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课堂学习心得
对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的感悟
对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的感悟
司云 江苏 省 南 通 市 通 州 区刘 桥 中 学
信息技术学 习活动, 不应局 限于接 于精细和强韧 , 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 用信息需求 去理顺学习的进程 , 可以把 受、 记忆 、 模仿和练习, 还应该让学生在 梏。 因此 , 生成性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 文字技术分 解到多个 教学进程中去 , 如
在初期 的信息活动 中进行文字记 录, 能
计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 的情况, 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 度和自由度 , 给生成 留足空白。 我在讲授
“ 信息 技 术在 我 们 日常生 活 、 作 和学 习 工 中 的作用 ”时 , 运用 了分 组 讨 论 的教 学 我
够记录信息即可, 不求版式多好; 然后可
以通过应用还有Wod r文档 , 行书信写作或问 进
题 交 流 。当然 , 习了一 段 过 程 之 后 , 学 也
有必要针对着某一文字处理的专业软件
生成的前提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他们 进行 一定的学习, 比如 为研 究活动创 作 ● 提高教师的自身知识水平是课堂 模式, 各抒己见。 有的小组认为信息技术给我们 图文并茂的研究小论文等。
教授学生设 置 “ 背景和屏幕保护程 序”
教师评价 我 然 盱霓 设与生成的关系是课 时 , 先 在黑 板 上提 出这 个 任 务 , 后 指 评价和家长评价几部分相结合。 快速反映 明方向: 先按右键 , 再让四个同学一组分 必须加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堂生成的关键
◇
现代课 堂教学的确需要教师的充分
力才能得到提高, 惭 的火花才能生成。 仓
3 中 信 技 教 0/ 2 I 国 息 术 育201 16
幼儿园生成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成教学的魅力。
生成教学是一种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通过灵活运用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以下是我对幼儿园生成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生成教学的核心在于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而制定出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计划。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与幼儿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点,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需求。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生成教学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灵活运用教育资源生成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资源运用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积极收集各类教育资源,包括图书、网络、实物等。
将这些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丰富教学内容。
2. 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学场地和设施。
为幼儿提供舒适、安全、有趣的学习环境。
3.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家园共育,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引导生成教学强调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引导。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2. 鼓励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关注他们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感悟
学生马上就会 质疑 :为什么 图②③④不 是三角形 ? 辑混乱 、 述冗 长 、 次不 分等不足 . 叙 主 这是学生思 维缺乏
图①为什么是三角形 ? 学生经过反思后就容 易理解 三角 灵活性 、 批判性 的表 现 , 也是创 造性思维水 平不高 的表
形 的本质属性. 现. 因此 , 教师可 引导 学 生对 解题 的过 程 、 法进 行 评 方 从 上述 过程 可以看到 , 通过 引导学生反思 、 总结 、 归 价 , 让学生在 交流评价 中进 行反思 . 生通过 对解题 方 学 纳, 学生既看到 了自己思想 的不全 面 , 找到 了差距 , 培养 法的优劣 、 解题过程 的优化 的反 思 , 努力 寻找解决 问题 了思维 的逻辑性 , 又学习 了揭示概念 的本质的一般思想 的最 佳方案. 通过这一 过程 , 学生 开阔 了视野 , 思维逐 渐
方法 ,切实体验 了数学思想方 法对解题 的指导作用 , 这 朝着 多角度 、 灵活 、 精细 和新颖 的方向发展 , 在对 问题 本
就超 出了题 目本身 的意义. 质 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 中提高 了概括 能力 , 进而形成一 ( 责任编辑 赵雄辉 ) 让 学生在交流评价 中反思. 生在解题 时往往满足 个 系统性强 、 眼于相互 联系的数学认 知结构. 学 着
反 方 继 续 追 问 : 既 然 不是 , 为什 么你 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 意 这 “
是 把 这 个 圆分 成 了 两份 ? ”
正 方 服 气地 点 了点 头, 好 意 思地 站 到 了反 方 的 队 不
伍 中.
