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常识教学设计
培养科学思维做科学家——班级科学思维教案
培养科学思维做科学家——班级科学思维教案班级科学思维教案引言科学思维是一种探究自然的思维方式,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基础。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教育全过程,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去探索自然,去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和现象,学会思考。
本文将介绍一种班级科学思维教案,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
3.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就业铺平道路。
二、教学内容1.科学思维概述科学思维是一种探究自然的思维方式,它是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科学思维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假设、验证、推理和创造等多种方法和技能。
科学思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不仅对科学和工程技术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其他领域也有重要的意义。
2.班级科学思维教育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思维,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一些班级活动,比如实验讲授、游戏竞赛、观察实物等。
这些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
以下几个活动可以作为班级科学思维教育的案例。
(1)观察实物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动物、植物、矿物等不同事物,从而感觉它们不同的形状、颜色、内部结构等,运用科学思维去推断事物的特征。
通过观察实体物体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并帮助他们与现实世界取得联系。
(2)实验竞赛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竞赛,让他们学会设计科学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
(3)科学知识竞答选择一些科学知识来进行竞答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科学知识,并激励他们随时学习、思考和总结。
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有显著效果。
科学思维_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目标:(1)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归纳、演绎等。
(3)熟悉科学思维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思维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1)观察(2)实验(3)推理(4)归纳(5)演绎3. 科学思维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4.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关系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为什么需要科学思维?2. 讲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介绍科学思维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分析科学思维的特点,如客观性、逻辑性、批判性等。
3. 讲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1)观察:通过观察事物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
(2)实验: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3)推理: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4)归纳:从个别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
(5)演绎:从一般规律中推导出个别结论。
4. 科学思维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1)生物学: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现象。
(2)物理学:运用数学工具,研究物质运动和力的关系。
(3)化学: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5.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关系(1)介绍创新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2)分析科学思维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6. 课堂练习(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7.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思维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科学思维的优秀教案
科学思维的优秀教案科学思维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需要我们从小学阶段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科学思维的优秀教案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案一:观察与思考1. 目标: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活动设计:a) 准备一些有趣的实物,如水杯、铅笔、纸张等;b) 将实物放在每个学生面前,让他们观察一段时间;c)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观察到了哪些特点?有何规律?”;d)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形式交流,并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e) 整理学生们的思考结果,引导他们将观察与思考过程相结合。
3. 评估方法:a)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b)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彼此的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
教案二:实践与实验1. 目标:通过实践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活动设计:a) 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实践任务,如制作纸飞机;b)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解释为什么纸飞机能在空中滑翔;c)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他们的理论;d)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理论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3. 评估方法:a)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际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b)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思考能力进行评分。
教案三:问题与解决1. 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活动设计:a) 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造一个可以浮在水面上的船只?”;b)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同时进行团队合作;c)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改进;d)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和讨论的方式,分享他们的解决过程和结果;e) 教师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3. 评估方法:a) 学生提交问题解决报告,包括思考过程、实践过程和结果总结;b) 教师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程度。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82页).pdf
选修 4 科学思维常识全册教案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内容简介一、本专题的地位《科学思维常识》的主旨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中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本专题是对“科学思维”进行“破题”,是为科学思维“立标”,是为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观念指明认识路线。
(一)从知识体系角度本专题是从对中学生进行思维测试开始,撇开思维主体各自的差异性,介绍思维的共同性。
思维的形态和特征,进而引出科学思维的标准,科学思维的特征,以及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二)从能力目标的角度本专题旨在培养中学生科学的思维观念。
在掌握科学思维的标准和特征的基础上,自觉地以科学思维的基本观念指导自己的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角度本专题旨在培养中学生勇于求真、善于求真的求真务实精神。
这种精神是科学的精神,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精神,是虚怀若谷、反对保守僵化、脚踏实地、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是善于在争鸣中相互切磋、讲求实效的精神,是一种敬业献身的精神,更是一种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创新的精神。
总之,本专题是全书的逻辑起点,起着统摄并引领导入后面具体内容的作用。
二、本专题的内容结构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样的思维是科学思维。
然而,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科学思维”概念的公认的定义。
本专题作为全书的逻辑起点,给出了“科学思维”的一般内涵,并以否定形式说明了哪些属性不属于科学思维。
尽管这仍不是科学思维的准确定义,但已体现出了制约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观念。
围绕“科学思维”的主题,本专题设计两框内容、一个活动建议。
本专题的基本结构是:第一框:思维测试→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态。
第二框: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的特征→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活动建议: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第一框“探究思维奥秘”内容分析一、教学提纲(一)测试我们的思维1.说谎者疑难。
2.逻辑推理。
3.思维创新实例。
4.观察渗透理论(图像)。
