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模式的特点

合集下载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其中,开放性思维模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英语教育中,应用开放性思维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使教育变得更加趣味、生动、多彩。

本文将通过对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分析,探讨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及改革模式。

一、开放性思维模式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开放性思维模式是一种以自由、开放、创新和多元化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模式。

在开放性思维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和咨询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和合作者。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思考者和探究者,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创造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开放式调研和实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学习。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注重学习体验和交流,协同学习,互帮互助,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和关注的关系。

5.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创设“实际情境综合体验”:课程设计中以生活为情境,实践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与英语来进行语言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思维表达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分组活动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贡献意见,以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3.应用视频教学、网络互动教学等多媒体教学资料:不仅可以增加兴趣,也可以开发学生的各种感知和认知。

4.功能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实际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增进语言应用自信心。

5.采用个性化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考虑每个学生的特别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调整教学策略,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成为思维的引导者和咨询者: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化需求,不再是唯一的、权威的“裁判”,而是成为学生的咨询者和合作者,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

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

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
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思维:通过听和模仿英语发音,培养语音感知和表达能力。

可以尝试模仿课文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2、基础语法思维:理解并运用基础的英语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能够进行简单的造句和描述。

3、情境思维: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如购物、问路、介绍朋友等,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4、阅读思维:通过阅读简单的英语课文或故事,理解并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5、创意写作思维: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编写简单的英语小故事、日记等,发挥创意,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6、团队合作思维: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7、学习策略思维:根据个人学习特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如记忆、复习、归纳总结等,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英语思维的主要内容,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开放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束缚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个体能够脱离传统的束缚,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放性思维的引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探索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和材料,例如家庭、学校生活、文化交流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可以引入一些多样化的语言材料,如音频、视频等,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造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通过课外阅读、参观活动等形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语言应用能力。

在评价体系方面,应该从传统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项目作业、展示等形式,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还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

教师应具备开放性思维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师资培训等,以保障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还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与配合。

学生应树立开放、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参与学校和社会各类活动,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和交流。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应关注教育公平,提供更广阔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促进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创新,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英语思维模式及其篇章模式特点与大学英语阅读

英语思维模式及其篇章模式特点与大学英语阅读

义。“ 语言从精神 出发 , 再反作用于精神 ” 就是洪堡特要 考察
语言 的全部 过 程 。这 一 辩 证 的 能动 反 映 论 有 较 强 的说 服 力” 胡 明扬 ,2— 6 。( 4 4) 中国学 者赵元 任注意 到汉语 的音 节词 的单音 节性在 某
章, 都习惯 了写得有 头有 尾 , 来龙去脉交 代清楚 , 承转 合不 起
郭锦辉 魏淑 慧
( 阳师范大学 , 沈 辽宁 沈阳 10 3 ) 10 4
[ 摘
要]
在 学 习新的语言时j 们 自然 而然会将 自己的思维 习惯和篇章模 式 带到 目的语 中去 。 中国学生 的篇 章模 式与 人
英语篇章模式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 , 使得 中国学生无法理 清作 者的写作 思路和要 表 达 的深层含 义, 成理 解上 的 困难。 因此 , 造
“ 人从 自身 中创造出语言 , 而通 过 同一种 行 为把 自己束 缚在
语 言之 中; 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 的 民族 周围设 下一个 圈 子 , 只有 同时跨进 另一种语言 的圈子才有 可能从原 来的圈 人 子里走 出来” 。因此 , 语言 的研 究与 探索 如果 不考 虑到 语言 与思维 、 言与民族 精神 力量 形成 的相 互关 系 , 会失 去意 语 就
2 0 年第 5 09 期 (第 l 卷第 5 ) 1 期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u a fLa nn miit t nColg o r lo io igAd nsr i le e n ao
No 5, 0 9 . 2 0
( 11 . o5 Vo.1 N . )
英 语 思 维 模 式 及 其 篇 章 模 式 特 点 与 大 学 英 语 阅 读

