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呼唤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中职语文教学初探
二、 中观 层 面 , 能 够 完善 中职 教 育
提供 专业服务。 从 中观层 面 即学 校 层面 来说 , 对 于 以提 供高质 量高 技术劳 动者 为 目的的 中
相契 合 的点 , 深 挖 中职生 在其 专业 课 程 学 习过程 中对 语 文能 力 的需 求 , 有 目的 地变 更 或增 减语 文实践 教学 内容 , 给 予 中职 生专业 学 习更 多更 好 的 帮助 , 有 的
整体 教育, 力求完 整的语文教育结 构, 给
予训 练效 率充分 的 重视 。上述 四个方 面
整 的语文 教育结 构实 际上就 是要求将 语 文 实践 教 学放 在 学 校教育 体系 、 社 会 教
华特说的 “ 语 文 的外延 与生活 的外延 相 等” 道 出了语 文教育与生活关 系的真谛 , 生活 中的 听说读 写与语 文教育 的听说 读 写融为一体 , 才是语文 教育 的理想境界。 “ 大 语文 教 育 观”提 出注 重 生活 , 注 重 实践 , 注重学生人 生观 、 价值 观 的培养 ,
面, 有机 结合社会 生活 、 家庭 生活 、 学校
熏 陶能够 进 一 步完 善 中职 学 校教 育, 有 助 于提 供专业 且 品德 优 良的劳动 者。中
职语文 教学必 须也 必然为 中职的职业 教 育提 供专业服务。“ 大语 文教育观 ” 理 念 是更 贴 近实 际 , 需 要重 视 中职生 专业 方 面的学 习情 况 , 掌握 各 个 学生 在其专 业 学 习过程 中遇 到 的难 题 , 与所 任课 班 级
贯彻大语文教学理念 搞好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生 已有了初 中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 , 那么 , 语 文 教 学 重 点 应 考虑 中职 学 校 的 职业 性 和 今 后 劳 动 的方 向 , 应把 重 点 放 在 实 际 的多 听 、 多说 、 多读 、 多 写 上 ,为 了不 让 学 生死 读 而 是 灵 活读 书 ,将 来 学 能 所 用。 我 对 学 生 经常 进 行 一 些 “ 开 放 式 教学 ” , 不 断 地 把 时代最先进 、 最时尚的各种信息 , 特别 是科 技信息 , 引到课堂做为鲜活的素材 , 提供给学生参考 , 有些还 联系到实际教学上来指导学生 ,让语文教学紧密地 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 这种方式学生非常喜欢 , 也大大 提 高 了学 生 学 习 语 文 的兴 趣 。
0
教 材 新 探
教 学 理 念 搞 好 中 职 语 文
■ 刘 宏 麟
中职 语 文 的 终极 目标 是 “ 赋 予 学 生 解决 工 作 、 生 活实 际问题的能力” , 再就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 中 遨游必备 的一些基本素质 。例如 “ 有修养” “ 机智灵 活” “ E l 才好” “ 有应变能力” 等。 一个学生读 了十多年 书后 , 迟早都要踏 入社会 , 这是常 常会 遇到的问题 , 这些 千 差 万 别 的 问题 , 书本 上 找 不 到 , 更 不 可 能告 诉 你一个个的解决办法 ,而是需要你开动脑筋 自己去 思考 , 运 用 已学 的 知识 技 能 , 肚 子 解 决 这 些 问题 , 这 时宏观 的“ 大语 文” 就 显 得 非 常 的重 要 了 。 它 能 帮 助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提高智商和发挥创造性
在作业布置方面 , 我也做了一些改革。 首先一开 学, 我就把整个学期的主要作业先布置下来 , 如: 口 语训 练方面 , 训练题一次就出上百道 , 其 内容包罗很 多, 涉及 面广 , 有有关 怎样学 习 、 环境保护 、 人生观 、 为人处事等方面 的 ; 还有有关求职面试 、 公共关 系 、 市场经济 、 模拟法庭等方面的内容 。对此训练题 , 我 常 不 定 时地 做 一 些 抽 查 。 这样做 , 学 生 就 会 自觉 地 把 过多的业余时 间充分地利用起来。事先对有关课文 做预习 、 钻研或查 资料参考 , 倒是教师也不必再照本 宣科 , 只需要在关键处做点拨就行 了, 这大大培养 了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 一学 期 下 来 , 学 生 得 到 的锻 炼 是 非 常大的。 前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干事勒 内 ・ 马厄说 : “ 教育 应 把 社 会 的发 展 和 人 的 潜 力 的实 现 作 为 它 的 目的 。 ”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适应这一改革,语文教学也必须改革旧的完全依靠教科书的模式,代之以一种全新的“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狭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考试内容又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把学生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只教课本上规定的内容,对考查的内容重点讲,其他内容粗讲或干脆不讲,加上考试手段的单一,使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重知识,轻能力;重基础,轻写作。
许多学生学习了九年语文不会写一个“合同书”、一个“民事诉状”,甚至连个人总结都写不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我们现实生活不相适应,怎能不令人对语文教学表示担忧呢?实施“大语文教育”则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为它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学可语文的渠道,就连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际活动都是学语文的好机会,如交谈、致辞、开会、打电话、看电视、看书报、写信……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用报纸作学习语文的第二教材首先,报纸有利于架设从小语文教育到大语文教育的桥梁,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要形成一种内存的语文素质,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训练,还要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到社会生活的海洋中去学语文,而报纸是反映社会、报道生活的,恰好能负担起从“应试语文”到“生活语文”的转化任务。
报纸肩负着传播政治、经济、文体、科教、军事等信息的重任。
学生通过读报,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一种实际语文交际能力。
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教育新时空
2013-11理论创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充分发挥语文教育教学功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的学习成为积极主动、有意义的学习,赋予了语文教育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它还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和方式的变革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初级中学)•编辑代跃先一、树立“大语文”观的必要性1.树立“大语文”观是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需要叶圣陶说:“尽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语文教育的内容贯穿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的每个环境无不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把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与发展其他能力(诸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公关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能力与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些能力都不可能仅靠课堂教学一蹴而就,而是在生活中长期积累、修炼,逐渐内化为个人素质的。
