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高版本)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了解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行动倡导“低碳”生活。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法、比较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言]我们知道CO2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试想一下,假如把这0.03%的CO2从空气中除去的话,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下去吗?让我们听听二氧化碳的自述吧! 新课进行[媒体播放]播出干冰的形成和升华视频。

引导学生总结干冰的用途学生思考干冰的用途板书:人工降雨、作制冷剂[媒体播放]有关C02用途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总结C02用途。

[归纳]CO2的用途:1、用于灭火——①不可燃和不助燃②密度比空气大2、气体肥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干冰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一易发生升华现象。

4、化工产品的原料[媒体播放]有关C02对生活的影响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总结C02对生活的影响。

[归纳]CO2对生活的影响:2、久未开启的菜窖等地方进入前应该加强通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20页温室效应的有关问题。

学生认真阅读,相互讨论,总结答案。

[归纳]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

2、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O3、甲烷、氟氯化烷。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0.03%不变。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含碳燃料的燃烧。

②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海水的溶解。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2)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座号主备:林立新审核:课时:1【学习目标】1.知道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了解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应造成的后果、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措施,2.知道一氧化碳基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毒性、可燃性、还原性)3.通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结构和性质的比较以及练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学生进一步体会“结构与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的化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结构与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的化学思想方法【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19-122页,完成下列问题:2.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产生CO2的途径是。

【课堂活动】教学活动一: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阅读课本P120--121页,完成下列问题: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温室效应的危害 ,(写两点)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1) ,(2)●迁移应用:1.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那么空气中的CO2是否越少越好?2.“低碳生活”目前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时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的是()A.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文印C. 使用手绢代替餐巾纸D. 夏天将空调开的很低教学活动二:探究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阅读课本,归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交流讨论:家中煤气泄漏为什么常有难闻的气味?可否放一盆水预防煤气中毒?2、阅读课本,或视频播放煤炉中产生一氧化碳的过程、有关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资料,结合资料了解煤炉中煤燃烧的化学反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用途:(1)性,化学方程式:,可以作气体;(2)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6.“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 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
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D )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自学指导2:(1分钟)
自学内容: P120 第一自然段 自学方法:认真自学,做好标记 自学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对健康的危害 2. 什么是温室效应 3.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主要是哪些。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4分钟)
自学检测2
(3分钟)
1.二氧化碳本身没有 毒性 ,但二氧化碳不能供
给 呼吸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9年级 化学组
议课时间:10.30
主备人:凌云
授课时间:第12周 11月15日
LOGO
课前复习(3分钟)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1、【2017年江苏】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
正确的是( D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A.CO2做气体肥料 B.CO2用于灭火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用来制Na2CO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和发现,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4.联系实际,提升素养: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实际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通过研究性学习、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探讨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和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总结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危害及应对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所需材料等,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和展示。
4.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后,学生需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操作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责任感。

27 第六单元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27 第六单元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பைடு நூலகம்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
化学方程式: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实验步骤: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设问]该实验装置不同于碳还原氧化铜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位是:用酒精灯点燃尾气。为什么?
讨论: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如何处理尾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请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进行改进。
四、小结反思
深州市第二中学导学案主备人:王玉倩
课题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总27课时)




知识与
地位
本节课位于第六单元课题3,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碳燃烧的反应,知道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也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完善知识树。
2、评选优胜小组。
五、布置作业
1、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发的实验中还可以怎样改进实验尾气装置?
2、课本123页1、7、8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培养学生自学和总结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是否听说过煤气中毒呢?煤气是什么气体呢?它为什么可以使中毒呢?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CO2相比较)
阅读教材P121第一段,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一下CO和CO2的物理性质
物质性质
颜色

九年级化学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
教学目的:
1、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2、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
1、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2、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教师演示实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探究活动一:
探究二氧化碳灭火及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活动二: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学生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二氧化碳的性质归纳完整,体现在板书上。

