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分析

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分析
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分析

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0T16:17:00.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马小国马孝荣马清[导读] 甘肃省广河县人民医院外科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具备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

甘肃省广河县人民医院外科 7313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对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没有发现胆瘘,临床治疗效果很好。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具备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恢复快,适应症广泛,便于在基层医院进行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胆囊结石;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高脂饮食,导致了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普外科病,这些年随着微创技术和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治疗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本组抽取了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讨小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5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符合胆囊结石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38例是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2例是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0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18例行CT检查。

1.2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切口部位在右上腹经腹直肌或右肋缘下,切口长度为2~5cm,常规进入腹腔后,先分离粘连,再进行小范围探查,把纱布垫在切口下方从内侧塞入,让胆囊与周围组织分开,用2~3把拉钩牵开,暴露胆囊及Colat三角,在视野直视下剪开Colat三角的包膜,解剖胆囊及Colat三角,分离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用钛夹钳夹闭胆囊管与胆囊动脉,然后通过电凝钩行顺逆合切除胆囊,出血点使用电凝止血,不予缝合,一般不放置引流物,对于少数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可放置引流物检查有无胆瘘出血,依次关闭切口,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静滴3~5天,并常规对切口进行及时换药等。

2.结果

50例均痊愈出院,没有发现胆瘘。回访复查15例,没有发现小胆囊、胆囊残株炎及小胆囊结石等。

3.讨论

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的一项新技术,拥有医源性损伤小、疼痛少、恢复迅速等优势,但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所以目前阶段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1],而且腹腔镜目前还没有普及到一些基层医院,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还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开腹手术存在医源性创伤较大,手术并发症较多,切口长,腹壁肌肉损伤较严重[2],术后疼痛比较多,住院时间长,恢复较慢等缺点,根据这个现状,笔者所在医院开展了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胆囊结石是我国临床的一种常见病,高发病之一,在健康人群中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一般为4%~16%,MC拥有医源性创伤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可直视下手术等优势,安全可靠,手术野处理比较干净,属于微创手术的范围之中,其近、远期效果均较好。Mc的适应症一般为:①胆囊结石反复发作引起的临床症状;②慢性结石性胆囊炎;③胆囊息肉性变;④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萎缩;⑤急性胆囊炎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关于胆囊切除手术完成后是否要进行腹腔引流,在本组病例中,有选择的对某些病例不放置引流,患者恢复均良好。其中国内外文献对于胆囊切除手术放置引流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笔者的体会是,胆囊切除手术完后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的患者可以不对其进行放置引流,但是如果由于手术中操作比较困难,导致胆囊破裂,胆汁流入腹腔,渗血较多的病例,从安全角度出发,应放置引流。另外如果有遇到胆管漏扎或结扎线脱落(尤其在胆囊大部切除术中经胆囊腔缝扎胆囊管)时,均会有胆汁渗出,放置引流管不仅可以将渗出液及时的引出体外[3-6],同时还能减少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的发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尤为重要,有报道称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一般是0.24%,而且一旦出现损伤且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胆囊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变异,胆囊结石并发炎症导致的胆囊和周围组织的粘连,是引起胆管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笔者的感受是胆管损伤的预防首先应该是要对手术引起足够的重视,全面了解肝外胆道系统的正常解剖关系、变异、及病理改变相关常识。在胆囊切除极度困难的病例中可实施胆囊大部切除术,但手术完成后要详细地描述手术的经过,最好是有相关的图示加以说明,以备可能的再次手术的需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过去普遍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之上,吸取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7],减少了因OC手术式的切口较长,医源性损伤较大的劣势。而且如果手术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可以随时扩大手术切口的长度,进行全面有效的探查。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操作也比较简单,费用比较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比较适合在基层医院展开,不过也要从患者的实际病情、经济条件、预后来选择合适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具备让胆囊切除手术进展更顺利,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医源性创伤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的优势;因此,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及使用。参考文献:

[1]曹仕琼,熊枝繁.血脂、性激素水平与胆囊结石关系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06)

[2]何朝,谢云飞,胡小敏,陈亚冰.胆囊结石合并症漏诊5例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02)

