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诊

闻诊
闻诊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嗅觉诊察病情的方法。听声音包括听小儿的啼哭、呼吸、咳嗽、言语等,嗅气味包括嗅口气、大小便臭气等。

1.啼哭声小儿的啼哭,有属生理现象,有因某种不适,也有是各种病态的表现。

新生儿刚离母腹,便会发出响亮的啼哭。若初生不啼,便属病态,需紧急抢救。婴儿也常有啼哭,正常小儿哭声清亮而长,并有泪液,无其他症状表现,属于生理现象。

婴幼儿有各种不适时,也常以啼哭表示。例如:衣着过暖。温度过高或过低,口渴,饥饿或过饱,要睡觉,要抚抱,包扎过紧妨碍活动,尿布潮湿,虫咬,受惊等。不适引起的啼哭常哭闹不止,但解除了原因后,啼哭自然停止。

病理性啼哭,若声音洪亮有力者多为实证;细弱无力者多为虚证;哭声尖锐惊怖者多为剧烈头痛、腹痛等急重症;哭声低弱目干无泪者多为气阴衰竭危证。哭声尖锐,阵作阵缓,弯腰曲背,多为腹痛;哭声响亮,面色潮红,注意是否发热;哭而骤止,时作惊惕,须防惊风发作;吮乳进食时啼哭拒进,注意口疮;啼哭声嘶,呼吸不利,谨防咽喉急症;夜卧啼哭,睡卧不宁,为夜啼或积滞;哭声绵长,抽泣呻吟,为疳证体弱;哭声极低,或喑然无声,须防阴竭阳亡。

2.呼吸声正常小儿呼吸平稳、均匀,声音轻柔。呼吸气粗急促,是肺气失肃;气粗有力,多为外邪袭肺;气急鼻煽,多为肺气闭郁;气喘痰鸣,为痰壅气道;鼻息稍促,张口呼吸,可能鼻塞;呼吸急迫,面青不咳,须防喉风;呼吸声弱,是为肺气虚弱;呼吸微弱,声低不续,间歇如泣,防肺气将绝。

3.咳嗽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初咳、声咳、咳声不扬为肺气失宣;剧咳、连咳、咳兼喘憋为肺失肃降。咳嗽声重,鼻塞流涕,多为外感风邪,涕清多风寒,涕浊为风热;干咳无痰,咳声稍嘶,为燥热伤津;咳声重浊,痰多喉鸣,为痰浊阻肺;咳声嘶哑如犬吠,须防喉风、白喉类疫毒攻喉之症;久咳声哑,为肺阴耗伤;久咳声轻无力,为肺气虚弱;久咳而发作时连咳难止,面红目赤,气急呛咳,涕泪皆出,咳毕回声、作吐,日轻夜重,是为顿咳。

4.言语声正常小儿的言语声应当清晰,语调抑扬顿挫有度,语声有力。妄言乱语,语无伦次,声音粗壮,称为谵语,多属热扰心神或邪陷心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神志不清,称为郑声,多属心气大伤。语声过响,多言躁动,常属阳热有余;语声低弱,断续无力,常属气虚心怯。语声重浊,伴有鼻塞,多为风寒束肺;语声嘶哑,呼吸不利,多为毒结咽喉。小儿惊呼尖叫,多为剧痛、惊风;喃喃独语,多为心虚、痰阻。

5.嗅气味;正常小儿口中无臭气。口气臭秽,多属脾胃积热;口气酸腐,多属乳食积滞;口气腥臭,有血腥味,多系血证出血;口气腥臭,咯痰脓血,常为肺热肉腐。

大便臭秽为肠腑湿热;大便酸臭为伤食积滞;便稀无臭为虚寒泄泻。小便臊臭短赤多为湿热下注膀胱;小便少臭清长多为脾肾二脏虚寒。矢气频作臭浊者,多为肠胃积滞。

(三)问诊

儿科问诊通常以询问患儿亲属或保育者为主,年龄较大的患儿也可以作为问诊的对象,但对其所诉是否可靠要加以分析。儿科问诊要注意询问一般情况和个人史。

1.问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病史陈述者、节气等。其中年龄一项,对百日内婴儿要问明天数,3岁内问明月数,较大儿童问明几岁几个月。了解患儿的实际年龄对于判断其生长发育状况,计算体重、饮食量、用药量等,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2.问个人史个人史主要包括生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生产史与婴儿疾病诊断关系密切,要询问胎次、产次,是否足月产,顺产还是难产,出生时情况,出生体重等,必要时还要询问母亲孕期情况、家族中遗传病史等。喂养史包括婴儿期喂养方法、添加辅食情况、平时饮食习惯、起病前有无进不洁饮食或其他特别饮食等。生长发育史包括小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方面的各项重要指标。预防接种史指接受预防接种的情况,与传染病诊断关系密切。

