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材分析(课件)
《石头与泥土》
教材分析
设计意图
· 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主题内涵
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察、比较、分类,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 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丰富对岩石、土 壤的感性认识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 社会与环境
视察、描述常 在教师指点下,能在好奇心的 了解人类可以
利用一组石头用途的图片,启示学 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头还 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石头对于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 启示学生想一想生产和生活的场景, 哪里用到了石头?小结的时候尽量做到 分类,可以从用途来小结:如衣、食、 住、行,也可以从场所,如家、学校、 公园。 ●还可以提醒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 这样利用石头?引导学生认识到石头的 特征决定了它的用途,如:如艺术家善 于借助石头在形状、纹理上的特征来创 作美丽的图案;把石头加工成艺术品。
● 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 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 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 途。
返回
3.1辨认沙子与黏土
返回
认识沙子和黏土,第一要学生辨认这 两种物质,这个活动就是让学生指出什么 是沙子,什么是黏土。本课并不要求一年 级学生建立沙子和黏土的概念,同样是说 “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这里的 重点在于辨认,让学生指出“这就是沙子 ”、“这就是黏土”。
活动手册
3.3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不需要把这个活动上升到对两种物质 渗水性、保水性等性质的认识,而是基 于此前对沙子和黏土外部特征的认识, 描述现象并猜想为什么会这样,即可。
● 鉴于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 建议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提前 组装好器材,学生只负责将两杯清水 分别倒入沙子和黏土中。 ● 实验前,教师要将做法交代清楚。 特别要提醒学生,为了公平,要同时 向沙子和黏土中倒水,之后仔细视察 ,不能再动实验器材。 ● 这是一个对照实验,要控制好变量 。相同条件是同样大小的杯子,同样 多的水,同样多的沙子和黏土;不同 条件是一个杯中装沙子,一个杯中装 黏土。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 3沙子与黏土 网格式教案
3.沙子与黏土【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1-2年级: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教材分析】《沙子与黏土》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的第三课时。
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本课并不要求一年级学生建立沙子和黏土的概念,而是让学生识别并指出“这就是沙子”、“这就是黏土”。
本课遵循学生同时认识两种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即识别一一比较一一了解用途,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沙子与黏土,意识到沙子与黏土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沙子与黏土,从多个方面描述沙子与黏土的特征;(3)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沙子与黏土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沙子与黏土的特征;(4)举例说出沙子与黏土有哪些用途,知道它们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沙子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沙子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手等方法丰富对沙子与黏土的感性认识。
着重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沙子与黏土的特点。
同时,通过资料介绍,使学生知道它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学情分析】沙子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是黏土却不常见,因此本课着重介绍了黏土获得的方法。
虽然学生经常接触沙子和黏土,但真正研究二者的特点和不同,还是需要引导的。
因此本课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科学理解,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总结等方法来加深和丰富学生对沙子和黏土的认识。
有了观察石头和玩泥巴的经验,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会更全面,但是在科学描述物质特征上有所欠缺。
本课结合词语卡、实验单引导学生规范口语和书面语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1 石头1.在河边、山上、公园等地方,都能见到石头。
2.石头的表面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3.石头的质地坚硬,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
4.可以用石头玩的游戏:雕刻石头图案、盆栽、打水漂、拼石图等。
5.不同的石头在大小、形状、颜色、斑纹、手感等方面有差异。
6.能按照斑纹、颜色、大小、形状、手感等特征,把石头分成不同的类型。
7.鹅卵石的表面是光滑的。
8.盖房子用的石头是方形的。
9.石头的用途:建房子、搭桥、铺路、做石雕、做石手链等。
古代人把石头做成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2 玩泥巴1.泥土在水中不能溶解。
2.泥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
3.筛泥土的工具是筛子。
4.筛泥土时,可以把泥土中的细小颗粒筛出来。
5.筛泥土的步骤:1.捡出不是泥土的东西。
2.把大的土块捻捻碎。
3.选择筛子。
4.筛泥土。
6.筛泥土时先用孔较大的筛子,再用孔适中的筛子,最后用孔最小的筛子。
7.把筛出的土加水和成泥,可以做成泥塑。
8.把泥塑烧一烧,会变成陶器。
3 沙子与黏土1.如何获得黏土:1、把筛出的泥土放进瓶里,用铝箔纸封好,用极细的针扎孔。
2、从这些孔里筛出的就是黏土。
2.干沙子的特征:不沾手、颗粒大、粗糙。
3.干黏土的特征:沾手、颗粒小、细腻。
4.沙子的透水性好,是因为沙粒间的空隙大,但沙子的保水性差。
