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士照明创始人和大股东之争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雷士照明三巨头谈和

雷士照明三巨头谈和

雷⼠照明三巨头谈和内⽃风波平息 随着雷⼠照明管理权争夺三⽅的集体亮相,雷⼠照明的内⽃纷争也⾛向了尾端。

雷⼠照明内⽃三⽅“⼀致”表⽰:4个⽉的内⽃源于管理意见的不同,但这理由遭到了外界的质疑。

吴长江回归的利好消息,带动雷⼠照明经历了8次回购,股价也由低⾕回升,10⽉8⽇,雷⼠照明股价维持在11.9港元的⽔平。

三巨头谈和 雷⼠照明三巨头:创始⼈、前雷⼠照明董事长吴长江,赛富基⾦创始管理合伙⼈、现任雷⼠照明董事长阎焱,施耐德电⽓(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海,继雷⼠内⽃风波之后,于9⽉29⽇⾸次共同公开亮相。

三⼈表⽰,之前的风波是因为对公司管理⽅式的意见不同,如今已经达成和解,有信⼼使雷⼠重回正常轨道并取得良好业绩。

在管理权之争的当事三⽅看来是管理意见不同引来内⽃风波,但局外⼈并不这么认为,有⽹友对此提出质疑,“雷⼠照明这事很像两⼈演戏,雷⼠从2元最低跌倒7⾄8⽑,现在重回1.9元,很值啊。

” 上海德财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晖接受《国际⾦融报》记者采访时,对三巨头的内⽃理由进⾏了否定。

他指出,⼀个公司⾥,风投只能作为⼀⾯镜⼦,关键还要看经营企业的⼈。

早在今年7⽉雷⼠“内⽃”⽕热进⾏时,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席执⾏官刘强东(微博)就公开在微博上宣称,“⼼态平和的⼈绝不代表就是鸵鸟,事不关⼰,不闻不问!我不会丢失爱憎分明的个性!我就是要把这种公开撒谎、违背投资⼈职业道德、强势欺压创始⼈、侵害创业者利益的⼈公布出来!避免更多创业者受害!对了,我还忘记@赛富阎焱。

” 由此看来,外界对雷⼠照明风波平息的理由并不认同,这种暂时的妥协,会否影响到雷⼠照明今后的发展,依然令⼈怀疑。

8次回购股价翻倍 10⽉7⽇晚间,雷⼠照明通过港交所披露,公司于10⽉4⽇斥资1084.23万港元回购575.4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0.18%。

此次回购是雷⼠照明10⽉份以来的⾸次回购,也是该公司创始⼈吴长江于9⽉初回归以来的第8次回购。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始末近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创始人吴长江辞去公司所有职务,与此同时赛富亚洲创始合伙人阎焱接任董事长,这被外界认为是风险资本在和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中胜出。

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资本逼宫。

为什么公司创始人会突然失去公司控制权?外国投资人是如何一步步夺权成功的?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是否真意味着“引狼入室”?背景1998年,吴长江出资45万元,杜刚、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创立雷士照明。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以每股2.1港元的发行价格顺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近15.3亿港元。

软银赛富成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股份比例为30.73%,超过吴长江29.33%的持股份额。

雷士经销商逼宫资方要求进入董事会创始人分家引入风险资本阎焱昔日是吴长江的救命恩人2005年,吴长江和公司两位创始人就公司经营发展理念出现分歧,吴长江被迫让出董事长职位。

随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江重掌企业。

经过投票,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

吴长江这次反败为胜,保住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

当时雷士照明拿不出1.6亿元现金,于是只好融资补足缺口。

这时,找钱成了吴长江最重要也最头疼的事情。

首战告捷吴长江接受了毛区健丽以994万美元入股雷士,占股30%。

这样他就借助资本的力量,用股权作为交换解决了与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

双方进入蜜月期雷士为扩展业务和顺利上市,甚至不惜让出第一股东,引入投资者。

此后赛富亚洲成为第一股东。

就这样资本和公司创始人进入了蜜月期,但是也埋下了几年后吴长江被迫出局的隐患。

2010年5月,作为内地唯一与国际资本结合的照明企业,雷士照明在外国资本的扶持下成功在香港上市,吴长江与资本的友好关系在这时达到顶点。

上市之时,吴长江对资本的好感仍然溢于言表,也不怕失去控制权,因为他自认为会给投资机构赚钱,投资机构在公司经营上离不开他,可以安枕无忧。

风云突变资方逼宫吴长江离职,公司股价暴跌今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辞任董事长、公司执行董事兼公司首席执行官,并辞任公司董事会所有委员会职务。

雷士光电案例分析

雷士光电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雷士光电(采用案例回顾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案例关键词:股东当前利益、企业长远价值一、公司起步与发展1998年,吴长江、杜刚和胡永红三人出资100万,共同创立雷士,三人平分股权比例。

角色分析:杜刚、胡永红:股东、董事吴长江:股东、董事、总经理(特殊身份)2005年,在雷士成立7年后,随着利润的不断迅速增长,创始人股东在收益分配上产生严重分歧,并且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业绩的提高而逐步升级,最终发生所谓的“股权之争”!二、原因(开端)吴长江:坚持将利益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使长远利益最大化.胡、杜:坚持按持股比例分红,使股东实现当前利益。

