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

第三章事故不安全行为因素心理机制分析第一节人失误及其心理因素分析1.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

2.人失误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3.斯文认为人失误有两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工作条件设计不当,即规定的可接受的界限不恰当造成人的失误;二是由于人的不恰当的行为引起的人的失误。

皮特认为人的行为明显偏离预定的、要求的、或希望的标准,导致不希望的时间的拖延、困难、问题、麻烦、误动作、意外事件或事故。

里格比认为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超出了某种可接受的界限,即在操作过程中,实际实现的功能与被要求的功能之间出现偏差,以某种形式给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4.人失误的概念:人失误即指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偏离了既定的目标、没有完成所分配的功能或任务并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人的行为。

5.对人失误的理解有六点论述:1、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可以测定失误率。

2、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能过改善工作条件来防止人失误比对人员说服教育、训练更有效。

3、关于人失误的许多定义是不明确的,甚至是有争议的。

4、某一级别人员的失误,反映了较高级别人员的职责方面的缺陷。

5、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则不会取得长期的成功。

6、按惯例编制操作程序的方法有可能促使人失误发生。

6.人失误、不安全行为与违章操作概念的相互比较:1、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是可能导致事故的人失误。

2、违章操作就是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人失误。

3、由于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会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因此不安全行为与违章操作本质是相同的。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体是在(或曾经在)事故现场的人员,一般是生产操作者(3) 防止不安全行为采用3E 原则中的教育和强制比较有效。

(4)人的不安全行为本身往往是错误的;换言之,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有意识的(故意的)错误行为。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首先,安全心理学关注人类认知和行为的特点以及其对事故产生的影响。

在事故分析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通过观察和访谈事故参与者来了解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安全心理学家可以使用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种常见的安全心理学方法是认知任务分析。

这种方法通过揭示事故参与者在事故发生前的思维和认知过程,来识别他们在决策和行为中的潜在问题。

认知任务分析将事故参与者的决策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例如,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决策制定和行动执行等。

分析这些阶段的认知过程可以揭示决策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见,以及与事故发生相关的心理因素。

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人因分析。

人因分析将人的特点和行为与事故的风险相关联。

根据人因分析的结果,决策者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例如,针对驾驶员的人因分析可以揭示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模式,决策者可以开展相关的驾驶员培训和司机教育活动,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此外,安全心理学也关注组织和环境对事故的影响。

组织和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调查和观察来研究。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调查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最后,安全心理学在事故分析中还可以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并让参与者体验和应对不同的事故情境。

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和分析参与者的反应和决策,进一步理解人类行为对事故的影响。

综上所述,安全心理学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来分析事故。

通过了解人的认知特点、决策模式以及组织和环境因素,可以识别并降低事故风险。

因此,在事故分析中应用安全心理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水平,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运用安全心理学分析煤矿事故发生原因

运用安全心理学分析煤矿事故发生原因
维普资讯
运用 安全心理 学分 析煤矿 事 故发生 原 因
余 萍
摘 要 :煤矿事 故频繁 发生, 而事 故的发生 大多是 由于人 的不 安全行为导致 的, 的不安 全行 为又受不安 全心理 的控制 。 人 为 了减少事故发生, 高安 全管理 水平, 用安全心理 学分析 了导致 事故的不 安全心理 因素, 提 应 以及造成这些 因素 的原 因, 并提 出 了相 应 对 策 。 为促 进 安 全生 产 , 高 安 全管 理 水 平 , 出 了一 些 参 考 。 提 给 关键词 :事故 安全心理 学 安全管理 ’


