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简论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应用语言学期末复习各章知识点百题汇总

应用语言学期末复习各章知识点百题汇总

应用语言学期末复习补充问题一.名词解释个别语言学属于本体语言学,是探讨一种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一般的性质和普遍的性质及普遍的结构规律的学科。

由于讨论的是对各种具体语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又被称为理论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称“描写语言学”,是指选取语言的某一个历史阶段,描写这个阶段的语言的状态。

如:现代汉语、先秦汉语;历时语言学又称“历史语言学”,它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

如:汉语史;自然语言处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处理自然语言的交叉性学科。

主要目标是让计算机懂得和理解人的自然语言,实现人机对话;中文信息处理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下位概念,是指用计算机对中文进行存储、转换、分析、传输等加工,以形成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科学;语言能力传统上指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或指用书面或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如: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法能力。

)从而规范地、正确地使用语言;语言交际能力说话者适应交际主体、主旨、语境,有效地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

即更加得体、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对比分析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共时对比,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

目的是由此找出目标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以便于最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偏误分析指对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进而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

它是研究学习过程的捷径,也是研究学习过程的第一步;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分为狭义、广义两种。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特指第二语言教学,中国一般取广义的,我们也取广义的,包括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范围是开放的。

简单地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

进一步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部、接触面,包括结合、接触的动态变化的规律性学科。

《马氏文通》(1)这是中国形成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的标志。

(2)马建忠认为必须缩短学习本国语文的过程,才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才能使国家富强。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导言部分一、语言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五、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语言学分为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五、1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

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时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如现代汉语、当代英语)五、2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如汉语史)五、3专语语言学:又称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是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语言的结构。

五、4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

五、5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索绪尔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六、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为后来的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在19世纪进入了系统的研究,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的分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代表作《语言论》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一、1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经济发达还是落后,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布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

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语言又是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也无法把思维表达出来。

(如普通话是汉民族用来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一、2语言同社会的联系:语言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人类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不同语言。

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

语用学期末考试

语用学期末考试

1.语义和语用学的意义区别2.语境因素的内容3.所指论的观点4.所指封闭性5.指示:时间地点人称指示其中之一画几个扭曲关系6.什么是指示性,什么是非指示性7.Austin的主要工作8.言外行为分类9.几句英文例句,用Levinson三原则分析1.语用学和语义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共同点在于,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对于意义的研究。

但它们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对意义的研究。

语用学:广义上指对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所做的研究;狭义指对有目的的语言活动的研究。

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之间的关系,是对使用中的语言意义的研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考虑说话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身份、正在从事的活动等。

语义学对意义的研究是基本的,它研究符号与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语言本身固有的内在意义,是对抽象于使用之外的语言意义的研究。

例:那里有一只狗2.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的上下文,广义的指语言活动进行的特定的时间、空间、情境、参与者等语言外因素。

语用语境包括:(1)语言知识:交际双方具有对所使用语言的知识(双方拥有共同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必须了解语言交际的上文。

(2)语言外知识:背景知识、情景知识、交际双方互相了解背景知识指常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般了解,是百科全书式知识。

例如,病了要治疗,重病要住院情景知识:与特定的交际情境有关的知识,包括某一次特定的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他们在交际活动中的相对地位、各人所起的作用等。

相互知识:交际双方对对方的了解例如:共同知道一个人,才能用he准确指示。

3.传统所指论认为:名称具有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即具有各自的意义和指称;名称的指称是由名称的意义所决定的。

因果的历史的所指理论:专有名词和表示类属的名词不具有意义,而是直接地、任意地指称其所指对象,无须通过对名称的意义先进行解释这一中介过程。

(Aristole 历史文化链条的传递,依据这一名字与某个活动保持着历史的因果的联系)4. 所指封闭性:两个指称相同的指称语相互替换并不能总能保证这两个句子的真值条件固定不变例如:I wanted to meet Margaret Thatcher.I wanted to meet the first woman Prime Minister of Great Britain.因为专有名词重名,确定性描述语有指称性和归属性两种用法等因素。

语用学复习题

语用学复习题

《语用学》复习范围一、绪论1.语用学的由来和发展(“语用学”这个术语的提出;语用学成为新学科的标志);“语用学”(pragmatics拉丁词“行动、做”)这个术语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在《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首先提出,而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也在其后提出。

莫里斯的符号学包括句法学(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和语用学(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

而《语用学杂志》于197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则是语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标志。

1986年,国际语用学学会成立。

2.语用学产生和发展的语言学背景;(索绪尔的语言和语言学理论开创了20世纪的语言学。

受其影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主张研究语言系统、结构,并尽力追求语言描写形式化。