3.问病情

(1)问寒热小儿恶寒可从观察测知,如依偎母怀、蜷缩而卧、肤起鸡皮疙瘩等。发热可通过触摸来感觉,还可以用体温计准确测定。恶寒发热为外感表证,寒热往来为半表半里证,但热不寒为里热证,但寒不热为里寒证。

(2)问出汗小儿肌肤嫩薄,发育旺盛,较成人易于出汗。无运动、哭闹、过暖等情况而于安静状态下汗出过多才属汗证。日间多汗为自汗,夜寐多汗为盗汗。虽古有自汗属阳气虚、盗汗属阴气虚之说,儿科当综合分析辨证。外感病汗出而热不解,是邪气由表人里的征象。

(3)问头身婴幼儿头痛常表现为反常哭闹,以手击首或摇头。年长儿可询问其头痛、头晕及部位、性质。头身疼痛,常为外邪束表;头痛剧烈须防邪毒犯脑。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常见于痹证,肿胀而热多热痹,肿胀不热多寒痹。肢体瘫痪不用,强直届伸不利为硬瘫,多因风邪留络、瘀血阻络;痿软届伸不能为软瘫,多因阴血亏虚、络脉失养。

(4)问胸腹胸部窒闷,痰吼哮鸣,为痰阻肺络;胸痛咳嗽,咯吐脓血,为肺热肉腐。

婴儿腹痛,常表现为阵发性反常哭闹,曲腰啼叫,或双手捧腹,辗转不安。脐周腹痛,别无它症,急性发作多因中寒,绵绵缓作多因虚寒。脘腹胀痛,嗳气酸馊,为伤食积滞;两胁作痛,呕恶发热,为热结少阳;右上腹痛,剧如钻顶,时急时缓,呕恶吐蛔,为蛔扰人膈;脘痛隐隐,绵绵发作,嗳气吐酸,食欲不振,为中虚气滞。各种腹痛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腹部触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或可触及包块者,皆当作全面检查,分辨急腹症。

(5)问二便要询问大便的次数、数量、性状、颜色及夹滞物等,作为泄泻、积滞、便秘等病辨证的重要依据。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为肾阳亏虚;尿频尿急,尿时疼痛,为湿热下注;小便刺痛,尿中见血,常为湿热蒸熬之石淋,

(6)问睡眠要询问小儿每日睡眠时间,睡中是否安宁,有无惊惕、惊叫、啼哭、磨牙等。少寐多啼,常为心火上炎;多寐难醒,常为气虚痰盛;寐中露睛,多为久病脾虚;睡中磨牙,多为肝火内盛;寐不安宁,多汗惊惕,常见于心脾气虚之佝偻病。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癫证,多为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神识不清,语言颠倒,声高有力,称谵语,属实证;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郑声,属虚证。②呼吸声。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属实热证;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属虚寒证。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发作急骤,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的,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而致,属实证;发作缓慢,声低息微,呼多吸少,气不接续,或痰鸣不利的,属虚证。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③咳嗽声。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漉漉,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咳嗽连声不断,咳停吸气带吼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嘶哑,呼吸困难,是喉风,属危急证候。④呕吐声。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⑤呃逆声。呃逆,俗称打嗝。日常嗝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⑥嗳气声。嗳气,古称噫气。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精)

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癫证,多为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神识不清,语言颠倒,声高有力,称谵语,属实证;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郑声,属虚证。②呼吸声。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属实热证;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属虚寒证。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发作急骤,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的,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而致,属实证;发作缓慢,声低息微,呼多吸少,气不接续,或痰鸣不利的,属虚证。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 ③咳嗽声。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漉漉,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咳嗽连声不断,咳停吸气带吼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嘶哑,呼吸困难,是喉风,属危急证候。④呕吐声。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⑤呃逆声。呃逆,俗称打嗝。日常嗝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⑥嗳气声。嗳气,古称噫气。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 引起的,则无酸腐味,声音低沉;若是情志变化而致的,则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