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 、 变化规律 的科 学。它通过提示人的心理特征 ,如 :兴 趣 、爱好 、 气质、 格 、 性 情绪 、 情感 、 动 机 、态 度 和 能 力 ,更 准 确 地 进 行 事 故 预
省能心理是人 类在 长期 Fra bibliotek活中养 成的一 种心理 习惯 , 干任何事总希望以
较 少 的 能量 获 得 最 大 效 果 。 些 员工 怕 有 麻 烦 ,图省 时、省力 ,不按规程操 作, 省去一些安全生产关键环节 , 从而 引发 事故。例如 , 某矿一年轻矿工 ,下班后 为图方便 , 不想走路 , 就坐运煤的运输 皮带 ,结果被带入煤仓而死亡 。因此, 要从强化安全意识教 育, 强化安全操作 规程人手克服非理智的省能心理 。
Ⅱ、 煤 故 状 国矿 的 内事 现
命” 我们常常提到的安全警示语 , 是 但 是 在现 实工作 中心存侥幸 的却大有人 表 一 20 0 3年 一 0 6年 煤 矿 事 故 发 生 简况 20 在, 由于 侥幸导致 事故亦很常见。 三 特 大 事 亡 比上年增加 ( 比上年增加 ( 比 上 年 增 加 死 减 减 比上年增加 ( 减 违 ” 虽然 是 安 全 的 大 敌 , 故 的祸 根 , 事 年 份 故 情 况 数 少)事故次数 少) 人 事故髓 ( 减少)事故率 )死亡人数 少 但认为偶尔 “ 三违”不会发生事故的 2 0 03 44 7 Ol 一3 -49 —6 % 一7 % 大有人在。明明是 违章行为 ,却认为 20 04 3 3 4 82 一 l l 一2 9 l -2 % 5 一31 % 别人那样干没出事 ,自己那样干也不 20 5 0 5 8 l 9 73 2 5 l 7 25 7 % 6 2 % 61 会 出事;认为 自己 “ 技高一筹” 别人 , 20 6 0 3 9 7 42 一l 9 -99 7 -33 % 一57 % 不敢干 自己敢干等都是侥幸心理的表 表 二 20 0 6年 1月 一1 2月煤 矿 事 故 简况 现 。产生 侥幸心理 的原 因主要是错误 月 特 大 事 故 大 事 故 为 原 因 引 为 原 因 占总 自然 原 因 引 自然 原 因 占总 事 重 人 人 的经验 主 义和 小概 率事件 误导 。因 份 发 生 次 数 生 次 数 事 故 次 数 故 发 生 率 起 事 故 次 数 故 发 生 率 发 起 事 此, 在煤矿安 全中我们必须 严格执行 l 4 l 5 l0 0 % 0 0 安 全操 作规程 , 不能忽略按小概率 绝 2 3 2 5 l0 0 % 0 0 容 错思 想和 经 验主 义行事 造 成的危 3 2 4 4 6 % 7 2 3 % 3 害 ,从 根本 上杜 绝侥幸心理 。 4 2 l 3 l0 0 % 0 0

2024年安全生产应讲点心理学(3篇)

2024年安全生产应讲点心理学(3篇)

2024年安全生产应讲点心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安全生产主要关注技术和制度层面,但在实践中发现光靠技术和制度往往无法完全解决安全隐患,人的因素常常是事故发生的关键。

因此,将心理学引入2024年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科学。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识别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前发现和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

以下是2024年安全生产中应讲点心理学的内容:1. 情绪管理:强调员工应对负面情绪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情绪失控会干扰员工的判断和行为,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培养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压力和困难,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

2. 意识和警觉性训练:培养员工的意识和警觉性,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危险。

通过训练,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感知能力,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3. 风险评估:采用心理学方法对工作环境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决策和行为往往受到情绪、认知偏差等因素的影响。

在安全生产中,了解员工的认知偏差和风险偏好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有效的安全策略。

4. 交流和团队合作:培养员工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能力,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更快地应对突发情况。

5. 员工培训和教育:通过心理学知识,设计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和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协助企业更好地开展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行为。

6. 心理咨询和支持: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调节情绪和应对挑战,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总结起来,2024年安全生产应该注重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和应用。

通过培养员工的情绪管理、意识和警觉性、风险评估能力,改善团队合作和沟通,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等手段,可以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一、心理状态分析安全心理学在事故分析中,首先要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分析。

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影响事故的发生。

心理状态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进行,旨在了解员工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绪、认知和动机状态。

例如,对于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对相关人员的调查和访谈来获取信息,进而分析出心理状态对事故的影响。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分析是安全心理学在事故分析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事故的详细研究,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通常包括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而根本原因则可能涉及到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环境条件,管理因素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类似事故案例,找出事故的共性和特性,以便更好地理解事故原因。

三、预防措施制定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

2.安全设施建设: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流程优化: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减少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4.心理干预:针对员工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心理咨询等。

四、责任追究与教训吸取在发生事故后,需要进行责任追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

责任追究不仅有助于公平公正地处理事故责任人,还可以起到警示作用,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应总结事故的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教训的总结可以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对责任人的访谈等方式进行。

