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病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课题:脏腑病理
讲授时数:5课时
教学目的:在明确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掌握脏腑的功能活动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及其所呈现的症候
内容要求:讲授本节内容,除了多结合临床病例,重点阐述病理机制外,要求:
1.密切联系脏腑的个别生理功能,以常恒变的方法,循序阐述,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阐述每一脏腑的病理时,要求从寒热虚实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与上节表里出入寒热虚实等一般病机相贯通,从而为脏腑辨证奠定基础,并多举例证,有利于掌握。
3.补充五脏间相互的病理内容,及其症候,使学生掌握了五脏个别的病理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五脏相互的病理变化,并能理解阴阳五行应用在病理方面一些术语的概念。
内容组织: 甲 课堂提问
1. 为什么说表里出入标志着疾病发展的趋势?
2. 试分析《灵。口问篇》“上气不足……”和《素。本病论》所说“人或表怒……”二段经文的不同病机?
3. 解释“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的病机?
4. 试述虚实症候的病机?
乙 讲授新课
课题:脏腑病理
脏腑病理,是讨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及其所呈现的症候
脏腑病理变化是与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一是其常,一是其变,知其常而后才能知其变。以常恒变,就是掌握脏腑病理的方法。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主体而已五脏为中心的,所以掌握脏腑的,特别是五脏的病理机制,对辨证施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五脏病理
〈一〉心
1. 心主神明的病理
心脏病变,影响神明活动失却正常调节,则可见癫狂、昏迷、妄言、喜怒无常等证。
属实:多由心火亢盛,火迫神明,神明昏乱。
《素。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素。气交变大论》“岁火太过……病反谵妄狂越。”
温邪入心,热 化火,火迫神明,神志失常,痰火上扰,心窍被蒙,神智逆乱等。
属虚:多由营血不足,心气衰微,不能上奉心神,神不内藏
《灵。本神篇》“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素。调经论》“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怨。”
2. 心主血脉的病理:
属虚:心阳衰虚,宗气不足,因而循环不良,血络阻滞。
《素。痹论》“心痹者,脉不通。”
脉不通,血流不畅,则见心悸形瘦,四肢厥冷等证,为血液瘀滞则见肤色青黑,故
《灵。经脉篇》“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为漆柴者,血先死。”

实:多由心火内炽,火迫血行,以至心血沸腾而妄行,可见,脉洪数,肤色赤,血外溢等证。
《素。痿论》“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又说“悲哀太盛则包络绝,包络绝则阳气内动, 则心下崩,数溲血也。”
如果营卫壅滞,逆于内里,还可见疮疡。
《素。生气通大论》“营气不从,逆于内里,乃生痈肿。”
心主神明与心主血脉相互影响的,所以在病机上,也常相互影响。
血的病变影响神明为:血虚或血盛,可见失眠多梦,健忘,情志易激动等证。
情志变动影响血脉运行:为大惊则恐,心悸面白。
3. 心为五脏六腑大主的病理:
《灵。口问篇》“故恐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五脏六腑赖血脉以供给营养,血流停止,则五脏六腑功能随之停止,生命亦告终。
4. 心与舌的病理关系:
舌为心之留,故心病则可影响舌的活动。
《素。风论》“心风之状,病甚则言不可快。”
《灵。五越五使》“心病者,舌卷短。”
这多见于邪热犯心,心实病机。
5. 心与其他脏器的病理:
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如果心血不足,则肝亢 藏,是谓“心营过耗,血不养肝。”证见心悸失眠,多梦,目视不明,或双目燥涩等证。治法——养血和肝。
心与肺:心火亢盛,劫灼肺阴,是为“火旺烁金”。证见心烦口渴,咽燥喉干,气逆痰少,咳吐不利, 之痰中夹血。治法——清火润肺。
心与肾:肾水不能上制心火,心火不能下交肾水,是为“心肾不交”,证见虚烦不眠,多梦遗精,咽干,目眩,耳鸣。治法——交通心肾。
〈二〉肝
1. 肝藏魂在志为怒的病理:
怒和魂都是精神情志活动。
属实:《素。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肝属木,内寄少阳相火,木火同气,肝气盛则火升而易怒。
属虚:虚则魂不守藏,多见恐惧不安之证。
《素。金匮真气论》“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
《灵。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素。脏气法时》“肝病者……,虚则……善恐,为人将捕之。”
2. 肝主疏泄的病理:
情志抑郁,不能遂其条达之性,则会形成肝气郁结的病机。
郁结于上:两胁胀痛,嗳气不行。
《素。脏气法时论》“肝病者,双胁下痛。”
《素。大奇论》“肝雍,双胁满。”
气逆于下,可见疝痛。
《灵。经脉篇》“足厥阴之别……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
气郁盛化火:则见目赤肿痛,眩晕耳鸣, 则呃血等证。
3. 肝主筋的病理:
属实:火热化风。《素。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属虚:

