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db78354b35eefdc8d3331e.png)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三:描写、修辞极其表达作用在记叙文的阅读中,描写的种类和表达作用是经常要被考察到的知识点,描写按内容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和对话描写,主要体现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反映一个人的动作熟练程度和心理变化过程。
这里主要训练环境描写及其表达作用。
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主要有: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
2. 渲染气氛(氛围)(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3. 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4.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一、那是一个秋日的黄昏,我刚要下班,却被一对农民夫妇堵在了门口,女人看上去很瘦,还有些气喘吁吁。
男人很强壮但明显有些木讷。
半年之后的一天下午那个男人又来找我,他对我说:“我媳妇前天已经走了”,我忙问他:“孩子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他说:“半月前才告诉他们的”,然后又补充道,“多谢你了,要不然孩子这半年怎么过呀”,我一听,感觉特别难过,都怪我们医术不高明……——摘自《生命中的两袋红枣》在这篇小说中划线句子是(环境)描写。
它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渲染故事的感伤气氛。
三、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似乎厚密得透不进一丝风,连那些星星也像是对我眨着嘲笑的眼。
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
”然后咚得撞开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摘自《母亲的诗》段中划线句子属于()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四、进入冬季以后,则克台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从脚下一直望到天尽头,再没有一点变化,只剩下茫茫雪野,这个位于伊利河谷深处的大草原,它的冬天是那样单调,那样沉静。
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他奔过去。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937102227916888486d760.png)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一、环境描写的含义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描写;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自然景物的描写等。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⑪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季节、气候等。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2)为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3)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的《故乡》)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一片萧条、苍凉、冷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悲凉的心情,为全文一开始就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笔调。
(4)为事件的发生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刻画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6)象征、暗示等(7)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
重难点15 记叙文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原卷版)
![重难点15 记叙文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0b8527aef8941ea76e05ee.png)
重难点15 记叙文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内容文字优美,人文内涵丰富,针对学生实际,更多的是反映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通过环境描写考查学生对文章主体思想,进而加深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体会。
【满分技巧】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显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品质;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某一故事情节埋下伏笔等。
【限时检测】一、(内蒙古自治区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少年的月夜①“五一”小长假,妈妈带乐乐到农村看望奶奶。
对六岁的乐乐来说,邻居家九岁的阿保就像他的闰土哥。
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舰.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贱兮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
②阿保穿着件白背心,趿拉着一双满是黑泥的拖鞋,头发很长很乱,都直立着。
最初,他用审视的、提防的眼神看着乐乐。
这年月,即使农村的孩子,也都在学校学会了普通话,他弄懂了乐乐的语言后,开始跟乐乐一起玩积木。
阿保也有不少玩具,断腿的奥特曼、缺了顶棚的托马斯,还有变了形的小火车轨道。
乐乐瞪着畾亮的小眼睛喊道:“我以为你是穷孩子呢!”妈妈赶紧制止他并不安地看着阿保,但阿保没有说话。
③乐乐瞅个空子,央求阿保带他去追后院的鸡鸭,阿保灵敏得像个猴子,老母鸡看见他都吓得发着抖蹲下来。
院中的老杨树上,住着一只松鼠,阿保爬到树杈上去抓,乐乐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这时他看到树下有个猪圈,那头耳朵遮着眼皮的花猪不时瞥他们一眼,还看到墙角一个露天的粪池被雨淋得快满了,他真担心阿保哥会不小心掉到粪池里。
最后松鼠逃到树梢去了,阿保从树上下来,带乐乐去二楼淘他的玩具箱。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bc20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e.png)
02 环境描写的分类
社会环境 一
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
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
以及民俗民风等。
0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
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二 自然环境
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 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 花草树木、阴晴雨雪等。
03 分析环境描写步骤
环境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 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 垫。
深化文章中心(主题)
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 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 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 (主题)来达。
04 环境的作用
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 品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 ③刻画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⑥突出主题。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 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答案: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既交代了 当时橄榄坝自然环境恶劣,又为下文赞美人 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出一个美丽富饶的新橄 榄坝做了铺垫。
解析:划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自然景物,因此属于自 然环境描写。此处描写既交代了当时橄榄坝自然环境 恶劣,又为下文赞美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出一个美 丽富饶的新橄榄坝做了铺垫。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Thank you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描写了破庙的环 境,这样的环境描写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李时珍师徒采药时住的破庙条件很 差,突出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辛,一心采药的 优秀品质。