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

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

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1.概述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是一种针对2-8岁儿童的英语学习产品,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建立英语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的特点、教学模式及优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一早教产品。

2.特点(1)互动式教学: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老师进行英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情景教学:课程设置丰富多样的生活情景,让孩子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英语,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逻辑和应用。

(3)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特点,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英语。

(4)全面素质教育:除了英语口语训练外,还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3.教学模式(1)线上课程: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采用线上授课模式,让孩子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程包括英语口语、阅读、数学启蒙等多个领域,全面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

(2)小班制教学:每节课均为小班授课,确保孩子能获得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师生比例为1:6,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参与。

(3)课程灵活:课程设置多种时间段供家长选择,方便家长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

4.优势(1)专业师资: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科学体系:课程体系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逐步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成果显著:众多孩子在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中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4)口碑良好: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口碑良好,是家长信赖的早教品牌。

5.结语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作为一款针对2-8岁儿童的英语学习产品,凭借其互动式教学、个性化定制、全面素质教育等优势,赢得了众多家长的青睐。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选择斑马英语思维启蒙训练,让您的孩子迈出坚实的人生第一步。

英语思维方法[整理]

英语思维方法[整理]

英语学习一、精深大于广博:熟能生巧(脱口而出)、专守一经、学以致用(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夫学贵有本末,古尚专经。

初事寻摭,徒惊浩博,是以务研一经,以穷其奥。

但求一经,群经自贯,旁通曲证,温故知新,恃源而往,靡不济矣。

(3)多看英文解释的字典,学会用英语界定、描述。

二、逆向五步法:听(跟读)、(默)写、说、背、想三、学习流程:背诵(逐句默写)-翻译(逐句互译对照)-比较(语言表达:关键词、搭配、句型;文化差异;思维流程)-自言自语(第一人称改写、话题分析)四、学习资料(精、慢、熟,将文本的英语内化为自己思维中的英语)1、新概念英语(听写、翻译、口语)2、美国文化背景3、人类的故事4、美国总统辩论5、voa(听写、翻译、口语)6、狮子王、老友记(听力、口语)五、养成talk to myself(自我双向交流)的习惯通过自己的imagination(想象力)来创造:利用学过的英语文章,找出话题或问题,通过自我问答法,侃侃而谈,设想自己处于一个双向交流通道(tow-way communication channels)中,与一位假想的交流者练习。

六、1、英语思维受“主客二分”思想影响,具有分析型、逻辑性、外倾式、抽象化、个体性、写实性、细节化、直接性等特点,属于“法治化”语言,具有“理性”特点。

英语重形合,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句法完备,逻辑严密,用词求异,表意精确,富有变化,具有“显山露水”的特色。

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句尾可无限延伸。

英语名词性结构多(句子呈现静态特征),介词结构多,物称结构多,被动结构多。

静态结构多,抽象性表达多,长句多,从句多,用抽象的词表达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体现了英语的形式化和逻辑化特点,用介词表达比较虚泛的意义。

英语句子呈现“焦点式”特点,句子组织结构是树状或葡萄型结构。

即句子的主谓结构,尤其是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焦点和出发点,其它修饰、限制、补充附加成分的配臵都要根据主谓框架而搭建,好似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手段(关联词、语法手段)进行空间搭架构成一种树状结构。

英语阅读理解思维

英语阅读理解思维

英语阅读理解思维
英语阅读理解思维是指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逻辑和主题等方面,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英语阅读理解思维:
1. 语言思维:语言思维是指在阅读时,注重语言细节,通过分析词义、语法和语境等,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

2. 结构思维:结构思维是指通过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关系,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作者的思路。

3. 主题思维:主题思维是指通过分析文章的主题和要点,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作者的意图。

4. 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指在阅读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评价和推理,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独立的结论。

