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孔乙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孔乙己

文章主旨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几个悲惨生活片段的描述,成功地塑造出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当时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结构图示

考点提炼

分析人物描写方法

[问题] 下面的语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对应训练见第11题)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点拨] 人物描写,包括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①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②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③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

[解答] (1)外貌描写。“身材很高大”,说明孔乙己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靡颓唐;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表现了他穷困潦倒的经济状况和好逸恶劳的性格特征。

(2)动作描写。表现了孔乙己穷困潦倒的形象。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附和(hé)阔绰(chuò)踱进(duó)打折了腿(shé)

B.羼水(ch n) 荤菜(hūn)擦拭(shì) 唠唠叨叨(láo)

C.绽出(zhān)哄笑(hōng)夹袄(jiá) 缠夹不清(ji )

D.间或(jiān)着慌(zhuó) 门槛(kǎn)乱蓬蓬(p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咸亨绰号伤疤污人青白

B.恳切蒲包蘸酒颓唐不安

C.结账书藉笔砚麻木不仁

D.侍侯惋惜拖欠自欺欺人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不屑置辩也不行。

D.陶渊明退隐后,儒家君子固穷的思想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4.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根据要求修改。

①在讲述被旧社会扭曲了灵魂的孔乙己的悲惨一生的时候,让鲁迅心中交织着爱和憎两种感情。②孔乙己不是坏人,在他身上还保留着善良和诚实的品性。③可是,作为一个背负着没落阶级不可挽救的悲剧命运,鲁迅又不得不让他从历史舞台上退出,给他唱一支无限辛酸的挽歌。

(1)第①句缺少主语,修改意见:

(2)第③句成分残缺,修改意见: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将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屈原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⑥⑤①③②④

B.⑤①⑥③②④

C.⑤①④⑥②③

D.⑥③②⑤①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是鲁迅,他原名周树人。《故乡》也出自此书。

B.“青白脸色”“恳求掌柜”“好喝懒做”“哄笑起来”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C.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为举人、秀才、贡士、进士。

D.“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课文中多次写到“笑”,表现了掌柜和顾客的。

8.简要评价“掌柜”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作用。

9.文末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酒爷

①街上的大人和孩子,熟悉的和陌生的人都称他为“酒爷”。时间一长,他的真实姓名都被人们忘记了。实际上他是个剃头匠,真名叫王全,就住在我家西边一里多地外的下坡村。

②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挑着铜脸盆和炭火,一头挑着板凳。街上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

③摊子支起来,他不叫不喊,往板凳上一坐,掏出那个油腻的旱烟袋荷包,往那个铜烟锅里撮了一袋旱烟,按实,用火柴点着吸起来,等着第一个顾客来临。他立的规矩是,第一个来的不收费。同时要求自己每天要理66个人(因为他相信六六大顺),少一个不收摊儿,多一个不理。他从不走街串巷,在街上坐等活儿就够。他老幼不欺,从不糊弄和敷衍。不做广告,没有招牌。有钱的就给,没带钱的可以赊账。一袋烟工夫,“活儿”准自动上门来。他讲吃不讲穿,喝酒必就

菜,起码得有花生米、酱牛肉等,混得一肚子好杂碎。别看他穿得邋遢,人们都不嫌弃,因为他手艺超群,在杨镇街上是一绝。推子和刀子在他手里摆弄得滴溜溜转,说剃头给你头剃得锃光瓦亮,三五天也摸不着头发茬子。那剃头刀子磨得就像是拉空气一下也得有个大口子出血。剃光头的人将头扎在他的铜盆里用热水洗净,将肥皂沫涂满头发,稍待片刻,他将剃头刀在鐾皮上鐾①几下,就开始在顾客头上从前往后“唰唰唰”地剃下去。其动作之敏捷就像合上眼睛干活儿也能八九不离十。他将剃下的头发和肥皂沫一起甩在地上,再剃第二刀。直到顾客头上发光发亮,他用湿毛巾把人家脑袋擦干净,把胡须和耳毛刮干净,才算完成。

④他醉过,但没有摔过。

⑤我小时候推头都找他。剃也舒服,推也舒服。他把理发当作一门真正的手艺。他的眼睛里始终是朴实而严肃的眼神。他的职业就是理发,他很贫穷。除了喝酒解闷儿,他没有其他嗜好。那时叫推头或剃头,都有讲究。推头的多是分头,年轻人和学生居多;剃头的是光头,多是农民或老年人。他的拿手戏就是剃光头。这是他学手艺时,得到的一手绝技。那时是用冬瓜练手,师傅要他剃冬瓜毛,不许碰破一点儿冬瓜皮,为这他没少挨师傅的训斥和敲打。

⑥他一辈子未婚,一人吃饱了一家子不饿。什么猫了狗了都没有,里外除了影子形影不离,就是剃头挑子。剃头挣俩钱,在街上喝得烂醉。我见他收活儿后担着剃头挑子左右摇晃,从我家房后老爷庙胡同往西穿过时那种状态,让我不明所以。

⑦回家的路上,他走到水簸箕上,歪歪斜斜地挑着剃头挑子,扁担在他肩上颤悠悠的也滑不下来,像现代人跳街舞。我们小孩子都躲得远远地发笑,用奇怪的眼神盯着他看。

⑧他从早到晚在街上给别人理发,从来不给自己留吃饭时间,为凑“六六大顺”经常饥肠辘辘,把酒当饭吃,家里不生火。虽然给别人理得一头好发,但不知道他是怎么活过来的。

⑨后来,他的生意大不如前了,一年比一年冷清,因为留分头的人多了,剃光头的人少了。哪怕头上只有几根头发,也要“地方支持中央”式地留下,一刮风就像稻草一样东倒西歪,却不肯剃光头了。况且,自从有人发明了电推子,他的生意就更难做了。手艺无用场,他心里不是滋味,用酒浇愁。当生活步步进逼得他改行时,他也理解了生活是不讲理的,没有公平合理可言。他也没有等到命运改变的那一天。

⑩后来,再也没见到酒爷的理发摊儿出现在街上,也不知道他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再后来,听说他默默地走了,那副剃头挑子,在他居住的空荡荡的院子里落满了灰尘。

[注] ①鐾(bèi):用刀的刃部在布、皮、石头等上面反复摩擦几下,使锋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