22018-2019学年人教A版高中政治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教学设计运用发散思维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科学思维常识》教学设计运用发散思维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发散思维的客观依据是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多样性,阐释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介绍几例经典的思维发散的技法,剖析具体事例,表明发散思维的运用过程。
2、学习指导本框内容共分三层:第一层,主要阐明发散思维的含义和主要特征,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体现在过程的流畅性、思路的变通性和结果的独特性。
第二层,主要介绍检核表法、列举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等经典的思维发散技法,同时提醒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思维发散技法。
学习本框内容,要结合现实生活或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具体事例,来阐述自己对发散思维问题的认识,重在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习中要注意:(1)关于发散思维的含义,知道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2)关于发散思维的必要性,要知道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多样性要求运用发散思维,从而使问题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
(3)关于发散思维的特征,要注意从发散思维的过程、思路和结果三个角度完整地来认识,认清流畅、灵活多变和独特新奇是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明显特征。
(4)关于发散思维的技法,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
要掌握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学会用这些技法思考问题,不断提高面向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
3、学习探究知识要点思考探究一、发散思维的特点1、发散思维的含义2、发散思维的特征(1)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2)发散思维的思路具有变通性(3)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二、思维发散的技法1、检核表法2、列举法3、信息交合法4、头脑风暴法1、发散思维的客观依据是什么?2、有人认为“发散思维是一种收敛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你知道思维发散求索的目的吗?4、为什么说发散思维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5、适合于个体思维的强制联想的技法有哪些?6、检核表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思维发散?7、你知道发散思维和思维创新的关系吗?8、如何辩证地理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互补关系?知识归纳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性质和关系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性质和关系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教案
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提问、假设、实验、推理和验证等科学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思维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思维碰撞。
3、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或小实验,如“会跳舞的盐”“鸡蛋浮起来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科学思维的话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2)科学思维的方法观察:仔细观察事物的现象、特征和变化。
提问: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
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释或猜测。
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假设。
推理: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验证:将结论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验证其正确性。
3、小组讨论(10 分钟)给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为什么铁会生锈?”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刚刚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
4、实验探究(15 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5、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个科学研究的案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引导学生分析牛顿是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研究的。
小学生科学思维教案
小学生科学思维教案【教案】小学生科学思维【一、引入】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旨在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在引入阶段,我们将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践探究】1. 提出问题首先,老师将提出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夜晚能看见星星,而白天看不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想。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多角度思考,并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3. 实验验证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老师将与学生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例如,利用手机手电筒和白纸片,展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通过观察光线经过纸片后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原理。
4.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帮助他们形成思维导图。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探究总结】1.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分享给全班同学。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维碰撞。
2.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结论,并帮助他们将观察到的现象与科学原理联系起来。
通过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拓展应用】1. 分组扩展让学生分成小组,自选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验证。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科普知识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科技的应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科普视频、图片等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堂反思】在课堂结束时,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反思,让他们回顾当天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取得的收获,并鼓励他们提出对今后探究活动的期望和建议。
通过反思,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思维应该辩证》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思维应该辩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本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辩证思维,以及辩证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差异,并掌握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
1.2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辩证思维。
•掌握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
1.3 教学难点•辨析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1.4 教学方法•课前导学:通过阅读相关科普文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思维方式的普遍存在,引发学生对辩证思维的思考;•互动探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探究和讨论,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思维碰撞,深化学生对辩证思维的理解;•开放式授课:教师通过提出一些未解决问题和现象,让学生进行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中体会到辩证思维的思考方式。
1.5 教学内容1.5.1 辩证思维•什么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来源。
•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区别。
1.5.2 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循序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
1.6 教学过程1.6.1 课前导学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科普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了解思维方式的普遍存在,引发学生对辩证思维的思考。
1.6.2 互动探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探究和讨论,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思维碰撞,深化学生对辩证思维的理解。
•学生分组,探究什么是辩证思维,并举出常见的辩证思维的例子。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讨论,强化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区别,阐释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联系。
1.6.3 开放式授课教师提出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现象,让学生进行开放性地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中体会到辩证思维的思考方式。
•学生分组,探究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现象。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讨论,用辩证思维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和现象。
