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https://img.taocdn.com/s3/m/764553c22cc58bd63186bd31.png)
• 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在入海口附近, 水流的偏向是怎样的?对河岸将有什么样 的影响呢? • 长江在入海口水流向南偏。河流右侧的水 流速度快,将冲刷南边的河岸,使得河岸 被侵蚀,往后退缩。而北岸呢,水流流速 较慢,泥沙将容易沉积,河岸不断地往前 伸。
• 1.证明自转现象的有( D )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昼夜的交替 • 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 重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
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偏转规律
• 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其运动的右边 偏转;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其运动 的左边偏转;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向 不发生偏转。 • 随着纬度的增高,物体运动的偏转越显著。 (由赤道向两极,物体运动的偏转逐渐增 强。)
• 已知某地区时为18点时,北京时间为15点, 求该地所在的时区。 • 解:①求两地时差:18-15=3 • ②求某地时区:8+3=11 • 某地时区为东十一区。
3.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现场直播体育比
赛,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直播的时间
是( B
A.13时
)
B.次日凌晨1时 C.次日17时 D.23时
练习
• 下列纬度地区,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
极夜现象的是( C ) • A. 15°N • C. 60°N B. 23°S D. 70°S
• 如果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的正球体,读图(部分经纬 网,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下面两题。
1.此日,图中甲地的白昼时间长为( A10时 B11时 C13时 D14时
A
时区
• 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每条经线上的地方 时都不相同,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所以, 人们按统一标准划分了时区。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https://img.taocdn.com/s3/m/11baf618ba1aa8114431d981.png)
地 球 运动
——
自转意义·昼夜交替
昼 夜 现 象
产生原因
地球:既不发光,又不透明——昼夜现象
昼 夜 交 替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产生原因
1.地球:既不发光,又不透明——昼夜现象 2.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交替
昼 夜 交 替
意义:
1.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
气温日变化不剧烈,适宜的气温使生命 有机体得以生存和发展。
例如在地球上,赤道与经线圈均为大圆。
特点:球面上任意两个大圆相互等分。
晨 昏 线 特 点
与地球关系 与赤道关系 与太阳光关系
晨 昏 线 特 点
1.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与地球关系)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与太阳光关系)
3.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全年昼夜平(与赤道关系)
晨 昏 线 特 点
——
习 题 巩 固
)
——
下图中O为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1~2题。 1.若O点为北极点,则晨线是( A. AC B. BC C. DB
D.AD )
2.若图中BC为昏线,则图中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为( A.顺时针 C.自上而下 B.逆时针
D.自下而上
THANK YOU
1.方向口令法
晨东昼
昏东夜
晨 昏 线
晨 线
昼半球
直射点
昏 线
夜晨 半线 球
昼 半 球
晨 昏 线 特 点
球面大圆: 球面上圆心与球心重合的圆。因其为球面上 最大的圆而得名,与“小圆”相对。
O·
——
关 于 大 圆
——
2.球面上两点的最小距离为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
昼夜交替和时差
![昼夜交替和时差](https://img.taocdn.com/s3/m/2369155ebe23482fb4da4cb3.png)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一、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2.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静态概念)地球自转在同一时刻上,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我们把向着太阳的半球,就是被太阳光照射到的这半边,叫做白天(昼半球);另外背着太阳的半球,就是没有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那半边,叫做黑夜(夜半球)。
昼夜交替(动态概念)3.昼夜交替的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是一个太阳日。
4.昼夜交替的意义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就使得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5.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不是同一概念地球不透明,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形成昼夜现象,不论地球是否运动,该现象都会存在,而昼夜交替现象则是在地球运动起来后产生的,是地球上昼夜现象的变化。
地球自转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但是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地球上同样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只是交替的周期变成了1年。
昼半球夜半球二、晨昏线(圈)太阳平行光线它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是平分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大圆圈。
是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
1.晨线:它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那么在这条线上的地方,都是正值日出。
2.昏线:它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那么在这条线上的地方,都是正值日落。
3.晨昏线的特点:1)晨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其所在的平面经过地心,因而晨昏线是一个大圆圈;2)晨昏圈所在的这个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3)晨昏圈永远与赤道相互平分,晨昏线一般把纬线圈分为两个部分:昼弧、夜弧;昼弧是指处在昼半球里的各纬线圈的弧长;夜弧是指处在夜半球里的各纬线圈的弧长。
4)晨昏圈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不断向西移动,西移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一致;5)晨昏圈只有在二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其它时间与经线圈相交;6)晨昏圈只有在二分日与所有纬线圈垂直,其它时间与纬线圈相交、相离或者相切(相切只能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各纬线)。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5bc3b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8.png)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昼夜交替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地球绕太阳运动,同时自转,这两个运动共同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昼夜交替的基础。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完全的圆形。
地球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
当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也就是远日点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冬至。
