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评价

合集下载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测,探究痰涂片镜检对痰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

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痰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

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验痰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涂片培养;痰标本;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49-0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医院诊疗过程中,患者常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包括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实施尿液检查,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痰液检查等。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涂片是通过自然咳嗽所获取,痰涂片极易受到口腔内的正常细菌所污染,降低病原菌的检出率,还会导致细菌培养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1]。

痰涂片镜检的检验结果准确率高,痰涂片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有效提高[2],痰标本涂片为呼吸道感染的诊疗和诊断提供有效证据[3]。

笔者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获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主要分为A级、B级,C级标本送至科室重新采集。

1.2 方法(1)采集晨痰。

将收到的痰液,作为标本分为A、B、C类级:A类主要为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10,合格;B类有部分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25,较为合格;C类有口水或者泡沫痰,白细胞低于10,上皮细胞超过25,不合格。

成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液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成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液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成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液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分析张晓云;姜利群;戴蕴;江邱西子【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24(35)12【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后疫情时期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鹰潭184医院收治的316例成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痰标本培养首次检出的107株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依据药敏结果分为MDRO组(n=62)和非MDRO组(n=45),比较MDRO 组和非MDRO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107株病原菌中,检出比例位居前3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9.91%)、大肠埃希菌(16.82%)、铜绿假单胞菌(14.95%),其中MDRO占比57.94%,非MDRO占比42.06%。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0.63%、57.89%、88.89%和81.25%,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59.38%、52.63%、72.22%和68.75%,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6.88%、42.11%、44.44%和87.50%。

多重耐药菌组患者年龄≥60岁、住院天数≥7 d、接受有创治疗、白球比值<1、血红蛋白(Hb)水平<100 g/L 以及C反应蛋白(CRP)≥30 mg/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多重耐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年龄≥60岁、住院天数≥7 d是成年人下呼吸道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P<0.05),而Hb水平≥100 g/L是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COVID-19后疫情时期,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发生变化,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普遍耐药严重,MDRO占比高。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6-12-13T08:56:37.647Z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年7月第7期作者:罗洪英[导读]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症,也是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症主要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与支气管扩张等。

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DOI:10.7504/nk2016010203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价值。

方法选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肺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对120例患者的病原菌检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的病原菌鉴定结果显示,研究的4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患者的检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20株,革兰氏阳性菌株52株,革兰阴性菌株120株,真菌48株。

革兰氏阴性菌中含有铜绿假单胞菌6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共21株,大肠埃希菌16株,鲍曼不动杆菌12株,变形杆菌9株。

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检验;价值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putum bacteria test value. Method:Selected in July 2013 to Octo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to see a doctor of lung disease in 120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 pathogen test results of 120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All patients with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tudy among 220 strains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120 patients, mainly for the 52 strains gram-positive bacterium, 120 strain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um, fungus 48 strains. Gram-negative bacteria containing 62 strain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1 strains of e.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16 strains, 12 strain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roteus 9 strains. Conclusion: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re mainly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key words: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linical trial; The value of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症,也是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症主要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与支气管扩张等。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近年来,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不断增加,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确保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和诊断,制定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将有助于提高检验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将针对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验前准备1. 确定样本种类:本次检验需使用的下呼吸道标本种类有:痰、咽拭子或喉拭子等。

2. 样本采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样本采集,采集时要求患者咳嗽并咳出深部痰液,若患者不配合,则可采用吸痰管等工具进行痰液采集。

同时也可以采用喉拭子或者咽拭子进行标本采集。

3. 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应及时送到检验室进行处理,加工前需要做出相应的标签,记录样本采集时间、采集标本证号、病人基本信息等。

二、操作流程1. 样本处理(a) 痰液标本处理方法:对于痰液标本,先进行分液处理,即分离痰液中的黏液、脓液、红细胞和有机杂质等。

然后以0.9%氯化钠溶液洗涤一次,摇匀后进行离心(5000r/min,10min)。

(b) 咽拭子或喉拭子标本处理:将采集的咽拭子或喉拭子样本转移到含有0.9%氯化钠溶液的离心管中,然后离心(5000r/min,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下一步检验。