此外,还可以建立事故档案,将事故的详细信息、调查过程和预防措施等内容记录在案,以便查阅和参考。

五、实证研究与改进反馈安全心理学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需要经过实证研究的检验。

通过对实际事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验证心理状态分析、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制定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有效性。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在工作场所或日常生活中,事故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然而,通过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和养成正确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最小化事故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分析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首先,安全行为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例如,在工作中,员工应该佩戴安全装备,比如头盔、手套和防护眼镜。

此外,他们还应该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避免跨越安全警示线或接近危险区域。

这些安全行为的目的是确保员工远离危险源,并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然而,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进而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举例来说,当人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压力巨大时,他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可能会下降,导致疏忽和错误决策。

此外,人们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例如,愤怒或冲动可能导致冒险行为,而沮丧可能降低人们的警觉性和动机。

因此,培养正确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事故至关重要。

首先,人们应该学会有效地处理压力和焦虑。

这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冥想或运动来实现。

此外,建立合理的工作负荷和时间管理,以避免过度压力导致疲劳和错误。

其次,人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比如,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正面的思维方式,以增强自信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此外,有效的沟通和处理冲突的技巧也是维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关键。

然而,培养安全行为和正确心理状态并非易事。

它需要持续的培训和全员参与。

组织应该提供全面的培训,包括安全意识、操作规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此外,管理层应该树立榜样,并且向员工传达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鼓励员工报告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和支持员工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所述,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良好的安全行为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正确的心理状态则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从事故案例解析安全心理四大祸

从事故案例解析安全心理四大祸

1、凭主观认为和经验,不计后果。 2、不按规程施工,我行我素,违规作业。 3、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冒险作业。 4、逐利思想,抢工图快,多拿奖金。
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妄图通过偶然性的成功去取得成功或避 免伤害,是一种趋利意识下的投机心理,侥幸心理往往是 构成冒险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当生命危险就在眼前时, 人们都会本能的采取回避措施,然而当某种冒险行为被行 为者评估具有较小风险率时,侥幸心理便产生了,正是这 种侥幸心理的存在,导致了众多的悲剧,闯侥幸、庆侥幸 万兴终不幸。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侥幸可以获 得一时的满足,但经常侥幸,终将自酿苦果。
又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不按 规章制度,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 惰性,人之天性。尤其是在井下,作业环境艰苦,需要付 出繁重的劳动,有的人图省事、怕麻烦,该支棚的不支,该打 的柱不打,90%的违章动机是为了图省事、怕麻烦,长期的这种 心态,便使他们把一些违章行为当成“家常便饭”,不以为然, 给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安全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长期的、繁 琐的工作,安全凡事,必做于细,需要从事安全工作的人不厌 其烦,不图省事。
职工在井下作 业,很多时候处于 单岗作业状态,时 常处于监管失控, 没有监管容易滋长 不安全心理,加强 安全监管,尤其是 夜班督查,可以有 效避免职工不安全 心理。
2、是加强团体 引导,规范行为。
通过观念 引导、典型示 范、相互感染 等方式,对安 全意识差的职 工形成一种潜 移默化的影响。
3、合理安排工作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输送机司机处理卷入 卸载滚筒的杂物时必须停止皮带运转并上锁,确保安全的 情况下方可按照规程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分析不安全心理特征及表现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

安全心理学中的事故分析方法安全心理学分析事故的目的是从人的因素中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规律,提出预防措施。

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除了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项内容进行常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外,主要采取的分析方法有:一、人机工程学分析人机工程学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大量的原始资料,从人、机、环节三个方面找出事故原因及其变化规律,找出哪些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哪些是机器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哪些是人的因素与机器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如果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则进一步可以分析是否与知识不足、技术不熟练、不注意、疲劳、生理缺陷或疾病、智力、年龄、人格特征、情绪等原因有关,还可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突出某些因素与事故的关系。

以求采取有效的预防事故的措施。

二、一般事故统计分析一般事故统计分析可按事故发生地点(Where何处)、时间(When何时)、工种、性别、工龄、年龄(Who何人)、事故类型、性质(What何种)、事故原因(Why何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寻求事故的规律。

三、案例事故分析案例事故分析常用在为了找出事故潜在的隐患,防止以后不再发生同类原因的事故,以及采取最适宜的预防措施,常常需要对个案事故进行心理学分析,以找出不安全的因素。

