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系统规划与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又称可行性研究,目的是研究MIS工程的可行性,是MIS工程的第一个阶段。不但是MIS,稍大一点的工程,在正式开工前都要作可行性论证。系统规划实际上是对MIS工程的决策,它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工程的成本.也是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志。

MIS工程是在一定的时间、技术、资金等条件下开展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确定恰当的目标,采用先进而可靠的技术,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

系统规划要通过对企业的初步调查和客观分析,审查新系统的目标。分析工程的可行性,估计系统实现后的效果,排除开发中的主观随意性。系统规划以整个系统为对象,研究总目标和主要功能,继而分析论证这个总体方案的可行性,给后继的开发工作打好基础。

系统规划是项目开发的依据、是系统分析的依据、是编制工作计划的依据、是筹集资源及分配资源的依据、是评审系统的依据、是协调各部门工作的依据。总之,系统规划的目的是论证新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如果可行,还要提出工程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等;若不可行,则应立即否定这一工程。

在用户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要求后,系统规划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开发组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

第二步,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三步,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对当前系统的初步调查

MIS工程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要回答这些问题,只能在对企业做调查分析之后。

初步调查以可行性分析为目的,为可行性分析提供定性的和定量的根据。在调查的深度与广度上要恰当掌握。过浅、过窄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过深、过细会造成浪费,因为新系统开发与否尚未决定。

一、调查内容

初步调查由一些有经验的开发人员组成。一般用一两周的时间,主要对用户单位进行管理、经济、技术和环境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具体内容包括:

1.企业概况。企业的发展历史、目前规模、经营效果、业务范围、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

2.现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现行的信息管理系统(人工的或人机的)运行状况。诸如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率、可靠性、问题等。

3.MIS的总目标。

4.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

5.新系统开发的自然条件。包括计算机设备情况、计算机应用人员情况、资金来源、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度、管理基础等。

6.问题和薄弱环节。企业期待MIS解决的问题,问题的重要性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二、调查要领

1.初步调查要注意宏观上的内容,如企业概况等,不要一下于陷入具体细节中去。

2.注意对企业周围环境情况的调查,如同行业企业的情况、上级的态度、政策法规、企业产品的前景等。

3.多定量、少定性。收集具体数据,用数据说话。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Study)也称可行性研究,其目的是要确认或者否定用户单位开发MIS的要求。可行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可能性,二是必要性。

可能性指开发MIS的条件是否具备,用户.的需求是否恰当,当前的资金、技术、时间条件是否许可,哪些可以改变。恰当的系统目标必须解决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如果认为开发要求是可行的,但目标过高或过低,则应当与用户一起分析修正。

一、必要性分析

必要性指客观上是否真正需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必要性。

1.显见的必要性。凡MIS能起到明显作用的领域都可以认为是必要的。例如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质量等以及那些必须用计算机处理的问题。

2.预见的必要性。企业的领导者预见到: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建立MIS。企业领导决心大,不是摆花架子,可以认为是必要的。

3.潜在的必要性。从宏观上、从整体上、从战略上考虑确实是必要的和必须的。例如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虽然暂时没有似乎也能混得下去,但信息处理效率低下,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市场经济的潮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无法与世界接轨,无法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有理由认为,这些信息系统也是必要的。

二,可行性分析

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建设MIS工程的可行性。

1、管理可行性

管理可行性分析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领导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尤其是他们的信息意识如何,这是新系统成败的关键。二是管理基础工作。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严格,原始数据的采集是否及时完整,保存是否良好。如果一个企业连原始数据都不齐备,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管理混乱,则暂不具备建设新系统的可行性。目前国内企业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已经不少,计算机应用工作者也是精心设计,软硬件技术也很先进,但有些运行效果不好,发挥的作用不大。其原因不在技术,而在管理。有人说"MIS的成功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十二分在数据”。对于许多企业领导而言,关键在于要真正理解MIS的内涵,认识到MIS与管理的关系要大大超过与技术的关系。领导认识不正确,管理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低,MIS是不可能成功的。

2.经济可行性

MIS工程耗资巨大,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几千万,要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论证其经济上的可行性,要估算工程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投资的风险。详见2.6节。

3.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就是技术资源的可用性问题,能否得到所需要的设备、技术和技术人材。设备和技术都应当是已经成熟的、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的;还应当有足够数量的、称职的专业技术人员。

硬件方面应当考察当前计算机的硬件水平,如输入、输出能力,内部存贮器和外部存贮器的容量、联网通信能力,安全保护技术等;外设水平等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软件方面应当考虑是操作系统、网络软件、汉字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应用工具与技术方面应当考虑是否有专用的软件包、数学模型可供选用。例如,要求新系统有市场预测功能,就应当考虑本行业的市场模型是否已经研制出来,,相应的软件包是否具备,求解模型的数据是否具备。

4.环境可行性

就企业的内部而言,MIS的建设可能要涉及到部分人员工作的变动和原来的工作程序、方式、岗位的变动,甚至是机构的调整。这些变动是否可行;就企业外部而言,系统所需要的外部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例如,企业要用计算机与银行校对帐目,这就要求银行已经采用了计算机管理井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才行。政策法规有什么规定,主管部门有什么要求等等。

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对管理、经济、技术、环境等四方面作了分析论证后,会得出一个恰当的结论。这时应写出新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企业上级部门审批。如果认为项目可行且被批准,则可进人系统分析阶段。同时,可行性报告应作为后继开发的工作的纲领;如果认为某些条件不成熟,但调正新系统的某些目标仍可进行,则应与用户协商,重新规划系统目标,重额做可行性分析;如果认为是完全不可行的,应立即放弃系统的开发。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分析论证。

2.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