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理沟通的相关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管理沟通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古典组织理论
一、工业革命与等级制
工业革命是现代组织的开端
时间:1870s
地点:由英国开始,迅速扩展至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
结果:工厂制度替代了手工工厂,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动,工业社会取代了农业社会等级制:劳动分工、分配差异、上下级角色差异、人际沟通的单向性和被动性
二、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科学管理之父”是弗雷德里克·泰罗
观点:最好的管理是一门以明确规定的法则、规章和原则为基础的真正的科学
评价:以劳动分工和统一命令来维持生产系统,强调命令和指令,工人被认为是组织这台大机器上的零部件,是机器被动的,组织中的沟通被视为多余的,沟通被视为发布命令、协调工作以及让工人顺从的工具
三、官僚制
代表人物:“组织理论之父”是马克斯·韦伯
观点:实行劳动分工,明确权利和责任;设置等级链;严格按照法律和规章办事;平等对待员工,不能任意解雇员工;通过正式考试、训练、教育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成员。因而是非人性化、高度理性化的
评价:在组织沟通方面,它强调的是对职权和规则的绝对服从,而忽略个人的情感因素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
一、历史及文化背景
1920年至1940年的经济大萧条
结果:劳动力过剩致使就业竞争激烈,资本家肆意压榨工人;工厂成立工会争取人身权利,要求改善工作条件,促使资本家重视人际关系,调和劳资双方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军队、私人工厂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随着军人、工厂管理者以及学者之间的频繁接触,增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了解,引发了人际关系运动一些学者开始从行为学等角度研究有关人们的行为问题,如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间的关系等等
二、霍桑实验与梅奥观点
霍桑实验: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经济人”“社会人”假设
“非正式组织”
新的领导能力:了解员工的情感
提高员工满意度
提高员工的士气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巴纳德的观点
著作:《管理者的职能》(1938)
强调合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和劝说
有效的管理者是通过鼓励的方法与工人进行沟通以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四、由人际关系学引发的研究
背景: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量的研究开始关注管理(领导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们将工人绩效地下归咎于无效的管理方式,从而引发了对领导风格的研究领导者特征(俄亥俄州立大学):
“注重组织”:领导者善于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通过分配任务、明确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将下属的行为纳入预定轨道,以严密的组织和控制来提高工作效率
“关心下属”:领导者关注下属的感受、增进相互信任、培养双向沟通,以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来调动员工积极性
五、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管理行为、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和生活条件
激励因素:工作成就感、工作成绩获得认可、挑战性工作、承担责任性较大的工作以及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工作
六、菲德勒的权变理论
不同的领导风格适合于不同的情形
任务导向风格:适用于“一个群体对于某个领导怀有特别好感或特别不怀好感”
人际导向风格:适用于“一个群体的态度居中”
七、西蒙的决策模型
管理就是组织通过有效沟通对其每个成员的决策施加影响,从而引导其作出决策
组织应该设置传递决策所需信息的系统,以确保个体决策的合理性
八、制度学派
塞尔兹尼克的组织制度理论
每个组织都区别于其他组织,关注组织间差异十分重要
组织并不只是个体行为的总合,而是呈现出其自身的生命体征
关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人力资源理论
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制造业员工向服务业转移,蓝领工人比例明显减少,白领员工比例大幅度上升;
70年代,全国化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受到挑战;
一系列有关工作条件的法规相继出台,强调组织中管理者必须将员工视作企业的重要资源来珍惜,并且通过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建立起相互间的良好关系;
将员工看作组织的资源,强调员工参与决策参与管理的重要性
一.阿吉瑞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人是一个发展的有机体。即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有限的行为方式到多样复杂的行为方式,从缺乏自觉到自觉自愿的连续发展过程
经典著作《个性与组织》:基于统一标准进行管理的模式只会使优秀员工成为白痴,官僚制模式只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主张改革组织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麦格雷戈的X-Y理论
X理论:也称控制-官僚型管理风格,认为每位员工都不喜欢工作,除非严加控制,否则他们便会懈怠责任
Y理论:又称参与-促进型管理风格,将员工视为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创新能力,并将员工视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管理者应改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相信员工是可以信赖、自我管理的,并经常与员工沟通
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员工通过实现组织目标来达到其个人目标
四、利克特的员工参与理论
根据员工参与程度,将员工分为四种类型:
利用-命令式
温和-命令式
商议式
参与式
强调员工参与决策的重要意义,积极倡导组织中的开放式沟通,并认为开放式沟通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提高生产率的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