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的诡辩

合集下载

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的诡辩

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的诡辩

● 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的诡辩据明代笑话集《笑林》记载:有两个古板、迂腐的道学先生,都说自己是真道学,对方是假道学。

两人争执不下,便请孔子给评断一下。

孔子说:“两位先生都是真道学,我一直都很敬佩二位。

”两人听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后来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先生为什么把这两个人抬得这么高呢?”孔子说:“咳!像这些人,只管把他们哄走就行了,惹他们干什么?”在这里,孔子言不由衷的评断就是不管有没有矛盾,先把别人哄走再说的模棱两可。

“模棱两可”一词来自《旧唐书?苏味道传》。

据说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有一位宰相,名叫苏味道。

他对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从来都是不表示任何明确的态度。

他曾对别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

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为此,当时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苏模棱”。

因此,“模棱两可”即指对事物的认识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含含糊糊,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似乎此,似乎彼”。

实际上,模棱两可也就是模棱两不可。

因为,含含糊糊地“似乎此,似乎彼”,也就等于含含糊糊地这样也不可以,那样也不可以的“非此非彼”了。

仍然是含含糊糊,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有时表现的似乎并不“模棱”。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整》中有这么一段话:问真如是有耶?答不也,随缘故。

问真如是无耶?答不也,不变故。

……又问有耶?答不也,不变故。

问无耶?答不也,随缘故。

……又问有耶?答不也,离妄念故。

问无耶?答不也,圣智行处故。

所谓“真如”是佛教对事物本质的称呼。

“真如”要么是有,要么是无,绝不可能既非有,又非无。

但上述这一段话既否定“真如”的有,又否定“真如”的无。

反正不论是问“有”还是问“无”,回答一概是“不也”,只不过是把“不也”的理由颠来倒去罢了。

但从必须明确地表达思想这一点上讲,这种“非常肯定”的表达,对于听者而言,仍然是糊涂的,因此,它仍然是“模棱”的诡辩。

按前述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和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口才学-辩驳诡辩的方法与技巧(1)

口才学-辩驳诡辩的方法与技巧(1)

口才学辩驳诡辩的方法与技巧南开大学哲学系张晓芒目录一、真是气死人——什么是诡辩(1)●笨嘴笨舌的苦恼——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1)●明明白白的糊涂——还欠缺点什么(1)●“魔鬼的律师”——是非无度(2)●变了形的机智——诡辩的词源(3)●用小聪明赚钱——诡辩的界定(4)●“苏张之口”——中国古代的诡辩源头(5)●“靠舌头过活”——古希腊的诡辩源头(7)●“一切都是幻觉”——古印度的诡辩源头(9)二、思维的陷阱——要了解诡辩(10)●赔钱赚吆喝——有意和无意的区别(10)●怎么去救火——误解和曲解的区别(10)●我把你背出来——真诚与强辩的区别(12)●到底能不能——清楚的头脑(13)● 1+1等于几——健康的心态(14)●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必备的思维知识(15)三、洞烛玄机——诡辩的手法种种(19)●百般抵赖——否认事实的诡辩(19)●信口雌黄——歪曲事实的诡辩(20)●假痴不癫——模糊概念的诡辩(22)●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24)●瞒天过海——偷换概念的诡辩(25)●随心所欲——肆意曲解的诡辩(26)●清浊不分——模糊语境的诡辩(28)●故弄玄虚——模糊判断的诡辩(30)●含糊其辞——模糊判断的诡辩(31)●闪烁其辞——模糊判断的诡辩(32)●以假乱真——虚假判断的诡辩(34)●无中生有——虚假隐涵的诡辩(36)●节外生枝——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39)●移花接木——混淆时态判断的诡辩(40)●假途售奸——错误三段论推理的诡辩(41)●似是而非——错误复合判断推理的诡辩(43)●是非无度——自相矛盾的诡辩(45)●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的诡辩(46)●胡搅蛮缠——混淆论题的诡辩(48)●东拉西扯——转移论题的诡辩(50)●答非所问——偷换论题的诡辩之一(51)●暗渡陈仓——偷换论题的诡辩之二(53)●偷梁换柱——偷换论题的诡辩之三(54)●众口铄金——“以人为据”的“推不出”诡辩(58)●假虎张威——“滥用权威”的“推不出”诡辩(59)●恶言泼语——“诉诸他恶”的“推不出”诡辩(59)●借风使船——“诉诸感情”的“推不出”诡辩(60)●生拉硬扯——不当类比的诡辩(62)●轻动干戈——轻率概括的诡辩(64)●树上开花——虚假预设的诡辩(66)●刹那生灭——相对主义的诡辩(68)四、当头棒喝——如何破斥诡辩(76)●针锋相对——用事实说话(76)●明镜鉴形——以知识判定(78)●两刃相杀——独立证明法(79)●以一当百——证伪法(79)●将错就错——归谬法(80)●两权相衡——比较法(82)●引君入彀——顺势逆辩法(82)●以迂为直——避角法(83)●壁上反观——辩证驳(84)●三十六计走为上——不驳(86)结语(87)一、真是气死人——什么是诡辩●笨嘴笨舌的苦恼——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人际沟通。