中医诊断学闻诊(综合试题三)

第二节闻诊 大纲要求 1.掌握闻诊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2.了解听声音诊病的原理及主要内容。 3.了解嗅病气诊病的原理及主要内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失音是指() A.发音困难B.声音不清脆C.完全不能发音D.声音不响亮E.声音不圆润2."金实不鸣"的原因多为() A.邪气犯肺B.津枯肺损C.气虚无力D.虚火灼金E.悲忧伤肺3.成年人的呼吸次数,正常值为() A.40次/分钟B.16─20次/分钟C.25次/分钟D.16次/分钟以下E.30次/分钟4.呼吸微弱,短而声低,称为() A.上气B.短气C.气微D.少气E.嗳气 5.阳虚久病,突发喷嚏连连,多为() A.阳气回复B.新感外邪C.阳气衰惫D.阳气亡失E.虚阳上越6.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称为() A.谵语B.郑声C.独语D.错语E.语謇 7.咳嗽声音重浊,吐痰质清色白,鼻塞不通,多为()

A.外感风邪B.外感燥邪C.外感寒邪D.外感湿邪E.外感热邪8.呕吐声音壮厉,吐物呈胶粘黄水,或酸或苦,多为() A.实热之证B.虚寒之证C.热扰神明D.食滞胃脘E.阴虚胃热9.因情志抑郁不畅而发出长吁短叹声,称为() A.喷嚏B.嗳气C.太息D.呃逆E.短气 10.病室发出烂苹果气味,多为() A.病人脏腑败坏B.消渴病人C.水肿晚期病人D.失血病人E.重症肝病病人(二)A2型题 1.某病人呃逆三天。呃声连连,声高有力,且伴有嗳腐吞酸,口气酸臭,腹痛拒按,肠鸣、矢气频频。查体:舌苔厚腻,脉滑。其病症多属() A.食积胃肠B.阳阴腑实C.肝气犯胃D.脾胃气虚E.水停中脘2.某病人两天前感冒咳嗽,咳声不扬,吐痰黄稠,咽喉疼痛,呼吸气热。查体:面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其病症多属() A.风邪犯肺B.寒邪犯肺C.热邪犯肺D.燥邪犯肺E.湿邪犯肺(三)B1型题 1.自言自语、喋喋不休、首尾不续、见人则止,称为()2.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A.独语B.错语C.郑声D.谵语E.狂言 3.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连续,似喘而不抬肩,称为()4.呼吸急促而喘,喉中痰鸣似哨,称为() A.喘B.哮C.上气D.短气E.少气 (四)X型题 1.下列哪些脏腑的病变可引起咳嗽() A.肺B.心C.大肠D.肝E.肾

1959年中医资料9刘惠民医案(精)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刘惠民医案 赵忠敬整理 山东老中医师刘惠民先生,现任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医学渊博,经验丰富,曾执行中医业务近四十年。临症问病,不厌求详,解决了不少疑难大症,在群众中 威信极高。 一、阴茎肿瘤 陈××,男,年49岁,住泰安发电厂。1953年三月八日初诊。 1.望诊:面上黄黯较瘦。舌苔白,微黄而腻。 2.闻诊:讲话气短。 3.问诊:自1950年每起阳阴茎就疼痛,冬季疼的更厉害,在平时感到下坠,工作 忙累时更难受,腰腿也无力,最严重时,用手托着才能支持工作,至1952年间,已 成了阳萎症,可是那时候不知阴茎有核,也没治疗过,直到1953年2月,才发现阴 茎左边中间有核如黄豆粒大、右边上端有核如杏核大,均略圆而硬。当时感到很害 怕,因为稍一发展,就堵塞尿道了。 4.切诊:左寸弱,左关弦而结,左尺虚而结。右寸虚,右关弱而无力,右尺虚弱 而结。 西医检查与诊断:在省二院化验血,尿,大便,证明无梅毒,但不能确定为何病。 诊断印象:痰核肿瘤之类。 治疗方法:拟化痰,活络,变质,解凝之药。