三、过程初期:企业初期盈利能力比较低,三位创始人目标一致,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注企业持续增长能力,实行品牌先行的战略,扩开市场,实现公司的稳步发展;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有了高额利润,有高价值的股份收益回报加大生产投入(吴)面临选择开始意见分歧股东分红(胡、杜)分歧表现:当期利润是该用于股东分红还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分歧实质:少数控制性大股东对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意见不统一,即在企业步入正轨后,对股东当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还是企业长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权衡不同,从而导致对企业资源分配的意见不统一.四、第一次矛盾升温(独断!)从意见分歧后,三人制定决策方式转变:讨论→沟通→争执→争吵吴为了提高效率,开始独自做决断,把赚来的钱一次一次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吴一怒之下请辞,合作彻底决裂。

胡、杜召开股东大会,吴被迫离开公司,并出让自己手中股份五、第二次矛盾升温(支援!)雷士约200家供应商与分销商听到吴长江辞职消息后,即刻聚集雷士总部支援吴长江,冲突一触即发。

思考:为什么几乎全部供销商会选择站在吴身后?是什么样的利益驱使使他们统一战线?分析:供销商关注的不是企业的股权纷争,而是与他们合作的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而他们能否保持住以往稳定的业务关系并从中获利。

而处在纷争中的吴所坚持的公司持续增长理念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利润.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力挺吴长江!!!六、釜底抽薪迫于压力的胡、杜二人提出条件:以总计16000万元(即1亿6千万)的价格出让各自股份并退出公司,但吴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向两人各付5000万元,余款半年内全部结清,如果不能,就拍卖吴的股份和雷士品牌.目的: 1.要回经营管理权(如果他们走了,就意味着公司的全部资金被抽走,企业将陷入瘫痪)2.使吴与供销商产生决裂,打破统一战线(他们一走,面对企业空壳的供销商依然没有利益)七、再次转机几乎所有的供销商都向雷士伸出了援助之手经销商→提前预付货款供应商→主动延长应收款期限供应商与客户以各种方式支持着雷士的资金运转,使吴长江再次成为掌门人。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企业 内部和企业外部构建 了相 当利己 王冬雷 ,吴长江没有复制奇迹 ,最终 通 过 。 企 业创 始 人 对企 业 控 制力 度 降 低 的关 系 网络 。这 种关 系 网络 即是吴 长 兵败德豪润达 ,铩羽而归。雷士照明
创 始人 吴 长 江 大起 大 落 的 传奇 经 历 在 与 企 业 扩 张过 程 中 的股 权 分散 相 伴 而 汀 许 多启 示 。
都 是 有 针对 性 的 。”百 度 创 业 时 ,也 区健 丽 、软 银 赛 富 的 阎 焱和 高 盛 ,除
与 企 业 扩 张 过 程 中 股 权 分 散 相 伴 而 主动权交 给投资人 ,所有的投资行动 金 融 资本 的机 构投 资 ,包括 亚 盛 的 毛

创 业者 必 须平 衡 在 融 资 与控 制 ,
. 7 9 %。 到 2 0 1 4 年 第 三 两个 创 始股 东 之 争后 ,企业 内部 员 工 历过三次 “ 内斗”。分别是2 0 0 5 年吴 吴 长 江 只 持 股 6 长 江 与 两位 创 始 人 同学 之 争 、2 0 1 2 年 次 控制 权之 争爆 发时 ,吴长 江 只有 也 大 都 认 同 吴 长 江 的领 导 风 格 与 为

的社会资本 。但是此时的吴长江缺
令人惊 叹唏嘘的同时,也给予创业者 生 ,创始 人 要 保 证 能够 控 制 企业 ,必 乏对 资 本行 业 的了解 ,未 能 与 金融 资
须 把 握好 融 资 和控 制 的关 系 。百 度 的 本行业建立适当的关系网络 ,缺乏融

不要轻易将 资渠 道 与相 关 行业 经 验 。相反 ,代 表 机 构 投 资 者 的 治 理 地 位 的 创始人李彦宏也曾经说 “
曾因为多轮融资导致李彦宏的持股 比 了资金实力雄厚之外 ,他们的金融知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雷士照明股权之争.详解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雷士照明股权之争.详解
经营不确定 性,雷士照明的现金流状况也受 到影响,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经营状况的变化与影响
销售下滑
股权之争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客户信心下降, 销售量出现下滑。
供应链中断
供应商对雷士照明的经营状况产生担忧,导致供 应链中断,影响生产。
品牌形象受损
长时间的股权之争给雷士照明的品牌形象带来负 面影响,消费者信心下降。
02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雷士照明的股权结构
雷士照明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其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主要股东包括 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战略投资 者如软银中国、高盛等也曾经持有雷 士照明的股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的持股比例逐渐减少。
控制权的争夺过程
在雷士照明的股权结构中,由于股权 较为分散,控制权的争夺主要发生在 公司高管和主要股东之间。
同时,吴长江在增持股份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其他股东的支持,这使得他在公司中的话语权得到了进一步 增强。
03
财务数据与经营状况分析
雷士照明的主要财务数据
收入与利润
雷士照明在股权之争前的几年里, 收入和利润均呈现稳步增长。然 而,在股权之争爆发后,收入和 利润出现大幅波动。
资产负债表
股权之争期间,雷士照明的资产 负债表显示其负债水平上升,资 产质量下降。
财务危机与应对措施
高额债务
股权之争期间,雷士照明面临高额债务的困扰,公司面临巨大的偿 债压力。
融资困难
由于公司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股权之争期间融资难度加大,资金 链紧张。
重组与改革
为了应对财务危机,雷士照明采取了一系列重组和改革措施,包括 优化管理团队、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融资渠道等。
04