1.6.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应该在生活中积极应用辩证思维,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掌握了辩证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科学思维教案
科学思维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
2.认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准备
1.教材:科学思维教材;
2.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
2.教师介绍科学思维的含义,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科学思维的特点。
Step 2:知识讲解
1.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科学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2.教师详细解释科学思维的各个要点,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Step 3:知识运用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运用科学思维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展示,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Step 4:知识总结
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应用科学思维。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科学思维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思维的应用。
领会科学思维 教案
领会科学思维教案教案标题:领会科学思维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的定义和特点。
2. 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4. 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科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导入(10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科学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思维是一种基于观察、实验和推理的思考方式,强调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和客观性。
讲解(15分钟):通过示范和解释,介绍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例如如何使用科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如何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实验等。
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简单的问题,要求他们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并记录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讨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的优劣。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
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科学思维,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科学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科学实验。
2. 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和项目,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提供更多的科学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案设计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和重要性;2. 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选择与科学思维相关的章节或例题;2. 多媒体设备:课堂展示PPT、视频等;3. 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实时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4. 实验器材或材料:用于实践操作。
三、教学流程Step 1: 引入 (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入:为什么我们每天的太阳升起时是红色,但晚上却变成橙色、黄色等颜色?2. 引导学生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观点。
Step 2: 知识讲解 (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科学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析科学思维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3. 介绍科学思维的方法,如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
Step 3: 实践操作 (30分钟)1. 设置一个小实验或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2. 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或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或观察结果。
3. 教师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
Step 4: 分析讨论 (15分钟)1. 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数据,讨论成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结果,引出科学思维的应用。
Step 5: 总结 (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 学生们对科学思维的认识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回顾。
四、巩固练习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一个科学实验或观察活动,并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和解答。
2. 下节课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思考过程,进行互动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知识讲解、实践操作和分析讨论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培养科学思维提升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案
培养科学思维提升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案培养科学思维:提升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案引言:科学思维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探究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在科学学科中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乐趣。
一、目标设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和运用方法;3. 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4. 提高对科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科学思维的概念与意义;2. 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观察、提问、实验、推理和验证;3. 科学思维的运用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比法;4. 利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实例引入科学思维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授在引入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之前,对科学思维的定义、意义和作用进行详细讲解。
3. 基本要素的讲解3.1 观察:从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发现实物的特点和规律。
3.2 提问:学会提出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3.3 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和发现。
3.4 推理:引导学生从已有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中进行推理,形成科学观点和假设。
3.5 验证:通过实验与观察的验证,判断和确认科学观点的正确性。
4. 运用方法的教学4.1 归纳法:通过总结、归纳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找出规律和科学原理。
4.2 演绎法:从已知科学原理出发,推导出特定实例的结论或预测情况。
4.3 类比法:在不同现象或问题之间找出相同或相似之处,从而揭示其共同的科学规律。
5. 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科学问题的案例,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解决,加深对科学思维的理解和运用技巧。
大学科学思维训练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应用3. 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科学思维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科学思维?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思维?二、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介绍科学思维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分析科学思维的特点,如客观性、逻辑性、系统性等。
3. 通过实例讲解科学思维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应用1. 介绍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思维应用于日常生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科学思维有哪些基本方法?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作业心得。
二、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1.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3.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科学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1. 介绍科学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如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能力等。