5. 文化思维:文化思维是指在阅读时,注意文章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以上几个思维模式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作者:项琳琳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14期文/项琳琳【摘要】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两种语言在选词、句子结构以及语序衔接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相关翻译人员需要在清楚掌握两者不同之处的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本文就中英思维方式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翻译过程中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关键词】中式思维;英式思维;翻译;转换【作者简介】项琳琳,大连外国语大学。

一、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分析1.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作为人类思维的两大基本形式,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分别是中西方民族秉承的思维模式。

中式思维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个人领悟和时间顺序,重视综合、概括和整体;而英式思维将人与事物分隔开,强调形式一致与逻辑分析,重视独特与个体。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所体现。

汉语重意合,众多短句只需要按照思绪或时间顺序罗列,用逗号连接即可。

而英语重形合,英文有严格的句工结构和语法规则,各短句之间需分清主次。

另外,模糊概括的用语常出现在汉语中,而细腻具体的用语常出现在英语中。

例如,“bulge, protrude, stick out, jet out, swell”等词都译为汉语中的“突出”,可它们却暗指不同的突出物和突出方向。

在汉语中,“突出”一词可用于任意语境;而在英语中,则需要根据不同语境选择不同的词语。

2.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英式思维重视抽象概念,而中式思维更重视具体概念并视其为抽象概念的基础。

中英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词上,两种语言会选用不同的词性表达同一个意思。

英语多选用表示静态和抽象的名词和介词,而汉语则常使用表示动态和具体的动词。

对于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翻译时需要转换遣词造句的习惯。

如“加快建立”译为“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其中,“加快”为状语,“建立”为动词。

英语思维对于学习英文的影响

英语思维对于学习英文的影响

英语思维对于学习英文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涉及到大脑的各个部分,包括左右半球。

英语思维是指使用英语来表达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和模式。

它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学习英文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英语思维对英文学习的影响体现在语法和逻辑思维方面。

英语语法相对规范,需要准确的句法结构和词汇搭配。

通过学习英语语法,可以培养学习者逻辑思维的能力,在表达和理解上更加准确且逻辑清晰。

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非常有用,如数学、物理等。

此外,英语思维对口语和听力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英语是一门口语化的语言,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来提高口语水平。

在学习口语和听力时,左右大脑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左脑负责处理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而右脑负责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声音和音调。

通过左脑和右脑的配合,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音和语调,并用正确的语法表达思想和观点。

最后,英语思维对于学习文化和习惯也有重要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英语思维,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环境。

此外,学习英语思维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英语思维在学习英文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到语法和逻辑思维,还对词汇和记忆、口语和听力以及文化和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左右大脑的优势,培养英语思维,以提高英文水平,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和跨文化交际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

英语逻辑思维方式

英语逻辑思维方式

英语逻辑思维方式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商务交流、旅游观光还是日常交流中,英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要想真正地掌握英语,除了要掌握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英语逻辑思维方式。

一、英语逻辑思维方式的定义英语逻辑思维方式是指在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时所采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与中文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它突出了逻辑和精准性,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英语逻辑思维方式中,推理、归纳、演绎、分类等逻辑思维方式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英语逻辑思维方式的特点1. 逻辑性强英语逻辑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逻辑性强。

在英语中,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来保证表达的精准性。

在英语逻辑思维方式中,需要注意语言的逻辑关系,例如前因后果、条件和假设、比较和对比等。

2. 精准性高英语逻辑思维方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精准性高。

在英语中,一个词的用法和含义都是十分精准的,因此需要用精准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英语逻辑思维方式中,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例如正确使用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等。

3. 重视实用性英语逻辑思维方式还重视实用性。

在英语中,表达的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英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言。

在英语逻辑思维方式中,需要注重实用性,例如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交流和沟通等。

三、如何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方式1. 学习逻辑思维方法要想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方式,首先需要学习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一种用于推理和论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思想。