50年代末,乔母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使语言分析高度形式化。

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到转换生成语法,存在两大明显的缺陷,即忽视语言运用研究;语义研究薄弱。

而20C5/60年代,语言系统、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杰出成就,完全具备了重点地研究语言运用的条件和可能性。

而语义研究遇到了难于解决的新问题,为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4.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两者的中心问题都是语言运用。

●研究目的不同:修辞学要对语言运用的形式,判别好与不好的界限,注意力是修辞技巧。

而语用学则是解释性的,它的目的是分析语言运用活动,建立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言运用的规律。

●理论基础不同:修辞学基础薄弱,基本上是一门纯经验的学科,而语用学理论基础雄厚。

●研究方法不同:修辞学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而语用学不排斥归纳,但主要方法是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

●研究兴趣和学科传统不同:修辞学以辞格、句子、词语的交际特色、语体风格为具体研究对象;而语用学以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等为研究的具体对象。

5.语用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语用学复习题

语用学复习题

《语用学》复习范围一、绪论1、语用学的由来和发展(“语用学”这个术语的提出;语用学成为新学科的标志);2、语用学产生分和发展的语言学背景;3、语用学的研究内容;4、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区别与联系;5、语用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语境6、索振羽先生关于“语用学”的定义;7、语境的提出者;国外语境研究概述(知识性内容)8、语境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研究;9、语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三、指示词语10、指示词语的定义;11、什么事指示词语的指示中心?12、指示词语的两种指示用法(举例说明);13、指示词语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14、社交指示的概念。

四、会话含义15、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以及四条准则的相关内容;16、什么叫会话含义?格赖斯把会话含义分为哪两类?17、举例说明会话含义的推导。

18、会话含义的特征包含哪些内容?19、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列文森三原则)的内容。

20、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内容。

21、礼貌准则的特征五、预设22、第一位探讨“预设”这类问题的哲学家是谁?23、什么是广义的预设和狭义的预设?24、预设有哪些特性?25、举例说明预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六、言语行为26、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理论)27、奥斯汀“言语行为三分说”的主要内容。

28、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的定义。

29、塞尔认为间接言语行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0、塞尔认为理解或传达间接言语行为的四条依据是什么?31、为什么说塞尔对发展完善言语行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32、言语行为理论的功绩。

七、会话结构33、语用学为什么要研究会话结构?(p184)34、会话结构所涉及的几个概念:A、轮流说话B、相邻对C、修正机制D、预示序列35、总体结构(开端、本体、结束语)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判断分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

语用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教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语言的形式B. 语言的意义C. 语言的使用D. 语言的起源2. 下列哪项不是言语行为理论的三个层面?A. 语力行为B. 语用行为C. 语义行为D. 语形行为3. 根据格莱斯的合作原则,说话人应该遵循哪四个准则?A. 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B. 量准则、质准则、目的准则、方式准则C. 量准则、目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D. 目的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4. 语用学中的“指示”指的是什么?A. 指代B. 语境C. 言语行为D. 语用含义5.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格莱斯B. 布朗和莱文森C. 奥斯汀D. 赛尔...(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语用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区别。

2. 描述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

3. 解释“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语用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2. 分析并讨论“语境”在语用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A4. B5. 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来表达意义的语言现象,而转喻则是通过将一个概念域中的某个元素与另一个概念域中的元素相联系来表达意义。

2. 量准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提供足够的信息,既不多也不少,以满足交际的需要。

3. 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通过言语表达的意图,而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汀提出的,它将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面:语力行为、语义行为和语形行为。

三、论述题1. 语用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言语行为,帮助人们避免误解和冲突,促进有效沟通。

2. 语境在语用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解释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语用学期末复习

语用学期末复习

1、语用学术语的提出: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首先提出。

符号学包括句法学(研究符号和语义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其对象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

2、语用学的发展:1)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于1954年提出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指引词语。

2)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1955年在哈佛大学做了题为《论言有所为》,提出“言语行为理论”。

3)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

4)1977年,《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语用学作为语言学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

5)1983年出版了语用学的两本优秀教材:列文森《语用学》、利奇《语用学原则》。

6)1986年,国际语用学学会在荷兰成立,并决定把《语用学杂志》作为学术刊物。

3、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4、语用学和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p95、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6、“语境”是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

7、陈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学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该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

