时间内酵母菌活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但实际上显微镜直接计数的是总的菌体(包括死菌和活菌),可以通过染色法区别活细胞与死细胞。

活的酵母菌将呈色,死的酵母菌将呈色,然后分别计数,算出两者比例,从而进一步换算出总菌体数中的活菌数。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探究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

1.提出问题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酵母菌生长的条件及种群数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探究的问题。

例如,在不同温度(以及通氧、通CO2等)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条件创设能够寻求宁夏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帮助)?不同培养液(如加糖和不加糖)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等等。

2.作出假设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作出假设可以使科学研究更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作出假设需要立足于已有知识,当更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假设,但同时,教师应提出“合理提出假设”的要求,要围绕问题,根据预期结果作出符合逻辑的假设。

3.讨论探究思路这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本课时重点突破。

通过探讨能使学生明白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具体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

4.制定计划本实验时间较长(7天),因此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

5.实施计划学生分小组,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课后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

6.分析结构,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讨论分析实验的结果及假设是否一致。

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让小组交流展示。

二、实验内容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中的一个探究活动。

教材编排顺序上一是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J”和“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三是探究实验。

在学习“种群的增长方式”之后安排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测得具体的数据,并尝试根据数据建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从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3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考实验对接]
(2009· 广东高考)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 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 因素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受营养条件、空间、pH、温
[多维思考]
(1)实验中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测得 的是什么数目? 提示:细胞总数。 (2) 实验中初始阶段,酵母菌进行哪种呼吸方 式? 提示:有氧呼吸。

(5)绘图分析:将所得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得出酵母菌种群 数量变化规律。
三、基本技Leabharlann 要求(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 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 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 减小误差。 (3)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5)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6)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使获得的数据更准确。
一、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 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
二、实验流程 ↓ ↓
(2)震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3)观察并计数: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并培养, 每天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 ↓ 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 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 (4)重复(2)、(3)步骤:连续观察7天,统计数目。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教材分析]
1.列举种群的特征列举知识性:
2.了解经历(感受)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尝试技能性.
[学情分析]
1.学生渴望知道发酵过程;
2.学生盲动性较大,观察、取样、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与曲线、提炼其中的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希望通过本课程的详细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综合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4.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使学生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活动过程]。

3-2-02生物实验探究类: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3-2-02生物实验探究类: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
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
母菌____个。
11:35
第7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变式训练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 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 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
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显隐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
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
考情分析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着重于抽样检测法 测定微生物数量的计数方法、装片制作、 实验操作程序等,题型既有选择题,也 有非选择题。
11:35
第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1. 实验的过程
考点精讲
第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考点精讲
2. 实验的注意事项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 2.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 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 吸取酵母菌培养液时要摇匀; 4. 计数时要多选几个小格。
”或“不需要”),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11:35
第5页
返回目录

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旳变化
试验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试验 完毕试验 分析成果,得出结论
一)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 随时间变化旳?
二)作出假设:
开始呈“J”型增长;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 数量趋于稳定,呈“S”型增长。最终,酵母 菌旳数量会越来越少。
三)设计并完毕试验:
16×25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16中格,每一中格 又分为25小格
不论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
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构成。
25×16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25中格,每一中格 又分为16小格。
计数:
16×25型: 一般取四角旳四个中方
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25×16型: 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
问题3:需要做反复试验吗?
要反复,取得平均值。(也可分组试验)
问题4:怎样记录结果?登记表怎样设计?
问题5:假如一种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 以计数,应采用怎样旳措施?
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几倍 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问题6:对于有压在小方格界线上旳酵母菌 应该怎样计数?
相邻两边及顶角
(1)试验材料:
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试管,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
(2)试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条件下能产生 较多CO2,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许旳CO2。 ②在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 然界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
③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旳措施。
酵母菌总数有 2×108 个。
问题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提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何?