[3]叶忻,孔繁恩,王保钢,项晓宇,肖志坤,韩天权,张圣道.社区成年女性胆囊结石发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05)

[4]唐立明.58例胆囊结石治疗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08)

[5]刘光强.胆囊结石类型的多因素差别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05)

胆结石手术方案

目前三镜联合(是指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3种内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通过一系列序贯诊疗方案,微创治疗胆系结石)是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 但是在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对这三种镜子的选择组合是不一样的,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案。 1、十二指肠镜+腹腔镜, 2、腹腔镜+胆道镜, 3、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 那么,哪个是首先方案呢?1还是2或3?我们知道每个手术都是有其手术适应证的,最符合适应证的就是首先方案,下面我们看看这三个方案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是什么? 1、十二指肠镜+腹腔镜:适用于合并胆囊结石无胆管狭窄的肝外胆管结石者。治疗分两阶段:首先应用十二指肠镜取石治疗, 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Oddi括约肌切开(EST),十二指肠乳头扩张,碎石网篮碎石,取石网篮、取石气囊等多种方式取石,内置鼻胆管(ENBD)引流等综合处置,取石成功后2-3天如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均采用三孔法,使疾病彻底治愈。 如在应用十二指肠镜处理胆总管结石时出现了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穿孔等并发症,则先经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LC。该方案不仅保持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而且将复杂手术分为两步进行,降低了手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2、腹腔镜+胆道镜:适用于内镜取石失败、ENBD 失败者,或术中可疑有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的,并且胆总管扩张直径大于1.2cm的病人。如果胆总管无扩

张或胆总管纤细者,则行开腹手术。治疗过程:应用腹腔镜探查胆总管,均采用四孔法;联合应用4 种方法取净结石(器械直接取石、水冲法取石、胆道镜取石、术中液电碎石) ;经胆道镜检查后,留置T管引流。 术后8~10天经T管造影,如无结石残留,3周后拔除T 管。该方案虽术后住院时间稍长,但较开腹手术相比,仍然保留着微创治疗的优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疼痛轻,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3、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三镜方案:适用于十二指肠镜取石失败但能完成ENBD治疗,并且胆总管扩张直径大于1.2cm的病人。如果胆总管无扩张或胆总管纤细者,则行开腹手术。治疗过程。 (1)内镜治疗阶段:ERCP成功后,若确定经内镜取出胆管内结石困难,即行有效的ENBD导管引流治疗。 (2)腹腔镜治疗阶段:病情稳定1~2天后,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净胆管结石, 均采用四孔法,然后经胆道镜检查证实无结石残留,胆总管内留置ENBD导管,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开处。 (3)术后处理:术后4~5天经ENBD导管造影,若无异常即可拔除导管。该方案达到了三种微创技术的最佳组合,使微创治疗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它先经内镜留置ENBD导管,降低胆道压力,缓解全身情况;腹腔镜术中胆总管内留置ENBD 导管,一期缝合胆管切口,保持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术后以ENBD导管代替T管的支撑引流作用,避免了放置T管的相关并发症,使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此外还需了解的几个问题: 1、治疗胆总管结石首选十二指肠镜还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并征得其同意后,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标签: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类疾病,从过往临床实践分析对比来看,该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有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上关于其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有接近20%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1]。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不同治疗方法的最终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就将以实际病例对比的方式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15±4.12)岁,平均病程(196.41±33.15)个月,所有患者经B超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证实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并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即在开腹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4~5周再行T管造影,如果造影结果显示开腹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后患者胆总管下端通畅,且经过观察未发现有结石残余的情况,则可将T管拔除[2]。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即对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使用超声刀结扎胆囊动脉后电凝切断,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切开胆总管前腹膜,然后用切开器将胆总管切开并将内部的胆汁吸出,用分离钳夹出胆总管内的结石。上述操作完成之后,再从患者锁骨中线穿刺孔插入3.7 mm 的胆道镜,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仪器为日本OLYM-PUS CHF-XP20胆道镜,对患

