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感染诊疗流程

合集下载

常见急危重伤病重症医学科诊疗规范

常见急危重伤病重症医学科诊疗规范

常见急危重伤病重症医学科诊疗规范篇一:重症医学科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目录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重症医学科第一章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重症医学科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二、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重症医学科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三、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重症医学科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重症医学科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第二章常见急危重伤病重症医学科诊疗原则根据重症病人特点,在重视原发病诊疗基础上,强调器官功能评估与支持。

一、休克(一)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二)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三)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四)积极处理原发病因。

(五)调整容量状态。

(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或)强心药物,维持血压,保障灌注。

(七)观察尿量、血乳酸等灌注指标并保障组织灌注水平。

二、急性呼吸衰竭(一)氧疗。

(二)明确并保持气道通畅。

(三)及时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四)积极进行评估,能明确原因者,按相应抢救原则处理。

(五)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评估肾功能。

(二)分析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三)根据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确定初步治疗方案。

(四)必要时根据肾脏支持的处理常规进行肾脏支持。

四、急性肝脏衰竭(一)评估肝功能。

(二)查找肝功能衰竭原因。

(三)去除病因,尽可能停用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

(四)注意纠正凝血功能。

(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六)必要时进行人工肝等支持治疗。

五、急性左心衰竭(一)评估心脏功能及容量状态。

(二)查找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原因。

(三)积极去除诱发因素。

(四)积极调整容量状态,如利尿剂无效时,应用CRRT。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为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我院制定了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加强医疗安全。

首先,我们确定了急危重患者的重点病种范围,包括高危孕产妇、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子宫破裂、子痫、前置胎盘出血、产后出血、儿童高热惊厥、心力衰竭和新生儿危重症。

其次,我们制定了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流程,包括急诊患者就诊、分诊护理快速判断病情、抢救室通知妇产科或儿科医师、初步抢救治疗、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请相关二线班会诊、进一步抢救、病情稳定收入院和记录。

最后,我们规定了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时限要求,包括分诊处开始的抢救处置时间在5分钟以内,院内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检查结果报告时间在30-120分钟内,手术室准备时间在10分钟内,总值班和职能科室接到电话报告后10分钟内到达抢救现场,急救设备调配时间在30分钟内完成。

同时,各关联科室也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培训与考核,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连贯服务。

急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包括《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危急重症优先处置制度》、《查对制度》、《口头医嘱制度》、《佩戴“腕带”身份识别制度》、《急诊检诊、分诊制度》等。

同时,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与考核,确保知晓率达到100%。

各部门必须紧密配合,严禁推诿、拒绝参与抢救行为,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附件一是高危妊娠孕产妇急诊服务流程及服务时限。

预检分诊台护士需要在1分钟内快速评估病情,并通知产科医师,护送患者至急诊抢救室。

在5分钟内,需要密切观察或用监护仪监护,予以吸氧及建立静脉通道,并通知妇产科总住院。

医师需要快速评估,按照诊疗规范下达医嘱。

如果生命体征平稳,需要在10分钟内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转送至产科住院部。

如果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在10分钟内由产科医师通知本科室主任到场指挥抢救,并组建多学科抢救团队抢救。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及诊治流程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及诊治流程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及诊治流程危重病人是指生命体征紊乱、病情严重并伴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由于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紧急抢救和严密监测,因此医院通常都有完善的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和诊治流程。

下面将介绍相关内容。

1.制定专门的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明确抢救责任、流程和操作规范。

2.负责危重病人救治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危重病人需设立专门的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配备高级仪器设备,并保持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4.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中应包含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机制,确保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

危重病人诊治流程:1.识别和评估:医务人员应及时识别和评估病人的病情,确定是否为危重病人。

评估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呼吸循环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2.抢救通知:一旦确认为危重病人,医务人员应立即发出抢救通知,通知相关抢救团队的成员和设备准备。

3.寻找原因:在抢救开始之前,医务人员应尽可能地寻找导致病情恶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采取紧急措施:针对病情紧急的问题,如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5.监测和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不断监测和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针对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6.评估和调整: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结束抢救:当病情稳定或无法治愈时,医务人员应及时停止抢救,并与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结果。