关于雷士照明创始人和大股东之争的几点看法

关于雷士照明创始人和大股东之争的几点看法

关于雷士照明创始人和大股东之争的几点看法罗小静2005年,雷士照明吴长江因与其他两位合伙创始人意见不合,被迫出让全部股份,携8000万元出走。

随后,全体经销商要求吴重掌企业,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为解决资金问题,引入高盛、软银赛富。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公告称,吴长江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长职务。

同一天,雷士照明宣布,该公司股东、赛富基金管理合伙人阎焱接任雷士照明董事长职务。

另一股东施耐德中国区低压终端运营总监张开鹏,被委任为雷士照明首席执行长。

此时,吴长江为第二大股东,占18.41%。

随后7月12日,雷士照明召开会议。

大部分支持吴长江的员工代表、供应商、经销商出席,并提出要求:改组董事会,争取更多员工期权,让吴长江尽快回到雷士工作,让施耐德退出雷士,部分代表威胁,如果意见得不到尊重,将“无限期罢工”。

雷士股票大跌,最终德豪润达入主雷士,软银赛富施、耐德妥协,逐步退出雷士,吴长江于2013年1月被重新任命为公司CEO。

2014年8月8日,雷士照明召开董事会,创始人吴长江被罢免雷士照明首席执行官职务;同时任命王冬雷担任临时CEO,董事会还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以罢免吴长江公司执行董事职务。

此时,吴长江占股份2 .54%,而德豪润达27.1%的股权,为雷士照明最大单一股东。

此次吴长江再度搬出经销商和供应商,但随着争斗的继续,37家雷士省级运营商中有33家选择了“归顺”德豪润达,吴长江失算了,最终只能把持住雷士最大的生产基地万州基地作为平台同王冬雷抗争。

此次的斗争据说源于与一纸协议有关。

德豪润达入主雷士之前与雷士与吴长江的三家关联公司签订了协议,授予三家公司使用雷士品牌权利,为期20年。

吴长江成为中国产业界三次被资本方驱逐的企业家。

有雷士股东表示,“是因为吴长江为首的原雷士系高官对公司的把控已超越了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则。

长期的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不仅违背上市公司原则,也影响到了上市公司的发展,致使上市公司及大小股东利益受损。

雷士照明案例探析

雷士照明案例探析



公司股权结构的变迁
由于股权变动而引发的问题
• • • • 创始股东与外部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与发展方向上的理念分歧 创始股东与外部大股东利益冲突加剧 创始股东与外部大股东彼此难以信任 最终导致创始人10年被3次驱逐
为什么产生这些问题
• 一、树根(股东、董事、高管)出了问题,树长得再高也可能 会倒掉! • 雷士照明的三次股权纷争都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尤其 是第三次,开始是股票下跌,后来雷士照明、德豪润达双双停 牌。据说有动武,有人受伤住院,可想而知冲突和内斗激烈之 程度。较之前次吴长江与阎焱的矛盾不断激化,雷士相继爆发 罢工、经销商另立门户、供应商停货等事件,实际上也给企业 ,给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或伤害。
公司股权结构的变迁由于股权变动而引发的问题创始股东与外部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与发展方向上的理念分歧创始股东与外部大股东利益冲突加剧创始股东与外部大股东彼此难以信任最终导致创始人10年被3次驱逐为什么产生这些问题一树根股东董事高管出了问题树长得再高也可能会倒掉
对雷士照明:金蓉 徐亚爽 启示影响:王小青 雷宇 制作ppt : 王富坤 汇报: 樊云
谢谢观看
股权变动产生的影响
• 第一次股权纷争让雷士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急需资金,使其在 未来融资谈判中居于极为不利的位置,从而是毛区健丽以超低 的估值获得大比例的股权。 •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股权融资后,由于出售价格过低,过早地大 量稀释了创业者吴长江的股份,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已经不复存 在,在董事会中也不具有优势,失去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力。 • 因此,企业融资需要把握节奏,不应该只是在最需融资情况下 去谋求资源,这样会使得谈判地位降低,处于不利地位。创业 者应在掌握控制权与公司发展速度上作出取舍,两者无法兼得 。董事会直接控公司,是重要战略资源,不可轻易相让。