“六何说”: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

8、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语言交际的语言环境。

索振羽的划分p219、语境意义是在特定语境条件下,说话人希望传递的交际信息。

10、指示词语的组织形式:(自我—说话人为中心)1)中心人物是说话人;2)中心时间是说话人说话的时间;3)中心地点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4)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位;5)社交中心是说话人相当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

11、指示词语的不同用法:1)指示用法:A、身势用法:指示词语只有借助对言语事件的实在的听觉、视觉、触觉才能理解。

B、象征用法:只需要知道言语事件的基本空间参数就可以理解。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完整word版)语用学期末复习

1、语用学术语的提出: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首先提出。

符号学包括句法学(研究符号和语义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其对象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

2、语用学的发展:1)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于1954年提出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指引词语。

2)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1955年在哈佛大学做了题为《论言有所为》,提出“言语行为理论”。

3)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

4)1977年,《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语用学作为语言学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5)1983年出版了语用学的两本优秀教材:列文森《语用学》、利奇《语用学原则》。

6)1986年,国际语用学学会在荷兰成立,并决定把《语用学杂志》作为学术刊物.3、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4、语用学和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p95、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6、“语境”是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

7、陈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学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该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

“六何说”: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

8、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语言交际的语言环境.索振羽的划分p219、语境意义是在特定语境条件下,说话人希望传递的交际信息.10、指示词语的组织形式:(自我—说话人为中心)1)中心人物是说话人;2)中心时间是说话人说话的时间;3)中心地点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4)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位;5)社交中心是说话人相当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

11、指示词语的不同用法:1)指示用法:A、身势用法:指示词语只有借助对言语事件的实在的听觉、视觉、触觉才能理解。

语用学复习题

语用学复习题

《语用学》复习范围一、绪论1.语用学的由来和发展(“语用学”这个术语的提出;语用学成为新学科的标志);“语用学”(pragmatics拉丁词“行动、做”)这个术语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在《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首先提出,而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也在其后提出。

莫里斯的符号学包括句法学(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和语用学(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

而《语用学杂志》于197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则是语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标志。

1986年,国际语用学学会成立。

2.语用学产生和发展的语言学背景;(索绪尔的语言和语言学理论开创了20世纪的语言学。

受其影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主张研究语言系统、结构,并尽力追求语言描写形式化。

50年代末,乔母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使语言分析高度形式化。

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到转换生成语法,存在两大明显的缺陷,即忽视语言运用研究;语义研究薄弱。

而20C5/60年代,语言系统、结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杰出成就,完全具备了重点地研究语言运用的条件和可能性。

而语义研究遇到了难于解决的新问题,为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4.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两者的中心问题都是语言运用。

●研究目的不同:修辞学要对语言运用的形式,判别好与不好的界限,注意力是修辞技巧。

而语用学则是解释性的,它的目的是分析语言运用活动,建立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言运用的规律。

●理论基础不同:修辞学基础薄弱,基本上是一门纯经验的学科,而语用学理论基础雄厚。

●研究方法不同:修辞学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而语用学不排斥归纳,但主要方法是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

●研究兴趣和学科传统不同:修辞学以辞格、句子、词语的交际特色、语体风格为具体研究对象;而语用学以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等为研究的具体对象。

5.语用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英语专业语用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汇总