四、事故流行病学分析事故的流行病学分析是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特定生产环境中特定危害因素对特定职业群体安全的影响,并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依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1.回顾性研究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某系统、分析某一单位或工种以往发生的工伤事故数据、比较,从中找出事故的一般规律和关键因素,作为预防措施的依据。

2.现况调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对不同类型或单位的观察对象进行横断面的比较,如比较不同系统、单位、车间或工种的事故资料,并找出其差异原因;或对某一特定人群的现况进行研究,例如,研究单位的安全现状和安全心理,并提出对策。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发生的工伤事故高达上亿起,有30多万人在事故中死亡。

生产事故,成为仅次于疾病的第二杀手。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那么,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怎样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除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外,人为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不可忽视。

下面就情绪、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对事故的影响进行分析。

1 情绪对事故的影响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所保持下来的一种本能的反映。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情绪也在不断变化。

通常人们把基本情绪分为期望、厌恶、喜欢、忧伤、气愤、惧怕、自满、羞愧、轻蔑、怀疑等10种。

人的情绪就像一张白纸,环境的种种变化,都会在它上面留下痕迹。

情绪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事故的发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一种“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出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个人情绪不稳定。

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分析,工作安排要因人而异,对关键的操作工更要特别注意,最好是安排情绪稳定的人去完成。

下面就周围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1.1 气候气象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都深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

如淫雨霏霏,会使人情绪低落;气压降低,常使人焦躁不安等。

有利的气象条件(气温、湿度、气流、光照等)可使人情绪高涨,干劲充足,效率培增;反之会使人情绪低落,效率下降。

1.2 光线光线暗淡容易使人萎靡不振。

所以,在法国,每当阴雨连绵的季节,一些工厂就用灯光把车间置成旭日东升、曙光万道的景象;临近中午时,华灯齐射,现出万里晴空、“阳光”灿烂;快下班了,又是一番“夕阳”与晚霞的景色。

据说,这样的人造环境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1.3 色彩色彩在客观上是光的一种特性,在主观上是人的视觉,如同嗅觉、味觉、听觉一样,是人的感官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可刺激人的联想,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通用版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101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通用版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从人的因素出发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其规律,提出预防措施。

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除了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项内容进行常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外,主要采取的分析方法有:一、人机工程学分析人机工程学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大量的原始资料,从人一机一环三个方面去找出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动规,找出哪些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哪些是机器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哪些是人的因素与机器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如果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则进一步可以分析是否与知识不足、技术不熟练、不注意、疲劳、生理缺陷或疾病、智力、年龄、人格特征、情绪等原因有关,还可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突出某些因素与事故的关系。

以求采取有效的预防事故的措施。

二、一般的事故统计分析一般的事故统计分析可按事故发生地点(Where何处)、时间(When何时)、工种、性别、工龄、年龄(Who何人)、事故类型、性质(What何种)、事故原因(Why何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寻求事故的规律。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一、行为与心理的关系行为与心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行为可以影响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行为。

在事故中,这种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行为和心理因素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事故中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在事故中,不安全行为往往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

恐惧、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人们做出不安全的决策和行为。

例如,在恐慌状态下,人们可能会不顾安全规定而盲目逃生,从而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三、事故中安全行为的心理学原理事故中安全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归因理论、动机理论等。

这些理论表明,人们倾向于寻找内在的动机和外在的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在安全行为方面,内在动机包括对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外在原因包括宣传和教育等。

四、心理因素对事故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心理因素对事故的影响不容忽视。

例如,情绪不稳定、疲劳和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人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从而增加事故的风险。

为了预防事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心理素质等。

五、安全行为的心理培养与实践通过心理培养可以增强安全行为。

例如,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安全意识,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同时,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安全技能和提高心理素质。

六、事故应对中的心理干预与救援在事故应对中,心理干预和救援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受害者和相关人员减轻心理创伤和痛苦,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例如,通过心理援助来帮助受害者缓解情绪,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七、安全文化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安全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预防事故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可以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例如,通过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培训课程和实践经验等途径来培养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安全心理学-应激及事故创伤的心理救援