而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也就是近日点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夏至。
这两个时刻是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重要点。
地球自转也是昼夜交替的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圈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所以我们一天就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当地球自转的时候,太阳的光照到地球的不同部分,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变化。
接下来,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也影响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约23.5度,这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和昼长夜短都不同。
当地球某一半的自转轴向太阳倾斜时,这一半地区的白天时间较长,夜晚时间较短,我们称之为夏季。
而当地球某一半的自转轴背离太阳时,这一半地区的夜晚时间较长,白天时间较短,我们称之为冬季。
自转轴倾斜还导致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时刻的存在。
春分和秋分分别是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重要点,这两个时刻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与太阳光线的垂直度最接近,所以昼夜时间几乎相等。
地球的自转速度也会影响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恒定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地区自转速度是不同的。
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最快,而两极地区的自转速度最慢。
这也是为什么赤道地区的昼夜时间几乎相等,而两极地区存在极昼和极夜的原因。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倾斜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差异。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昼夜交替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给地球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时间和节奏的基准。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904ac7ef46527d3240ce0f1.png)
4、深井测量
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
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 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 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 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托勒密(90-168)
“地心说”
“地心说”
“地心说”观点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
“地心说”论据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 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 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 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 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 彩等)一起转动,人们 看见的确实云彩、鸟类 在自由运动。 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 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的 东升西落。
“必须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傅科想。 这一时期,傅科正在深入研究单摆的运动 规律。早在傅科之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 略已经用实验发现:尽管单摆每一次摆动 的角度都不相同,但是它往返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却总是相同的,这叫做“单摆的 等时性”。然后傅科在家里悬挂了一个长 长的单摆,从天花板直到地面。在夜深人 静的时候,傅科推动了这只沉重的单摆,
这两张照片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1.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4中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一种昼夜交替现象最有可能呢?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
摆:摆是一种实验仪器,最基本的摆 是悬挂于定点能在重力影响下往复摆 动的物体 。
摆具有 保持摆 动方向 不变的 特点
人类天地观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在全世界物理学家面前摆 着一道难题:证明地球的自转。 物理学家们经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之后 发现,这样做简直困难极了!地球那么大 ,人们在随着地球日夜不停的转动,就像 在平稳行驶的船舱中,“船行而人不觉” 。要想在地球上用实验来证明“地球自转 ”,几乎很难实现。于是有权威断言说: 要想直接证明地球自转,要想”亲眼“看 到地球自转,除非人类离开地球!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418313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e.png)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关于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年月日,是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并且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只有一部分会被太阳光所照射,因而一部分会形成白天,另一部分会形成黑夜,并且不断交替。
不过当夏至或冬至时,南极北极会有一段时间是极昼或极夜现象,这是因为是地球本身是倾斜的,绕太阳旋转时太阳光线就会照射到全部的两极。
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射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照不到的,只能是黑夜,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注意不是昼夜交替现象),而昼夜交替的原因就是地球的自转由于地球存在昼夜现象,加上地球自身也不停地自转,所以昼夜就会发生交替。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 1.5亿公里。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现有40亿~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为什么会有黑天和白天之分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圆球,它自己不会发光,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都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
太阳离我们地球很远,对于地球来说,它是固定不动的。
地球不停地从西向东旋转,一天转一圈,所以地球总是一半向着太阳,一半背着太阳。
向着太阳的半边接收到太阳光,就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边就是黑夜。
地球自转一圈就有一次白天、黑夜的变化,地球总是不停地转着,白天和黑夜总是不断地、有规律的变换着。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吗地球自转产生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而不是昼夜现象,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照得到地球的向光一面却照不到地球的背光的一面,这就是地球的昼夜现象,其中的球像样的一面叫做白昼区,另外的一面叫做黑夜区。
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
![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4db2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3.png)
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一、昼夜交替的定义昼夜交替指的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白天和黑夜相间的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共24小时,因此地球上一半的时间处于光照之下,这段时间被称为白天,另一半时间处于阴影之中,这段时间被称为黑夜。