在学习逻辑思维方法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参加相关的课程和讲座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多读多写要想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方式,还需要多读多写。

阅读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英语与汉语思维方式的四个不同

英语与汉语思维方式的四个不同

英语与汉语思维方式的四个不同!王强:英语与汉语思维方式的四个不同1)英文异常强调细节;2)英文必须表达出细节与细节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必须是直观的,能看出来的,也即细节与细节之间要有逻辑结构(介词)来连接;3)英文习惯于第一时间表达最重要的内容,与汉语的“好戏在后头”的思维方式正好相反;4)英文追求“独特”和“差异”。

从汉、英句子结构看思维方式的不同生长于某种文化中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接受该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作为人类主要交际工具的语言,则传达着人们的思想。

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佩尔(Edward Sapir)说:“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

”也就是说,把握了语言的特征,并加以使用,就可以了解一个种族的思维及生活的特点。

另一位语言学家沃尔夫则认为,每一种语言的体系——语法,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同时它本身也会影响思想的形成。

由此可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同时,思维方式还制约着句子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也有异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或组织外语句子,所以会很自然地把母语的习惯套在外语上,这是不符合语言交际规律的。

因此,要了解汉英句子结构的异同,以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笔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汉英句子的区别,试图探究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句子结构上的反映。

一、汉英句子的结构相同,而句子的形成各异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谓+宾,然而这两种语言句子的形成却大不一样。

其中,汉语的句法结构重意合,即以语义、语序为句子内部及外部连接的手段。

而英语句子却重形合,即以句法及词汇作为连接手段。

英语的句子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空间结构体,也就是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并通过大量的关系词、连词、介词把句子的各个成分分层搭架而成,从而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

而汉语句的脉络是一种有逻辑的时间流,它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并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以流水句的形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移的方法,一件件交代清楚,一层层铺张开来。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开放性思维是指一种能够拓宽思维边界,勇于接受和尝试新观点、新思想的思维方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改革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引入开放性思维的必要性、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改革特点、影响因素和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改革特点。

开放性思维教学追求交互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互动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开放性思维教学还强调多元化和个性化,鼓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影响开放性思维教学的因素。

开放性思维教学的成功与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师是开放性思维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具备积极的教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材在开放性思维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选择具有开放性思维培养功能的教材。

教学环境也对开放性思维教学产生影响,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实践探究。

对教师的要求。

引入开放性思维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的熟练运用能力。

教师要具备积极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英语思维_精品文档

英语思维_精品文档

英语思维一、导论英语思维是指个体在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时所运用的一种特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使人们通过这一语言更好地了解世界、交流想法。

而英语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在个体的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英语思维的特点1. 抽象思维:英语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言,它强调概念和逻辑的连贯性。

在进行英语表达时,个体需要具备抓住主要信息的能力,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因此,英语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处理抽象概念。

2. 逻辑思维:英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都强调逻辑关系,要求个体在进行表达时进行有效的推理和逻辑分析。

通过学习英语,个体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自己在解决问题、思考复杂情况时的逻辑能力。

3. 跨文化思维:英语是国际交流的工具,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时常常面临不同文化背景的交融和比较。

因此,英语思维需要个体具备跨文化思维的能力,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观,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

三、培养英语思维的方法1. 多听多读:通过多听英语音频、多读英文文章,可以培养对英语语言和思维的感知。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看英语电影、听英文音乐、阅读英文报刊等方式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让英语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 积累词汇和表达方式:掌握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是培养英语思维的基础。

可以通过背单词、记忆固定搭配和短语,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也要学习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和习惯用语,以便在特定场合下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参与英语交流:参加英语角、在线论坛等活动,积极参与英语交流,锻炼自己的口语和表达能力。

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还能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英语思维的特点。

4. 培养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交流方式,培养跨文化意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交际习惯,以提高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适应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思维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思维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思维模式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解读课文、讲解生词、问答等方式来传授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需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种创新思维模式,旨在提供一个更具互动性和启发性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而有趣的背景下进行阅读。