2. 通过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
3. 分组讨论:如何将科学思维应用于创新实践?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思维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思维应用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实践。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科学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科学思维教案幼儿园中班
科学思维教案幼儿园中班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够:1.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2.掌握观察、提问、测试、推理等科学思维基本步骤;3.具备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科学思维2.科学思维的基本步骤3.科学探究的案例分析4.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含义;2.掌握观察、提问、测试、推理等科学思维基本步骤;3.科学探究的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科学思维的实际应用案例;2.学生的个人思维习惯对科学思维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幼儿园中班学生。
2.教学课件和讲义等。
3.带有一些科学实验素材的教具、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事情,来思考什么是科学。
2. 讲解科学思维的概念和基本步骤1.科学思维是什么:科学思维是一种强调观察、试验、观察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方式。
2.科学思维的基本步骤:观察、提问、测试、推理。
这四个步骤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可以通过开展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
3. 科学探究案例分析通过短小的科学实验,来演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问、测试和推理的过程。
同时,可以特别关注和提出不同学生之间在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预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4. 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和演示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科学思维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对其进行观察、提问、测试和推理,您的孩子就可以运用科学思维了。
五、课堂练习及作业1.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科学思维基本步骤,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件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集中观察,然后填写观察内容记录表;2.针对观察所得,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并形成一些科学基本原理;3.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的方式自己进行一些小实验,并运用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基本原理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科学思维常识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科学思维是一种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等特点。
科学思维常识的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科学思维常识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特征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科学思维是一种遵循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思维方式,具有客观性、逻辑性、批判性等特点。
2. 科学思维的特征:科学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客观性:遵循客观事实,不受主观意志影响;(2)逻辑性:遵循逻辑规律,具有严密性;(3)批判性:敢于质疑、善于质疑;(4)创新性:勇于探索、敢于突破。
3. 科学思维的应用:科学思维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社会管理等。
4. 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2)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3)归纳法:从个别现象中总结出普遍规律;(4)演绎法:从普遍规律推导出个别结论。
四、教学实践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注重实践,提高能力科学思维教学应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实验、调查、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批判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使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知识。
创造性思维训练:科学常识活动教案
创造性思维训练:科学常识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常识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念。
三、教学方法1、模拟实验法。
2、讨论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媒体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PPT,实验器材、科学常识绘本等。
五、教学过程1、讲授科学常识通过计算机和PPT展示科学常识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如:天地之间有大气层,由气层构成的氧气可以供人呼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自我生长等。
2、模拟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模拟科学实验。
比如:从家用物品中制作简单灯泡等。
3、讨论活动在讲授完基础知识和完成实验后,老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通过分析讨论时学生对科学常识的理解水平、对实验结果的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和思考。
4、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完成基础性的讲解和实验后,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相关的课程任务。
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实验教案设计,或结合绘本给出一个科学教材等。
五、教学优化1、引导学生逐渐拥有正确的科学观念。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3、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科学常识的掌握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科学带来的乐趣和意义。
4、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切入科学,沉浸在科学世界中。
六、总结通过科学常识活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念。
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工具,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助力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科学思维常识教学设计
《科学思维常识》教学设计思维力求创新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思维创新的含义,理解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把握思维创新的主要特征,体会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而使思维力求创新。
2、学习指导本框内容共分三层:第一层,阐释了思维创新的含义,并着重指出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第二层,分析了思维创新具有思路上的多向性、步骤上的跨越性、结果上的独特性的明显特征。
第三层,解析了思维创新的过程,即准备、酝酿、明朗和检验四阶段。
理解和把握本框内容,可以结合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创新发明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的具体事例来加以分析和理解,还可以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提高认识。
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联系教材具体的事例,弄清思维创新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正确进行思维创新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
第二,要从思路、步骤和结果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思维创新的多向性、跨越性和独特性的主要特征。
第三,要掌握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准备、酝酿、明朗、检验等多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
第四,认清实践对思维创新的重要性,懂得实践是思维创新的源泉、基础,思维创新需要接受实践的验证。
3、学习探究知识要点思考探究一、了解思维创新的含义1、思维创新的含义2、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二、把握思维创新的特征1、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2、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3、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三、体会思维创新的过程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明朗阶段4、检验阶段1、有人说:“思维创新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这种观点对吗?2、思维创新为什么不是一种简单孤立的思维活动类型?3、进行思维创新所综合运用的多种思维方式有哪些?4、思维创新是不是排斥逻辑推导和分析?5、维创新的“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什么?7、为什么在思维创新的酝酿阶段最需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8、你是如何认识思维创新与实践的关系的?知识归纳人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照相”或’复制”,而要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人的思维都具有主观能动性。