昼夜交替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每天都会如此发生。
二、昼夜交替的原因昼夜交替的原因主要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进行,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由于自转的存在,导致地球上某一地区处于太阳光照射下,而另一地区则处于阴影之下,因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三、昼夜交替的影响昼夜交替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生物生理节律的影响:昼夜交替是生物生理节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生物的活动都受到昼夜交替的调节,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觅食和休息等。
2. 对气候的影响:昼夜交替对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日照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昼夜交替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白天阳光照射使地表温度升高,而黑夜则使得地表温度下降,这种温度差异直接影响了大气环流和降水的分布等气候现象。
3.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昼夜交替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白天的太阳能照明使得人们可以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黑夜则促使人们进入休息和睡眠状态。
四、昼夜交替的应用昼夜交替的存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昼夜交替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民可以根据昼夜交替的规律进行种植、灌溉和收获等农业活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能源利用:昼夜交替也对能源的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白天的太阳能照明可被转化为电能,黑夜则需要利用火力发电等其他能源。
因此,合理利用昼夜交替的能量变化,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生物钟的研究:昼夜交替对生物的生理节律有着重要的影响。
昼夜交替是地球公转还是自转
![昼夜交替是地球公转还是自转](https://img.taocdn.com/s3/m/077e196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9.png)
昼夜交替是地球公转还是自转
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昼夜更替的原理是地球面向太阳的部分是白昼,而背向太阳的部分为黑夜。
昼夜交替的原因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几何体造成的,太阳光只能到达一面,使其成为白天,另一面没有接受到光的就是黑夜。
至于地球自转是昼夜更替的原因,而不是昼夜形成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24小时的昼夜交替,缘于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的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
直觉告诉人们,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
其实,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由于我们也在随着地球转动,因此并不感觉地球在运动,相反,看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
教材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人们看到的太阳的运动,反映的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昼夜交替的周期
任一瞬间,地球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达。
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 度,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等于2度,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
昼夜交替现象考点
![昼夜交替现象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9d8c4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d.png)
昼夜交替现象考点昼夜交替现象是指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现象,即地球每24小时绕自身轴旋转一圈,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这是地球独特的物理特征之一,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活和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昼夜交替现象。
一、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1.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身轴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形状的物体,因此它在不断地自转,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2. 地球公转除了自转外,地球还绕着太阳公转。
公转周期为365.2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由于地轴倾角存在,并且与黄道面呈23.5度角度倾斜,所以在公转过程中会产生季节变化。
二、昼夜交替现象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1. 生物钟调节昼夜交替现象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具有重要影响。
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可以根据昼夜交替现象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代谢。
例如,人类的睡眠和醒来时间、食欲和消化能力等都会受到昼夜交替现象的影响。
2. 光合作用对于植物而言,昼夜交替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白天阳光充足时,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而在黑夜里,植物则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开始进行呼吸作用。
3. 动物行为对于许多动物而言,昼夜交替现象也是它们行为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白天狮子会活跃并寻找猎物,在黑夜则会休息。
此外,在春季和秋季等季节变化较大的时候,动物也会根据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迁徙或冬眠等行为。
三、如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地球绕自身轴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因此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经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2. 地球公转除了自转外,地球还绕着太阳公转。
由于地轴倾角存在,并且与黄道面呈23.5度角度倾斜,所以在公转过程中会产生季节变化。
例如,在北半球夏至时,北极圈内的太阳将在24小时内持续高悬,而南极圈则是24小时连续黑暗。
3. 大气层对光线的散射大气层对光线的散射也是昼夜交替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https://img.taocdn.com/s3/m/123641d8b9f3f90f76c61b41.png)
15°/小时,与地球 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自转方向相反
晨线、昏线的判断
晨线: 随地球自转,从 “黑夜”进入“白 天”的过渡线
昏 线
晨 线
昏线: 随地球自转,从 “白天”进入“黑 夜”的过渡线
晨昏线的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到昼的晨昏线为晨线,反之则为 昏线。
晨 线
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 昏线: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夜半球
遥远的 恒星
太阳
时间长度
23时56分4秒 24时
意义
地球自转周期 科学研究计时 昼夜交替周期 生产生活计时
思考:
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 上还有没有昼夜更替?