何种胆石症适合手术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91408.html, 何种胆石症适合手术治疗 作者:吴浩荣 来源:《现代养生》2006年第06期 胆汁中97%是水,其他成分主要有胆汁酸与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无机盐(钙)等。胆固醇不溶于水而只溶于胆汁,如果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高或其他成分不足,这时易形成胆固醇结石。如果胆色素在肝内未与葡萄醛酸结合,或由于胆道细菌感染时,细菌破坏了这种结合胆红素,胆色素与钙就会形成胆色素结石(泥砂样结石)。混合性结石由胆色素、胆固醇、钙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根据其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混合性结石约60%发生在胆囊内,40%在胆管内。 胆囊结石是综合因素所致。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3。 造成胆囊结石的可能因素有: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某种遗传基因的人群和家庭易患结石,在医院收治的病人常有一家几代人或同代人中都患有胆结石。2.肝硬化或肝病。3.糖尿病。4.胆道蛔虫症。5.先天性胆管扩张症。6.溶血病。 胆囊结石如何治疗? 胆囊结石患者首先选择的不是开刀,而是药物治疗。但也有许多人经过5~10年的药物治疗,结石仍然有不断增大的现象,最后还应选择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 1.有典型的胆绞痛频繁发作史者。右上腹痛反复发作,腹痛以半夜发作为主,持续2~3 个小时后自行缓解。或食油腻食物后等诱发疼痛者,属于典型的胆绞痛,开始时发作间隔期较长,以后频繁发作。 2.胆囊内多发性小结石,有合并胰腺炎发作者。 3.胆囊结石为10~13毫米,易造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者。 4.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 5.胆囊结石病史达10年以上或胆石大小在2厘米以上者。 6.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 7.糖尿病患有胆囊结石者。

胆结石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胆结石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 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 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 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 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 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 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 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 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 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应用鹅去氧胆酸成功地使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溶解消失。但此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 结肠引起腹泻。 2.接触溶石经PTC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 : 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症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lithotripsy,简称ESWL。常用的震波碎石机为EDAP LT-01型,该机由镶嵌在一个抛物面圆盘上的320枚压电晶体,同步发出震波,形成宽4mm、长 75mm的聚集区,声压为9×107PZ。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冲击频率,100%的治疗 功率,历时60~75分钟,胆囊内结石便可粉碎。此外,还采用B型超声实时成象,对结 石定位,并监控碎石的过程。 4.体内接触碎石经胆道镜置入液电碎石机、激光等能源接触碎石 5.经内镜微创手术取石碎石 6.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