2.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的需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广阔的背景下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在不断地学和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
3.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教材所选的文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教师要整合教育资源,教学内容要注意到生活化、实用化、现代化,及时补充与学生的思想、生活联系密切或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成果和社会生活的名篇时文,组织有益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教师提升职业素养的需要新课程理念下,提倡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满足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才能让教师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凭借德才兼备的个人素养和规范的教育行为,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
中职语文模块教学的若干方面分析
中职语文模块教学的若干方面分析“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大语文”教育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本人及同事探索并实践的语文模块教学研究工作之所以立足于“大语文”教育,源于中职教育现状。
近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然而,相对专业课程改革来说,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
调查显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问题凸现,教学现状堪忧。
加之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较差,导致在日后的实习就业过程中综合职业能力偏低。
我想,如何将语文课上好、上活、上出语文味儿、上出精气神儿,也是广大一线中职语文教师迫切渴望解决的问题。
要想攻克这个难题,就必须要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但若一味简单地降低难度,势必会削弱学生对语文模块教学产生的兴趣。
面对这个两难的境地,所有模块教学的完成者对本次创新探索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规划。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从过去的深入探索修正变为了解掌握。
虽然目标要求降低,但绝不意味着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随之降低,教学内容深度上的调整取而代之的是教学内容广度上的拓展,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备课量上的逐步增加和学生所涉猎范围的拓宽。
当然,在所践行的几轮语文模块教学中,每位完成者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修正、改进、完善的。
实验组将模块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探索:第一阶段:提高认识,明确方向。
《百家讲坛》的热播给了我们启示,将深刻的内涵浅显化,抽象的哲理形象化,古典的艺术现代化是其一路走红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主张教师要在拓展课堂,开放教学上下功夫,因为课堂外陌生的领域更能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蕴藏在心底的美好情感都被挖掘出来。
课本内的文学作品固然是精华,但如果仅把学生的眼光锁定在此,会令学生感到贫匮而乏味。
教师在完成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基础模块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课内外的文学作品有机地整合,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领略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迈向更为广阔的感悟空间。
“大语文”教学观背景下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在班 内设立 图书角 , 每个学生拿 出 自己喜爱 的图书在班级 图书角交 流 、 推介 , 办读书博览会 , 流 自己在读书 活动 中的 举 交 心得体会, 在班级 中形成 良好的读 书氛 围。 利用学 校的多媒 体教学 和 网络 系统 ,充 分发挥 多媒体平 台、 电视 、 广播 、 报刊杂志及校 园里 的时事报廊 的作用 , 通过 “ 看 新 闻、 评时事 ” 的活动 , 来培养学 生关心时 事政治 的好 习惯 , 将 学 生 的视 野拓 展 开 。 寒暑假是拓展 阅读面的大好时机, 学校利用寒暑假开展假期 学生 网上读书活动 , 开展 网上征文活动, 学生参加网上读书活动, 可作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及学 习生活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考核 。 这些活动不仅较好地推 动了学生 的阅读兴趣 , 在校 园形成 浓厚 的读书氛 围 , 推进 了校 园文化建设 , 更 培养 了学 生的学 习 能 力 , 正提 升 学 生 的道 德 情 操 。 真 ( ) 四 创办文学社等各类社 团 , 抒写真 、 、 的校 园语文生 善 美 活 。成立演讲与 口才协会 、 主持人协会 提高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 力; 创办文学社 , 加学生 习作 、 增 学生新 闻 、 生学习体会 等 的 学 登载 比例 , 给学 生更 多的表现 自己的机会 , 每次 文学社 刊物 出 来之后 , 必分 发到班级 作为学生课外读物 , 扩大刊物 的影 响 , 吸 收更 多文学社社员积极投稿 。在编稿 、 组稿过程 中, 我们发现 了 许多平时课堂作文无法看到 的好文章 , 了解 了学 生的真实心理 状况 , 适时引导他们涤 荡丑恶 , 激扬真 、 、 , 善 美 在学校 营造 良好 的文 化 氛 围 。 ( ) 五 开展校 园公共 场所 命名活动 , 营造使学生感 到亲切的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对职校语文教学的启示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对职校语文教学的启示内容摘要: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观――“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
而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需要达到三个“必须”,解决一个关键。
即,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其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
叶圣陶的这一语文教育观也对职校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观语文教学职校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核心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句话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至理箴言。