度日如年
昼夜交替现象的地理意义:
1、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时间。 2、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 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 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 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 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B
)
2、下列4幅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图中,表示 南半球的是(图中实线表示物体运动的偏移,虚线表 示物体的初始运动方向) B
A B C D 3、从赤道上向南北沿180°经线发射炮弹,它们的运 动方向正确的是: A A:都偏向东 B:都偏向西 C: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D:都不偏离180°经线
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 太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阳 平 行 光 线
晨、昏线的概念
晨线是指地球上某些地方结束黑夜进入 白昼状态的界线。 晨 线
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
![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ccc5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3.png)
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昼夜交替现象是指地球自转引起的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旋转,使得地表上的不同地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发生。
这一现象的原理主要涉及地球自转、地球的轴倾斜和地球公转等方面。
首先,地球的自转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地球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一个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
当地球的一个半球正好面对太阳时,该半球就会经历日出、白天和日落,而另一半球则处于黑夜中。
当地球继续自转,原先在白天的半球逐渐进入黑夜,而原先在黑夜的半球则逐渐进入白天。
地球的自转为昼夜交替现象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其次,地球的轴倾斜也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了影响。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平面之间存在倾斜,即地球的轴倾斜。
地球的轴倾斜导致了赤道和两极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从而使得赤道附近的地区的昼夜变化较小,而两极地区的昼夜变化较大。
在北半球的夏至,即6月21日左右,北半球倾斜朝向太阳,北极圈内将发生极昼现象,即24小时不夜;而南半球则为极夜现象,即24小时不夜。
最后,地球的公转也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了影响。
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个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由于地球的轨道呈椭圆形,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存在着变化,即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定。
在地球接近太阳的时候,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相对较强,使得白天更长;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照射的光线相对较弱,导致黑夜相对更长。
因此,地球的公转周期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时长产生了影响。
综上所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主要涉及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表上的不同地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有所不同,导致了昼夜的变化;地球的轴倾斜使得赤道和两极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影响了昼夜变化的程度;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影响了白天和黑夜的时长。
这些原理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发生。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5e2f8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d.png)
昼夜交替现象具有周期性、全球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周期性是指昼夜交替现 象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全球性是指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所有地方都会出现 ;连续性是指昼夜交替现象不会中断,除非地球停止自转。
昼夜交替现象的发现
古代观察
昼夜交替现象是人类最早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之一。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在天空 中的位置变化,发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在不同季节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所处的位置相对于太阳的 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昼夜交替的周期和时间。
03
昼夜交替现象对生活的影 响
对动植物的影响
生物节律
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生物节律 有重要影响,如光合作用、觅
食、繁殖等。
行为模式
昼夜交替影响了动植物的行为模 式,如夜行性动物在夜晚活动, 日行性动物在白天活动。
《昼夜交替现象》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昼夜交替现象概述 • 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 昼夜交替现象对生活的影响 • 昼夜交替现象的观察与实验 • 昼夜交替现象在科学中的应用 • 昼夜交替现象的思考与探讨
01
昼夜交替现象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昼夜交替现象是指地球自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的倾斜 ,导致太阳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度变化。
在不同的季节和时刻,太阳的高 度角和方位角也会发生变化,从 而影响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光照强
度和持续时间。
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导致不同地 区在一天中经历不同的日照时间 和光照强度,这也是昼夜交替现
象的重要成因之一。
地球的倾斜角度
地球的倾斜角度是指地球轴线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昼夜交替与什么有关
![昼夜交替与什么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0d344c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3.png)
昼夜交替与什么有关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发现,取决于哥白尼的日心说:地球饶着太阳公转,同时也在自转,这就是一个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合理解释。
昼夜交替与什么有关昼夜交替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自转过程中,比如中国转到背对太阳一面,那就是黑夜了,再转回来面对太阳,那就是白天了。
所以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有哪些1、地球周期性的昼夜交替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低或过高,为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昼夜交替的周期变化,给动物的休养生息提供方便,给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贮存养分带来了可能3、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