藏血不足,营筋枯竭,四肢震颤,不能自持。亦即血虚生风之证。
4. 肝藏血的病理:
属虚:血虚生风,血虚不能上奉清窍,可见头晕目眩,以致血绝不至而眩仆。
属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灵。五邪篇》“邪在肝,则双胁中痛……恶血在内”
肝热,血逆妄行,则见出血之证。
《素。气厥论》“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素。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
5. 肝开窍于目:
属实:肝热,血逆上冲,则目赤肿痛。
属虚:目失肝养,则目视不明,本气 目盲等证。
《素。脏气法时论》“虚则目荒,目无所见,耳无所闻。”
6. 肝与其他脏腑的病理:
肝与肺:肝木化火,刑烁肺金,是为“木火刑金。”症见口苦,目赤,急躁易怒,舌干口燥,呛咳痰粘, 制咳血。治法—— 金平木。
为见气喘痰鸣,呼吸迫促,喉间哮鸣是为“木叩金鸣”
反之,肺金邪实,而晦肝木是为“金实乘木”。证见呼吸急迫,胸胁胀痛
肝与脾:肝气亢盛,克贼脾土是为“木乘侮土”。证见呃逆吞酸,腹胀泄泻,消化不良。反之脾有实邪,而侮肝木,是为“土禀木郁”。
肝与肾: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是为“水不涵木。”治疗“滋水涵木”。
〈三〉脾
1. 脾主消化水谷的病理:
脾虚,脾阳不足,运化无权,饮食消化失职。
《素。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食不化。”
影响到脾主肌肉四肢的病理,则肌肉得不到脾脏布精,四肢得不到脾气的充实,则见四肢痿弱,肌肉消瘦等证。
《素。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影响到脾统血的病理,则除见营血的生化不足外,脾气不能统血,则见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证。
2. 脾主运化水湿的病理:
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水湿潴留而为痰饮水肿等证。
《素。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水湿停留,反过来又影响脾的功能,是为“脾恶湿”,“湿困脾”。
3. 脾与其他脏的病理:
脾与肺:土虚生金不足,是为土虚金弱,虚劳久咳之用“培土生金”法即此理。
脾与肾:命门大衰不能温养脾土而形成五更泄泻证,是为“火不生土”。
土虚,水湿泛滥之用“棠土制水法”
〈四〉肺
1. 肺主气的病理:
肺司呼吸,故其病理反映为呼吸系统的异常。
《素。至真要大论》“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呼吸异常有虚有实。
属实:多由肺气失宣,或失肃降,雍塞于上,而见咳逆喘粗,胸膈胀满等证。
《灵。五阅五使篇》“肺病者,喘息鼻张”
属虚:多由肺气

不足,宗气鼓动无力。
《灵。本神篇》“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胸盈仰息。”
《素。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气逆,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足以报息。”“报”,复也,呼吸复作,为之报息。
肺主一身之气,故其病机亦反映于全身。
宗气内贯心脉而通达周身,为肺气不足,或肺热叶焦,宗气不能温养全身,可见形体痿弱,形寒等证。
反之,其他脏器病复,也可影响气机而累及于肺。
《素。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 肺主皮毛的病理:肺不能行气温养于皮毛,则肌表阳气不足,可见自汗、盗汗等证,卫外不固,又易感冒。
3. 肺主肃降的病理:
肺失肃降的病理除反映肺气雍塞上逆外,在水液方面,可导致水道不通,不能下输膀胱,停水的病变。
由此可见肺的病理,总的在于气的虚实升降逆顺之机。
4. 肺于其他脏器的病理:
肺与心:肺受邪气,可以逆伤心包。
肺与肾:肺金不足,咳嗽气逆,动则气促,盗汗遗精,肾水干涸,是为金不生水。治法用“清金以资生水之源”。
反之,肾水不能上润肺金,又当以补肾水为主,所谓“补水以生金”之法。
〈五〉肾
1. 肾藏精的病机:
生殖机能的异常:肾阴不足,相火偏旺,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肾阳不足,性机能衰减,阳痿不育,子宫寒冷,肾气不足,天癸虚损,冲任失调,月经不调。
整体衰弱:肾藏精气,来自五脏六腑,肾脏精气衰虚,也反映了整体的不足。
脑、髓、骨的病变:肾精不足则髓虚,骨无髓养,则骨瘦痿弱,脑为髓海,肾精不足则脑髓空虚,可见失眠、健忘、多梦、神疲乏力、脑眩耳鸣。故
《灵。本神篇》“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2. 肾主水液的病理:
水液代谢与排泄,关系到肺、脾、三焦、膀胱,乃至大肠、皮毛等,归根结底,在于阳气的蒸腾,推动,以分清浊,司开合,行升降出入,而阳之根,生气之源,在于肾间动气,命门真阳,所以有关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以水肿、肿胀、停饮等,主要责之于肾。
《素。水热穴论》“肾者,牝脏也,故水病下为腑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又说“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上述五脏病理,各有不同病机,只可能灵活的掌握和运用①五脏的生理功能;②阴阳五行生克乘侮规律;③整体观念,去推理、分析,是不难掌握五脏病理规律的。
二 六腑病理
《灵。本藏篇》“六腑者,所以化水为而行津液者也。”
所以六腑病理,主要表现