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分析

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0T16:17:00.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马小国马孝荣马清[导读] 甘肃省广河县人民医院外科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具备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 甘肃省广河县人民医院外科 7313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对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没有发现胆瘘,临床治疗效果很好。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具备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恢复快,适应症广泛,便于在基层医院进行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胆囊结石;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高脂饮食,导致了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普外科病,这些年随着微创技术和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治疗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本组抽取了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讨小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5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符合胆囊结石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有38例是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2例是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0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18例行CT检查。 1.2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切口部位在右上腹经腹直肌或右肋缘下,切口长度为2~5cm,常规进入腹腔后,先分离粘连,再进行小范围探查,把纱布垫在切口下方从内侧塞入,让胆囊与周围组织分开,用2~3把拉钩牵开,暴露胆囊及Colat三角,在视野直视下剪开Colat三角的包膜,解剖胆囊及Colat三角,分离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用钛夹钳夹闭胆囊管与胆囊动脉,然后通过电凝钩行顺逆合切除胆囊,出血点使用电凝止血,不予缝合,一般不放置引流物,对于少数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可放置引流物检查有无胆瘘出血,依次关闭切口,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静滴3~5天,并常规对切口进行及时换药等。 2.结果 50例均痊愈出院,没有发现胆瘘。回访复查15例,没有发现小胆囊、胆囊残株炎及小胆囊结石等。 3.讨论 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的一项新技术,拥有医源性损伤小、疼痛少、恢复迅速等优势,但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所以目前阶段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1],而且腹腔镜目前还没有普及到一些基层医院,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还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传统开腹手术存在医源性创伤较大,手术并发症较多,切口长,腹壁肌肉损伤较严重[2],术后疼痛比较多,住院时间长,恢复较慢等缺点,根据这个现状,笔者所在医院开展了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胆囊结石是我国临床的一种常见病,高发病之一,在健康人群中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一般为4%~16%,MC拥有医源性创伤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可直视下手术等优势,安全可靠,手术野处理比较干净,属于微创手术的范围之中,其近、远期效果均较好。Mc的适应症一般为:①胆囊结石反复发作引起的临床症状;②慢性结石性胆囊炎;③胆囊息肉性变;④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萎缩;⑤急性胆囊炎及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关于胆囊切除手术完成后是否要进行腹腔引流,在本组病例中,有选择的对某些病例不放置引流,患者恢复均良好。其中国内外文献对于胆囊切除手术放置引流问题的看法有所不同,笔者的体会是,胆囊切除手术完后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的患者可以不对其进行放置引流,但是如果由于手术中操作比较困难,导致胆囊破裂,胆汁流入腹腔,渗血较多的病例,从安全角度出发,应放置引流。另外如果有遇到胆管漏扎或结扎线脱落(尤其在胆囊大部切除术中经胆囊腔缝扎胆囊管)时,均会有胆汁渗出,放置引流管不仅可以将渗出液及时的引出体外[3-6],同时还能减少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的发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尤为重要,有报道称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一般是0.24%,而且一旦出现损伤且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胆囊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变异,胆囊结石并发炎症导致的胆囊和周围组织的粘连,是引起胆管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笔者的感受是胆管损伤的预防首先应该是要对手术引起足够的重视,全面了解肝外胆道系统的正常解剖关系、变异、及病理改变相关常识。在胆囊切除极度困难的病例中可实施胆囊大部切除术,但手术完成后要详细地描述手术的经过,最好是有相关的图示加以说明,以备可能的再次手术的需要。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过去普遍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之上,吸取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7],减少了因OC手术式的切口较长,医源性损伤较大的劣势。而且如果手术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可以随时扩大手术切口的长度,进行全面有效的探查。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操作也比较简单,费用比较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比较适合在基层医院展开,不过也要从患者的实际病情、经济条件、预后来选择合适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具备让胆囊切除手术进展更顺利,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医源性创伤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的优势;因此,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及使用。参考文献: [1]曹仕琼,熊枝繁.血脂、性激素水平与胆囊结石关系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06) [2]何朝,谢云飞,胡小敏,陈亚冰.胆囊结石合并症漏诊5例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02) [3]叶忻,孔繁恩,王保钢,项晓宇,肖志坤,韩天权,张圣道.社区成年女性胆囊结石发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05) [4]唐立明.58例胆囊结石治疗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08) [5]刘光强.胆囊结石类型的多因素差别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05)

胆囊结石的分型及诊疗

胆囊结石的分型及诊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凌晓锋 一、胆囊结石的概况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成分是糖蛋白基质将大量的胆固醇结晶微粒和很 少量的胆红素钙微粒团聚在一起组成的高聚物。 (一)胆囊结石的成因: 人体内有成石因素和防石因素,成石因素包括胆汁中胆固醇超饱和、胆红素钙微粒以 及糖蛋白;防石因素是胆汁酸盐和磷脂,当成石和防石因素发生了失衡时,即成石的因素多余防石因素时,就会形成胆囊结石。此外前列腺素直接参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因为它可促使糖蛋白的合成增加,故临床上可利用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防石。 (二)病理生理 多数胆囊结石致病是通过胆囊管梗阻,如胆囊结石在胆囊收缩时或者病人在夜间平卧 位时移行到胆囊管,造成胆囊管的梗阻,胆囊内部的压力升高,进一步形成了胆囊的扩张和 水肿。胆囊的扩张和水肿可造成胆囊壁的静脉和淋巴回流的障碍,加上炎症细胞的浸润,就形成了胆囊炎。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胆囊壁的张力进一步增高,可促使动脉闭塞,从而导致胆囊壁的缺血、坏死,甚至是穿孔。若在梗阻的基础上发生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或者肠 球菌,或者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会进一步加重炎症的产生。此外,胰液返流入胆囊,或 者是胃液或者是浓缩的胆汁都可刺激引起胆囊炎。