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
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
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
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极昼极夜是怎么形成的地球的自转轴并不垂直于它的公转轨道面,它们有一个22.1度至24.5度之间变化的夹角,这个夹角就是黄赤道角,正是它造就了极昼和极夜这两个奇异的自然现象。
因为这个倾角,当地球从春分日公转到秋分日期间,北极点会一直朝向太阳,所以就出现极昼了。
反过来,当地球从秋分日公转到春分日期间,无论地球如何自转,北极点会一直背向太阳,所以就出现极夜了。
南极和北极是对立的,所以当北极出现极昼时,南极就会是极夜,反之也一样。
极昼极夜范围及时间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发生在北极圈(北纬66°34‘)以北和南极圈(南纬66°34’)以南,具体时间和范围如下:1、每年3月21日到9月23日前后,北极点出现极昼,南极点出现极夜。
2、每年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前后,南极点出现极昼,北极点出现极夜。
3、每年6月22日前后,北极圈上出现极昼,南极圈上出现极夜。
4、每年12月22日前后,南极圈上出现极昼,北极圈上出现极夜。
有关昼夜交替的解释
![有关昼夜交替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f4dfe2c5901020207409c98.png)
有关昼夜交替的解释,我们将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昼夜即白天,黑夜,
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当你在的地方转到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照不到光了就是黑夜。
太阳自转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即一天,周而复始,故昼夜交替。
昼夜长短,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又不是竖直的与太阳中轴平行,而且是绕太阳椭圆轨道运行,在近端与远端时,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我们是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我们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长,所以昼长夜短,反之亦然,,
怎样可以证明地球是公转?
(一)首先要确定地球为什么有公转。
大概伽利略以前地球是没有公转与自转的说法的,后来由于对金星、木星、水星、土星的发现,人们发现如果以地球为中心的话,那么这些星球的轨道都不是圆了,而且很难用常规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这些星球的运行轨道,为了找到一种简单的描述与预测这些星球的轨迹的公式,人们选择了以太阳为中心建立新的世界观,这个时候才有了地球的公转这个说法,同时也才有了地球自转的的说法。
比如说如果人们试图描述银河系的各个星球运行情况,那么就不能以太阳为中心了,如果以银河系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的地球公转就值得商榷了,如果地球以与银河系相同的转速围绕银河系中心转动,那么地球就根本不存在公转,自转也值得商榷。
当然,按照现在适用的、以太阳为中心的世界观,地球的公转很好证明,即地球的四季更替。
自转也很好证明,即太阳昼夜更替。
(二)地球的公转很好证明,即地球的四季更替
(三)有四季
(四)地轴相对公转轨道平面为23.5度,所以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在一年里从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在回到北回归线,直射点的改变就是四季的更替。
昼夜交替的三种解释
![昼夜交替的三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aa0c3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f.png)
昼夜交替的三种解释以昼夜交替的三种解释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符合标题内容,不少于800字一、生物学意义上的昼夜交替昼夜交替是指地球自转所带来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对于生物来说,昼夜交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学现象。
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生物体内的生物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从而保持生物体内的生理节律与环境的同步。
生物钟是指生物体内的一种自然节律,它可以控制生物体的许多生理活动,如睡眠、饮食、代谢等。
生物钟的节律性是由生物体内的一些基因所控制的。
这些基因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被激活,从而控制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
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生物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从而保持生物体内的生理节律与环境的同步。
二、文化意义上的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在文化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在一些宗教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现象,代表着神的力量和智慧。
在中国文化中,昼夜交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循环,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循环,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循环,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循环,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三、物理学意义上的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在物理学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物理学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代表着地球自转的周期性。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是由地球自转所带来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所决定的。
在物理学中,昼夜交替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代表着地球自转的周期性。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是由地球自转所带来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所决定的。
昼夜交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现象,它在生物学、文化和物理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生物体内的生物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从而保持生物体内的生理节律与环境的同步。
地球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
![地球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e4fc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c.png)
地球昼夜交替知识点总结昼夜交替的原因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绕自己的轴线自转。
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3.5度,这个角度使得地球自转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和时间不同,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昼夜交替和地球自转的关系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发生。
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地区处于太阳照射下,而其他地区则处于太阳阴影下,这就造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
因此,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也为24小时,即每天有一次昼夜交替。
不过,在不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昼夜的长度会有所不同。
地球昼夜交替的原理地球昼夜交替的原理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了太阳的照射角度和时间的变化。