安全心理学-应激及事故创伤的心理救援
❖ 衰竭(exhaustion) ▪ 如果继续处于有害刺激之下或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本 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6.1 应激
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应激抗力
6.1 应激
❖ 应激的心理反应
▪ 情绪反应 ▪ 认知反应 ▪ 心理防御反应
6.1 应激
❖ 情绪反应
❖ 焦虑anxiety ▪ 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 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
❖ 以监督方式来自领导者的支持和鼓励个人发展前途等形式 反映出来的组织支持
6.1 应激
❖ (4)个性因素
❖ 人的体质、工人与任务不匹配、家庭关系不和谐,经济 上拮据,亲人死亡或患严重疾病,子女升学、就业、婚 嫁、外向程度或神经敏感性程度、人的心理特性的差异
6.1 应激
2)应激的反应
❖ 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对其构成威胁的任何刺激(应激源) 而发生的多种激素共同参与的全身反应。
❖ 甜柠檬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故意夸大所获东西的好处,借以减轻所失 东西产生的痛苦。 例如,有的人没有考上大学,就会安慰自己到:没有考上大学,我 可以去打工,打工挣钱比大学毕业生还多。这样一想,也就减轻了 高考落榜的痛苦。
6.1 应激
❖ 转移(displacement) ▪ 限于理智或社会的制约,将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或 态度,在潜意识中转移到另一个可替代的对象身上。 ▪ 移情 ▪ 迁怒于人 一个在工作岗位上遭到上司训斥的职员,回到家找茬 骂老婆,老婆怕他,就骂孩子,孩子弱小,气嘟嘟跑 出家门,正好碰见一只猫,那只猫就成了他的出气筒 。这样一来,除了那只倒霉的猫,职员、老婆和孩子 在心理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平衡,不会出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防对策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三违”(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原因中以违章操作所占比例最大,对违章操作的心理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从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安全事故;三违;违章操作;心理“三违”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据统计,80%的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当中,又以违章操作占比例最大。

许多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就是有章不循、有禁不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直接导致事故频发。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三违”的成因,更重要的是如何预防“三违”的发生,为员工、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违章操作按照违章主体的意愿分为主动违章和被动违章。

心理学已经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就是运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来全面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采取相对应的管理方法,化解、减少或避免违章行为的发生,而不是片面责怪、硬性压制违章现象,重在“疏”,而非“堵”。

一、违章操作的心理原因分析(一)技术不熟练、无知者无畏。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员工或换岗员工身上,他们对操作技术了解不多,对操作的风险没有系统的认识,出于好奇或羞于请教,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设备不按照规程操作,这是典型的违章操作,发生事故的几率很大,而且发生事故的后果难以预测,当其他条件成熟时,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争强好胜、显示自己能力。

这种情况多发于技术平平,了解安全操作规程,且尚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在为人处事方面争强好胜,违章操作的目的是显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是属故意为之,而且需要有人证实其违章也能达到规范操作的效果,用别人不采取的操作方式来实现所谓的自我价值,或看见别人违章操作也去效仿,证明其不比别人能力差,对旁人的提醒和阻止嗤之以鼻,我行我素。

(三)贪图方便、侥幸心理作怪。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工作任务量大或工作即将结束的时间,操作人员的目的是在尽短时间内结束工作,心理活动是:知晓这样的违章的确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但我这次违章不一定就能发生事故。

灾害事故中的心理疏导技巧

灾害事故中的心理疏导技巧

儿童心理疏导: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感,引导孩子表达情感,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特殊情况下的心理疏导技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如倾听、安慰、鼓励、支持等。
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在灾害事故中,心理疏导对于帮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平衡、重建生活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老人心理疏导: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感,引导老人表达情感,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个体的隐私和保密性,保护个体的尊严和权益
尊重个体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注意自身安全
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情绪
遵守现场秩序,听从指挥
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寻求帮助
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受到伤害
避免过度依赖
心理疏导过程中,应避免过度依赖专业人士,鼓励受害者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
引导:引导受灾人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他们宣泄情绪
表达: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对受灾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情绪调节
认知调整:改变对事件的认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社交支持:寻求亲友、专业人士的帮助,获得情感支持
放松训练: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降低紧张感
情绪表达: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表达情绪,缓解压力
灾后重建的心理疏导
灾后心理反应:恐惧、焦虑、抑郁等
添加标题
心理疏导方法:倾听、安慰、鼓励等
添加标题
重建信心: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添加标题
社会支持:提供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
添加标题
集体创伤的心理疏导
集体创伤的定义:指在灾难或事故中,一群人共同经历的心理创伤
集体创伤的心理疏导原则: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整体关怀、避免二次伤害、促进社区参与和恢复。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发生的工伤事故高达上亿起,有30 多万人在事故中死亡。