处方:化橘红一雨,半夏八钱,橘络六钱。用原烧酒(50—60度)半斤,放瓶中密闭浸七日,每日振摇数次,用棉花过滤,加蒸溜水一磅,置砂锅内煮沸数分钟,使酒精挥发,待冷加入碘化钾五克,溶化装瓶内,用时振摇,勿使沉淀。 服法:开始服时,每天服二次,早晚饭后各服一次,每次服两毫升,再加白开水三毫升服之,服后可多喝开水,服一星期后,须停服休息二天。以后每天可服三次,早、午、晚饭后各服一次,服完第一瓶,再配第二瓶,可连续服三瓶。 治疗效果:服完第一瓶,即感到核小而软。服完第二瓶,左边核已消化,右边核已消百分之八十、第三瓶服至一半即痊愈。不但除茎不疼不坠,阳痿也好了,观一天能工作十小时还不累,身体很健康,精神也很好,现年五十四岁了,仍在泰安市发电厂任领导工作。 按:患者生殖器所生之痰核,中西医文献上都没有记载,用化橘红、半夏、橘络,三种中药,化痰核、活络,加西药碘化钾以变质、解凝,所以服用后,很快的就痊愈。 二、木僵病 秦××,男,40岁,陕西省委干部,一九五六年五月十六日会诊。 1.望诊:全身木僵,表情忧郁,烦躁不安,上半身大汗,时止时出,意识混沌,皮肤黯而枯燥不润。舌苔黑而燥,有芒刺。 2.闻诊:患者已不能言。 3.问诊:患者在近十五年内,偶有心悸,工作劳累后更明显,有时也感觉心跳加快,或偶然间歇一下的情形,睡眠不正常,时好时坏,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近三、五年来,病情逐渐发展,性格亦有所改变,多愁善怒,好静寡言语,领导上令其休养,患者只知工作,不肯休息,因此日益加重,至1950年始到北京各大医院进行住院检查,患者悲观失望,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忧郁寡欢,神经极衰弱,失常,意识不清醒,性情暴躁,长时间失眠,食欲显著减退,不知饥饿,吃饭时,别人如不叫吃饭,自己也不知吃,想讲许多话,但不易讲出来,时轻时重,于1955年十一月初,因心跳加快,送陕西省立医院,失眠四十余日,1956年一月三日,转陕西省西北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至当年四月中旬,病情逐渐恶化,突然变为不语症,全身木僵,卧床不动,饮食不进,已十七天不大便。 4.切诊:左寸动而弦弱、左关弦实、左尺弦而虚数。右寸散微浮,右关洪而紧大,右尺虚微数。

中医闻诊包括哪些

中医闻诊包括哪些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闻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 声音 正常的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 病变声音: 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子干涩发音困难,失音是完全不能发音。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相交伤肺所致。 鼾声:如昏睡不醒,鼾声不断多因神志昏迷,气道不利。多见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呻吟:身有痛处或胀满时,口中发出哼哼声。多为头痛、胸痛、腹痛、齿痛。 喷嚏:喷嚏是由肺气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多见此证。外邪入表日久不愈,忽有喷嚏者,为病愈之兆。 语言 心主神明,心病则语言错乱。 语言蹇涩:说话不流利、含糊不清、缓慢、词不达意,多见于中风后遗症或热病后期。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多为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语言不连续、声音低弱多为虚证。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多见于急性热病,或老年人久病心血亏虚。 错语:病人语言颠倒、错乱,自知说错不能自主,多为心气不足。 狂言:声嘶力竭、语言快、声音高、骂人或狂言,多见于痰火扰心的狂证。 呼吸 呼吸与肺肾等脏器有关,通过呼吸变化可推测脏腑的虚实。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不能平卧。喘分虚实。实喘发作急,一般为形体壮实,脉实有力,多属肺有实热,痰饮内停。虚喘发病缓慢,吸少呼多,一般为形体虚弱者脉虚无力,属肺肾虚损。 哮:呼吸急促伴有喘,喉中痰鸣似哨声,反复发作。多因痰饮又外感风寒所致。久居寒湿地区,或食过多酸咸生冷也可诱发哮。临床上哮与喘常同时出现。 短气:呼吸气急而短、气短而渴、四肢关节痛属实证;气短无力、小便不利,则属虚证。 咳嗽:咳嗽发生与肺脏关系密切。 咳声重浊: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因外感风寒。 咳有痰声:痰多易咳出,多为寒咳,因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咳声如犬吠:声如犬吠伴有音哑,多为白喉证。 阵发性咳嗽:咳声不断,甚则咳血。称为顿咳、百日咳。 呕吐 胃中饮食物、痰、水液冲出口的一种表现。 呕吐声音微弱,吐势缓慢,吐物以清痰水:多为虚证、寒证。 呕吐声音宏大,吐物痰粘黄,或酸苦:多属实证。 呕吐酸腐:多因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食滞胃中所致。 肠鸣 肠鸣:腹中鸣响。可凭借声音辨别病位和病情。肠鸣胃部如囊中水,振动有声,行走时以手按之,为痰饮阻滞。 肠鸣在腹部:得温得食则减,受寒或饥饿加重,多因久病不愈,或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是胃肠气机不和所致。

