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萨勒姆的女巫》中的人性博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萨勒姆的女巫》中的人性博弈

作者:穆昊宇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1期

内容摘要:阿瑟·米勒的作品《萨勒姆的女巫》再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最离奇,也最可怕的篇章的本质”,剧中呈现的人物之间和人物内在的灵魂博弈值得深思。本文将简要分析《萨勒姆的女巫》中通过人性博弈展现的内在戏剧性。

关键词:萨勒姆的女巫人性戏剧性

一.封闭环境下人性的多种可能

“当绞索高高地悬吊在你的头顶,要你在诚实与撒谎之间做生死攸关的选择,你将会如何?”看罢《萨勒姆的女巫》,这是悬垂在每个人心中的一个问题,在超乎寻常封闭的,严酷的社会环境之中,人自身固有的软弱,自私,卑劣,凶残,欲望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那种畸形甚至于变态的欲望和冲动会使你变成另外一个模样。

一群小姑娘为了逃避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而被艾比盖尔所利用,造成他们所无法控制的灾难。但与其说她们是整场悲剧的制造者倒不如说是导火索,是她们解开了人性的禁锢与束缚,道德失去了约束力和标准,在萨勒姆这个封闭的小镇里,似乎你总要指出一些无辜的人是女巫才能去证明你的清白。个人的报复演变为整体暴力的狂欢,表面上平静安详的萨勒姆小镇实际上本来就是一个充斥着欲望,罪恶,金钱,性的小社会。第一幕的第四场,艾比盖尔对约翰说萨勒姆是如此的伪善,嘴上说的那么道德,背地里什么都做。而她所利用的正是萨勒姆的这些罪恶和伪善。第二幕的第四场,霍尔教士问约翰·普洛托克他17个月以来的星期天礼拜是不是只去了26次以及女孩们在树林中跳舞被发现而由此产生的担心和恐慌,从中可以看出在萨勒姆小镇这种禁欲式的宗教方式压抑了人性,小镇内部隐藏的东西远远不像是表面那样安静祥和。牧师帕里斯名义上代表着神的旨意,却能够因为一己私利占领公家宿舍,并将白蜡烛台换成昂贵的黄金蜡烛台,信仰在萨勒姆小镇已经成为一种岌岌可危的东西。当这样的环境被一群无知姑娘的游戏打破,人们得以自由释放本性,报复和指控才会来的更加肆无忌惮,从艾比盖尔对伊丽莎白,普特南太太对吕蓓卡的个人暗中报复变为一场全民报复的狂欢。

萨勒姆小镇总会让人想起当年那场文革的浩劫,“右派”好像施巫一样,没有固定的判断标准。惨绝人寰的文革也像是江青林彪的一场游戏,只是要许多无辜的人和整个国家的命运去买单。但同样是在封闭和压抑的环境里,人性或许被扭曲和异化,或许即使被逼迫依旧坚持原则,无论是萨勒姆小镇里的人们,还是文革高压之下的普罗众生,都展现出了人性的多种可能。

二.人性的自我博弈

从《萨勒姆的女巫》中,整个逐巫案件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主人公约翰·普洛托克的内心转变的过程。他沉着稳重,有主见,坚强,信仰基督但不相信有魔鬼。他为人正派,坚持自己内心的真理,甚至在萨勒姆享有很高的声望,但是同时约翰·普洛托克与艾比盖尔犯下通奸罪。因此,我们很难去判断普洛托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高贵刚烈,但同时又低贱懦弱。

在事件发生的起初,约翰·普洛托克尽管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他所关心的也仅仅只是“只要今年收成好,我就向约瑟夫买几头小牛”这样的事情是否能让妻子伊丽莎白高兴。反而是伊丽莎白提醒他说他应该去法庭说清楚这件事情只是小女孩闹着玩的,告诉他上帝不会同意他向法庭隐瞒这些事实的,而约翰他只想回避这件事情。当事态蔓延到自己身上,他还是只想保护住自己的家庭,终于伊丽莎白被带走,他开始认识到“天堂和地狱的博弈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只能义无反顾了”。事态的发展一步步严重,终于普洛托克为了给世人真实不再掩饰他曾经和艾比盖尔的婚外情,将他一步步推上悲剧的舞台,严酷的生命处境竟一点一点挤压出来了他人格中潜在的高尚品质。他开始认为他不能像圣徒一样坦然地爬上绞刑台,因为他不是圣人,他的正直早已破产了。但当他听到妻子伊丽莎白对他说“一个冰冷的妻子才会使丈夫有婚外情,让整个家里冷冰冰的,我从来不了解真正的仁慈是什么,约翰,原谅我。”伊丽莎白并没有将约翰的出轨归结为约翰不能自持的欲望或者是来自于艾比盖尔的勾引,而是归因于自身的冰冷。伊丽莎白唤醒着约翰内心的高贵,于是他希望自己活下去,但是此时与之前自甘堕落的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但同时他也面临着更大的问题:他是要自己的生存还是诚实的尊严。约翰·普洛托克的内心面临着深刻的自我博弈,他在诚实与谎言,良心与背叛乃至生与死之间作着残酷的抉择。当他在最后时刻抢回自己在认罪书上的签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绞刑架,约翰一步一步完成了人性的自我博弈,获得了真正的灵魂自由。