英语专业语用学期末考试复习整理汇总

Chapter 21.Deictic expression/ indexical : deixis is a technical term for one of the most basic things we do with utterances. It means “pointing” via language. Any linguistic form used to accomplish this “pointing” is called a deictic expression. For example, when you notice a strange object and ask, “What’s that?”, you are using a deictic expression “that ” to indicate something in the immediate context.2.Person deixis: forms used to indicate some people, eg, me you.3.Spatial deixis: forms used to point to location, eg. Here there.4.Temporal deixis: forms used to point to location in time, eg, now then.5.Proximal terms: indicate near speaker, this here now. For example, “now”is generally understood as referring to some point or period in time that has the time of the speaker’s utterance at its center.6.Distal terms: indicate away from speaker, that there then.7.Deictic center: the speaker’s location/ time.8.Honorifics: expressions which indicate higher status.9.T/V distincti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s used for a familiar versus a non-familiar addressee in some languages. For example, tu familiar vous non-familiar.10.Deictic projection: speakers acting as if they are somewhere else. Fro example, speakers may project themselves into other locations prior to actually being in those locations, as when they say”I will come later.”11.Psychological distance: speaker’s marking of how close or distant something is perceived to be. For example, a speaker may wish to mark something that is physically close (for example, a perfume being sniffed by the speaker) as psychologically distant “I don’t like that”.Chapter 41.Presupposition:a presupposition is something the speaker assumes to be the case prior to making an utterance. Speakers, not sentences, have presuppositions. For example, in producing the utterance “Mary’s brother bought three horses.”, the speaker will normally be expected to have the presuppositions that a person called Mary exists and that she has a brother.2.Entailment:an entailment is something that logically follows form what is asserted in the utterance. Sentences, not speakers, have entailments. For example, the sentence “Mary’s brother bought three horses”will be treated as having the entailments that Mary’s brother bought something, bought three animals, bought two horses, bought one horse, and many other similar logical consequences.3.Constancy under negation:it means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of a sentence will remain constant even when that statement is negated. For example, when “Everybody knows that John is gay” is negated as in “Everybody doesn’t know that John is gay”,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John is gay ” is still true.4.Potential presupposition:an assumption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use of a linguistic form, eg. The use of the verb “regret” in “He regrets doing that” carries an assumption that he actually “did that”.5.Existential presupposition: an assumption t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identifiedby use of a noun phrase, does exist. For example, the noun phrase “your car” assumes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you have a car”.6.Factive presupposition: the assumption that information stated after certain words, eg, “know”“regret”, is true. For example, the utterance that “I’m glad that it’s over”assumes the truth that “It’s over”.7.Lexical presupposition: the assumption that, in using one word, the speaker can act as if another meaning will be understood. For example, each time you say that someone “managed”to do something, the asserted meaning is that the person succeeded in some way.8.Structural presupposition: the assumption that part of a structure contained information being treated as already known. For example, the wh-question construction like “when did he leave?”, is interpreted with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the information after the wh-form, “he left”, is already known to be the case.9.Non-factive presupposition:the assumption that certain information, like that associated with verbs “dream”, “imagine”and “pretend”, is not true. For example, when you say”I dreamed that I was rich”, the presupposition is that what follows the word “dreamed” is not true. That is “I was not rich.”10.Counter-factive presupposition:the assumption that certain information is the opposite of true. For example, a conditional clause like “If I had a car” presents the truth that I don’t have a car.11.Projection problem:the meaning of some presuppositions (as parts) doesn’t survive to become the meaning of some complex sentences (as wholes). For example, the presupposition “Kelly was ill”is assumed to be true in the simple structure “Nobody realized that Kelly was ill”. But it is not true in the complex structure that “I imagined that Kelly was ill and nobody realized that she was ill”.12.Background entailments: all logical consequence of an utterance. For example, the background entailments of “Rover chased three dogs” can be “something chased three dogs”, “Rover did something to three dogs”, or “Rover chased three of something” and so on.13.Foreground entailment: the main logical consequence of an utterance. For example, when Rover is the focus of the utterance “Rover chased three dogs”, the main assumption is that something chased three dogs.Chapter 51.Tautology: an apparently meaningless expression in which one word is defined as itself, eg. Business is business.2.Implicatur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that has to be assume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eg. If someone says “The President is a mouse ”, something that is literally false, the hearer must assume the speaker means to convey more than is being said.3.Cooperative principle: a basic assumption in conversation that each participant will attempt to contribute appropriately, at the required time, to the current exchange of talk.Four sub-principle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re called maxims:Quantity(1) 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s of the exchange).(2) do not make your contribution more informative than is required.QualityTry to make your contribution one that is true.(1)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2)Do not say that for which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RelationBe relevantMannerBe perspicuous.(1)avoid obscurity of expression.(2)Avoid ambiguity.(3)Be brief (avoid unnecessary prolixity).(4)Be orderly.4.HedgesCertain kinds of expressions speakers use to mark that they may be in danger of not full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Show speakers be cautious of the ...maximQuality: as far as I know I may be mistaken I’m not sure I guessQuantity: as you probably know to cut a long story short I won’t bore you with all the detailsRelation: I don’t know if this is important, but this may sound like a dumb question, butManner: this may be a bit confused, but I’m not sure if this makes sense I don’t know if this is clear at all.5.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an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that does not depend on special or local knowledge. For example, phrases like a/an X are typically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at: an X +> not speaker’s X6.Scalar implicature: an additional meaning of the negative of any value higher on the scale than the one uttered, e.g. In saying “some children”, I create an implicature that what I say does not apply to “all children”.7.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an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that depends on special or local knowledge. For example, here is a dialogue. Rick: Hey, coming to the wild party tonight ? Tom: My parents are visiting. In order to make Tom’s response relevant, Rick has to draw on some assumed knowledge that one college student in this setting expects another to have. Tom will be spending that evening with his parents, and time spent with parents is quiet (consequently +> Tom not at party).8.