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推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课堂反馈:
提出问题,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解释。

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本节课收获。

布置作业:
1、研究性学习: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2、书P120 第
3、
4、6、7题
3、书P119 家庭小实验
课后记:本节课设计新颖,学生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好。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中学化学中继氧气之后的又两种重要的气体。

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

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知识,学生大多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

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究和认识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和用途,帮助学生了解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了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的利用物质的认识。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本课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作制冷剂的原因,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等,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化学,本课题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感情。

教材结合二氧化碳,介绍了什么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等,本课题后还设置了调查和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增强的认识。

编入这些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全球变暖应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去应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尽一份责任,等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采用活动与探究方式研究一氧化碳的毒性、燃烧实验、还原氧化铜实验 2: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莒南八中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关注温室效应并倡导低碳。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并利用其还原性还原氧化铁。

(3)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2:过程与方法(1)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 [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2.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和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瓶汽水,并询问学生:你知道汽水中的气体成分是什么吗?2.引导学生思考,关联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汽水中的气体成分可能是二氧化碳。

3.教师简要讲解二氧化碳的概念和性质,并引导学生观察汽水瓶中的气泡,问学生气泡是什么?是气体吗?有哪些气体可以生成气泡?第二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包括:不可燃性、溶于水、化学反应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及展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汽水、泡椒凤爪等。

第三步:学习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25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氧化碳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学生听取教师讲解,以及展示相关实例,了解一氧化碳的来源,如:车辆尾气、工业排放等。

3.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如:中毒、窒息等,并学习防治措施,如:使用燃料气体要通风、及时检查家用燃气设备等。

第四步:实验操作(30分钟)1.教师安全讲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或一氧化碳的检测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3.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学习实验操作技巧。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

2.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特别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分析)观看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看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看现象并分析。

[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能够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确实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明白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奇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看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特别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因此会出现上述现象,严峻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如此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怎么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什么原因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如何办?[总结]1、假如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因此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
不行,因为煤气无色无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比较 CO 和 CO2 的物理性质
性质 气体
色、态、味
密度
溶解性
CO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相同
不相同 不相同
〈讨论〉CO和CO2 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 它们的性质有差异。
物 质 有利的一面(用途)
不利的一面
示例:
H2 可用作高能燃料
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爆 炸
O 广泛用于支持燃烧; 造成食物的腐烂;
2 供动植物呼吸
钢铁的锈蚀
CO 可用于民用或工业 燃料
CO 植物的光合作用;
2 灭火;人工降雨
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 毒事故
大气中含量过多会引 起“温室效应”
课堂小结
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生活中的化学: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 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让人及早发现煤气泄漏 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注意哪些事项?
关闭气阀,打开门窗,禁止烟火(现场也严禁 拨打电话,防止静电产生火花),室外求救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操作:将纯净的 CO 通过灼
热的CuO,再将生成的气 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并对尾气处理。 现象:⑴黑色的CuO粉逐渐变成红色。
教学目标
1.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你听说过煤气中毒吗?煤
气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无色


无味

气态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2(第2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2(第2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2 一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2.掌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可燃性、一氧化碳还原性等反应;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对环境的污染,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CO 的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难点: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知道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C+O 2=====点燃CO 22C+O 2=====点燃2CO【交流讨论】观察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分子区别在哪里?CO 2和CO 的性质会相同吗?【总结与交流】从分子结构看:一个CO 2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CO 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因此这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不同。

【过渡】那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讲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图片展示)。

2CO+O 2=====点燃2CO 2【思考】在CO 燃烧的火焰上方,分别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和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什么现象?【交流讨论】在北方,人们还常用蜂窝煤炉来取暖、烧饭,但必须也要加装烟囱,你知道在下面的燃烧很旺的蜂窝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吗?【总结】最下层:C +O 2=====点燃CO 2中层:2C+O 2=====点燃2CO ,CO 2+C =====高温2CO上层:2CO +O 2=====点燃2CO 2【过渡】人们常说:不能在密闭房间里烧炭取暖,还有经常有新闻报道称“煤气(主要成分CO )中毒”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讲解】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体内缺氧,危及生命。