可以引入一些文化常识或生活场景,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能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比如,在教学《Harry Potter》这本小说时,我们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英国的魔法世界,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阅读。

通过将学生置于情境中,他们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提高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二、培养阅读策略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教授学生阅读策略的重要性。

而在创新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来解决阅读障碍。

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预测、推断和概括,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阅读笔记,记录关键词和重要细节,以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三、创新评价方式创新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呈现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习成果。

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录音、视频等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

比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录音的方式朗读一篇课文或者创作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段落,以检验他们的语音准确性和对文章的理解。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还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拓展阅读资源创新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除了教材中的课文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真实材料,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从语言到思维的跨越在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语言。

而现在,仅仅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是不够的,必须具备英语思维。

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需要从语言学习走向思维模式的转变,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利。

一、英语思维的本质英语思维,并非简单地用英语思考,而是指以英语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参与思考。

它包含:理解英语文化和思维模式:英语文化更注重逻辑推理、直接表达、简洁明了,与中文思维存在差异。

掌握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英语的语法结构、词汇搭配、表达习惯等与中文存在差异,需要孩子理解并运用。

培养训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学习,更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训练英语思维的策略1. 沉浸式语言环境营造家庭英语氛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使用英语与孩子交流,创造出自然的英语环境。

选择英语母语国家文化作品:例如英语动画片、绘本、歌曲、电影等,让孩子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

参加英语社群活动:鼓励孩子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与其他英语爱好者交流,提高英语口语和思维能力。

2. 强化英语思维训练鼓励孩子用英语思考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用英语思考问题,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锻炼逻辑推理能力:英语谜语、逻辑游戏、辩论等活动,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英语思维的敏捷性。

鼓励独立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孩子对英语学习内容认真思考,提出疑问,并尝试用英语解释和分析。

3. 崇尚语言结构和表达引导孩子理解英语语法和词汇的内在逻辑:通过语法分析、词汇拆解等,帮助孩子理解英语语言结构和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

练习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通过实际英语写作、演讲、辩论等练习,帮助孩子将思维转变为英语表达,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鼓励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鼓励孩子尝试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提高英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评估英语思维发展观察孩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观察孩子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如何运用英语思考问题,并参与深入分析和拓展。

思维模式与文化影响下的语言特点和英语教学

思维模式与文化影响下的语言特点和英语教学
也有背景 的作用 ) i我 们理解。对英文 句子强调精 i 在 某些特殊场 合 , 种规则的破坏 有其深 意 , 来 卜 ( 这 在此 确性的问题 ,中同学生常常不甚理解兼有不满情绪 。: 不作 讨论 )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 中, 有必要 就此给
汉语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使我 们习惯 了对英文文法 精 ! 学生强调一番。 语不介意这种 区分 , 汉 但英 语介意 。 以 确性的忽略。 如果我们介绍一下中国台湾诗人和翻译 l 英语为 母语的人 . 不把它当作 问题 , 因为他们 习惯 _? 『 家余光 中对此的看法 . 会使学生从这种疑惑和不满中 { 而讲汉语的我们 没有这种习惯 , 就需要把它当作 问题
解 放 出来 。 “ 文 文法 有 些 地 方 确 比汉 语 精 密 , 绝 1 真 对 待 英 但 认
非处处如此 。有时候 , 这种精 密只是幻觉 , 因为 ‘ l 对 于 思 维 模 式 对语 言的影 响 , 早 点 给 学 生 作 } 精 应 乜 密’ 的隔壁就住着 ‘ 繁琐’ 汉语说 ‘ j 他比班 的同学 I I 二 解释 , 以使 学 生 遇 到此 类 问 题 时 举 一 反 三 , 收 事 半 而 都强 ’,英 文却 要说 ‘ 比班上 的任何其他 同学 都 ・ 倍 之 效 他 功
维普资讯
《 教学 与管理 》
20 0 8年 1 2 教 维 式 文 影 下 语 和 立 模 与 化 响 的 言范大学教 科院 语 学
— — — - _ — — 一 一
徐 州 师
在这方呵的争论, 很有必要 , 使我们 能对此心领神会 ; ht _ 维模式和文化对语言有强烈影响, 从而导 ; 就得按它 的特点来 组句。 叫 致语言的鲜明特点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而我们学习这 种语言 , 比 / ’ U 较和论述汉英语 言特点 ,适 时适当地 向学 {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