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as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 specific word, e.g. “A but B” implies a contrast between A and B, so “contrast” is a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of “but”.Chapter 61.Speech act: an action performed by the use of an utterance to communicate, such as apology, complaint, compliment, invitation, promise, or request.2.Speech event: a set of circumstances in which people interact in some conventional way to arrive at some outcome.3.On any occasion, the action performed by producing an utterance will consist of three related acts.Locutionary act:the basic act of utterance or producing a meaningful linguistic expression. If you have difficulty with actually forming the sounds and words to create a meaningful utterance in a language(for example,because it’s foreign or you are tongue-tied ), you might fail to produce a locutionary act.Illocutionary act/ force: the communicative force of an utterance. For example, we might utter “I’ve just made some coffee.”to make a statement, an offer, an explanation or for some other communicative purpose.Perlocutionary act/ effect: the effect of an utterance used to perform a speech act. For example, you will utter “I have just made some coffee”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hearer will recognize the effect you intended (for example, to account for a wonderful smell, or to get the hearer to drink some coffee).4.IFIDs 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 indication in the speaker’s utterance of the communicative force of that utterance. It is an expression where there is a slot for a performative verb that explicitly names the illocutionary act being performed. Like I promise you that I will see you later. Other IFIDs which can be identified are word order, stress and intonation.5.Performative verb: a verb that explicitly names the speech act, e.g. The verb “promise” in the utterance “I promise to be there”.6.Felicity conditions: the appropriate conditions for a speech act to be recognized as intended. For some clear cases, the performance will be infelicitous if the speaker is not a specific person in a special context. General conditions:preconditions on performing a speech act. For example, participants can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being used and that they are not play-acting or being nonsensical. Content conditions: in order to count as a particular type of speech act, an utterance must contain certain features, e.g. A promise must be a future event. Preparatory conditions: specific requirements prior to an utterance in order for it to count as a particular speech act. For example, when I promise to do something, there are two preparatory conditions: the event will not happen by itself; the event will have a beneficial effect. Sincerity conditions:requirements on the genuine intentions of a speaker in order for an utterance to count as a particular speech act. For example, for a promise, the speaker genuinely intends to carry out the future action. Essential condition: in performing a speech act, a requirement that the utterance commits the speaker to the act performed. For example, by the act of uttering a promise, I thereby intend to create an obligation to carry out the action as promised.7.Performative hypothesis: a proposal that, underlying every utterance, there is a clause with a verb that identifies the speech act. The basic format is I (hereby) Vp you(that) UExplicit performative: a speech act containing a performative verb.I hereby order you that you clean up this mess.Implicit performative:a speech act without a performative verb. Clean up this mess!8.Speech act classificationOne gener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lists five types of general functions performed by speech acts: declarations, representatives, expressives, directives, and commissives.Declarations are those kinds of speech acts that change the world via their utterance.E.g. A judge pronouncing a sentence.Representatives are those kinds of speech acts that state what the speaker believes to be the case or not, like assertions, conclusions, and descriptions. The speaker makes words fit the world of belief. For example, the earth is flat.Expresssives are those kinds of speech acts that state what the speaker feels, like statements of pleasure,likes, pain,joy and so on. The speaker makes words fit the world of feeling. For example, I’m really sorry!Directives are those kinds of speech acts that speakers use to get someone else to do something, like commands, requests, orders, suggestions and so on. The speaker attempts to make the world fit the words via the hearer. For example, gimme a cup of coffee.Commissives are those kinds of speech acts that speakers use to commit themselves to some future action, like promises, threats, refusals and so on. The speaker undertakes to make the world fit the words via the speaker.9.Direct speech act: speech act where a direc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an utterance, e.g. Using an interrogative form (can you....?) to ask a question.10.Indirect speech act: speech act where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an utterance, e.g. The use of an interrogative (can you...?) not to ask a question, but to make a request (can you help me with this?) Chapter 71.Face means the public self-image of a person. It refers to that emotional and social sense of self that everyone has and expects everyone else to recognize.2.Politeness in an interaction, can then be defined as the means employed to show awareness of another person’s face.3.Face wants: a person’s expectations that their public self-image will be respected.4.FTA/Face threatening acts: utterance or action which threatens a person’s public self-image.5.Face saving act: utterance or action which avoids a potential threat to a person’s public self-image. For example, I’m going to tell him to stop that awful noise right now! Perhaps you could just ask him if he is going to stop soon because it is getting a bit late and people need to get to sleep.6.Negative face is the need to be independent, to have freedom of action, and not tobe imposed on by others.7.Positive face is the need to be accepted, even liked, by others, to be treated as a member of the same group, and to know that his or her wants are shared by others. 8.Negative politeness: a face saving act which is oriented to the person’s negative face will tend to show deference,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other’s time or concerns.9.Positive politeness: a face saving act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person’s positive face will tend to show solidarity, emphasize that both speakers want the same thing, and that they have a common goal.10.Off record: utterances not directly addressed to another.11.On record: utterances directly addressed to another.12.Bald on record: utterances, e.g. Orders, directly addressed to another where the illocutionary force is made explicit. For example, lend me your pen.13.Mitigating devices is expressions used to soften an imposition, eg please, would you.14.A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leads the requester to appeal to a common goal, and even friendship, via expressions like “How about letting me use your pen?”15.A 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is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awareness of another’s rights not to be imposed on. Like could you lend me a pen?16.Solidarity strategy is the tendency to use positive politeness forms, emphasizing closeness between speaker and hearer. Eg. Come on, let’s go to the party. Everyone will be there. We will have fun.17.Deference strategy is the tendency to use negative politeness forms, emphasizing the hearer’s right to freedom. Eg. There’s going to be a party, if you can make it, it will be fun.18.Pre-sequencesOne way of avoiding risk of threatening others’ face is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the other to halt the potentially risky act.Pre-request: utterance before a request to check if a request can be made. Eg. Are you busy? Not really. Check over this memo. Okay.Pre-invitation: utterance before an invitation to check if an invitation can be made. Eg. Are you doing anything later? Oh, yeah, busy busy. Oh, okay.Pre-announcement: utterance before an announcement to check if an announcement can be made. Eg. Mom, guess what happened? Silence. Mom, you know what? Not right now, Jacy, I’m busy.(stop).。