逻辑思维与诡辩

逻辑思维与诡辩

逻辑思维与诡辩——读后感什么是诡辩?诡辩就是指用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实的道理否定,弄的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说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诡辩论的三要素:1、论题虚假,即论题不合乎事实和真理;2、论据虚假,即论据不合乎事实和真理;3、论证方式错误,即论证中采用的推理形式无效。

诡辩就是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做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

我们了解诡辩后,再来掌握必备的逻辑思维的知识。

什么是逻辑?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什么是思维?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它是一个感性认识进行加工,进而把握事物本质,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具有的特点:1、间接性。

思维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抽象性。

思维是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舍弃了非本质的东西,抽取其本质东西的认识过程。

3、概括性。

思维是通过抽象从部分认识对象中得到本质的认识,推广到这一类事物全体的过程,思维表达的是事物的具体本质意义的抽象属性。

4、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

什么是思维形式?思维形式是思维内容的一般形式结构。

表现形式:1、思维形式是一种“形式”,是贯穿于一切具体思维内容中的形式结构。

它是判断或推理共同具有的思维“样式”,由变项和常项组成。

2、思维形式是从具体思维内容中抽取出来的,是判断或推理共同具有的,都是由变项和常项组成。

什么是思维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的规律是思维内容的一般结构的规律。

即用概念组成判断和用判断组成推理的规律。

思维形式的规律有如下四个:1、同一律(确定性)2、矛盾律(一惯性)3、排中律(明确性)4、充足理由律(论证性)思维规律的特点:1、强制性(任何正确的思维过程都必须遵守)2、规范性(凡是符合思维规律的思维过程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了解了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后,我们再来介绍诡辩的各种手法。

1、百般抵赖、强词夺理(否认事实)2、信口雌黄(歪曲事实)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包括了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组成。

浅析日常语言中的九种诡辩手法

浅析日常语言中的九种诡辩手法

浅析日常语言中的九种诡辩手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有人为自己的行为作一些似是而非的辩护,实际上是隐含着某种逻辑错误的诡辩。

下面简单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诡辩术。

(1)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在论证过程中,诡辩者故意违反论题要明确的原则,论点含混暧昧,似是而非,企图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不同的解释,为自己的某种目的辩护。

凡算命、相面、占卜之徒,他们骗人索财的一个法宝,就是竭力说含糊之词,双关之语,两面堵,四面围,正说也行,反说也通,随机应变,反正让你相信他的话灵验。

这是地地道道的诡辩术。

(2)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是搞诡辩的人最常用的一种诡辩术。

诡辩者偷换概念的主要手法有:1,偷偷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外一个概念。

2,利用多义词混淆不同的概念。

3,抓住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和表明相似之点,抹煞不同概念之间的根本区别。

4,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整体属性,而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是组成一事物类的每个分子的属性。

5,偷换论题。

在论证过程中故意违反论题要明确、要同一的规则,偷偷地转移论题。

偷换论题和偷换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来说,偷换论题常常表现为偷换论题中的某些重要概念。

(3)虚假论据。

是指故意违反论据要真实的规则,用编造的例证和错误的原理作为论据,去论证错误的论题。

(4)循环论证。

论题的真实性是要靠论据来证明的,而论据的真实性又要靠论题去证明,就是循环论证。

(5)以人为据。

是指在论证中,把对某人的品质的评价移到对某人提出的论断的评价上去。

换言之,用对某人品质的评价代替对论题的论证。

(6)诉诸权威。

在指对论题不作任何论证,只是拿出权威的只言片语吓人,骗人。

换句话说,是用权威人士的个别言论代替对论题的逻辑论证。

诉诸权威,是“以人为据”的一种特殊表现。

(7)人身攻击。

是指用攻击、谩骂论敌代替对具体论题的论证。

这也是一种十分恶劣的作风。

(8)机械类比。

是指故意把两个性质根本不同,或只具有某种表面相同(或相似)的对象拿来作类比,由其中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另一对象也具有某种性质的论证的手法。

形容诡辩的成语

形容诡辩的成语

形容诡辩的成语引言诡辩,指的是以曲解事实、混淆逻辑、颠倒黑白等手段,从而达到故意误导他人或达成自己目的的一种辩论方式。

在人际交往、法律纠纷、政治演讲等场合中,诡辩常常被用来欺骗、迷惑或掩盖真相。

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可以形容这种诡辩的行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这些成语的使用情境和内涵。