科学思维高中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科学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2.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科学家们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 提问:什么是科学思维?它与日常思维有什么区别?二、新课讲解1. 介绍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科学思维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推理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维方法。
2. 分析科学思维的特点:a. 严谨性:科学思维要求推理过程严谨,避免主观臆断。
b. 实证性:科学思维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注重实证研究。
c. 可重复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可以重复验证,具有普遍性。
d. 可证伪性:科学思维允许质疑和反驳,不断修正和完善。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运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科学思维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如何将科学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二、新课讲解1. 介绍科学思维的应用方法:a. 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明确研究方向。
b. 收集证据: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数据。
c. 分析问题:运用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方法分析问题。
d. 解决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2. 讲解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对问题的敏感度。
小朋友科学思维教案
小朋友科学思维教案【科学思维教案】导语:现代社会对于科学思维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培养儿童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朋友们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小朋友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3. 提高小朋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事实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思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思维;4. 小组活动:解决一个简单科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解:通过故事、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小朋友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2. 实验和观察:引导小朋友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培养科学思维;3.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小朋友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或者图片展示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激发小朋友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科学思维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简单明了地解释科学思维是指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思考方式。
科学思维特点包括:理性思考、好奇心、质疑精神、实证证据等。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思维(15分钟)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验或者观察活动来展示科学思维的过程,引导小朋友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4. 小组活动:解决一个简单科学问题(20分钟)将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提供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要求他们通过合作、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并给出答案。
每个小组需要记录整个解决过程并进行展示。
5. 总结和讨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决过程和结果,引导小朋友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科学,以及是否符合科学思维的特点。
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小朋友们回家后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式,找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进行解决。
引导小学生科学思维教案
引导小学生科学思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白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实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好奇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教材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和实验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科学思维引导教材、实验工具和实验材料。
2.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用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科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的认知和发现。
步骤二:讲授(10分钟)1. 通过教材介绍科学思维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步骤三:实践(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步骤四: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实验和发现。
2. 鼓励学生提出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进一步的思考。
3.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步骤五:巩固(10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发现,强调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提出新的问题或实验,让学生再次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探索和解决。
步骤六:作业(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答问题或设计简单实验。
2.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实践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思维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思维常识》教学设计思维力求创新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思维创新的含义,理解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把握思维创新的主要特征,体会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而使思维力求创新。
2、学习指导本框内容共分三层:第一层,阐释了思维创新的含义,并着重指出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第二层,分析了思维创新具有思路上的多向性、步骤上的跨越性、结果上的独特性的明显特征。
第三层,解析了思维创新的过程,即准备、酝酿、明朗和检验四阶段。
理解和把握本框内容,可以结合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创新发明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的具体事例来加以分析和理解,还可以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提高认识。
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联系教材具体的事例,弄清思维创新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正确进行思维创新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
第二,要从思路、步骤和结果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思维创新的多向性、跨越性和独特性的主要特征。
第三,要掌握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准备、酝酿、明朗、检验等多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
第四,认清实践对思维创新的重要性,懂得实践是思维创新的源泉、基础,思维创新需要接受实践的验证。
3、学习探究知识要点思考探究一、了解思维创新的含义1、思维创新的含义2、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二、把握思维创新的特征1、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2、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3、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三、体会思维创新的过程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明朗阶段4、检验阶段1、有人说:“思维创新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这种观点对吗?2、思维创新为什么不是一种简单孤立的思维活动类型?3、进行思维创新所综合运用的多种思维方式有哪些?4、思维创新是不是排斥逻辑推导和分析?5、维创新的“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什么?7、为什么在思维创新的酝酿阶段最需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8、你是如何认识思维创新与实践的关系的?知识归纳人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照相”或’复制”,而要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人的思维都具有主观能动性。
科学思维所说的思维创新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任何思维创新都不能凭空产生。
一方面,思维创新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另一方面,思维创新离不开对前人、对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思维创新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直觉.想象和灵感等因素,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如逆向思维的方法等。
思维创新具有一些明显特征。
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多向性(多向发散和多路聚合)是思维创新的明显特征;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准备、酝酿.明朗、检验等多个阶段。