生产事故,成为仅次于疾病的第二杀手。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那么,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怎样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除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外,人为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不可忽视。

下面就情绪、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对事故的影响进行分析。

1 情绪对事故的影响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所保持下来的一种本能的反映。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情绪也在不断变化。

通常人们把基本情绪分为期望、厌恶、喜欢、忧伤、气愤、惧怕、自满、羞愧、轻蔑、怀疑等10 种。

人的情绪就像一张白纸,环境的种种变化,都会在它上面留下痕迹。

情绪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事故的发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一种“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出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个人情绪不稳定。

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分析,工作安排要因人而异,对关键的操作工更要特别注意,最好是安排情绪稳定的人去完成。

下面就周围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1.1 气候气象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都深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

如淫雨霏霏,会使人情绪低落;气压降低,常使人焦躁不安等。

有利的气象条件(气温、湿度、气流、光照等)可使人情绪高涨,干劲充足,效率培增;反之会使人情绪低落,效率下降。

1.2 光线光线暗淡容易使人萎靡不振。

所以,在法国,每当阴雨连绵的季节,一些工厂就用灯光把车间置成旭日东升、曙光万道的景象;临近中午时,华灯齐射,现出万里晴空、“阳光”灿烂;快下班了,又是一番“夕阳”与晚霞的景色。

据说,这样的人造环境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1.3 色彩色彩在客观上是光的一种特性,在主观上是人的视觉,如同嗅觉、味觉、听觉一样,是人的感官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运用安全心理学分析事故

运用安全心理学分析事故

运用安全心理学分析事故摘要: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受人的内在心理、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运用学习心理学增进安全培训效果;有计划地增进职工的知识和技能,减少职工的个体差异;提高职工优良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应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技能训练。

关键词:事故安全安全心理学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故发生。

大量的事故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据统计,法国电力公司在1990年提出的安全分析最重要研究报告中指出,70%—80%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日本劳动省1983年对制造业伤亡事故原因分析表明,85687起歇工4天以上的事故中,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占92.4%。

美国矿山调查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

我国煤矿中的“三违”现象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它是典型的“人的不安全行为”【1】。

由此可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受人的内在心理、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因此,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人的心理的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作用。

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通过提示人的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情绪、情感、动机、态度和能力,更准确地进行事故预测、预防,并对安全实施管理和评价。

复杂心理现象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反映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和对待以及改造客观现实的意向过程。

认识过程主要包括人的感知和思维过程,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心理活动。

意向过程包括人们的情感、意识和注意等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

心理学视角下的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应急救援对策

心理学视角下的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应急救援对策

1562022年1月下 第02期 总第374期学术研究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1.煤矿生产中引发安全事故的心理层面因素1.1认知心理人的认知心理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不仅包括思维、记忆、感官等,还涉及人的情感变化、判断能力、控制能力等。

在开展煤矿作业工程时,企业往往会通过安全教育、规范管理、安全检查等方式,深化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预防、控制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人的感官认知是影响事故发生、应急救援效率的关键所在。

煤矿职工对于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感知,经由大脑分析处理后,对危险形式做出反应。

但当前煤矿生产的环境相对复杂,人的感知容易受烟尘、设备噪音、身体状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识别、处理危险信息。

如可见度较低的作业环境下,人的视觉感官受到影响,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随之下降,易影响认知思维,导致不合规作业行为的出现,提升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黑暗、狭窄的环境会影响救援人员的认知状态,提高救援难度[1]。

1.2个性化、动态化的心理发展人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阶段,心理发展需求的变化是动态性的,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对人、事、物的态度不同,行为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而个性心理的外在表现为性格、能力、行为习惯,内在的驱动力则是差异化的发展需求与行为动机。

据近几年的事故调查数据显示,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包括瓦斯爆炸和窒息、顶板事故、机电事故等,由于人为疏忽、文化安全观缺失导致的事故数量呈上涨的趋势。

而从煤炭作业与管理人员的个性心理表现中,不良的心理是导致生产风险提升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事故发生客观、主观影响要素的分析,基于职工个性心理的动态变化,深入了解职工的发展需求与行为动机,对职工的外在表现、动向等进行预测,可为安全教育、管理规范机制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指导。