语用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语言的语音学B. 语言的语法结构C. 语言的交际功能D. 语言的词汇学2.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语用学研究范畴?A. 语境B. 语义C. 语用失误D. 语音3. 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乔姆斯基B. 格莱斯C. 索绪尔D. 奥斯汀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A. 陈述B. 命令C. 询问D. 描述5. 语用学中的“隐喻”属于哪种言语行为?A. 陈述B. 命令C. 询问D. 描述6. 以下哪个选项是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A.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B.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C.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D.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7.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格莱斯B. 奥斯汀C. 索绪尔D. 乔姆斯基8. 语用学中的“语境”是指什么?A. 语言使用的物理环境B. 语言使用的文化环境C. 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D. 语言使用的所有环境因素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语用学中的“语境”因素?A. 参与者B. 地点C. 时间D. 语法结构10. 语用学中的“预设”是指什么?A. 语言使用的前提条件B. 语言使用的逻辑结构C. 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D. 语言使用的语义内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

2. 举例说明“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

3. 解释“礼貌原则”在交际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语用学中的“语境”对语言理解和使用的影响。

2. 分析“隐喻”在交际中的功能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 D B B D6-10 B D D C A二、简答题1. 合作原则是格莱斯提出的,它认为在交际中,参与者会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交际的有效性。

这些原则包括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联原则和方式原则。

2. 言外行为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指的是言语行为中除直接表达的意义之外,还隐含的其他意义。

语用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语言的形式B. 语言的功能C. 语言的规则D. 语言的演变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三个层次?A. 言内行为B. 言外行为C. 言后行为D. 言前行为答案:D3. 在语用学中,隐喻属于哪种言语行为?A. 陈述行为B. 指令行为C. 承诺行为D. 描述行为答案:A4.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A. 质量准则B. 量准则C. 关联准则D. 礼貌原则答案:D5. 语用学中的“语境”指的是什么?A. 说话的地点B. 说话的时间C. 说话的背景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语用学中的“预设”?A. 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的知识B. 说话者希望听话者接受的信息C. 说话者在言语中隐含的信息D. 听话者对言语的理解答案:C7. 以下哪个概念是由布朗和莱文森提出的?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语境原则D. 预设原则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语用学中的推理类型?A. 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C. 类比推理D. 逻辑推理答案:D9. 语用学中的“指示”指的是什么?A. 指代说话者或听话者B. 指代时间和地点C. 指代言语行为D. 指代所有上述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A. 说话B. 写文章C. 完成一项任务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语用学中的“言外行为”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言外行为指的是说话者通过言语表达的意图或目的,而不仅仅是言语的字面意义。

例如,当某人说“你能帮我关一下窗户吗?”时,其言外行为是请求对方关窗户。

2. 解释“礼貌原则”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礼貌原则是由布朗和莱文森提出的,它指导人们在交流中如何以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避免冒犯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使用委婉语、避免直接否定、使用礼貌用语等方式来遵循礼貌原则。