文章最后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 用什么? 答案:在夜已深了的时候,李时珍还在左边记录白天 的成果,可见他非常的努力,刻苦。
阅读中的环境描写及作用
![阅读中的环境描写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a409e10975f46527d3e13a.png)
深刻句子的理解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表三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2014年省级培训项目结业备案表培训院校(公章)培训项目层次学科
注:1、结业成绩包括论文成绩、学习的教学设计或学习心得成绩和远程培训成绩等
2、此表一式两份,经培训院校盖章后,报省继教中心备案。
2024-202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讲练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2024-202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讲练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be15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9.png)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事件发生的场所。
描写自然环境可以渲染、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而且对人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使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题富有时代感。
社会环境的描写,一般以两种方式展开:一是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为人物活动提供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色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
在小说阅读中要特别注意环境与环境之间环境与情节之间、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环境的考法目前较为多样,常见的是环境作用、跟环境有关的环境词赏析、环境描写语句赏析等。
【常见问法】1. 文章对……的环境进行描写,有何作用?2. 请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
3. 试简要分析第×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考点一、环境作用【答题模式】①内容上写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渲染......氛围(必须跟整个故事的感情基调相一致),为全文奠定了...... 的感情基调;③烘托XX(人物)......心情或衬托XX(人物)......性格(特点);暗示XX(人物)人物命运或者故事的结局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做铺垫/埋下伏笔。
⑤突出/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情感)或表现了XX(人物)......品质。
知识点巧记:渲主人背节【思路分析】中考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叙事性散文或小说等)。
叙事性文学作品经常要借助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深化主题。
所以,解答环境描写作用的问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
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 图文
![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8bc9db284ac850ad0242c2.png)
3、在文末写景,升华主题、使作品 具有无限的思考空间。
注意:
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 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 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 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原文分析。
自学指导(一):出示标杆题
1、读《故乡》第二段,回答:这一 段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 画面,有什么作用?
小心翼翼珍藏着,和母亲在一起 的美好 时光。 母亲身 体一直 不好, 最后的 几年光 景几乎 是在医 院渡过 ,然而 和母亲 在一起 的毎一 刻都是 温暖美 好的。 四年前 ,母亲 还是离 开了这 个世界 ,离开 了我。 生命就 是如此 脆弱, 逝去和 別离, 陈旧的 情绪某 年某月 的那一 刻如水 泻闸。 水在流 ,云在 走,聚 散终有 时,不 贪恋一 生,有 你的这 一程就 是幸运 。那是 地久天 长的在 我的血 液中渗 透,永 远在我 的心中 ,在我 的生命 里。
2、人物(烘托心情;预示人物命运) 3、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某 情节做铺垫;照应某一情节;线索)
4、主题(表达某种心情;寄托某种希望 ;暗示某种情感;揭示文章主题,深化中 心)
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 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写出小朋 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 “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 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 爱农村的感情。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 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 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 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请大家再读课文第十二段,然后分析这幅 画面有何表达效果?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作用题(环境描写的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作用题(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18e60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⑤于是,我决定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 冒雨朝火车站走去。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 在坡下,帮拉货的车夫们把手推车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⑥我走到那座桥下,站在一棵树下躲雨。等许久,不见有手推车 来。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急,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 雨水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只有公共汽车偶尔经过。远 处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常见命题题型
1.(2022安徽中考题)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 全文简要分析。 2.(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文本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作答。 3.(2023辽宁阜新中考题)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有什么作用? 4.(2023江西中考题)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描写环境的画横线 语句的作用。
记叙文 中考专题复习 阅读
题型五:作用题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考点导图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课文回顾
鲁迅《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当堂训练
《风雪夜》凌鼎年
小说开头对于“风雪夜”的描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开头运用环境描写, 1.写风雪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 环境本身
2.为人物出场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环境本身
3.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情节
4.深化主题,虽是世纪寒潮,但人情温暖,突出杨
老头的善良。
主旨、人物
第一支钢笔 梁晓声
⑧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地问:“要帮一把吗?”
