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表

合集下载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二O一九年四月目录1制定背景 (1)2概念界定 (1)3制定依据 (2)4制定原则 (2)4.1全域覆盖,城乡统筹 (2)4.2多规合一,分级适用 (3)4.3面向管理,对接事权 (3)4.4注重衔接,体现特色 (3)5用地分类思路 (4)6用地分类和编码 (5)6.1用地分类基本情况 (5)6.2用地分类的使用 (6)6.3编码方法 (7)附表1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用地分类(试行)及含义 (8)附表2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中英文对照表 (17)附表 3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 (18)附表 4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照表 (27)附表 5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与《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对照表 (38)附表 6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中可归入“湿地类”的用地分类表 (47)1制定背景用地分类是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依据,用地分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与土地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018 年初,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两个统一”服务的根本任务。

今年1 月2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会议要求“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强化规划权威,改进规划审批,健全用途管制,监督规划实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2018 年12 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会议明确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2020 年全面完成规划期至2035 年的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为落实“多规合一”要求,为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工作基础,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各行业管理需求,制定衔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6.25•【字号】湘政发[2002]15号•【施行日期】2002.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02]15号)长沙、株洲、湘潭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直各部门和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人民政府要结合本部门和本地区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进程。

湖南省人民政府二00二年六月二十五日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加快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长株潭产业一体化是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为了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特制定本规划。

一、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的基础条件长株潭三市均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便捷,实力雄厚,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缘关系,三市经济横向联系逐渐密切,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以来,三市社会、经济各方面加快发展和加速融合,对三市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三市产业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

2000年长株潭三市GDP占全省的比重为32.5%,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3.6:43.2,第二、三产业占三市GDP的86.8%,分别高出全省4个和4.1个百分点。

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比全省平均低8.1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基础较好。

三市广大农村与中心城市联系紧密,直接受中心城市的影响和辐射,且自然条件优越,水量丰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三市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传统农业正在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三月前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和湖南省的实际,制定《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本试行方案包括:制定背景、概念界定、制定依据、分类原则、分类思路、土地分类与编码六个部分。

本分类(试行)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并负责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分类(试行)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

目录一、制定背景 (1)二、概念界定 (1)三、制定依据 (2)四、制定原则 (2)五、用地分类思路 (3)六、用地分类和编码 (4)用地分类是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依据,用地分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与土地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018年初,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两个统一”服务的根本任务。

今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会议要求“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强化规划权威,改进规划审批,健全用途管制,监督规划实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2018年12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会议明确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期至2035年的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为落实“多规合一”要求,为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工作基础,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各行业管理需求,制定衔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二、概念界定本用地分类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是指:按照土地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或规划引导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形成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用地分类体系。

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

湖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航空资源,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于推动湖南省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根据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市场分析1、需求方面:随着湖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航空物流、空中救援、公务航空、旅游观光等领域对通用航空的需求日益旺盛。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短途运输、城市空中交通等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2、供给方面:湖南省拥有较多的机场和航空企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然而,目前通用航空产业的飞机数量、飞行员数量等资源仍相对有限,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3、竞争环境: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面临着国内其他省份的竞争压力。

一些发达地区已率先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湖南省需要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产业链结构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1、飞机制造:包括通用航空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机场建设:涉及通用机场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3、航空服务:包括航空物流、空中救援、公务航空、旅游观光等服务。

4、航空培训:为通用航空提供专业的飞行员培训和其他航空人才培训。

5、相关配套产业:包括航空器材维修、航空金融服务等产业。

重点任务1、飞机制造:鼓励本地企业进行通用航空器的研发和生产,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湘投资。

2、机场建设:加快通用机场的建设步伐,提高机场密度,优化机场布局。

同时,加强机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机场运营效率。

3、航空服务:拓展通用航空在航空物流、空中救援、公务航空、旅游观光等领域的应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4、航空培训:建立健全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体系,提高飞行员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航空人才培训业务,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5、相关配套产业:加强航空器材维修、航空金融服务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为通用航空产业提供完善的支持体系。

推动湖南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飞地经济”模式研究

推动湖南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飞地经济”模式研究

推动湖南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飞地经济”模式研究曾贵;徐运保【摘要】“飞地经济”模式有利于湖南省产业空间布局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对湖南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湖南省“飞地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政府规划引导的自觉发展阶段,并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但是,湖南省飞地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促进湖南省“飞地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必须解放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不断完善和健全飞地经济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配套水平;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严把产业准入关.【期刊名称】《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8)001【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湖南省;产业空间布局;“飞地经济”模式【作者】曾贵;徐运保【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湖南湘潭411104;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湖南湘潭411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0当前,湖南省存在着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导致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显著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影响了湖南省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