总结:危重病人的抢救管理制度和诊治流程是医院保障危重病人救治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流程,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救治效率和准确性,并提供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使得抢救过程更加规范、高效。

需要指出的是,危重病人的救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抢救技术。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事件,可能会造成患者、医护人员甚至访客的健康威胁。

因此,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的具体内容。

1. 发现阶段。

当医院发现有患者或医护人员出现异常感染情况时,应立即启动感染控制团队,对疑似感染暴发的情况进行调查和确认。

同时,医院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包括卫生防疫部门和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以便展开联合应对。

2. 确认阶段。

在确认感染暴发事件后,医院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可能的传染源进行排查和隔离。

同时,对已经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遏制感染的扩散。

3. 控制阶段。

医院应当对感染暴发区域进行严格的管控,限制人员出入,并加强清洁消毒工作,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同时,医院应当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暴发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找出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控制措施。

4. 处置阶段。

在控制感染暴发的传播后,医院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和防护措施。

医院还应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加强对外沟通和宣传,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5. 总结阶段。

一旦感染暴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医院应当对整个事件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和完善感染控制预案。

同时,医院还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经验总结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就是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的具体内容。

希望医疗机构能够加强感染控制意识,做好感染预防和处置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感谢您的阅读。

重症感染诊疗流程

重症感染诊疗流程

重症感染诊疗流程感染在重症患者中发病率较⾼,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之⼀[1]。

但在重症感染的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仍存在较多误区,例如忽视炎症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不加区分地给予抗⽣素治疗;忽视感染部位筛查及病原学送检,⼀套抗感染⽅案应⽤于所有患者;忽视临床症状体征,简单地将病原学结果作为'⾦标准';更常见的是,完全照搬指南意见,或将重症感染与耐药菌感染混为⼀谈,导致不必要的抗⽣素暴露,增加了细菌耐药性的产⽣[2]。

此外,感染的严重程度与致病菌的耐药性完全是2个概念,重症感染并不能和耐药细菌感染'划等号',因此,重症感染患者并不意味着必须使⽤⼴谱抗⽣素。

制定本流程的⽬的在于规范重症感染的诊疗过程,从明确感染严重程度、确定感染部位⼊⼿,逐层推进,提倡感染部位导向的抗感染治疗,并遵循药代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理论,规范应⽤抗⽣素,结合临床反应及前降钙素原等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抗感染治疗效果,形成'诊断-治疗-评估-调整'密不可分的闭环模式,以期提升感染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减少细菌耐药的产⽣。

流程分为2部分: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流程和抗感染⽅案评估流程。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流程(⼀)判断是否重症感染对于重症患者⽽⾔,⽆论感染本⾝的严重程度如何,只要存在远隔脏器功能损害,就认为是重症感染。

本流程中重症感染的界定标准借鉴了2016年公布的脓毒症(sepsis)3.0指南[3],即:当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的变化(ΔSOFA 评分)≥2时,可以认为感染患者出现了器官衰竭的急性变化,sepsis 3.0=感染+△SOFA≥2。

感染性休克定义为在sepsis和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采⽤⾎管升压药物才能使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维持在65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并且⾎乳酸⽔平>2 mmol/L。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册、讲座等形式 ,定期开展侵袭性真菌感 染的预防宣传活动,扩大 知识普及面。
05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
感染症状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等。
案例分析
感染病原体
04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以降低菌群失调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 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流 通,减少病菌传播。
预防管理
01
02
03
建立预防制度
制定并执行针对重症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管 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 到有效落实。
微生物学证据
血液、痰液等标本培养出真菌,或组织病 理学检查发现真菌侵犯。
诊断方法
血液培养
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 行真菌培养,是诊断侵袭 性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痰液培养
对于疑似肺部感染的患者 ,采集痰液进行培养有助 于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取病变 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可明确真菌侵犯的组织类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 和治疗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 引言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
断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
疗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
防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案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④镇咳: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者,可给予氢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等镇咳药。
上呼吸道感染具体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
(2)病因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广 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 缩短病程。
②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 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 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4.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细胞数和蛋白可正常或升 高;急性坏死性脑病典型 表现为细胞数大致正常,蛋白增高。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1)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 荧光法。抗原检测速度 快,但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病毒抗原 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
(2)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 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 亚型。目前主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 快速多重 PCR。荧光定量 PCR 法可 检测呼吸道标本(鼻拭子、咽 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 且可区分 流感病毒亚型。对重症患者,检测下呼吸道(痰或气管抽取物) 标本更 加准确。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 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 48小时内进行抗 病毒治疗可减少并 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 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 48 小时内, 充分 评价风险和收益后,再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 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 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 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口腔医院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图

