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
语义模糊及其认知探索
语义模糊及其认知探索作者:齐媛媛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03期[摘要]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是语言系统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模糊本质的理解是以语义为基础的,因此从模糊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语义模糊性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与别的语义学概念的差异等方面,能进一步加深对语义模糊性的认知,然而,认知范畴的模糊性通常在一定程度上被语言的模糊性反映出来,从认知范畴化角度讨论语义的模糊性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会对语义模糊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语义模糊;模糊理论;基本特征;认知[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6)03—0102—03一、引言语言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区别,由产生到发展经历较长的时间,我们对自身语言的认识也同样需要一段时间。
事物之间都有两面性,既有精确的一面,又有模糊的一面。
语言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
在人类对启蒙时期的认识中,人类总是从一定的角度去寻找客观世界的确定性,并打算以二元逻辑思维去认识和感知客观事物。
人类认识随时间而逐渐提升,这种提升后的认识使人类察觉无法用精确的数学定量分析或用二值定律来描述确定事物的类属界限。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通常与知识的精确形式联系在一起,模糊思维的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言学者指出,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看似不重要的,也并不是阻碍交际的因素,恰恰就是语言的模糊性,对交际的有效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在言语交际中的有效运用途径。
二、语义模糊的定义学术界对语义模糊性的争论一直存在,模糊性作为语言一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其范围进行有效界定,这样有利于建立模糊语言系统。
192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发表了举世闻名的著作——《论模糊性》,它标志着模糊语言理论初步形成,罗素认为人类语言是模棱两可的。
奥地利哲学家威特肯斯坦也同意罗素的观点,他认为虽然在日常交际用语中的词和短语的含义可能是模糊的,但只要其能够明确表达意思,有效表达意思,那么就说明这个词是适合的。
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是从哲学和数学引进语言学的术语。
最早对它作出科学解释的要追溯到1908年的德国学者安东·马尔蒂,其后1923年经过著名哲学家罗素,1937—1949年美国哲学教授布莱克等人相继都研究过模糊语义问题。
“模糊”有它专门的术语义,不能按照日常用语来理解。
汉语里“模糊”的意义是不清楚,不明确,但作为术语,不能这样理解。
有的学者把笼统看成模糊,这是不对的。
笼统就是概括性。
它是语义的普遍特征。
如汉语里的“岳父”是对妻子的父亲的概括,“岳母”是对妻子的母亲的概括。
而英语里的father-in-law则是对配偶的父亲的概括,包括汉语里的岳父和公公,mother-in-law则是对配偶的母亲的概括,包括汉语的岳母和婆婆。
相比较来说,英语的father-in-law比汉语的“岳父”,英语里的mother-in-law比汉语的“岳母”,概括程度要高,即更加笼统。
但无论是汉语的“岳父”“岳母”,还是英语里的father-in-law,mother-in-law,所指称的对象范围都是确定的,都不模糊。
具有笼统特性的语义,有的模糊,有的不模糊,可见混淆笼统与模糊是不妥当的。
也要看到,如果没有笼统也就不会有模糊,正是因为语义是笼统的,词语一般都标示一类一类的事物,而类与类之间的界限可能并不好划,这就给语义的模糊性提供了可能,但这两者的关系仅此而已。
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的划出的这种现象。
而一个词语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
模糊语义的特点在于词语所标示的对象的边界不明。
有的是两头边界不明,有的是一头边界不明。
比如说:老年——中年——青年——少年。
中年一头与老年一头与青年边界不明,青年一头与中年一头与少年边界不明,而老年仅仅与中年这一头边界不明,只要有一头边界不明,就是模糊的。
有模糊语义的词在作为构词成分与其他语素组成新词时与作为短语成分组成段与事,结果有所不同。
浅谈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
浅谈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作者:李林蔚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09期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思维结果的语言,必然存在模糊形式。
模糊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
正确认识模糊语言的科学概念,特征,和使用价值,对我们研究语言使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模糊理论和模糊语言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1965年在其发表的《模糊集》中提出的,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
”客体界限不精确,就必然使反映客体的词的意义出现模糊。
此后,通过语言学界的研究表明: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属于模糊词;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的短语也带有模糊性。
那到底什么是模糊语言呢?我们通俗地解释它,就是运用上述模糊词或模糊短语进行表达,其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以确定的语言。
另外,有的句子虽然表面上没有模糊词语出现,但句义模糊广泛,其外延也难以确定,这些句子也属模糊语言。
一、模糊语言的分类1、语音模糊从语言本身和实际语用方面我们可以将分为:语音模糊,这点主要体现在我们语言的口语中,因为无论哪种语言,其音素都是模糊的,我们无法用确定不变的规定来将每个音素的发音作硬性规定。
2、词义模糊我们知道,通常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我们通常将词作为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概括反映。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一个词语具有一个或多或少的模糊的意义。
”这样的词语比比皆是,甚至对每个词语,无论是表达抽象概念或是具体概念的,我们都可用模糊性来分析它。
3、语句语义模糊这类的模糊性源于语词意义模糊,通常它要出现在一定的句法组合结构中,这种模糊性才体现出来。
比如,“那是玛丽的书。
”我们可以理解为“那是玛丽写的书”或“那是玛丽带来的书”或“那是玛丽学习的书”等等。
又如“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可以解释为“开飞机可能有危险”或“开着的飞机可能有危险”。