2. 检测**(a) 涂片制备:将上述处理后的纯化液采用无菌钢丝圈或无菌载玻片刷取标本并均匀涂在两张干净的干燥擅菌片上,干燥后送至乙醇固定。

(b) 染色:采用Gram染色方法进行染色,首先用碘酒凝固后,将菌片在床头火上迅速脱色,用80%乙酸洗去多余的碘酒和颜料,再冲洗水清洗,细心观察染色质量,必要时要反复染色。

(c) 细菌形态观察:观察染色后菌的形态。

非典型革兰氏染色细胞如需观察需通过进一步检验的手段,如选择恰当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等。

(d) 培养:将涂片标本在含有相应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以进行分类鉴定。

常用的培养基及相应的菌种分类可参见《常用细菌分类鉴定表》。

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

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

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一、痰标本的分析前阶段的操作痰标本的分析前阶段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标本前的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样本运送以及标本到达实验室后的标本处理、储存等内容。

有数据显示,标本采集缺乏标准化程序引起的差错占全部诊断过程发生差错的60%~70%[1,2,3]。

因此,规范化分析前操作,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临床检验中所说的"痰"比患者日常理解的痰概念更为严格。

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痰成分较复杂,通常为鼻腔分泌物反流成分、唾液、口腔黏膜、咽部分泌物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组成的混合物。

而临床检验中需要的痰仅指下呼吸道分泌物。

由于鼻、咽、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各部位定植和入侵致病的细菌种类不一样,因此,如果采集的痰标本混合了除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外的其他物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甚至会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而误导医生。

1.痰标本采集的容器:标本采集容器需为灭菌、有盖的一次性容器;为标本采集方便,容器最好是广口。

灭菌容器保证了痰标本后续的细菌/真菌培养的准确性,有盖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到痰标本是有潜在致病性标本,采集后应密封运送至实验室。

现在国内临床最常用的痰采集盒为灭菌螺旋帽一次性塑料瓶。

2.痰标本采集前的患者准备:为除去口腔内杂菌的干扰,要求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在医生或护士的直接指导下,清洗咽部、刷牙或漱口(建议用3%H2O2及清水漱3次)[4]。

同时指导患者咳前深吸气,争取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并尽量避免混入口腔、鼻咽分泌物。

如果以明确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为目的,患者最好在使用抗生素前进行痰标本检验,临床意义更大。