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标准状况下
无色
无味
密度 密度比空气稍小
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 ××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现象 · 产生了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2CO + O2 点燃 2CO2
用途 作燃料
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 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 CO2
随堂训练
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B )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D.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随堂训练
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C )
CO + H2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毒性
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
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 而窒息,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用煤炉取暖时,应注意通风。发 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 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思考与交流
我们的家用煤气中常常会添加一 些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乙硫 醇),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 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如发生煤气泄露怎么办?
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 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原理
CO + CuO
Cu + CO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4、全面评价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问题与情景】我们知道,碳的氧化物有两种:二氧化碳和一氧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综合评价(分析功时重点分析碳在自然界的循环中二氧化碳所起作用。

)学生活动维方式的培养。

设计意图化碳。

它们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相同呢?为什么?究竟哪种说法是对的呢,下面通过实验来证明。

【活动与探究】【实验6--7】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结论小结: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补充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它能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问题与情景】①在煤炉的上方,我们常常看到蓝色火焰出现,请问这是什么气体燃烧的结果?你能写出煤炉中产生该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吗?由此性质可知一氧化碳有什么用途?2C + O22COC + O2CO2;2C + CO22CO②在冬天用煤(或木炭)取暧或用燃气洗澡时,若室内不通风,容易造一氧化碳中毒。

那么为什么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呢?阅读教材117-118页相关内容。

【讨论与交流】课本P118页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问题与情景】一氧化碳还有什么化学性质?与碳相似它除了有可燃性之外还有还原性。

【投影展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提问】如果还原剂改用一氧化碳装置应如何改变为什么?【播放录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回答:①相同的②不同的。

并说出理由观察现象,填写表格书写化学方程式2CO + O22CO2小结:一氧化碳气体燃烧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回答:可作燃料。

交流:一氧化碳的毒性交流讨论观看投影结合一氧化碳状态、性质设计、改装装置。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方法。