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PhybiLinguistic groupHumanity groupCarridon University众所周知,自然语言是模糊的——不管是词义,还是句意,以及任何形式的文本.语言的模糊性,即使在追求严格准确的自然科学领域,也不能幸免.至于人文学科,比如哲学,社会学等,更是语言模糊的重灾区——尽管这些学科,特别是哲学声称自己追求严格性,然而反而成为重灾区之重,因为其研究对象就是极度模糊的(比如其概念,思想,阴阳,道德这些词),而且其概念来自自然语言,甚至其意义紧密关联于自然语言.抽象思维,借助的是来自自然语言的概念,是在这些自然语义的引导下(通常不被思考者察觉)进行的.各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思想.其次,哲学概念的内容太大太泛,这样的概念作为哲学的基础,是不可能产生较强的严格性的——然而哲学有时候确实有效,其原因很简单,它就是来自自然语言和自然经验,反哺于自然和生活,自然是有效的.而数学语言,基本上不是自然语言,而是人工语言,大部分都是well-defined的关联着的符号,所以数学语言在任何语言中,严格性都是最强的.显然,物理基于哲学和数学之间,所以也有很大模糊性——而这也是其有趣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动力.本文中,我们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有两种,一种是表观的(epistemic),一种是本体的(ontic),之后我们讨论了模糊语言的理解以及中国古汉语的模糊性.1.Epistemic fuzzines of language语言表达思想,思想反映认识,认识通常不充分.表达这种不充分,就是语言epistemic的模糊性.准确地表达这种不充分,就是准确地表达思想,而语言的重要使命,就是准确表达我们的思想.这种表观上的模糊即精确,此处的精确,不是认识的精确,而是表达的精确.这就是为什么论文总是句子很长,有修养的人说话总是显得谨慎,很少下断言的缘故.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认识的局限性,自己观点不完备性,一方面对自己观点的适用范围加以限制,一方面多用概率性的,试探性的词汇.比如“很大概率上”,“几乎为”,“通常,一般意义上”等.那些喜欢下断言的人,一般是在思考和认识上都肤浅无知的人,而那些绝对的断言,几乎毫无例外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的.然而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说话写作,如果过度强调完备,就会显得迂腐而浪费纸.我们需要在简洁和完备中找到平衡.事实上,学者的谨慎,就是俗话说的“话不能说太满”,这种作风不是做出来的,而是长期学习和思考自发产生的——他们知道没有绝对的事情,只能一般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活的拓展,不管那些新造的词汇和新的语法,现有的那些词义和语法,其意义都会扩容和演化.这就涉及模糊语言的理解问题了.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词“语境”.人们的语言能力,不仅是逻辑的,更是很好的结合语境的理解能力.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获得了这种能力,甚至成为一种语言本能.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很难说我们学会了一门语言.这种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商”之一,我们称之为“语言情商”.这种能力特别在中国,不管是在社交中还是阅读中文文学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人一般总是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了语境,看似模糊的语言变得可以被精确地得到理解.这甚至只是一种“意会”,而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本文4中专门讨论.语言话语和文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都有语境和上下文.只有在后两者中,语言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理解.下面看个笑话:“端午节了,单位发了一箱牛奶和一袋泰国香米!女同事力气小,搬不动叫我帮她送回去。
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
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论文关键词模糊语言;范畴化;认知;动态论文摘要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逻辑分析入手,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人对客观世界的模糊化认知以及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进而提出模糊语言之所以“不模糊”在于以理解为特征的动态范畴化认知。
一、引言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的大量出现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不仅诸如“大、小”,“美、丑”以及英语中的“girl,woman”,“hill,mountain”等相互间界限不清的词语(概念)是模糊的,即使一些看起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其意义也有相当的模糊性。
以“床”为例,如果说木床、吊床是床,那么花床、温床是不是“床”呢?再如一提到“车”,我们马上会想到轿车、货车,如果还会想到洒水车、救护车是“车”,那么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等是否也叫“车”呢?供儿童坐骑游戏的玩具车该算做“车”呢,还是“玩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模糊语言尽管“模糊”,却丝毫不影响人们的交际,有时还非它莫属。
这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主观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同样需要语言来表达。
这时,模糊语言就派上了用场,如:我们常把良驹称作“千里马”,但再好的“马”人们也不会天真的认为“马”真的能日行千里。
“千里马”究竟能日行多远,其实谁也说不准。
“千里”作为数字是精确的,表示的距离却是模糊的,但它传递的信息却是清晰而又十分丰富的。
仅此区区二字,就将一匹体格硕壮、驰骋如飞的良驹宝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不是“千里”,胜似“千里”。
模糊语言的重要性和独到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和逻辑分析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化认知以及动态范畴化活动的语用认知功能作一探讨。
二、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认识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理论,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定义是依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应对策略
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应对策略[摘要]:从写作学、鉴赏学、汉语本身特点三个角度来看,语言文字模糊性确实是合理存在的。
针对语言文字模糊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重情景创设,披文入情;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重背诵记忆,积累语言;重各抒己见,培养个性。
[关键词]:模糊性;披文入情;语感;积累;个性[正文]一、对语言文字特点的理性把握语言文字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
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对语言文字本质属性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对语文的本质属性都不能较好地把握,其结果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教学中陷入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盲从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已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由于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语言文字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两段话强调了语文又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笔者认为,这段话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习得角度来说的。