3.痰标本的采集[4]744-745: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采集要求不同。

(1)用于培养鉴定:以患者早晨醒来咳出的第一口深痰为最好,因为清晨第一口痰在呼吸道停留时间久,检测出致病菌的可能性更大。

其他时间段的痰也可使用。

细菌培养要求痰量>1 ml,真菌培养要求痰量3~5 ml。

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分离及药敏分析

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分离及药敏分析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ATC 2 8 3 C 7 5 ,大 肠 埃 希 氏 菌
2 2 几 种主要 致病 菌对 常见 抗 生素的 耐药情 况 .
见 表 2 。
ATC 2 9 2 肺 炎克 雷 伯菌 AT C 0 6 3 购 自卫 C 52, C 70 0 ,Fra bibliotek4 2
JJnn d Unv F b r a y2 1 Vo. 3, . iig Me i , e e u r 0 0, 13 No 1
微 生物 全 自动 分 析 仪 、 量 生 化 反 应 管 和 AP 鉴 微 I
定 系统对 分 离菌 株进 行 鉴 定 。按 全 国临 床检 验 操
作 规程n 进 行分 离培 养 , 用 VI K3 采 TE 2微 生物 全
自动分析 仪 及 K- B纸 片 法 进 行 药 敏 试 验 , 格 按 严 照 NC L C S药 敏试 验 规 定 标 准 进 行 。K B纸 片 由 — 北 京天坛 药物 技术开 发公 司提 供 。 标 准质控 菌株 :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ATC 2 9 3 C 52 ,
量: 状上皮细胞<1 鳞 O个 , 白细胞 > 2 5个 / P, L 或
鳞状 上皮 细胞 与 WB C之 比< 1 2 5 为 合 格 痰 标 :. , 本 。不合格 的痰标 本 重新 留痰 。
1 2 方 法 .
合 格痰 标 本 采 用 常 规 分 离 培 养 及 VI K3 TE 2
G一 中依 次为铜 绿假 单胞 菌 、 菌 大肠埃 希 菌 、 炎 克 肺
雷 白杆 菌 、 曼 不 动杆 菌 、 麦 芽 杆 菌 、 沟杆 菌 鲍 嗜 阴 等 , 菌 中 依 次 为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绿 色 链 球 G 草 菌 , 菌 中主要 为 白色 念珠 菌 。( 真 见表 1 )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引言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的病症之一,病因复杂,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革兰阴性杆菌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常常找到,其耐药性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我们有必要对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相关病原菌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病原菌分布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包括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菌,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

这些细菌在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分布较广,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较高。

根据临床数据统计,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的检出率为25%-30%,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为10%-15%,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5%-10%。

除了这些常见的细菌外,还有一些其他革兰阴性杆菌也会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被检测到。

二、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备受关注。

这些细菌对许多常用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严重影响着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高达50%以上,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普遍高达30%以上。

而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在20%以上。

还有一些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在耐药性机制上,革兰阴性杆菌主要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改变药物靶标、降低药物通透性等方式来获得耐药性。

这些机制使得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治疗中很难被有效清除,给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挑战。

三、预防和治疗策略鉴于革兰阴性杆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分布较广以及其耐药性的问题,预防和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等,应加强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避免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革兰阴性杆菌及其他致病菌的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评价 雷慧娟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评价     雷慧娟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评价雷慧娟发表时间:2018-11-05T14:20:31.8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雷慧娟1 黄炼2 雷嘉豪3[导读] 结论: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予以检验,了解患者痰液致病菌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防止发生抗生素滥用问题。

1.2.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西高安 3308003.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1501班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痰菌检验中的特点及表现。

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痰菌检验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检验结果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情况。

结果:150例患者中,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43株,其中凝固酶阴性型葡萄球菌检出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4株、肺炎链球菌检出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8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24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9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25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21株;真菌检出13株。

共计检出145株病原菌,占比96.67%。

大肠埃希菌检出24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12例、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4例、对头孢曲松耐药14例;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9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5例、对复方新诺明耐药9例、对头孢曲松耐药9例;铜绿假单胞菌检出25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5例、对环丙沙星耐药4例;鲍曼不动杆菌检出21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15例、对环丙沙星耐药18例、对头孢吡肟耐药18例。

结论: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予以检验,了解患者痰液致病菌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防止发生抗生素滥用问题。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痰菌;检验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可累及患者肺部等各个脏器,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临床中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采用抗生素予以治疗,虽然早期效果显著,但极易反复发作[2]。