一、狡兔三窟狡兔三窟,形容一个人设有多个退路或藏身之处,以便面对危机时能够及时逃避。

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楚策》中的故事,楚国宰相黄歇在受到秦国追杀时,在山洞里设下三个出口,成功逃脱。

案例分析:张先生是一位公司高管,在一次股东大会上发表了一份重要演讲。

然而,在演讲过程中,他遭到了一些股东的质疑,因为他的演讲中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张先生并没有回答问题,而是以转移话题为手段,故意混淆视听。

他在演讲中提到了公司最近的一项重大收购计划,将注意力从他自己的失误上转移到了公司未来发展的议题上。

这种行为就好像狡兔三窟,他设下了多个退路,以便在遇到困境时能够逃避。

二、掩耳盗铃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或对现实问题故意回避。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齐国有个人常常偷东西,每次都掩住耳朵偷取铃声动静来判断是否被发现。

有人看见后告诉他:“你掩住耳朵只能欺骗自己,并不能消除别人对你偷窃行为的觉察。

”案例分析:李女士是一个政治家,在竞选演讲中她被问到关于贪污腐败问题的观点。

然而,李女士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通过回避和转移话题来掩盖自己的问题。

她说:“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国家的整体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而不是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

”这种行为就像是掩耳盗铃,她故意回避了问题,并试图通过放大其他议题来转移人们对贪污腐败问题的关注。

三、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有个人善于画蛇,他在一幅画上又加上了一条蛇尾巴,结果弄巧成拙。

形容可能的成语

形容可能的成语

形容可能的成语
以下是六个形容可能的成语及其赏析:
1. 模棱两可:指对一件事情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语含糊不清,让人难以理解其真实意图。

2. 亦真亦幻:形容事物的虚幻和真实之间难以分辨,让人感到困惑。

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一些看似真实却又难以捉摸的情况,让人无法确定其真实性。

3. 若隐若现:形容事物的模糊和不清晰,有时看得到,有时又看不见。

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一些模糊不清的景象或情况,让人无法确定其具体状态。

4. 似是而非:指看上去好像是对的,但实际上并不正确。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些看似合理却实际错误的观点或理论,让人难以辨别其真伪。

5. 举棋不定:形容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的犹豫和不确定,让人无法果断做出选择。

6. 变幻莫测:形容事物变化无常,让人难以预测。

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一些变化快速、难以预料的情况,让人无法把握其发展趋势。

这些成语都通过比喻或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可能的含义。

它们在语义上与可能有关,形容了一些不确定、模糊或难以预测的情况。

形容似是而非的成语

形容似是而非的成语

形容似是而非的成语
1. 模棱两可:意思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形容态度含混、不明确。

造句:他说话总是模棱两可,让人搞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哎呀,这多让人郁闷啊!
2. 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造句:他讲的那些道理似是而非,可别被他忽悠了呀!
3. 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造句:问他意见,他却不置可否,这不是急死人嘛!
4. 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

造句:他总是含糊其辞,不肯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真让人恼火!
5.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造句:这个案件真是扑朔迷离,让人如同坠入云雾之中啊,这可怎么查呀!
6. 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造句:对他的为人,我总是雾里看花,搞不太清楚呢。

7. 混淆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造句:他老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太过分了吧!
8. 亦真亦假:又像是真的又像是假的。

造句:他说的那些话亦真亦假,真让人捉摸不透呀,这可咋办呢!
9. 半真半假:一半真情,一半假意。

不是完全真实的。

造句:他的
话半真半假,可得多留个心眼儿呀!
10. 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

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

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造句:他做事总是虚虚实实的,让人难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这多让人头疼啊!
我觉得这些成语都很有意思呀,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似是而非的情况,我们可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分辨呢!。

模棱两可的意思_模棱两可的成语解释

模棱两可的意思_模棱两可的成语解释

模棱两可
成语解释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成语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成语繁体模棱兩可
成语简拼MLLK
成语注音ㄇㄛˊㄌㄥˊㄌ一ㄤˇㄎㄜ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模棱两可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棱,不能读作“línɡ”。

成语辨析模棱两可与“不置可否”有别:模棱两可指表态不明确;可作“言辞”的定语;可作补语;“不置可否”多指“避而不谈”;不表示态度;不能作“言辞”的定语。

近义词不置可否、模棱两端
反义词旗帜鲜明
成语例子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英语翻译betwixt and between
日语翻译あいまいでどちにも取れる
俄语翻译занимáтьнеопределённуюпозицию
其他翻译<德>zweideutig <doppelsinnig><法>ambigu <équivoque>
成语谜语可不可
成语故事唐朝宰相苏味道处世十分圆滑,从不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样不会得罪人,他把这种圆滑的方法说成“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特两端可也。

