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二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忧国忧民
秋风破屋 —— 群童抱茅 —— 夜雨湿屋 —— 祈求广厦
天下寒士俱欢颜
课堂·小结
秋风破屋的情景 惨
群童抱茅的感叹 悲
愿
推己及人的胸怀
长夜沾湿的苦痛
哀
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 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已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 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拓展·延伸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拓展·延伸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课堂·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 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 ”所做的诗歌——《卖炭翁》。这首诗歌的体裁叫做乐 府诗,乐府是指自汉代以来收集和整理创作诗歌的官署 ,后也指自乐府流传出来的诗歌。叫乐府诗。
整体·感知
点击图片 听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故事梗概
整体·感知
秋风破屋,心情苦痛 群童盗茅,无可奈何 破屋漏雨,忧思不绝 期盼广厦千万间
新课·讲解
第一节赏析: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 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新课·讲解
第三节赏析: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下雨)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夜雨湿屋)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卖炭翁》的背景、作者、诗歌内容、主题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与哲理。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朗读节奏、篇章结构、生僻字词和诗句深层含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卖炭翁》相关的问题,如“诗中的卖炭翁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者有何相似之处?”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卖炭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2.增强审美鉴赏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情感、主题,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提升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读、赏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诗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卖炭翁》中的社会现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二首卖炭翁课件新人教版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24 《唐诗》二首 卖炭翁
同学们,自汉代以来收集和整理 创作诗歌的官署有一个名字叫乐府,自 乐府流传出来的诗歌叫乐府诗。白居易 的诗歌《卖炭翁》就是一首乐府诗。下 面,我们就进入本课学习。
白居易(772-846),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 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 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 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 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 行》等。
事件——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研读品味
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 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 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研读品味
“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 样? 为什么这样写?
年龄大;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 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 的来之不易。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包括王维的《使至塞上》和杜甫的《春望》。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两首诗,掌握其基本意蕴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但对唐诗的理解和欣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对诗文的深入分析,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对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了解也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本节课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文的基本意蕴,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欣赏唐诗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了解唐诗的艺术特色,感受唐诗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两首诗的基本意蕴,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掌握欣赏唐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对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维和杜甫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唐诗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文的基本意蕴,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释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
5.欣赏与拓展:学生欣赏其他唐诗作品,对比分析其艺术特色,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主要包括以下两首唐诗的学习:李白的《送友人》和王维的《鸟鸣涧》。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如下:
1.李白《送友人》:分析诗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理解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心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唐诗的基本特点、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唐诗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鸟鸣涧》中,王维运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来表现诗人的闲适心境,需要学生能够体会并模仿这种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对比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尤其是诗人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差异。
-理解并感悟诗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情感体验,如李白的豪放不羁和王维的隐逸情怀。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和分析诗歌。
2.增强学生对唐代诗歌文化背景的理解,提高历史文化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对比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升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激发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八下第24课古诗二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八下第24课唐诗二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24.唐诗二首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二、卖炭翁/白居易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原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
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
它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理解性默写: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⑤、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参考答案】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教版初二下(八年级下)语文六单元课件:24 唐诗二首
2.如何理解诗人称孩童为“盗贼”?