反方代表点头 :是的. “ ”
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价, 作业 中经 常出现方法单 一 、 思路 狭窄 、 解法 陈 旧、 逻
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读 文 本 时体 验 、 悟 的 深度 。 感 在很 大 程 度 上 影 响 着 预设 和 生
5在 随机 偶 发 中“ . 生成 ” 。课 堂 生 成 的动 态资 源 具 有 随
⑧④⑥⑥ ⑧⑥ ⑥⑥⑤⑧⑧
李兴 昌
( 甘州 区大 满 镇 訾 家寨 学 校 甘 肃 张掖 7 4 1 ) 3 0 7
生 成 性教 学 是 新 课 程倡 导 的 重 要 理 念 。不 少 教 师 尝试 机 会 便失 之 交臂 。
打破 以讲 为 主 的灌 输 格 局 , 视学 生 参 与 , 生 的 活跃 声 音 重 学 开始 在 课 堂 上 激荡 。课 堂 教学 过 程 因师 生 互 动 、 往 、 同 交 共
2在 尝试 和 探 究 的 活 动 中 “ 成 ” 在 课 堂 教学 中根 据 . 生 。
需要 组 织 探究 性 学 习 , 由于 结论 不 是 现 成 的 , 生 会有 多种 学
发展 而 产 生 丰 富 的生 成 资 源 .使 课 堂多 了人 文 气 息 和 学 生 思 路 、 多种 方 法 , 往也 会 产 生 不 同 的结 果 。教 师 引 导学 生 往 的创 新 精 神 而 显精 彩 。 而 在实 际 教 学过 程 中 , 于课 堂教 分析 原 因 , 变 思路 , 新 探 索 , 后 走 向 成 功 , 种 生成 的 然 由 改 重 最 这 学 有 明确 的 目的指 向和 特定 的时 间 限制 。另 有 一 些 教 师 却 偏 离 了生 成 的 目的和 航 道 . 走人 了生 成 的 误 区 , 离 了预 设 脱
成 的 质量 。 只有 教 师 自己先 “ 文 如情 ” 能 “ 动 而 辞 发 ” 机 性 和偶 发 性 。 课堂 上 出现 动 态教 学 资 源 信息 时 , 师 的 披 才 情 当 教 地 进 行 预设 , 能有 效 恰 当地 应 对 生成 。重 视 预 设 , 求教 第 一 反 应 应 该 是 辩 识其 价值 , 伪 存 真 , 作 出 教 学 决 策 : 才 要 去 并 师 在 全 面 分 析 学 生 、 材 等 的基 础上 以 “ 状 式 ” 行 教 学 是 否 有用 ?何 时使 用 ?怎 样 使用 继 而 确 认 资 源特 点 。 其精 教 块 进 取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心得体会
幼儿园生成性课程心得体会在幼儿园的性教育课程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身体的知识,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个过程中,我们教育者也从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很多启发和体会。
首先,我们了解到幼儿园阶段的性教育应注重身体部位和功能的介绍。
我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了男女性别器官的名称和功能,解答了孩子们关于身体的各种疑惑。
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们明白了自己和别人身体的不同之处,并开始形成对身体的正确认识。
其次,我们意识到性教育应与性别平等观念相结合。
在课堂上,我们强调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们性别不应决定能力和地位。
孩子们从小就应该了解到,男女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待遇。
我们通过故事和游戏等方式来教育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发现幼儿园阶段的性教育应该注重隐私和边界的规范。
在课堂上,我们向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隐私,为什么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
我们教育孩子们,在某些时刻和场合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并告诉他们如果有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应该向我们或者家长报告。
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培养了孩子们区分公共场合和私人空间的意识,帮助他们建立了自我保护的观念。
最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幼儿园阶段的性教育应该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我们与家长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共同制定了性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我们在课堂上不仅向孩子们传达知识,还向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在家庭中进行性教育。
我们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开放、真实的对话,并提供了一些适合家庭教育的策略和资源。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我们成功地将性教育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总结起来,幼儿园阶段的性教育课程让孩子们对身体有了正确的认识,明白了身体的隐私和边界,同时培养了性别平等的观念。
我们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性教育环境。
这个过程中,我们教育者也从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教训,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性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性观念,保护自己的权益,健康成长。
小班生成性课程期末总结
小班生成性课程期末总结本学期,我参加了一门小班生成性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课程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
在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沟通不畅、分工不清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相互配合,如何合理分工。
通过反复讨论和磨合,我们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团队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其次,这门课程教会了我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需要完成很多任务和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规划和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我学会了如何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如何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通过不断地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避免了拖延和浪费时间的情况发生。
我相信,这种时间管理能力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通过这门课程,我还了解了一些关于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创意思维的技巧和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
这些方法帮助我打开了思维的局限,让我能够更加灵活地思考问题。
我也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些创意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我还意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门课程中,我需要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