企业创始人和投资人控股权之争

企业创始人和投资人控股权之争

经济法作业企业创始人和投资人控股权之争【相关资料】案例1:雷士照明风波近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创始人吴长江辞去公司所有职务,与此同时赛富亚洲创始合伙人阎焱接任董事长,这被外界认为是风险资本在和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中胜出。

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资本逼宫。

为什么公司创始人会突然失去公司控制权?外国投资人是如何一步步夺权成功的?企业引入风险投资是否真意味着“引狼入室”?背景:1998年,吴长江出资45万元,杜刚、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创立雷士照明。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以每股2.1港元的发行价格顺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近15.3亿港元。

软银赛富成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东,股份比例为30.73%,超过吴长江29.33%的持股份额。

创始人分家引入风险资本:2005年,吴长江和公司两位创始人就公司经营发展理念出现分歧,吴长江被迫让出董事长职位。

随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全体经销商“倒戈”,要求吴长江重掌企业。

经过投票,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

吴长江这次反败为胜,保住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

当时雷士照明拿不出1.6亿元现金,于是只好融资补足缺口。

这时,找钱成了吴长江最重要也最头疼的事情。

吴长江接受了毛区健丽以994万美元入股雷士,占股30%。

这样他就借助资本的力量,用股权作为交换解决了与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

雷士为扩展业务和顺利上市,甚至不惜让出第一股东,引入投资者。

此后赛富亚洲成为第一股东。

就这样资本和公司创始人进入了蜜月期,但是也埋下了几年后吴长江被迫出局的隐患。

2010年5月,作为内地唯一与国际资本结合的照明企业,雷士照明在外国资本的扶持下成功在香港上市,吴长江与资本的友好关系在这时达到顶点。

上市之时,吴长江对资本的好感仍然溢于言表,也不怕失去控制权,因为他自认为会给投资机构赚钱,投资机构在公司经营上离不开他,可以安枕无忧。

风云突变资方逼宫今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突然宣布,吴长江因个人原因已辞任董事长、公司执行董事兼公司首席执行官,并辞任公司董事会所有委员会职务。

民营企业控制权之争——以雷士照明为例

民营企业控制权之争——以雷士照明为例

民营企业控制权之争———以雷士照明为例张憬摘要:近几年由于争夺控制权而产生纷争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其本质目的还是为了争夺利益。

控制权之所以成为企业股东之间争夺的焦点,主要还是因为控制权的拥有就代表着一家企业决策权和话语权的掌握,这样就更有方便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行为。

雷士照明公司作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其在发展历程中发生的三次控制权争夺之战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阅读相关文献发现针对控制权对的研究大都是围绕产生的各种经济后果分析,对专门研究公司治理的较少,所以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雷士照明企业控制权争夺案为此次范例,结合对企业已然出现的3次控制权争夺问题以及最终结果予以分析,借此对国内类似民企发展给予经验支持,尽可能的规避企业发生控制权争夺情况,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权力争夺情况的出现,实现可靠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司治理;民营企业;雷士照明一、案例背景介绍(一)雷士照明企业简介1998年,雷士照明公司成立,并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目前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汝湖镇雷士工业园。

雷士照明主要从事照明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属于家庭电器及用品行业,目前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两大国际研发中心、近40家运营中心,同时在国外也建立了符合当地资质的研发中心和经营机构,而且其曾为奥运会以及世界杯等特大全球性赛事给予照明和有关方案支持,足以说明企业在行业中的实力,近些年,雷士照明在不断的整合上下游的资源,已经率先完成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

(二)雷士照明企业控制权之争过程1.第一次控制权争夺战这场争夺战是围绕着三位创始人:吴长江、胡永宏和杜刚开展的。

三人在1998年共出资100万元创立了照明公司,吴长江占有45%的股份,胡永宏和杜刚各占27.5%的股份。

但是从2002年开始,三人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产生了分歧,作为销售责任人胡永宏一而再的涉足企业经营工作,这也致使企业决议无法顺利落实,经营理念的不一致给公司的运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应对这一情况,包括吴长江等人联合向胡永宏转售了个人5.8%的企业股份,由此三人各占公司1/3的股份,从而实现整个的平衡局面。

资本猎手之间的博弈

资本猎手之间的博弈

雷士照明雷士照明::资本猎手之间的博弈雷士照明的三位创始人股东—吴长江、杜刚、胡永宏—曾经被称之为“雷士三剑客”,后来三人因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雷士分家:杜刚和胡永宏各拿8000万离开雷士,吴长江独守企业。

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往事了。

而当时,雷士账面上也不过略多于一个亿的现金,连支付股东退出的补偿都不够,更不要说维持企业的经营了。

股东撤资之后,吴长江形容当时的状况是“度日如年”、“如坐针毡”。

如今,大家只知道吴长江已经跨过了这个危机,但是对于这段往事的诸多细节,并不太了解。

比如:企业的资金因股东退出而被“抽干”之后,吴长江面临的是怎样的窘境?他引进资本为企业“补血”时,经历了怎样的与资本的博弈?资本又是怎样利用雷士的窘境而压低入股价码的?随着雷士的上市,更多信息公开,我们得以追溯吴长江那段时间和资本方的博弈细节。