在消化功能异常和津液代谢异常双方面。
〈一〉 消化功能异常
1. 属热的病机:
胃:胃热消化机能亢进。
《灵。师传篇》“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灵。大惑论》“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消谷故善饥。”
胃中实热,秽浊之气不降。
《灵。胀论》“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胆:肝胆相表里,肝胆太过也能影响脾胃功能而见太息,口苦,呃吐等证。
《灵。邪气脏腑病形篇》“肝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
小肠:小肠热分别清浊的功能失职,则见二便异常。
《灵。邪气脏腑病形篇》“小肠病者,小腹痛……时窘之后”
“时窘之后”:窘,窘息也。谓大小便时窘急而欲去后也。
《素。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 。”
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火上炎于心,可见口腔糜烂之证。
《素。气厥论》“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大肠:大肠主传导,大肠热则传导失职,多表现为大便的异常,大肠燥热则大便闭结,大肠热还现出贡如糜。
《灵。师传篇》“肠中热则出贡如糜。”
2. 属寒病机:
胃:胃寒消化机能衰减。
《灵。邪气脏腑病形论》“胃病者,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素。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气客于肠胃,逆上出,故痛而呃也。”
膜原:张景岳:“膜,筋膜也;盲之原也。”又云:“盲者,凡腔腹肉理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盲。”又云:“膜,犹幕也,凡肉理脏腑之间,其成片联络之筋膜,皆谓之膜,所以屏障血气者也。”是膜原即胸腹腔内盲膜之原类。
厥逆上出:张景岳:“水为之在六腑,必自上而下,乃其顺也。若寒气客之,则逆而上出,故为痛为呕。”是水为逆上而呃吐也。
《灵。经脉篇》:“胃中寒则胀满。”胃气上逆还可见呃逆之证。
《素。宣明五气论》“胃为逆,为秽。”
大小肠:腹胀,肠鸣,腹痛,飧泄。
《灵。师传篇》“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素,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不得成聚:为水不得停留也。
此外,胃与肠在病理上,还可以出现上下寒热不一致的病机。
《灵。师传篇》“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二〉 精液代谢异常
三焦:三焦为决渎之官,主气化 生病,故三焦气化失职,水道不通,则津液代谢障碍,而成停水的病变。
《灵。邪气脏腑病形篇》“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导致三焦气化失职,精液代谢障碍的病变,与肺脾肾有关,但就六腑来说,主要在于三焦。
《灵。本论篇》“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双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
因此,上焦失职,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责在肺;中焦运化失职,水湿停滞,责在脾;下焦不通,膀胱不利,小便雍闭,或小腹偏肿而痛,责在肾。
膀胱:膀胱病机反映在小便癃闭或遗溺等方面。
《素。宣明五气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小便癃闭,失禁,虽为膀胱致闭失职,但多与别脏有关。
大小肠:大小肠具有分别清浊和变化粪便成形的功能,所以对津液的代谢也有关,因此大小肠的功能失职,如果津液不足则胃肠燥,口渴,便结,反之则便溏泄泻。
《灵。经脉篇》“大肠……是主津液所生病者,小肠……是主液所生病者。”