与此同时,我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这个过程,我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自我管理得当,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门小班生成性课程让我获益良多。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还学会了创意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感悟-如何面对生成性课堂
如何面对生成性课堂做老师,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就要学会备课写教案,有了教案,就如同有了一根拐杖,扶着她,能让我们上课时不至于没有方向。
但只会走教案的老师,却会让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精彩生成点白白流失。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因此,课堂永远是动态生成的,有经验的老师追求的是注重课堂生成的现场化的课堂。
有人说,有经验的老师,就不用写教案了,岂不知,有经验的老师,看似没有写把教案写在纸上,但他们却把更详细的教案写在了心里。
我们都知道,教案即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所做的预设。
现场化的课堂,要求教学设计要为课堂动态有效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地在预设中生成。
因为从认识论的观点来说,课堂教学是可知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在注重生成的课堂上,要求老师不能完全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但是老师课前的预设越详细,越周密,对于课堂上学生的现场生成才能把握得更准确,也才能及时地调整教学设计,而不偏离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课堂生成的教案书写时应当努力改变以往为写教案而写教案的潜在意识,将主要精力用于主体学习的“学案”上,在设计“学案”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知识的连接。
分析学习这课的内容需要那些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
第三、活动设计。
针对知识点可准备或设计哪些相对应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探索、交流、体验的情景。
第四,质疑问难,对于新知识,各类学生可能有哪些疑问,可怎样解释疑问,老师还应补充哪些问题。
第五,应用衍生,生活中有哪些与新知对应的实际情景,课堂中可以做哪些事情对学生进行渗透或暗示。
此外,我们在教案中还需要考虑以下的问题: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什么情景下适宜学生自学?什么情景下适宜学生采用小组学习?什么情景下适宜采用集体讲解?2、老师怎样调整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
3、某问题准备请一位学生回答,还是请几位学生回答,老师应该怎样回应学生的回答。
4、老师对于特殊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能获得较正确的反馈信息。
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感悟
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感悟作者:王晓艳来源:《湖南教育·数学教师版》2008年第11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成性数学课堂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
那么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驾驭生成性数学课堂呢?笔者通过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和刘他人成功教学的观察与思考,谈几点感悟。
1。
关注学习心理的现实性案例: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组织学生辩论,加深÷理解的片段:“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1/2。
对吗?”话音刚落,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错,意见不一。
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
吴老师没有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各推荐两名代表与同学商量后再发表意见(实践中老师惯用的方法是让持自己意见的同学来说一说,然后对照新授的内容。
教师引导讲评,让判断有误的同学随着教师的有心暗示过渡到正确的答案中来就算解决问题了)。
双方代表各手持一个圆形纸片讨论着,都下定决心要把对方说服。
小小辩论会开始了。
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是的。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1/2?”反方:“是的。
”正方当仁不让:“既然是1/2,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此时,反方同学虽然口称“是,是”,心里却很不服气,该是他们反驳的时候了。
只见反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正方连忙回答:“是。
”反方接着把小的那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这是圆的1/2吗?”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了声:“不是。
”反方继续追问:“既然不是1/2,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分析思考: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这就意味着教学资源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的现实性学习心理来组织课堂教学,引领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探索过程中,让课堂生成的问题发挥更大的效能。
课堂生成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一、讲座背景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课堂生成”的讲座。
讲座由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张教授主讲,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二、课堂生成的概念讲座伊始,张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课堂生成的概念。
课堂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课堂生成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生成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生成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堂生成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和评价能力。
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生成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课堂生成的实施策略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5. 加强课堂评价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个人体会通过参加此次讲座,我对课堂生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课堂生成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成性学习课堂的认识
