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与优美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优美

(一)什么是优美?

定义: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

1.优美认识的发展历程:

A.西方美学的优美论:

(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在于和谐”的美学思想。而数的最美的比例是满足“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

(2)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形式的美”,是形式上的秩序、匀称与明确,并认为这种美“能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

(3)古罗马时期,西塞罗才真正提出了优美与崇高(他在这称为威严)的问题,美有两种,一种在于秀美,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把秀美看做是女性美,把威严看做是男性美。”的问题。

(4)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提出优美的特性,因为只是些通过感官来接受的性质有下列几种:

①比较来说是小的

..........

..........;④这些部分不露棱角,而.......;②是光滑的

....;③各部分方向上要有变化

必须溶成一片

..............................;⑥颜色鲜明,但不强......;⑤结构娇柔纤细,不带任何显著而又强壮有力的外表

烈刺眼

......................................;⑦如果一定要有强烈夺目的颜色,那这种颜色就必须陪同其他颜色一起构成多样的

变化

..。

(5)康德在《判断力评判》中说,优美是使人直接产生快感的一种“鉴赏力判断”。他说,优美是一种有限的形式,这种有限的形式不会给人造成任何压抑感,因此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并且因此能够结合着一种活跃的游戏的想象力的魅力刺激。”也就是说,能够直接产生积极的愉快。

(6)德国移情论者立普斯认为优美是一种无意识的美,不带刚性、尖锐而又粗犷型的美.

B.中国古代美学的优美论:

(1) 优美本不是中国美学的概念,中国是“阴柔”的范畴出现的,是关于宇宙哲学的范畴。古代中国人认为宇宙的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易传》是最早出现的“阳刚”与“阴柔”的概念。

(2)明确将“阳刚”与“阴柔”作为美学范畴加以阐发的是清朝的姚鼐,虽然只对“阴柔之美”作了形象描述而未作理论概括,但这与西方美学所讲的“优美”在美学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优美的概念:

优美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偏于静止的美,它是审美主体和客体相统一、内容和形式相协调所表现出来的宁静而又和谐的美。

优美的特征

优美在形式上的特征:小巧、轻缓、柔和,是一种偏于静态的美

(1) 小巧,是指优美的对象占有的空间较小。

(2) 轻缓,是指优美的对象变化不明显,表现为舒缓、安静。

(3) 柔和,是指优美的对象力量弱小、性质温柔.

优美不同于崇高之处在于表现事物间的矛盾冲突的过程,优美不是激烈的、动荡的冲突之美,从本质上呈现出舒缓、平和偏于静态的态势。

一、优美的表现形式

优美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式,体现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之中。

(1)自然领域

自然领域中的优美偏中于形式,是以审美客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构成优美的各种因素处于协调平和、多样统一的状态之中。形式上的比例、对称、有序、均衡等。外在表现为小巧、圆润,线条上的曲线、弧线;色彩的鲜明、柔和,动作上的舒缓、轻盈等等。

(2)社会领域

社会领域的优美偏重于内容,体现了社会事物的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中国古代美学中主要是指情与礼的和谐统一,情与礼和谐统一最初是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或者人格理想提出来的,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优美的观念。

(3)艺术领域

艺术作品中优美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孔子所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实际上就是强调完美的人格必须是精神和外形的协调统一。在艺术美中,一般地说:抒情诗文、山水画、交谊舞、轻缓的舞曲、小夜曲等都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和谐而成为优美艺术的典型样式。

二、优美的审美功用

1.使生活充满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

2.经常受到优美事物的熏陶、可以使人的品行纯洁,风度优雅,感情细腻,待人和蔼。

二、崇高

(一)什么是崇高?

崇高(sublime)是与优美相对立而存在的另一美的范畴,崇高是一种较复杂和不易把握的美,然而崇高又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美。

“崇高”一词,《辞海》解释为“雄伟、高大”或“高尚、伟大”。

1.崇高认识的发展历程:

A.西方美学史上主要的崇高观念:

(1)“崇高”一词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中,不过他是指的文章风格上的崇高、修辞学上的崇高。

(2)古罗马的朗吉努斯写了专门的著作《论崇高》,第一次明确地将优美和崇高作为并列的美来进行研究。他说崇高有五种风格:

①掌握伟大思想的能力

.....;⑤把.

.......;④高尚的文辞

.......;③修辞的妥当运用

.........;②强烈深厚的感情

前四种联系为整体的“庄严而生动的布局”

...................。

凡是使人惊心动魄的,奇特的东西都是美的。”实际上,朗基努斯是美学史上的一个奠基

人,他的崇高论为崇高理论走向现代开了先河。

(3)最早从美学上对崇高进行研究的,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一文,区分了崇高与优美。非常重要的一点,博克从崇高感的生理、心理出发来研究崇高,他认为“美感以快感为基础”,这里的美感就是上节讲到的优美,崇高感是“以痛感为基础”。

博客认为崇高的事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体积是巨大的

.......;④外表是坚

....

..............;③常常是直线条的......;②看起来是凹凸不平和奔放不拘的

实的,甚至是笨重的

.......。(《论崇高与奖》)

.........;⑤以痛感为基础的

(4)康德。康德从哲学上充分揭示了崇高与美的区别,从而真正确立了崇高在美学中

的独特地位。崇高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的崇高

.....”,是指事物数量或者体积的无限巨大,;

一种是“力学的崇高

.....”是指事物力量或者能量的无限巨大.

(5)黑格尔把崇高与古代的象征型艺术联系起来。崇高就是理念压倒形式,因此,绝对理念就是崇高的本质。绝对理念,在黑格尔这里还是美的本质。

B.中国美学史对崇高的认识

虽然没有“崇高”这个美学范畴,但却有关于崇高的含义高大雄伟相识的见解,这个字就是“大”,“大”类似于崇高。孔子、孟子、庄子都区分了“美”与“大”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国的“大”是由道推及人生,最终落实与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东西,从而归于“圣人”,没有西方崇高概念中的恐怖感和痛感;

西方的崇高强调的是自然事物体积的巨大和自然威力的无穷,强调冲突、恐怖和痛感。

2、崇高的内涵:

美学中的崇高是指那些显得刚强、伟大、雄浑、悲壮等的事物,常常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或引起敬畏、豪迈之情。“崇高”又叫“雄伟”、“壮美。”

3.崇高和壮美的比较

西方也有美学家,把崇高称之为“壮美”,其实壮美和崇高是十分近似的,但仍有差异,

崇高是指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侧重于精神的圣洁和伟大。对自然界的某些事物的雄壮美........................................

往往就不用崇高这一概念,恰恰用壮美更为合适.....................。

(二)崇高的特征

1.基本特征是突出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冲突。

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崇高的事物一般以巨大、有力、奇异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开始人们往往被它巨大的体积,无比的力量所压倒,人们感到对象强大有力,而自己却渺小无力,产生某种畏惧,从而使主客体呈现出矛盾和冲突。接着主体很快调整过来,从客体中发现了自己的力量,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克服客体,实现与肯定人的意志,从而感到人的尊严、勇气与力量,使人获得了惊心动魄、振奋激荡而又酣畅淋漓的审美感受。

2.从审美形式上看,崇高表现出宏伟、雄浑、壮阔、粗糙、强劲甚至野蛮、怪异的特点。

这种粗糙、野蛮、怪异是不那么光滑、好看,但他体现出一种蓬勃的生气,一种破坏的力量,一种发展、进取的力量,因而是崇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