丙 小结
1.五脏病理:
心主神明 实:心火亢盛,火迫神明,神明昏乱 癫狂,昏迷,妄言,喜笑失常,怨不自胜,如表神守
虚:心气衰微,营血不足,神不内藏
血虚——失眠,多梦,健忘,情志易激动
大惊则恐——面色,心悸
心主血脉 虚:宗气不足,心阳衰微 循环不良——心悸,形寒,四肢厥冷
心脏病理 血络阻滞——肤色青黑
实:心火内炽,血热妄行——肤色赤,吐血,尿血,疮疡
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动——五脏六腑皆摇 生命告终
血流停止——五脏六腑功能随之停止
心与舌——言不可快,舌捲短
肝:心营过耗,血不养肝——心悸,失眠,多梦,目视不明
心与其他脏腑 肺:火旺灼金——心烦口渴,咽燥喉干,气逆痰少,咳嗽不利,
痰中带血
肾:心肾不交——虚烦失眠,多梦遗精,目眩耳鸣

脾阳不足,运化无权,消化布津失职
脾主运化水谷 谷气不能达于肌肤——肌肉消瘦 脾主肌肉四肢的病理
脾气 不能达于四肢——四肢痿弱不用
不能统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脾统血的病理
脾脏病理 脾主运化水湿 水液代谢排泄障碍——痰饮,水肿
水湿困土——湿困脾土(脾虚湿)

脾与其他脏腑 肺:土虚金弱——虚劳咳嗽,方用培土生金
肾:火不生土——五更泄泻
土不制水——水湿泛滥,方用崇土制水


肝脏魂在志为怒 实

:易怒 ,瞀瘛 精神情志失常
虚:魂不安脏,惊怕恐惧
气郁于上——胸胁胀痛,嗳气不舒
肝主疏泄——情志抑郁,肝气郁结 气逆于下——疝痛
气郁化火——目赤肿痛,耳鸣眩晕,呕血
肝脏病理

肝主筋 实:火热化风——契从,抽搐
虚:藏血不足,血虚生风——四肢震颤,不能自收持


肝藏血 虚:血虚不能上奉清窍——眩晕,厥仆
实:气滞血瘀——胁肋刺痛
血热妄行——出血
肝开窍于目 实:血逆上冲——目赤肿痛,头眩
虚:目失肝养——目视不明,干涩,夜盲
肝脏病理 肺 木火刑金——口苦目赤,急躁易怒,呛咳痰血,木叩金鸣
金实乘木——呼吸迫促,胸胁胀痛
肝与其他脏腑 脾 木雍侮土——呕恶吞酸,腹胀泄泻,消化不良
土禀木郁——腹胀呕逆,气郁胸闷
肾:水不涵木——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


肺司呼吸 虚:宗气鼓动无力——言语地微,少气不足以息
肺主气 实:肺气失宣或失肃降——咳逆,喘粗,肠鸣胀满
肺气失降 气不导水下行,停水——痰饮,水肿
肺司一身之气(宗气) 不能温养周身——形寒,形体痿弱
肺脏病理 不能行气温皮毛——自汗盗汗,易感冒
(肺主皮毛病理)
总在于气的虚实升降逆顺失常
心:肺受温邪,易传心包
肺与其他脏腑 肾 金不生水——咳嗽气逆,动则喘促,盗汗遗精
水不上润肺金——真阴不足,肺火独亢

肾阴不足,相火妄动,精关不固,遗精滑泄
生殖机能异常 肾阳不足,性机能衰退,阳痿不育,子宫寒冷
肾气不足,天癸虚损,冲任不通,月经失调
肾藏精 整体衰弱——肾脏精气来自五脏六腑,故肾精不足,也是整体不足的反映
肾脏病理 骨失养 骨酸痿弱,失眠多梦,健忘
脑髓骨病变:精不生髓 脑髓虚 善感,神疲乏力,脑转耳鸣
肾主水液:肾阳衰微,命火不足,不能蒸水化气,推动水液代谢——水闭、肿胀、停饮等。


2.六腑病理
胃 机能亢奋——消谷善


秽浊不降——腹满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胆 胆气上逆——口苦
属热 影响脾胃——呕宿汁
小肠 分别清浊失职——大小便窘急,腹痛便闭
火上炎心——口腔糜烂
大肠传导失职 燥热太过——大便闭结
消化功能异常 热迫腐臭——出贡如糜
胃 机能衰减——腹满腹痛,饮食不下
属寒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
大小肠——腹胀,肠鸣,腹痛飧泄
此外:胃热肠寒,胃寒肠热

上焦——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责在肺
三焦:气化失职,水道不通 中焦——水湿停滞,责在脾
精液代谢异常 下焦——膀胱不利,小便壅闭,责在肾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大小肠:是主津液所生病 津液不足——胃肠燥,口渴,便闭
津液有余——便溏泄泻

要求:熟记五脏六腑病理及其所呈现的症候
复习思考题:
1. 掌握脏腑病理,在临床诊治方面有什么意义?
2. 五脏六腑病理与其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关系,试举例说明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