开放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析开放性思维是指一种超越传统思维模式的思考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开放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开放性思维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开放性思维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性思维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开放性思维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开放性思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性思维教学模式也有一些挑战和难点需要克服。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问题和资源,帮助他们进行学习和思考。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

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

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所谓思维模式是指人类看待事物、观察世界并进行认知、推理的基本模式,它包括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路线、思维顺序以及思维倾向等基本要素。

它是最为隐含的文化内涵之一,是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深层基石。

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诸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等。

思维方式的差异,亦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我们可以说,民族思维特征反映并且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特征。

民族思维模式是沟通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桥梁。

思维模式的差异,也正是造成语言形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便有必要研究与语言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模式。

一、西方人强调客体客体和主体是哲学上的两个概念,两者往往是相对而言的。

客体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西方哲学思想主张的是理性,其前提是将客体与主体相分离,对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和判断,从而形成概念。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培根推崇“知1识就是力量”西方人以认知自然为视觉焦点,崇尚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最终征服自然,主宰宇宙。

这种物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则演变形成了西方人客体型的思维模式。

汉民族较注重主体思维,而西方民族则较注重客体思维。

这两种思维模式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常用有灵主语,即用有生命的人和动物所充当的主语(或潜在的主语);而英语则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所充当的主语。

汉语较多使用主动句,表达较主观;而英语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表达较客观。

英语中广泛使用被动态,尤其是在科技文章、报刊文章中;汉语的被动态使用的范围相对就很狭窄。

而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并以主动语态表示“隐含”的被动意味。

即使在不以指称人的词为主语的句子中,也认为其中实际上“隐含”了人这一主体。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谈汉英语的思维特点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谈汉英语的思维特点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谈汉英语的思维特点
杭亚静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0(0)2X
【摘要】语言与思维之间是辩证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文化和思维方式受语言的影响。

汉语思维偏重整体综合,英语则重分析演绎。

在语法结构上,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在语言风格上,汉语较模糊、含蓄,英语较直露、精准。

【总页数】2页(P161-162)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言相对论;差异
【作者】杭亚静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
【相关文献】
1.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人手谈"用英语思维"的可行性 [J], 徐丛丛;高菡
2.从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英语的语篇特点 [J], 贺春艳;刘景霞
3.从语言决定论到思维强势说——从中英语言对比看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J], 朱志美
4.汉、英本族语者的时间思维方式:语言-思维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J], 孙滢;杨文星;
5.“用外语思维“刍议——从心理学语言学的角度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J], 陈其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思维模式的特点
一般特殊型
一般特殊型又称直线型,这种模式在英语思维模式中占主导地位,要求说话者或者作者直截了当、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开宗明义地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再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主题进行展开。

这是英文典型的语篇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上文提出概括观点的基础上,从某一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随着文章的发展,提供大量具体的、细节性的信息作为上文的解释。

McCarthy (1993) 认为这种模式的宏观结构大致如下两种:先概括后举例(generalization---example)以及先谈整体轮廓,后说支持性的细节(preview ---detail)如图:
A 概括陈述
B 概括陈述
具体陈述1 具体陈述
具体陈述2 更具体的陈述
具体陈述N 。

