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动起来
成都十九中学罗晓宏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这点如今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在提倡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教师就应当时刻注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而且让学生能动得充分。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改变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在几乎每节课上都能动起来,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对我的学生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生动有趣,培养锻炼自己多种学习能力的机会。
首先是心动,从语文教学来看,心动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心动指的是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产生对这一篇课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一种探索答案、奥妙的欲望。心动可以贯穿每一节课始终,也可贯穿每一篇课文学习的始终。而最主要的是学习的导入环节应该使学生心动。我曾在选自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的教学中这样导课。“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有一片银白色的沙滩,当静静的月光洒在这一片沙地时,有一位项带银项圈,手拿钢叉的少年悄悄地向正在偷吃沙地上的西瓜的猹刺去,而那猹却一转身从他胯下逃走
了……” “几十年后,有这样一位中年人站在了‘我’的面前,他贫穷木讷愚昧麻木而不觉醒,甘于苦难的命运,忍气吞声……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学生对这一变化产生了探求原因的强烈欲望,其实这就是学生的产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鲁彦的《听潮》一文时,我一开始就选取了六幅大海的照片,并配以潮声,先让学生感受大海,再导入新课,这个方法对于从未见过大海而又迫切想要了解大海之美的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效果。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第一关就犹如一把锤,敲得恰当,敲到了点子上就等于敲开了学生了心门。我想这就是使学生心动起来。
使学生心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灵活把握。可以制造悬念,可以借用古诗词创设一种特殊的意境,可以由教师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感情,可以让学生自己来主持一节课的开始,可以放相关的录音录象片段,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可以运用学生过去的学习成果来导入新课……方法只有灵活多变,学生才会被吸引,也才会产生探求的欲望。
其次是脑动。学生心动了,自然会使自己的大脑动起来,也就是积极思考。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作为教师还得考虑怎样保持学生的这股学习热情。我在教学中比较讲究提问。我认
为提问这种方式是激发学生思考,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之一。提问不是步步为营式的满堂提问,那样学生累得慌,会使很多学生放弃思考。我提问遵循的是这样的原则“兼顾、合理、启发、渐进”。“兼顾”,是指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层次,在认知性问题上要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在评价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上要多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另外,兼顾还指在一堂语文课上要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唤起、指引、调动学生,造成不同类型的教学心境和课堂氛围,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合理”,是指问题应明确有意义。在充分考虑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情况之后,提出的问题明白简洁,不会引起学生对问题的过多的误解或产生歧义。提问要抓住切入点,纲举目张。“启发”,是指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能产生个人主张和个人认知产生飞跃的问题,这种问题应使学生有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已知——未知——新知。“渐进”,指问题提出的先后顺序,这应该符合人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即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遵循这样的原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出的问题应该形式多样,根据情况灵活多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四类问题(一)认知型问题。这类问题简单而富有激励性。这类问题以课文中已知内容为答案。只需预习、简单记忆,查检,朗读等简单手段就能解决。而效果是能调动
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作准备。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如我上《白杨礼赞》时,故意错问“茅盾为什么等到解放后才写这篇歌颂陕甘宁边区军民精神风貌的散文?”学生马上纠正“不是解放后写的,而是1941年写的,当时他从抗日根据地回到重庆,有感而发,写下此文。”而这一篇文章恰恰需要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同一节课我还提问“白杨树的外形美不美?美在哪儿?”其实课文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二)启发型问题。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有关说明文中使用模糊语言这一点,我这样提问“猜猜老师的年龄多大?”学生非常激动,有答“三十五”,有答“四十”的,也有答“三十左右”、“近三十五岁”的,我肯定了后两种答法后,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学生就能理解说明文中使用“模糊语言”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如果是一系列问题那么还要合理安排问题的顺序,这些问题要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我在教《故乡》一文时,对于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本文的写作目的,我这样提问“文中对闰土儿子水生的描写文字不多,谁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像他(水生)年纪这般小却遭受如此苦难的命运,在旧中国就他一个吗?”“鲁迅先生写孩子的命运反映了怎样的现实问题?”“鲁迅先生将这篇小说收到了自己的小说集里,而这部
小说集的题目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这几个问题很自然地就了解了这篇小说的写作目的、表达的主题,更进一步了解了鲁迅小说“呐喊”的最终目的。启发型问题不像认知型问题那样机械、直白,缺乏新鲜趣味,也不像评价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那样虽有趣但有点深邃。所以学生对这类问题比较感兴趣。我在课堂上使用这类问题较多。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三)评价型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在学后能在理解新知的基础上应用。有语文知识的应用,也有思想道德、人生关、价值关方面的知识的应用。评价的内容可以是事物性质、课文中的观念、课文与现实的联系和冲突、……这类问题能强化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能培养综合能力,学生能鉴赏、善于鉴赏,增加了阅读的兴趣;同时这类问题能启动学生自己的“大脑宝库”,让学生在大脑宝库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平时注意了训练学生的阅读量,那么学生就有一定的库存。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我提出了“谁能从你自己的见闻中发现与‘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相类似的人物?”学生七嘴八舌,有列举自己楼院中的人物的,有列举从父母那儿了解到的,有列举报刊上看到的文章的,有列举影视中人物的,还有的举出了《范进中举》里的胡屠户,有的举出了《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他们与变色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