5.黏土的透水性差,是因为黏土颗粒间的空隙小,但黏土的保水性好。
6.瓷娃娃、泡菜坛都是黏土做成的。
7.沙画是沙子做的。
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整理:江苏泰州贝成科学工作室拜永兵一、单元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粘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本单元的设计,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认识石头、沙子和粘土的特征,了解他们的用途。
第一课《石头》,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教会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第二课《玩泥巴》,通过采集泥土、筛泥土,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土有颗粒大小、粗细的不同,细的泥土可以用来做泥塑、烧陶器。
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指导学生识别沙子和粘土,比较干沙子和干粘土的特征,探究沙子和黏土渗水性的不同。
本单元三课在总体上呈现并列关系,石头、泥土以及泥土中的沙子和黏土都是岩石,只是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第二课和第三课构成总分关系,沙子和粘土都可以从泥土中得到,先发现它们可以共存一处,再将它们分开研究,研究各自的特点,比较不同之处。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石头和泥土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2. 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3. 喜欢玩石头、玩泥巴,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
1.石头【教学目标】1. 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教案苏教版
第1单元石头与泥士第1课石头一、教学内容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
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第一个活动,通过讨论哪里有石头,交流玩石头的经历,发现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石头,石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第二个活动,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地观察一块石头,借助气泡图,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等各个方面,比较完整地描述石头的特征。
第三个活动,按照此前认识的特征中的一个,给一堆石头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图片,讨论石头的用途,意识到石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需要指出的是,本课并不出现“岩石”这一概念,而是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落脚在儿童更能接受的“石头”。
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益的经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
●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0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10~15块)。
(2)托盘、放大镜(可选)。
五、教学活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提供帮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他]观察到的石头特征描述出来。
活动三:给石头分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设计意图:●“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体。
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了在较中进步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面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单元石头与泥土3沙子与黏土 苏教版
第3课沙子与黏土一、教学内容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本课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这两种重要的物质,观察与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教材编写上,延续《石头》一课的思路,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来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找到沙子和黏士(总体),观察并描述沙子和黏土(个别)的特征,再讨论沙子和黏土(总体)的用途。
第一个活动,采集一些沙子和黏土。
沙子比较好得到,黏土可以用筛选的方法得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识别沙子和黏土。
第二个活动,通过观察干沙子和干黏土,比较二者有什么不同,知道可以从颗粒大小、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手等方面来描述和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点。
第三个活动,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沙子和黏土颗粒大小的角度,描述并解释看到的现象。
第四个活动,通过读图,讨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知道它们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二、教学目标●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
(2)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3)用于做渗水实验的器材:过滤杯、烧杯、水。
五、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数量相当的干沙子和干黏土各一份,提问:干沙子和干黏土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要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的方法要适当指导。
●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用于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特点的词语,提示学生在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不同点的时候可以用这些词语,当然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别的词语。