三位原始股东起纠纷 股份变1.6亿元债务1998年底,吴长江出资45万元,他的另外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创立了雷士。

从股权结构看,吴长江是占比45%的单一大股东,而相对两位同学的合计持股,他又是小股东。

正是在这种“有控制权、但又被制约”的结构中,三位同窗合力将企业迅速做大,第一年销售额即达3000万元,此后每年以近100%的速度增长。

随着企业的做大,自2002年起“事情正在起变化”,股东之间的心态开始悄然转变,裂痕随即产生。

由于吴长江是总经理,全面负责企业运营,因而对外总是由吴长江代表企业,外界提及雷士,言必及吴长江,其他两位股东觉得自己身份被贬低了。

在这种失衡的心态下,分管销售的胡永宏开始越位干涉企业经营,原本只须向总经理汇报的事情,胡永宏也以股东身份要求职业经理人向其汇报,并且单方面下达他的指示。

这就造成股东意见不一致时,下属无所适从。

随着局势的恶化,但凡公司开会,股东一方提出看法另一方就表示反对,致使会议无法进行下去。

不仅如此,胡与杜觉得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公司无法持久经营,于是提出只要公司有收入就马上分红。

【推荐下载】雷士之争:投资人与创始人的争夺战

【推荐下载】雷士之争:投资人与创始人的争夺战

[键入文字]雷士之争:投资人与创始人的争夺战投资人与创始人的争夺战:当创始人将一个创业想法变为现实时,资本看到的是放大财富的机会,一旦创始人的表现不能令其满意,资本便倾向于寻找听话的经理人,将创始人排挤出局。

 雷士之争:投资人与创始人的争夺战 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控制权争夺战。

 沸沸扬扬的“雷士风波”被诸多财经媒体解读为投资人和创始人关系的典型案例。

这场“闹剧”以雷士创始人吴长江今年5月的辞职为引爆点,雷士投资人阎炎和吴长江的互相揭短论战,以及引发的雷士供应商、代理商和员工的停工抗议,将这场控制权争夺战的剧情推向高潮。

 《圈子圈套》作者王强在其小说《创始人》中写到,“企业在二次融资成功后就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这一阶段虽然仍需要闯,但更需要的是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地改造和提升。

这时的问题不是如何熬下去,如何拼到第一桶金,而是协调投资人和创始人之间、各方投资人之间、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时的leader就要有大局观,要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还要懂一点politics,这就好像巴顿可以打赢一场战役,而艾森豪威尔却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 不过,我们更愿意采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着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观察视角来审视雷士的这场控制权争夺战。

当剥离了所有具象元素之后,整个故事的主角最终剩下了三个——中性的资本,感性的创始人与理性的投资人。

这里所说的理性,同样是一个中性词语,不带有任何褒义色彩,纯粹是基于利益计算上的客观与冷静。

 经历了达能与娃哈哈之争、马云的“云算计”等着名案例之后,契约精神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商业公案判断上的定性底线。

不过雷士很难称得上是典型的契约精神方面的案1。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02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管理层行为,防止 类似吴长江挪用公司资金等不当行为的发生。同时,企业 应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增强投资者 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03
企业应注重长期价值创造,而非短期利益最大化。管理层和 股东应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战略目标,加强合作与沟通, 共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应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和市场竞争格局,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合理的融资结构应该根据公司 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调 整,以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提高公司的财务稳健性。
投资决策分析
01
投资项目选择
在股权之争期间,雷士照明需要评估各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
合理的投资项目选择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02
投资收益预测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投资项目的收益进行合理预测是至关重要的。准
• 在这场股权之争中,财务数据和投资者的利益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投资者 们关注的是公司的未来发展和盈利能力,而股东们则关注的是自己的股份价值 和话语权。股权之争给雷士照明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也对公司 的声誉和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
• 这场股权之争最终以吴长江回归并重新获得控制权而告终。经过一系列的重组 和调整,雷士照明逐渐恢复了稳定和发展。这场股权之争不仅对雷士照明本身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中国照明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吴长江在股权之争中的应对策略也存在一定问题。他在争夺公司控制权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当手段, 如挪用公司资金、关联交易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管理层在决策时应遵循诚信原则,维护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同时,管理层应加强与股东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推动公司健康发展。

