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六章心肝病证第七节癫 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等症;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痰癎发作以神识异常为主,常有失神,摔倒,手中持
物坠落等; 瘀血癎通常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史,头部疼痛位置较为
固定。 癫癎虚证的辨证,以病位为主,区分脾虚痰盛与脾肾
两虚。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癫癎的治疗,宜分标本虚实,实证以治标为主,着
重豁痰顺气、熄风开窍定癎; 虚证以治本为重,宜健脾化痰,柔肝缓急;癫癎持
中医儿科学
第六章 心肝病证 第七节 癫 癎
[概述]
一、定义:癫癎是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 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喉中发出 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具有反 复发作特点的一种疾病。
[概述]
二、发病情况: 本病多发生于4岁以上的儿童,男女之比为
(1.1~1.7)∶1。
[病因病机]
续状态可用中西药配合抢救。
[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对于反复发作,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可配合针
灸、割治及埋线等方法综合治疗。 本病治疗时间较长,一般认为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
应服药2~3年,如遇青春期则再延长1~2年,方可逐渐停 药,切忌骤停抗癫癎药,以防引起反跳,加重癫癎发作。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惊癎 治法: 镇惊安神。 方药: 镇惊丸(《医宗金鉴 》)加减。
常用茯神、枣仁、远志、朱砂、珍珠宁心安神; 石菖蒲、半夏、胆南星豁痰开窍; 钩藤、天麻熄风止痉; 水牛角、牛黄、黄连清火解毒; 甘草调和诸药。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惊癎 加减:
抽搐频繁者加蜈蚣、全蝎、僵蚕、白芍柔肝熄风; 夜间哭闹者加磁石、琥珀粉镇惊安神; 头痛者加菊花、石决明清肝泻火。 方中朱砂用量需慎,一般以每日0.5~1g(冲服) 为宜, 服药时间应控制在1个月之内,免致汞中毒。 全蝎、蜈蚣、僵蚕等动物类药物,以研末另冲服为宜。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特点: 据我国1986年6省市调查, 其发病率为35/10万/年,其中儿童癫癎的发
病率约为成人的10倍。 癫癎发作的原因颇为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顽
痰内伏、暴受惊恐、惊风频发、外伤血瘀等。 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
[病因病机]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元 阴亏乏,后天调摄失宜脾失运化,均可造成气机不利,津 液运行不畅,日久可使痰浊内生,若复受于惊,惊则气乱, 痰随气逆,上蒙心窍则神昏,横窜经络引动肝风则抽搐。
主症中有①、②、⑤项 并具备(2)、(3)两项条件者, 结合先兆、诱因、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即可确定诊断。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本病的发作期以病因辨证为主,常见的病因有惊、风、
痰、瘀血等。 惊癎发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多伴有惊叫、恐惧等
精神症状; 风癎多由外感发热诱发,发作时抽搐明显,或伴有发
[病因病机]
1.顽痰内伏 痰之所生,常因小儿脾常不足, 内伤积滞,水聚为痰,痰阻经络,上逆窍道,阻滞脏 腑气机升降之路,致使阴阳气不相顺接,清阳被蒙, 因而作癎。
正如《医学纲目·肝胆部》所言:“痰溢膈上, 则眩甚仆倒于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癫癎。”
[病因病机]
2.暴受惊恐 惊吓是小儿癫癎的常见原因之一。 小儿受惊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惊多指胎中受惊,
[辨证论治]
诊断要点 (1)主症:
①卒然仆倒,不省人事。 ②四肢抽搐,项背强直。 ③口吐涎沫,牙关紧闭。 ④目睛上视。 ⑤瞳仁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辨证论治]
诊断要点 (2)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 (3)急性起病,经救治多可恢复,若日久频发,则可并发健
忘、痴呆等证。 (4)病发前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可有诱因。 (5)脑电图表现异常。
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四肢抽搐,大便粘稠: 舌淡红,舌苔白,脉弦滑,乍大乍小,指纹色青。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惊癎
辨证分析: 本证多有惊吓病史,或较强的精神刺激(如父母离异
等)。 平时胆小易惊,烦躁易怒,寐中不安或坐起喊叫,发作
时以惊叫急啼,精神恐惧为特点,神昏、抽搐症状较重。 详细询问家族史,部分患儿与遗传因素有关。
4.外伤血瘀 难产手术或颅脑外伤,血络受损,血 溢络外,瘀血停积,脑窍不通,以致精明失主,昏乱不知 人,筋脉失养,一时抽搐顿作,发为癫癎。
[病因病机]
先天元阴不足,肝失所养,克脾伤心,故小儿出 生后亦可发为癫癎。
《慎斋遗书·羊癫门》所云:“羊癫风,系先天元阴 不足,以致肝邪克土伤心故也。”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3.惊风频发 外感瘟疫邪毒,化热化火,火盛生 风,风盛生痰,风火相煽,痰火交结,可发惊风。
惊风频作,未得根除,风邪与伏痰相搏,进而扰乱 神明,闭塞经络,亦可继发癫癎。
[病因病机]
《证治准绳·幼科》曾有“惊风三发便为癎”之论,
所谓三发是指惊风多次发作不愈而言,迁延可致癫癎。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2)痰癎 证候:
儿在母腹之中,动静莫不随母,若母惊于外,则胎感于内, 势必影响胎儿,生后若有所犯,则引发癫癎。
[病因病机]
《素问·奇病论》所云:“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 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 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 为颠疾也。”
[病因病机]
后天之惊与小儿生理特点有关,小儿神气怯弱,元 气未充,尤多痰邪内伏,若乍见异物,卒闻异声,或不慎 跌仆,暴受惊恐,可致气机逆乱,痰随气逆,蒙蔽清窍, 阻滞经络,则发为癫癎。
2.治疗原则: 癫癎发作基本控制后,可将抗癫癎中药汤剂改为
丸剂、散剂或糖浆剂,服用较为方便,易于长期用药。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惊癎 (2)痰癎 (3)风癎 (4)瘀血癎 (5)脾虚痰盛 (6)脾肾两虚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惊癎
证候: 起病前常有惊吓史。 发作时惊叫,吐舌,急啼,神志恍惚,面色时红时白,
癫癎反复发作,次数频繁,症状较重,病程迁延 或失治误治,致使寒痰凝滞,阻塞经络,蒙闭孔窍,可见 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一般以脾虚痰伏较为常见。
[病因病机]
《幼幼集成·癎疾证治》云:“从前攻伐太过,致 中气虚衰,脾不运化,津液为痰,偶然有触,则昏晕卒倒, 良久方苏。”
脾虚日久可致肾虚,最后形成脾肾两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