换句话说,这段话强调了语言文字的习得过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它,其目的是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会读书,积累知识,还要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终身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构建坚实的平台。
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实践性,可以说是语言文字的特点。
试析认知范畴视角下的语义模糊现象
试析认知范畴视角下的语义模糊现象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重要属性,语义模糊是一个主要的研究层次。
认知范畴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类属划分的结果,是范畴化的产物,是一种原型范畴。
范畴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边界的不确定性和范畴成员隶属度的差异。
同时,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语言也是范畴化的结果。
本文将首先介绍认知下的原型范畴及其模糊性,然后从语义模糊的整体性和语义模糊的程度性两个方面探讨语义模糊和认知范畴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求对语义模糊有更深刻的了解。
标签:语义模糊认知范畴原型整体性程度性一、引言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语义模糊是模糊语言学的核心,它与语音模糊、语法模糊、语用模糊共同构成了语言模糊性的四个主要研究层次。
语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既属于心理学,因为它是一种心理现象,也属于语言学,因为它与词分不开”(Gordon,D.,1982:58)。
语义模糊也是如此。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一种结合。
本文将在认知范畴视角下探讨语义模糊现象。
客观世界是杂乱的,而大脑为了充分认识世界,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归类和定位;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其结果是认知范畴(赵艳芳,2001:55)。
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是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结果。
认知视角下的范畴观是一种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现象不仅存在于非语言的认知范畴中,而且也存在于语言范畴中,因为语言范畴同其他认知范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认知机制。
因此,原型范畴理论也可以用来研究语言”(戴瑞亮,2009:97)。
范畴化的过程也是概念、意义形成的过程,而语言自身就是范畴化的对象。
因此,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可以为语义模糊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
二、认知范畴及其模糊性(一)两种对立的范畴观范畴化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基本认知方式。
语用模糊认知学对比论文
语用模糊的认知学对比分析【摘要】近二十年里,语言学界对语言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较为深人的研究。
这些研究中绝大多数以语义模糊为研究对象,对于言语交际中存在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认知分析研究的并不多见。
诸多语用模糊现象皆可从认知学角度——认知方式、认知语境、语篇连贯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发掘语用模糊所产生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语用模糊认知对比分析隐喻认知语境一、语言和认知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材料、以语法为规则而构成的体系。
语言是最复杂、最有系统、而应用又最广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不仅表示具体的事物、状态或动作,而且也表示抽象的概念。
(一)认知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求解,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
认知科学是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科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认知(cognition),根据著名语言学家koff 和m. johnson(1999:11)的解释,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诸如心智运作、心智结构、意义、概念系统、推理、语言等。
koff和m. johnson将认知分成两类:a.在认知科学中指各种心智运作或心智结构,这种运作和结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包括: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嗅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语言等。
b.在某些传统哲学中,认知有不同所指,常指概念结构或命题结构,包括对他们进行规则运算。
认知意义可指真值条件意义,不是由内在的心智和身体所定义,而是参照外部世界来定义的。
(转引自何自然 2006:13)(二)语言与认知的结合——认知语言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认知密不可分,语言能力是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又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
认知和语言都是基于对客观现实的体验之上的,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反作用与认知,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和完善,语言与认知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
浅谈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
知识文库 第9期40 浅谈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李林蔚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表达思维结果的语言,必然存在模糊形式。
模糊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
正确认识模糊语言的科学概念,特征,和使用价值,对我们研究语言使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模糊理论和模糊语言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1965年在其发表的《模糊集》中提出的,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
”客体界限不精确,就必然使反映客体的词的意义出现模糊。
此后,通过语言学界的研究表明: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属于模糊词;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的短语也带有模糊性。
那到底什么是模糊语言呢?我们通俗地解释它,就是运用上述模糊词或模糊短语进行表达,其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以确定的语言。
另外,有的句子虽然表面上没有模糊词语出现,但句义模糊广泛,其外延也难以确定,这些句子也属模糊语言。
一、模糊语言的分类 1、语音模糊从语言本身和实际语用方面我们可以将分为:语音模糊,这点主要体现在我们语言的口语中,因为无论哪种语言,其音素都是模糊的,我们无法用确定不变的规定来将每个音素的发音作硬性规定。