当一个地区处于地球自转轴的阳光照射下方时,就处于昼间;当一个地区处于地球自转轴的阳光照射上方时,就处于黑夜。
这就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昼夜交替的影响地球的昼夜交替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它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
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这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影响。
昼夜交替也影响了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对自然界的生物和植物都有重要的作用。
地球昼夜交替的地理分布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全球性的现象。
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昼夜的长度和变化规律会有所不同。
在赤道附近的地区,昼夜的长度基本相等;而在极地地区,昼夜的长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地球各地的昼夜长度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的地理分布。
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的关系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地球自转轴和公转轨道的倾斜,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会处于不同的太阳照射角度下,从而导致了昼夜长度和季节的变化。
在北半球,夏至时昼间最长,冬至时昼间最短;而在南半球,情况则相反。
这就形成了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的密切联系。
总结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它造成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和时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
![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0bc0a1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3.png)
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现象。
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射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照不到的,只能是黑夜,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注意不是昼夜交替现象),而昼夜交替的原因就是地球的自转由于地球存在昼夜现象,加上地球自身也不停地自转,所以昼夜就会发生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一太阳日。
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此外,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太阳终年斜射,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还会出现太阳终日不落或终日不出的现象,即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或者都是黑夜,这就是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在南北极点,有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
极昼极夜是怎么形成的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极昼和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的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
也就是说,地球自转时地轴与垂线成一个约23.5度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6个月的时间,南极和北极的其中一个极总是朝向太阳,另一个极总是背向太阳。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南半球极圈到极点地区就会出现极夜。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一半球的极圈内就会出现极昼现象。
极昼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有关,其边界与极点的纬度差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线的特点1、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2、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每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3、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4、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设
![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设](https://img.taocdn.com/s3/m/bef304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2.png)
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设
昼夜交替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类对地球运动和宇宙认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历史上提出了多种假设。
以下是四种主要的假设:
1. 太阳和地球自转
第一个假设认为,昼夜交替是由太阳和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表面上看到的太阳就会从东方升起,然后在西方落下,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太阳和地球公转
第二个假设认为,昼夜交替是由太阳和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的。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由于地球公转,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内,太阳会从地平线升起和落下,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3. 地球自转和公转
第三个假设认为,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引起的。
在这个假设中,地球自转和公转都对昼夜交替产生影响。
当地球自转时,地表上的观察者会看到太阳在一天之内绕地旋转;而当地球公转时,观察者会看到太阳在一年之内沿着黄道带移动。
这两个运动共同作用,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4. 其他天体影响
第四个假设认为,昼夜交替可能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
例如,月球和行星等天体可能会对地球产生引力作用,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和方向,从而影响昼夜交替。
此外,其他天体还可能产生光压等效应,对昼夜交替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这四种假设都可能对昼夜交替产生影响。
然而,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成因可能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太阳、地球和其他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一种情况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 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检验每一种情况,并把实 验结果记录下来。
请每组同学都用一个小球代表地球仪,用手 电筒表示太阳,让“太阳光”照在“地球 上”。 观察“地球”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 照亮 了?那个部分没有被照亮? 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 什么 时间? 在“地球”上贴上小纸人,怎样转才能 在同 一地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试验记录
昼夜交替现象的 原因 1、地球不动, 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 地球绕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 阳转,同时自转 试验情况 能否解释昼 夜交替
请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