注意事项:●教材中提供的“词汇卡”可供学生在描述沙子和黏土时选用,但不能仅限于此,对学生造成束缚。
应该鼓励学生用想出的新词来描述沙子和黏土。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石头与泥士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之一。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日时十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黏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苏教版(2017秋)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 复习 课件
海边、河边、山里、公园…… 石头拼图、石头绘画、捡石子、打水漂……
大小、颜色、形状、斑纹…… 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
盖房、建桥、铺路、石雕、工具……
描述石头 大小
形状
石头
颜色
表面
斑纹 ……
石头的分类 按大小
按形状
按斑纹
按颜色
按用途
……
【小结】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石头,我 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将它们进行分类; 各种各样的石头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 途,所以说人们生活离不开石头。
知识点2:玩泥巴
“捡”
“捻”
“选”
“筛”
“做”
→
→
→
→
【小结】玩泥巴的过程步骤: 1.“拣”:挑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例如小树枝、 石子、树叶等。 2.“捻”:把大块的泥土捻碎。 3.“选”:选择筛子。 4.“筛”:筛泥土。 5.“做”:用筛出来的细土加水和泥,做自己喜 欢的物品。
知识点3:沙子与黏土
1单元 石头与泥土 复习课件
复习要求
1.了解石头的特征和用途; 2.感知泥土的特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能够描述出沙子和黏土的不同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现 象的不同并解释。 4.了解沙子和黏土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 黏土的用途。
知识回顾
知识点1:石头
发现石头 石头游戏 石头特征 石头的分类 石头的用途
沾手、颗粒小、细腻
谢谢
放沙子的杯子
放黏土的杯子
往下渗的水多
往下渗的水少
沙子和黏 土的作用
沙子和黏 土的作用
【小结】沙子和黏土相比,沙子颗粒大、 粗糙、不容易沾手、渗水性好,黏土颗 粒小、细腻、容易沾到手上、渗水性差。 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沙子和黏土有不 同的用途。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的内容主要包括石头的形成、种类和用途,以及泥土的成分、特性和应用。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感受科学知识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石头和泥土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正逐步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石头和泥土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石头的形成、种类和用途,掌握泥土的成分、特性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石头的形成、种类和用途,泥土的成分、特性和应用。
2.教学难点:石头和泥土的形成过程,泥土的特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石头和泥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常见的物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石头:(1)观察石头:让学生触摸、观察不同种类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特点。
(2)讨论石头:引导学生探讨石头的用途,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探究泥土:(1)了解泥土的成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泥土的主要成分。
(2)探究泥土的特性: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泥土的塑性、吸水性等特性。
(3)讨论泥土的应用:引导学生探讨泥土在生产、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4.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石头和泥土的认识,提出课后探究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下册《石头》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出示石头图片)有的石头很大,有的石 头很小,还有的石头漂亮极了!(出示雨花石图片) 2.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都玩过什么游戏? 3.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在哪里见到过石头,用石头玩过什么游戏,逐步 聚焦到本课的研究话题上。]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生,但不一定就一块石头展开过仔 细观察;他们也许能说出石头的某个特征,但不一定能针对一块石 头从各个方面描述其特征。本活动设计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结构性 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气泡图的帮助下,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 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
板块三、给石头分类 1.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 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 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这么课程,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也渗透着科学知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都强。教学中也应 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石头是儿童常见并作为玩具的物体,而且多 种环境下都能见到。因此,他们对于石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这种认 识多半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必须通过有指导的观察和学习,才能使他 们获得比较清晰的、完整的认识。所以对石头进行科学观察和准确描述 是的学习难点。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单元石头与泥土2玩泥巴》课教学设计1