2、词义模糊我们知道,通常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我们通常将词作为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概括反映。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一个词语具有一个或多或少的模糊的意义。
”这样的词语比比皆是,甚至对每个词语,无论是表达抽象概念或是具体概念的,我们都可用模糊性来分析它。
3、语句语义模糊这类的模糊性源于语词意义模糊,通常它要出现在一定的句法组合结构中,这种模糊性才体现出来。
比如,“那是玛丽的书。
”我们可以理解为“那是玛丽写的书”或“那是玛丽带来的书”或“那是玛丽学习的书”等等。
又如“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可以解释为“开飞机可能有危险”或“开着的飞机可能有危险”。
对于语句语义的模糊通常求助于语境来解决。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模糊语言存在于当代语言环境中,但它在语用分析中不太常见。
通常,模糊语言是指在一个语句中,其中某些词语的定义准确度低,可能导致中性或不确定的定义,从而引发歧义。
模糊语言的研究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研究者们正在努力研究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针对具体的文本及语境进行语用分析。
模糊语言的出现有许多原因。
首先,由于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语言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及词汇的丰富性,导致模糊语言在语言使用中更加普遍。
其次,模糊语言能更好地表达细微的情感变化,能更好地表达个体的主观感受,而不局限于具体话语。
此外,模糊语言也能充分体现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影响语言理解。
因此,模糊语言是一种语用性更强的语言表达方式。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模糊的概念表达、含糊的意义表达和定义不确定的词语表达。
首先,模糊的概念表达是指用一些模糊的概念符号代表一个概念,通常由一些文字、象征或言语表达方式组成,因此可能导致歧义;其次,含糊的意义表达也可能会导致歧义,在这种情况下,语用分析者不仅要考虑到所使用的词语模糊程度,还要关注语句的上下文和语境;最后,定义不确定的词语表达时,词语本身的定义准确度低,可能产生歧义,但一般的歧义大多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见和文化背景引起的。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是语言研究中一个重要且有趣的话题。
目前,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索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的使用特点及其在语用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语用分析的方法,学者们可以深入地剖析模糊语言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有效地研究如何避免歧义发生并正确地理解模糊语言。
此外,语言行为的研究也可以为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提供有用的结论和理论支持。
从本质上讲,模糊语言是一种复杂的话题,它不仅关乎语言的表达,也关乎文化的传承,还关乎个体的情绪体验。
因此,从语用分析的角度深入研究模糊语言,探究它在语言使用中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模糊语言,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模糊语言是一种词汇特点,其特点是把某种特定情况或事件用模糊描述词汇来表达,呈现出大致的话语框架,使描述更客观,更简短整洁,更容易被理解。
因此,模糊语言的研究以及它的语用模糊性分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模糊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各有不同,比如在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可能会模糊实际的描述,从而影响接收者对其认知;而在广告推销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提高销售量和利润。
其次,有研究指出,模糊语言还可以影响读者的情绪,比如模糊化的消极情绪可以使读者产生压抑感,从而影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模糊化正面情绪也可以激发读者的好感,加深他们对文章的印象。
此外,模糊性也可能会对读者的认知和思维产生影响。
根据《易学研究》的研究,模糊语言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让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使他们更容易理解语言的含义和涵义,而且可以增加文字的阅读吸引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模糊语言还可以用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更清楚地传达信息,更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而且它能够把复杂的思想表达得更清晰。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对于理解模糊语言的含义和涵义,以及对其影响的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字表达方式,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有效地传达思想,实现信息的传播。
模糊语言的特性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想象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促进文字的传播与交流,有助于实现有效沟通。
然而,模糊语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太多模糊词汇会影响语言的流畅性,这时候就需要有更多的细节描述才能让读者正确理解文字的涵义。
因此,语言使用者在使用模糊性词汇时应格外注意,立足实际,将文字和事件联系起来,以此防止语意模糊带来的误解。
总之,模糊语言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字表达方式,在不同场景中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信息,而且可以激发读者的认知和情感。
因此,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模糊语言的含义和影响,而且可以提供有效的文字表达与传播方式,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在人类的语言使用中,“模糊语言”一词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会让人们生成疑问并引发不同解释的语言。
“模糊语言”一词被广泛用于科学、艺术、文学等不同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沟通中,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语义有强大的表达能力,能够将抽象的概念抽象地表达出来。
本文的重点将集中在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上,阐述不同的模糊语言使用方式有何样的意义并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模糊语言的使用在语用学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随着语言功能和功能的完善,某些语言语言以及某些特殊的现象就会发生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从而形成模糊不明的理解和交流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模糊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表达的概念,并给出不同解释以及表达方式,这使得模糊语言也就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