群童抱茅只是顽皮而已,然而诗人却将孩童
称为“盗贼”,还感到“欺”,是为了表达自己
因“老无力”而受到欺负的无奈、愤懑心情,并
不是真的给抱茅草的孩童冠以“盗贼”的罪名。
写屋漏床湿,长夜无眠,令人愁苦。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 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 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怒号( háo ) 挂罥(juàn) 俄顷(qǐnɡ) 布衾( qīn ) 丧乱( ) 广厦( ) shà sānɡ 突兀( ) 辗( ) 两骑( wù ) 敕( niǎn) 系( ) jì 三重茅(chì ) jì chónɡ
塘坳( ào ) 恶卧( è ) 大庇( ) bì 车辙( ) 叱( zhé ) 挂罥( chì ) juàn
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 至死不悔的决心及其博大的 胸襟和崇高的思想。
5.“安得……安如山”三句句式有何特点?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个句式,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 句蝉联而下,“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欢颜”“安如山”等,读来铿锵有力,果断坚决, 准确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 湿何由彻”的痛苦体验中迸发出来的无奈的呐喊和 深切的期盼。这里,诗人跳出个人的圈子,表现了 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
怎么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的这种情怀?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破屋,长 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 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民 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推己 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忧 国忧民的祟情怀。
秋风破屋,卷走茅草
茅 叙事写实 群童戏谑,诗人叹息 屋 屋漏床湿,彻夜难眠 为 秋 风 所 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破 抒发情怀 博大胸怀,崇高理想 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4 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学问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4 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 课《唐诗二首》学问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 760 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最终得到一个安家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患病,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和蔼宏愿,于是写下流传长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唐诗二首》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李商隐的《无题》和杜牧的《秋夕》。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优秀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但对唐代诗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唐诗二首》时,学生需要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无题》和《秋夕》的诗意,掌握诗句的字词含义,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无题》和《秋夕》的诗意,掌握诗句的字词含义,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
2.难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情感教学: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无题》和《秋夕》的原文、译文、赏析等内容。
2.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唐诗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无题》和《秋夕》的原文,学生自读,理解诗句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针对诗句的字词含义和诗意进行讲解。
4.巩固(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024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
0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 准字音,读出语气。
03
04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 议。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 音。
8
逐句翻译及注释
伐薪烧炭南山中
砍来木材烧成炭,送到京城卖掉 换铜钱。
2024/1/30
满面尘灰烟火色
满面灰尘,呈现出烟熏火燎的颜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两鬓斑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 黑。
写作特点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写卖炭翁的艰辛生活和不幸遭遇,与宫市使者的蛮横无理进行对比,突出了社会现 实的残酷和黑暗。同时,作者还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形象的人物刻画,使卖炭翁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增强 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024/1/30
11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 其意义
2024/1/30
揭露社会黑暗
同情劳动人民
通过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和官吏们的丑恶行 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诗人对卖炭老人等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示 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批判社会制度
传承优秀文化
通过对官吏们的批判,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 会制度的不满和反思,呼吁社会变革和进步。
作为一首经典的唐诗作品,《卖炭翁》不仅 具有文学价值,还承载着传承优秀文化和弘 扬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
25
角色扮演:模拟卖炭老人和官吏对话场景
角色扮演目标
通过模拟对话场景,深入理解卖 炭老人和官吏的心理活动和人物
形象。
对话内容
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合理的对话 情节和语言,展现卖炭老人和官 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角色分配
学生自愿分组并分配角色,准备 相应的道具和服装。
2024/1/30
教师点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最新部编版八下24课唐诗二首
最新部编版八下24课唐诗二首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资料: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编为《杜工部诗集》,诗歌多反映人民的苦难,揭露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故称其诗为“诗史”。
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本文选自《杜诗详注》,属于歌行体,诗中个“丧乱”指安史之乱。
二、个别词语解释(课本没有的)【秋高】秋深。
【怒号】大声吼叫。
【恶卧】睡相不好。
【雨脚】雨点。
【安得】如何能得到;安:如何。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蔽、掩护。
【寒士】贫寒的士人。
【倚仗】拄着拐杖。
【昏黑】黑。
三、主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运用写实的手法,通过自己对贫苦生活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已为人的高尚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解题“……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
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
全诗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四、理解性背诵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描写秋天凄凉气氛的句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身处逆境还关心社会,表现博大的胸襟诗句是/身居漏室但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清代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该诗中也有表达类似情怀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诗中抒发诗人当时政治思想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透过本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完整版)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课堂练习
按原文填空 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 2、表现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 情思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杜甫忧国忧民的诗词名句