”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苏模棱”。

后因犯错而降职到四川眉州。

口才学-辩驳诡辩的方法与技巧(1)

口才学-辩驳诡辩的方法与技巧(1)

口才学辩驳诡辩的方法与技巧南开大学哲学系张晓芒目录一、真是气死人——什么是诡辩(1)●笨嘴笨舌的苦恼——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1)●明明白白的糊涂——还欠缺点什么(1)●“魔鬼的律师”——是非无度(2)●变了形的机智——诡辩的词源(3)●用小聪明赚钱——诡辩的界定(4)●“苏张之口”——中国古代的诡辩源头(5)●“靠舌头过活”——古希腊的诡辩源头(7)●“一切都是幻觉”——古印度的诡辩源头(9)二、思维的陷阱——要了解诡辩(10)●赔钱赚吆喝——有意和无意的区别(10)●怎么去救火——误解和曲解的区别(10)●我把你背出来——真诚与强辩的区别(12)●到底能不能——清楚的头脑(13)● 1+1等于几——健康的心态(14)●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必备的思维知识(15)三、洞烛玄机——诡辩的手法种种(19)●百般抵赖——否认事实的诡辩(19)●信口雌黄——歪曲事实的诡辩(20)●假痴不癫——模糊概念的诡辩(22)●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24)●瞒天过海——偷换概念的诡辩(25)●随心所欲——肆意曲解的诡辩(26)●清浊不分——模糊语境的诡辩(28)●故弄玄虚——模糊判断的诡辩(30)●含糊其辞——模糊判断的诡辩(31)●闪烁其辞——模糊判断的诡辩(32)●以假乱真——虚假判断的诡辩(34)●无中生有——虚假隐涵的诡辩(36)●节外生枝——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39)●移花接木——混淆时态判断的诡辩(40)●假途售奸——错误三段论推理的诡辩(41)●似是而非——错误复合判断推理的诡辩(43)●是非无度——自相矛盾的诡辩(45)●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的诡辩(46)●胡搅蛮缠——混淆论题的诡辩(48)●东拉西扯——转移论题的诡辩(50)●答非所问——偷换论题的诡辩之一(51)●暗渡陈仓——偷换论题的诡辩之二(53)●偷梁换柱——偷换论题的诡辩之三(54)●众口铄金——“以人为据”的“推不出”诡辩(58)●假虎张威——“滥用权威”的“推不出”诡辩(59)●恶言泼语——“诉诸他恶”的“推不出”诡辩(59)●借风使船——“诉诸感情”的“推不出”诡辩(60)●生拉硬扯——不当类比的诡辩(62)●轻动干戈——轻率概括的诡辩(64)●树上开花——虚假预设的诡辩(66)●刹那生灭——相对主义的诡辩(68)四、当头棒喝——如何破斥诡辩(76)●针锋相对——用事实说话(76)●明镜鉴形——以知识判定(78)●两刃相杀——独立证明法(79)●以一当百——证伪法(79)●将错就错——归谬法(80)●两权相衡——比较法(82)●引君入彀——顺势逆辩法(82)●以迂为直——避角法(83)●壁上反观——辩证驳(84)●三十六计走为上——不驳(86)结语(87)一、真是气死人——什么是诡辩●笨嘴笨舌的苦恼——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人际沟通。

模棱两不可的例子

模棱两不可的例子

模棱两不可的例子
1. 他说的话总是那么模棱两可,就像雾里看花一样,让人分不清真假。

比如他说:“也许我会去,也许不会。

”这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啊!
2. 她的态度有时候真让人抓狂,模棱两可的,简直像在云端飘着一样。

就像那次问她喜不喜欢这个礼物,她说:“嗯,怎么说呢,还行吧。

”哎呀,这算什么回答呀!
3. 这件事他总是说得模棱两可,就像是在走平衡木,摇摆不定的。

比如我们讨论去哪里玩,他就说:“去那也可以,去这也行。

”真让人无语!
4. 老板的指示经常模棱两可的,跟打哑谜似的。

就好比布置个任务说:“你们尽量做好吧。

”这让我们怎么把握啊!
5. 他这个人啊,表达老是模棱两可,像海上的浮标一样不稳定。

有次问他对这个提议的看法,他回答:“说不定有点道理。

”这算个啥嘛!
6. 她的回应总是那么模棱两可,好似泥鳅一样滑不溜秋。

问她到底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她来一句:“看情况咯。

”真让人没辙!
7. 这人说话简直了,模棱两可的让人捉摸不透,好比钻进了一团迷雾。

像那次问他啥时候还钱,他说:“快了快了。

”这快了是多快呀!
8. 有些政策解读起来也是模棱两可的,就像迷宫一样容易让人迷路。

比如说关于这个补贴的规定:“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

”这不是让人头疼么!
9. 他的立场总是那么不坚定,模棱两可的,像随风倒的小草。

问他支持谁的观点,他说:“都有点道理吧。

”这不是废话嘛!
我的观点结论:模棱两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有时候让人抓狂,但有时候又好像留点余地也不错。