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身需要,不待教师授予”的观点,此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观点。
此观点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叶老的教学主张,是他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概括。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是通向“不需要教”的具体步骤。
那么怎样才能“不需要教”呢?这是教学方法问题。
理解叶老的这一教育观,我们关键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叫“不需要教”?二是怎样才能达到“不需要教”?其实,所谓“不需要教”,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能理解并独立运用某种知识,形成相关的习惯、能力。
那么,通过什么渠道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呢?笔者认为要达到“不需要教”就需要达到三个“必须”,解决一个“关键”。
一.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的,也是和我们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吻合的。
叶老说:“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
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
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
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
”①这些和新课标一样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扭转“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方法。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本领,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还能独立学习,终身学习。
让中职学生爱上语文——“大语文观”视野下中职语文教学初探
2014-05课改探微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语文能力是一个“社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之一。
作为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作为一名“社会人”应有的基本素质的形成,而且直接关系学生对专业课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语文能力不容乐观,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很低,能写出条理清楚、颇有见地的专业论文更是难上加难。
这种状况决定了大多数学生踏出校门后只能成为低水平的劳动者,无法向更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型劳动者转化。
也就是说,缺失的语文能力成为制约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藩篱。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1.学生素质普遍偏低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存在很多问题。
知识积累方面:基础薄弱,常用字书写存在大量错别字,阅读能力低,写作能力差,有个别学生甚至拼音都不能全部掌握。
学习习惯与态度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没有自学能力,对包括语文在内的文化课持抵触情绪,普遍存在一种“学不会,不愿学”的心理。
2.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大部分职业学校中文化课受重视程度不高,教师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少,因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落后,重视按照教材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参与度不高。
加之学生素质偏低,语文基础差,对文化课抵触,教师感觉即便是认真精心备课,仍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种状况让很多教师产生挫折感,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
3.学校对语文课重视不够由于多种原因,职业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教学,忽视文化课教学。
一些中职学校认为专业课是职业学校的命脉,因此在专业实操方面花大力气,而语文等文化课无关紧要,毕业后能顶岗干活就行。
比如有的学校严重压缩语文课时,使教师不能遵循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学,使学生只了解支离破碎的知识片段,不能形成语文的基本技能。
二、大语文观视野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探索1.“大语文观”的内涵大语文观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
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思想
0 2 4 0 0 0 )
、
练 了 学 生 的思 维 严 密 性 , 又 培 养 了 学生 的语 言 能 力 。 三、 开 放 的 教 学 时 间 对 于教 学 时 间 的开 放 , 笔 者认 为应 该 从 两 方 面着 手 : 一 方 面, 抛弃 学 生 带 着 问 题 上 课 、 解 决 问题 下课 的 传 统 观 念 , 教 师 应 该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使 学生 在课 堂 学 习过 程 中 , 产 生 新 的问题 , 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 , 并 自觉地 在 课 外 学 习 ( 并 非 指 教 师强 制 布 置 作 业 ) , 这 无 疑 极 大 地 延 伸 了 学 习 时 间 。 另 一 方面 , 教 师应 改 变 过 去 单 一 、 固定 的 时 间 制 度 。 体 现 教 学 时 间 的 开放 性 和 灵 活 性 , 如 可根 据 具 体 教学 情 形 设 置 长课 和短 课 . 同 时还 应 注 意 合 理 把 握 师 生 时 间 比 , 给 学生 多一 些 时 间 , 鼓 励 学 生 多思 考 、 多 动手 、 多合 作 、 多探 究 。 四、 开 放 的教 学 场 所 教 学场所的开放有两 方面含义 : 一 是 指 现 有 课 堂 教 学 场 所 的 开放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应 有 意 识 地 改 变 原 有 的 学 生 座 位的单调形式 , 根据教学的需要 重新组合 , 模拟生 活的场景 , 将 社会 生 活 引 入 课 堂 ; 二 是指 语 文 课 堂 想 课 外 开 放 . 校 内学 习 向 校外 学 习开 放 。如 在 作 文 教 学 中 .为 了丰 富 学 生 的 生 活 体 验, 可 以 带领 学 生 参 观 工 厂 、 参 与 公 益 活动 、 远足、 登 山、 赏 花 等, 引 导 学 生接 触社 会 , 深 入 社 会 。学 生 在 社 会 课 堂 增 长 了见 闻, 得 到 了锻 炼 , 才有倾 吐的需要和欲 望 , 写 出 来 的东 西 才 言 之 有物 , 情 真意 切 五、 开 放 的教 学 手 段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 : 在 一 段 时 间里 . 各感官获得的知识 的 多少是不等 的, 它 们 的 比例 是 , 视 觉 占8 3 %, 听觉 占1 1 %, 嗅 觉 占3 . 5 %, 味觉 占1 %, 触 觉 占1 . 5 %。 法 国有 关视 听教 育 的调 查 结 果 显示 : 同一 材 料 , 三 天后 的记 忆 率 是 , 纯 听记 下 1 5 %, 纯 看 记 下3 5 %, 视 听 记 下7 5 %。 