一年下册第一元玩泥巴【教课目】能意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
通泥土的活,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淆着各样物体,泥土是由粒大小不一样的物成的。
3.通做捏塑像的活,感觉泥的特色。
【教课要点】在玩中感觉到泥土的特色。
【教课点】学用泥土捏一个塑像物件。
【教课准】教资料:件、一个捏好的塑像。
学生资料:每泥土若干(培育皿分装)、一次性桌布1、一套子(3个,孔大小不一样)、1个塑料盆、1个小袋子,一瓶适当的水。
【教课】一、入小朋友,你知道些是什么?他是怎做出来的?你想做些西?瞧,小明着他的伙伴在郊野玩泥巴,我快去加入他吧!大家看看他是怎么玩泥巴的?(堆土、水和泥巴、捏小⋯⋯)小朋友,你玩泥巴,你是怎么玩的?知道泥巴里都有些什么呢?(根,草根,花瓣,石⋯⋯)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物植物供给了生活的家,能够成我手中风趣的玩具。
今日我就一同来“玩泥巴”(板),等一会儿小朋友能够捏一个你最喜的造型。
[意:沟通自己是怎玩泥巴的,不可以够玩泥巴的,也能够把学生入学情境,后活做好。
]二、泥土1.昨天老捏了几个塑像,小朋友看看可?老今日也大家准了一些泥巴,小朋友能不可以直接用些泥土来做塑像呢?生:不可以,土里有枝,有石,会戳得手。
生:不可以,要倒点水。
没,枝、石等都不是泥土,我要先把他挑出来。
(板:)有些大的土要用手捻捻碎(板:捻)。
就行了?PPT出示两种土(粒大小不一样)。
提:要用泥巴假造型,你得哪一种土更合适?什么?生:第二种,更一点。
没,是老理的土,才,你猜总是怎么做的?是否是老一出来的?你有什么好方法?生:⋯⋯5.其呀,总是使用了一个新道具来获得了更的泥土。
它的名字叫做“子”。
子能够比孔小的粒从孔里漏下去。
(板:)老少朋友准了3个子,仔察它有什么不一样。
生:孔的大小不一样。
想想:先用哪一个?后用哪个呢?1:直接用孔最小的子(提示:假如泥土没有行初步,大的粒好多,会堵住小的孔。
)2: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
(示范)的候,小朋友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单元 石头与泥土 2 玩泥巴》优质课教学设计_5
《玩泥巴》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泥”并不陌生,儿时经常玩泥巴,泥塑和其他平面美术不同,它直观立体,便于成型,可以不断修改、整理,方法简便易学。
本课能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
引导孩子们学习泥塑创作方法,在玩中学,观察生活周围的人情百态,以增强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立体造型和表现的能力。
活动目标1、使学生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捏、团、搓、压、切、揉……等方法。
2、通过学生探索与尝试,捏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捏、团、搓、压、切、揉……等基本玩泥巴的方法。
2、能捏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泥、纸、直尺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入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吗?你们喜欢玩泥巴吗?今天,我们在教室里也来玩玩泥巴。
(板书:玩泥巴)二、感受泥性1、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泥巴有什么作用呢?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2、那你知道哪种泥巴更适合用来玩呢?3、玩泥巴有哪些方法呢?(板书:捏压搓揉团切……)4、你们还知道泥巴有什么特性呢?请大家用眼睛、手、鼻子来感受感受泥巴特性吧!A用手摸有什么感受?(软)B用鼻子闻有什么味道?(泥土气)C用手拍拍泥巴,感受怎么样?(泥巴很听话)三、玩游戏,制作泥巴作品1、既然泥巴这么听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比赛看谁做的泥条最长、最快、最好。
(教师用泥条做一只蜗牛)2、泥巴听话吗?你还能用听话的泥巴做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学生动手制作四、展示作品五、总结拓展:1、好的泥巴作品,也就是泥塑,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泥塑作品。
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2、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经过造型后,就成了泥塑,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加工,把泥塑烧至700度就成了陶器,烧至1230度则可瓷化,家里的碗、盘子、杯子等都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
如果有同学想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还可以通过学习、深造来继承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的去探索、创新,将它发扬光大,一代代传下去。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单元 石头与泥土 3 沙子与黏土》优质课教学设计_8
二、联系生活,找沙子和黏土
1.出示沙子实物,谈话:大家看我这儿有许多沙子,你们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的吗?
2.学生回答。
3.谈话:没错,我是从沙坑里挖出来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你还能说说在哪里见过沙子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利用展台将实验过程清晰地展现给坐在班级每一个角落的学生。
2.学生思考、回答。
3.谈话: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
(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
(2)捻一捻,向我这样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移动。
(3)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可以了。
4.谈话:实验的过程中,可别忘了记录喔!我这里有一张实验记录单,能看懂吗?这是我们之前学习的记录方式——“气泡图”,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6个词语,等会你们可以把词语拖动到记录单上。如果你们小组还有其他新的发现,可以写在空白处。清楚了吗?活动开始!
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三、教学资源准备
干沙子、干黏土、放大镜、过滤杯、烧杯、水、多媒体资料、平板
教学过程
创新点
一、图片展示,引入课题
1.谈话:我准备了一个小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这个挑战叫做“你认识吗?”(出示沙子图片)这是什么?(出示黏土图片)这是什么?