其次,模糊语言的使用也有着其特殊的语义特点,这些特点被称为“模糊性”。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主体发言者并不会使用完整的表达,而是把单词有轻微的变化,以达成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模糊语言的特性就可以有效地表达所表达的概念,而不必拘泥于单一的表达形式。
比如一个人说“你今天有事吗?”,这个句子就可以看出模糊性,因为它既可以用来询问是否有安排事情可以做,也可以用来表达对另一方是否有麻烦的关心。
最后,模糊语言的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影响。
比如在一段会话中,如果一方使用模糊语言,另一方则可能会产生疑虑,出现误解或解释错误等情况。
因此,在使用模糊语言时,需要注意说话者表达的意思,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的使用能够起到一定的转换作用,从而使语义表达更加准确和有效,同时模糊语言也具有特殊的模糊性特征,对它也存在一定的挑战,而要想解决模糊语言的潜在问题,就需要双方进行沟通,并且注意细微的语言符号,从而更好地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总之,模糊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精妙的语言表达技巧,功能广泛,可以有效地表达不同的概念,也可以起到解决语用问题和交流问题的作用。
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信息时代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当今社会和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近些年,网络语言也成为很多社会语言学者重点研究的内容。
对于自然语言来说,模糊性是其本质特征。
从模糊性着手来研究网络语言也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从语言学的理论出发,重点分析网络语言的模糊性。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丰富相关研究工作有一定的价值。
随着网络时代的带来,网络语言从最初的“非主流”到现在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扩散开来,并且逐渐从网络到现实发展。
近些年来,网络语言的研究成为很多学者的关注对象。
由于其研究历史较短,且网络语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所以前些年语言学术界对其还未重视。
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其对社会的影响逐渐深入,其也不断影响着人们的交流和语言习惯,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语言演变过程。
所以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语言语义模糊的生成要想快速把握一个语言的特征,最关键的是要先了解其产生的机理,但是语言的形成是一项非常繁杂的过程。
它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对词汇和言语进行组合和排序的过程,是说话者客观心理活动的轨迹反映。
[1]研究语言的构成要素比研究其意义理解难度更加的大,这是因为语言思想产生的过程较语言本身的特点要来的复杂得多。
模糊言语的形成是建立在自然言语之上的。
对于语言的形成,人们彼此间存在着认知的差别,并且大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无法掌握一切,无论是经验还是概念掌握的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因此,人们的思维机制和认知机理存在客观的模糊性。
网络语言的变异性第一表现为网络语言内部的不平衡性和外部因素导致的语言结构变异情况。
特别是在虚拟化的网络信息交流世界里,各种交流的话题、交流者和交流背景都和传统语言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网络语言的模糊特征是自然化语言模糊性的一种新型变体。
根据对网络语言模糊语义形成的研究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在形成过程中即受到来自常规化语言规则的束缚,也受到不同的语言习惯和交际原则的影响。
语用模糊的认知学对比分析
语用模糊的认知学对比分析作者:富言峰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38期【摘要】近二十年里,语言学界对语言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较为深人的研究。
这些研究中绝大多数以语义模糊为研究对象,对于言语交际中存在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认知分析研究的并不多见。
诸多语用模糊现象皆可从认知学角度——认知方式、认知语境、语篇连贯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发掘语用模糊所产生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语用模糊认知对比分析隐喻认知语境一、语言和认知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材料、以语法为规则而构成的体系。
语言是最复杂、最有系统、而应用又最广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不仅表示具体的事物、状态或动作,而且也表示抽象的概念。
(一)认知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求解,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智能活动,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
认知科学是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科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认知(Cognition),根据著名语言学家koff和M. Johnson(1999:11)的解释,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诸如心智运作、心智结构、意义、概念系统、推理、语言等。
koff和M. Johnson将认知分成两类:a.在认知科学中指各种心智运作或心智结构,这种运作和结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包括: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嗅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语言等。
b.在某些传统哲学中,认知有不同所指,常指概念结构或命题结构,包括对他们进行规则运算。
认知意义可指真值条件意义,不是由内在的心智和身体所定义,而是参照外部世界来定义的。
(转引自何自然 2006:13)(二)语言与认知的结合——认知语言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认知密不可分,语言能力是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又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
认知和语言都是基于对客观现实的体验之上的,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反作用与认知,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和完善,语言与认知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摘要: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交际学的角度探讨了什么是模糊语言,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的言语风格在交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交际信息一、语言的模糊性1965年美国家利福尼亚控制论专家查德(L. A. Ze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Fuzzy Sets),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为语言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变革。