生成性学习课堂的认识作业1. 对生成性学习课堂的认识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各式各样的学习模式,各种各样的教学名词在教师面前时时出现,感叹自己如果不时常学习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对于这个生成性课堂,我的认识就是“生成”这两字,其中从哪里生成,怎样生成,是我最为关心的两点。
对于从哪里生成这个问题,我认为学生既然是教育的主体,那自然而然要从学生那里生成,首先要找准起点,从学生的疑惑不解问题中生成,鼓励学生开口说出自己的问题,其次在学生的回答中生成,由此及彼,推陈出新,步步深入,不断生成,最后在学生的错误中生成,纠错导正,因势利导,生成正确知识。
对于怎样生成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体现各种教法的应用,对于不同的课堂,不同的知识,应该因材施教,对于我来说,因为我是职校中的电子专业课教师,总体来说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参与热情不高,而课堂中的电子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也较为深奥,所以课堂中往往需要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实验用多媒体效果来呈现,要避免太多的条条框框,那样课堂会显得更加的沉闷无趣,学生会更多没学习兴趣;同时课堂中也应该减少教师的讲授,多增加学生的练,动脑,动手,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对学习的积极性;中职课堂中更应该要体现目标教学,课堂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努力共同来解决,让学生每节课都感觉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不然会导致课堂教学混乱无序,从而教学效果差,无法实现知识生成。
2. 教学过程学习二极管的导电性这部分知识,教学设计如下:1. 设计实验:二极管导电性实验,提问:利用所学知识试想哪张电路图能使灯泡亮。
A B2.学生根据以往知识判断,说出自己的答案。
3.请学生利用电子百拼中的元器件进行实验模拟,得出实验结果,A图中灯泡亮,B图灯泡不亮。
4.继续提问,为什么,(请学生比较两张图的区别,注意观察二极管符号中三角形的方向)5.先请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6.教师总结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并用逆用阀门来比喻,加深学生对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理解.正向水流顶开阀门反向水流压紧阀门7.练习,巩固所学知识3.教学反思对于这节课来说,本人感觉教学思路较为清晰,目标明确,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应用结论,加深记忆来进行,步步深入,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牢记知识,满足生成性学习课堂模式的基本条件,信息感受,信息耦合,知识构建,思维发散,外化应用。
生成性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生成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下是我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生成性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智能优势,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
生成性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倡导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我首先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了解了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我对生成性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基础。
2.观察法为了深入了解生成性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选取了几个班级进行观察研究。
在观察过程中,我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依据。
3.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与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生成性教学的看法和评价。
通过访谈,我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验证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实验,将生成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生成性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四、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成果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
在课堂“生成”中感悟与提高
在课堂“生成”中感悟与提高日前,在广西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精心策划下,来自广西14个市的1000多位中学历史教师代表齐聚北海,共同参与全自治区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研讨活动。
大家一起观摩历史、品味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在分享中“生成”,在“生成”中实现共同的成长!1.探索“生成”生成性教学是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生成性教学的有关理论伴随着国内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但对于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外延和特征以及课堂生成性的判断、评价等,人们并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还存在许多争议。
因此,这还是一个缺乏成熟体系而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领域。
2.实践“生成”由于“生成性教学”是一个前沿的领域,所以这次研讨实际上就是一项大胆的试验。
从我们的“试验者”来看,他们面对这一新的课题表现得都很沉稳,都能努力去实践自己所认知的“生成”。
所展示的现场课风格各异,“生成”较明显。
例如有教师在处理《戊戌变法》中社会各界对变法的反应时,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激发了学生的生成性思维;有教师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通过展示与课题有关的富有活力的材料,引领学生对情境的想象,进而启发生成。
特邀嘉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彭禹老师上示范课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大量史料的解读,打破了学生对教材观点和史实的传统认识,生成了更加多元化的深度认知……总体来看,这些课都很注重以新情境激发生成新思维,以问题牵引思维碰撞,以互动呈现个性生成。
这些“生成”,既有学生的生成,也有教师的生成;既有场上的生成,更有场下的生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意味着“生成”试验的成功。
3.交流“生成”在观摩完展示课后,观摩老师与作课老师之间进行了场下的对话互动,作课老师之间也做了对话,专家与作课老师、观课老师也做了对话,观课老师回单位后与未参加活动的老师又做了交流,甚至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反思交流会。