5.学生分组开展观察活动。
6.学生交流汇报。
四、比较渗水性,猜测原因
1.谈话:沙子与黏土是不是只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才行。比如,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两个透明杯子,我在其中一个杯子底戳了几个小洞,一张圆形纸片,沙子与黏土,两杯水。我把它们像这样组装起来,为了防止沙子与黏土掉下去,我在有洞的杯子里放一张圆形纸片,等会同时给两个杯子倒水,你们猜猜会怎么样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教学目标: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石头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听过吉尼斯纪录吗?吉尼斯大全纪录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有关第一的事情!我们来一段视频,看看这个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是通过玩什么得到第一的!(观看视频)2、看完视频你发现创造吉尼斯纪录的人他怎么玩什么的得到第一?(揭示课题:石头)3、那你用石头都玩过什么游戏?二、感受石头无处不在1、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过石头?(1)校园假山:知道这是哪里么?假山也是石头做的;(2)公园里面的石头;(3)海边的石头:天涯海角)三、活动一:观察和描述石头特性1、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2、你们会观察么?今天,我教你们用气泡图来观察一块石头。
(PPT出示气1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泡图,请小朋友看1min)看明白了么?3、指点学生说一说: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色彩)(贴板书“色彩”)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4、请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
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你就可以拿出材料盒里面的信封!这个信封是个很有用的锦囊,它可能会帮上你忙!这里面有几张卡,(拿出“大小”卡片),你看,这张卡片上,所有的东西都和生活中的东西一样大小,在描述石头大小的时候,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石头去比划一下。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单元 石头与泥土 2 玩泥巴》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玩泥巴》教案教学目标:1. 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 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 做捏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
难点:学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教学准备:泥土、一次性桌布、一个捏好的泥塑小组:一套筛子(3个,筛孔大小不同)、2个塑料盆、一杯适量的水教学过程:一、唤起生活经验(5分钟)1. 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大自然吧!因为大自然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事物。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几个好伙伴相约一起来到户外去玩泥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泥巴的?(土堆,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2. 你玩过泥巴吗?3. 泥土覆盖在地球表面,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泥巴(贴课题),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二、筛泥土1. 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鱼可爱吗?这是我用我家楼下花园里的土。
你们可以直接用它来捏造型吗?(实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块、树枝的土)生:不行,土里有树枝,有石头,会戳到手。
生:不行,还要倒点水。
2. 没错,树枝、石头等都不是泥土,我们要先把他们挑拣出来。
(板图:拣jian)有些大的土块要用手捻捻碎(板图:捻nian)。
这样就行了吗?3. ppt出示两种土(颗粒大小不同)。
提问: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觉得哪一种土更适合?为什么?生:第二种,更细一点。
4. 没错,这是老师处理过的土,才这样细,你猜老师是怎么做的?可不可能是一颗颗拣出来的?你有什么好方法?5.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筛子。
筛子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比筛孔小的颗粒漏下去。
(板图:筛shai)(播放筛土视频)筛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盆接住漏下来的泥土。
筛的时候手臂可以试着左右摇摆,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洒出来了。
6. 我正好有2个筛子,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石头和泥土第一课--石头1.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2.(石头)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
3.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等等,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4.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透明,重量等。
5.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第二课--玩泥巴1.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2.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叶,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3.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捡出不是泥土的东西,把大土块(碾碎),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
4.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5.石头和泥土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第三课--沙子与黏土1.我们会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泥土中,这些地方见到(沙子)。
2.(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
3.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什么不同?答: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
4.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
黏土的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5.瓷器是用(黏土)做的,泥人是用(黏土)做的,沙雕是用(沙子)做的,沙画是用(沙子)做的。
6.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小学科学第1单元石头和泥土(教案)