自那以后,产生了一系列新科学: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模糊修辞学等。
关于语言的模糊性,国内外学者均有一些精辟的论述。
Israel Scheffler在其Beyond the Letter一书中指出,模糊性是描写词语的一种普遍特征,它与标准逻辑之间有根本性的冲突,是与种种形式的不可确定性(indeterminacy)密切相关的;William P. Alston在 Philosophy of Language一书中指出,一个词语的模糊性(Vagueness)表现在它的应用范围不能被明确划分的这种现象;C.S.Peirce (1902)给模糊性下的定义是,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的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仔细地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于某个命题之外,还是将它们归属于这个命题。
这时,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 R. M. Kempson在《语义理论》一书将词的模糊性分为四类,即:指称模糊(referential vagueness),词义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of meaning),词项意义缺乏确指(lack of specification),词项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 Russell)曾指出:“一个词语具有一个或多或少的模糊的意义。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最新年文档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一、引言精确思维和模糊思维是人脑处理信息的两种不同方式。
思维机制中的不确定性包括:( 1)模糊性( fuzziness ),指涉及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态不确定的特征,关于对象的信息充分并且有序,只是边界划分不明确;( 2)随机性( randomness),指表征对象出现条件的概率特征;( 3)含混性( vagueness ),指由于对象信息不充分又无序所导致的不清晰特征;( 4)歧义性( ambiguousness ),指概念、命题在语言语义上的多义特征; (5)不精确性 (impreciseness ),即反映运算推理的误差特征; ( 6)不确切性( inexactness ),即刻画外延和内涵与指称对象的不贴切所造成的词不达意的特征。
思维科学证明,除精确性思维之外,人脑还具有模糊化思维机制,能够运用模糊概念、进行模糊判断和模糊推理。
反映到语言当中,也就形成了精确性词语和模糊性词语。
语言的模糊性体现了思维的模糊性,而要把模糊思维的结果传达出来,就要运用模糊语言( vague language )。
语言的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即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
1933 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 在《语言论》(1980)[1] 一书中,就指出了自然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
他说: “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或矿物学来给矿物的名称下定义,正如我们说‘盐'这个词的一般的意义是‘氯化钠' (NaCl) ,我们也可以用植物学或者动物学的术语来给植物或者动物的名称下定义,可是我们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来给像‘爱'或者‘恨'这样一些词下定义,这样一些词涉及到好些还没有准确地加以分类的环境――而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在词汇里占了绝大多数。
”他还进一步指出: “此外,即使我们有一些科学的(也就是普遍被承认的而又不准确的)分类,我们也还往往发现语言里的意义跟这种分类并不一致。
论语义模糊性
论语义模糊性傅翀【摘要】Language is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for categorization in cognitive process.The fuzziness of human thinking will be reflected in language.Therefore,fuzziness i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properties.%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人类的认知特点即思维的模糊性会反映到语言中。
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语言;语义;认知;模糊性【作者】傅翀【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近年来,关于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源问题已有大量的研究。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意义的模糊性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义的模糊性在于人类认识上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语义的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属性。
[1]伍铁平教授也提出应该区别两种模糊性:一种是本体的模糊性,另一种是认识上的模糊性。
通过对大量语言模糊现象的分析,我们认为语义模糊性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类,且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学术语“模糊”指边界不明。
一、由客观事物本体的模糊性造成的语义模糊性自然界中存在某些难以切分的统一体。
当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这些本身难以切分、连续的事物时,就会出现语言符号所指即外延的不明确。
札德在其首创模糊数学论FuzzySets中指出:“可以把模糊集合论的提出,看成是为研究某种类型的不清晰性建立一套概念的方法的尝试。
这种不清晰性发生在当我们的研究对象构成的类的边界不能截然确定的时候。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杨宝盈【摘要】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一种“艺术性的语言”.语言的局限性、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及读者理解的差异性是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 “接受美学”和“格式塔心理学”从文艺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提供了美学依据.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有各种表现形式,包括语音模糊、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借助这些模糊手段能创造“艺术空白”和产生“完形压强”,留给读者审美再创作的广阔空间,并产生模糊艺术中意象美、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及修辞美等独特的美学效应.【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24)002【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文学语言;模糊语言;模糊性;模糊美;美学功能【作者】杨宝盈【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1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一、引言:对模糊语言的专门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Charles S.Peirce,他是第一位把注意力集中到模糊问题上的哲学家。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L.A.Zedeh)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Fuzzy Sets)中,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把模糊语言研究推向高潮并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变革。