老年人下呼吸道院外感染痰菌分析

老年人下呼吸道院外感染痰菌分析
无论 是 DU还 是 G 男 性 均多 于女 性 , U, 但进 人 中老年 可见 女性 患 者 比例 明显 增 加 , 与 内分 泌 改 这
有损害作 用 的非 甾体 类 抗 炎 药 , 床 上 只注 重 了原 临
发病的治疗 , 而忽略了胃病的存在 , 因胃痛发作时可 向胸骨后 、 肩背部 、 季肋 部放射 , 易与心绞痛、 胆绞 痛 、 管疾患 混淆 , 注意鉴别 。 食 应
作者筒介 : 小军 , ,9 9年生 , 江省杭 州市 人 . 卢 女 15 浙 副主任 医 师, 事老年医学 专业 。 从
老年人是细菌感染的主要易感 人群 , 尤其是老 年肺 部感染 已成为 老年人 死亡 的主要原 因之一 。分
析 老年肺 部感 染一 下呼 吸道 院外感 染 的菌 群分 布特
院外感染 的痰 菌情 况分析 如下
1 对象 与方法
11 对 象 .
19 96年 1月 ~ 19 9 9年 1 期 间 因 门 2月
点和对抗生素 的敏感情况 , 对临床合理使用抗 生素
有指 导作 用 。现将 我 院 内科及 干部病 房首诊 为肺 部
诊 首诊 为肺部 感染 而 收住 院或人 院 7 h内出现肺部 2
感染、 有完整痰培养资 6 岁 以上的老年下呼吸道 0
收 藕 日期 :0 0—1 —2 20 2 5
感染、 有完整 的痰培养资料 的老年患者共 50倒。 4 男 38例, 12例 。年龄 6 ~9 岁 。平均年龄 6 女 7 0 4 7 ±8岁。5 0倒中, 4 4 急性支气管炎 17 慢性支 0 例, 气管炎急性发作 36例 , 0 肺炎 17 。合并脑血管 2例 病变者 11 , 3 例 糖尿病 16 , 5 例 高血压 病 15 , 6 倒 恶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细菌耐药性检测(附785例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细菌耐药性检测(附785例分析)

c mp c s lt g p to e i mi ro g n s fo t e s uu c l r 8 a in swi o r r s iao r c n e t n o a tioa i ah g n c co r a im r m h p t m u t e7 5 p t t n u e t lwe e p rt r t ti ci h y a f o
细 菌 的 耐 药性 进行 评 估 , 而更 好 的指 导 临床 用 药 。 从
关键 词 下呼吸道感染 ; 痰培养 ; 病原茵分布 ; 细茵耐 药性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4 6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9 3 (00)5— 6 2— 3 0 5— 3 4 2 1 0 0 6 0
tr s tne nt s a ud et a e t fo e si t yt c if t neeteyM e o sU eV T K ei r iac ,i h yt giet et n w r epr o atne i f c vl. t d : s IE 2 l a es iw o h r m ol r a r r co i h
L AN Ya —x a in
( eat et fCii l aoa r ,h i t o i lfXa i , in7 0 0 , hn ) Dp r n l c brt y T eFr s t inCt Xa 10 2 C i m o naL o sH p a o y a
摘要 目的 : 分析 下呼吸道 患者痰培养物 的病 原菌分布及 其对 常用抗 生素的耐 药性 , 有效指 导下呼吸道 感 染的临床 用药。方法 : 用 V T K cm at 应 IE 2一 o p c 对下呼吸道 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 行分 离培养做 茵株鉴 定及 抗生素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等。

痰标本是评估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重要依据,而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病原菌分布1. 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变形杆菌等。

在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杆菌居多。

2. 不同病原菌的临床意义肺炎克雷伯菌通常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尤为危险。

而假单胞杆菌对于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常常导致感染难以治愈。

针对不同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二、耐药性分析1. 不同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加,临床上出现了多重耐药的现象。

而假单胞杆菌由于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其耐药性也逐渐显现,对于临床治疗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2. 耐药性的原因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株的产生,革兰阴性杆菌本身的特殊结构也使得抗生素难以穿透杀灭。

3. 耐药性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临床医师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更严重的耐药菌株的产生。

临床医师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三、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临床意义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原菌类型,指导临床治疗。

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于不同的抗生素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而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针对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和分析。

本文将对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分析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临床医生对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针对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我们收集了一定数量的痰样本进行了微生物学分析。

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占总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50%和30%。

其次是不动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10%和5%。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较低。

在病原菌分布方面,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是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这也与临床实际相符合。

临床医生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应当对这些病原菌给予重视,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除了了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外,针对这些细菌的耐药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细菌对一些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首先是铜绿假单胞菌,它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了显著的耐药性。

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为普遍。

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

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存在。

针对这些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临床医生在选择抗生素治疗时应该特别注意。

对于产生耐药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应当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而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对病原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为了减少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遵循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减少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它们在患者的痰标本中常常被检测到。