《语用学》复习提纲

《语用学》复习提纲

《语用学》复习提纲本次考试共四种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填空题:(举例如:)(每空1分,共10分)1.语用学源于哲学家对语言的探索。

“语用学”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

2. 1977年,(《语用学杂志》)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新兴学科”最终得到认可。

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境: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指示词语: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隐性施为句: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更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

优选结构:相邻对中所有可能跟始发语配对的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地位,有一组优选结构在起作用,即各种可能的应答语中至少有一类是“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能满足说话人发话的期待),有一类是“不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不是说话人所期待的)。

预示序列:说话人在以言行事之前用以探听虚实的一类话语。

说话人使用这类话语的主要动机是考察有无向听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可能性,即说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能否从听话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反应。

会话含义:格赖斯将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

一般性会话含义:不需要特殊语境就能推导出来的含义。

特殊性会话含义:需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含义。

?直接言语行为:字面意义和说话意图相吻合,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间接言语行为:人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实现说话的意图,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分支系列:一种打断某话轮的系列,常由一个相邻对或者“疑问+澄清+结束语”单个话轮的组合形式充当,后者的作用在于提请说话者修正或者重复他正在说的话语。

语用学(期末)

语用学(期末)

语用学一,名词解释1.指示语:指示语是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也就是说涉及到话语所谈论的事物、事件以及它们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等问题。

如:时、空、人称等。

如:我半小时后到那里。

指示词语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时态助词、某些情态助动词和表示移动的动词、时间和地点副词、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

指示语的功能,可分为指别功能和照应功能两种。

2.言语行为:①言语行为:用言语来施行各种语用意图的行为。

例如:你不冷吗?言语行为(语用意图:请把门关上)。

②奥斯汀的理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包含三个层次,即:语谓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③塞尔的发展将言语行为分为四个层次,即:话语行为,命题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3.会话含义:“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特定的语境中,话语所隐含的意义。

(多于话语字面意义的含义在格赖斯的理论里面,会话含意是依据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

只有假定说话人是遵守准则的,至少是遵守合作总原则的,才会有推导会话含意的基础。

4.言语行为的类型:言语行为的类型①言内行为——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

这是一个“以言表意”的行为。

②言外行为——指用说话来体现发话者的意图。

这是一个“以言行事行为”(1)退休工人老张昨天去世了。

(告诉了受话者一个事实)(2)请把茶杯递给我,好吗?(向受话者发出一个请求)(3)你再敢说这种话,我绝饶不了你!(警告或威胁了受话者)(4)对不起,我来晚了。

(向受话者道了歉)③言后行为——指话语所带来的后果。

这是一个“以言取效”的行为。

例如:(1)我明天会来的。

(2)哥哥,你不要这样。

人家是好心好意来安慰我们。

(《雷雨》)5会话原则:美国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原则旨在解释会话意义。

他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

语用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语用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语言的语法结构B. 语言的发音规则C. 语言的使用和理解D. 语言的历史演变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因素?A. 社会文化背景B. 物理环境C. 个人情感状态D. 语言的词序答案:D3. 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乔姆斯基B. 奥斯汀C. 格赖斯D. 索绪尔答案:C4. 在语用学中,“言外之意”通常指的是什么?A. 语言的字面意思B. 语言的隐含意义C. 语言的修辞手法D. 语言的语法结构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A. 陈述B. 命令C. 询问D. 描述答案:D6.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布朗和莱文森B. 格赖斯C. 奥斯汀D. 索绪尔答案:A7. 在语用学中,如何理解“语境”这一概念?A. 仅指语言使用的物理环境B. 仅指语言使用的社交环境C. 包括语言使用的物理环境和社交环境D. 仅指语言使用的文化环境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语用学中的话语分析方法?A. 话语连贯性分析B. 话语结构分析C. 话语主题分析D. 语法结构分析答案:D9. 语用学中的“指示语”主要指的是什么?A. 指示时间的词语B. 指示地点的词语C. 指示说话人和听话人关系的词语D. 指示说话人和听话人身份的词语答案:C10. 在语用学中,如何理解“隐喻”这一概念?A. 一种修辞手法B. 一种语言错误C. 一种逻辑推理D. 一种语法结构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语用学与语义学的主要区别。

答: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关注语境对语言的影响,而语义学则关注语言的意义和结构。