中考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d2bce059eef8c75ebfb3ab.png)
环境描写题目线索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的描写。
社会环境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气氛以及人际关系等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5,推动故事情节开展。
6,象征暗示作用。
7比照衬托,也叫衬托。
8,揭示或深化小说主题。
9,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
常见类型:指定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答题方法: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2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气氛;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
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关系:衬托人物……心理;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为下文……内容埋下伏笔,做铺垫。
分析环境描写对中心的作用: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标题的主要作用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或主要人物。
3,点明文章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揭示文章主旨。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7,标题本身的表达效果〔修辞人称表达方式等〕常见题型: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 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文章以此为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4,结合内容拟写标题或小标题?解题方法:1,表层义和深层义。
2,蕴含的感情。
如?枣核?3,修辞及作用〔比喻、拟人、双关等〕。
4,揭示中心、主题。
5,结构上是否是线索。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线索: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
考点突破: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变化。
2,关注文章的标题,很多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3,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b0d15377232f60ddcca1d9.png)
【参考答案】文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 写的作用是渲染兄弟俩因家庭贫困而不能 同时圆大学梦的凄凉气氛。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预示人物或 事物的命运的主要标志是:下文有与该环境 描写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相契合的内容。 选文见《爱,有时是一种错误》 请指出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 的作用。 答:
二、承上启下
环境描写有时既能紧接上文,又能引出 下文中的相关内容。如《最后一课》中“画 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 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一环境描写 既承接上文,又引出小弗郎士去上学的相关 内容。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果符合以下 两条标准,其作用就是承上启下。1.该 环境描写位于两个段落之间;2.上下文 所写的内容都与这一描写密切相关—— 至少要能看出一定的“痕迹”。
又如《荷花淀》中对荷花淀正午风光的那 段描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 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 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 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不仅 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 还在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 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 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祖母的葵花
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 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②在我的记忆里,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大朵大 朵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总也开不败。 ③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 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子间,灿烂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 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 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似的,在一路的追寻中, 绽放大朵大朵的黄花,黄得很浓艳。 ④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做“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 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 裹住了才罢休。忽一日,花哗啦啦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 插了满头黄花,美得让人心醉。
【高分阅读】五年级阅读理解——环境描写(含答案)部编版
![【高分阅读】五年级阅读理解——环境描写(含答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7705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9.png)
阅读理解——环境描写一、环境描写的定义。
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
2、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我们先看这样一篇文章:“一天,小明拿着外婆给自己做的新棉衣,高高兴兴回家去,路过一条小河,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水里,一群人站在岸上指手划脚说着什么。
小明顾不上多想,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并不容分说地给他穿上棉衣。
”看了这件事,你们知道小明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做了一件坏事吗?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赞扬,是嘲笑,还是批评?不清楚。
环境一:“数九严冬,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呼呼的北风刮在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
天快要黑了,小明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救命’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将失足落水的儿童救上岸,并给他穿上棉衣,无疑是一种英勇救人的壮举。
环境二:“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风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丰收的田野上,一条小河缓缓流过。
一群农村孩子在冬泳队教练的带领下正在热身,为两个月后的冬泳比赛做准备,一个孩子已经下水……”虽说是出于好心,但小明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冒然采取行动,就显得很鲁莽。
环境三:“盛夏的一天中午,骄阳似火,天上连一丝风也没有,知了在树上高叫‘热死了,热死了!’不远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一个孩子在水中钻上钻下,宛如一条鱼,显得十分快活……”这时候,小明的举动就显得可笑之极、荒谬之极。
在一篇记叙文中,环境的描写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但一定不会无缘无故地进行环境描写,一定是有目的,那么这个目的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那么,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呢?我们且来看一看。