如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从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当前湖南省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4年12月,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动“飞地经济”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把飞地经济模式上升为推动湖南省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战略举措。

我国学术界结合飞地经济的发展实践,对飞地经济模式的意义、发展经验、利益分享机制、合作机制、战略思路、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1-7]飞地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国内的成功实践表明,飞地经济模式是湖南省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飞地经济”模式对推动湖南省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战略意义(一)“飞地经济”模式有利于湖南省产业空间布局的创新发展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建立飞地经济园区,提高产业的集聚程度和集群化发展水平,对提升湖南省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分类标准(试行)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分类标准(试行)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二O一九年四月目录1 制定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制定依据 (2)4 制定原则 (2)4.1 全域覆盖,城乡统筹 (2)4.2 多规合一,分级适用 (3)4.3 面向管理,对接事权 (3)4.4 注重衔接,体现特色 (3)5 用地分类思路 (4)6 用地分类和编码 (5)6.1 用地分类基本情况 (5)6.2 用地分类的使用 (6)6.3 编码方法 (7)附表1湖南省国土空间规用地分类(试行)及含义 (8)附表2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中英文对照表 (17)附表3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 (18)附表4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照表 (27)附表5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与《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对照表 (38)附表6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中可归入“湿地类”的用地分类表 (47)1 制定背景用地分类是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依据,用地分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与土地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018年初,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两个统一”服务的根本任务。

今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会议要求“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强化规划权威,改进规划审批,健全用途管制,监督规划实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2018年12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会议明确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期至2035年的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为落实“多规合一”要求,为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工作基础,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各行业管理需求,制定衔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8.06•【字号】湘发改西开〔2021〕611号•【施行日期】2021.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发改西开〔2021〕611号各有关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相关单位:现将《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8月6日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湘西地区是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区域,是推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区域,也是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

“十四五”时期,必须加快湘西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和湖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湘西地区,是指纳入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支持范围的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及永州市江华、江永两县,共44个县(市、区)。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效“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抓手和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支撑,深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湘西地区产业总量快速壮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

2020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84.4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6.4%,比2015年增加1987亿元、提高0.31个百分点;湘西地区GDP年均增长 7.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0.1个百分点。

最新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最新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规划公布时间: 2023-11-19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老式文化产业为基础, 以创新为关键, 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 以文化艺术与经济旳全面结合为特性旳新兴文化产业, 重要包括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门类。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旳重要构成部分。

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加紧转变, 推进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十二五”时期发展重点, 把本省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编制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行纲要(2023~2023年)》、《湖南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根据。

规划期限为2023~2023年。

实行过程中, 本规划还将根据新旳发展状况和规定, 适时作出调整。

一、发展现实状况与趋势(一)发展现实状况1.文化产业旳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以来, 湖南文化产业(含创意产业, 下同)增长值以年均20%旳速度递增, 文化产业增长值占GDP旳比重由2023年旳4.2%提高到2023年旳5.1%, 已成为全省第六个过千亿产业和重要旳支柱产业;2023年总产出到达1594亿元, 增长值到达682亿元;本省文化产业增长值占GDP 比重高于全国水平, 居全国第六位, 中部第一位。

2.文化产业构造旳调整推进了文化创意产业旳兴起。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 本省文化产业积极调整构造,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兴起。

本省于2023年4月启动电视项目, 今年2月底已完毕14个市州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覆盖网络建设, 共发展15万电视顾客, 产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

青苹果数据中心完毕了500亿中文、250万版、数十项国内外大型文献数字化工程。

宏梦卡通企业推出了首部动漫电影《虹猫蓝兔火凤凰》, 原创精品《蓝猫龙骑团》, 六个月时间衍生产品销售到达6000万元。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目录前言.................................................................................................. (1)一、总则.............................................................................................7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三、城市性质及规模..............................................................................10四、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1五、城市形象规划 (13)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4七、生态保护与园林绿地规划.................................................................17八、综合交通规划 (20)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4十、防灾减灾规划 (26)前言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

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4.01•【字号】湘政发[2002]10号•【施行日期】2002.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02]1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二00二年四月一日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内部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品牌初具影响,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2000年,全省文化行业(含事业部分)增加值达93亿元,占GDP的2.5%,比199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十年年均增长16%,分别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5.9个和4.2个百分点。