对于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有助于呼吸科医生了解病原菌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革兰阴性杆菌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分布1.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它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常常起到重要作用。

假单胞菌可以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囊性纤维化患者等。

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强,对常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常常表现出耐药现象。

2.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在医院内常导致医院内感染。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来说,鲍曼不动杆菌的检测率较高,同时其耐药性也较强,甚至对卡那霉素等强力抗生素也常常出现耐药现象。

3. 嗜麦芽疣颗粒白内障菌(Burkholderia cepacia):这种革兰阴性杆菌常常出现在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中,尤其是在囊性纤维化患者进行呼吸道疗法时。

此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治疗时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1. 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在呼吸道感染中常常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现象,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常见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及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也常常表现出耐药现象。

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和外膜蛋白通道改变等。

β-内酰胺酶的产生可以降解抗生素,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外膜蛋白通道的改变可以减少抗生素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的通道,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

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

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
一、标本类型:下呼吸道标本包括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

二、检验项目:
外观:观察标本的颜色、性状、有无血丝、脓性分泌物等。

细胞学检查:计数白细胞、红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等,了解炎症程度和细胞类型。

微生物学检查:检测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抗原检测:针对某些特定病原体,检测其抗原成分,以明确诊断。

抗体检测:检测血清中针对某些病原体的抗体,了解感染情况及免疫状态。

细菌培养:对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明确诊断。

其他特殊检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其他相关的特殊检查,如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三、报告形式: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出具,包括检验项目、结果、参考值、结论等内容。

如有异常
结果,应在结论中注明,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处理方案。

四、报告时限:一般情况下,下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细菌培养等项目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培养和鉴定,因此报告时限可能会有所延长。

具体时限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会在24-48小时内出具报告。

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医生或患者。

12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12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12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黄骏峰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09()21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条件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

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125份合格痰标本分离检出病原菌100株,检出率80.0%,主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假丝酵母菌。

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

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条件致病菌中占据主导地位,常见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严重,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总页数】1页(P125-125)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作者】黄骏峰
【作者单位】无锡儿童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R563
【相关文献】
1.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J], 陈燕红;段骅;孙玉琴
2.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J], 李惠娟
3.下呼吸道感染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J], 李平
4.654例小儿下呼吸道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J], 张永红;陆彪;贾伟
5.防城港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培养分布及主要致病菌药敏结果分析 [J], 禤达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 检验前准备检验前要检查所需器材是否齐备,且有使用期限、试剂是否过期。

根据标本性质准备适当的试验室和器材,如培养基、消毒剂、培养皿、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2. 标本的采集下呼吸道感染标本需由医生经过特殊训练后采集。

标本采集应在患者用药前进行,避免影响细菌培养。

应采集晨起的第一口咳痰标本,或在空腹情况下采集医生所要求的标本。

标本采集应该避免因细菌其他来源被污染。

3. 标本的存储和运输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至检验室。

标本在送到检验室的途中应密封,并且避免被震动或过热过冷。

气管切开标本应立即进行培养,对于咳痰标本应在收到后的半小时内进行处理。

4. 标本的处理将留有量行的痰液用橡皮塞挤入干净的西门子杯内,有时也可采用锡制雾化器或喷雾器快速将痰液或分泌物喷在玻片上。

用火焰或消毒器对冷凝吸入性肺炎标本进行消毒,尽可能在细菌沉淀区进行采样。

迅速挤压蓝色鼻咽拭子并置入培养皿内。

标本处理时要注意避免散播细菌。

5. 涂片染色将涂片涂上标本,然后进行染色。

无需特殊之处,可以参照常规的涂片染色法。

6. 培养用普通、选择性和不同的富集培养基进行培养。

常用的培养条件和相关的检测菌株如下:a. 长链球菌–用5%的羊血琼脂培养,将其置于CO2孵育箱中。

b. 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用血精灵琼脂培养。

c. 肺炎链球菌–用富集培养基,如VP培养基、耐苯唑芥庚烷琼脂(PBG琼脂)等。

为了纯化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还可以选择使用灭菌的吞噬细胞进行富集,例如照片长杆菌(F. tularensis.)。