口腔医院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图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图
备注:1、患者情况由就诊科室主诊医生判定。

2、口腔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共识:口腔颌面外科疾患例如活动性出血、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的疾病,要升级高级别防护,立即开展救治。

(1)颌面部开放性损伤,合并活动性出血。

(2)颌面部骨折,包括上下颌骨骨折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

(3)口腔颌面部多间系感染、蜂窝织炎,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并危及生命的。

(4)口底血肿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

急诊科隔离诊室按最高风险等级防护救治。

必要时请病房值班主任会诊。

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按高风险防护等级,进入隔离病房,报医务处及疾控处,完成相关
测体温并记录
无需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
不发热、健康宝绿码、无症无史 患者可自行离院
流调筛查
门诊部
2020年12月25日
结果异常:隔离诊疗,疾控处进行后续闭环管理及上报。

(必要
发热或健康宝非绿码或
有症或有史工作日8:00-16:30
通知门诊部,疾控处,
节假日及非工作时间
通知总值班9。

尽早进
行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呼叫120
转运就近发热
门诊,阳性结果上报。

(必要时请示东城区卫
健委及CDC 、市医管中心)结果无异常:正常诊疗
口腔医院新冠疫情防控期。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3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6.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下列情况应 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 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 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建议酒精擦手 液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当手 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 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 耐药菌流行或暴发的ICU,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洗手。
(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基础病重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见下表) 某医院ICU人工气道103例各基础疾病医院感染率
基础病 颅脑外伤 多发病 脑肿瘤术后 脑血管意外 胰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 高位截瘫痪 大手术后 感染例数 感染例数 17 12 12 6 15 9 13 6 8 6 7 4 5 5 26 5 感染率 % 70.59 50.00 60.00 46.15 75.00 57.14 100.00 19.23 22
消化道4.76 血管相关 3.17(4/447) (6/447) 血液3.45 (2/58) 手术切口 3.45 (2/58)
市属
市属
20.19 (126/624)
呼吸道73.81 (93/624)
消化道7.94 (10/624)
泌尿系 5.56(7/624)
颅内0.64 (4/624)
21
ICU医院感染现状
高危因素的病人,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
冲洗,每2~6小时一次。
39
9.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MRSA与其他多重耐药菌如ESBLs鲍曼不动杆菌等 患者安臵 人员限制 手部卫生 眼、口、鼻防 护 隔离衣 仪器设备 物体表面 终末消毒 标本运送 生活物品 医疗废物 解除隔离 注:MRSA VREA ESBLs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遵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 床单位清洁消毒 密闭容器运送 无特殊处理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锐器盒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超文谱β-内酰胺酶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EA) 单间隔离 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 理 严格遒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 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专用,用后应清洗与灭菌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专用 终末消毒 密闭容器运送 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 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 器放入利器盒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规范诊疗行为,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医疗安全,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重点病种的范围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

一、急危重患者重点病种范围:高危孕产妇、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子宫破裂、子痫、前置胎盘出血、产后出血、儿童高热惊厥、心力衰竭、新生儿危重症。

二、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流程急诊患者就诊→分诊护理快速判断病情→抢救室,通知妇产科或儿科医师→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病情较重→请相关二线班会诊→进一步抢救→病情稳定收入院→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

三、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时限要求1、急危重患者从分诊处开始,抢救处置时间在5分钟以内,10分钟内完成诊疗处置(如通畅呼吸道,呼吸机应用,静脉穿刺等)。

