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04讲 确认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4讲确认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知识点:确认递延所得税税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解读】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1.所得税税率的确定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所得税税率的确定

2.对时间价值的考虑

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

【例12】甲公司于2×18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设备,取得成本为2 000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

假定计税时允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

分析:

2×18年该项固定资产按照会计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为200 000元,计税时允许扣除的折旧额为400 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 800 000(2 000 000-200 000)元与其计税基础1 600 000(2 000 000-400 000)元的差额构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为50 000元[(1 800 000-1 600 000)×25%]。

如果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则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50 000-0=5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 000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1.确认的一般原则

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的确定

【教师提示】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体现了“谨慎性”的要求,即不高估资产(确认时附有前提条件),不低估负债(确认时通常不附有条件)。

2.确认未来期间是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1)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①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

②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将产生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额。

(2)对未弥补亏损的特殊考虑

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否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利用该部分未弥补亏损或税款抵减时,企业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的影响:

①在未弥补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会因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而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②在未弥补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可能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③未弥补亏损是否产生于一些在未来期间不可能再发生的特殊原因;

④是否存在其他的证据表明在未弥补亏损到期前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1.适用税率的确定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具体参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即可

2.对货币时间价值的考虑

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

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1)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①一般应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同时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对于原确认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减记金额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因上述原因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

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情况

【解读】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13】甲公司2×18年发生资本化研究开发支出8 000 000元,至年末研发项目尚未完成。税法规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化的开发支出按其175%作为计算摊销额的基础。

分析:甲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资本化的开发支出8 000 000元,其计税基础为14 000 000元(8 000 000×175%),该开发支出及所形成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即存在差异。

因该差异并非产生于企业合并,同时在产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不确认与该暂时性差异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四、适用税率变化的影响

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

【解读】适用税率变化的情况下,应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进行调整,反映税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的调整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以外,其他情况下因税率变化产生的调整金额应确认为税率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知识点:确认所得税费用

【解读】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一般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考虑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所得税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二、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用公式表示即为: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三、所得税费用

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以后,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