(三)病理 胆囊炎有单纯性的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的胆囊炎三种。若炎症波及到胆囊 周围,则形成胆囊周围炎,如Mirizzi综合症,它是由于结石梗阻在胆囊管,进一步压迫肝 总管形成梗阻性黄疸或者胆管炎。胆囊的结石通过胆囊管掉至胆总管里可引起胆管炎、急性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疸。化脓的胆囊穿孔破溃到附近的肝组织则形成肝脓肿。此外,它还可以造成对消化道的侵蚀,形成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的内瘘。胆囊的结石移行到胆总管后若进 一步移行到胆道下段,则可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有的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尤其是结石>2cm 的胆囊炎容易诱发胆囊癌。 在临床上如果病人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心肺疾病,如心衰、糖尿病、心梗等, 则这些病人处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四)胆囊结石的治疗对策 胆囊结石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是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如禁食、禁食、 使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解痉止痛药物等对症处理。对于部分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可试用溶石治疗或严密观察病情。 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一)种类 有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的胆囊炎三种。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局限 于粘膜的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及急性炎症细胞的浸润,其他各层结构完好。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的各层都是蜂窝组织炎,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的各层都是蜂 窝组织炎,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二)临床表现 女性病人多见,患者既往多有发作史,诱因是饱餐或者是进食油腻食物以后,多为夜 间发作。腹痛的特点是突发的右上腹阵发性的疼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疼痛可放射到 右肩、背部和肩胛,继而疼痛由由阵发性疼痛转变成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此时要高度怀疑病人有穿孔的可能性。