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20万人左右。

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0.9%。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目标。

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思路和目标(一)基本思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为内涵,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湖南的特色优势,坚持“四个统一”的发展思路,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树立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统一的思想观念。

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使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宗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原则统一起来。

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7.11.23•【字号】湘建规〔2017〕222号•【施行日期】2017.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湘建规〔2017〕222号各市州、县市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规划建设局),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以及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湖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该文件有效期两年。

实施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与我厅规划处联系。

联系人:夏依宁刘智渊联系电话:88950429,88950047(传真)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11月23日湖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61.2 适用范围 61.3编制原则 61.4编制范围72规划控制单元82.1划分目的82.2划分原则82.3单元规模83地块93.1划分目的93.2划分原则93.3地块规模94控制内容与控制方式104.1规划层次与控制方式104.2主导功能与规模104.3土地利用与开发104.4综合交通规划114.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14.6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24.7综合防灾规划124.8绿地系统规划124.9“五线”控制规划134.10城市设计引导135 分区引导145.1分区划分145.2分区编制要点146编制内容166.1功能定位与土地使用166.2综合交通规划166.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96.4市政公用设施规划206.5综合防灾规划236.6绿地系统与环境保护规划24 6.7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56.8地下空间开发利用266.9“五线”控制规划276.10城市设计引导276.11装配式建筑发展引导规划29 7成果构成307.1规划文本307.2规划图纸327.3附件357.4成果形式398产业园区控规408.1编制原则408.2园区控规的一般规定408.3园区控规编制侧重点409 附则41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工作的指导,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长沙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长沙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城市交通空间结构: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 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 阳、益阳两市。对外对内交通发达,交通规划的空间布局合理性也是衡 量这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看出当地人民生活的质量。 作为一个大城市必然要有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城址选择重视对城区周围自然环境的探索,追求山环水绕的意
境。清乾隆14年的长沙府疆域图很好的体现了古代长沙城市规划
的思想。城市空间形态是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重 汪
作用机制下缓慢的发展。


A
题9
长沙府疆域图




A
1域0
近代长沙城市空间布局
1933年长沙市设市,成立了市政府,并设置了建设局, 城市规划从此成为一项政府行为,用以科学的指导城市的发 展与建设。1934年,市区扩大,市区总面积68.4平方公里 (含湘江水域8.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约5.48平方公里。 1917年,成立了长沙商埠马路工程处并拟定《长沙北关外商 埠马路工程计划书》,这标志着长沙城市基础建设自然发展 状态的结束和城市规划的开始。
A
18
长沙市域交通空间结构图





A
19通
对外交通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以现代化国际民用机场、霞凝新港两港,京广铁 路、高速公路两路为骨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 设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主枢纽之一,在以长沙为中心、半径 100公里范围内,实现“1小时都市圈”目标。
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铁路枢纽建设为重点,将长沙建 设成为国家中部铁路枢纽之一。重点扩建黄花机场,搬迁大托 铺军用机场。加强长沙与株洲、湘潭交通联系,加快京广走廊 扩容,打通成渝经长沙至江西、海西的高速公路通道。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通知正文:----------------------------------------------------------------------------------------------------------------------------------------------------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的通知各市州、县市区委,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现将《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8月26日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48号)等文件要求,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全省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根据国家部署要求,到2020年,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基本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拟订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纲,同步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开展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到2025年,实现各级和各类规划“全覆盖”,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国务院关于《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11.30•【文号】国函〔2023〕136号•【施行日期】2023.11.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3〕136号湖南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湖南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省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湖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372.6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804.1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18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34.5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解读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解读

