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

的当代意义初探

陈定家

一、“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第一次使用“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是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他说: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

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

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

一旦作为艺木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的

阶段上才是可能的。[1]

但是,在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明确提出之前,马克思对精神生产等问题进行过深入持

久地研究和思考[2],马克思多次涉及或关注到艺术生产问题。艺术生产理论,不是后代

学者研究马克思著作的某些只言片语甚至断简残篇而加以发挥的全新思想,而是伴随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萌芽不断到走向成熟的科学艺术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生产论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宗教、法、道德、艺术等等意识形态看成了生产的

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在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德

意志意识形态》中断言,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4] 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5] 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对世界的四种掌握方

式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6]在后来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对艺术生产问题的论述则更加深入而细致,特别是《资本论》第1卷

和第4卷,马克思比较集中地研究了艺术生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和艺术

消费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后期二十多年的理论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一直在深化和丰富“艺术生产理论”。这方面的情况谭好哲先生的《文艺与意识形态》一书作了最深入细

致的研究。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行为,文学和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不仅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的物质生活实践之中,而且它们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的族类行为”,理所当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和人的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文艺活动与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即物质生产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而生产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对象性的存在,如同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人们面前的关于人的心理学,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解读这部心理学,理解历史和人的本质;然而,在马克思之前的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与黑格尔等人,以自由的名义强调审美和艺术的非功利性非实践性,“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把宗教或者诸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这样一些抽象普遍形式的历史,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和人的类的活动。”[7]比如,黑格尔虽然论述了“劳动”在人类历史形成中的作用,但他所谓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与感性的活生生的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缺乏必然联系。

马克思针对这种当时流行的文艺观,批评了把文艺活动孤立于社会实践的种种言论,认为应联系人的本质、联系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及其产品来综合地考察艺术活动,正是本着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才明确地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8]在马克思看来,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一样,都具有主体与客体,都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对象化改造,这种对象化改造既是对客体世界的掌握,也是对主体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证。

马克思指出,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它渗透和物化着主体改造世界的性质,凝聚和积淀着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在主体向客体外化的过程中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它描绘出了自然人化的壮丽画卷,讲述着客体向主体生成的英雄史诗。在马克思看来,对象之成为人的对象,就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与对象性质的一致,而这种统一和一致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马克思的这些精湛论述,不仅是对人的一般生产劳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人的艺术生产活动的经典表述。由此可见,艺术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现实的艺术生产的内容和性质不能由对象或主体某一方面决定,而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的交互作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所以,

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能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9]

这里,马克思把艺术实践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是艺术主体和艺术客体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或基本条件。艺术主体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渐渐建构起审美心理机制和培养出审美创造能力,并随着艺术实践的展开和深入而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艺术生产观念的提出,表明马克思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艺术本体与人的实践活动本体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意识到只有从与物质生产的联系中揭示艺术的特征和本质才是研究艺术活动的正确途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生产问题得到了专门研究,文献中反复出现精神生产和思想、观念、意识生产之类的提法,例如: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接受着自己的生产力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0]

这里所说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理应包括艺术生产在内。大多数学者相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虽未直接运用“艺术生产”概念,但在论述分工问题时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艺术创作称为“艺术劳动”,而且在一系列著作中经常把“物质生产”与“物质劳动”和“精神生产”与“精神劳动”在同等意义上交替使用,因此,把“艺术劳动”看作是“艺术生产”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大抵是不违背原著精神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分工对精神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认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象:它是同对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其他的东西;它不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