哎呀,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呀!。

诡辩术60种诡辩方法

诡辩术60种诡辩方法

诡辩术60种诡辩方法诡辩术是指用各种花言巧语和欺骗手法来误导别人、搅混水、混淆视听的一种辩论技巧。

下面将介绍60种常见的诡辩方法。

1.沉默诡辩:保持沉默,不对问题作任何回应。

2.由讼诡辩:反驳对手观点时,把问题转变为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

3.此其一诡辩:把一个问题简化为只讨论其中一个方面。

4.迁移诡辩:把与问题无关的话题带入辩论,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5.凤头诡辩:双方争论的点不同,却声称解决了对方的观点。

6.如无其事诡辩:对自己犯的错误置之不理,装作没有发生过。

7.长篇流水诡辩:用长篇累牍的辩论方式,把问题弄得复杂而混乱。

8.偷梁换柱诡辩:在讨论过程中改变问题的范围,使对手无法追踪。

9.指桑骂槐诡辩:专门攻击对手的个人形象和行为,而不是对问题进行讨论。

10.唱高调诡辩:故意提出过于理想化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手难以接受。

11.以毒攻毒诡辩:把对手观点的弱点转移到自己方,以掩盖自己的错误。

12.忽略微弱诡辩:忽略对手观点中微弱但有力的地方。

13.无所谓诡辩:对问题不作任何态度的表达,以达到逃避的目的。

14.偷换概念诡辩:将问题中的概念进行替换,使对方产生困惑。

15.以次充好诡辩:把自己的错误或缺点说成是对方的错误或缺点。

16.舆论攻击诡辩:故意制造舆论,以压倒对手的观点。

17.夸大或缩小诡辩:对问题进行夸大或缩小处理,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18.问题避重诡辩: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转移话题避免回应。

19.无中生有诡辩:用无根据的说法去回答对手提出的观点。

20.移花接木诡辩:故意将对手的观点与其他观点混淆。

21.环形推理诡辩:用自己要证明的结论作为前提进行推理。

22.去粗取精诡辩:只回答问题的一些方面,忽略重点。

23.增加困难诡辩:故意给对方设置困难,使其难以回答问题。

24.公说公有理诡辩:假装自己只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而混淆视听。

25.巧辩诡辩:煞费苦心地追求演讲技艺,以掩盖自己的行为或观点。

26.扯淡诡辩:用很多废话来回答问题,使对手不知所云。

是非无度 自相矛盾的诡辩

是非无度  自相矛盾的诡辩

是非无度自相矛盾的诡辩是非无度--自相矛盾的诡辩“是非自由”是一种无原则的自相矛盾的诡辩。

明代笑话集《笑府》记载有一则笑话:在凤凰城的生日那天,数百只鸟向它祝贺,但蝙蝠没有来。

由于这个原因,蝙蝠受到了凤凰的指责。

但是蝙蝠似乎很有道理地说:“我有脚。

我是动物。

祝贺你有什么用?”当麒麟庆祝生日时,所有的动物都向他祝贺,但蝙蝠没有来。

因此,蝙蝠也受到了麒麟的指责。

但蝙蝠仍然振振有词地说:“我有翅膀。

我是一只鸟。

我为什么要祝贺你的生日?”后来,当菲尼克斯和麒麟相遇时,他们谈论了蝙蝠的这些言行。

他们忍不住叹了口气说:“现在世界风不对了,这种既不是鸟也不是动物的东西诞生了。

我们能拿它们做什么呢?”到底这个蝙蝠是如何诡辩的?我们结合曾在第一章“魔鬼的律师”一节中举出的邓析的“两可之论”来分析。

Deng Xi之所以能够在“死尸”和“救赎尸”之间取得平衡,是因为他用同样的判断来回答双方的利益对立,从而使双方利益相对立。

但他相反的回答使他无法摆脱诡辩的关系。

邓析对“赎尸者”说“安之”,是利用死者家属的优势(也即只有死者家属才有可能赎买尸体)去攻“得尸者”的劣势(如果死者家属不着急赎买尸体,他们就无处获得赎金)。

他对“得尸者”说“安之”,是利用“得尸者”的优势(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他这里有富人尸体)去攻“赎尸者”的劣势(不到“得尸者”这里赎买,就没有别处可买)。

如果是这样的话,邓燮从相反的角度意识到,对方的焦虑和不焦虑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