以上 数据 表 明 , 视 听结 合 所 接 受 的信 息 量 和记 忆 的牢 固 度都 超 过 单 项 感 官 的 效 率 。 因此 ,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注重 运 用 教 学 媒 体 , 创设教学情境 , 调 动 学 生 的 各 种 感 官 学 习 是必 要 的 。 六、 构建“ 人性化” 的 课 堂 教 学评 价 体 系 “ 大语文观 ” 要求构建 人性化评论 体系 .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要 求 遵 循 以下 原 则 : 1 . 评 价 应 注 重发 展 性 。 教 学 评 价 的 作 用 在 于 教 学 而 不 是 区 分学 生 的优 劣 和 简 单 判 断 案 的 对 错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的课 堂 教 学评 价 不 能 只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做 简 单 的 好 坏 之 分 ,重 要 的是 强 调 其 形 成 性 作 用 , 注意发展功能。 一 次评 论 不 仅 是 对 一 次 活动 的总 结 , 更 是 下 一 段 活 动 的起 点 。 2 . 评 价 应 强 调 个 性 化 。评 价 的 主 体 和 对 象 都 应 是 学 生 , 但 是 每 个 学 生 都 是 活 生 生 的个 体 , 他们有不 同的性格 、 皆趣 、 爱好等 , 与之 相对应 的应该根 据他 们的特 点 , 采 用 不 同 的 评 价方式 , 促进 学生进 一步有效 学 习 . 避 免 没 有 特 点 和 笼 统 的 评 价。 3 . 评 价 应 体现 全 面性 。 不 能仅 仅 评 价 学 生 的 学 习 , 要 以学 生 的各 个 方 面 ( 思维 、 技能、 品质 等 ) 为 评 价 对象 。 首 先要 明确 学 生是 人 而 不 是接 受 知 识 的容 器 。 人 的一 切 活动 包 括 学 习都 要 受 人 的意 识 支 配 ,所 以 教 学评 价 就 不 能 局 限于 关 注知 识 的掌 握 , 更 重 要 的是促 进 其 兴 趣 、 爱 好 意志 等 个 性 品 质 的培 养 和 提高 。 总之 , “ 大 语 文 观 ” 的思 想 形 象 再 现 了语 文 与 生 活 同在 的 原理 , 使课 内外联系 、 校内外沟通成 为现实 , 使 生 活 中 丰 富 的 语 文教 育 资 源 真 正 成 为 学 生 求 知 的源 泉 .把 学 习语 文 的广 阔 天 地还 给学 生 , 大大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质 量 。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大语文教育观”,即“扬大、抑小、引广、正直”,下面将详细阐述我的教育观。
一、扬大“扬大”即弘扬优秀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爱上语文。
我们要将语文教育视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教育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美丽和价值。
要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爱读书、识才识趣、童心未泯的良好习惯。
二、抑小“抑小”即扼制不良的言行和思想,屏蔽谣言和迷信。
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格。
要抑制学生中不良的言行和思想,引导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正确看待文化传承和创新。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正视社会的复杂性,防范谣言和迷信的侵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爱国、进步和团结的优良传统。
三、引广“引广”即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广阅读广度,开拓视野。
一个人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够有更明确清晰的思维,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阅读资料,让他们对文学、历史、地理、生态等各个领域有所了解,促进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双眼变得更为明亮。
四、正直“正直”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外,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实践正直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教育的价值并付诸实践。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坚持“扬大、抑小、引广、正直”的教育观,以此引领学生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浅议以“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中职语文教学
浅议以“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中职语文教学1. 引言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认知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语文教育观和教育理念。
近年来,“大语文教育观”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了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大语文教育观”展开讨论,并尝试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
2. “大语文教育观”概述“大语文教育观”是根据当前社会新形势和实践要求,对传统语文教育观进行深刻反思和转化,提出的人本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型语文教育观。
它旨在打破传统语文教育所固有的陈旧观念和模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大语文教育观”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语言文字学习,而是拓展到了联系人生、体验生活、塑造人格等更广泛的领域。
同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也意味着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3.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培养。
然而,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受到时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不少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难以掌握语言文字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内容方面,往往更加注重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4. 如何将“大语文教育观”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中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将“大语文教育观”运用到其中:4.1 教学内容的拓展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语文教材中寻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例如名人传记、科技新闻、职场文化等,以兴趣和实用性为出发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4.2 强调教育中的主体性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更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关注他们的主体性,根据其个性差异和学习兴趣开展教学。