小学科学第1单元石头和泥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石头和泥土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石头和泥土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石头和泥土的不同属性。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石头和泥土的特点。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感知石头和泥土的不同属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石头、泥土、放大镜、实验报告本等。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石头和泥土作为教学道具,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块漂亮的石头和一捧泥土,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激发学生对石头和泥土的探索欲望。
2. 学习石头(15分钟)A. 学生观察教师分发石头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细心观察石头的外观、颜色、形状和质地。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并在实验报告本上绘制石头的图画,写下自己的发现。
B. 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石头的特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讨论:- 石头的形状有哪些?- 石头的质地是怎样的?- 石头的颜色有哪些?-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石头?石头有哪些用途?C.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教师总结石头的特点,并强调石头在建筑、雕刻和堤坝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3. 学习泥土(15分钟)A. 学生观察教师分发一小块泥土给每个学生,并鼓励他们用手触摸、观察泥土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学生在实验报告本上绘制泥土的图画,并写下自己对泥土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B. 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泥土的特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讨论:- 泥土的颜色有哪些?- 泥土的质地是怎样的?-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泥土?泥土有哪些用途?C.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教师总结泥土的特点,并强调泥土在种植、制陶和制砖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4. 实践活动(20分钟)A. 学生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活动,让他们将一部分石头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用放大镜观察这种混合物的变化。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单元石头与泥土3沙子与黏土》课教学设计5
沙子与粘土1.【教课目的】2.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粘土。
3.学会描绘并差别干沙子和干粘土的特色。
4.能够描绘沙子和粘土渗水现象的不一样,并试着做出解说。
5.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粘土的用途。
6.【教课要点】7.能够描绘并比较沙子和粘土的特色。
8.【教课难点】9.做沙子和粘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说所看到的现象。
10.【教课准备】11.教师资料:PPT课件,视频,制作好的用于筛取粘土的器械(广口瓶、铝箔、白纸、)、紫砂12.壶、玻璃碗等沙子和粘土制作的器皿,工艺品。
13.学生资料:每组干沙子和干粘土若干、培育皿、放大镜、烧杯,塑料盒,量杯、水、察看盒、14.黄豆、小米。
15.【教课时间】16.课时17.【教课过程设计】一、引入课题18.今日这节科学课我们来研究两样物件,你们认识吗?(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它是沙子。
19.(出示粘土图片)这个是什么?它叫粘土。
20.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粘土。
(板书课题)二、怎样找到沙子与粘土21.(出示沙子与粘土实物)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沙子与粘土,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吗?22.沙子是我在沙坑发现的,生活中好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你还可以谈谈在哪里见过沙子吗?23.(课件:图片)介绍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
24.你知道什么是粘土吗?粘土在生活中不简单直接找到,这是我加工获得的。
我是怎么做的呢,下边我们一同来看一下。
(播放制作粘土的PPT)教师同时实物演示。
1.三、比较沙子与粘土的不一样2.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粘土。
下边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能够怎么研究?3.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详细的方法:(课件:图片)教师把方法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并介绍:看一看,看的时候能够借助放大镜,会用吗?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需4.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粘土,而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能够了。
捻一捻,向老师这样拇5.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粘土,往返的挪动,看看你的皮肤感觉到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第1单元《石头和泥土》目录第1单元《石头和泥土》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之一。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时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黏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会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技能,发展好奇心、合作分享等科学态度。
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的设计,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认识石头、沙子和黏土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用途。
第一课《石头》,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教会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第二课《玩泥巴》,通过采集泥土、筛泥土,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土有颗粒大小、粗细的不同,细的泥土可以用来做泥塑、烧陶器。
第三课《沙子与黏土》,指导学生识别沙子和黏土,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探究沙子和黏土渗水性的不同。
本单元三课在总体上呈现并列关系,石头、泥土以及泥土中的沙子和黏土都是岩石,只是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第二课和第三课又构成总分关系,沙子和黏土都可以从泥土中得到,先发现它们可以共存一处,再将它们分开,研究各自的特点,比较不同之处。
四、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石头和泥土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2)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3)喜欢玩石头、玩泥巴,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
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案1.石头教学目标:1.能观察并描述石头的样子。
2.能简单给石头分类。