通过多种层面的多元互动,教师们真诚相见,热情交流,激烈争辩,相互分享了自己对“生成性教学”的理解、感悟甚至体验,实现了新的“生成”,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生成课教师解析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生成课教师,我深知自己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决策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关于生成课的教学培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生成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在生成课中,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成课的课堂氛围应该轻松、活泼,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环境中学习。
2.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成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归纳、总结。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如何运用提问、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成课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参观、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4. 评价与反馈,关注学生的成长。
生成课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和反馈。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
其次,生成课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在培训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生成课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1. 丰富的知识储备。
生成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良好的沟通能力。
生成课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3. 持续的学习能力。
生成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总之,通过这次生成课教学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生成课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
生成性课程教研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生成性课程的教研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成性课程的优势,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以下是我对生成性课程教研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成性课程的理念生成性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课程模式。
它强调课程内容的动态性、生成性,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与传统课程相比,生成性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生成性课程教研的实践1. 教研准备阶段在生成性课程教研的准备阶段,我们首先明确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学生特点,我们确定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计划。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教师团队,共同探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教学实施阶段在教学实施阶段,我们注重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课程中,我们设置了多个探究环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
我们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关注个体差异。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3. 教学反思阶段在教学反思阶段,我们认真分析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了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灵活,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3)关注个体差异,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师团队协作良好,共同为课程实施提供支持。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2)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
(3)教师对生成性课程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提高。
课堂生成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一、讲座概述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课堂生成的讲座。
讲座由我国著名教育专家主讲,内容涵盖了课堂生成的概念、意义、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课堂生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课堂生成有了新的认识。
二、课堂生成的概念与意义1. 概念课堂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2. 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生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生成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堂生成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课堂生成强调师生互动,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课堂生成的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验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进步。
3. 应变能力(1)掌握教材,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教师应熟悉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2)关注课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应关注课堂动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课堂生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数学“生成性”课堂的一点感悟
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 ,见机而
作,
整 ,机 生 成 新 的 教 学 方 案 .
【关 键词】数学教学;课堂 ;课堂生成
期末考试结束后的试卷评讲中, 一 题 的 讲 解 给
了 我 很 大 的 启 发 ,学 生 的 参 与 让 课 堂 变 得 生 动 多 彩 了 ,有了
灵性.以下简述这节课的 内容:
源于学生,通 过 师 生 、生生 而生成的
教学
的资源,包括学生的问题或回答或“ ”的理解或课堂中
的突发 等 等 ,学生是
彩 的 个 体 ,教师可 学生
的知、情 意 、行的差异以及能够发现的 ,实 现 的 信 息 ,实
课堂பைடு நூலகம்学的 生成.
数 学 学 习 与 研 究 2019. 1
学生戊:此处可以直接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恒成 •件 来 得 出 2 * - 4 = 0 ,*」- * + 2 1 = 0 , 6 ( 」- 1 ) + 1 = 0 三 个 条 件
同时成立而 * ,11值 .
教 师 : 太 彩 了 ,我们为以上同学的精彩发言喝彩!