提高自学能力。

学生学会用对比法进行学习。

增强分析问题能力。

结论小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课题6.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课题6.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6.除杂
CO
CO
CO2
石灰水
CuO
CO CO2
CO2
为Ca(OH)2],然后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 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上述反应的原理。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高温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O2+ Ca(OH)2= CaCO3 +H2O
为了使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 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 碳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碳火盆时,墙壁反 而潮湿?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煤气泄露后,应迅速关闭阀门,打开 门窗透气。不能立即打开排风扇!
3. 还原性
现象:黑色的 氧化铜变成了 红色的铜,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 浊。
CO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冶炼金属)
CO+CuO △ Cu+CO2
分析:
CO + CuO =△== Cu + CO2
CO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可作还原剂 CuO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可作氧化剂
点燃
C+O2= 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P123第8题
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g,要使该石灰水
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
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 + Ca(OH)2 = CaCO3 ↓+ H2O
44
74
答:将尾气中的CO燃烧,防止污染空气。
还可以用气球将尾气收集起来。
尾气处理装置
未反应完的尾气一氧化碳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是用酒精灯点燃处理,避免散逸到大气中,而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CuO === Cu + CO2
【思考】你能不能将一氧化碳(CO)还原氧化铜 (CuO)的实验装置稍作改进,一方面能避免CO 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能源。
【视频2】一氧化碳(CO)还原氧化铜(CuO)
CO的用途
决定
还原性
冶炼金属(如炼铁)
反映
请写出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有剧毒
CO2+H2O= H2CO3
CCaa(COOH3)↓2++CHO22O=
不能燃烧,也 不能支持燃烧
没有还原性
不能供给人和动 物呼吸,但无毒
C、CO、H2化学性质的比较
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物质
C
C + O2 点燃 CO2
高温
C+2CuO
2Cu+CO2↑
2C + O2 点燃 2CO
CO
点燃
2CO + O2 2CO2
【讨论】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 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 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 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 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 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此时千万不 能开灯检查泄漏源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因为 开灯和打电话时会产生电火花引爆煤气。
点燃
2CO + O2 = 2CO2
高温
CO2 + C = 2CO
点燃
C + O2 = CO2
炭火中一氧化碳燃烧 煤炉中一氧化碳燃烧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视频1 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 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当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占到总体积的 0.02%时,人在2 h~3h后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有六千名世界宗 教领袖参加的国际会议上,要选择一个全球的普 世伦理规则,即金规则,最后选择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一条。
导入新知
二氧化碳的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O2物理性质
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能升华、会吸热。
课堂小结
1.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2.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可 用作燃料,冶炼金属。 3.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8
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
探究新知
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与空气密度非常接近)。
(一)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视频】一氧化碳燃烧内壁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 + O2 =点燃 2CO2
用途:一氧化碳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 的主要成分。
(4) 用向下排空气法 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氢__气__
2.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
成中毒的气体是( D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氢气和一氧化碳有
物理性质,它们都是
__没_有___颜色,_没__有__气味的气体,__难___溶于水。相似的 化学性质是都有__可__燃___性和__还__原___性。工业上常用它
学方程式____2_C_O__+__2_N__O__=催_=化_=剂_=_N__2 _+__2_C_O__2_____
7.CO和CO2相同的是 ( C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8.请你尽可能多地设计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 (1)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是否有红色的铜生成。
难溶于水(1体积水 溶解约0.02体积CO )
CO与CO2的化学性质比较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
是否与水反应
不与水反应
是否与 石灰水反应
不与石灰水反应
是否具 有可燃性
点燃
2CO + O2 = 2CO2 (放热、蓝色火焰)
是否具 有还原性 CO +CuO === Cu + CO2
是否有毒性
3 CO+ Fe2O3 ==== 2 Fe + 3 CO2
视频: CO还原氧化铁
视频: CO还原氧化铁空气没排净遇火发生爆炸
CO与CO2的物理性质比较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与空气比较)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CO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略小
(与空气密度非常接近)
溶解性
能溶于水(1体积水 溶解约1体积CO2 )
视频2
1.装烟囱; 2.注意室内通风。
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 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 医院治疗。
一氧化碳是排放量很大的空气污染 物之一,据估计,全世界人为排放的一 氧化碳总量每年约为几亿吨,而且一氧 化碳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在大气中可 停留2~3年,可见,这是一种数量大, 积累性强的大气污染物。因此我们要注 意防止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注意:
CO不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尽管CO的密 度比空气小,但其密度与空气相近,无色, 无法知道气体是否集满,而且一氧化碳有毒 ,长时间收集会使实验者中毒。
(三)一氧化碳(CO)的还原性 【视频1】一氧化碳(CO)还原氧化铜(CuO)
【现象】CuO由黑色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使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CO、CO2和氮 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 一。
(1)尾气中的___C__O____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
合而使人中毒。
(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
个“
”,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

,其中一种可
,另一种

的气体。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
CO2化学性质 ⑴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⑵ 能与水反应 ⑶ 能与石灰水反应
碳元素有+2和+4价,所以碳的氧化物 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1个CO2分子 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种分子结构 的不同会给它们的性质带来哪些差异呢?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 CO +CuO
Cu+CO2
H2
点燃

2H2 + O2
2H2O H2 + CuO
Cu+H2O
巩固提升
1.现有下列四种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试回答:
(1) (2)
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一__氧__化__碳_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二_氧__化__碳_
(3) 用向上排空气法 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氧__气_
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还__原___性,还常用作气体 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_可__燃__性。
4.将一束红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一会儿,然后
迅速插入
的集气瓶内,整个过程中看到
情况是:红色→___黑__色→_红____色。
5.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C ) A.用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CO气体用来冶炼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