【5A文】财务案例分析: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5A文】财务案例分析: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5A文】财务案例分析 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目 录
1. 公司简介 2. 案例概述
3. 案例分析
4. 案例启示
公司简介
1998年底
• 吴长江出资45万元,他的另外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 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在惠州创立了雷士照明,产品涉及商业照明、 LED照明、办公照明、户外照明、光源电器等领域。
雷士其他股东介绍
德豪润达,1996年5月创立于珠海,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市,是一家以小家电、LED和新能源相关业务为主的集团性公司。 在小家电业务方面,经过10余年的发展,德豪润达现已成为全球 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小家电制造企业,年产量近3000万台。在小家 电行业经营了13年之后,2009年德豪润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朝阳 行业——LED, 开始了战略转型之路。这一产业不仅拥有几千亿 规模的市场,而且对节能环保、拯救地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2年12月,德豪润达正式投资雷士。
吴长江其人
2006年,“雷士”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不但在惠州建立了 工业园区,还在重庆万州、山东临沂分别斥资数亿元,打造西南、 华北地区最大的照明基地。“雷士”的异军突起,不但赢得了菲 利浦的尊敬,而且让高盛、软银等跨国投资公司闻讯而来,凭借 国际投资背景,“雷士”一跃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化潜质的中国照 明企业。 2009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突然宣布由于个人 原因辞去公司职务。 2013年1月,吴长江重新担任雷士CEO。 2013年4月,阎焱(软银赛富)辞去董事长一职,吴长江落选, 由德豪润达的王冬雷获选为新任雷士董事长。 2013年6月21日的股东大会上吴长江当选执行董事。经历过去 一年的波折,吴长江终于正式重返雷士董事会。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雷士照明作为中国最大的照明企业一直受到外界关注,然而其内部控制权之争也十分激烈。

案例中吴长江与王冬雷之争已经不是雷士第一次股权斗争了,在这之前吴长江与他身边的合伙人不断地决裂,其中有与他一同创办雷士的同学,也有投资公司软银赛富,前几次他都在千钧一刻时夺回了控制权。

这一次王冬雷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斗争后成功上位,而吴长江因为涉嫌挪用资金被立案调查。

吴长江能否东山再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在这次股权争斗中我们进行模拟应该支持哪一方。

在进行模拟之前我了解了一下雷士照明股权斗争的相关背景,然后进行了选择。

先看雷士照明股权纷争的的背景历程。

雷士照明在创始人吴长江和第一大股东王冬雷进行股权之争前,公司的股权不断发生变化,曾经先后进行6次融资。

并且在融资的过程中,吴长江的股权不断被稀释,引入的投资者也不断增加,也就导致了后来控制权的争夺。

首先事件的起源在1998年,吴长江和他的两位同学杜刚、胡永宏一起出资创办了雷士照明。

其中吴长江出资45万元,其他两人分别出资万,共100万元注册资金。

在这一阶段,吴长江属于单一大股东,占股45%,但是对于其他两个创始人股权合计来说,他又是小股东。

2002年,由于某些原因雷士进行了股权调整(一种说法是因为吴长江好赌,从公司拿了许多钱而不得不转让股份,另一种说法是雷士其他两个股东认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吴长江为保全大局为无偿相赠),三个股东分别占股%。

但是到了2005年,又因为吴长江想要进行渠道变革而引发了股权纷争。

在这场纷争中,吴取得胜利,其他两位股东退出,但最终也付出了亿现金流的代价,让雷士照明不堪重负。

因此吴长江开始寻找资金。

第一次融资,亚盛投资总裁毛区健丽出资594万美元,取得雷士30%的股份。

随后,又因为还债将10%股份转给陈金霞、吴克忠、姜丽萍三人,这时吴长江股份已经稀释成70%。

后来因为资金还是不够雷士的发展所需,吴长江又进行了第二次融资,找到了软银赛富。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雷士照明作为中国最大的照明企业一直受到外界关注,然而其内部控制权之争也十分激烈。

案例中吴长江与王冬雷之争已经不是雷士第一次股权斗争了,在这之前吴长江与他身边的合伙人不断地决裂,其中有与他一同创办雷士的同学,也有投资公司软银赛富,前几次他都在千钧一刻时夺回了控制权。

这一次王冬雷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斗争后成功上位,而吴长江因为涉嫌挪用资金被立案调查。

吴长江能否东山再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在这次股权争斗中我们进行模拟应该支持哪一方。

在进行模拟之前我了解了一下雷士照明股权斗争的相关背景,然后进行了选择。

先看雷士照明股权纷争的的背景历程。

雷士照明在创始人吴长江和第一大股东王冬雷进行股权之争前,公司的股权不断发生变化,曾经先后进行6次融资。

并且在融资的过程中,吴长江的股权不断被稀释,引入的投资者也不断增加,也就导致了后来控制权的争夺。

首先事件的起源在1998年,吴长江和他的两位同学杜刚、胡永宏一起出资创办了雷士照明。

其中吴长江出资45万元,其他两人分别出资万,共100万元注册资金。

在这一阶段,吴长江属于单一大股东,占股45%,但是对于其他两个创始人股权合计来说,他又是小股东。

2002年,由于某些原因雷士进行了股权调整(一种说法是因为吴长江好赌,从公司拿了许多钱而不得不转让股份,另一种说法是雷士其他两个股东认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吴长江为保全大局为无偿相赠),三个股东分别占股%。

