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语言的艺术特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的不同

人在歌唱时发出的声音,就像是一件乐器,但它却比其他乐器有种更特殊的功能,就是配合歌声同时发出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这便是歌唱语言。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喜悦、欢乐、轻浮、谐趣、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对于艺术语言,包括戏曲、话剧、歌剧、歌剧等艺术形式,由于行当种类很多,因此,说与说、说与唱、唱与唱上都相互区别,有的会更接近生活,有的就离生活远一些。总的来说,艺术的语言比生活的语言更夸张、更强调语言的发音质量。

(一)共鸣腔体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的不同,首先就体现在运用共鸣腔体的不同。生活里说话,只要每个字说得清楚,意思表达得明白,声音音色的好坏是无所谓的。只是有时候我们受自身情绪的影响,声音会变得忽而高忽而低,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但生活语言在共鸣腔的运用上多在口腔或胸腔,而歌唱的语言讲求气息控制下的高位置,这个高位置就是使声音的共鸣点尽可能地集中在头声区上,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声音具有穿透力。当然尽可能地集中于头声区的声音是听众听到的声音,实际上是我们身体中各共鸣腔体同时协调工作下的音响效果。我认为歌唱理所应当的带着一种表演的性质,那么,表演就是要给听众表演,如果我们像生活中说话一样站在偌大的舞台上唱歌,那么可以想象谁也听不见声音,更别说能听懂歌词唱的是什么了。歌唱语言在各个音区中的每个音都有相应的共鸣色彩,高音区的音色较多运用了头腔共鸣,使声音明亮而通畅;中低音区的音色就逐渐加入了口腔和胸腔的共鸣,使之浑厚而结实。各个共鸣腔都是随着音高音低而不断调整的,并不是孤立机械地运用某一共鸣腔体,这些共鸣腔会有比例并且有机连贯地运用起来,使发出的音色均匀、统一。

(二)是否带有旋律性

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最为明显的一点区别就在于歌唱中的语言是带有旋律性的。生活语言虽然也有音高、节奏等,但都是无规律、变化不大的,我们平时说话也不是老拖长音的,它是随意的,不受节拍控制,只有语气的轻重,也不存在音准的问题。

歌唱语言则不同,它是一种不影响自然声音的技术产物,能使歌唱者不必像生活语言那样喊叫才可以发出嘹亮的声音,并且生活语言中的喊叫只是为了把声音送得远,不会像

歌唱语言同时还能使声音带有动听的音色。比如基础美声歌曲《我亲爱的》,这首歌曲具有抒情的性质,从歌曲的谱子来看,上边一行是歌曲的曲调旋律,下边一行是歌词,一首好的作品,是词曲同样出色的。歌唱时就要同时完成上下两行规定的任务,不仅要在演唱旋律的过程中把话“说”得清楚、“说”得有感情,而且要科学地运用嗓音把旋律音乐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所以,我在演唱时就不能只想着去说出作品中请爱人相信我的话,这个话就要和唱结合,把想要说的话中的感情和语气唱出来,既要保持唱歌的位置不掉下来,还要在位置这条线上念出歌词,是歌唱语言通过气息流动起来。歌唱说起来是很简单,其实我们要想出色地完成一个作品是很复杂的,比如说我们有节奏、有音准的控制,不是自由发挥演绎的,虽然歌唱语言的节奏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节奏之上,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可言的,就像歌剧中的宣叙调,人物角色也是在表达说话的内容,但却把话语加以旋律化和音乐化,根据剧情需要速度和节奏也在随着变化,悲伤时音乐就会是缓慢的,歌唱中的“说话”也随着变慢;激动时音乐就会欢快而明朗,歌唱中的“说话”也会随之活泼起来……

二、歌唱语言的艺术特征

歌唱是一种艺术,艺术源于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尽相同的,这就直接影响着歌曲的艺术形象、表现程度等,同时也影响着歌唱语言的发展,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性因素,是歌唱的内容支柱。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语言习惯很差,学习声乐是很费力气的。因此,先养成一个好的语言习惯是学唱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歌唱者要具有相关的文化素养,充分了解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风情,并深入体验学习。这样才能深刻地表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才能演绎对别人的生命状态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作品,也只有那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歌唱者,才能够将作品中的歌唱和语言表现得“深沉而不呆板,活跃而不轻浮”。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歌唱语言的艺术特征。

(一)丰富的音乐性

歌唱使语言音乐化,富有歌唱性。通过曲式与声音的不同色彩,通过声乐手段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才能使歌唱语言跌宕起伏,沁人心脾,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歌唱是在旋律与语言有机融合过程中科学地完成咬字发音的,使之与动听的音乐相结合,塑造出深刻丰富的音乐形象。

生活中人们进行语言交流时,需要依靠语调、语气等方面来共同表达意愿,因此语言带有一种丰富的表现能力。就歌唱中的语言表现来说,气息的饱满、贯通,吐字的准确、

清晰;声音的洪亮、圆润,音色的优美、纯净,语气的情真、意切等,都是构成音乐美的条件。歌唱语言会随着作品中要求的音高、音量、音色、节奏上的变化而跌宕起伏,形成了不同于生活语言的、更具有旋律性特点的语言。语言的音乐性,字音的轻重处理,语调的情感变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语言的高低、抑扬、强弱、顿挫等方面,这多种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的情态、语调、语气、语势等使语言的音乐性更加强烈、突出。在实际演唱时的处理和表现上,我常常遇到我嘴里唱出的歌词跟不上作品中的旋律这种感觉,后来在慢慢地琢磨中,我知道了这就是自己的歌唱语言没有和作品的旋律有机地结合,或者说我的语言没有融入到作品的旋律中,使得它们成为了独立的两部分,所以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我们就应该注意这样的协调统一,否则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效果。

(二)高度的规范性

这里所说的规范性,并不是像我们刚上学堂学习中国字的情形,我们会在固定的田字格中规范我们的字体笔画,然后循序渐进地练习更多复杂的字。歌唱语言的规范性,是加入一定的灵活性的,不可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按固定的节奏准确地吐字,而是在此基础上力求做到字与腔,即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并与情感、声韵有效地结合。

基于歌唱语言的这些要求和规律,“字正腔圆”才是我们所说的规范性。“字不正,腔难圆”表述了字音纯正的重要性,也表露了字和腔的密切关联。歌唱艺术所要求的字音准确、清晰,声音圆润、纯净,行腔连贯、彻满,是构成歌唱语言和声腔艺术的最基本条件。我想对歌唱的语言的这一艺术特性,我的体会尤为深刻。我往往会感觉到在唱歌时如果保持腔体的充分打开就很难清楚地演唱歌词,真的就是咬不住字的感觉,所以就会怀疑自己唱出的歌词别人是否能听懂,因此怎样能在保持腔体的同时又非常清晰地表达作品的内容是我长期以来需要练习的技术,习惯是可以成为自然的,只要我去坚持,就会慢慢寻找到它们的结合点,也为我的演唱提供高度的准确性。

(三)鲜明的形象性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艺术本身绝不是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所以说歌唱语言本身不是生活中的说话,即便是唱歌再接近语言、再清楚,也不可能跟说话的语言完全一样。歌唱的语言应当既清楚又美化。”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我们有自己的形象,我们也有权选择我们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歌唱中我们可以复制我们的生活形象,但绝不是机械地复制,而是利用旋律将我们的形象美化,将我们的语言美化。在我国传统戏曲中,不仅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声音造型和声腔特点,而且在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之中,又可以派生出具有不同特点的声腔造型。如生行中老生的稳健、持重,小生的刚健、明快;旦行中正旦的娴雅、庄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