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交际礼貌用语的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交际礼貌用语的对比

摘要:礼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主要作用是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达到交际的目的。文化的不同,这使得方式上存在着差异,这将难以避免两种文化交流中出现矛盾和冲突。随着汉英两种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对双方在礼貌语言的表达方的礼貌的原则和习惯的认知与理解将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礼貌用语,英汉文化,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约定俗称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人类普遍普遍推崇的美德。然而,世界上的各个民族,由于其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礼貌原则或准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如果按照各自的礼貌准则行事,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而在汉英交际中对差异的探索已经成为了必要。

“礼貌”概念的不同渊源

1.汉文化中“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

汉文化中“礼貌”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起源于古代的“礼”,即礼制。众所周知,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孔子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的要求,致力于恢复“礼制”。孔子的“礼”并不指“礼貌”,而是指自奴隶社会时期的周朝以来的社会等级秩序。在孔子之后的二、三百年,礼制已完全建立起来。但后来孔子的“礼”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已接近现代意义的“礼貌”概念。西汉戴申所编《礼记》中的重要论述:“勿不敬。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明那时“礼”的概念已包含“尊敬”“敬意”这些现代“礼貌”概念的要素。而且《礼记》中所表述的贬己尊人,正是汉文化中礼貌的一大特点。

2.英语文化中“礼貌”礼貌的渊源

英语文化中“礼貌”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在英语中“礼貌” (politeness)是和“宫廷”(court)及“城市”(city)联系在一起的。首先,从词源上说,“politeness”和“polite”都与词根“polis,polit”有直接联系,这两个词根由希腊词根“polis”和“politeia”派生而来,而这两个希腊词根就指城市或城市的管理(city orgovernment of city)。其次,英语中polite的同义词有COLtrte-OIls,urbane和civil,这些词原本都用来指宫廷中或城市中人们良好的言行举止。何兆熊指出:“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已证明礼貌和宫廷及城市之间的词汇上的联系。历史上某个时期城市中人们的行为被认为是礼貌的,而另一个时期宫廷中人们的行为被认为是礼貌的。”如上所述,汉英两种文化中,“礼貌”的渊源迥然不同,这种差异必将导致“礼貌”的内涵不同,人们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及准则也不同。

可以看出,两者的历史渊源差异是很大的。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变迁后,不管是汉文化,还是英语文化,都起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而礼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都已形成了两个互不相同体系。近百年来,汉英文化的交流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有许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汉英交际提供了参考。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有中国的胡文仲、顾日国等,英语文化方面的则有利奇、格莱斯等人。

汉英文化各自的礼貌准则

1.利奇的礼貌六原则

20 世纪 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即:量的准则(Quantitymaxim)、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关系准则(Relationmaxim)和方式准(Manner maxim)。他发现,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并不遵守交际原则,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原则。针对这一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在总结P. Brown和S. Levinson研究成果时,认为人们违

反言语交际合作原则的最根本理由是他们要遵循另一原则—礼貌原则,并从语用学(Pragmatics)和人际修辞学(Interpersonal Rhetoric)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准。它包括六大方面:

1. 得体准则(TactM 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1) 尽量不让别人吃亏;(2)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M 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1) 尽量少使自己得益;(2)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美准则(ApprobationM 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1) 尽量少贬低别人;(2)尽量多赞美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M axim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1)尽量少赞誉自己;(2)尽量多贬低自己

5. 一致准则(AgreementM axim) :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1)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2)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 同情准则(SympathyM axim ):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1)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2)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顾日国的礼貌五原则

近年来,我国有关礼貌原则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胡文仲教授把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首先系统地介绍给了我国外语界和语言学界。随后,何自然教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做了详尽的阐述,辩证地分析了Leech的礼貌原则,在充分肯定国外学者研究价值的同时,做出了相关的重要补充。北京大学的顾曰国先生还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提出了汉语言文化交流中4个方面的礼貌特征,即: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 的礼貌6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

1. 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 称呼准则:即用适合的称呼与对方打招呼,同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年龄、身份、场合等诸多因素;

3. 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力求和谐一致;

5. 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对两种礼貌原则进行对比

我们将两者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两者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点。即具有文化的普遍性,又具有文化的差异性。利奇(Leech) 的“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相当于汉语的“德、言、行准则”。汉文化中的“德”是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多对他人的益处, 这同英语文化中的“策略准则”大体一致。汉文化中的“言”是指在言辞上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益处, 这同英语文化中的“慷慨准则”大体一致。利奇的“赞扬准则”和“一致性准则”与汉语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相似之处。两种文化都认为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对方的“面子”。

再看看两者的差异性。汉语语言的特征是简洁、含蓄、委婉,强调语言的形式,中国人很重视面子,当面子与“质的原则”相冲突时,中国人则会先考虑礼貌原则。而西方人就比较直白。其次,“谦虚原则”都被汉英两种文化所遵守。中国人及其重视谦虚,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本质上不同,中国人的谦虚往往是以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