胆囊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观察 王轶+

胆囊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观察王轶+ 发表时间:2018-10-10T16:07:48.2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作者:王轶 [导读] 分析胆囊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 长沙市贺龙体育运动学校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02例涉及的数据相关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实施分组探究;对照组48例,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体温维护、管道护理、限制输液、疼痛护理、术后早期活动、出院指导;以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石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疗效优良率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行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可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对于提高疗效、加快术后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微创手术;综合性护理 胆囊结石作为常见的胆道疾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保守治疗较差[1]。微创手术广泛用于治疗胆囊结石,鉴于该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不同程度地增大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生理、心理受应激反应的影响。同时,微创手术的操作要求精细、准确,对手术视野要求高,而患者治疗依从性、配合程度、心理状态均作为影响手术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胆囊结石微创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水平亦关系到患者的疗效、术后康复效果。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胆囊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度102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实施分组探究,对照组48例,男胆囊结石患者34例、女胆囊结石患者14例;年龄34-81岁,平均(63.4±4.3)岁;其中初发性占72.92%(35/48)、复发性占17.08%(13/48);观察组54例,男胆囊结石患者38例、女胆囊结石患者16例;年龄36-79岁,平均(62.6±4.1)岁;其中初发性占68.52%(37/54)、复发性占31.48%(17/54);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积极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加强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胆囊结石患者常规护理前提下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及时和患者沟通,需要护理人员态度诚恳和温和,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手术认知,鼓励患者及时倾诉自身情绪,予以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以治疗成功病例法提升患者信心;(2)健康宣教,入院时介绍病房、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详细讲解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安全性、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3)体温维护干预,术中护理人员对患者体温密切观察,维持术前、术中手术室温度超过29℃,术后控制温度是25℃,依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减棉被;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加热灌洗;(3)管道护理干预,强化引流管管理力度,避免发生异常现象,如尿管曲折、堵塞,对冲洗液的量和性质进行观察,维持插管口的清洁,让患者尽可能多的饮水;对输液进行限制,依据围术期患者需求对输液量进行控制,特别是生理盐水的限制,基于稳定生命体征下,将输液量减少;(4)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的疼痛主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不影响病情、睡眠质量的情况下,讲解疼痛的原因;若患者难以耐受,采取镇痛处理;(5)术后早期活动,术后让患者进行按摩、变更体位、擦拭等被动活动,之后开展行走、坐起以及站立等活动,从小至大的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6)出院指导,评估患者的病情,嘱咐患者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定期复诊,配合随访。 1.3观察指标 以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石复发率作为观察指标[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胆囊结石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评分对比 2 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疗效优良率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2 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对比(%)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24T15:50:09.8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阿力木江•阿布都热衣木1 艾武2 [导读] 这种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手术在腹腔镜、胆道镜监视下操作,图像放大十余倍。 阿力木江?阿布都热衣木1 艾武2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844000) 【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133-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T管引流40例。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著,而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囊结石微创腹腔镜效果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内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腹腔镜一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1]已逐渐成为该病首选治疗方式,该手术治疗术后维持了正常的生理平衡,恢复了真正的健康水平,术后瘢痕不明显,恢复较快。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收住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84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年龄21~65岁,平均43.5± 2.3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4.6年。临床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及发热。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CT等辅助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多发性结石58例,单发性结石26例。结石最小为10mm,最大为25mm,平均直径(16.3±2.7)mm。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镜微创手术指征,肝功能A级。而且均无上腹部外科手术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史及肝内、外胆管狭窄等。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胆管结石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如下,患者平卧位,先用5mm迷尔腹腔镜探查下标记胆囊的体表投影,在其2cm以内的小切口入路,暴露胆囊底部行小切口.将专利薄鞘(胆道镜通道)放入并固定.随鞘管放人胆道镜,探查胆囊黏膜、胆结石的大小、位置、数目,再用取石网蓝取石,嵌顿结石或巨大结石可先夹碎或气压弹道碎石后取出,最后确定无结石且胆汁流畅,可将胆道镜拔出.进行缝合。对照组行传统胆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右肋缘下行10cm左右的手术切口,首先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然后采用石钳取石,术后留置T管。术后观察有无出现胆管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3周后经B超确定无结石残留后拔除T管。若有结石残留,则在2月后经T管取石。随访观察10月,了解结石残余情况。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采用x2检验。P<.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T管引流40例,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下表。 3 讨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时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在腹腔镜下一次性完成手术,可保护了括约肌,避免周围组织损伤,使患者术后所受痛苦较小,康复时间较快[2]。术后结石残留是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情况,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3]。 腹腔镜一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不仅保留了胆囊[4],手术切口比传统胆囊切除术小[5],在当今重视人性化服务社会深受年轻人的青睐[6]。这种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手术在腹腔镜、胆道镜监视下操作,图像放大十余倍。胆囊结构清晰暴露,手术时间短;②术中出血少,防止了因输血引起的各种血液传染病;③术后腹部仅留有2个小的切口[7]。看不到手术瘢痕,有美容效果;④术后无切口感染;对身体创伤极小;⑤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少,避免了传统胆囊切除术常见的胆道出血、腹腔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⑥术后保留了胆囊,患者无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等,同时减少胆总管结石发生率;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⑦避免切胆后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康春博,欧阳才国,张利刚,等.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4):292. [2]于聪慧,余昌中,梅建民,等.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5;l1(9):897~899. [3]孙文郁,姜晓峰,姜洪磊,等.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6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13(2):160~161. [4]张宝瞢.腹腔镜徼刨保胆取石新思维的讨论.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4):241-243. [5]尚鹏,张勇,王建华,等.内镜与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7):582-58. [6]张建.黄耀,吴孟超,腹腔镜术中联合内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前景.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8):685-687.

胆结石多大需要手术

胆结石多大需要手术 *导读:胆结石多大需要手术?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内径为2.0mm,小于2.0mm的胆结石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排石药物,有可能排出。如果结石大于2.0mm,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胆结石手术治疗。而胆结石手术的适应症是针对的一般情况来说的,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胆结石是一种胆道疾病,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也很多。如保守治疗、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石等,有部分人希望通过手术来立马把疾病治好,但是并不是所有胆结石都需要的,那胆结石多大做手术? 胆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那这时候能做手术吗? 人的胆囊位于右上腹,所以如果出现胆结石,各种症状也是出现在右上腹。胆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患者会出现间歇性的右上腹疼痛,还会出现右侧肩背部疼痛,同时出现食欲不振、厌油腻性的食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 当胆结石直径在0.5-0.8厘米之间,就可能堵塞在胆囊出口的地方,医学上称为结石嵌顿,导致胆囊内的胆汁无法排除,从而出现胆囊极度的扩张,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胆囊化脓和坏死。有时嵌顿的结石还会压迫胆总管,从而出现胆总管坏死,或者胆总