2、院内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小于60分钟。

3、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效劳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患者抵达放射科后,平片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敷陈(能够是口头敷陈);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敷陈(能够是口头敷陈);检修科吸收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査结果敷陈(血常规、尿常规等,可德律风敷陈),60分钟内出具凝血结果敷陈,120分钟出具生化结果,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手术室在接到手术告诉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本科室立即告诉手术相关人员到场。

4、总值班接到XXX敷陈后10分钟内抵达抢救现场,本能机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接到XXX敷陈后10分钟内抵达抢救现场(节假日30分内);急救设备调配30分钟内完成。

重症感染休克抢救流程

重症感染休克抢救流程

重症感染休克抢救流程Septic shock is a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that occurs when the body’s response to an infection causes a severe drop in blood pressure. This can lead to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if left untreated, can be fatal.脓毒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当机体对感染做出反应,导致血压严重下降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致命。

The first step in the management of septic shock involves identifying and treating the underlying infection. This often involves th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other medications to help fight off the infection.脓毒性休克的治疗首先涉及识别并治疗潜在感染。

这通常涉及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来帮助抵抗感染。

In more severe cases, patients may require aggressive fluid resuscitation to help maintain adequate blood pressure and organperfusion. This can involve the use of intravenous fluids and medications to help support cardiovascular function.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来帮助维持足够的血压和器官灌注。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管理(1)工作服:可穿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

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

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可以不换鞋。

但如果所穿鞋子较脏,或ICU室尘埃明显时,应穿鞋套或更换不露脚的ICU内专用鞋。

(4)工作帽: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戴好帽子。

(5)手套: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接触黏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

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

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和急诊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7)人数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

医师和护士人数与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0.8~1:1和2.5~:1以上。

(8)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9)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2、病人管理(1)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装,感染病人在入手下手抗感染治疗前,尽可能先留取响应标本做病原学搜检。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

对于氛围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洁净ICU应安装于通风良好的病房。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

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诊断治疗基础知识ppt

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诊断治疗基础知识ppt

感(Gan)染性休克的治疗
•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应快速评估并稳定患 者的生命体征,尽早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 同时积极确定病原菌,并基于对患者病理生 理学状态的分析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的评估, 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和器官功能,防止感染 性休克向(Xiang)MODS发展。治疗过程中应注 重个体化因素,而不能固守于程序化的标准 治疗
重症感(Gan)染和感(Gan)染性休克治疗 新进展
第一页,共八十八页。
概 念 (Gai)
•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急诊科常 见的急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 持续存在,经(Jing)充分的液体复苏难以纠正 的急性循环衰竭,可迅速导致严重组织器官 功能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与临床结果 密切相关。
免疫抑制的先后顺序 • 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应正确评价个体的免疫状态,为进一步治疗提供
依据
• 感染性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分为3个时期:缺血性缺氧期、淤血性缺氧期、 微循环衰竭期,各期存在不同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 由于感染病原体、感染部位、机体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休克各期的出现并不完全遵循渐进的发展规律,也可能无明显的界限
60-70%
化疗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
其他
放疗
第五页,共八十八页。
基础疾病: 免疫功能缺陷(如AIDS、酗酒) 恶性肿瘤或白血病 急性胰腺炎、肠道系统疾病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存在易出血的感染灶 病毒感染 器官移植 中性粒细胞缺乏
感染性休克的病(Bing)理生理学
•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发展过程包括SIRS\CARS\MARS等一系列反应 • SIRS\CARS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个体差异,不完(Wan)全遵循免疫激活到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规范诊疗行为,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医疗安全,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重点病种的范围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

一、急危重患者重点病种范围:高危孕产妇、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子宫破裂、子痫、前置胎盘出血、产后出血、儿童高热惊厥、心力衰竭、新生儿危重症。

二、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流程急诊患者就诊→分诊护理快速判断病情→抢救室,通知妇产科或儿科医师→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病情较重→请相关二线班会诊→进一步抢救→病情稳定收入院→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

三、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时限要求1、急危重患者从分诊处开始,抢救处置时间在5分钟以内,10分钟内完成诊疗处置(如通畅呼吸道,呼吸机应用,静脉穿刺等)。