浅谈如何搞好中职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搞好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提要: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淘汰出来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不能正常接受语文素养再教育,在语文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或心理障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切学科教育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语文教学要“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同时语文教学也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因此,搞好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大语文教学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爱好安排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找到新的学习动力源,进而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语文中职教育大语文教学观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没有了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学中,也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的比重已大大降低。
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淘汰出来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不能正常接受语文素养再教育,在语文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或心理障碍。
有的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应有的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对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有的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其综合素质较差,想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理、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弱,学习语文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因为听不懂课和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
不少学生认为,中职生就应该以专业课为主,语文课似乎可有可无,他们认为自己到职校是来学习专业的,语文和专业是两码事,学不学无所谓,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将来就有好的出路,语文课学不学都没关系,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从不主动学习,更谈不上刻苦努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一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去认识它、了解它的内部规律,探索它与外界事物的联系,或者如痴如醉地从事某种活动。
谈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谈谈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当今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变革急需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健康、艺术审美、劳动技能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为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势在必行。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革。
一.转变教育思想1.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的观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明确了目标。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很少面临“应试教育”的困惑,但却往往只注重了对某一方面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
而当今社会发展之迅速让人目不暇接,单凭单一的某一方面知识和技能恐怕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很难立足于社会。
况且,越是飞速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越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语文教学应把全面的素质教育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
2.树立语文教学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改变近几年来在职业学校中流行的“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即语文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个性发展的观念。
二.改革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性原则,即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语文课本中节选的文章都是历代的名家名篇,可谓典范之作,它所蕴涵的知识的和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总结的。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价值观念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评判是非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文章注入新的内容。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
政治经济信息、社会生活信息、科技人文信息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那种两耳不闻窗个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经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语文学科担负着接纳各种信息,又放送许多信息的任务。
笔者在讲授课文信息时,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的时事动态、科技发展、职业指导、就业指导等融入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的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和民族意识,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树立大语文观提升语文教学
教 科学 育
2 1年 第6 0 O 期
树立大语文观 提升语文教学
李冬侠 ( 河北省迁安市建 昌营镇初级中学 04 0 ) 640