中医诊断学——第四章 闻诊

第四章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由于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产生的,所以通过闻诊可以诊察病情。 第一节听声音 一、听声音诊病的原理: 言为心声气动则有声《四诊抉五音之声肺主声喉、会咽、微》:“听 应五脏脾之中气助发声舌等器官声审音, 肾间动气上出于舌直接作用可察盛 的结果衰存亡”。 二、病变的声音: (一)声音 1. 一般病变表现:阳、热、实证—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声音连续; 阴、虚、寒证—语声低微细弱、懒言沉静、声音断续。 2. 声重: 指语声重浊,多属外感风寒,或湿浊阻滞,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所致。临床上常伴有鼻塞、流涕或咳嗽、痰多等症。 3. 音哑、失音: 外感风寒肺失清肃——新病、多实证 金实不鸣—外感风热邪闭清窍——声多重浊 痰湿壅肺 阴虚火旺久病—多虚证——声多嘶哑 金破不鸣—肺肾精气内伤

4. 鼻鼾: 昏睡不醒高热神昏 鼾声不绝 神识昏迷中风入脏之危候 5. 惊呼——痛、惊、恐 痫病——口中如作猪羊叫声——风痰随气上逆 6.太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所致。 二、语言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 言为心声——虚证,寒证 语言异常—心神病变烦燥多言,语声高亢有力, —实证,热证 1.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可见于温 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痰热扰乱心神。 温病热入心包 可见于阳脏腑实证 病热扰乱心神 2. 郑声:神识不清 语言重复心气大伤疾病的晚期 时断时续精神散乱危重的病人 语声低弱模糊之虚证 3. 独语: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虚: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可见于癫 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实:气郁痰结,阻蔽心窍证,郁证 4. 错语: 语言错乱虚: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病体虚或 老年脏气衰微之人 语后自知言错实:痰、湿、瘀、气滞阻滞心窍

中医诊断学闻诊习题

闻诊习题 一,A型题 1.听声音不包含 A语言B呼吸C咳嗽D呕吐E耳鸣 2.语声重浊多见于 A肺寒B肺热C肺燥D表寒E表热 3.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属于 A谵语 B.独语 C.郑声 D.错语E语謇 4.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 A郑声B谵语C独语D错语E语言謇涩 5.郑声的病机为 A热扰心神,神明失主 B.脏气衰竭,心神散乱 C瘀血内阻,心脉痹塞 D.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E痰湿内阻,心脉痹塞 6.自言自语,哺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属于 A错语 B.独语 C.谵语 D.郑声 E.狂言 7.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语言不流畅,属于 A.狂语 B.错语 C.郑声 D.语謇 E.谵语 8.精神错乱,狂躁妄言,语无伦次,骂詈不避亲疏,称 A郑声B谵语C独语D狂言E呓语 9.谵语的病机是

A.心气大伤 B.热扰心神 C.瘀阻心窍 D.风痰阻络 E.心气虚弱 10.热扰心神多致 A呓语B谵语C独语D错语E郑声 11.表现为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的是 A.少气 B.夺气 C.气粗 D.短气 E.气微 12.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 A.风痰阻络 B.热扰心神 C.心气大伤 D.心气不足 E.痰火扰心 13.语言謇涩,病因多属 A.热扰心神 B.痰火扰心 C.风痰阻络 D.心气不足 E.心阴大伤 14.动则喘甚,呼吸短促,急促难续,息微声低,以深吸为快,证属 A.痰热壅肺 B.痰湿阻肺 C.风寒袭肺 D.肺肾气虚 E.肺脾气虚 15.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或痰湿壅肺,肺失宣肃,导致的音哑或失音,称为 A.子喑 B.金破不鸣 C.金实不鸣 D.少气 E.短气 16.咳声轻清低微,证属 A.风寒束表 B.风热犯肺 C.肺气亏损 D.肺阴不足 E.燥邪犯肺 17.咳声阵发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者,属何疾病 A.顿咳 B.白喉 C.肺痨 D.肺痿 E.肺痈 18.咳声重浊,痰稀色白为 A.风寒 B.痰湿 C.燥热 D.脾虚 E.肺气虚 19.热邪壅肺证,多属热邪犯肺,肺津被灼所致,表现为