管梗阻或部分梗阻,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发黄,这种情况的治疗很麻烦。 当胆结石直径在0.3-0.5厘米之间,胆结石就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这是因为胆结石随着胆汁进入肠道时,卡在进入肠道的出口处,从而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这是有生命危险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胆囊管内径为2.0mm,小于2.0mm的胆结石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排石药物,有可能排出。如果结石大于2.0mm,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胆结石手术治疗。而胆结石手术的适应症是针对的一般情况来说的,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胆囊结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胆囊结石该怎么办

胆囊结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胆囊结石该怎么办 胆囊结石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近年出现许多对胆囊结石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的曾风行一时,但最终未能通过实践的检验。如口服药物溶石治疗、接触性溶石治疗、体外震波碎石等。一些介入性治疗旨在取除结石而保存胆囊,如经皮胆镜超声碎石、取石,小切口胆囊切开取石等,因保留了形成结石的温床——病理胆囊,存在结石复发率高的弊端。所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须建立一系列的精细的工作程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而不只是单纯将切口做得小一些。经过多年实践的检验,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当今治疗症状性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微创手术是当前外科学发展的趋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符合当前发展的趋势。 1.胆囊结石开腹手术适应证 (1)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病72h以内,有明确手术指征(化脓性、坏疽性、梗阻性)。 (2)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超声提示胆囊壁增厚者。 (3)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尤其是易造成嵌顿的小结石。 (4)胆囊萎缩已无功能。 (5)胆囊内、外瘘,特别是胆囊造口术后的黏液性瘘管。 (6)糖尿病病人的胆囊结石。 2.胆囊结石开腹手术禁忌证 (1)不能用胆囊病变解释的右上腹部慢性疼痛,超声和胆囊造影未发现胆囊异常。 (2)梗阻性黄疸病因未明确前不应盲目切除胆囊。 (3)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胆囊切除者。 3.对符合以下情况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可以先用非手术治疗,待急性期过后施行择期手术。 (1)初次发作症状较轻的年轻患者。 (2)保守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者。 (3)临床症状不够典型者。 (4)发病已3天以上,无紧急手术指征、保守治疗症状减轻者。 4.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的开腹手术分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两种。如遇胆囊三角解剖异常或炎症、水肿、严重粘连不易分离时,亦可采用顺逆结合的方法切除胆囊。 (1)顺行性胆囊切除: ①显露和处理胆囊管: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外缘剪开胆囊颈部左侧的腹膜,仔细分离出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处钳夹切断胆囊管结扎。