只 重 视课 文 学 习 、针 对 应 试 教 育 的传 统 语 文 教 学 的局 限性 在 语文 教 学 中要培 养 学生 创 新 ,必 须让 学生 主 动积 极地 参 与语 文 逐 渐 突显 ,它 已经 不适 应现 代 教育 的要 求 。近 几年 ,教育 界提 出 学 习 ,让他 们 充分 发挥 他 们 的主 体 作用 ,并 学 会 自主 学 习,从 而 了大 语文 教 学观 ,这 实 际上 是对 我们 传 统语 文 教学 的一 种 反思 。 培养 他们 的创 新 能力 。 四 、给学 生提 供 良好 的学 习环境 那 什 么是 “ 语 文观 ”昵 ? “ 语文 观 ”即教师 不 仅把 语 文课 视 大 大 为工 具课 ,而且 以人 的发展 为 语文 教学 的 根本 目的 ,在 教 学过 程 大 语文 教 学观 认 为 :学校 应 该 为学 生提 供 一个 良好 的学 习环 中不 仅教 给 学 生语 言文 学知 识 ,还 要立 足 于培 养 、熏 陶美 好 的情 境 。学 习环 境 不仅 仅指 语 文课 堂 教学 ,还包 括 学校 的环 境 布置 , 感 、情 操 ,塑 造 完 美 的 个 性 品质 , 帮助 学 生形 成 良好 的思 维 方 以及 家庭 和 社 会所 提供 的语文 学 习环 境 。大 语 文教 学观 认 为 ,语 式 ,发展 可支 持 终身 学 习 的能力 等 。这 种 教学 观着 眼于 提 高学 生 文课 不应 只 是 课堂 几十 分 钟 ,生 活 中随 时随 处 都是 语文 课 。为 了 的全 面素 质和 持 续发 展 的 能力 ,相对 于 只 强调 工具 性和 现 实思 想 使 学生 喜欢 并 且会 做 “ 会实 践 ”题 , 教师 应 指导 学 生充 分利 用 社 意 义 的传 统 的语 文教 学 思想 来说 ,更适 合于 当今 教 学改 革 的发 展 周 围的学 习环 境 ,从 生活 点滴 中学 习 。 和 要 求 ,也是 语文 教 育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更 是 素质 教育 、 学生 成 教师 要 给 学生 创 设 和谐 的学 习环 境 ,让 学生 可 以愉 悦 地 进 长 的现 实 需要 。 行 学 习 ,从 而提 高 他们 各 方面 的 能力 。 可 以利用 环 境设 置让 学 生 根 据 大语 文教 学 观 的要求 ,我觉 得 要从 以下 几 个方 面 来提 升 犹 如 走进 一座 知 识 的乐 园 ,如 :在 学 校拥 挤 的楼 梯 间写 上人 文 性 语 文教 学 : 的标 语 “ 下楼 梯 靠右 走 ” ;在花 圃里插 上 充满 爱 意 的提示 “ 上 学 指 导 学生 用科 学 、正 确 的世 界观 、人生 观 去体 验 、感 悟 校 是 我家 ,美化 靠大 家 ”;在 食堂 门 口贴 上 “ 约每 一 滴水 ,爱 节 祖 国 的语言 文字 惜 每 一粒 米 ” 的提 示… … 总之 ,只 要有 学 生 到 的地 方 ,就要 有 一 语 文 教学 不但 要 重视 语文 知 识 的教 学 ,更要 重视 指 导 学生 用 系 列 的温 馨提 示 , 让学 生在 不 知不 觉 中养 成 良好 的 学习 习惯 ,在 科 学 、正确 的世界 观 、人 生观 去体 验 、感 悟语 言 文字 的 内容 。语 潜 移 默化 中学 会 学 习语 文 。家 庭和 社会 也 应 为学 生 的学 习创 造 良 文 教学 最先 应 是感 悟 祖 国语言 文字 的美 ,即语 言 文字 中 蕴含 的 韵 好 的 环境 。大 自然是 学 生学 习和 运 用语 文 的大 课 堂 ,它 可 以让 学 律 、音 律 、修 辞手 法 、写 作手 法 、逻 辑关 系 的美 。还 要 体验 与感 生 汲 取到 永远 常 新 、取之 不 尽 的知 识源 泉 。教 师 还应 引 导学 生 正 悟语 言 文 字所 描绘 的 内容 的美 与现 实 的意 义 , 即人物 丰满 的人格 确 运 用 电视这 一 传媒 ,让 他 们 了解 更 为广 阔 、更 为神 秘 的世 界 。 特 征 、高 尚的精 神 品质 、 山河 的壮 丽 、大 自然 的伟 大 、 历史 典 故 良好 的学 习环境 可 以为学 生进 行 学习和 培养 能 力提 供有 利条 件 。 中 的经验 教训 、 哲理等 等 ……这 是 内在 的更深 层 次的美 。 综 上 所述 ,语 文学 习的 是 一种 沟通 的本 领 ,用 现 代 的语 言 二 、创设 宽松 的课 堂 氛围 ,让 学生敢 于质 疑 来 表 述 ,就 是 “ 息 ”能 力 。 语 文 课 本质 在 于养 成 对 “ 文 信 信 语 好 的 语 文 课 , 要 改 变 “ 文 阐释 者 ” 的 旧 形象 ,创 造 学 习 息 ” 的汲 取 、选择 、处 置 的知识 和 能力 。大语 文教 学 观 正是对 这 课 情境 ,成 为 学 生的 语 言实 践课 、语 言 交流 课 ,引起 学 生对 读 书 的 种 能力 的 注重 ,是 提 升教 师和 学 生 语文 素养 的根本 途径 ,是语 文 喜 爱 ,让他 们乐 于 表达 。学生 质疑 的 精神 能强 化他 们 学 习 的主动 教 学 改革 的必然 趋势 。 性 。 目前课 堂形 成 封 闭式 、接 受式 和 分析 式等 陈 旧教 法 的原 因 , 主要 是 学 生长 期受 传 统 语 文 教 学 的 束 缚 , 没有 养成 课 堂 积 极 主 动 、大胆 质 疑 的习惯 。解 决这 一 问题最 关 键 的做法 是 要着 手培 养 学生 评论 家 的 眼光 ,学 生才 会质 疑 。语 文 阅读 教学 的 目的就是 通 过对 范文 的学 习 ,提 高 学 生的 阅读 理解 能 力 。明 白 了这一 点 ,就 既摆 正 了教材 的位 置 ,也确 立 了 自 己的位 置 。在 阅读 过程 中提 出 问题 比解 决 问题 更重 要 ,更 有价 值 ,敢 于质 疑 是学 生独 立 自主 学 习精 神的 体现 ,其着 眼 点不 在于 结果 ,而在 于这 种 思考 的过程 。 三 、不断 创 造新 的教 学 过程 , 运用 新 的教 学手 段 ,也 引导 学 生 尝试 新 的学 习形式 ,新 的 学习方 法 创 新 是个 体 主动 的行 为 ,要 培养 学 生创 新 的能 力 ,就 必须 培 养 学 生 的主动 意 识 。只有 学 生主 动愿 意 学 习 了,才 能在 知 识学 习 和 身 体成 长 的过 程 中 ,不 断 发展 自己 ,素质 教育 才 会 不断 前进 。 可 是有 许 多教 师 为 了体现 课堂 “ 创新 ”,整 堂课 花 样 百出 ,看 起 来 形 式新 颖 ,但 细细 地探 究 一下 ,教 学 效果 却 没有 多大 的起 色 。 这 充分 说 明教 师 的创 新 ,并 不等 于 学生 创新 , 教师 的花 样 再多 , 如 果学 生 不能 主动 地 加 以接受 并 延伸 ,对 学 生创 新 能力 的 发展 还 是 不起 作用 。创新 是 目的,而 不 是手 段 ,我 们 的一切 教 学活 动 、 知 识 的学 习都 是 为 了培养 学 生 的创新 能 力 。然而 现在 有 些 教 反 ,一切 的 一切 都是 为 了学 习 ,为 了提 高成 绩 , 这 是一 种错 误 的认 识 。学 习是很 重要 的 ,是 学生 成长 所 必 需的 , 但 学 习都 是为 了学生 能力 的发展 , 是为 将来 的 生活 做准 备 ,是 为 了能在 前 人 的基 础上 有所 突 破 ,是 为 了让 学生 成为 创 新型 人才 。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育观”作为语文教师,拥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和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
大语文教育观是指,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正确的语文思维,发掘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语文实用化的一种教育观。
一、重视语文实用性语文是学生与社会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
因此,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理念是注重语文的实用性。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规范性知识,而应该注重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语言实用化的目的。
二、注重语文思维教育语文思维是指通过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语文思维与学习成绩、能力、综合素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语文教育即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语文思维。
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文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领悟等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掌握知识,更能学以致用。