但是到了2005年,又因为吴长江想要进行渠道变革而引发了股权纷争。

在这场纷争中,吴取得胜利,其他两位股东退出,但最终也付出了亿现金流的代价,让雷士照明不堪重负。

因此吴长江开始寻找资金。

第一次融资,亚盛投资总裁毛区健丽出资594万美元,取得雷士30%的股份。

随后,又因为还债将10%股份转给陈金霞、吴克忠、姜丽萍三人,这时吴长江股份已经稀释成70%。

后来因为资金还是不够雷士的发展所需,吴长江又进行了第二次融资,找到了软银赛富。

雷士照明管理权之争

雷士照明管理权之争

但是,根据主题,这位现任雷 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感觉还是阎焱更厉害,不是么
这都不重要,这场旷世大战是如何 打响的呢。我们先回顾一下整个事
件的经过
雷士内斗记
1994年 吴长江成立惠州明辉电器公司,总资本10万元。
1998年底 吴长江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在惠州创立雷士照明。
2008年 引入赛富及GS。
现。
所以我是大神, 你是屌丝
吴长江没有信用,不 讲诚信。就会打悲情 牌、民族主义的牌。
所以我是土豪, 你才是屌丝
阎总说得对 啊 ,那个
吴长江就是 屌丝
你给我呆边 上歇着去
,这游戏怎 么这么难呢, 总有坑队友,
哎~
这些就不多提了。。。
我们到底该支持谁,这是个 严峻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更 倾向于支持阎焱,这是为什么呢, 想知道吗,好的,我们继续 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位神人吧
吴长江
现任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男, 1965生,重庆铜梁人,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总 裁。1992年“下海”创业, 1998年吴长江创办 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首创品牌专卖模式、运 营中心模式,使“雷士”品牌照明灯具销售业绩 每年以80%的速度递增。2007年销售额达20亿元, 开设品牌专卖店2000余家,产品远销美、英、德、 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就“雷士速度”、 “雷士现象”创业传奇。吴长江获得“中国首届 照明行业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十大创业新 锐”、“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殊荣。
身就有很好的司机和团队。
阎焱,我们的主角,你怎么看
阎焱回顾说,外界以为一定是施耐德电气要夺权。其 实,张开鹏5月25日获得任命,其他两位有施耐德电气背 景的同事早就进入雷士了,这是吴长江与朱海商量的结 果。其中,李瑞原是施耐德电气国际销售业务做得最好 的人。

雷士案例给我们的教训

雷士案例给我们的教训

雷士案例给我们的教训咱来唠唠雷士照明这个事儿给咱的教训。

一、创始人控制权不能轻易丢啊。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那可是一路坎坷。

本来这公司是他一手创立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可他呢,在融资的过程中,不断稀释自己的股权。

这就好比你把自己孩子的抚养权一点一点分给别人,最后自己都做不了主了。

你想啊,在商业世界里,谁股权多谁话语权就大。

他一开始可能觉得有资金进来能让公司发展得更好,可没成想,股权稀释到一定程度,自己就被挤出局了。

这就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创始人得紧紧抓住控制权这根缰绳,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就把命根子交出去了。

二、资本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雷士照明的故事里,资本可是扮演了很“狠”的角色。

那些投资进来的资本,他们目的很单纯,就是要赚钱。

他们可不会跟你讲什么感情。

就像一群饿狼,看到有肉的地方就扑上去。

吴长江原本以为资本是来助力的,结果资本利用股权优势,开始对公司指手画脚,甚至最后把创始人都赶走了。

这就好比你请了个保镖,最后发现保镖变成了你的老大,你只能乖乖听话。

所以啊,和资本打交道得小心谨慎,要明白资本的游戏规则,可不能盲目地引入资本,得提前想好各种应对策略,别被资本给吞噬了。

三、企业内部治理得搞好。

雷士照明内部治理也是乱得一塌糊涂。

管理层之间争权夺利,经销商也被卷进这场混战。

公司就像一艘没有舵手的船,在大海里瞎晃悠。

你想,员工们看着上头天天争来争去,哪有心思好好干活啊。

经销商也懵了,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得有一套清晰明确的内部治理结构,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大家都得按照这个规则来行事。

各部门的职责要分明,管理层得有个统一的目标,不然企业迟早得散架。

四、品牌形象可不能忽视。

雷士照明这么一折腾,品牌形象肯定是受损了。

消费者看着公司内部乱成这样,心里就会犯嘀咕:这公司靠谱吗?会不会买了他家的灯,售后都没保障啊?就像一个人整天在外面跟人打架闹事,别人看到他都会躲得远远的。

品牌形象可是企业的一张脸,得好好保养。

雷士风波: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的自我优化?

雷士风波: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的自我优化?

雷士风波: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的自我优化?雷士风波,表面上看是一场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内部之争,其本质是公司治理结构求取平衡,由最初的野蛮发展向股权多元化的转变过程。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大胆经营,创造了大量财富。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挑战接踵而至,从内部管理到市场竞争,直至外部资本的觊觎。

最近,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被董事会驱逐,成为管理界讨论的焦点。

1998年吴白手起家,雷士逐渐在商业照明领域获得领先地位。

雷士照明于2010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然而今年5月,吴长江闪电辞职,随后其与投资人的矛盾公开化。

雷士的这场控制权之争,为所有的创业者提了个醒:如何平衡经营者与资本方,是一个现实而残酷的问题。

企业要发展,需要引入外部资本。

虽然资本助力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但是随着外部资本进入,围绕企业实际控制权的斗争往往成为一条暗线。