2、院内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小于60分钟。

3、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患者到达放射科后,平片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检验科接收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査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凝血结果报告,120分钟出具生化结果,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本科室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

4、总值班接到电话报告后10分钟内到达抢救现场,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接到电话报告后10分钟内到达抢救现场(节假日30分内);急救设备调配30分钟内完成。

四、各关联部门连贯服务规定:1、各关联科室根据急危重患者重点病种的范围、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制定本科室具体落实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并对具体措施及岗位职责进行培训与考核;2、急危重患者救治过程必须严格落实严格执行《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危急重症优先处置制度》、《查对制度》、《口头医嘱制度》、《佩戴“腕带”身份识别制度》、《急诊检诊、分诊制度》等制度。

危重患者血流感染专家共识解读

危重患者血流感染专家共识解读

危重患者血流感染专家共识解读血流感染是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全身性感染疾病,既可能原发性感染,也可能继发于其他部位如肺部、腹腔等感染,除单纯性血流感染外,还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复杂性感染。

血流感染占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例的40%,约占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病Intensive例的20%,通常与不良预后相关,尤其在适当的抗菌治疗不及时、感染源迟的情况下。

近年,Jean-François Timsit等学者针对危重患者血流感染诊疗,在Intensive Care Med期刊发表了一篇相关国际专家声明,涵盖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现有证据。

关键要素包括:了解当地流行病学以及细菌耐药性和治疗不当导致的风险因素,优化抗菌药物剂量和感染源控制。

该专家声明还讨论了早期微生物诊断、新的快速诊断方法、抗生素降级和抗菌药物短期使用的潜在益处。

本文重点阐述危重血流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早期微生物诊断血流感染流行病学血流感染可使多种严重CA感染性疾病的病程复杂化,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占所有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70%,但感染部位和患者特征不同,病原体的分布有差异,尤其患严重基础疾病的如免疫抑制者和/或短期内医疗机构暴露史,或尿路感染、肺炎的患者,需注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约占CA-BSI的5%。

目前,在继发于尿路感染或腹腔感染CA-BSI 中,产ESBLE(广谱β-内酰胺酶产肠杆菌)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逐步上升,超过了5%,在某些地区甚至达到20%,与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HA-BSI)的比例相当。

危重患者HA-BSI发生率在转入ICU时和转入ICU后分别为25%和75%,总体上,ICU-BSI发生率5-7%,相当于每1000住院日发生6-10次。

ICU-BSI主要继发于导管相关感染、院内肺炎和腹腔感染,并有一部分原发灶不明,常见感染病原体包括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念珠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感染诊疗流程
感染为引发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

重症感染诊疗过程中存在较多误区有待纠正。

因此,临床需要对于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流程进行制定,结合专家共识及国
内外相关指南进行整体流程分析。

并对于诊疗行为进行规范,提高患者的感染治
愈率,降低死亡率。

一、判定是否为重症感染
重症患者感染本身严重程度不考虑,治疗存在远隔脏器功能损害均被认定为
重症感染。

本流程当中重症感染对于界定标准进行借鉴,其中公布了脓毒症指南,其中提到,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变化在2分以上,可以认为感染患者产生器官衰
竭急性变化。

感染性休克一般在sepsis、分数液体充分的基础上采用血管升压药
物能够促进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5mmHg以上,血乳酸水平>2mmol/L,呼吸频率在
22次/min以上,收缩压小于100mmHg,这些数据均为快速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二、疑似感染部位筛查
在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应留取三大常规、血培养以及实施降钙素原送检。

同时,应在6~24小时内进行复查,根据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实施疑似部位筛查。

如患者产生憋喘、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则考虑患者有肺部感染可能。


部感染在秋冬季节高发。

同时,怀疑患者为病毒感染应立即实施咽拭子送检,并
为其实施病毒筛查,对于痰液进行留取,为其实施抗酸染色、革兰染色以及真菌
镜检。

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为患者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对于非粒细胞降低的曲霉
感染患者应同时送检灌洗液的半乳甘露聚糖基进行实验,同时。