考查题型:1、请简要分析文章开头或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a51be2551810a6f52486b6.png)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典型文章,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2、把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一、环境描写的含义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描写;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自然景物的描写等。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阅读下列文字:①指出分别属于哪一类环境描写,②标划出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1:鲁迅《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2:鲁迅《孔乙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三、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四、答题的方法:首先确定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然后找出具体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确定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
一般格式:通过描写天气、景物或格局、陈设、民俗民风等具体环境,交代了-------渲染了------烘托了--------为下文--------做铺垫或推动了--------突出(深化)了--------五、运用所掌握的答题技巧,说说下列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浅析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浅析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f6ff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8.png)
浅析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记叙文通常是一种讲述故事或叙述事件的文体,在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它可以为文章增添生动的细节,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景物描写可以营造氛围。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为故事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环境和气氛。
例如,当描写的是一片茂盛的森林时,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当描写的是一座废弃的城堡时,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苍凉。
其次,景物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性格常常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因此,通过对人物周围的景物的描写,可以对人物的性格进行暗示。
例如,当一个人住在一个整洁干净的房间里时,可以暗示这个人是一个有条理、有规律的人;当一个人住在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时,可以暗示这个人是一个没有规律、随性的人。
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人类的视觉是最敏锐的感官之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在文章中看到自己想象不到的东西,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景物描写也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故事中的场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情节。
例如,当描写的是一座破旧的房屋时,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并且可以通过这座房屋的破旧程度来判断故事发生的时间。
最后,景物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人类有强烈的视觉冲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感受到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觉,使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染。
例如,当描写的是一片茂盛的花海时,读者可以感受到花海中花的香气和颜色的缤纷,使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染。
总的来说,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营造氛围,还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因此,作者在写记叙文时应该注意使用景物描写来为文章增添生动的细节。
在结尾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文章中所讨论的内容,并给出自己的结论或建议。
总之,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者应该注意在写作时使用景物描写来为文章增添生动的细节,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d995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b.png)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季节、气候等,增加真实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甚至可以用来象征或暗示。
社会环境描写则可以用来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描写作品的时代背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环境描写来理解故事背景和主题,增强阅读的体验。
删除问题段落。
丑兵》这篇小说,通过对___的描写,展现了新兵入伍时的生活场景。
___长相丑陋,但他却非常热心,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
他的口齿不太清楚,经常将“___”字读成“狗”字,导致他的排长被称为“狗排长”。
春节期间,慰问团来到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指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
在排长指挥下,九个战士都换上了新军装,但丑兵王三社却在关键时刻回来了,破坏了排长的兴致。
这个情节揭示了新兵入伍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了铺垫。
我调侃丑兵:“排长,你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
”战士们听后哈哈大笑。
小豆子也接着说:“老卡,你还是去敲钟吧!”丑兵脸色难看,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他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去生产组喂猪了。
三年后,我已成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全连除了丑兵,每个人都写了请战书。
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表示自己想上前线。
他被批准了,开完欢送会后,我去找他,他正在用玉米糊糊喂___。
他告诉我自己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但也说了自己爱美之心,引以为___被称为___。
他还给我递了一部小说手稿,让我处理。
几个月后,战友来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他抬起头,望着半山上的学校,感到它的孤独。
他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我宁愿少挣几百块钱,留在这里教那些想在这里上学的孩子。
”她想说些什么,停了一下,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去中心小学上学。
小六语文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
![小六语文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05ff13b4daa58da0114a67.png)
我们来看下面《鲈鱼奇缘》这一段文字,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认识父亲》中的描写
他和儿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到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分析: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傍晚时分湖中美丽的景象,它带给人一种愉悦之感。这种美好的感觉与下文将要发生的故事带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的父亲的脸,我的思绪飘向那圣洁的天空……