同时,还可通过对职工个人心理状态的分析与引导,强化事前预防工作质效,对于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与调整也有着重要的支持收稿日期:2021-12-25作者简介:刘明明(198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事故发生前人们的心理状态分析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事故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事故的可能性或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试图避免意外的不幸或可能的成功的心理被称为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各个方面。

3、有意识地绕道而行有意识地绕道而行又称白日梦。

这是一种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

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象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

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是对安全的巨大威胁。

4、精神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这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年轻工人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

5、盲目自信有的认为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工作,管道怎么走,阀门开多少一清二楚,图纸全在脑子里,不会有事,凭经验工作。

可是人总有迷糊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失误,造成事故。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心理原因与对策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普遍性的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心理学特点、实验室危险事故的因素和易致人为失误的心理原因(疲劳、时间、睡眠、社会心理、事故前心理等),提出实验室安全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实验室违章违规操作行为的各种措施,如安全行为的强化、完善监督检查的机制、科学用人安排工作、必要的心理训练、尽可能采用防错容错措施、安全培训弥补遗忘缺陷、安全文化宣传等,实现真正“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安全心理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应用;Keyword:afetypychology;labafety;management;application;1、科研实验室的不安全行为及特点在我国,科研实验室主要分布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研发实力较强的生产企业和社会第三方专业检测单位等,是生产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

对于有科研实验室的单位而言,实验过程就是生产科研成果的过程,实验室就是生产场所。

实验室的重要功能是探索未知,这一特性决定了实验室工作具有挑战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实验室中不仅有各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仪器设备,室内往往集中地存放了大量的危险化学物品。

常年与这些危险仪器设备、化学物品相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灼伤、火灾、爆炸、中毒、辐射、电击等各种灾难性事故[9]。

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各行各业科研硬件投入的加大、科研课题经费的增加,科研实验任务量整体攀升。

尽管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了实验大楼,但科研实验室空间仍然整体偏紧,使用频繁,人员集中,学生流动性大,这对实验室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手册及各种安全规则规程可谓严格齐全,但大部分科研人员思维习惯以科研任务为重,实验室安全工作口头上重视,落到实际中却有难度,常常以繁忙的科研实验为由忽视安全细节,造成不安全行为和隐患随处可见。

实验者在实验室中的不安全行为,实际上就是实验活动或实验操作的违章违规,其表现出以下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
析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心理学对事故的分析方法安全心理学对事故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从人的因素出发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其规律,提出预防措施。

对事故的分析方法除了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项内容进行常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外,主要采取的分析方法有:
一、人机工程学分析
人机工程学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大量的原始资料,从人一机一环三个方面去找出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动规,找出哪些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哪些是机器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哪些是人的因素与机器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如果是人的因素引起的,则进一步可以分析是否与知识不足、技术不熟练、不注意、疲劳、生理缺陷或疾病、智力、年龄、人格特征、情绪等原因有关,还可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突出某些因素与事故的关系。

以求采取有效的预防事故的措施。

二、一般的事故统计分析
一般的事故统计分析可按事故发生地点(Where何处)、时间(When何时)、工种、性别、工龄、年龄(Who何人)、事故类型、性质(What何种)、事故原因(Why何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寻求事故的规律。

三、个案事故分析
个案事故分析常用在为了找出事故潜在的隐患,防止以后不再发生同类原因的事故,以及采取最适宜的预防措施,常常需要对个案事故进行心理学分析,以找出不安全的因素。

四、事故的流行病分析
事故的流行病学分析是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特定的职业人群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中受到特定的危害因素所造成的对安全的影响,并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依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
1.回顾性研究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某系统、某单位或某工种既往因工作伤亡事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事故的一般规律和关键因素,作为预防措施的依据。

2.现况调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对不同类型或单位的观察对象进行横断面的比较,如比较不同系统、单位、车间或工种的事故资料,并找
出其差异原因;或对某一特定人群的现况进行研究,如研究某一单位目前的安全情况及其安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3.前瞻性研究依据过去所记录的有关安全问题的历史情况和资料,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据以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或变化。

如根据以往因工伤伤亡事故资料和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测在采取某种安全措施后,将来发生工伤的情况,以判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的好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