因此,邓燮可以发现一些担忧、不着急和不着急的事情。

因此,当Deng Xi肯定一方“不赶时间”(An Zhi)时,就有条件地对对方“赶时间”;在确认另一方的“不着急”(安全)时,以另一方的“着急”为条件。

这样,Deng Xi从事物本身的对与错的静态判断中提取出相对的“担忧”和“不担心”,并把它们变成了对与错的动态判断,使得对立双方的矛盾性质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邓小平的分析从事物的两个方面分析问题,认为事物本身是发展的、变化的和相对的。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模棱两可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模棱两可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模棱两可正方辩手观点,应该模棱两可对这一辩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辩题中的“模棱两可”指的是什么。

模棱两可指的是在辩论或者表达观点时,故意不表明立场或者含糊其辞,以达到迷惑对方或者避免承担责任的目的。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模棱两可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首先,模棱两可可以在某些政治或者外交场合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

毛泽东曾经说过,“讲话要讲明白,但是不要讲死。

”这句话表达了在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时,需要在表达立场的同时保留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避免冲突升级。

其次,模棱两可也可以在商业谈判中发挥作用。

有时候,一些商业谈判需要在保持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得不模棱两可地表达立场,以便在最终达成协议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就像是商界名人华伦·巴菲特所说的,“在商言商,有时候不表明立场反而更有利。

”。

再者,模棱两可也可以在个人生活中带来好处。

有时候,人们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或者纠纷,不表明立场反而能够避免冲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模棱两可的人,往往会活得更加舒坦。

”。

综上所述,模棱两可在一定情况下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在政治外交、商业谈判以及个人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模棱两可对这一辩题。

反方辩手观点,不应该模棱两可对这一辩题。

首先,模棱两可会导致信息不透明,给人带来误解和猜疑。

在一些重大的社会议题或者公共事务中,如果各方都选择模棱两可,那么公众就很难了解真相和事实,这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正。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的,“说谎的人,总是需要记住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

”。

其次,模棱两可可能会导致责任的推卸。

在一些重大的决策或者事件中,如果相关方都选择模棱两可,那么当事情出现问题时,责任会变得模糊不清,这会影响问题的解决和责任的追究。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的,“责任是一种勇敢的承担,而不是逃避。

”。

再者,模棱两可可能会损害个人的信誉和形象。

在人际交往和职场竞争中,如果一个人总是模棱两可,那么很容易给人留下不负责任、不可信赖的印象,这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交关系。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模棱两可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模棱两可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模棱两可正方,应该模棱两可对这一辩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辩题中的“模棱两可”指的是在辩论或讨论中故意不表明立场或态度,而是模糊其言辞,不做明确表态。

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模棱两可是必要的,因为有时候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因素和考量。

首先,模棱两可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更加客观。

有时候,一个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有很多灰色地带。

如果我们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可能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观点。

例如,马丁·路德·金曾说过,“在我们最深的黑暗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丝希望。

”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复杂的问题中,也应该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要过于极端地看待问题。

其次,模棱两可可以避免冲突和分裂。

在一些敏感的话题上,如果我们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可能会引发冲突和分裂。

而模棱两可可以使得双方都有面子,避免了过度的对立和矛盾。

比如,尼尔·波兹曼曾说,“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种模棱两可的状况,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

”这句话告诉我们,现实中很多问题都是模棱两可的,我们应该接受这种现实,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立场。

最后,模棱两可可以促进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有时候,坚持自己的立场会导致沟通的失败和理解的缺失。

而模棱两可可以让双方更多地倾听对方的意见,达成更好的共识。

比如,亚里士多德曾说,“在中庸之道上,智者寻求一种平衡。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寻求一种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综上所述,模棱两可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冲突和分裂,促进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因此,我认为应该模棱两可对这一辩题。

反方,不应该模棱两可对这一辩题。

我认为,在辩论或讨论中,应该尽量避免模棱两可,因为模棱两可往往会导致观点不清晰,无法做出明确的决策和判断。

首先,模棱两可会导致无法做出明确的决策。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需要有明确的立场和观点,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成语模棱两可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模棱两可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模棱两可的意思是什么
模棱两可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成语典故出自:
【成语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明史·余珊传》:“坚白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他觉得在文采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含混的语句了。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七章:“新任的支部书记……怕得罪人,在支部发生争论时,常常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

”亦作“模棱两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粤东纪事》:“祁宫保模棱两端,怕事之极。


【近义词】:不置可否、模棱两端、含含糊糊
【反义词】:旗帜鲜明、斩钉截铁
【辨析】模棱两可与“不置可否”有别:模棱两可指表态不明确;可作“言辞”的定语;可作补语;“不置可否”多指“避而不谈”;不表示态度;不能作“言辞”的定语。

