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庄子的“无为”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议庄子的“无为”思想
摘要:“无为”是庄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它有着很深刻的内涵,包含了广阔的内容。要更好地理解庄子“无为”的思想主张,应从各方面去解读,此文将从它在为政治世这一方面的内涵谈一些个人的见解,并以实例来论证。
关键词:庄子;无为;行动措施;思想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007-02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无为”是庄子重要的思想主张。
一、对“无为”思想已有的阐述
关于庄子的无为思想,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到目前为止,对它的阐述颇多。早在西汉,《淮南子》就说:“或日: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吾所谓无为者……循理而举事,因资而成功。”(《修务训》)这就是说“无为”是顺应自然而为。后来郭象借庄子的无为思想重新阐发“无为”的意义,他说:“然自得此为,率性而动,
故谓之无为也。”可见,郭象所说的“无为”是植根于“性分”之上的,万物各任其性而为则是“无为”,反之,若万物失性而为则不能为“无为”。关于怎么样才是“无为”,任继愈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是无知、任其自然:“统一体或其代表对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有意识地主宰,而是任其自然,这便是无为。”涂光社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和“自然”相通:“老子的‘自然’与无为相通……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常将无为引申到人的自然情感和自然万物的生成变化上……”张岱年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是无知、无事:“去名去谋,无事无知,即是澈底的无为。”葛荣晋先生认为庄子的“无为”是无知、无欲:“那么,人生的最高价值就应该按‘无知无欲’的本性……”李生龙《无为论》一书中对庄子“无为”思想的论述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无为”的内涵即无知、无欲、无己;二、一些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也是“无为”;三、“无为”贯穿于庄子的天道观、认识论、政治观、精神境界、处世方法上。
二、对无为的解读及例证
“无为”是庄子重要的思想主张,它其实有着很深刻的内涵,包含了广阔的内容,如人生之道,为人处世之道,治国之道,社会理想等方面。要更好地理解庄子“无为”,应从各方面去解读。关于庄子的无为思想,在为政方面的内涵,对它的阐述颇多,有的认为“毫无作为”、“不恣意妄为”等。笔者认为,庄子的无为在为政治国方面,具体可从思想意识上和行动措施上来阐述,是积极主动
的思想,是顺应的、合理合适的行动措施。
(一)积极主动的思想
“无为”这一思想,从思想、意识上看,庄子的无为是积极主动的,希望事物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国家安定强大,人民富足安康,生活美好。而这一思想体现在行动上则要看实际情况,不要随意改变目前的状态,即先有的一套法令法规、政策、措施,如果对目前的情况已经很适合,并能促进社会积极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的话,就不必着急地去改变它,即废旧政,施行政。这样只会劳民伤财,破坏已有的合理的模式,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取得不理想的结果或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是庄子的无为在治国上的内涵。从最初的目的意识上看,这个无为是积极的,是希望国家社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在行动上,这个无为是顺应的,合理合适的,即当原有的既定的模式还能充分适合当前的发展时,不必急于改变它。
庄子的无为在治国上的意义是在国家统治的前提下,“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以因循为用”并不全是任自然之意,它含有对社会客观存在和现实统治秩序的因循与认可。庄子的无为思想,明确地体现了老子无为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揭示了这一理念有现实的价值和治国理政的可行性。《则阳》中“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渔父》中:“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这充分说明在无为政治理念
中,“治”极为重要,庄子特别强调“治”的原则,治理天下切莫草率、鲁莽和胡为。在庄子时代,统治者为了追求现实性的功和利,以“有为”治天下。庄子发现,带着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出发的“有为”之道,往往违背自然之道,结果走向事物的反面。另外,庄子以敏锐的眼光,对现实政治进行审视和反思,发现了统治者的“有为”中,包含着私欲、权力欲和贪欲等目的。故而,庄子看到,统治者名以“有为”治天下,实际上很多是为自己谋私利,为继任争权夺利,并希望做出政绩以扬名后世。这些“有为”的结果就是扰民、害民,所以,庄子认为应当采用与“有为”相对的“无为”来经世治国。
(二)顺应的、合理合适的行动措施
庄子的“无为”思想,其核心是合乎本真的“道”。庄子从自然界中感悟到,合乎本真的道,才能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目的。治理国家也应该像自然界一样,实行自然无为之道。破坏或违背了自然之道,过度的人为而治,将会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庄子认为治理国家就应该顺应民心,顺应现有的合乎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而不要过度的人为去干扰去改变现有的状态,应该放弃那种无所不为的统治方式。“有为”是对社会事务的人为干预,对百姓生活的制约和束缚。如果什么都太积极的去做,就会事与愿违。“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应帝王》)鸟兽尚且能设法躲避人类的网捕,受束缚的人们也是可以想
出办法进行对付帝王的治理,规避法规。所以,汉代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正是庄子“无为”思想的体现。《汉书》有云:“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代,曹参当相国后采取的措施正是这种“无为”思想的体现。据《史记·曹相国世家》载,曹参接替萧何为相国,三年期间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看起来好像政绩平平。他当丞相之后,也没有别人想象的那样,兢兢业业去完成萧何的重托,貌似对份内的政务不太关心,常日夜饮酒。曹参家后园与吏舍靠得很近,那些官吏也常白天喝酒,又唱又闹,曹参不仅不制止,反而和他们一起喝酒一起高歌,让身边的人傻了眼。这事传到惠帝那里,于是惠帝问责曹参: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孝惠曰:“善,君休矣!”听完曹参的话,惠帝认为相国讲得很有道理,看来他错怪了相国。这段对话其实道出了曹参为政的理念,就是顺应现有的合乎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不要过度人为去干扰去改变现有状态,应该放弃那种无所不为的治世方式。曹参去世后被追封为懿侯,他任内的工作也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充分肯定,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即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