创始人面对资本的挑战,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也众多。

胜者如宗庆后和马云,依靠的是员工、渠道、其他投资人的支持,而有些创始人则不得不黯然离场,远有新浪王志东的另起炉灶,近有牛根生团队的退居幕后。

从以往案例看,矛盾的主要原因并非双方经营理念的不同,而是风险转移带来的变量。

对于资本而言,投资企业是为了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巨大的经营风险,随着“资本家”变成大股东而从创始人那里转移出来,这迫使资本家用苛刻的条件来保护自己:比如“对赌协议”的存在,比如蒙牛、太子奶、俏江南、红孩子等案例,难免让人心存疑虑。

百度的李彦宏就曾表示,“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

”虽然如此,在企业家和资本家之间,共同利益还是更高的:企业发展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并为资本带来超额回报。

要克服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中国民营企业创始人的原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业的企业,大多存在损害公众利益,偷税漏输等等事情,或者用不光彩的手段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些企业内部非常不透明,外表光鲜。零售、消费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偷税漏税很普遍,两本账、不计账和糊涂账也不少,往往一经规范需要补缴税,利润就少一大块。当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战略投资者大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无形之中就产生了矛盾,雷士与其关联企业20年的品牌使用协议就很典型。
关于雷士照明创始人和大股东之争的几点看法
罗小静
2005年,雷士照明吴长江因与其他两位合伙创始人意见不合,被迫出让全部股份,携8000万元出走。随后,全体经销商要求吴重掌企业,其余两股东被迫各拿8000万元离开,为解决资金问题,引入高盛、软银赛富。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公告称,吴长江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长职务。同一天,雷士照明宣布,该公司股东、赛富基金管理合伙人阎焱接任雷士照明董事长职务。另一股东施耐德中国区低压终端运营总监张开鹏,被委任为雷士照明首席执行长。此时,吴长江为第二大股东,占18.41%。随后7月12日,雷士照明召开会议。大部分支持吴长江的员工代表、供应商、经销商出席,并提出要求:改组董事会,争取更多员工期权,让吴长江尽快回到雷士工作,让施耐德退出雷士,部分代表威胁,如果意见得不到尊重,将“无限期罢工”。雷士股票大跌,最终德豪润达入主雷士,软银赛富施、耐德妥协,逐步退出雷士,吴长江于2013年1月被重新任命为公司CEO。
二是实业与资本的天然冲突。一般来说创始人大多是做实业出生,讲求脚踏实地,长期收益,而资本方目的是保持企业业绩的高速增长,用最短的时间收回成本,并赚取高额收益,各自追求不同,这也是矛盾根源。在投资界,一直有“投资企业就是与企业谈恋爱”的说法。企业家与投资人有的只是见过一面后就草草结束,有的则是纠缠许久依然没有结果,只有极少数的一对能最终“喜结良缘”。事实上,成功结合只是企业与资本对接的开始。很多是在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企业与资本开始同床异梦,可能迅速成为敌人,纠缠不清,反目成仇。赛富投资与雷士照明就是典型例子。
2014年8月8日,雷士照明召开董事会,创始人吴长江被罢免雷士照明首席执行官职务;同时任命王冬雷担任临时CEO,董事会还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以罢免吴长江公司执行董事职务。此时,吴长江占股份2.54%,而德豪润达27.1%的股权,为雷士照明最大单一股东。此次吴长江再度搬出经销商和供应商,但随着争斗的继续,37家雷士省级运营商中有33家选择了“归顺”德豪润达,吴长江失算了,最终只能把持住雷士最大的生产基地万州基地作为平台同王冬雷抗争。此次的斗争据说源于与一纸协议有关。德豪润达入主雷士之前与雷士与吴长江的三家关联公司签订了协议,授予三家公司使用雷士品牌权利,为期20年。
吴长江成为中国产业界三次被资本方驱逐的企业家。有雷士股东表控已超越了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则。长期的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不仅违背上市公司原则,也影响到了上市公司的发展,致使上市公司及大小股东利益受损。”
为什么在雷士会一次次上演大股东出局的事情,为什么引入的资本方和战略合作伙伴会一次次驱逐创始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三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家族治理”观念和资本方“法人治理”的冲突。雷士事件创始人与投资人的控股权之争,实际上更存在着一种规则、理念上的分歧和较量。有报道称,吴长江敢拼敢赌,上市后在公司里愈加强势,对于董事会的“规则”很不适应,经常一时兴起就“越了红线”。曾经有一次,吴长江想收购一家英国公司,背着董事会签署了协议,此后阎焱跑到英国重新谈判,结果没等新协议签署,这家英国公司就破产了,雷士最终以更低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的部分资产。事后,阎焱在微博上评论称:“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做不大,与企业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关系极大。”中小民营企业,创始人多数出身草根,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引入投资者,投资方必然会派出董事和财务人员,就很容易让习惯了“一人当家做主”的创始人不适应,相互之间对公司治理的理念分歧,必然带来决策和管理中的冲突,理念碰撞中如果达不成共识,或者创始人不接受公司法人治理模式,矛盾必然愈演愈烈,最终一方必然出局。
(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