可实施CT、胸部
X线以及超声影像学检查协助,大叶性肺炎一般在肺炎链球菌中产生,大叶实变
伴有叶间裂膨隆,可提示其存在克雷伯菌肺炎的可能性。

病变表现主要为水肿改变,可充分考虑患者存在肺孢子菌肺炎以及病毒性感染,双侧典型病原体及肺结
核较为常见,同时,产生肺空洞以及胸腔积液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属于军团菌
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如患者存在寒战、张驰热、瘀斑及皮疹为首发表现则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血
液感染,应尽快为患者实施骨髓培养,并为患者实施细菌生长情况判定。

规范为
患者进行采血,同时可适当提升血培养阳性率,如患者体温大于38℃应进行常规
送检,如患者存在寒战在其发热前1小时内应为其实施血液标本培养采集,同时
需要进行双侧采集,采血量控制在5ml,采血量如不满足要求时应首先考虑需氧
瓶的含量需要,采集后应将血培养瓶送往实验室,接种后血培养瓶不可实施冷藏。

如患者存在呕吐、恶心、伴腹痛、腹胀应明确患者是否为腹腔感染,应对于
患者的腹腔游离积液进行检查,可为患者实施穿刺活检、CT下穿刺培养、送检涂
片等,注重胆道感染的标本送检,如为患者实施大便革兰染色以及肠源性感染评
估腹腔,影像学检查能够实现腹腔感染诊断辅助。

例如,膈下游离气体能够实现
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显示,腹腔积液气泡中存在感染提示,则患者有肝肾脓肿病变
特征表现。

如患者产生意识改变、头痛、头晕需要实施脑脊液检查,对其是否存在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进行判断,可利用涂片、脑脊液常规特征性检查,颅脑影像学检查
以及辅助诊断。

三、感染部位抗生素选择
在获取有价值的病原学结果前应实施初始抗生素选择,将感染部位作为导向,充分考虑宿主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病原学特点,继发性实施
腹膜炎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及致病菌,经验型抗生素需要对于上述复细菌进
行覆盖,应对于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合理抗生素选择,前期的抗感染方案一
般为修正因子,需要结合流行病学考虑非发酵菌、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
药肠杆菌的可能性。

四、细菌耐药程度评估
对于90天内利用抗菌素实施治疗、住院时间在5天以上的患者抗菌耐药率
相对较高。

伴有获得性肺炎、居住在护理机构以及家庭静脉输液治疗、慢性透析
的患者可考虑为耐药菌感染的可能,治疗此部分患者应对于革兰阴性、革兰阳性
耐药菌进行覆盖。

五、真菌感染风险评估
ICU病房中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一般为20%,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泌尿系统血
流系统、腹腔等,曲霉感染几率一般为1%,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在决定实施
抗感染方案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为患者是否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风险,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宿主影响因素为免疫抑制剂缺陷,并存在确切的吸入性霉菌、孢子病史以及接触史,其重要表现为新月征以及肺部晕轮征。

念珠菌感染的宿主
危险因素一般为念珠菌多部位屏障破坏,可根据念珠菌评分进行危险因素判断,
如确诊念珠菌感染可能性2.5分以下,需要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
迅速获得其真菌血清学指标,并实施抗真菌判断。

六、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初始实施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药物选择,需要及时应用,脓毒症患者在一
小时内可实施静脉抗生素应用,其给药方案能够遵循PD理论,主要为头孢类、
青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为代表的抗生素,能够通过单次给药剂量增加,有效增
强药品的给药频率、输注时间的方式全面提升临床疗效。

其中氟喹诺酮以及氨基
糖苷类为主要代表的抗生素,可通过提高药物浓度使其临床疗效提升,但最高药
物浓度应避免超过毒性剂量。

抗生素选择过程中应注重药物的感染部位及血管浓度,对于肝肾功能异常及高龄及正在接受肾脏代替治疗患者应实施剂量调整。

结论:总而言之,感染属于临床重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重症感染的
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诊疗误区较多,例如,对于感染及炎症鉴别忽视、没有区分
性实施抗生素用药、对于感染部位没有注重筛查及病原学检查、利用一套感染方
案在所有患者中应用等,因此,应对于重症感染诊疗流程实施规范,实现管理流
程有效规划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