“摸棱两可”与“摸棱两不可”

“摸棱两可”与“摸棱两不可”

作者: 武宏志
出版物刊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6-77页
主题词: 排中律;逻辑错误;普通逻辑;不确定;矛盾律;违反;指称;含糊;思想;逻辑学
摘要: <正> “摸棱两可”与“摸棱两不可”是司空见惯的两个普通逻辑术语。

很多普通逻辑论著,还有《逻辑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849页)用它们指称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这里隐蔽着一些混乱。

许多著者似乎以为,违反排中律必致思想含糊,不确定,而“摸棱两可”与“摸棱两不可”都有不明确表示态度,思想暧昧、不确定的语义,因此,这两个词都能用来指称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可是,众所周知,违反矛盾律也导致思想含糊。

广而言之,违反同一律和其他一些逻辑规则亦可造思想不确定之后果。

可见,在思想含糊,不确定。

不能定论的成语

不能定论的成语

不能定论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表示不能定论的成语:
1. 模棱两可:对问题或事物的正反两面态度模糊,没有明确的主张。

2.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3. 悬而未决:指问题或事情一直拖延,没有得到解决。

4.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

5.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

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6. 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7. 难以下定论:很难做出明确的结论或判断。

8. 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

9. 胜负难分:分不出谁胜谁负。

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10. 不分胜负:分不出高低好坏。

形容水平相当。

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怎么用

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怎么用

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模棱两可释义: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

《旧唐书·苏味道传》:“但模棱以持两端可也。

”模棱(léng):含糊,不明确,不肯定。

两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

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怎么用
1模棱两可成语故事
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仅做宰相前后长达数年之久。

但他在位并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

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稜(léng)(同棱)以持两端可矣。

”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这样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

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

当时,人们根据他这种为人处世的特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苏模棱”。

2模棱两可的解释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例句: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
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近义词:
不置可否: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不表明态度模棱两端:见“模棱两可”。

反义词:
旗帜鲜明:比喻政治倾向非常明显或态度很明确。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模棱两可【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模棱两可【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模棱两可【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模棱两可这个成语我们常常用来说明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具体的用法吧。

【注音】m&oacute; l&eacute;ng liǎng kě【出处】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旧唐书&middot;苏味道传》【解释】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态度不明确【结构】偏正式【近义词】不置可否、模棱两端【相反词】旗帜鲜明【押韵词】反首拔舍、东挦西扯、打家截舍、逾墙越舍、黄衣使者、质而不野、神不收舍、留连不舍、良有以也、强聒不舍、......【年代】古代【灯谜】可不可【英文】cutbothways【德文】zweideutig【日文】あいまいでどちにも取れる【法语】ambigu<&eacute;quivoque>【教学同步】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以模棱两可而臭名昭著。

霍金《宇宙的未来》高中六册&middot;课文&middot;4【成语故事】唐朝宰相苏味道处世十分圆滑,从不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样不会得罪人,他把这种圆滑的方法说成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特两端可也。

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苏模棱。

后因犯错而降职到四川眉州【成语举例】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成语造句】◎ 有一阵子,他喜欢用非常暖昧和模棱两可的调子谈论城市:"我在遥远的地方听见它低吼吓唬我又召唤我",这时他觉得自己很像是"一只毛色好看的恋母幼狮"(《旧时地》),仍然迷恋着城市的某些魅力。

◎ "小诸葛"龇牙一笑,试探地追问着卢华说:"别模棱两可吗!你到底喜欢哪一幅?"◎ "哎!"她模棱两可地应了这一声,两手将那手帕绞了又绞,显然是在搜索枯肠,准备再试一试她的"聪明"。

模棱两可的意思

模棱两可的意思

模棱两可的意思模棱两可的意思是,事情的真相没有明确地表示出来,或者暂时不能够完全肯定下来。

通常使人感到迷惑,难以理解。

因此,很多场合我们都会说:“总而言之”、“不过如此”等话。

比喻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中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现在常作为口头禅和习语,含有不十分肯定的意思。

在历史上模棱两可的故事也有很多,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不那么清楚罢了。

当然,模棱两可也是有着自己固定的套路和答案的,需要你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例如面试时的问题,虽然大家并不知道正确答案,但你只要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做出最贴切的回答即可,无论怎样都不至于显得毫无水平。

一般而言,有三种类型的题目属于模棱两可,第一个是对基本概念不太明晰的;第二个是概念模糊、范围不确定;还有一是缺乏信息的复杂问题。

接下来我们先看看哪些是最常见的。

1.对这道题考察什么?很多人认为第一句话提出的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重要,随便写几点也没关系。

但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后面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比如要求学生介绍某个科技发展成果的特点。