2. 描述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含哪些准则。

答:合作原则包含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3. 解释“礼貌原则”在交际中的作用。

答:礼貌原则指导人们在交际中遵循一定的规范,以减少冲突,维护和谐的社交关系。

语言学教程[第八章语言的使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教程[第八章语言的使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八章语言的使用复习笔记I.语用学1.定义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实际运用的学科,集中研究说话人意义、话语意义或语境意义。

2.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区别虽然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但是它们有着很大的差别:语用学主要研究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所想要表达的意义,而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的字面意义,通常不考虑语境。

II.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牛津大学哲学家约翰·奥斯丁在他《如何以言行事》一文中提出的。

它从哲学意义上对语言交际的本质进行解释,其目的在于回答“用语言干什么”这个问题。

1.施为句和叙事句奥斯汀提出自己理论的第一步是把句子分成两类:施为句和叙事句。

它们不能应用于传统的真值判断方法。

因此,他对施为句和叙事句作了区分。

(1)定义施为句是用来做事的,既不陈述事实,也不描述情况,且不能验证其真假;叙事句要么用于陈述,要么用于验证,可以验证其真假。

(2)合适条件虽然施为句没有真假,但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是合适的。

我们把奥斯汀的合适条件简化如下:①必须有一个相应的规约程序,并且相关的参与者与环境是合适的。

②该程序必须正确全面地得到执行。

③有关人必须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且必须有相关的后续行为。

但是奥斯汀很快就认识到,这些条件只适用于部分情况。

2.行事行为理论后来,奥斯汀放弃了他最初对叙事句和施为句所做的区分。

他建立了另一种模式来解释如何通过语言实施行为。

根据这种新的模式,说话人说话时可以完成三种行为: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

发话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分句的行为,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手段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行事行为是表达说话人意图的行为,是在说话过程中所完成的行为。

取效行为是通过说话完成或通过说话所产生的行为,是由话语所带来的结果和变化。

在上述三种言语行为中,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行事行为,因为这种言语行为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

在研究语言交际时,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说话人如何表达他的意图和听话人如何识别说话人的意图。

应用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应用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应用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应用语言学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应用语言学:指联系实际问题研究语言和语言学,从为少数民族创立文字到机器翻译都包括在内;或者指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即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狭义应用语言学:指研究的是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

在我国,一般都取广义含义使用,尤其是汉语学界。

二、为什么要开展语言应用研究1.对语言最初的关注2。

语言的神秘力量3.诸多的语言现象需要解释4。

语言的交际职能变化三、应用语言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应用语言学不仅需要语言学知识,往往也需要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

因此,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质,通常被认为是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2。

实用性/实践性:为实用目的服务的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应用语言学的目标是着眼于语言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各种实际的语言问题,解决语言学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和帮助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言信息处理、词典编撰、翻译速记等等.可以说,应用语言学就是为了直接满足语言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实用性是其当然的特点与特征。

3。

实验性:需要实验检验方法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基本方法之一。

四、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如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等等…二是有独立的学科基础,出版了大量论著、教材,有自己的刊物、学术组织…三是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对应课程,大学和机构的相关专业与招生…五、课程任务及授课内容应用语言学的范围主要涉及到四大块: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语言与社会生活)、应用语言学其他学科。

第二章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一、应用语言学的缘起与概念提出缘起:语言学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属于哲学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学简论期末复习资料
语用学简论期末复习资料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规范。

它关注的是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意义和效果。

本文将从语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用学的基本概念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而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形式。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并且如何根据语境中的信息来理解和解释语言表达的意义。

语用学强调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和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语用学的理论框架
1.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

它认为言语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还包含了行为和目的。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目的,而对方则根据语言行为来理解对方的意图和目的。

2. 合作原则与会话分析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交际中,人们通常会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如说话人应该尽量做到真实、合理、明确和相关等。

会话分析则是通过对真实对话的分析来研究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如何运用语言。

三、语用学的研究方法
1. 语料库语用学
语料库语用学是一种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真实语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律和规范。

语料库语用学可以提供丰富的
实证数据,从而支持语用学的理论研究。

2. 调查问卷和实验研究
调查问卷和实验研究是语用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和实验,研究者可以获取被试者对于语言使用的态度、理解和解释等方面的数据,从而分析语言使用规律。

四、语用学的实际应用
1. 跨文化交际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中的语用规范和交际习惯,人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 社交媒体和网络交际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交际的兴起,语用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人们在网络上的语言使用往往与实际交际有所不同,语用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网络交际。

综上所述,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规范。

它关注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和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与会话分析等理论框架来研究语言的意义和效果。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语料库语用学、调查问卷和实验研究等。

此外,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于跨文化交际和社交媒体等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