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其他“古仁人”忧国忧民的名句。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使人怜悯。
希望。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天亮。 同“碾”,压。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睡得很少) ( “由何”,如何)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 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 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 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 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 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他出生官宦世家,却一生颠沛流离。心系苍 生胸怀国事,用笔墨抒发豪情。
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世尊 认为“史诗”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早期作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茅
杜 甫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 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 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 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 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因其诗常表 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被誉为“诗圣”。《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24唐诗二首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歌行体
歌行,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 属乐府诗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 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 《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 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 行”一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 化。
3.重点字词解释。
向:介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接__近_ 挂罥:_挂__着__,__挂__住__ 绝:断__,__这__里__指__停__止_ 俄顷:_ー__会__儿_________ 衾:__被__子_________ 漠漠:_阴_沉__迷__蒙__的__样__子__ 忍:__狠__心_________ 突兀:_高__耸__的__样__子_____ 能:_如__此__、__这__样____ 坳:_水__势__低__的__地__方___
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 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 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 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 “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 种公开的掠夺。诗人有感于此,写下本诗。
卖炭翁
唐·白居易
知识梳理
白居易(772年-846
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 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 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 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24课唐诗二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第24课唐诗二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班级:姓名:24.唐诗二首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二、卖炭翁/白居易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习题】1、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向是:()A、这首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B、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D、“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南村群童欺侮的愤懑心情,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
分析:D、表现了诗人的穷困潦倒,为下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铺垫。
2、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向是:()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
诗人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
“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C、这首诗,诗人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希望博得人们对他的同情。
D、“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分析:C、这首诗,诗人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24.唐诗二首 卖炭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唐诗二首《卖炭翁》赏析 (1)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2)第一节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3)第二节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4)第三节白居易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9)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10)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11)第二节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13)第三节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15)第四节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18)《卖炭翁》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七。
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
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
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
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
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品诗人 心境
品诗人 生活
品诗人 襟怀
品八月秋 风的声、
力、形
品诗 品茅草
品主旨 品名句
……
板书设计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现实
水 到 渠 成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夜雨湿屋 忧思不绝
自己
推 己 及 人
理想 广厦庇寒 愿Fra bibliotek天下寒士
文章
结构
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
课堂小结:
诗人已不再单纯地描写自身“吾庐独破”的痛苦,而 是在借自身痛苦折射“天下寒士”的痛苦,以此呈现社会、时 代的苦难;此外,诗人还于大声疾呼之中,投射出了他自己满 腔的忧国忧民之情。这就叫“推己及人”———由自己的苦况 推及“天下寒士”,突显诗人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 以及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这就是“诗圣”的襟怀!
四、课堂检测
原文填空
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他发
出了(
)的呼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3.联系“中国梦”,对话杜甫,表达自我
•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认识了千年前身逢 乱世、困顿落魄却依然忧国忧民的杜甫。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的解决温饱的理想,已经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变 为现实。现在我们国家正沿着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理想迈 进,朝着人民幸福的理想迈进。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表达你们的感 悟,回应杜甫的宏愿,实现与“诗圣”跨越千年的对话。
二、读诗
学习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自由朗读全诗。 3.请个别同学带着对诗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学目标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文导入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
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