三、倡导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教育方法。
因此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育,通过兴趣小组、课堂游戏、情境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上传业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使自己具备创新教育的能力。
四、培养综合素质除了语文知识外,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完整性。
五、以学生为主体大语文教育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引导和辅助。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六、培养中国文化自信心语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也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中职语文教学初探
“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中职语文教学初探【摘要】“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在国内语文教育界吹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号角”,中职语文教学也应顺时而动,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观念的新变革之中。
然而“大语文教育观”能为中职语文教学带来哪些改变,又为中职学生带来哪些改变,又该如何指导中职语文教学,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中职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B-0092-02“大语文教育观”是由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张孝纯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并实践。
“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思想是: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注重语文整体教育,力求完整的语文教育结构,给予训练效率充分的重视。
上述四个方面或模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所谓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指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好先进教学条件,应用多样化的方式与多元化的渠道,让语文实践教学与社会大环境,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突破之前语文的封闭式教学局面;所谓力求完整的语文教育结构是指语文实践教学要力求做到和谐、有机统一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只有统一了德智体等方面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完整的;力求完整的语文教育结构实际上就是要求将语文实践教学放在学校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之中有序健康地活动,且语文日常教学自身也应当具有结构性;而给予训练效率充分重视指的是不可以单单用训练量来换训练效果,而应当用较小的训练量(课外与课内练习量)来换取成绩,实现提升学生各方面水平的最终教学目标,尽可能做到事半功倍。
上述四个方面或模块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方向,注重学生,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目标重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这正与“大语文教育观”不谋而合。
结合张孝纯先生教育理念来讲,其“大语文教育观”是提倡改变以往语文教育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让语文教育延伸、开拓学生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结合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有机结合做人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语文知识的讲解和语文能力的发展、非智力与智力素质的发展,注重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中职语文教学呼唤大语文教育观
中职语文教学呼唤大语文教育观时代的发展呼唤中职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如何培养更多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每位中职语文教师应研究的课题。
我认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也应成为衡量当今中职语文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
也只有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才能真正将中职语文从应试的樊笼中彻底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里翱翔;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和动手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人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如何将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理念落实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去呢?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做法如下:1、以就业为导向,练好过硬的“面子”功夫。
中职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能否写一笔好钢笔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仅影响到就业单位对他的印象,甚至还会关系到就业单位或岗位的好坏。
所以,学生一进校门,练好一笔字,说好一口话,就成了我常抓不懈的一项活动。
我要求每位同学买一本钢笔字帖,每天练写两页钢笔字,每天练说二十分钟的普通话,并派专人督促辅导,定期举办书法竞赛和朗诵比赛,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每堂课上我让一名同学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及演讲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钢笔字和普通话有了很大的进步。
2、以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凡学校的各项活动都与语文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中职学校的活动尤为丰富多彩,如学期伊始的社会实践征文,接着是以××为主题的作文大赛、朗诵比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等。
这仅仅是教学线上的活动,还有政工处的活动,如手抄报比赛、黑板报的评比、主题班会活动材料的撰写、班级日志的小结汇报、每周一星事迹的总结、校运会的班级简介及通讯报道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教学呼唤大语文教育观
时代的发展呼唤中职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如何培养更多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这是每位中职语文教师应研究的课题。