从此,诞生了许多新兴学科: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心理学等。
模糊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模糊语言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义学等。
最早把模糊理论引入我国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
1979年,他在《外国语》发表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
其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文和著作,引起国内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和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与探讨。
模糊语言学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
国内徐章宏(2012)、何自然(1985,1997)、冉永平(1995,1996)等学者分别从语用和功能角度对模糊语言学作了积极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关于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化认知(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模糊语言;范畴化;认知;动态论文摘要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逻辑分析入手,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人对客观世界的模糊化认知以及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进而提出模糊语言之所以“不模糊”在于以理解为特征的动态范畴化认知。
一、引言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的大量出现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不仅诸如“大、小”,“美、丑”以及英语中的“girl,woman”,“hill,mountain”等相互间界限不清的词语(概念)是模糊的,即使一些看起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其意义也有相当的模糊性。
以“床”为例,如果说木床、吊床是床,那么花床、温床是不是“床”呢?再如一提到“车”,我们马上会想到轿车、货车,如果还会想到洒水车、救护车是“车”,那么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等是否也叫“车”呢?供儿童坐骑游戏的玩具车该算做“车”呢,还是“玩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模糊语言尽管“模糊”,却丝毫不影响人们的交际,有时还非它莫属。
这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主观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同样需要语言来表达。
这时,模糊语言就派上了用场,如:我们常把良驹称作“千里马”,但再好的“马”人们也不会天真的认为“马”真的能日行千里。
“千里马”究竟能日行多远,其实谁也说不准。
“千里”作为数字是精确的,表示的距离却是模糊的,但它传递的信息却是清晰而又十分丰富的。
仅此区区二字,就将一匹体格硕壮、驰骋如飞的良驹宝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不是“千里”,胜似“千里”。
模糊语言的重要性和独到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和逻辑分析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化认知以及动态范畴化活动的语用认知功能作一探讨。
二、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认识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理论,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定义是依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
事物的属性不同,类属也不同,相互间有明确的界线,即任何事物要么是某物或不是某物,它要么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特征(排中律);任何一个事物不可能既是某物又不是某物,不可能既具有某种属性特征又不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矛盾律)。
简言而之,任何事物非真即假,非假即真,泾渭分明,不容混淆。
然而,在一定情况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例如,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秃头”时,是指一个人头上“有”还是“没有”头发。
头上“有”头发,这个人一定不是“秃头”,掉了一根头发显然也不能叫“秃头”,这就是说:一个头上长满头发的人不是秃头,设此人头发数为N,如果头上长有N根头发的人不是秃头,那么,N-1根头发后他仍不是秃头,因此,直到头发掉完他也仍然不是秃头。
一个人的头发掉完了仍然不能叫“秃头”,显然是违背常理的。
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理应推导出一个客观、合理的结果,然而通过这种逐渐减少(也可反向增加)事物性态的方式,竞得出了如此荒谬的结论。
这就是古希腊迈加拉学派(Mefarian School)的代表人物尤布利德斯(Eubulidies)针对二值逻辑提出的“连锁推理悖论(Sorities Paradox)”,其核心是通过一种逻辑上应当为真的渐进式推理,将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推向其反面,从而改变整个命题真伪,因而也叫“诡辩推理悖论”。
传统的二值逻辑在这里遭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尽管它对当代哲学和认识论的发展贡献不小,但面对“秃头问题(Paradox of the Bald Man)”这类悖论却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对这类诡辩逻辑的荒谬之处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建立在以定量分析见长的精确思维之上的,一味追求精确而排斥模糊。
追求精确并不错,但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
单就客观事物自身而言,原本无所谓精确或模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它。
由于人的生理机制,人在感知认识事物时会产生“联觉(synaethesia)”,一种感官受到刺激会引起其它感官连锁反应,在大脑中产生共鸣和联想,进而形成关于事物的意象(image)。
这种意象可以是十分细致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整体性的。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认知事物的本质,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对事物进行定性的分析,将隐藏在所谓精确形式背后的深刻内涵揭示出来。
这种定性分析实际上是我们认知事物、判定事物性质的一种方式,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对比,注重在概括事物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对性和模糊性。
这是一种寓于精确中的模糊,它也同时表明人不仅具有精确思维的能力,也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秃头”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个人是“秃头”还是“非秃头”,关键不在于头发数量的人为确定,而在于对该事物或现象性质的认定。