人教版教学课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课件

S (2)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__________ 型曲线图。
1
2
3
4
5
6
7
时间(天)
学生分组实验情况(2009年11月27日在深大附中)
方案改进三
小组分工合作
组长统计算出本组的平均值,并填入下表。
总 菌 数 (ml)
(天)
1
2
3
4
5
6
7
平均
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三
通过小组间的分工合作,培养了同学之间 协作精神,有利于探究实验的进行,同时也 节省了实验时间。
实验结论
(1)根据表格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 量的增长曲线。
总菌数(每ml)
方案改进一
酵母菌液的制备

(一) 取7个1200ml的锥形瓶,分别加入浓度5% 葡糖糖培养液1000ml,塞上棉塞。
(二) 用高压锅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分别标 记数字1-7,代表培养的天数。 (三) 7天前,将0.1g干酵母菌在下午5点放入7 号锥形瓶,摇匀后放入恒温培养箱;6天前将0.1g 干酵母菌下午5点放入6号锥形瓶,摇匀后放入恒 温培养箱…依此类推,7天后得到7组培养不同天 数的酵母菌培养母液。
高倍镜下的中方格
中方格的边界是双线,计数时以内线为边界
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二
考虑到我校实验室配备了数码显微互动平台, 学生将观察到的实时图像传送到自己的电脑 屏幕上,方便观察和酵母菌的记数;同时, 也可以将学生实验的实时图像传送到教师的 电脑屏幕上,实现教师的实时检查,便于教 学反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目的要求 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随时间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 的曲线图。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PPT-ppt精品课件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PPT-ppt精品课件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死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 • • • • • • •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1.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 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酵母菌 数量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血球计数板:一种专门计数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仪器
计数室
1mm
计数室(中间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 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
__0_._1__mm3 ,合1_×___1_0_-4___mL。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计数室
计数室分为25中格(双线边) 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计数室是由_2_5_×__1_6_=_4_0_0_个小格组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1PPT
1.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 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2.实验原理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 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 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 数量变化。其中养分、空间、pH、温度和有毒排泄物 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2)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

(完整版)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完整版)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2)尝试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2.能力目标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数量的方法。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二、教学设计思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既是一个显微观察实验,也是一个探究实验,实验过程涉及微生物培养法、抽样检测法、显微观察法以及模型构建法等技能方面的训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多方面培养价值的实验。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实验技能的指导。

三、教学策略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但仍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1)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但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不了解;(2)对实验观察有一定的了解,但持续观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数学模型建构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情况分析:由于教师是初登讲台的新老师,没有多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发状况。

基于学情分析与教师情况分析,本节课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二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及师生的有效互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血球计数板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1.若浓度过高会造成观察到的小方格内酵母菌数目太多。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小方格内适宜的细胞数为3~5个。

数目太多很难清点,往往导致结果不准确,此时要对培养液作适当稀释,计算出原浓度溶液中细胞的数目。

学生知道要稀释,但不知道稀释多少倍、如何稀释。

指导学生先大概数出酵母菌数目,据此确定稀释倍数。

例如小方格中大约有35个细胞,就进行l 0倍的稀释:用移液管取1 m L原液到试管中,加入9 m L的无菌水。

最后进行相关计算时,要用计数的细胞数乘以稀释倍数得到原液中相应的细胞数。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指在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大量的子孙。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的数量会迅速增加,直到达到一个平衡点。

2. 酵母菌是以营养物质为基础,通过进行代谢活动来生存和繁殖的。

在培养液中,酵母菌首先会利用培养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如糖类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被称为酵母菌的生长阶段,菌落数量会迅速增加。

3. 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加,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会逐渐被消耗殆尽。

当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酵母菌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进入代谢减慢阶段。

这个过程被称为酵母菌的平衡阶段,菌落数量会停止增加,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4. 在酵母菌的平衡阶段中,菌落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死亡率和出生率。

死亡率是指酵母菌死亡的速率,可能由于竞争资源、环境压力或外界干扰引起。

出生率是指新酵母菌子代的产生速率,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来实现。

5. 如果酵母菌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那么酵母菌数量就会减少,进入菌落数量下降的阶段。

相反,如果酵母菌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那么酵母菌数量就会增加,进入菌落数量增加的阶段。

6. 此外,酵母菌的数量变化还会受到培养液中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动,从而影响菌落数量的变化趋势。

