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诊断研究的科研设计及其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诊断研究的科研设计及其评价

中华医学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袁桂清

据统计分析,在我国临床检验诊断(临床实验诊断)研究所发表的论著中,有9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科研设计缺陷,甚至科研设计不合理。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谱偏倚(casemix)、确认偏倚(verification bias)及联合偏倚(incorporation bias)等。因此,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观点,严格遵循临床实验诊断研究的科研设计原则和方法,努力避免研究中的各种偏倚因素,是提高临床实验诊断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质量的根本保证。

在临床实验诊断方法的研究中,对其诊断价值或评价其对某一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是和诊断本病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进行盲法和同步比较。因此,临床实验诊断研究的科研设计,最重要的是确立金标准,其次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或样本,用金标准判断或划分实验组(有病)和对照组(无病)。

一、临床实验诊断研究的基本程序

立题、科研设计、实验观察或指标检测、统计分析、理性概括5步

1. 选题的原则

①起点要高,先进性和创新性要强;

②围绕危害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或常见病的实验诊断方法的建立、评价、改进等,探索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③注意实验诊断与临床的结合及需要,重点解决临床实验诊断中的难题;

④注重实验诊断(检验)与临床的结合,实验诊断与基础研究的结合,解决临床实际,对临床诊断有潜在的应用开发价值或指导意义。

2. 选题程序

①提出问题;

②检索和查新国内外文献,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所处的水平;

③立题。

二、临床实验诊断科研设计的要点

1. 确立金标准:临床实验诊断的金标准,是指临床上大家公认的诊断某一疾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称为金标准。用金标准正确判断和区分有病和无病,是否真正符合研究对象的要求,确定入组对象。用金标准筛选研究对象,是保证科研质量的关键。

例如,在SARS疫情期间,据说在收治的SARS患者中有15%并非SARS,而是有其他普通肺炎或其他发热患者混杂其中,可以想象,用这些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的某些结论其可靠程度

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临床实验诊断研究的对象包括两组,即用金标准判断为有病的实验组和用金标准确定为无病的对照组(明确无本病的患者或正常人群)。一般讲,研究或评价筛检诊断试验方法的价值,研究对象应选择正常人群,研究或评价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对象应选择患者。

3. 研究样本大小的计算:用金标准确定有病和无病后,再进行实验观察或指标动态检测,将其分为阳性、阴性,然后再用“评价诊断试验的四表格”分析评价指标(表1)。

表1 四表格评价模式

实验诊断结果金标准合计

病例组(患病组)对照组(无病组)

阳性 a (真阳性) b(假阳性)a+b

阴性c(假阴性)d(真阴性)c+d

合计a+c b+d a+b+c+d

正确估计样本的大小,是临床科研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样本过大,可能造成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浪费。样本过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往往造成假阴性,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研究对象为70例门诊就诊患者,其研究的目的是确定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临界值。研究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2例(其中Hp阴性9例,阳性13例)患者,以Hp阴性组9例第20分钟的CO2放射量的均数标准差作为判定尿素呼气阳性的临界值,第二阶段,测定余下的48例(Hp阴性10例,阳性38例),并将结果与金标准(细菌学及病理组织学Hp检查)比较,以评价14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大家知道,采用正态分布法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首先要求大样本,一般要求100例以上,而本研究仅9例Hp阴性(正常人)对象即确定临界值这是不妥的。鉴于临床大样本研究比较困难,还可以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制定临床诊断价值。本研究若利用70例样本信息(HP阴性19例,阳性51 例),采用ROC法确定阳性临界值,可能会使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是最佳临界值。

三、临床实验诊断研究的评价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在实验诊断的评价指标中,比较稳定的指标有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要达到何种水准才有价值,需要根据临床实际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越强,临床意义也就越大。

敏感性就是指由金标准确诊有病的实验组内所检测出阳性病例数的比率(%)。即本实验诊断的真阳性率。其敏感性越高,假阴性率也就越低。假阴性率等于漏诊率,因此,敏感性高的实验诊断用于疾病诊断时其值越高,漏诊的机会就越少。所以,敏感性和假阴性率具有互补性。

即:敏感性=真阳性/病例组a/( a+c)

2. 特异性

是指由金标准确诊为无病的对照组内所检测出阴性人数的比率(%),即本诊断实验的真阴性率。特异性越高,其假阳性率也就越低。假阳性率等于误诊率,因此,特异性越高的检验诊断方法用于疾病诊断时,其发生误诊的机会就越少。由此可见,特异性和假阳性率也具有互补性。

即:特异性=真阴性/对照组= d/(b+d)

3. 准确性

是指临床诊断检测出的真阳性和真阴性例数之和,占病例数的比例,即称本临床实验诊断的准确性。准确性反映了实验诊断的基本特性,即: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度高的实验诊断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也一定较高,假阳性和假阴性之和也就最小。

即: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病例组+对照组)= (a+d) / (a+b+c+d )

4. 漏诊率

是指用金标准确诊为患某病的病例组中,被待评价的诊断试验判断为阴性的比例。敏感性与漏诊率是互补的,敏感性越高,漏诊率就越低。

即:漏诊率=1-敏感性=假阴性/病例组= c/(a+c )

5. 误诊率

是指用金标准确诊为无病的对照组中,被评价的试验判断为阳性的比例。特异性和误诊率也是互补的,特异性越高,误诊率就越低。

即:误诊率=1-特异性=假阳性/对照组= b/(b+d )

6. 阳性预测值(postive predictive value)

又称预测阳性结果的正确率,是指待评价的诊断试验结果判为阳性例数中,真正患某病的例数所占的比例,即从阳性结果中能预测真正患病的百分数,这也是临床医生最关心的诊断指标。阳性预测值的高低主要受患病率的影响,因此,临床实验诊断研究的阳性预测值能在不同的患病率情况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运用实验诊断项目。

即: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a/ (a+b )

7. 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又称预测阴性结果的正确率,是指临床诊断实验检测出的全部阴性例数中,真正没有患本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