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
酝酿阶段就是确定课题之后进行凋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的根由,设计多种初步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试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明朗阶段是思维创新的突变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充分准备和酝酿,常常全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
经历准备、酝酿.明朗阶段之后形成的新思想,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经过检验阶段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在升旗仪式中,常发生升旗与乐曲不同步的情况。
一位中学生想:如果按照国歌的节奏在旗绳上定出一些间隔,再在各个间隔上填入相应的歌词,升旗时一边拉绳,一边看旗绳上的歌词,就可以做到升旗与奏国歌同步了。
这表明思维创新()A、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B、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反映C、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D、不能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只能运用非常规的方法2、任何思维创新都不能凭空产生,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有()①要以实践为基础②要继承前人和他人已有的成果③要克服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④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关于思维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A、思维创新是一种简单孤立的思维活动类型B、思维创新仅仅表现在科技史上的重大发现、发明中C、形式逻辑方法和思维创新是对立的D、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4、思维创新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当问题出现之后,会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想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
这表明()A、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B、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C、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单向性D、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5、思维创新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被披上神秘的面纱。
这是因为()A、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B、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C、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单向性D、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6、一般人只是把回形针当做一种文具,有人却能列举出3000多种用法。
如用在衬衣口袋上,别住标签;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可以代替领带夹子;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等等。
这说明()A、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B、生活中的新发明、新发现不可能是出乎意料的C、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D、思维创新应从相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7、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A、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B、发现和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C、让新思想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D、不失去信心,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8、关于思维创新的酝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这一阶段关键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②这一阶段是思维创新的突变阶段③这一阶段最需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④这一阶段要进行多方面的试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在思维创新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灵感可能会不期而至,有的甚至富有戏剧性,使问题获得“意外”的解决,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一阶段是思维创新()A、准备阶段B、酝酿阶段C、明朗阶段D、检验阶段10、下列关于实践与思维创新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有()A、思维创新需要以实践为基础B、思维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C、实践的需要是思维创新最有价值的课题D、从根本上说,有些思维创新的课题并不来自于实践二、非选择题1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具体体现为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能力的竞争。
当前,我们要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学创新、增强竞争力,就一刻也离不开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创新?思维创新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12.宋代冯湛奉命打造战船。
他不是照现有的大船依样画葫芦,而是仔细分析多种船只的特点。
他发现:“湖船底”可以涉浅,“战船”的“盖”可以迎敌,“海船”的“头尾”则可以破浪。
于是,他把各种船只的优点集中在一起,造出了多浆船。
这种船性能好,江河湖海无往而不可,且能载甲士二百人,往来却极为轻便,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新式水军武器。
从思维创新角度看,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浆船?13.有家生产编席的小厂,由于地毯盛行,编席订货逐年减少,正面临着关门的危险。
有一个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只要设计出一种新颖的编席,订货还是会接踵而来的。
那么,设计新颖编席该从何处着手呢?经过认真地思考,他提出:不妨试用塑料纤维编席子,再把闪闪发亮的金丝编织入席边,那一定会更好看。
结果一种带金丝席边的编席问世了。
这种新颖的席子不仅十分畅销,而且还取得了专利。
(1)从思维创新的角度看,这个技术员的设计方法说明了什么?(2)该技术员的设计方法来自于哪里?为什么?运用发散思维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发散思维的客观依据是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多样性,阐释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介绍几例经典的思维发散的技法,剖析具体事例,表明发散思维的运用过程。
2、学习指导本框内容共分三层:第一层,主要阐明发散思维的含义和主要特征,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体现在过程的流畅性、思路的变通性和结果的独特性。
第二层,主要介绍检核表法、列举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等经典的思维发散技法,同时提醒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思维发散技法。
学习本框内容,要结合现实生活或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具体事例,来阐述自己对发散思维问题的认识,重在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习中要注意:(1)关于发散思维的含义,知道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2)关于发散思维的必要性,要知道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多样性要求运用发散思维,从而使问题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
(3)关于发散思维的特征,要注意从发散思维的过程、思路和结果三个角度完整地来认识,认清流畅、灵活多变和独特新奇是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明显特征。
(4)关于发散思维的技法,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
要掌握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学会用这些技法思考问题,不断提高面向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
3、学习探究知识要点思考探究一、发散思维的特点1、发散思维的含义2、发散思维的特征(1)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2)发散思维的思路具有变通性(3)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二、思维发散的技法1、检核表法2、列举法3、信息交合法4、头脑风暴法1、发散思维的客观依据是什么?2、有人认为“发散思维是一种收敛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你知道思维发散求索的目的吗?4、为什么说发散思维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5、适合于个体思维的强制联想的技法有哪些?6、检核表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思维发散?7、你知道发散思维和思维创新的关系吗?8、如何辩证地理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互补关系?知识归纳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性质和关系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性质和关系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
它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它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
思维发散求索的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设想,使问题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
思维发散求索的过程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也有不同的思维发散方法与诀窍。
检核表法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列举法主要将研究对象的特点.缺点.希望点等逐一罗列出来,以便提出改进的意见,构成创新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