中医诊断:闻诊—听声音

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响的异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 (-)正常声音 健康的声音,虽有个体差异,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此为正常声音的共同特点。由于人们性别、年龄、身体等形质禀赋之不同,正常人的声音亦各不相同,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则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则声音浑厚低沉。 声音与情志的变化也有关系。如怒时发声忿厉而急;悲哀则发声悲惨而断续等。这些因一时感情触动而发的声音,也属于正常范围,与疾病无关。 (二)病变声音 病变声音,指疾病反映于声音上的变化。一般来说,在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之外以及个体差异以外的声音,均属病变声音。 1、发声异常在患病时,若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多属实证、热证。若感受风、寒、湿诸邪,声音常兼重浊。若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多属虚证、寒证或邪去正伤之证。 (1)音哑与失音语声低而清楚称音哑,发音不出称失音。临床发病往往先见音哑,病情继续发展则见失音,故二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当先辨虚实。新病多属实证,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因痰浊壅肺,肺失清肃所致。久病多属虚证,因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所致。 (2)鼻鼾鼻鼾是指气道不利时发出的异常呼吸声。正常人在熟睡时亦可见鼾声。若鼾声不绝,昏睡不醒,多见于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3)呻吟、惊呼呻吟是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呻吟不止是身痛不适。由于出乎意料的刺激而突然发出喊叫声,称惊呼。骤发剧痛或惊恐常令人发出惊呼。小儿阵发惊呼,声尖惊恐,多是肝风内动,扰乱心神之惊风证。 2、语言异常:“言为心声”,故语言异常多属心的病变。一般来说,沉默寡言者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者,多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者,多属虚证;语声高亢有力者多属实证。

中医和诊断—9.2.2闻诊-听声音-语言

9.2.2闻诊-听声音-闻语言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学习闻语言的异常。 闻语言,主要是分析病人的语言表达和应答的能力,以及吐字的清晰度。 语言的异常,主要反映心神的病变。 语言的异常,有以下两点规律: 凡是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通常是属于虚证和寒证; 而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通常是属于实证和热证。 下面我们要学习这七种常见的病态语言。包括有谵语、郑声、独语、狂语、错语、言謇和呓语等。 1譫语和郑声 我们首先来学习这一对病态语言:谵语和郑声。 谵语和郑声,都是在神志不清或者昏迷的时候,所发出的胡言乱语,俗称说胡话。 谵语,是指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多为实热或痰热扰乱心神所导致的病变。 郑声,是指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通常是由于心气大伤、精神涣散所导致的病症。 谵语和郑声都是指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说胡话,谵语多见于实证,而郑声多见于虚证。因此可概括为: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2独语和狂语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一对病态语言:独语和狂语。 这一对病态语言,主要是在精神错乱时发出的胡言乱语。 独语,表现为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相连续的症状。独语主要因为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或痰气郁结,阻塞心窍所引起的病症。独语与心气虚、与痰气郁结有关系,与虚证、寒证有关,因此独语属于阴证。 狂语,是指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的症状。狂语是痰火扰乱心神所导致的病变。痰邪本是属于阴邪,但是痰郁化火变成痰火之邪,就不再是属

于阴邪,而是属于阳热之邪了。狂语是实邪和热邪引起的病证,因此属于阳证。 3错语、言謇和呓语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3种语言异常:错语、言謇和呓语。这三种病人的神智都是清楚的。 错语,是指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可见于虚证和实证。其中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这是属于虚证;痰湿、瘀血、气滞阻塞心窍,这是属于实证。 言謇,是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但吐字不清。如果这是一种习惯,则不把它看成是一种病态,比如说话结巴的人,这种言謇就不属于病态。病变中的言謇,主要是见于风痰阻络的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的病人。 呓语,就是指说梦话,是指睡梦中说话吐字不清,意思不明。可见于实证和虚证。实证,通常是由于心火胆热,胃气不和所导致的,而虚呓是由于心气不足,神不守舍所导致的病证。 以上是七种病态的语言的临床意义。 本节课就上到这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