我认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
之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也应成为衡量当今中职语文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
也只有树立
大语文教育观,才能真正将中职语文从应试的樊笼中彻底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
空间里翱翔;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和动手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人才,适应新形势
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如何将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理念落实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去呢?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在日常教学
中的一些经验。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今后走
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做法如下:
1、以就业为导向,练好过硬的“面子”功夫。
中职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能否写一笔好钢笔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仅影响到就业单位
对他的印象,甚至还会关系到就业单位或岗位的好坏。
所以,学生一进校门,练好一笔字,
说好一口话,就成了我常抓不懈的一项活动。
我要求每位同学买一本钢笔字帖,每天练写两
页钢笔字,每天练说二十分钟的普通话,并派专人督促辅导,定期举办书法竞赛和朗诵比赛,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每
堂课上我让一名同学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及演讲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
这些活动,学生的钢笔字和普通话有了很大的进步。
2、以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凡学校的各项活动都与语文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中职学
校的活动尤为丰富多彩,如学期伊始的社会实践征文,接着是以××为主题的作文大赛、朗诵
比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等。
这仅仅是教学线上的活动,还有政工处的活动,如手抄报
比赛、黑板报的评比、主题班会活动材料的撰写、班级日志的小结汇报、每周一星事迹的总结、校运会的班级简介及通讯报道等等。
之外,还有学校团委组织的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编稿组”等。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意识到处处有语文、处
处用语文,语文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今后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让中职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宽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为学生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打下思想基础。
1、以本为本,适当取舍,积累课内外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之前,我就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荷花的诗文。
“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色”等优美的诗句就是此次积累的成果。
又如,在教《三个境界》一文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三个境界”借引的原词,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延伸拓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谈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现象的评判等等,从中学得做人的知识与学问。
如在学习《你就是一道风景》和《让自己是最好的》两篇短文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读了这两篇短文,对你今后的求职或人生有何启发?②说
说现在的你身上有哪些品质能构成一道风景?③怎样让自己成为最好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问题切合学生的体验,又与他们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学完课文,同学们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在风雨人生路上,要正视现实,敢于面对失败,要充满自信,让自己成为最棒的。
我想,通过一篇富有现实意义的文章,对他们今后的求职和从业会有一
定的帮助。
三、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让课堂充满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
中职语文是一个面向实践和就业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形式更
应多样化。
如在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我没有按说明文的常规方法教学,而是让学
生以讲解员的身份来介绍景泰蓝制作的各道工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学习本文的
基础上,我又进行了延伸,让学生举行了一次商品展销会,推销自己选定的商品。
围绕这一
活动,学生对商品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等作了充分的调查,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学习
兴趣很浓,主动参与意识很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像这样充满趣味的课堂是最受
学生喜欢的。
四、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实行开放性评价。
由于多数中专生语文基础较差,如不改变以往分数制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
很难调动起来的。
因此,我在评价学生时注意了综合性原则,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
积极性、主动性及发展的情况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
要注重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尊重学生
的个体差异,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让成绩仅成为
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
这样才能保证“大语文教育观”的贯彻落实,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
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中职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就是:今天让学生在校园里磨练过硬的双翅,明天在就业
的岗位上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