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常将没有头发或头发稀少的人叫“秃头”,将有头发或头发较浓密的人认定为“非秃头”。
因此,“秃头”和“非秃头”都是相对模糊的,甚至连“有(头发)”、“没有(头发)”这类意义原本非常清晰的概念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也变得模糊了。
可见,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非传统的二值逻辑所主张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在共同的生存空间环境中客体作用于主体,主观能动反映客观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被认知概念化了的事物——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
语言所反映的是经过认知加工映射到头脑中的认知世界(con-gnitive world),不可能与客观现实完全吻合,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自然不会是十分客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相对性和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与人的主观思维密切相关,人的生理机制、身体体验、感知觉能力和想象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被人感知、认识才有意义。
当我们将某物称为“车”、“床”、“马”等时,便是在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赋予他们以相应的名称,这些事物也因此而具有了意义。
这种客观作用于主观,主客观互动支配下识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过程便是所谓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所谓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
根据认知范畴理论,人对事物的识别是基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模糊识别,范畴的建立以个别事物为基础,其意义又不同于个别事物。
“车”、“床”、“秃头”、“非秃头”等便是在范畴化认知活动中对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种种属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而建立的范畴,他们也因此分别获得了针对这些个别事物而确立的意义。
范畴的意义适用于所有成员,具有同一性。
范畴的同一性意义如同家族的血脉,将所有成员维系在一起。
范畴的同一性意义是丰富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范畴成员资格的取得必须具有同一性意义所蕴含的关于该范畴的所有属性特征或共同属性特征。
恰恰相反,任何事物,只要和同一性意义相关联,都可成为该范畴的成员。
事实上,所有范畴成员都只部分地享有某些共同属性特征,成员之间也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以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之中。
范畴成员因其享有的共同属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余的是边缘成员。
越是边缘成员,模糊性也越大,如“车”这一范畴,作为现代运输的工具,从功能上讲,首先应是用来解决人的交通需要,其次是运输货物,然后才是满足各种特殊需求。
如此,轿车较之于其它成员具有最大相关共同属性,是原型范畴,其它诸如卡车、洒水车、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玩具车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享有“车”的同一性意义的某些属性特征,是边缘成员。
范畴成员的属性也有典型的区别性属性和非典型的边缘性属性之分。
边缘成员及其边缘属性与邻近范畴成员及属性相交叉,其身份往往呈不确定状态,并与相邻范畴成员相互重叠。
如象“玩具车”,它集“运输”、“玩耍”以及“有轮子”、“能行走”等多种属性于一身,因此既可以说它是“车”,也可以归于“玩具”范畴,甚至还可称为“机动装置”,究竟为何物,皆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它典型属性特征的认定。
在认知活动中,人除了识别事物,认识事物,还无时无刻地与各种事物打交道,以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
这样,除了事物范畴,人们还可通过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动作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事件的认知而建构起相应的范畴,如“大小”、“长短”、“远近”等空间范畴,“走”、“跑”、“跳”等行为范畴以及“吃饭”、“开车”、“工作”等事件范畴。
事件的发生还会引起人们情感的变化与波动,于是人们又有了“幸福”、“郁闷”、“痛苦”等情感范畴。
无论什么范畴,都是人的范畴化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们的特点和构建的过程并无两样,即范畴的建立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范畴同一性意义的内涵属性及其数目都是不确定的,范畴的外延呈向外扩展的趋势,其边界是模糊的。
范畴成员的地位或隶属关系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隶属于同一范畴的诸成员中只有共同的家族相似性,即模糊的相似性。
范畴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语言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的特征。
四、范畴的动态性与语用认知交际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经验的成果和认知活动的参与者,交际功能是其赖以立身的根本,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的交际意图的实现。
反映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虽然在范畴化活动中获得了与之对应的语义,但在没有进入交际领域之前其交际功能被暂时“锁定”,其意义是不确定的,只有当语言单位为实现某种交际意图参与信息交流时才具有了交际意义,从而明确其意义及范围。
这样,范畴化就使人的认知域与语言表达式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对应联系,实现了以理解为特征的语言行为的范畴化认知,范畴化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动态性。
范畴化活动的动态性以理解为特性,交际为基础,认知语境为依托,使模糊语言不再“模糊”,且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
首先,由于语义范畴边缘的模糊往往呈现出一种由不同范畴构成的连续体上的语义变化,我们就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种边缘性的模糊意义。
认知语言学将范畴的模糊性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体”事物范畴边界的模糊,一种指“连续体”事物本身边界的模糊。
除了事物范畴外,许多表示抽象概念的空间范畴、情感范畴等也都具有“连续体”的性质。
就独立体事物范畴而言,由于反映认知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的语义均与之对应相关,语言单位的义项也有原型(区别性)义项和边缘(非区别性)义项之分。
在动态范畴化情况下,词语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是相对的,处于受制于交际意图的变动状态。
这样,语言单位的边缘性意义就可以随着相邻范畴间原型义项与边缘义项的交替变动而表现出来。
如“拖拉机”在静态范畴化状态下是“农用机具”,但当我们说“刘老汉买了辆拖拉机在农闲期间跑运输”时,由于“在农闲期间跑运输”这一认知环境的阐释作用,”拖拉机”会很容易地被理解为运输货物的“货车”,其边缘义项“运货”在这里成了原型义项,而原来的原型义项“犁地”因受制于特定的交际意图而成为了边缘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