7. 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酵母菌,并在一段时间内定期取样,使用细胞计数法或培养基平板计数法来测定菌落数量。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从而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8. 总结起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死亡率和出生率、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行为,对于工业发酵、食品加工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

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

•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 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
计数室
平台上有九个大方 格的方格网,中间 大方格为计数室
计数室放大
中方格
小方格
大方格
计数室有两种规格:
一是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中方格中有 25个小方格
另一种是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中方格有 16个小方格。
d.静置片刻(待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血球计数板置载物台 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由于生 活细胞的折光率和水的折光率相近,观察时应减弱光照的强度。
e.一般选取计数室内四个角及中央五个中方 格计数,若细胞位于小方格的线上,应遵循 “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 则,以减少误差。
三、现象观察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 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菌数 时间
(天)
次数
起始 1
2
3
4
5
6
7
1
2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力求…准确。 …




平均
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可定为10ml)中的酵母菌 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 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 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 数15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 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计 算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 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
f.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 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每个样品计数应重复3次 (每次数值不应相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取 其平均值,求出每一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按 公式计算出每ml菌悬液所含酵母菌细胞数量。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分析和方案设计1 对课题的分析1.1 实验目的熟悉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培养分析、设计、实施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实验器材;分析影响种群数量的波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作更深入的探究。

1.2 选用的实验材料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生物。

由于酵母菌具备培养简单、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等特点,是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种群内部和外部因素对种群个体数量影响的良好实验材料。

1.3 种群数量测定方法——取样调查法由于酵母菌种群数量庞大,种群个体绝对数量的统计费时、费力,也不现实,取样调查则简单有效。

将酵母菌培养液摇匀(搅匀)后取样进行计数,并依此推断出单位体积或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

1.4 实验原理生物的种群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种群的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具体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可以呈“J”型曲线,而在实际环境中,种群的增长一般都是“S”型曲线,在一个小的密闭环境中还可能出现衰退,乃至种群的完全消失。

种群数量的增长不仅受到内部因素如种群密度的制约,还受到许多环境因素(如温度、培养液的pH、培养液的种类和浓度、代谢产物等)的影响。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微生物细胞计数的常用工具。

每个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一种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有25个中格,每个中格有16个小格,共400个小格,总容积为0.1mm3;另一种类型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有16个中格,每个中格有25个小格,一样共400个小格,总容积也为0.1mm3。

本实验方案设计使用前一种类型的血球计数板。

根据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推算出单位体积或溶液中酵母菌的总数。

2 实验设计方案2.1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器具血球记数板、显微镜、烧杯、滴管、量筒、吸水纸等培养液的配制和灭菌按马铃薯培养液的配制方法进行,并进行灭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材料用具:酵母菌贮用培养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移液管、滴管、有螺旋盖的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直尺、坐标纸、比浊计(比色计)、显微镜。

二.材料简介:
1.选用酵母菌的原因: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2.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世代间不重叠。

2.血球计数板:
具体操作方式:用滴管从试管中取1滴培养液到血球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计数板:
五点取样法1个大方格=16个中方格
=400个小方格(16×25)
3.比浊计(比色计):测定溶解度。

三.实验步骤
Ⅰ.配置样品并分组(配置2个样品):用记号笔标记有螺旋盖的试管A、B;
A组(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0.1mL酵母菌贮用培养液)
B组(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
注: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Ⅱ. 细胞计数(抽样检验方法)
1.拧紧试管盖将试管A 轻轻震荡几次(目的: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

2. 用滴管从试管中取1滴培养液到血球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让培养液自行
渗入。

静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

3.试管B 重复该步骤;
4.样品2重复2、3。

★计数注意事项:

1.计数顺序:左上 右上 右下 左下;
2.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3.细胞间若有粘连(死亡),则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
4.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

芽体
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5.用比浊计测定各试管的浑浊程度(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与其浑浊度之间的关系) 细胞总数计算方法:
每方格内细胞数(细胞数÷方格数)×2500×10
2500:每方格体积=2mm×2mm×0.1mm=0.4mm2
1mL=1cm2=1000mm2
1000÷0.4=2500个(每毫升方格数)
10:一试管大约为10m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