3.知道石头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1、观察石头并分类2、了解石头有哪些用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石头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我们一起来写一首诗吧!老师先来写两句,大家来续写。
(板书标题:石头)2、原来老师要写一首关于石头的诗。
看看我接下来怎么写。
(板书内容:石头,石头。
大石头,小石头)3、老师是先从石头的大小不同来写的,你还可以怎么写?可以从颜色、形状来写。
(生:黑石头,白石头。
圆石头,扁石头......)4、一起来读一遍我们创作的诗歌吧!二、学习新课1、在我们身边,也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石头,同学们用石头玩过什么样的游戏呢?(生:爬假山、堆石头、打水漂......)2、老师也玩过石头打水漂。
你们知道吗,科学其实很有趣,有的科学家还专门研究了如何打水漂才能打得更好。
他们的结论是,要选择扁圆的石头,以20度角将石头打出去。
3、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页,书上的小朋友正在观察石头。
上学期我们也学习了用感官来观察事物,老师想问问,书上的小朋友是从哪五个方面来描述图中石头的样子的?4、哪些是用眼睛观察到的?(斑纹,形状,大小,颜色)哪些是用皮肤触摸到的?(表面)5、聪明的同学们想想,还能从什么方面描述石头?(重量)6、同学们也带来了自己的石头,请翻到活动手册第一页。
先在中间用铅笔画出你的石头的样子,再从六个方面来描述你的石头。
7、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给东西分类。
比如可以把衣服按种类分成上衣、裤子、裙子等,还可以按颜色分成红衣服、黑衣服、白衣服等。
现在让我们也给这些石头来分类。
你觉得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生:颜色、大小、形状......)现在以前后桌四人为小组,来给四块石头分类。
完成活动手册第1页。
8、石头除了用来玩,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先来看看在古代,石头被用来做什么?(石斧、石锤、石刀)9、石头还有哪些用途?请大家看课本第4页。
10、有些石头比较稀少,而且好看,比如说水晶、各种颜色的宝石,人们会把它们做成漂亮的手链。
11、我们经常在公园见到圆滑石子铺成的小路,这样的路有按摩的作用。
因为我们的脚底也有很多穴位。
三、总结小游戏:开火车,说出给石头分类的方式,看看哪组说的最多。
2.玩泥巴教学目标:1.能动手将粗泥土筛细。
2.能用筛出的泥土制作物品。
3.初步了解泥塑和陶器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1、筛泥土并制作泥塑。
2、了解陶器泥塑的制作。
教学准备:泥土、盛泥器皿、三种筛子、水。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趣的歌曲《玩泥巴》。
2、歌曲里的小朋友用泥巴捏出了小狗小猫小鸟小人儿,同学们平时是怎么玩泥巴的呢?3、玩泥巴也有学问。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科学地玩泥巴。
二、学习新课1、课本第五页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生:挖泥土)2、在挖泥土的时候,最好使用铲子,否则容易弄伤手指。
还要注意不要伤害到周围的小植物。
3、你觉得该怎样筛泥土?4、看看课本第六页告诉我们该怎样筛泥土。
全班齐读四个步骤。
5、第三个步骤是选择筛子,我们有三种筛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该先使用哪种筛子?(先用网眼粗的再用网眼细的)6、每个同学都带来了泥土,现在大家就开始动手吧!比比看谁筛的泥土最细。
7、科学小课堂:泥塑的制作。
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艺术,发源于陕西省凤翔县。
8、书上的小朋友用泥巴做了茶壶、杯子、乌龟。
现在你也用自己筛出的泥土和成泥巴,动手制作一个你喜欢的物品吧!提示:加水和泥的时候先少加一点,慢慢加水至泥巴软硬合适。
9、科学小课堂:陶器的制作。
陶器是特殊的泥土塑型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三、总结小练习:翻到活动手册第2页,完成活动记录。
3、沙子与黏土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不同。
2.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
3.可以区分用黏土和沙子做出的工艺品。
教学重难点:1、区分干沙子和干黏土的不同点。
2、描述干沙子与干黏土的特点。
教学准备: 干沙子、干黏土、烧杯、带孔漏杯、水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沙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猜想同学们肯定喜欢玩沙子。
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沙子?你是怎么玩沙子的?2、大家都玩过的沙子,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沙子是岩石风化后变成的碎粒。
二、学习新课1、除了玩沙子,我们还经常玩泥土。
有一种土叫做黏土,你知道黏土是什么吗?说一说你的理解。
2、请大家翻到课本第8页,读一读制作黏土的步骤。
3、拿出你上节课筛出的泥土,也来自己制作一些黏土吧!4、将你带来的干沙子和干黏土对比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先看一看,样子上有什么不一样?再用皮肤按一按,触感有什么不一样?再用手指捻一捻,摸起来有什么不一样?5、翻到课本第9页,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读一读下面6个词语。
这六个词语有的是用来描述干沙子的,有的是用来描述干黏土的,聪明的同学们觉得哪些是用来形容沙子的?哪些是用来形容黏土的?6、你还能想出什么词语来描述沙子和黏土?7、完成活动手册第3页。
8、老师也准备了沙子和黏土,把它们放在带孔的漏杯里,再往里面加水,聪明的同学们猜猜会发生什么?9、现在老师往杯中加水,同学们仔细观察。
10、根据观察结果完成活动手册第3页。
11、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沙子颗粒大,缝隙多,因此会渗水。
黏土颗粒小,缝隙小,因此不会渗水。
12、翻到课本第10页,大家认为这些有趣的工艺品是用什么制作的?你还能想出其他用沙子或黏土制作的东西吗?13、请大家一起观看神奇的沙画制作视频。
三、总结看看谁说出的沙子和黏土的特点最多?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一、石头1.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2.(石头)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
3.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等等,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4.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透明,重量等。
5.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二、玩泥巴1.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2.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叶,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3.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捡出不是泥土的东西,把大土块(碾碎),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
4.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5.石头和泥土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
三、沙子与黏土1.我们会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泥土中,这些地方见到(沙子)。
2.(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
3.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什么不同?答: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
4.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
黏土的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5.瓷器是用(黏土)做的,泥人是用(黏土)做的,沙雕是用(沙子)做的,沙画是用(沙子)做的。
6.沙子、黏土与石头一样,都属于岩石,都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