通过这节课让我 到学生 在
束, 驰
骋的情况下是 的多姿多彩,让 课 堂 变 得 生 动 了 ,学生参
& *& + 」 '& —1 = 」
因为数列f 4 5 ^ 1 }是等差数列, *& + 」」
所以 & & 2 时 ,2c& =c&+1 +c&_,g 成 立 ,
R
了!很 同学
同! & .
教师:在考试的紧张状
可 以 理 解 ,但平时我们
游戏生成性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发展,游戏产业在我国逐渐崛起,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游戏生成性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作为一名游戏生成性课程的参与者,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课程概述游戏生成性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涉及游戏设计、编程、美术、音乐、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游戏项目的开发。
二、课程心得1. 培养创新思维游戏生成性课程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突破。
在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游戏设计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设计独特的游戏类型、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创新思维。
2.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游戏开发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游戏生成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项目开发,共同完成游戏设计、编程、美术、音乐等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学会了沟通、协调、分工,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实践能力游戏生成性课程强调实践性,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游戏开发的基本技能。
在课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进行游戏开发,如Unity、Unreal Engine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拓宽知识面游戏生成性课程涉及多个领域,如编程、美术、音乐、心理学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游戏产业的全貌。
这对于今后从事游戏开发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5.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游戏生成性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在课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动态等。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提高了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6. 增强自信心在游戏生成性课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渐提高自己的游戏开发能力。
幼儿园生成课程培训感想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幼儿园生成课程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成课程有了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生成课程的重要性。
生成课程是一种以幼儿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模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预设课程,更加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探索。
在生成课程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和合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培训让我明白了生成课程的特点。
生成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 主题性:生成课程的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2. 生成性:生成课程不是预设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断生成的。
3. 互动性:生成课程强调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4. 实践性:生成课程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5. 个性化:生成课程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们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让我对生成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生成课程的一些具体感想:1. 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在生成课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 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
生成课程需要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创意的活动。
3. 加强师幼互动。
在生成课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4. 注重实践操作。
生成课程强调幼儿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探索。
5. 反思与改进。
生成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课程质量。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生成课程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生成性课堂学习心得
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观摩培训学习心得杨文霞此次出差北海,有幸观摩了几节区内外同行的现场课,聆听了来自华南师大历史系的黄牧航教授的报告,收获很大,感想很多,选取几点记录如下。
此次学习观摩的关键词是“课堂生成性教学”,何谓生成,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对课堂要有预设,但又要求教师的预设是弹性的,开放的,在实施过程中是允许甚至必须有学生参与的空间的。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是积极创设知识学习的情景,尽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真实情景的辅助和催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持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之后,原来预定的教学内容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的经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教学相长。
此次观摩的几节现场课都体现了这一点,用课改的词汇来形容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时间还给学生……两节初中现场课,一节《戊戌变法》、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师处理得相当大胆,学生在课堂上唱起主角,他们先是分组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预设),然后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他组同学帮助解决。
这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生成的了,是非预设的。
从两位教师的设计来看,非常好的诠释了“课堂生成性教学”一词,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舞台,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相当有深度,抓住了这节课的中心,如果再能由学生来回答解决,那这样的一节课真可谓“圆满”了----- 课改理念尽体现,学生不但得到了思维表达等诸多方面的锻炼,还实实在在得到了知识。