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神,干皱的皮肤……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例文分析:
忽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24
13
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 乡夜景的清新,写出小朋友行船 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 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 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 情。
2021/3/24
14
齐读: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 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 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 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2021/3/24
7
视 觉:
豆麦“碧绿”、远山“淡黑”,月色朦胧在水气 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 觉: 听 觉:
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潺潺” 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远处的 “歌吹”。
感 觉: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 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 之香的夜气里。
2021/3/24
多角度
多感官
8
比 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 喻 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
:
运用修辞
2021/3/24
9
以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
动 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
写
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静:
静止的山写活了
2021/3/24
10
想 “似乎听到歌吹了”“料想 象: 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
调动视觉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 景色 “仙境” 。环境描写的 作用:烘托了我愉悦的心情
2021/3/24
15
环境描写的作用:
❖ ①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增 强文章的真实性。
❖ 例如:英国作家莫里斯芳的《哦!冬夜的灯光》 中一开始极写小镇的荒凉“这里十分偏僻,天 气很冷”“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 一入夜荒野都是漆黑一片”,交代了事件发生 的背景,使整个文章显得真实可信。
4
记叙文阅读
景物描写的方法我来说
2021/3/24
5
景物描写的方法
1、移步换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运用修辞(比喻、拟人) 4、运用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的手法 5、运用想象(虚实结合)
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想结合(侧面描 写)
7、多角度,多感官
8、白描
2021/3/24
6
实战演练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 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朦胧在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 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 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 渔火。 ……”
2021/3/24
3
❖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 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 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 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 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 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 描写。
2021/3/24
记叙文阅读
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1/3/24
1
常见命题形式
1、文章第几段描写了怎样的环境,在文中 有怎样的作用? 2、分析文章第X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 文章多次写到某种景物,有什么作用?
2021/3/24
2
环境描写的含义、分类及其作
什么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021/3/24
23
❖ ⑥暗示或升华作品主题。
火”
2021/3/24
虚写
11
记叙文阅读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我来说
2021/3/24
12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 氛围;渲染气氛) ❖2、人物(烘托心情;预示人物命运) ❖3、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某 情节做铺垫;照应某一情节;线索) ❖4、主题(表达某种心情;寄托某种希望; 暗示某种情感;揭示文章主题,深化中心)
2021/3/24
21
❖ 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 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 描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 动了情节的发展.
2021/3/24
22
❖⑤寄托人物的感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 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 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 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 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17
❖ 思考:上文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烘托出人 物什么样的心情?
❖ 这是一段乘船去看戏时的景物描写,从嗅觉(豆 麦和水草的清香)、视觉(月色朦胧)、动觉(群 山踊跃)等各个感官,来描绘一幅夏夜乘船图。 由情即景,可以体会出本段描写烘托了看社戏 的孩子们轻快、喜悦、憧憬、急切的心情;也 表现出儿时朋友之间一种至真至纯的友情。
2021/3/24
20
❖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 例如:在《智取生辰纲》中写道“天气未及正午,一轮红日
当天,没半点的云彩,其实十分大热”──“石头上热,都疼 得不能走路”,推动了情节发展,军士非歇不可,杨志不允,打 将起来。争执之中,遇见伪装的晁盖一行人,而其精疲力竭, 口渴难耐,为下文“买酒”中计埋下伏笔。此时,一个挑酒 的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 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 此句唱词可暗示当时的社会背景,又可提供当日天气情况, 烘托一种热的令人鼓噪的气氛,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口渴人 要“喝酒”。
2021/3/24
18
❖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 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 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2021/3/24
19
③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 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 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 《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 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2021/3/24
16
环境描写的作用:
❖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 例如:小说《社戏》“月夜乘船”一段作者描写
到: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
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水 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 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2021/3/24