总结性概述概括陈述
注意:所谓的具体陈述指的是作者在展开篇章开头综述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在具体的篇章中可能呈现的表达方式有:详细说明、举例说明、数据证明、同位解释、既成事实、引经据典等手段。

总之,就是将上文某些抽象的观点随着文章的发展逐一具体化。

问题解决型
这种思维模式的主要程序是:首先说明情况或综述某一现象,然后提出具体问题或将问题具体化-----给出文章发展的一个客观背景;随后分析人们主观的反应(或者可涉及原因分析、或手段,或目的),做出的反应可能解决了问题,也可能没有或没有完全解决,最后对此作出评价。

这种模式在篇章中是比较常见的,不仅出现在科学论文、实验报告、新闻报道中、还出现在文学篇章中。

这个序列可能会有变异,或在顺序上有所调整,或在四个构成成分中缺少某一个(如情景或反应成分),但一般情况下再组织完好的篇章中,人们总是期望这些成分都呈现出来。

注意:在这一类篇章中,作者在分析原因、结果(影响)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可以采取求同或者求异两种方式。

在这类文章中常见的表达有:
名词类:cause (原因),factor (因素),origin,reason, root , source, consequence, effect, outcome, result
动词类:Account for(解释…的原因), arise from(产生于), ascribe to (归咎于), attribute to (归咎于), blame …for(归咎于), be due to(由于), be effected by (由于), be rooted in (由于), be incurred by (由于), come from (由于), originate from(由于), owe to (归于), result from(由于), stem from(由于), cause(导致), produce(导致), bring about (导致), contribute to(导致), give rise to(导致), lead to(导致), result in (导致)形容词和副词类:Be responsible for , consequent, effective , resulting , resultant, accordingly,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for this reason(因此), hence(因此), in consequence(因此), on account of this (on this account ) (因此), thereby(因此), therefore, thus, why
连接词类:As , because, considering (that), given that(鉴于,考虑到), in that, now that, on the grounds that(由于), since, so, with the result that (结果是)
介词类:(过去分词-ed )by (由于), as a result of, because of , by virtue of , owe to , for , for the sake of , in response to(由于), out of (由于), thanks to(由于), 特殊句型:It follows that… (由于) It turns out that (结果是)
比较对比型
也被称为是“主张---反主张模式(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 )。

这种思维模式是用来比较两个事物的相同之处或对比不同之处。

表层语言形式为:(1)重复法,即重复使用表达某一概念的词根,尤其是通过否定词缀进行核心概念的重复。

(2)词语关联法,如同while, whereas, unlike, but, same, different, similar, 等表示上下文的等位比较关系。

(3)排比法:可用句式排比、语义排比、提问排比等。

在这种文章中,作者经常会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或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提出反对主张或真实情况。

总的来说,这种模式的篇章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开展:(1)对比说明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矛盾;(2)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雷同或相似;(3)对比针对一个事物的两种态度和评价等。

名词类别:Contrast, difference, distinction, hostility(敌对), opposition(对抗), unlikeness, analogy(类比), comparison, consensus(一致), counterpart(相似的人或事物), equivalent (相等物), identity(一致,同一性), likeness(相似), parallel(相应), resemblance(类同之处), similarity,
动词类别:Contradict(同…矛盾), differ, disagree, oppose, agree with, coincide with (一致,符合), compare, conform to (与..一致), correspond to(符合), identify, parallel, unite, 形容词和副词类别:Contrary, contrastive, converse, different, dissimilar, heterogeneous(不同种类的), conversely(相反地), contrarily, differently, dissimilarly, oppositely(对立地).
Akin, alike, analogous, common, comparable, corresponding, homogeneous, identical, same, similar, twin, equally, similarly, likewise.
连接词类别:However, in contrast, instead of ,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notwithstanding (尽管,还是),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though, yet, although, though, as, but, even if, even though, in spite of , other than, whereas, while , and, as , as good as , as though ,as i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