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

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5T15:43:34.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作者:李满意 [导读] 胆囊结石属于普外科一种常见、多发疾病,而随着微创技术和影像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李满意(温县人民医院河南温县 454850) 【摘要】目的对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60例,对其行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为(90±22.24)ml,手术时间为(74±20.45)min,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0±3.89)h,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6±5.49),住院时间为(9±1.56),住院费用为(4000±104)d。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并吸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诸多优点后形成的,具备切口小、创伤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的恢复快、安全性高和疗效显 著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胆囊结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40-02 胆囊结石属于普外科一种常见、多发疾病,而随着微创技术和影像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治疗的方式也出现了跨越性的进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就是在开腹手术的基础上改良后的新技术,其具备操作时间较短、创伤小和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1]。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并提高其疗效,减少或者避免医源性的损伤,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节省住院费用,本文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具体的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8±2.34)岁;病程为0.5—3年,平均病程为(2.1±0.23)年。其中单发结石42例,多发结石18例,结石的最大直径为2.6cm,最小是泥沙型。患者术前合并有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低血压2例。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MC):术前行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切口部位在右上腹的经腹直肌或者右肋缘下部位,切口的长度在2-5cm之间。在进入患者的腹腔后,先将粘连分离,再实施小范围的探查,用无菌或者消毒纱布垫在患者的切口下方的内侧,分开胆囊和周围的组织,用3把拉钩将其牵开,暴露胆囊和Colat三角。在手术视野的直视下,剪开Colat三角包膜,将胆囊及Colat三角直接解剖,分离出患者的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再用钛夹钳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夹闭,用电凝钩采取顺逆合的方式切除胆囊,出血点直接行电凝止血,且不予缝合,也不放置相关的引流物(管),而少数结石性三位急性胆囊炎可以放置相应的引流物。检查是否出现胆瘘出血,并依次将切口关闭。术后给予患者3-5d的抗生素治疗,并常规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换药等。 2.结果 6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过小切口手术治疗后,术中的出血量为(90±22.24)ml,手术时间为(74±20.45)min,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0±3.89)h,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6±5.49),住院时间为(9±1.56),住院费用为(4000±104)d。术后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经过相关的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3.讨论 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腹部外科的手术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由于具备损伤小、痛苦少和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而被患者及其家属广泛接纳,但是一旦出现困难,还是需要及时转为开腹手术,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阶段还是无法取代开腹切除术[2]。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创伤较大、术后的并发症多、切口长和对腹壁肌肉的损伤大、术后的痛苦多、住院时间较长,以及患者的恢复慢等缺点。而小切口手术是对开腹手术的进一步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无需特殊的器材,它具备切口小、创伤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的恢复快、安全性高和疗效显著等优势,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可下地活动,从而有利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因此,患者对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满意[3]。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切口选取需慎重,本组选择的是右上腹的经腹直肌处,是病灶暴露的最佳位置,能够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但是采取此种切口部位还存在对深度组织暴露差,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因此,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来操作此手术。另外,对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否放置引流物的问题,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患者可不放置引流物,但是一旦出现胆囊破裂、渗血较多等情况,则需放置引流物,以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4]。 本研究表明,对本组60例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过小切口手术治疗后,术中的出血量为(90±22.24)ml,手术时间为(74±20.45)min,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0±3.89)h,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6±5.49),住院时间为(9±1.56),住院费用为(4000±104)d。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经过相关的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由此可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备切口小、创伤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的恢复快、安全性高和疗效显著等优势。 综上所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并吸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诸多优点后形成的,具有切口小、损伤少的优势。同时,在术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医师可以随时扩大患者的手术切口,对其患处进行全面的探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较广,操作比较简单,费用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低,适合在基层医院中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庆伟,贺永军.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55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5):173. [2]王敬.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9):141. [3]阿曼泰.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 10,7(27):55. [4]张熠.胆囊结石的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 12(12):236.

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10-24T10:10:55.703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作者:高辉 [导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淮北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淮北 235139)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2 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预后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结石;开腹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reasonable operation. Methods 32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laparo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the general operation, pro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operation time, time out of bed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mall trauma, 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It is an ideal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laparoscopic; Gallbladder stones; open 胆囊结石是临床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其可造成患者出现上腹痛、胆绞痛、发热、畏寒等症状,并增加患者胆囊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风险[1],且随着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甚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手术部位感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因此合理的选择手术治疗术式具有重要意义。腹腔镜技术是临床常用的微创手术技术,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腹腔镜技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技术进行胆囊结石治疗,并对两种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2 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中男性8 例,女性8 例,年龄31~78 岁,平均年龄46.79±9.15 岁,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8.37±4.38 年,单发结石7 例,多发结石9 例,对照组中男性9 例,女性7 例,年龄30~79 岁,平均年龄47.14±8.28 岁,病程2~12 年,平均病程8.25±4.27 年,单发结石8 例,多发结石8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性别、结石类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去平卧位,硬膜外麻醉,将患者的腹壁逐层切开,选择右肋缘下方做斜向手术切口,保持患者的胆囊可以充分暴露,常规游离患者的胆囊并进行切除,缝合手术伤口,对腹壁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2];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即患者取平卧位,气管插管全麻,选择脐部下缘1 cm处做弧形手术切口,穿刺,建立CO2人工气腹,维持气腹压力在10~13 mmHg,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的胆囊病灶部位进行探查,而后分别于患者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做10 mm手术切口、剑突下做5 mm 手术切口和右腋前线平脐处作5 mm手术切口[3],分被将10 mm、5 mm和5 mm Trocar置入对应的手术切口中,明确胆囊三角解剖部位后,使用钛夹夹闭,离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胆囊游离、切除,常规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5 d抗感染治疗。 1.2.2 评价指标以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一般手术情况、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