禁止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
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点状分 布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珍贵动植物基因 资源保护地,防洪减灾、确保流域安全
的重要区域。
绩效评价
根据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按照 保护对象确定评价内容,强化对 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 护情况的评价。 主要考核依法管理的情况,污染 物“零排放”情况,保护目标实 现程度,保护对象完好程度等
31.2建立畅通的产业退出和转移机制
逐步限制或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产业,加快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的产业结构。 对限制开发区域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要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设备贷款担保、迁移补贴、 土地置换等手段,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或关闭。
31.3实施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
——重点开发区域,制定鼓励产业进入的导向目录,重点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及其配套能力建设,大 力发展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高加工度行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同时加快 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水平。优先布局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贷规模等方面给予支持。
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城镇 化率、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财政收入占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耗和用水量 “三废”处理率、大气和水体质量、吸 纳外来人口规模等。
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吸引外资、出口 等指标的评价考核。
34.人口政策
建立健全生育行为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探 索建立人口评估机制,综合运用规划、政策等手段,合理 调控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素质与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合理分布。
26.能源开发 26.1提高传统能源保障能力 26.2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26.3加快能源通道建设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预测评估方法
趋势预测
根据历史和现状资料,分析湖南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人口 、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风险评估
对湖南省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社会稳定等,为规划编制提供风险防控依据。
综合评估
对湖南省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开发适宜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 估,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指南
汇报人: 2023-12-16
目录
• 引言 •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原则 •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 •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指导 ,促进湖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背景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应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面 和服务水平。
公众参与原则
公开透明
01
在规划过程中,应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规划信息,
接受社会监督。
广泛参与
02
应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
性。
反馈机制
03
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调查分析方法
基础资料收集
收集湖南省自然、经济、社会等 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包括地 理、气象、水文、土壤、植被、 人口、经济、交通、文化等。
现场调查
对湖南省的重要区域、关键节点 、典型案例等进行现场调查,了 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为规 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三月前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和湖南省的实际,制定《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本试行方案包括:制定背景、概念界定、制定依据、分类原则、分类思路、土地分类与编码六个部分。

本分类(试行)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并负责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分类(试行)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

目录一、制定背景 (1)二、概念界定 (1)三、制定依据 (2)四、制定原则 (2)五、用地分类思路 (3)六、用地分类和编码 (4)用地分类是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依据,用地分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与土地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018年初,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两个统一”服务的根本任务。

今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会议要求“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强化规划权威,改进规划审批,健全用途管制,监督规划实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2018年12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会议明确了“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期至2035年的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为落实“多规合一”要求,为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工作基础,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各行业管理需求,制定衔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试行)。

二、概念界定本用地分类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是指:按照土地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或规划引导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形成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用地分类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
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
株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极”
岳阳增长极
立足湖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全国重要的石化、能源、食品基地和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岳阳市。石化、能源、食品、住宅产业化、现代物流(港口物流)。
——衡阳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精密模具)、有色金属(铜精深加工)、新材料(核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现代物流(工业物流)。
湖南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湖南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
环洞庭湖
经济带
以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切入点,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长江中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株洲市。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先进硬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自主可控计算机)、现代物流(铁路物流)。
——湘潭市。高端装备制造(电工电器及新能源装备、海工装备)、汽车(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金属新材料)、食品、现代物流(商贸物流)。
——娄底市。新材料(精品钢材、特种陶瓷)、高端装备制造(农机装备)、建材、现代物流(商贸物流)。
——邵阳市。特色轻工(发制品、五金工具、箱包鞋具)、建材、食品、医药。
——永州市。高端装备制造(条码技术装备)、特色农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信息产品)、新材料(稀土材料)。
娄底经济开发区
邵阳经济开发区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
岳阳城陵矶“一区一港四口岸”
郴州增长极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融入珠三角,建设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重要平台、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和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
——郴州市。有色金属(铅锌铋银)、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储能新材料、高端石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终端设备及配套)、住宅产业化、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服务业。
——常德市。食品、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机)、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储能新材料)、文化旅游。
——益阳市。高端装备制造(船舶)、新材料(稀土材料)、中药现代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线路板)、现代物流(农产品物流)。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沪昆高铁
经济带
加强与长三角、东盟地区产业间联系,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带。
湖南郴州经济开发区
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怀化增长极
依托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生态优势,打造成为辐射大西南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健康养老产业重点示范地区、绿色经济样板区。
——怀化市。特色农产品、现代物流(边贸物流)、健康养老(养老养生)、生态文化旅游等。
湖南怀化经济开发区
湖南怀化工业园区足南北贯通的交通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互动衔接,前瞻布局一批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资金、技术、人才吸纳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设成为重要的要素集聚区、产业集群带。
永州经济开发区
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
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缩小发展差距,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张家界。旅游及旅游产品加工、健康养老、会议会展业。
——湘西自治州。旅游、食品、新材料(金属新材料)。
湖南张家界经济开发区
湖南湘西经济开发区
附件
湖南省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表
总体布局
重点区域
重点产业
重点园区
“一核”
长株潭核心
增长极
立足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级湘江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
——长沙市。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机械、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基础电子)、新材料、生物(精准医疗、高端医疗设备、生物农业)、节能环保、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文化创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