d. 泡沫状微生物和厌氧菌–分别用PPLO或厌氧和普通琼脂培养。

7. 鉴定和鉴别根据培养结果和临床表现,可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

在进行鉴定过程中,应遵循规范化的步骤,选择正确的API、鉴定手段等,并在鉴定手册中查找相关鉴定概念、流程、依据以及最近的病原学方面的知识,避免误判或漏判。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验的意义及结果研究_2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验的意义及结果研究_2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验的意义及结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02-16T07:13:49.982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0期作者:罗灿伟[导读] 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菌的检验情况及药敏试验,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广州开发区友谊路195号广州开发区医院急诊科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菌的检验情况及药敏试验,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与重症病房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治疗的371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痰标本送到微生物室进行检测,完成痰菌检查及药敏试验。

结果:371名患者接受了病原菌的临床试验,检出78株病原菌。

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耐药性很高,在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状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关键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疾病,也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多发的传染性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器官衰竭,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

临床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前检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分析,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药物疗效提供基础。

[2-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 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于我院该病房就诊的371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男247例,女124例;年龄在60-96岁,平均(72.98±8.38)岁。

纳入标准[4]:①年龄在60岁以上;②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③下呼吸道感染者有咳嗽、气短等症状;④患者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活动性肺结核;③合并结缔组织病;④合并急性心肌梗死;⑤合并恶性肿瘤;⑥反对这项研究的人。

1.2方法①首先,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痰标本的留取方法和培养的原因、目的和意义,提高痰收集的合作度和合格率。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评估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评估
量和可追溯性。
03
标本处理
处理方法
采集
通过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途径采集下呼吸道标本。
保存
将采集的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并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预处理
在实验室中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包括离心、去沉淀物、稀释等步 骤。
处理注意事项
01
02
03
避免污染
采集和保存标本时应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外界 细菌污染。
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包括离心、去沉淀物 、稀释等步骤。
对预处理后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 验等检测分析,以确定病原菌种类和药物 敏感性。
04
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01
准确性
评估结果应与实际感染情况相符, 误差小。
敏感性
评估结果应能及时反映感染情况, 避免漏诊。
03
02
可靠性
评估结果应稳定可靠,不受其他因 素干扰。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评估
目录
• 引言 • 标本采集 • 标本处理 • 评估指标 • 评估结果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评估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背景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诊断依赖于对标本的准确评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的评估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异性
评估结果应能准确区分感染与非感 染情况,避免误诊。
04
评估方法
1 2
实验室检测
通过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免疫学检测等方法进 行评估。
临床诊断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评估。
3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患者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信息,为评估提 供参考。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茵的临床检验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茵的临床检验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茵的临床检验结果作者:刘欢李隽丽李琼来源:《商情》2020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结果。

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当中,50例患者均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入院。

取上述患者的痰液标本开展实验室涂片检查,采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读数仪对痰液分离出的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占比较革兰阳性球菌占比和真菌占比高,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以及氧氟沙星等药物存在广泛耐药现象。

结论: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菌有利于患者用药治疗方案的调整,可提升药物使用科学性、准确性以及针对性,且有利于预防临床中抗菌药物滥用现象。

【关键词】痰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检验耐药下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因多种微生物感染所致,具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征,若患者的病情未获得合理的控制,可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比于上呼吸道感染而言,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临床中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加、抗生素药物滥用现象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