《萨勒姆的女巫》实际上是在暗示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文明道德与黑暗罪恶的较量,当我们在面对欲望诱惑和罪孽的洗礼时所面对的自我博弈到底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

三.人性博弈中营造的戏剧性

《萨勒姆的女巫》中塑造了多种类型的戏剧人物,平凡人物例如约翰·普洛托克,伟大的人物例如吕蓓卡,恶魔人物例如艾比盖尔,众多人物伴随事件的发生变化而展开的人性博弈,特别是平凡人物在逐步走向崇高的过程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阿瑟·米勒被称为“美国戏剧的良心”,他的作品总是在关注现实,思考人类罪恶的属性,《萨勒姆的女巫》甚至可以说不是一部历史剧,它表现得是所有人在相似状态下的共通属性。正如约翰·普洛托克,他的身上有着许多普通人所共有的特点,他面对年轻美貌的艾比盖尔同样犯下通奸罪,面对邪恶他也曾经想到过要屈服,在生与死,诚实与谎言的博弈之中他也产生过动摇,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和我们相似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一步步走向崇高,才更为使我们感动。阿瑟·米勒所创造的约翰·普洛托克不同于古希腊悲剧中的崇高人物,他平凡得就好像是我们自己,人都有可能犯错甚至犯罪,但是有尊严的人不需要替罪羊,人人都珍爱自己的生

命,但是绝不应该以出卖灵魂为代价去换取苟且偷生的存活,普洛托克在自我人性博弈中无疑完成了从平凡伟大的转变,走向绞刑架的背影正是他对于萨勒姆小镇最大的抗争。

阿瑟·米勒在《萨勒姆的女巫》中着重表现人物,表现人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道德博弈,这正是戏剧张力所在。除了普洛托克,我们同样还能够看到黑尔牧师在整个逐巫案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观念变化,情感震撼和心灵折磨。从刚开始他板上钉钉地确定魔鬼的存在,信誓旦旦一定要摧毁魔鬼,到后来他看到一辈子行善,受人敬仰的吕蓓卡,以及伊丽莎白也被人控告,他逐渐发现自己狂热追求的信仰可能给萨勒姆带来的是灾难,他试图全力避免这后果,但是无能为力,只得高声说:“我退出这个法庭!”在事件的最后,他所面对的只是自己信仰的全面崩塌。黑尔牧师在信仰崩塌之际竭力展开救赎但最终依旧无能为力。

普洛托克和黑尔牧师关于人性的抉择通过悲剧的征服作用而升华为最高的实在,使得观众从中获得超越悲剧的力量,这些艰难博弈和最终的无能为力是该剧产生巨大心灵震撼的基础所在。

《萨勒姆的女巫》像是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人性中黑暗的,邪恶的那一面生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看似和善的小镇居民在欲望的驱使下相互诬陷,高尚的牧师失去了自我信仰,政权的掌控者在逻辑和伦理之间迷失方向,萨勒姆终于变成人间地狱。通过剧中人物之间的人性博弈,以及人物自我心灵的斗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小人物由平凡走向伟大,其赋予的戏剧张力也给读者观众留下巨大震撼。

参考文献

1.《<萨勒姆的女巫>导演阐述》,王晓鹰

2.《欲望狂欢下的道德救赎--<萨勒姆的女巫>探析》,蒋笑婷,《文化论坛》

3.《论阿瑟·米勒的悲剧<萨勒姆的女巫>》,孙畅,《社科纵横》

(作者介绍:穆昊宇,武汉大学戏剧影视文学2013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