如果把这个问题简单化,直接写原则、写创新性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空洞无物的。

2.对这道题该怎么办?首先要审查材料里有没有一些暗示或线索,可以让学生顺藤摸瓜,从另外的角度思考和寻找更有价值的观点和信息。

3.应该怎么办?我们既不要给出标准答案,也不要将所有内容列举出来,可以引导学生从最优秀的参赛团队和作品入手,去挖掘、归纳和整理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

4.他为什么这么说?这类题目往往牵涉到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内涵,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辩证思维,还可以促进知识迁移,建议采取开放式的讨论形式,鼓励每位学生独立思考,尽量避免盲目批评。

这种方法适用于语文题,特别是诗歌鉴赏题,这是由文章自身特征所决定的。

比如鉴赏文章的主旨、结构、描写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有些文章在形式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做何种意图,我们称之为“内蕴丰富”的文章。

鉴赏古代散文更是如此,如果阅读分析前几段,你就能获得初步印象,若再结合注释,你甚至会产生一个简洁扼要的推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的诡辩
据明代笑话集《笑林》记载:
有两个古板、迂腐的道学先生,都说自己是真道学,对方是假道学。

两人争执不下,便请孔子给评断一下。

孔子说:“两位先生都是真道学,我一直都很敬佩二位。

”两人听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后来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先生为什么把这两个人抬得这么高呢?”孔子说:“咳!像这些人,只管把他们哄走就行了,惹他们干什么?”
在这里,孔子言不由衷的评断就是不管有没有矛盾,先把别人哄走再说的模棱两可。

“模棱两可”一词来自《旧唐书?苏味道传》。

据说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有一位宰相,名叫苏味道。

他对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从来都是不表示任何明确的态度。

他曾对别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

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为此,当时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苏模棱”。

因此,“模棱两可”即指对事物的认识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含含糊糊,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似乎此,似乎彼”。

实际上,模棱两可也就是模棱两不可。

因为,含含糊糊地“似乎此,似乎彼”,也就等于含含糊糊地这样也不可以,那样也不可以的“非此非彼”了。

仍然是含含糊糊,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有时表现的似乎并不“模棱”。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整》中有这么一段话:
问真如是有耶?答不也,随缘故。

问真如是无耶?答不也,不变故。

……又问有耶?答不也,不变故。

问无耶?答不也,随缘故。

……又问有耶?答不也,离妄念故。

问无耶?答不也,圣智行处故。

所谓“真如”是佛教对事物本质的称呼。

“真如”要么是有,要么是无,绝不可能既非有,又非无。

但上述这一段话既否定“真如”的有,又否定“真如”的无。

反正不论是问“有”还是问“无”,回答一概是“不也”,只不过是把“不也”的理由颠来倒去罢了。

但从必须明确地表达思想这一点上讲,这种“非常肯定”的表达,对于听者而言,仍然是糊涂的,因此,它仍然是“模棱”的诡辩。

按前述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和逻辑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排中律是对客观事物区别性的反映。

事物在确定的时间、条件下,是什么和
不是什么,总是确定的。

人们对它究竟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必须要有所断定。

否则,这个事物究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就将永远无法知道。

因此,排中律对于保证思维确定性的作用在于,它排除了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的中间可能性。

即或者A真或者非A真,不可能有第三种选择。

故而人们在是非面前,对问题要做出明确的回答,不允许在肯定与否定之间有“非此非彼”的“居中者”。

“排中律”由此得名。

遵守排中律的要求,是为了消除人们认识中的不确定性。

因此,“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是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由于排中律只是思维的规律,因此,它对于正确思维的规范作用也有其条件性。

第一,当问题只有两种可能--非此即彼、两者必有一真而不能同假时,它才起作用。

第二,排中律并不要求人们对任何存在矛盾观点的问题都作出明确表态。

如对某些问题,人们还尚未深入了解,对是非界限还不清楚,这时不表态是允许的。

这与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承认其中必有一真是不相同的。

第三,排中律的作用只在于提出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必有一真,以供人们选择,但它并没有指明两个判断中哪一个是真的。

判断的真要靠实践确定。

第四,排中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中间的过渡状态,同其他思维规律一样,排中律也是只在思维领域中起作用。

按照这些排中律起作用的条件性,面对那些只有互相矛盾的两种可能的问题,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可能一下子就清楚地下一个明确的断定时,不回答是允许的;有时妙用模糊语言的回答也是允许的,如前述的“鹿边是獐,獐是鹿”。

但是,绝不允许对这互相矛盾的两种可能都做否定的回答。

否则就要犯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那种“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

由于这种“模棱两可”在真假是非的问题面前含糊其词,态度暧昧,没有明确的回答,同样也会妨碍了思维的确定性。

因此,面对“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的诡辩,我们只能如列宁所说的:“二者必居其一,……请你直截了当地说吧。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