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2.了解背景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可参考【知识总汇】3.初步感知(1)播放【音频课文】。
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提示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②挂罥.(juàn) 塘.(táng)坳.(ào) 俄顷.(qǐng) 布衾.(qīn)丧.(sāng)乱踏.(tà)里.(lǐ)裂.(liè) 庇.(bì)突兀.(wù)可参考【知识总汇】(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3)结合注释,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参考: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
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
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
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
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三、重点探究【精品课件】(一)探究诗歌内容和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下面,我们运用诵读法,逐节探究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逐节理解步骤:①五个字概括诗节内容——②一个词概括诗人情感、心境——③哪些词语表达情感最形象——④应该怎样诵读——⑤尝试诵读——⑥师生点评。
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评。
[第一节]1.概括内容:秋风破茅屋。
2.情感:凄惨。
3.如何读出这种惨烈的境况,诗人悲痛的心情?参考:抓住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怒号”“卷”“三重茅”重读。
对于茅草的命运,诗人的心情是关切的,心随飘转的茅草而动。
4.背景点拨:草屋的来之不易(安史之乱中流亡颠沛,流落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完成,草屋的破败直接关系到全家的生活)。
5.找同学诵读,学生大声诵读,注意体会情感。
6.播放【影视课文】第一节,体会感悟。
[第二节]1.概括内容:群童抱茅去(力求与第一节押韵)。
2.情感:无奈。
3.如何读出这种无奈的情绪?参考:放缓语气;“自叹息...”加重并延长。
4.此时的杜甫四十几岁,何以至此(老无力、倚杖)?参考:生活的困顿,内心的悲伤。
5.诗人在叹息什么?参考:一叹息天公无情毁屋;二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三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6.学生齐读第二节,注意体会情感。
7.播放【影视课文】第二节,体会感悟。
[第三节]1.概括内容:丧乱长夜苦(长夜难眠苦)。
2.情感:哀伤、悲戚。
3.如何读出这种悲戚之感?参考:重读“冷似铁”“无干处”“未断绝”“少睡眠”;重读并延长“长夜何由彻”。
4.自行诵读体会。
5.理解质疑:为何冷似铁,而非冷似冰?参考:“铁”一是很凉、很硬(天寒冷),二是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
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6.为何长夜难眠,仅仅是屋破漏雨所致么?参考:不是,是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背景点拨: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000多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从5000多万锐减到...10..00..多.万.。
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安史之乱后,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仅以米为例,物价涨了三四倍还多,可谓民不聊生。
8.播放【影视课文】第三节,体会感悟。
[第四节]1.概括内容:广厦庇寒士(受冻死亦足)。
2.情感:激昂(心潮澎湃,美好愿望)。
3.如何读出这种情感?参考:语气:激昂、悲壮;重读“俱欢颜”“安如山”;重读加延长“受冻”“死”“亦足”。
4.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配乐)。
可参考【影视课文】(无声配乐版)、【微教案】《“安得广厦千万间”赏析》5.播放【影视课文】第四节,体会感悟。
(二)探究诗人的形象。
请在心中勾勒杜甫的形象,可以将杜甫放在诗句的背景中,也可以是对杜甫身体、容貌、神态等等的联想。
可以用“在面前,杜甫是一个的人”的方式表述。
示例:在卷草破屋的狂风面前,杜甫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参考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在床头无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寒湿交迫心中悲苦的人;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四、课堂总结学生个人梳理总结。
可参考【微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艺术特点》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杜甫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忧”,忧风忧雨,忧国忧民,忧天下。
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自己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抑制不住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
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历史过去了已一千多年,但似乎仍在耳边回旋。
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资料,做一期以“走近杜甫”的宣传墙报。
可参考【背诵指导】六、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秋风破茅屋 凄惨群童抱茅去 无奈丧乱长夜苦 哀伤 忧国忧民广厦庇寒士 愿望 受冻死亦足 胸怀24.唐诗二首第二课时卖炭翁/白居易一、新课导入播放【作者作品】《白居易》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了解“宫市”宫市,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
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现实 理想 个人 天下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有相关记载: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
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
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旧唐书张建封传》)。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
三、初步感知1.播放【影音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意。
参考:鬓(bìn)辗(niǎn)辙(zhé)两骑(jì)敕(chì)麾(huī)薪:柴。
辗:通“碾”,轧。
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
叱:吆喝。
直:通“值”,价格。
2.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可参考【知识总汇】四、探究学习朗读诗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精品课件】1.请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遭遇,并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苦”。
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
这苦也有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苦,运炭是困苦,炭被抢是悲苦。
具体词句:烧炭艰苦——“满面……食指黑”(外貌);运炭困苦——“衣正单”“一尺雪”“晓驾”“碾冰辙”“牛困人饥”“泥中歇”;被抢悲苦——“惜不得”(心理)可参考【微课堂】《卖炭翁的艰辛和贫寒》2.用一个字概括宫使的形象,并进行具体分析。
明确:“霸”。
具体词句:横冲直撞、趾高气扬——黄衣、白衫、翩翩(外表)仗势凌人、蛮不讲理——把、称、回、叱、敕、牵、系(行为)交易不公(炭直)——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可参考【微教案】《〈卖炭翁〉中的对比》3.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对他们寄予的情感。
参考:卖炭翁—“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宫使—“恨”(一系列动词描写)。
4.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中,你读出了什么?答案预设:衣衫单薄不能暖身,却希望炭能卖个好价而期待着天寒。
明知挨冻却甘愿受苦,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这反映出社会给劳动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压。
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苦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
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
作者的爱憎也在此句中分明体现。
可参考【微课堂】《卖炭翁的艰辛和贫寒》五、拓展探究【精品课件】卖炭翁的遭遇是一个个别现象吗?参考:根据史书所记,当时这样的饱受宫市剥削压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这首诗歌就是通过卖炭翁被掠夺的个别,反映了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的一般。
那么,卖炭翁这个形象是完全真实还是作者完全的虚构呢?应该说,白居易是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了艺术想象,加工创造出这个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却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原型:《顺宗实录》卷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