在课后的点评中,学者专家的发言也明确表示了对这几节课的褒奖------ 生成的,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了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关注的课堂啊等等。
生成性课堂教学一得
生成性课堂教学一得
生成性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教、学相长。
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推进,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发展、成长,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构建应处于主要地位,这是由教学的目的决定的。
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随着课堂进程推进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应构建的“语文素养”也应达到最高峰,但随着课堂的结束,它的构建远没有结束,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并努力促成学生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
这样,才算用好了教材,达到了用“教材教的目的”。
为此,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些拓展题目(1、课外选读一段《微型小说》的文字,想想,为什么作者总觉得那么有趣。
2、将自己童年的趣事用笔写下来,成为现代版《微型小说》。
),努力让学生在发现社会中的物的趣味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总之,这节课生成于“趣”,结束于“趣”,“趣”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整个课堂围绕着“趣”设计出了五个富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
五个场景,一个深入一个,递增性的生成了整个课堂。
每个场景都由一连串刺激性问题构成问题情境。
这些问题,激发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场景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性地去学习;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完成这些活动。
教学完成后,我发现学生在活动中,较好的完成了与教师、文本、编者、作者、生活和生命的对话,形成了一定语文素养。
以上,我仅以《微型小说》为例,谈了生成性课堂教学的一般做法,其它课文的学习也跟这一课一样,只是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不一样而已。
当然,生成性课堂教学还涉及到其它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大家共同去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观摩培训学习心得
杨文霞
此次出差北海,有幸观摩了几节区内外同行的现场课,聆听了来自华南师大历史系的黄牧航教授的报告,收获很大,感想很多,选取几点记录如下。
此次学习观摩的关键词是“课堂生成性教学”,何谓生成,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它属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对课堂要有预设,但又要求教师的预设是弹性的,开放的,在实施过程中是允许甚至必须有学生参与的空间的。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是积极创设知识学习的情景,尽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真实情景的辅助和催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持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学习的伙伴,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之后,原来预定的教学内容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的经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教学相长。
此次观摩的几节现场课都体现了这一点,用课改的词汇来形容就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时间还给学生……两节初中现场课,一节《戊戌变法》、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师处理得相当大胆,学生在课堂上唱起主角,他们先是分组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预设),然后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他组同学帮助解决。
这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生成的了,是非预设的。
从两位教师的设计来看,非常好的诠释了“课堂生成性教学”一词,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舞台,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相当有深度,抓住了这节课的中心,如果再能由学生来回答解决,那这样的一节课真可谓“圆满”了----- 课改理念尽体现,学生不但得到了思维表达等诸多方面的锻炼,还实实在在得到了知识。
在课后的点评中,学者专家的发言也明确表示了对这几节课的褒奖------ 生成的,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了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关注的课堂啊等等。
但同时,我也注意到,生成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那是相当相当的高,因为课堂是开放的,你给了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权,你不知道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回答,你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足够的课堂机智才能应付得了学生的问题才能掌控得了课堂。
还有更要命的一点是,你必须注意,你有的只是40分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你是有教学任务的,你是要完成教学内容的。
如果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这样的课,还算不算是有效的?如果一位教师几乎每节课或者大多数课都无法完成教学内容,那他的教学能不能算成功----- 即使他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在这两节初中现场课上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出现了生成性的东西,学生提出了很有深度的问题,直指这节课重难点,教师让学生思考来回答(因为不这样,就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了)。
如,在《戊戌变法》一课中,教师让学生
化身不同阶层人物模拟思考“你会不会支持变法,为什么”;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回答“为什么要发起新文化运动”。
这两个问题就是专家,都可以讨论上一两天,写上几万字的,而学生就凭着一本课本,课本上短少的几十个字,加上自己的想象!!想象!!做出了回答。
可以想见这种“自行解决问题”的质量是怎么样的!!在我看来,学生根本没有吃透弄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回答是肤浅甚至偏颇,逻辑不通的。
这样的课堂能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知识?或者说课改轻知识重方法已到了这个地步?而且,两节课由于生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也由于学生无法或者说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都毫无意外的拖堂了,教师赶集一样把一些教学重点匆匆点到,来表示自己完成了教学内容。
在课后的点评中,专家对此还是给予了正面评价,理由是“怎么样的学习就有怎么样的人生”,这样的课堂起码教会了学生自主思考、敢于表达、有自己思想等等。
专家之言也有道理,但回到我的问题,一节课没有完成教学内容,但教了学生一种方法,可以算成功,那如果每节课都如此,也算吗?我们对学生的理解是,学生有了方法,就能自学,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但从我一个一线教师的实践来说,学生有了方法,真的就会去学习吗?理想主义会害死人的。
听了两天课,到底有没有收获?有,但也带来了更多的疑惑。
生成性的课堂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成长有利的,肯定是今后的大方向,但它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