为此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开展痰菌检验工作,以明确细菌耐药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临床检验结果,特抽选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展开研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特在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抽选50例作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当中,男性例数占30例,女性例数占20例:年龄范围:年龄最大值为72岁,年龄最小值为39岁,年龄平均值为(56.8l±4.76)岁:住院时间范围:住院时间最短为1周,住院时间最长为5周,住院时间平均值(2.08±0.27)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评价
发表时间:2017-04-11T14:00:22.2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作者:颜建国
[导读] 探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痰菌检验后表现出的系列特点,并针对病原菌具体分布情况加以分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痰菌检验后表现出的系列特点,并针对病原菌具体分布情况加以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6年08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于临床展开痰菌培养工作,最终对检验结果加以观察分析。

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的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完成检验后,共发现病原菌数量为43株。

在病原菌检出率方面,革兰氏阴性菌高于其他类型病原菌非常明显(P<0.05)。

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针对其实施痰菌检验后发现,病原菌类型主要体现为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在准备对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对患者展开痰菌培养工作,对最终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后,有效完成对应抗生素治疗药物的选择,从而有效降低出现耐药性的概率,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疾病的恢复进行有效促进。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痰菌;临床检验
于医院临床中,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出现概率有所增高,并且任何年龄段均可能患有此种疾病,此种疾病而且会向其他脏器进行蔓延,从而存在导致患者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的可能。

临床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选择抗生素治疗的方法,但是往往表现出治疗耐药性的情况,进而无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做出保障【1】。

为了避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选择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的情况,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临床对其痰菌培养特点加以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2月~2016年08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作为实验对象;男31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55岁,平均年龄为(46.52±2.39)岁;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天~25天,平均病程为(13.52±3.39)天。

1.2 方法
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晨起后,对患者的痰液进行取样。

在此之前,患者需要反复漱口,并且利用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认真清洁,完成后于无菌盒中对患者的深喉痰进行收集,完成取样后准备实施送检。

在取样期间,如果患者的痰液量无法满足取样要求,则可以选择雾化吸入取痰方法进行干预,之后利用痰涂片法完成痰液的分离,之后合理展开痰菌培养工作【2】。

之后分别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以及麦康凯平板上方对痰液标本实施接种,完成后于培养箱(37℃)中进行放置,确保痰液培养的时间在18小时与24小时之间,之后合理进行菌落涂片的选择,完成后有效展开革兰染色,完成后,合理进行细菌的分类,分别体现为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3】。

之后进行菌液的配置,主要通过纯菌落完成配置,并且保持浓度适合。

之后对革兰染色结果加以观察分析,合理完成革兰阳性板接种工作以及革兰阴性板接种工作,完成后准备实施孵育,控制孵育环境的温度为37℃,控制孵育的时间在18小时与24小时之间,最终对检验结果加以分析【4】。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检验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痰菌检出率对比展开X2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于本次研究的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完成检验后,共发现病原菌数量为43株。

在病原菌检出率方面,革兰氏阴性菌高于其他类型病原菌非常明显(P<0.05),见表1。

注:同真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进行比较,*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人体下呼吸道不会表现出任何的细菌,如果患者的呼吸系统防御机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导致表现出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主要选择抗生素药物加以疾病治疗,但是因为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以及细菌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加,使得患者出现下呼吸感染的概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情况,此种疾病同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及肺部感染疾病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从而在实施疾病诊断期间,较易表现出疾病误诊的情况【5】。

临床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痰菌培养,针对病原菌类型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通过对药敏试验结果加以观察,对于抗生素的选择能够提供参考依据。

从而可以将出现治疗耐药性的概率显著降低。

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实施疾病治疗过程中,主要选择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但是此种药物无法获得显著的抗菌效果,针对患者疾病情况的改善无法做出有效保证,从而导致自身免疫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

对此临床在确定具体药物加以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展开痰菌培养工作,最终根据检验结果有效选择具体的抗生素对患者展开疾病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在决定实施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展开痰菌培养,最终有效防止出现治疗耐药性的情况,提高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伟玲.基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6):46-47.
[2] 张弘子.5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9):204-205.
[3] 王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4,9(11):185-186.
[4] 白永辉,秦伟.236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菌株分布和药物敏感性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5(25):41-42.
[5] 刘长俊,李玉书.4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9):363-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